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外源Cd(Ⅱ)对Pseudomonas aeruginosa EPS的胁迫效应--产量、组分、吸附特性变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丽瑶 连泽阳 +5 位作者 宋卫锋 戴文灿 杨佐毅 孙梦格 黄祥武 白晓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7-547,共11页
以CdCl_(2)、CdSO_(4)和Cd(NO_(3))_(2)为胁迫因子,比较了不同阴离子在胁迫/诱导过程中对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胞外聚合物(EPS)的产量和特性的影响以及对Cd(II)吸附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当Cd(NO_(3))_(2)胁迫/诱导浓度... 以CdCl_(2)、CdSO_(4)和Cd(NO_(3))_(2)为胁迫因子,比较了不同阴离子在胁迫/诱导过程中对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胞外聚合物(EPS)的产量和特性的影响以及对Cd(II)吸附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当Cd(NO_(3))_(2)胁迫/诱导浓度为50mg/L时,EPS产量达到214.91mg/g VSS,其中蛋白质含量达到136.75mg/g VSS,较胁迫/诱导前增加了409.31%.此时EPS的吸附性能最好,对Cd(II)的平衡吸附量最大,较胁迫/诱导前增加了近一半.HPLC分析表明,EPS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变化与EPS的吸附特性密切相关.3D-EEM、XPS和FTIR结果表明,EPS中C=O、C-N和N-H含量增加,有利于重金属的结合.竞争吸附实验发现,EPS对Cd(II)的亲和力高于Zn(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菌 胞外聚合物 蛋白质 氨基酸 竞争吸附 重金属
下载PDF
牡蛎疱疹病毒结构蛋白真核表达系统构建及多聚化特性
2
作者 曹书华 魏茂乐 +4 位作者 李永仁 黄博闻 辛鲁生 白昌明 王崇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2,共10页
牡蛎疱疹病毒(OsHV-1)在全球范围内导致牡蛎、扇贝与蚶类的大规模死亡,成为双壳贝类养殖产业的重要威胁。为了解OsHV-1的结构与致病机制。本研究利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构建OsHV-1主要核衣壳蛋白(ORF104和ORF33)的真核表达系统,并对... 牡蛎疱疹病毒(OsHV-1)在全球范围内导致牡蛎、扇贝与蚶类的大规模死亡,成为双壳贝类养殖产业的重要威胁。为了解OsHV-1的结构与致病机制。本研究利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构建OsHV-1主要核衣壳蛋白(ORF104和ORF33)的真核表达系统,并对ORF104和ORF33潜在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实验首先通过特异性PCR扩增技术得到orf 104和orf 33的基因序列,根据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区与三维结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选择pCDNA3.1(+)构建两种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经大肠杆菌扩增、提取后,利用转染试剂Lipo8000™将pCDNA3.1(+)-orf 104与pCDNA3.1(+)-orf 33分别单独或共转染至HEK293t。然后,将转染后的细胞培养18 h后裂解收集蛋白。最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与负染电镜检测两种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实验成功构建了OsHV-1衣壳蛋白ORF104和ORF33的重组表达质粒载体,通过真核细胞表达得到大小约为135与35 ku的目的蛋白。研究表明,表达质粒可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实现蛋白单独转染与共转染,共转染蛋白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趋势并形成多聚体,其中,ORF33自身即可形成分子质量不同的多聚体。本研究首次利用真核表达系统开展OsHV-1关键结构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结构蛋白功能与互作,以及病毒入侵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疱疹病毒 核衣壳蛋白 真核表达系统 蛋白多聚化
下载PDF
Design of Smart Polymer-Protein Conjugates and Smart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Use in Microfluidic Diagnostic Assays
3
作者 Allan S.Hoffman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1-,共1页
1 Results In this talk,I will describe the design,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smart polymers for use in microfluidic diagnostic devices.We are synthesizing a variety of temperature- and pH-responsive polymers using R... 1 Results In this talk,I will describe the design,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smart polymers for use in microfluidic diagnostic devices.We are synthesizing a variety of temperature- and pH-responsive polymers using RAFT living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s.This allows us to control molecular weight and to achieve a narrow MW distribution of the polymers. Furthermore,RAFT polymers have reactive end groups that are used to conjugate the polymers to proteins.We are also using those groups to b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protein conjugate magnetic nanoparticles diagnostic assays
原文传递
CMC-MMA-AA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抗蛋白质吸附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罗欣昕 王甦晓 《胶体与聚合物》 CAS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本文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单体,H_(2)O_(2)+Fe^(2+)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CMC-MMA-AA纳米乳液。通过SEM、DLS、TG、IR对乳胶粒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采用BLI、SDS-PAGE等方法验证... 本文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单体,H_(2)O_(2)+Fe^(2+)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CMC-MMA-AA纳米乳液。通过SEM、DLS、TG、IR对乳胶粒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采用BLI、SDS-PAGE等方法验证纳米粒子的抗蛋白质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使用羧甲基纤维素包被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纳米粒子粒径大小均一,粒径分布较窄,且具备良好的抗蛋白质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羧甲基纤维素 乳液聚合 抗蛋白质吸附
下载PDF
磁性核壳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
5
作者 罗嘉毅 王海珊 +3 位作者 张雯靖 吴翰 张明 严长浩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42-45,66,共5页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为单体,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下通过分散聚合合成了羧基化纳米单分散共聚微球。用化学沉淀法在共聚微球表面生成均匀分散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壳层,采用FTIR、SEM、DLS、HR-TEM、XRD、XPS及VSM对微球进行形貌及结构表征...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为单体,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下通过分散聚合合成了羧基化纳米单分散共聚微球。用化学沉淀法在共聚微球表面生成均匀分散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壳层,采用FTIR、SEM、DLS、HR-TEM、XRD、XPS及VSM对微球进行形貌及结构表征。结果显示微球均有良好单分散性且在水相中分散性良好。以BSA为模型研究了核壳微球蛋白分离性能,在体系pH值为4.7时微球对蛋白分离效果最佳,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微球的蛋白分离性能达到239.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核壳微球 磁性微球 纳米四氧化三铁 蛋白质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多聚化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姚禹瑄 刘笑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01-206,211,共7页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真核细胞膜表面受体家族中规模最大且种类最多的一类受体蛋白,常以单体、同型或异型二聚体等形式发挥作用,具有良好的成药性。最近的研究发现,GPCR多聚化有助于GPCR的表达、成熟,并影...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真核细胞膜表面受体家族中规模最大且种类最多的一类受体蛋白,常以单体、同型或异型二聚体等形式发挥作用,具有良好的成药性。最近的研究发现,GPCR多聚化有助于GPCR的表达、成熟,并影响其与配体互作以及下游信号转导等过程。本文综述了GPCR多聚体在蛋白分选、配体调节、信号转导和内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某些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病理与生理作用机制,并探讨了GPCR多聚体研究的技术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这对研发靶向GPCR多聚体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多聚化 病理生理 药物靶点
下载PDF
甲鱼蛋白源寡肽体外对微管蛋白聚合-解聚调控模式的影响
7
作者 余俊莹 褚白怡 +3 位作者 韩宇 赵雨欣 刘彩琴 王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5-93,共9页
为探讨甲鱼蛋白源寡肽对肿瘤细胞微管蛋白活性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以前期获得的甲鱼蛋白源三条寡肽DEADLLA(D-7-A)、EAGVNDW(E-7-W)、GSISSGQV(G-8-V)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对微管蛋白聚合-解聚的影响,解析其与微管蛋白的作用模式,阐释其诱导... 为探讨甲鱼蛋白源寡肽对肿瘤细胞微管蛋白活性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以前期获得的甲鱼蛋白源三条寡肽DEADLLA(D-7-A)、EAGVNDW(E-7-W)、GSISSGQV(G-8-V)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对微管蛋白聚合-解聚的影响,解析其与微管蛋白的作用模式,阐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3条寡肽与长春新碱相似,均为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剂,IC_(50)值分别为3.72、5.01、5.95μmol/L。分子对接结果显示,D-7-A与α-微管蛋白4X1I活性中心结合位点为Ser178和Thr179;E-7-W与活性中心结合位点为Gln15、Thr225、Tyr224、Tyr210、Arg214;G-8-V与活性中心结合位点为Gln11、Ser178、Asp329,与α-微管蛋白具有较强的作用力。细胞实验结果表明,D-7-A、E-7-W、G-8-V均对A549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IC_(50)值分别为2003±72、1877±102和1789±137μmol/L。G-8-V对A549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强,且具有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并随着药物处理时间的增加,凋亡率明显提高,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α-微管蛋白的价键,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蛋白源寡肽 微管蛋白聚合 抑制作用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丝胶蛋白-丙烯腈接枝共聚纺丝液制备与纤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玢岩 曹丽 +2 位作者 程隆棣 赵炯心 张瑞云 《合成技术及应用》 CAS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研究了丝胶蛋白与丙烯腈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共聚制备纺丝液的方法,并测定聚合物中丝胶蛋白接枝效率和纺丝液的黏温曲线。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共聚物和纤维的特征峰和结晶度,通过纤维强力仪、烘箱干燥和酸碱液浸泡测试纤维的强... 研究了丝胶蛋白与丙烯腈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共聚制备纺丝液的方法,并测定聚合物中丝胶蛋白接枝效率和纺丝液的黏温曲线。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共聚物和纤维的特征峰和结晶度,通过纤维强力仪、烘箱干燥和酸碱液浸泡测试纤维的强伸性能、回潮率和耐酸碱性。结果表明:反应6 h,丝胶蛋白接枝效率基本保持稳定;温度在40~50℃之间,纺丝液的黏流性能最利于纺丝;共聚物红外光谱图中含有丝胶蛋白与丙烯腈的特征峰;X射线衍射分析得出接枝前后聚丙烯腈的内部结晶结构未被破坏,且丝胶含量越高结晶度越低;纤维的断裂强度达4.01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5.75%,回潮率为5.8%,不耐长时间的高温强酸强碱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丙烯腈 自由基聚合 纺丝液
下载PDF
大豆蛋白胶黏剂及其胶合板防霉研究进展
9
作者 林玥彤 晏玉婷 +1 位作者 付靖轩 庞久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22-131,共10页
目的 改进大豆蛋白胶易霉变、储存时间短,将其作为胶黏剂使用制备的板材性能低等缺点,提高胶合板的使用寿命,使板材的适用范围和领域得以拓宽。方法 通过综述大豆蛋白胶和胶合板易发霉原因,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在针对大豆蛋白胶和胶合板防... 目的 改进大豆蛋白胶易霉变、储存时间短,将其作为胶黏剂使用制备的板材性能低等缺点,提高胶合板的使用寿命,使板材的适用范围和领域得以拓宽。方法 通过综述大豆蛋白胶和胶合板易发霉原因,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在针对大豆蛋白胶和胶合板防霉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其改性原理以及仍存在的问题,介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目前在豆胶改性中的应用。结论 采用ATRP法对大豆蛋白胶黏剂进行防霉接枝改性,可在保证胶合强度的同时延长胶合板使用时间,为今后制备具有优良防霉性能的大豆蛋白胶合板以及工业化推广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 大豆蛋白 胶黏剂 防霉 胶合板
下载PDF
抗坏血酸/过氧化氢介导乳清分离蛋白与EGCG接枝聚合动力学
10
作者 熊厚盛 陈立莹 +2 位作者 解新安 李雁 李璐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0,共8页
以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c)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为引发剂,研究乳清分离蛋白(Whey Isolate Protein,WPI)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接枝聚合动力学。系统研究活化时间、... 以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c)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为引发剂,研究乳清分离蛋白(Whey Isolate Protein,WPI)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接枝聚合动力学。系统研究活化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温度对接枝量的影响,通过测定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建立接枝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Asc/H_(2)O_(2)体系中,由抗坏血酸自由基(Asc^(-)·)介导WPI与EGCG接枝反应。当反应条件为Asc浓度0.014mol/L,H_(2)O_(2)浓度0.10mol/L,溶液pH值6,温度308.15K以及活化时间120min时,接枝量为42.08mg/g。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在Asc浓度0.01~0.022mol/L,H_(2)O_(2)浓度0.09~0.12mol/L,EGCG浓度0.0012~0.0042mol/L,温度298.15~308.15K变化范围内,建立了WPI接枝EGCG的聚合速率方程,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12.96kJ/mol。研究结果为蛋白质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提供理论指导,拓宽蛋白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过氧化氢 乳清分离蛋白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聚合动力学
下载PDF
聚合乳清蛋白制备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11
作者 孙晓萌 刘晓怿 +1 位作者 段成钰 谭伊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96,共9页
乳清是干酪生产副产物,主要成分为乳清蛋白。乳清蛋白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凝胶性、乳化性、起泡性和成膜性等理化特性。经热诱导、酸诱导、盐诱导和酶诱导等方法改性后,乳清蛋白凝胶化形成聚合乳清蛋白,具有更好的保水性、凝胶性等... 乳清是干酪生产副产物,主要成分为乳清蛋白。乳清蛋白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凝胶性、乳化性、起泡性和成膜性等理化特性。经热诱导、酸诱导、盐诱导和酶诱导等方法改性后,乳清蛋白凝胶化形成聚合乳清蛋白,具有更好的保水性、凝胶性等功能特性。文章总结乳清蛋白组成、分类及主要功能特性,介绍聚合乳清蛋白制备方法及其在乳制品中应用现状,为拓宽聚合乳清蛋白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聚合乳清蛋白 乳制品 功能特性 实际应用
下载PDF
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培养过程及微观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崇 李玉光 +4 位作者 陈宁 张欣 沈斐 王硕 李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88-4696,共9页
采用SBR以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期快速培养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成熟好氧颗粒污泥有利于硝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和SBR启动,好氧颗粒污泥可以为硝化细菌提供附着载体,在反应器内快速培养具有良好氨... 采用SBR以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期快速培养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成熟好氧颗粒污泥有利于硝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和SBR启动,好氧颗粒污泥可以为硝化细菌提供附着载体,在反应器内快速培养具有良好氨氮转化效果的自养硝化颗粒污泥.EPS对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和聚集具有重要作用,TB-EPS蛋白质多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92.197、59.380mg/g vss,表明自养硝化颗粒污泥最核心的TB-EPS层微生物间交流密集,TB-EPS在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疏水性的色氨酸和酪氨酸达到70%有利于为SMP-EPS和LB-EPS提供较多的疏水性吸附位点,从而增强污泥间的粘附性并促进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TB-EPS中腐殖酸和可溶性微生物代谢物占比增多有利于增强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絮凝能力.谷氨酸作为碳和氮代谢之间的交叉点其占比达到11.18%~13.64%,是生物机体内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脯氨酸含量的增加有助于维持膜结构的稳定性.自养硝化颗粒污泥酰胺Ⅰ区的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β-转角和反向β-折叠等聚集有利结构远高于聚集不利结构,表明培养过程中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硝化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三维荧光 傅里叶红外光谱 蛋白质二级结构 氨基酸
下载PDF
硝化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及信号分子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宁 刘崇 +4 位作者 李玉光 张欣 沈斐 王硕 李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66-4675,共10页
在SBR中以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培养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结果表明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启动时间长,污泥颗粒化进程控制难度较大,但是仍能形成沉降性较好的自养硝化颗粒污泥,氨氮去除率能够达到90%以上.TB-EPS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占比最高,在第70d时... 在SBR中以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培养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结果表明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启动时间长,污泥颗粒化进程控制难度较大,但是仍能形成沉降性较好的自养硝化颗粒污泥,氨氮去除率能够达到90%以上.TB-EPS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占比最高,在第70d时TB-PN为90.69mg/gVSS,TB-PS为53.69mg/gVSS,TB-EPS作为污泥颗粒结构的最核心,在颗粒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疏水性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有利于SMP层和LB-EPS增强污泥间的粘附性,从而促进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8种疏水性氨基酸的相对占比由初始的34%上升到最高66%,也表明疏水性氨基酸在絮状污泥颗粒化的关键时期发挥重要作用.聚合链相对占比的升高可以增强污泥间的结合力,β-折叠能提供较多的疏水位点从而促进硝化污泥的聚集,有利于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形成.C4-HSL浓度达到112.00ng/L,其可与LuxR蛋白结合可促进蛋白酶活性和EPS的产生.C6-HSL和C8-HSL对硝化菌群生物膜的形成具有调节作用,C6-HSL在第30d时达到30μg/L,其含量最高表明其在自养硝化颗粒污泥的信号传递中占有重要地位.3OC6-HSL和蛋白质类物质呈正相关,其与SMP-PN和LB-PN的相关性系数为0.77和0.71,可能通过指导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以增强污泥的粘附性从而有利于污泥微粒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硝化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EPS荧光光谱 蛋白质二级结构 EPS氨基酸 AHLs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的产生及其分布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延军 李秀芬 +2 位作者 华兆哲 刘和 陈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9-443,共5页
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和基质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产生的影响及其在污泥和体系上清液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随体系操作条件和基质条件的变化,好氧颗粒污泥内部和上清液中的EPS含量呈规律性变化.相对而言,好氧颗粒污泥中EPS含... 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和基质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产生的影响及其在污泥和体系上清液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随体系操作条件和基质条件的变化,好氧颗粒污泥内部和上清液中的EPS含量呈规律性变化.相对而言,好氧颗粒污泥中EPS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过多的EPS则释放到上清液中.大量EPS的释放只发生在颗粒污泥解体时,而酸性条件和不适当的C/N比不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形态保持.体系溶解氧为4.5 mg.l-1,pH为中性,污泥负荷小于等于0.37kgCOD.kg-1MLSS.d-1,碳氮比为20∶1时,好氧颗粒污泥中EPS的含量约占污泥总质量的9%—12%,与厌氧颗粒污泥(0.6%—20%)相近,但远低于絮状活性污泥(80%),此时,EPS在上清液中的含量最低或接近最低,为14—26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蛋白质 多糖.
下载PDF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的蛋白质底物催化特性及其催化机理研究 (I)MTGase催化单底物蛋白质的聚合特性 被引量:22
15
作者 唐传核 杨晓泉 +1 位作者 陈中 彭志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9-24,共6页
采用SDS-PAGE结合凝胶成像技术比较了MTGase在还原状态下对酪蛋白酸钠(SC)、牛血清蛋白(BSA)、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β-伴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β-乳球蛋白(β-LG)和α-乳白蛋白(α-LA)等单底物蛋白的聚合效率。结果表明MTGase... 采用SDS-PAGE结合凝胶成像技术比较了MTGase在还原状态下对酪蛋白酸钠(SC)、牛血清蛋白(BSA)、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β-伴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β-乳球蛋白(β-LG)和α-乳白蛋白(α-LA)等单底物蛋白的聚合效率。结果表明MTGase较易催化SC和BSA聚合,其次为大豆球蛋白,而β-伴豆球蛋白、β-LG和α-LA最不易。根据MTGase催化不同单底物蛋白质的聚合速率的差异,对MTGase催化单底物蛋白质的聚合特性进行了探讨,指出:①底物蛋白的分子结构对MTGase催化活性的重要性;②蛋白质表面疏水度对MTGase催化活性的重要性;③对蛋白质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可增强MTGase对蛋白质(特别是球蛋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转谷氨酰胺酶 催化特性 酪蛋白酸钠 牛血清蛋白 大豆球蛋白 β-伴豆球蛋白 聚合 单底物蛋白质
下载PDF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的蛋白质底物催化特性及其催化机理研究——(Ⅲ)MTGase催化多底物蛋白的聚合特性 被引量:16
16
作者 唐传核 杨晓泉 +1 位作者 陈中 彭志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6-31,共6页
采用SDS-PAGE研究并探讨了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MTGase)催化二种异源蛋白质的聚合情形,包括β-乳球蛋白(β-LG)/酪蛋白酸钠(SC)、牛血清白蛋白(BSA)/β-LG、BSA/SC、大豆球蛋白(glycinin)/β-LG、glycinin/S... 采用SDS-PAGE研究并探讨了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MTGase)催化二种异源蛋白质的聚合情形,包括β-乳球蛋白(β-LG)/酪蛋白酸钠(SC)、牛血清白蛋白(BSA)/β-LG、BSA/SC、大豆球蛋白(glycinin)/β-LG、glycinin/SC以及glycinin/BSA。指出:①只有那些表面疏水性相仿的蛋白质才有可能聚合交联;②蛋白空间结构位阻也是不同蛋白交联的限制因素之一;③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质或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影响MTGase的催化异源蛋白质交联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蛋白质底物 催化特性 催化机理 MTGASE 聚合特性 食物蛋白质
下载PDF
Glu-1位点缺失对小麦麦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及面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平平 马鸿翔 +1 位作者 姚金保 Joseph M.AWIKA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0,共9页
以Glu-1位点正常和部分缺失的小麦品系为材料,探讨HMW-GS和LMW-GS组成与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和面团特性的关系,为利用HMW-GS缺失系改良小麦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在20个供试硬白冬麦品系中,1个品系为Glu-A1位点缺失,5个品系为Glu-D1缺失,... 以Glu-1位点正常和部分缺失的小麦品系为材料,探讨HMW-GS和LMW-GS组成与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和面团特性的关系,为利用HMW-GS缺失系改良小麦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在20个供试硬白冬麦品系中,1个品系为Glu-A1位点缺失,5个品系为Glu-D1缺失,3个品系为Glu-A1和Glu-D1双缺失。所有品系的蛋白质含量皆较高(13.39%~14.12%),品系间无显著差异,缺失系与非缺失系间也无显著差异。Glu-1位点缺失显著降低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低分子量谷蛋白比(HMW/LMW)、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的含量和百分比。谷蛋白/醇溶蛋白比(GLU/GLI)在基因型间变幅较小,且在缺失系和非缺失系间无显著差异。Glu-1位点缺失显著降低了面团弹性,但显著提高了面团的延展性。部分Glu-1位点缺失系仍具有较高的面团强度和突出的延展性,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和面团特性受谷蛋白亚基组成和表达量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Glu-1位点亚基缺失可能是改善面筋延展性,提高食品加工品质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1位点 缺失 麦谷蛋白聚合体 面团特性
下载PDF
MTGase聚合大豆蛋白及其改性机理 (I)MTGase催化大豆蛋白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唐传核 杨晓泉 +2 位作者 赵谋明 陈中 彭志英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SDS -PAGE结合凝胶扫描技术 ,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MTGase)对大豆酸沉蛋白(SAPP)的聚合作用 ,以及不同酶量、加热或蛋白酶预处理对该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 :(1)MTGase较易催化SAPP的大豆球蛋白 (glycinin)聚合 ,而不易使... 采用SDS -PAGE结合凝胶扫描技术 ,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MTGase)对大豆酸沉蛋白(SAPP)的聚合作用 ,以及不同酶量、加热或蛋白酶预处理对该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 :(1)MTGase较易催化SAPP的大豆球蛋白 (glycinin)聚合 ,而不易使 7S球蛋白聚合 ,而且只能使大豆球蛋白中的酸性亚基聚合 ,几乎不能使其碱性亚基聚合 ;(2 )随着酶量的增加 ,MTGase对大豆球蛋白的聚合效果逐渐递增 ,10~ 2 0U/g酶量范围内的聚合效果差不多 ;(3)加热预处理 (10 0℃ ,0~ 4 5s)可显著地提高MTGase对SAPP的聚合效果 ;(4 )适度的蛋白酶降解处理有利于MTGase对SAPP的聚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大豆酸沉蛋白 聚合作用 改性机理 催化
下载PDF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麦谷蛋白亚基及谷蛋白聚合体形成和累积动态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文川 马猛 +1 位作者 王爱娜 赵惠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69-1776,共8页
选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不同的3个强筋和4个弱筋小麦品种,研究了其籽粒发育过程中麦谷蛋白亚基、谷蛋白聚合体的形成和累积动态。结果表明,强筋小麦籽粒HMW-GS和B区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从花后9~12d开始表达;而... 选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不同的3个强筋和4个弱筋小麦品种,研究了其籽粒发育过程中麦谷蛋白亚基、谷蛋白聚合体的形成和累积动态。结果表明,强筋小麦籽粒HMW-GS和B区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从花后9~12d开始表达;而弱筋小麦从花后12~15d开始表达,即强筋小麦麦谷蛋白亚基开始形成时间早于弱筋小麦。各品种的HMW-GS一旦形成,其累积速度较快,花后27d基本达到稳定值,之后维持稳定量;而LMW-GS形成后,累积较慢,直到花后30d左右达到稳定量。3个强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期谷蛋白总聚合体百分含量(TGP%)和谷蛋白大聚合体百分含量(GMP%)累积动态趋势基本一致,即在花后12~30d一直持续增加,花后30d至成熟达到最大值并保持稳定水平。4个弱筋小麦TGP%和GMP%累积动态均表现为在花后12~24d(灌浆早中期)形成和持续累积,花后24d至成熟逐渐降低。麦谷蛋白亚基表达模式以及谷蛋白聚合体累积动态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小麦强筋或弱筋品质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麦谷蛋白亚基 谷蛋白聚合体 累积动态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小麦谷蛋白大聚体含量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平平 张瑜 +2 位作者 唐果 姚金保 马鸿翔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7-1211,共5页
对120份来源广泛的小麦品种籽粒样品进行了制粉,用磷酸缓冲提取液提取面粉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含量化学值,同时利用反射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提取液光谱数据。采用Unscrambler化学计量学... 对120份来源广泛的小麦品种籽粒样品进行了制粉,用磷酸缓冲提取液提取面粉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含量化学值,同时利用反射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提取液光谱数据。采用Unscrambler化学计量学软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含量预测的校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定标模型决定系数为0.89,交互验证标准偏差为36.40 AU/mg,模型验证预测值和化学值决定系数为0.86。可见,近红外光谱方法可作为低成本高通量的面粉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含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小麦面粉 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