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ing the Effect of Polyester Fiber Blend Ratio and Pilling Cycle on Blended Knit Fabrics
1
作者 Kazi Md. Elias Mohammad Obaidur Rahman H. M. Zakir Hossain 《Journal of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年第4期227-243,共17页
Pilling is a severe concern for blended fabrics. The aesthetic look and smoothness are the buyers’ prime requirements. The main focus of the study was to see the pilling behavior from various percentages of polyester... Pilling is a severe concern for blended fabrics. The aesthetic look and smoothness are the buyers’ prime requirements. The main focus of the study was to see the pilling behavior from various percentages of polyester fiber blend ratio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pilling cycles on blended fabrics. The cotton, polyester, and elastane prepared the study fabrics. These fabrics are (90% Cotton/5% Polyester/5% Elastane, 90% Cotton/6% Polyester/4% Elastane, 90% Cotton/7% Polyester/3% Elastane, 90% Cotton/8% Polyester/2% Elastane, and 90% Cotton/9% Polyester/1% Elastane, 85% Cotton/10% Polyester/5% Elastane, 85% Cotton/11% Polyester/4% Elastane, 85% Cotton/12% Polyester/3% Elastane, 85% Cotton/13% Polyester/2% Elastane, and 85% Cotton/ 14% Polyester/1% Elastane, 80% Cotton/15% Polyester/5% Elastane, 80% Cotton/16% Polyester/4% Elastane, 80% Cotton/17% Polyester/3% Elastane, 80% Cotton/18% Polyester/2% Elastane, and 80% Cotton/19% Polyester/1% Elastane). The selected polyester blend ratios were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nd 19% respectively. The study used the Martindale pilling tester with 2000, 5000, and 7000 cycles, respectively. The evaluation followed the ISO 12945-2:2000. The study findings are that the polyester fiber blend ratio did not influence the pilling grade on blended fabrics for pilling cycles 2000, and the pilling grade remained constant at 4 - 5. The pilling grade started to deteriorate in pilling cycle 5000 for the fabrics 85%C/10%P/5%E, 85%C/11%P/4%E, 85%C/12%P/3%E, 85%C/ 13%P/2%E, 85%C/14%P/1%E showed the pilling grade 4, and the fabrics made from 80%C/15%P/5%E, 80%C/16%P/4%E, 80%C/17%P/3%E, 80%C/ 18%P/2%E, 80%C/19%P/1%E showed the pilling grade 4, 3, 3, 3, and 3 respectively. For the pilling cycles 7000, the pilling grade further deteriorated for the fabrics 80%C/15%P/5%E, 80%C/16%P/4%E, 80%C/17%P/3%E, 80%C/ 18%P/2%E, 80%C/19%P/1%E showed the pilling grade 3, 3, 2, 2, and 2 respectively. The study finds the dominance of polyester fiber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The author hopes this study’s outcome will help new researchers, advanced researchers, and the textile industr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LING Cotton polyester Elastane blended Knit fabric
下载PDF
Predicting Bursting Strength Behavior of Weft Knitted Fabrics Using Various Percentages of Cotton, Polyester, and Spandex Fibers
2
作者 Kazi Md. Elias Mohammad Obaidur Rahman H. M. Zakir Hossain 《Journal of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年第4期273-290,共18页
The bursting strength is an essential quality parameter of knit fabric. The fabric structure, weight, types of fibers, and fiber blend proportion influence the bursting strength parameter. The tenacity of polyester fi... The bursting strength is an essential quality parameter of knit fabric. The fabric structure, weight, types of fibers, and fiber blend proportion influence the bursting strength parameter. The tenacity of polyester fiber is better than cotton and spandex. The study focused on predicting knit fabric bursting strength test value using different fibers (cotton, polyester, and spandex) with varying percentages of the blend ratio. This study used fifteen categories of blended fabrics.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the hypothetical ANOVA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do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bursting strength test resul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d percentage of polyester and suggested a suitable regression equation. The dominance of the polyester fiber was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i.e., the higher the polyester blend proportion, the higher the bursting strength value. The inclusion of polyester in blends can reduce the cost of fabric. The developed prediction model or equation can help the fabric manufacturer make appropriate decisions regarding getting the expected bursting strength. The researcher hopes that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will motivate new researchers, advanced researchers, and the text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lopascal Prediction Bursting-Strength blended fabric COTTON polyester spandex
下载PDF
壳聚糖基膨胀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3
作者 李平 朱平 刘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为得到阻燃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涤纶/棉混纺织物(T/C),选用亚磷酸化壳聚糖(PCS)和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GP-108)制备阻燃整理剂(PCS/GP),通过一步浸渍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并研究其微观表面形貌、热稳定性能、阻燃性... 为得到阻燃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涤纶/棉混纺织物(T/C),选用亚磷酸化壳聚糖(PCS)和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GP-108)制备阻燃整理剂(PCS/GP),通过一步浸渍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并研究其微观表面形貌、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拉伸性能以及白度等。结果表明:PCS/GP成功在涤纶/棉混纺织物表面沉积成膜,包裹住涤纶/棉纤维;T/C-PCS/GP呈现典型的涤纶/棉混纺织物二步热降解过程,在700℃时保留有28.5%的残炭量,说明PCS/GP提高了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在高温区的热稳定性能;T/C-PCS/GP的LOI值提升至26.5%,实现了垂直燃烧测试中的离火自熄,残炭扫描电镜照片表明,PCS/GP的沉积改善了涤纶/棉混纺织物燃烧时存在的“支架”效应;T/C-PCS/G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火灾蔓延指数较T/C分别降低了20%和40%,表明其火灾危险性大幅度降低;锥形量热测试后的残炭电镜照片表明,T/C-PCS/GP能够保留完整的织物编织结构,残炭表面存在明显的膨胀炭层,与垂直燃烧测试结果相符;热重红外测试结果表明,T/C-PCS/GP分解提前,主要影响棉组分热降解并促进其成炭,而高温区的红外谱图表明,在致密炭层的保护下,T/C-PCS/GP的热降解得到抑制。T/C-PCS/GP与T/C-PCS相比,断裂强力提升17%,其断裂强力与T/C的断裂强力相差不大;同时,GP-108的使用改善了T/C-PCS的黄变问题,提升了T/C-PCS/GP的白度。然而,阻燃样品耐久性较差,需要后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棉混纺织物 阻燃整理 壳聚糖 膨胀体系 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精梳工艺路线对涤棉混纺面料风格影响
4
作者 王彦彦 任家智 +2 位作者 王旭真 杨天琪 郑小佳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74-78,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精梳加工路线对涤棉混纺面料风格的影响,将涤纶与棉纤维分别精梳后按照65/35进行混纺制成涤棉混纺精梳纱,同时将普梳涤纶与精梳后的棉纤维进行混纺制成涤棉混纺半精梳纱。将涤棉混纺精梳纱和涤棉混纺半精梳纱利用相同的织... 为了探讨不同精梳加工路线对涤棉混纺面料风格的影响,将涤纶与棉纤维分别精梳后按照65/35进行混纺制成涤棉混纺精梳纱,同时将普梳涤纶与精梳后的棉纤维进行混纺制成涤棉混纺半精梳纱。将涤棉混纺精梳纱和涤棉混纺半精梳纱利用相同的织造及染整工艺分别制成涤棉混纺精梳面料和涤棉混纺半精梳面料,利用KES织物风格仪测试两种面料的拉伸、剪切、弯曲、压缩、表面等风格特征。结果表明:与涤棉混纺半精梳面料相比,涤棉混纺精梳面料的各风格特征均有改善,其中变化最显著指标:抗弯刚度减小20%,弯曲滞后距减小17%,压缩比功减小22%,摩擦因数波动减小18%。认为:涤棉混纺精梳面料比涤棉混纺半精梳面料具有更好的柔软性、光滑性、回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梳 涤棉混纺 面料 织物风格 弯曲性能 压缩性能
下载PDF
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染整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明智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采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对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不同染色工艺的得色效果、耐汗渍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以及耐光色牢度等指标,筛选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的大生产工艺,从而减少实际大生产时染色带来废... 采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对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不同染色工艺的得色效果、耐汗渍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以及耐光色牢度等指标,筛选BCI棉/再生涤混纺针织织物的大生产工艺,从而减少实际大生产时染色带来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优化染色质量与成本。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方案4#进行印染加工更加节约用水成本、时间成本、用电成本。染色织物耐干摩擦色牢度可达4~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可达3~4级,耐皂洗色牢度可达4~5级,耐汗渍色牢度达到4~5级,具有生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纺针织织物 BCI棉 再生涤
下载PDF
植酸/壳聚糖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协同阻燃整理
6
作者 胡自强 骆晓蕾 +1 位作者 魏璐琳 刘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针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易燃问题,采用植酸(PA)和壳聚糖(CS)构成膨胀阻燃体系,通过浸渍烘焙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燃烧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水洗性等进行探究。通过工艺调控... 针对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易燃问题,采用植酸(PA)和壳聚糖(CS)构成膨胀阻燃体系,通过浸渍烘焙法对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燃烧行为、力学性能及耐水洗性等进行探究。通过工艺调控与优化,获得最佳阻燃整理工艺:烘焙温度160℃,烘焙时间120 s,CS质量浓度30 g/L,PA质量浓度400 g/L。经过阻燃整理后,所得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极限氧指数值由17.8%上升到28.7%,达到难燃级别;热重结果表明,相较于原涤纶/棉混纺织物,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分解速率下降,高温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在氮气气氛下,800℃时残炭率提高到25%以上;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最大热释放速率由原涤纶/棉混纺织物的145.86 kW/m^(2)下降到96.96 kW/m^(2),总热释放量由原涤纶/棉混纺织物的2.75 MJ/m^(2)下降到2.06 MJ/m^(2);PA和CS在织物表面构成膨胀阻燃涂层,显著提高了织物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棉混纺织物 壳聚糖 植酸 阻燃整理 生物质膨胀阻燃体系 功能性纺织品
下载PDF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回收再利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汤梦瑶 董洁 +4 位作者 田晓姗 孙润军 刘佳彤 司艺涵 王悦鹏 《纺织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服装更换周期缩短,废旧纺织品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针对目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量大但回收利用率低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此类织物回收再利用的常用方法,详细阐述了醇解法、离子液体法、水热法分离涤棉的研究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服装更换周期缩短,废旧纺织品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针对目前废旧涤/棉混纺织物量大但回收利用率低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此类织物回收再利用的常用方法,详细阐述了醇解法、离子液体法、水热法分离涤棉的研究进展,并对回收利用废旧涤棉纺织品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涤/棉混纺织物 醇解法 离子液体法 水热法 前景
下载PDF
聚酯聚醚和聚氨酯类吸湿排汗助剂在涤氨弹性织物中的应用
8
作者 夏婷婷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2,共4页
采用浸渍-浸轧两步法,先用2%(omf)聚酯聚醚类吸湿排汗助剂在聚酯纤维表面交联,再利用20 g/L聚氨酯类吸湿排汗助剂通过与裸露的聚酯聚醚类整理剂的聚醚嵌段结合形成一层膜,赋予聚酯织物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洗前0.38 g/h,30次水洗后为0.33... 采用浸渍-浸轧两步法,先用2%(omf)聚酯聚醚类吸湿排汗助剂在聚酯纤维表面交联,再利用20 g/L聚氨酯类吸湿排汗助剂通过与裸露的聚酯聚醚类整理剂的聚醚嵌段结合形成一层膜,赋予聚酯织物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洗前0.38 g/h,30次水洗后为0.33 g/h)和耐洗性,同时还可改善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由3~4级提升至4~5级),且不影响耐皂洗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排汗整理剂 聚酯聚醚嵌段 聚氨酯 涤氨弹性织物
下载PDF
单面纬编织物变化孔隙率结构设计与透气导湿性能评价
9
作者 方雪明 董智佳 +1 位作者 丛洪莲 丁玉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9,共9页
为优化夏季用轻薄但效应单一的平针结构针织物的热湿调节功能,采用不同粗细的涤纶与氨纶搭配,通过原料细度、织物密度以及孔隙率调节,设计开发9种变化孔隙的单面纬编结构织物。研究原料、织物结构和孔隙对织物透气、吸湿等热湿舒适性能... 为优化夏季用轻薄但效应单一的平针结构针织物的热湿调节功能,采用不同粗细的涤纶与氨纶搭配,通过原料细度、织物密度以及孔隙率调节,设计开发9种变化孔隙的单面纬编结构织物。研究原料、织物结构和孔隙对织物透气、吸湿等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特征与织物透气导湿性能呈现明显关联。织物体积质量在200~400 kg/m^(3)之间,体积质量越小,透气率越高。在机型原料相同的情况下,局部使用细纱会使织物表面孔隙占比上升,织物组织结构影响平均孔径,孔径最大可以达到105μm。在织物组织结构相同的情况下,织物平均孔径与单向水分传递指数和透湿率均呈现正相关;织物水分蒸发速率与织物体积质量和表面孔隙率也呈现正相关性。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对于单面添纱织物来说,添加氨纶虽然能增强单向导湿性能,但氨纶收缩织物孔隙,增加厚重,使透气效果降低,故在原料不含氨纶且织物表面孔隙率较高的情况下,织物的透气导湿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织物 单面添纱 孔隙结构 透气性能 单向导湿 涤纶 氨纶
下载PDF
涤纶/棉混纺织物在水热体系中的降解
10
作者 张永芳 郭红 +2 位作者 史晟 阎智锋 侯文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8,共9页
为实现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循环利用,以金属盐硫酸铜作为添加剂,采用绿色、经济的水热法对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降解,研究在硫酸铜-水热体系中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棉与涤纶在硫酸铜-水热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降解行... 为实现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循环利用,以金属盐硫酸铜作为添加剂,采用绿色、经济的水热法对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进行降解,研究在硫酸铜-水热体系中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棉与涤纶在硫酸铜-水热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降解行为;在低温水热条件下,棉纤维在非晶区发生降解生成粉末状纤维素及少量葡萄糖,而涤纶在低温下则保持其纤维形貌及理化性质不变,可实现双组分涤纶与棉的分离;在高温水热条件下,涤纶发生降解生成对苯二甲酸,其得率可达91%以上,而棉纤维在高温下则降解炭化形成富含含氧基团的炭材料,实现了涤纶与棉在同一体系中的同时降解;高温环境中涤纶与棉同时降解不会影响棉纤维炭产物的晶体结构,但会对炭产物的形貌有一定影响。该水热降解工艺在低温下可实现涤纶/棉混纺织物双组分的分离,高温下可实现涤纶与棉在同一体系中共同降解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涤纶/棉混纺织物 循环利用 硫酸铜-水热体系 水热分离 水热降解
下载PDF
涤棉混纺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应用
11
作者 黄定林 罗明智 +1 位作者 梁树文 冯富添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6期41-46,共6页
涤棉混纺织物采用常规工艺进行染色能够获得较好的色牢度,但是染色时间长而且污水处理成本高,不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采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改进工艺替代常规工艺。在常温(40℃)状态下,以元明粉150 g/L,促染剂1 g/L,2℃/min... 涤棉混纺织物采用常规工艺进行染色能够获得较好的色牢度,但是染色时间长而且污水处理成本高,不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采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改进工艺替代常规工艺。在常温(40℃)状态下,以元明粉150 g/L,促染剂1 g/L,2℃/min升温至80℃并保温1 min,以1℃/min升温至95℃并保温1 min,以1℃/min升温至127℃并保温30 min进行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染色。实验结果表明,染色织物耐干摩擦色牢度可达4~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可达3~4级,耐皂洗色牢度可达4~5级,耐汗渍色牢度达到4~5级,同时能够缩短染色时间、节约用电、减少污水排放,对降低生产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满足了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织物 分散染料 活性染料 一浴染色 节能减排
下载PDF
醋/涤混纺织物的天然茜草染料染色
12
作者 梁小琴 周飞燕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26-28,46,共4页
分别以硫酸铝、明矾、硫酸铜、硫酸亚铁为媒染剂,采用茜草提取液上染醋/涤混纺织物,研究染色工艺(染色pH、温度和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硫酸铜为媒染剂,采用前媒染色法对醋/涤混纺织物进行染色时,织物K/S值最大,即颜色最... 分别以硫酸铝、明矾、硫酸铜、硫酸亚铁为媒染剂,采用茜草提取液上染醋/涤混纺织物,研究染色工艺(染色pH、温度和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硫酸铜为媒染剂,采用前媒染色法对醋/涤混纺织物进行染色时,织物K/S值最大,即颜色最深。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液pH值3、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60 min。最终经茜草染料染色后醋/涤混纺织物色牢度能达到4~5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涤混纺面料 茜草 染色 天然染料
下载PDF
涤纶混纺面料抽褶裙褶皱造型评价与分析
13
作者 曾靖涵 池泽俊 +1 位作者 孙银银 吴建兵 《天津纺织科技》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针对抽褶裙的抽褶造型效果问题,文章以半身裙为研究对象,选取7种涤纶混纺织物进行保形性能、力学性能测试和主观评价试验,筛选出3种较适宜抽褶的面料,分别为涤麻混纺(70:30)、涤棉混纺(50:50)、竹黏纤维与涤纶混纺(50:50)面料,并分别制... 针对抽褶裙的抽褶造型效果问题,文章以半身裙为研究对象,选取7种涤纶混纺织物进行保形性能、力学性能测试和主观评价试验,筛选出3种较适宜抽褶的面料,分别为涤麻混纺(70:30)、涤棉混纺(50:50)、竹黏纤维与涤纶混纺(50:50)面料,并分别制作3组相同尺寸的样裙,每组包含5cm和10cm抽褶长度,对3组抽褶裙进行Kendall'sW检验主观评价试验。研究得出:竹黏纤维与涤纶混纺(50:50)面料(抽褶长度10cm)美观度评价最好;织物密度、线密度、厚度与织物折皱回复性、力学性能呈正相关,若织物折皱回复性、抗拉伸性越好,则织物呈刚性,折皱效果立体生硬,可改变混纺成分提升抽褶裙造型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褶造型 涤纶面料 混纺织物 外观造型 主观评价
下载PDF
棉与涤纶长丝并捻工装面料的生产实践
14
作者 李洪盛 《纺织器材》 2024年第1期54-56,64,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棉/涤混纺工装面料容易起毛起球、耐磨性差、断裂强力低等问题,采用2根CJ 10.8 tex纱与1根涤纶长丝并纱的方式代替棉涤短纤维混纺纱,详述其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倍捻、整经、浆纱等工序的控制要点,并对成... 为了解决传统棉/涤混纺工装面料容易起毛起球、耐磨性差、断裂强力低等问题,采用2根CJ 10.8 tex纱与1根涤纶长丝并纱的方式代替棉涤短纤维混纺纱,详述其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倍捻、整经、浆纱等工序的控制要点,并对成品面料主要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纱和长丝并纱再进行并捻纱线,代替棉涤短纤混纺纱织造的成品面料,抗皱性和耐磨性好,面料光滑柔顺,耐摩擦色牢度和耐刷洗色牢度好,悬垂性和挺括性也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涤混纺纱 涤纶长丝 并纱 倍捻 工装面料 耐磨性 断裂强力 色牢度
下载PDF
二醋酯纤维与棉混纺针织物染整工艺探讨
15
作者 解晓然 李克弯 +1 位作者 刘浩 戈剑 《天津纺织科技》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二醋酯纤维诞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因棉与二醋酯纤维混纺面料在染整过程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点,目前二醋酯纤维与棉的混纺应用相对较少。文中主要探讨二醋酯纤维与棉混纺织物在染整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主要针对二醋酯纤维遇碱皂化以及色... 二醋酯纤维诞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因棉与二醋酯纤维混纺面料在染整过程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点,目前二醋酯纤维与棉的混纺应用相对较少。文中主要探讨二醋酯纤维与棉混纺织物在染整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主要针对二醋酯纤维遇碱皂化以及色牢度偏低的技术难点,提供详细的低温前处理方案、酸性还原清洗方案、低温皂洗方案以及高效涤棉固色等解决方案,为二醋酯纤维与棉混纺织物的研究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醋酯纤维 混纺织物 前处理 抗皱 低温皂洗 涤棉固色
下载PDF
聚酯与棉混纺织物碱-SA表面处理及喷墨印花
16
作者 刘昊 房宽峻 +1 位作者 刘秀明 安芳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7,共6页
使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HDBAC)、氢氧化钠、海藻酸钠(SA)等对聚酯与棉混纺织物进行碱-SA表面处理。通过印花颜色性能和色牢度分析处理后织物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通过纤维表面形貌、润湿性、表面Zeta电位等... 使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HDBAC)、氢氧化钠、海藻酸钠(SA)等对聚酯与棉混纺织物进行碱-SA表面处理。通过印花颜色性能和色牢度分析处理后织物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通过纤维表面形貌、润湿性、表面Zeta电位等数据推断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碱-SA表面处理后织物的活性染料喷墨印花K/S值提高,印花织物色牢度较好,织物的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喷墨印花 聚酯与棉混纺织物 表面活性剂 碱-SA表面处理 颜色性能 理化性能
下载PDF
废旧锦纶/涤纶/氨纶复合面料的溶解回收 被引量:2
17
作者 雷岩 孟家光 +2 位作者 刘晓妮 王岩 魏志伟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3期49-52,共4页
采用二水合氯化钙/甲醇体系和醇碱联合体系分别对废旧锦纶/涤纶/氨纶复合面料中的锦纶和涤纶进行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面料的最佳溶解顺序为锦纶→涤纶→氨纶。按这一工艺依次进行溶解并回收聚酰胺6和对苯二甲酸粉末,使用X射线... 采用二水合氯化钙/甲醇体系和醇碱联合体系分别对废旧锦纶/涤纶/氨纶复合面料中的锦纶和涤纶进行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面料的最佳溶解顺序为锦纶→涤纶→氨纶。按这一工艺依次进行溶解并回收聚酰胺6和对苯二甲酸粉末,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制得的回收产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吸收峰的峰形与标准产物的基本保持一致;X射线衍射的峰形与标准产物相比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 废旧复合面料 锦纶 涤纶 氨纶
下载PDF
棉/生物基弹性聚酯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服用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旭中 梁巧敏 +2 位作者 王汇锋 张娣 崔益怀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24,共6页
针对生物基弹性聚酯(PTT)纤维因自身特性难以单独成条纺纱的问题,设计在清花工序运用3种不同形态棉纤维辅助PTT纤维成卷成条,并采用赛络纺方式制成线密度为14.7 tex的棉/PTT纤维(60/40)混纺纱,然后织成纬平针织物比较分析其顶破性、起... 针对生物基弹性聚酯(PTT)纤维因自身特性难以单独成条纺纱的问题,设计在清花工序运用3种不同形态棉纤维辅助PTT纤维成卷成条,并采用赛络纺方式制成线密度为14.7 tex的棉/PTT纤维(60/40)混纺纱,然后织成纬平针织物比较分析其顶破性、起毛起球性、耐磨性、透气性、透湿性及悬垂性能,最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织物性能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棉纤维的伸直程度高,可加大与PTT纤维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混纺针织物的顶破性、抗起毛起球性、透气性;织物表面PTT纤维含量多,则耐磨性较佳;而透湿性与悬垂性能与棉纤维形态基本无关。基于模糊评价模型判定,选用精梳棉条辅助PTT纤维成卷的混纺针织物的综合服用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弹性聚酯纤维 棉纤维 混纺纱 针织物 服用性能 赛络纺
下载PDF
改性涤棉混纺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自力 董媛媛 +1 位作者 王利奇 刘子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52,共6页
通过紫外光接枝技术将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接枝到涤棉织物表面,以制备改性涤棉织物,并对改性织物的性能进行分析。通过SEM、FTIR对紫外光接枝改性前后涤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考察紫外光照射能量、光... 通过紫外光接枝技术将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接枝到涤棉织物表面,以制备改性涤棉织物,并对改性织物的性能进行分析。通过SEM、FTIR对紫外光接枝改性前后涤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考察紫外光照射能量、光敏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MAPMA成功接枝到织物表面,当UV照射能量为15 J/cm^(2)、光敏引发剂用量为25%、单体浓度为40%时,织物的接枝率达到最高值18.10%。并且随着接枝率的增加,织物的染色深度与上染率呈线性增加。另外,与改性前织物相比,紫外光接枝改性后织物的水接触角由88.47°降低到0,亲水性显著提升,拉伸性能提高,硬挺度增大,透气性略有下降,为后续开发不同产业用途的纺织品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辐照 光接枝改性 接枝率 涤棉混纺织物 服用性能
下载PDF
我国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回收再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海涛 《纺织报告》 2023年第4期20-21,49,共3页
随着全球对快时尚的追求,纺织品废弃物的数量急剧增长,而以涤纶和棉为原料混纺的纺织品数量居多。废旧纺织品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但也存在回收清洁困难、再利用附加值较低等问题。针对目前国内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产量巨大且回收利用率较... 随着全球对快时尚的追求,纺织品废弃物的数量急剧增长,而以涤纶和棉为原料混纺的纺织品数量居多。废旧纺织品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但也存在回收清洁困难、再利用附加值较低等问题。针对目前国内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产量巨大且回收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文章主要论述了国内涤棉混纺织物的组分分离和再利用手段,详细阐述了酸解法、离子液体法、醇解法等分离涤棉混纺织物的手段,并对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回收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混纺织物 水解 离子液体 醇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