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甘小林
黄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22例(23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方案,于治疗完毕后随...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22例(23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方案,于治疗完毕后随访3年,观察记录患眼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并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2例(23眼)中,5眼术后注射部位结膜下端少量出血,在短期内均自行消退;术后无一眼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1 w^36个月后,患眼视力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w^24个月,患眼眼底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呈持续下降趋势;术后12、24、36个月CRT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CFT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对患眼视力无明显不良影响,且有助于患眼黄斑区及中心凹的恢复,治疗有效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
脉络膜血管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1b和CD20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董玉红
祝艳妮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检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1b、CD200的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与PCV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PCV患者86例(103眼)为研究对象(PCV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
目的检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1b、CD200的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与PCV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PCV患者86例(103眼)为研究对象(PCV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受试者外周血中CD11b+、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比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PCV患者玻璃体积血情况,眼底彩色照相检查PCV患者眼底病变情况,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PCV患者眼中血管病变情况,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PCV患者病变位置并进行比较。结果 PVC患者外周血中CD11b+、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VC患者外周血中CD11b+单核细胞百分比与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情况、病变区域大小、息肉状病灶数及疾病分型有关(P <0. 05),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病变眼数目及病变位置无关(P> 0. 05)。PVC患者外周血中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百分比与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情况、病变区域大小、息肉状病灶数及疾病分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病变眼数目及病变位置均无关(P> 0. 05)。CD11b+单核细胞比例与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 0. 05); CD200+单核细胞比例与CD11b+CD200+单核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 PCV患者外周血中CD11b+单核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情况、病变区域大小、息肉状病灶数及疾病分型有关,可能作为评估PCV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外周血
单核细胞
CD11B
CD20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琦
任玉嫄
侯伟良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2-554,共3页
目的:总结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P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我院6例APA进行临床资料回顾、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6例APA患者年龄22-59岁,平均35.6...
目的:总结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P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我院6例APA进行临床资料回顾、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6例APA患者年龄22-59岁,平均35.6岁,4例以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2例为宫颈息肉,镜下5例腺体散在、成群或小叶状分布,伴有轻-中度非典型性,间质为富于细胞的肌纤维样间质,1例局灶间质消失,腺体呈筛状排列,具有重度非典型性,可见分裂像。结论:APA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富于细胞的肌纤维瘤样间质构成的肿瘤,腺体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胞非典型性,APA是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绝经前妇女,也可见于绝经后病人,有时可合并子宫内膜腺癌,诊刮标本需要与子宫内膜样腺癌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
病理学
鉴别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题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甘小林
黄钰
机构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74-176,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22例(23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方案,于治疗完毕后随访3年,观察记录患眼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并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FA),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2例(23眼)中,5眼术后注射部位结膜下端少量出血,在短期内均自行消退;术后无一眼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1 w^36个月后,患眼视力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w^24个月,患眼眼底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呈持续下降趋势;术后12、24、36个月CRT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CFT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对患眼视力无明显不良影响,且有助于患眼黄斑区及中心凹的恢复,治疗有效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息肉状
脉络膜血管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疗效
Keywords
polyiform
choroidal vasculopathy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urative effect
分类号
R773.4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1b和CD20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董玉红
祝艳妮
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74-378,共5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5SF103)
文摘
目的检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1b、CD200的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与PCV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PCV患者86例(103眼)为研究对象(PCV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受试者外周血中CD11b+、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比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PCV患者玻璃体积血情况,眼底彩色照相检查PCV患者眼底病变情况,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PCV患者眼中血管病变情况,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PCV患者病变位置并进行比较。结果 PVC患者外周血中CD11b+、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VC患者外周血中CD11b+单核细胞百分比与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情况、病变区域大小、息肉状病灶数及疾病分型有关(P <0. 05),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病变眼数目及病变位置无关(P> 0. 05)。PVC患者外周血中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百分比与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情况、病变区域大小、息肉状病灶数及疾病分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病变眼数目及病变位置均无关(P> 0. 05)。CD11b+单核细胞比例与CD200+、CD11b+CD200+单核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 0. 05); CD200+单核细胞比例与CD11b+CD200+单核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 PCV患者外周血中CD11b+单核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患者视网膜下出血情况、病变区域大小、息肉状病灶数及疾病分型有关,可能作为评估PCV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指标。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外周血
单核细胞
CD11B
CD200
Keywords
polyiform
choroidal vascular lesion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CD11b
CD200
分类号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琦
任玉嫄
侯伟良
机构
航空总医院病理科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2-554,共3页
文摘
目的:总结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P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我院6例APA进行临床资料回顾、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6例APA患者年龄22-59岁,平均35.6岁,4例以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2例为宫颈息肉,镜下5例腺体散在、成群或小叶状分布,伴有轻-中度非典型性,间质为富于细胞的肌纤维样间质,1例局灶间质消失,腺体呈筛状排列,具有重度非典型性,可见分裂像。结论:APA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富于细胞的肌纤维瘤样间质构成的肿瘤,腺体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胞非典型性,APA是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绝经前妇女,也可见于绝经后病人,有时可合并子宫内膜腺癌,诊刮标本需要与子宫内膜样腺癌进行鉴别。
关键词
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
病理学
鉴别诊断
预后
Keywords
Atypical
polyiform
Adenomyoma
Pathology
Differential Diagnosis
Prognosis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甘小林
黄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1b和CD200的表达及意义
董玉红
祝艳妮
《河北医药》
CAS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状腺肌瘤临床病理分析
周琦
任玉嫄
侯伟良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