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PLGA乳化膜预防鸡趾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虎 路来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6期426-429,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PLGA乳化膜预防鸡趾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雌性成年种禽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PLGA膜组,C组为壳聚糖/PLGA乳化膜组。将左足三、四趾趾浅屈肌腱切除,横断趾深屈肌腱,作改良Kessler法缝合,B... 目的研究壳聚糖/PLGA乳化膜预防鸡趾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雌性成年种禽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PLGA膜组,C组为壳聚糖/PLGA乳化膜组。将左足三、四趾趾浅屈肌腱切除,横断趾深屈肌腱,作改良Kessler法缝合,B、C两组分别局部包裹PLGA膜及壳聚糖/PLGA乳化膜。术后2、4、6周取材,分别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3组肌腱愈合进程无明显差异,B组局部白细胞浸润较其他两组明显。两实验组缝合处粘连评分及将肌腱牵出鞘管所需最大力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PLGA膜及壳聚糖/PLGA乳化膜均能减轻肌腱术后粘连,前者局部炎症反应较明显,而后者无明显炎症反应发生,因而壳聚糖/PLGA乳化膜是一种较理想的预防肌腱粘连的可降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壳聚糖/plga乳化膜 肌腱 粘连
下载PDF
心肌细胞吞噬聚乳酸—乙醇酸纳米粒子的形态学实验
2
作者 张晓东 王冬 +5 位作者 杨菁 李若凡 程效东 韩晔华 周梦玲 宋存先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肌细胞吞噬聚乳酸—乙醇酸 ( polylactic polyglycolicacid ,PLGA)纳米粒子的形态学机理 ,制备组织细胞吞噬纳米粒子的相关模型 ,为纳米粒子作为包载各类药物或基因载体提供实验形态学依据。方法 :将制备的PLGA纳米粒子加... 目的 探讨心肌细胞吞噬聚乳酸—乙醇酸 ( polylactic polyglycolicacid ,PLGA)纳米粒子的形态学机理 ,制备组织细胞吞噬纳米粒子的相关模型 ,为纳米粒子作为包载各类药物或基因载体提供实验形态学依据。方法 :将制备的PLGA纳米粒子加入生理盐水中 ,超声振荡成注射用纳米粒子悬浮液后 ,注射至活体家兔心肌组织内 ,4 8小时后取材切片、电镜下观察。结果 :心肌细胞胞质内及胞核内可见大量被吞噬的纳米粒子 ,并且出现了PLGA纳米粒子被吸收、降解的迹象。结论 :心肌细胞完全可以通过吞噬方式大量摄取 ;PLGA纳米粒子 ,将PLGA纳米粒子作为向心肌细胞内转运某种药物或基因的载体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实验 心肌细胞 纳米粒子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吞噬
下载PDF
低浓度尼古丁胶原膜缓释微粒系统促进大鼠硬腭黏膜创伤愈合的研究
3
作者 王飞 孙应明 +3 位作者 李邦 王飞虎 杨聪翀 刘来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低浓度尼古丁可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而促进创伤愈合,文中旨在观察低浓度尼古丁胶原膜缓释微粒系统对大鼠硬腭黏膜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共聚物为载体材料,用复乳挥发法(w/o/w)制备低浓度尼古丁缓释微粒,以... 目的低浓度尼古丁可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而促进创伤愈合,文中旨在观察低浓度尼古丁胶原膜缓释微粒系统对大鼠硬腭黏膜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共聚物为载体材料,用复乳挥发法(w/o/w)制备低浓度尼古丁缓释微粒,以胶原膜为支架,制备低浓度尼古丁胶原膜缓释微粒系统。将Wistar大鼠48只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每组24只,在硬腭前部造直径3 mm的圆形创口,用6-0可吸收线分别将低浓度尼古丁胶原膜缓释微粒系统和空白胶原膜缝合于创口上,观察1、3、7、10 d大鼠上腭组织创口愈合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时间点愈合差异。结果电镜下尼古丁缓释微粒大体观呈现球形,大小均匀,球体表面粗糙,平均粒径(3.0±0.2)μm,其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50.2%和4.12%。尼古丁缓释微粒第1天体外释放量较大,第2天释放量较小,从第3天尼古丁的释放量趋于稳定,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约在10 d后急剧下降,在第3-10天尼古丁浓度为10-5-10-4mol/L波动。大体观术后3 d时,2组创面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实验组的创口愈合面积大于空白组(P=0.015,);术后10 d时,2组创面已基本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实验组上皮增生较空白组明显,且可见较多的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及新生的毛细血管,上皮钉突较短,黏膜下层较疏松且新生大量的胶原纤维,固有层与骨膜紧密连接,创口基本愈合。空白组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创口未完全愈合;术后10 d时,2组创口上皮细胞增殖基本已完全完成,创口愈合。结论低浓度尼古丁胶原膜缓释微粒系统可能具有促进大鼠硬腭黏膜创伤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 胶原膜 尼古丁缓释微粒 复乳挥发法 尼古丁胶原膜缓释微粒系统
下载PDF
运用GT/PCL纳米纤维电纺膜在猪皮下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霍莹莹 周广东 郑蕊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GT/PCL电纺材料为支架,在大动物皮下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成年大白猪耳廓软骨获取种子细胞,分别以GT/PCL电纺材料(实验组)和传统PGA/PCL(对照组)支架材料构建软骨。细胞-材料复合物在体外培养3周后,回植入自体... 目的探讨运用GT/PCL电纺材料为支架,在大动物皮下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成年大白猪耳廓软骨获取种子细胞,分别以GT/PCL电纺材料(实验组)和传统PGA/PCL(对照组)支架材料构建软骨。细胞-材料复合物在体外培养3周后,回植入自体猪皮下。分别于回植前、体内培养3周时行组织学检测、湿重和力学强度检测,比较两组的软骨形成情况。结果体外培养3周后,两组均可见软骨组织形成,均可见明显未降解材料,对照组软骨基质分泌更为旺盛;体内培养3周后,实验组形成成熟的软骨组织,对照组未见明显软骨形成,基本为纤维组织所替代;实验组力学强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GT/PCL电纺材料可以作为支架,在大动物皮下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软骨 纳米纤维电纺膜 聚乙酸 聚乳酸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应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栋 高百顺 +1 位作者 黄维坤 孙新平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Poly-hydroxybutyrate/hydroxyvalerate,PHBV),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Polyglycolic acid and Polylactic acid,PLGA)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Poly-hydroxybutyrate/hydroxyvalerate,PHBV),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Polyglycolic acid and Polylactic acid,PLGA)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两种材料的结构特点。将两种材料进行兔皮下包埋,分别于包埋后2、4、6、8、10、12周观察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率。体外培养犬主动脉瓣问质细胞,研究其生长曲线,平滑肌α肌动蛋白表达及透射电镜扫描下的超微结构。将体外培养的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分别种植于两种材料上,观察其生长情况并测定细胞合成前列环素的功能。结果 扫描电镜下两种材料均呈网孔状泡沫结构,PHBV孔径约130μm,PLGA孔径约170 μm。皮下包埋实验显示两种材料生物相容性好,PHBV体内降解时间约10周,PLGA体内降解时问约12周。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平滑肌α肌动蛋白部分阳性表达,细胞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细胞培养生长曲线良好。种植实验显示细胞在两种材料上均生长良好,并有合成、分泌前列环素的功能(P<0.05)。结论PHBV、PLGA两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均适合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实验 生物材料
下载PDF
In vitro Degradation Study of a Braided Thin-Walled Biodegradable Ureteral Stent 被引量:1
6
作者 尚亚峰 邹婷 +6 位作者 张明庆 王富军 周君梅 王文祖 谢华 王璐 陈方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2年第5期385-388,共4页
The main disadvantage of conventional ureteral stents commonly used to provide urinary drainage after urological practice is that the patients have to undergo a secondary surgical procedure to remove stents. A new bra... The main disadvantage of conventional ureteral stents commonly used to provide urinary drainage after urological practice is that the patients have to undergo a secondary surgical procedure to remove stents. A new braided thin-walled biodegradable ureteral stent composed of PGA ( polyglycolic acid) and PLGA ( eopolymer of polylactic and polygiycolic acid) mnltifilaments was evaluated in v/tro in this study. In vitro degradation was performed in artificial urine with pH of 5.8 and the temperature of 37~C. The mass los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were observed at different degradaing time intervals of 0, 1, 2, 3, 4, and 5 weeks. The stent had a thinner wail than those of other degradable stents and provided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braided thin-walled biodegradable ureteral stents began to degrade after 2 weeks. At the week of 5, the stents were fully degraded. The degradative process of stents is smooth and well control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ded THIN-WALLED degradable ureteral stent PGA(polyglycolic acid plga copolymer of polylactic and polyglycolicacid in vitro degradation mechanical proper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