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软处理对涤纶/锦纶6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凡 钱晓明 +2 位作者 赵宝宝 钱幺 朵永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采用4种不同的柔软处理方法,即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和化学碱减量法处理涤纶/锦纶6非织造布。研究了不同的柔软处理工艺对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 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采用4种不同的柔软处理方法,即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和化学碱减量法处理涤纶/锦纶6非织造布。研究了不同的柔软处理工艺对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柔软处理使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折痕回复性、抗弯曲性、悬垂性、柔软性能均得到提高,断裂强力略有下降,撕裂强力提高;经化学碱减量柔软处理的非织造布柔软性能较好,但是力学性能较差。对比经4种不同的柔软工艺处理的非织造布性能可知,经有机硅柔软剂处理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锦纶6超细纤维 柔软处理 中空桔瓣型 非织造布
下载PDF
碱溶性涤纶/锦纶6海岛纤维各组分性能解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曹意 陈韶娟 +2 位作者 尹德河 曹洪花 马建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21,共7页
针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强力低、易变形、变形后回复性差等问题,以海岛纤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对碱溶性涤纶/锦纶6(COPET/PA6)海岛纤维进行碱减量处理和酸减量处理,得到PA6岛组分与藕状中空COPET海组分。分析了各组分的... 针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强力低、易变形、变形后回复性差等问题,以海岛纤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对碱溶性涤纶/锦纶6(COPET/PA6)海岛纤维进行碱减量处理和酸减量处理,得到PA6岛组分与藕状中空COPET海组分。分析了各组分的拉伸性能、松弛性能和蠕变性能,并对其黏弹性进行指数拟合,探讨各组分与海岛纤维拉伸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OPET/PA6海岛纤维的强伸性能和变化趋势基本与PA6岛组分的相一致,并符合混合律;COPET海组分的抗松弛蠕变性能较好,而PA6岛组分的较差,并直接影响到COPET/PA6海岛纤维的抗松弛性能和抗蠕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溶性涤纶/锦纶6海岛纤维 碱减量 酸减量 松弛性能 蠕变性能
下载PDF
滚动过程中聚四氟乙烯、聚酰胺66、聚醚型聚氨酯的弹性滞后效应与本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传辉 王前 +1 位作者 张磊 陆兴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9-103,共5页
基于标准线性固体本构模型,从弹性滞后效应的角度推导了滚动摩擦系数的表达式。利用试验机、轮廓摩擦磨损仪考察了聚四氟乙烯(PTFE)、聚酰胺66(PA66)、聚醚型聚氨酯(PEUR)的蠕变、松驰行为,求出相关参数;在滚动摩擦实验台上考察了PTFE、... 基于标准线性固体本构模型,从弹性滞后效应的角度推导了滚动摩擦系数的表达式。利用试验机、轮廓摩擦磨损仪考察了聚四氟乙烯(PTFE)、聚酰胺66(PA66)、聚醚型聚氨酯(PEUR)的蠕变、松驰行为,求出相关参数;在滚动摩擦实验台上考察了PTFE、PA66和PEUR等塑料轮子与铸铁HT200配副在不同载荷、速度下的滚动摩擦行为,讨论了材料的黏弹性与滚动摩擦系数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3种聚合物试样的滚动摩擦系数均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同实验条件下,PEUR、PA66和PTFE的滚动摩擦系数比约为1.12∶1.02∶1;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一致,表明弹性滞后效应是塑料滚动过程中摩擦阻抗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聚酸胺66 聚醚型聚氨酯 滚动摩擦 弹性滞后效应 本构关系
下载PDF
拉伸热定型对PET-PA/PA6共混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柳毅琨 刘静 +1 位作者 金剑 邱志成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5年第3期9-12,共4页
以聚酯-聚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PET-PA/PA6)共混物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PET-PA/PA6共混纤维,讨论了拉伸热定型工艺对PET-PA/PA6共混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拉伸倍数的增大,PET-PA/PA6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取向度、结... 以聚酯-聚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PET-PA/PA6)共混物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PET-PA/PA6共混纤维,讨论了拉伸热定型工艺对PET-PA/PA6共混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拉伸倍数的增大,PET-PA/PA6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取向度、结晶度以及沸水收缩率均明显增大;拉伸温度和热定型温度对PET-PA/PA6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取向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随拉伸温度的升高,PET-PA/PA6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取向度和结晶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拉伸温度为85℃时出现最大值;随热定型温度的升高,PET-PA/PA6共混纤维的结晶度增大、沸水收缩率减小;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拉伸倍数1.6,拉伸温度85℃,热定型温度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聚酯-聚酰胺嵌段共聚物 聚酰胺6 拉伸 热定型
下载PDF
微纳层叠共挤PP/PA6/CNTs原位微纤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钰婷 谷琳 +5 位作者 何家隆 吉华建 王玉 朱惠豪 马玉录 谢林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共7页
采用双转子连续混炼挤出机与微纳层叠共挤出成型设备制备了聚丙烯/聚酰胺6/碳纳米管(PP/PA6/CNTs)复合材料和原位微纤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拉伸试验机及电阻测试仪对其微观结构、流变性... 采用双转子连续混炼挤出机与微纳层叠共挤出成型设备制备了聚丙烯/聚酰胺6/碳纳米管(PP/PA6/CNTs)复合材料和原位微纤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拉伸试验机及电阻测试仪对其微观结构、流变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共混相比,微纳层叠共挤出法使得分散相PA6/CNTs形成了微纤,微纤的形成不仅提升了复合膜的动态流变性能,并且增加了基体PP相的结晶度,提高了PA6相的结晶温度,提升了复合膜的结晶性能;当CNTs含量为0.5%(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2.17 MPa和857.82%,体积电阻率(R)下降到104Ω·cm,综合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酰胺6 碳纳米管 原位微纤复合膜 微纳层叠共挤出
下载PDF
中空桔瓣型高收缩聚酯/聚酰胺6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朵永超 钱晓明 +3 位作者 郭寻 高龙飞 白赫 赵宝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8-104,共7页
针对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开纤率低、悬垂性差的问题,以高收缩聚酯(HSPET)、聚酰胺(PA6)为原料,通过双组分纺粘水刺技术制备了不同面密度的HSPET/PA6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分析了热收缩处理对非织造布开纤率、悬垂性、柔软度、透气性... 针对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开纤率低、悬垂性差的问题,以高收缩聚酯(HSPET)、聚酰胺(PA6)为原料,通过双组分纺粘水刺技术制备了不同面密度的HSPET/PA6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分析了热收缩处理对非织造布开纤率、悬垂性、柔软度、透气性、过滤效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刺压力一定时,与PET/PA6非织造布相比,HSPET/PA6非织造布的开纤率提高48.1%;经热收缩处理后,HSPET/PA6非织造布收缩率可达到20.31%,热收缩可促进纤维裂离,使非织造布内部结构相对蓬松,改善其悬垂性;HSPET/PA6非织造布的过滤效率随着开纤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其面密度为140 g/m^(2)时,对于粒径大于或等于1.5μm颗粒的过滤效率接近于100%,但经热收缩处理后HSPET/PA6非织造布过滤效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收缩聚酯/聚酰胺6超细纤维 中空桔瓣型纤维 纺粘水刺技术 热收缩 非织造布
下载PDF
PA6/PET皮芯型仿锦纶FDY工艺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石红星 徐玉和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7年第3期1-3,44,共4页
利用经改造的海岛纤维纺丝组件,纺制出以PA6为海相、PET为岛相的78dtex/36f×37的皮芯型仿纯PA6 FDY。该纤维品质与PA6相差不大,而生产成本却远远低于纯PA6,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锦纶6 聚酯 海岛纤维 全拉伸丝
下载PDF
双针头连续水浴静电纺的电场模拟及其纳米纤维包芯纱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歆如 胡铖烨 +2 位作者 范梦晶 洪剑寒 韩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3,共7页
为研究电场变化对皮芯结构纳米纤维包芯纱结构的影响,通过双针头连续水浴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以涤纶长丝为芯纱,锦纶纳米纤维为包覆层,兼具纳米纤维特性和传统纱线力学性能的纳米纤维包芯纱。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其电场分布,探究了... 为研究电场变化对皮芯结构纳米纤维包芯纱结构的影响,通过双针头连续水浴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以涤纶长丝为芯纱,锦纶纳米纤维为包覆层,兼具纳米纤维特性和传统纱线力学性能的纳米纤维包芯纱。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其电场分布,探究了2个针头针尖间距对电场分布及纳米纤维包芯纱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最大电场强度出现在针尖处,随着针尖间距的增大,电场强度峰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当针尖间距为20 mm时,纳米纤维间的黏结较多;随着针尖间距的增大,纳米纤维的形貌更加均匀光滑,其直径呈减小趋势,在针尖间距为80 mm时达到最小值(74.43±10.79) nm;当针尖间距从20 mm增加到60 mm时,纳米纤维包芯纱的孔隙率从20.27%提高到44.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针头 连续水浴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包芯纱 电场模拟 针头间距 涤纶 锦纶
下载PDF
喷丝速率对连续水浴静电纺纳米纤维包芯纱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周歆如 范梦晶 +4 位作者 胡铖烨 洪剑寒 刘永坤 韩潇 赵晓曼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56,共7页
为实现工艺参数对纳米纤维包芯纱的结构调控,采用连续水浴静电纺丝的方法,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为芯纱,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为包覆层,制备兼具纳米纤维特性和传统纱线力学性能的纳米纤维包芯纱。对PET/PA6纳米纤维包芯纱的... 为实现工艺参数对纳米纤维包芯纱的结构调控,采用连续水浴静电纺丝的方法,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为芯纱,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为包覆层,制备兼具纳米纤维特性和传统纱线力学性能的纳米纤维包芯纱。对PET/PA6纳米纤维包芯纱的形态、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纤维包芯纱具有良好的皮芯结构;PA6包覆层的纳米纤维直径为66~80 nm,其孔隙率随喷丝速率的提高而下降,结晶度在19%~24.15%范围内,且随喷丝速率的提高而减小;PA6纳米纤维包覆层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喷丝速率的增大而降低,其断裂强度降为常规PA6纤维的1/5;纳米纤维包芯纱保持了芯纱的强力与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聚酰胺6 静电纺丝 水浴法 纳米纤维包芯纱 喷丝速率 结构与性能
下载PDF
涤锦复合超细负离子纤维的研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丛森滋 曲铭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4,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的工艺,制备出含微量稀土元素的镁电气石超细粉体/聚酯复合材料,运用涤锦复合高速纺丝POY-DTY二步法技术,生产出涤锦(70/30)负离子超细纤维的DTY长丝,对工艺参数与纤维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确定了最佳参数,测试了纤... 采用原位聚合的工艺,制备出含微量稀土元素的镁电气石超细粉体/聚酯复合材料,运用涤锦复合高速纺丝POY-DTY二步法技术,生产出涤锦(70/30)负离子超细纤维的DTY长丝,对工艺参数与纤维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确定了最佳参数,测试了纤维的负离子发生率。结果表明,由于负离子粉体的加入,导致切片熔点降低,宜采用较低的纺丝温度和纺速,侧吹风风速控制在0.5 m/s为宜,负离子纤维的强力与断裂伸长率比普通聚酯纤维有所下降,电气石质量分数为2.5%的超细纤维负离子释放达到800个/cm3,是公园环境下负离子水平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 超细纤维 复合纺丝 聚酯 锦纶
下载PDF
不同染料组合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的染色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军玲 张维 范雅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1,共5页
针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在染色时不易染得深浓色以及深浓色牢度差的问题,分析比较了采用不同染料组合对其进行染色的优缺点。分别使用分散—活性染料、分散—直接染料、分散—酸性染料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进行染色。结... 针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在染色时不易染得深浓色以及深浓色牢度差的问题,分析比较了采用不同染料组合对其进行染色的优缺点。分别使用分散—活性染料、分散—直接染料、分散—酸性染料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对染色深度要求较高但是对染色牢度要求不高的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可以选择使用分散/直接或分散/酸性染料染色。使用分散—活性染料染色可以使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获得深浓色泽的同时还能有较好的染色牢度,染料用量12%(owf)时,主要色牢度(耐水洗,耐摩擦)仍能达到4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 染色工艺 K/S值 染色牢度
下载PDF
多组份纤维混纺织物纤维定量分析准确性的探讨与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艳丽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4-38,共5页
多种组份的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是纺织品检测中最为繁锁而又重要的内容。选择涤纶/毛/腈纶/粘胶/棉/锦纶六种组份的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选用合适的化学溶剂,设计了三种试验方案,按标准AATCC20A-2013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测试与分析比较。... 多种组份的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是纺织品检测中最为繁锁而又重要的内容。选择涤纶/毛/腈纶/粘胶/棉/锦纶六种组份的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选用合适的化学溶剂,设计了三种试验方案,按标准AATCC20A-2013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测试与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涤纶/毛/腈纶/粘胶/棉/锦纶六组份混纺织物定量分析选用的较为合理的化学溶剂为次氯酸钠溶液,20%的盐酸,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甲酸氯化锌溶液,70%的硫酸。在测试中纤维溶解的顺序是首先溶解羊毛、然后再依次是锦纶、腈纶、粘胶、棉。这样所得的测试结果与实际纤维含量值最为接近,测试结果准确性高与重现性好。这对多组份纤维混纺织物纤维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毛/腈纶/粘/棉/锦纶六组份混纺织物 定量分析 化学溶剂
下载PDF
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多次水洗后的性能初探
13
作者 宣志强 《合成纤维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2,共4页
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经过多次水洗后,对其收缩率、力学性能的分析测试及外观评价,研究了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原白坯和色布水洗后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收缩率增加并且在5次后趋于稳定... 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经过多次水洗后,对其收缩率、力学性能的分析测试及外观评价,研究了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原白坯和色布水洗后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收缩率增加并且在5次后趋于稳定;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尺寸、强度及外观与水洗次数、烘干方式和水刺工艺设备相关;进口设备生产的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采用正确的染色后整理工艺,可以提高产品尺寸的稳定性,其收缩率小于5%,并保持产品的强度和有助于保持产品外观,满足多次使用的要求;复合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经过多次水洗后分纤率提高,产品强度提高,手感更加接近丝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超细纤维 聚酯纤维 聚酰胺纤维 水刺非织造布 缩水率 水洗 染整 外观
下载PDF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8
14
作者 朵永超 钱晓明 +2 位作者 赵宝宝 钱幺 邹志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87,共7页
为提高聚酯/聚酰胺6(PET/PA6)中空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透湿性、柔软性,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与PET/PA6超细纤维混合,通过水刺固网的方法制备出PAN-PET/PA6微/纳米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并进行碱处理,分析了PAN纳米纤维质量分数对革基... 为提高聚酯/聚酰胺6(PET/PA6)中空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透湿性、柔软性,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与PET/PA6超细纤维混合,通过水刺固网的方法制备出PAN-PET/PA6微/纳米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并进行碱处理,分析了PAN纳米纤维质量分数对革基布透气性、透湿性、吸湿性、柔软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革基布面密度一定时,随着PAN纳米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革基布的透湿性、吸湿性、柔软度、撕裂性能提升,而透气性能和断裂强力有所下降;当PAN纳米纤维质量分数为20%时,革基布的透湿率提升了15.19%,吸水量提高了23.53%,柔软度增加了38.17%;经碱处理后,革基布的亲水性有了明显改善,透湿率提升了23.81%,吸水量提高了42.26%,柔软度提高了2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聚酰胺6超细纤维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水刺 合成革基布 纤维改性 透湿性能
下载PDF
超高速纺涤/锦交络复合纤维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海兰 管新海 《合成纤维》 CAS 2022年第9期27-29,共3页
研究了超高速纺丝、交络复合制成复合纤维的工艺技术路线,探讨了螺杆温度、纺丝熔体温度、侧吹风速度及温度、拉伸交络复合工艺对超高速纺涤/锦交络复合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制成的超高速纺涤/锦交络复合纤维具有较好的纤维群微细交络... 研究了超高速纺丝、交络复合制成复合纤维的工艺技术路线,探讨了螺杆温度、纺丝熔体温度、侧吹风速度及温度、拉伸交络复合工艺对超高速纺涤/锦交络复合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制成的超高速纺涤/锦交络复合纤维具有较好的纤维群微细交络形态结构和潜在三维卷缩弹性等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锦纶6 HOY FDY 复合纤维 工艺
下载PDF
新型滤布的设计与织造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红梅 《合成纤维》 CAS 2014年第2期50-51,共2页
由聚酯和聚酰胺6两种原料的单丝经过织造、热定形、接头加工而成的滤布,具有抗拉强度大、耐曲折性好、耐酸碱、耐高温、滤水性好、质轻、使用方便等特点。以具体产品为例,阐述了生产该品种时原材料的选择、织物结构与工艺的设计及产品... 由聚酯和聚酰胺6两种原料的单丝经过织造、热定形、接头加工而成的滤布,具有抗拉强度大、耐曲折性好、耐酸碱、耐高温、滤水性好、质轻、使用方便等特点。以具体产品为例,阐述了生产该品种时原材料的选择、织物结构与工艺的设计及产品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布 聚酯 聚酰胺6 织物组织结构 织造工艺
下载PDF
锦/涤复合丝POY油剂的研制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俞芳 金一丰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6年第5期46-49,共4页
根据锦/涤复合丝POY纺丝工艺对油剂的要求,确定以甜菜碱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醇聚醚磷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抗静电剂,以聚醚和封端聚醚作为平滑剂,制备了锦/涤复合丝POY油剂(1#),并与进口油剂德国S&S公司K-105油剂(2#)和日本... 根据锦/涤复合丝POY纺丝工艺对油剂的要求,确定以甜菜碱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醇聚醚磷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抗静电剂,以聚醚和封端聚醚作为平滑剂,制备了锦/涤复合丝POY油剂(1#),并与进口油剂德国S&S公司K-105油剂(2#)和日本竹本油脂公司的F-2169油剂(3#)及国产油剂YDG-2000A(4#)在平滑性、耐热性、抗静电性等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研制的1#油剂的平滑性、耐热性、抗静电性等指标达到或超过了2#,3#进口油剂及4#国产油剂;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1#油剂可纺性好,所得锦/涤复合丝POY染色M率达到93%以上,一等品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涤复合丝 油剂 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聚酰胺6纤维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下载PDF
双全拉伸丝混纤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明成 周晓辉 《合成纤维》 CAS 2016年第2期33-35,共3页
以生产高收缩涤纶(77 dtex/24 f)和细旦锦纶6(44 dtex/48 f)混纤丝为例,介绍了生产涤锦混纤纤维的设备以及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两种纤维原料的种类、颜色、截面、纤度、功能等的不同,生产出兼顾两种纤维特... 以生产高收缩涤纶(77 dtex/24 f)和细旦锦纶6(44 dtex/48 f)混纤丝为例,介绍了生产涤锦混纤纤维的设备以及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两种纤维原料的种类、颜色、截面、纤度、功能等的不同,生产出兼顾两种纤维特性的混纤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收缩涤纶 锦纶6 混纤 设备
下载PDF
高磷含量聚酯多元醇的制备及其在阻燃PA6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常金鑫 冯亚东 +1 位作者 秦泽选 唐旭东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以苯基鹏酰二氯(BPOD)和双羟甲基甲基氧化磷(BMPO)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含磷聚磷酸酯多元醇阻燃剂{PHPOP)。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及热稳定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HPOP阻燃的聚酰胺6(PA6)... 以苯基鹏酰二氯(BPOD)和双羟甲基甲基氧化磷(BMPO)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含磷聚磷酸酯多元醇阻燃剂{PHPOP)。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及热稳定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HPOP阻燃的聚酰胺6(PA6)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法和垂直燃烧法测试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并采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阻燃PA6的热分解过程及其成炭性能,随后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其炭屡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阻燃剂PHPOP对PA6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当20%阻燃剂的加入即可使PA6的LOI由21.2%提高至27.5%,并通过UL94V.0级测试。热降解及炭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PHPOP的添加对PA6在降解过程中的成炭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使炭层致密性提高,阻碍了热和可燃气体的传递,从而提高了PA6材料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聚酯多元醇 阻燃剂 聚酰胺6 热稳定性 成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