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Fok-I based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for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X region V5M mut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Hong Kim Seok-Hyun Hong +2 位作者 Seoung-Ae Lee Jeong-Ryeol Gong Bum-Joon Ki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47期13360-13367,共8页
AIM: To develop a Fok-I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PRA)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X region(HBx) V5 M mutation.METHODS: Nested PCR was ap... AIM: To develop a Fok-I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PRA)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X region(HBx) V5 M mutation.METHODS: Nested PCR was applied into DNAs from 198 chronic patients at 2 different stages [121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and 77 carrier patients]. To identify V5 M mutants, digestion of nested PCR amplicons by the restriction enzyme Fok-I(GGA TGN9↓) was done. For size comparison, the enzymetreated products were analyzed by electrophoresis on 2.5% agarose gels, stained with ethidium bromide, and visualized on a UV transilluminator.RESULTS: The assay enabl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69 patients(sensitivity of 34.8%; 46 HCC patients and 23 carrier patients). Our data also showed that V5 M prevalence in HCC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arrier patients(47.8%, 22/46 patients vs 0%, 0/23 patients, P < 0.001), suggesting that HBx Ag V5 M mutation may play a pivotal role in HCC generation in chronic patients with genotype C infections.CONCLUSION: The Fok-I nested PRA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s a reliable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to detect HBx Ag V5 M mutation in chronic patients with genotype C2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X ANTIGEN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nalysis V5M MUTATION Hepatocellur carcinoma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TNF-α-238G/A and 308 G/A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mong Patients with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被引量:12
2
作者 HONG-MIN FAN ZHUO WANG +7 位作者 FU-MIN FENG KONG-LAI ZHANG JU-XIANG YUAN HONG SUI HONG-YAN QIU LI-HUA LIU XIAO-JUAN DENG JING-XUE REN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37-145,共9页
Objective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ost's immune response to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TNF-α... Objective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ost's immune response to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TNF-α gene polymorphism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B) among patients with 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CWP). Methods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113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CWP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B and 113 non-TB controls with CWP. They were matched in gender, age, job, and stage of pneumoconiosis. All participants were interviewed with questionnaires and their blood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or genetic determination with informed consent. The TNF-α gene polymorphism was determined with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of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Frequency of genotypes was assessed for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by chi-square test or Fisher's exact probabilit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susceptibility with pulmonary TB were evaluat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was evaluated by a multiplieative model with combined OR. All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AS version 8.2 software.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requency of the TNF-α-308 genotype was found between CWP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B and non-TB controls (2,2=5.44, P=-0.07). But difference in frequency of the TNF-α-308 A allele was identified between them (2,2-5.14, P=0.0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requencies of the TNF-α-238 genotype and allele (P=0.23 and P=0.09, respectively) was found between cases and controls either, with combined (GG and AA) OR of 3.9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1.30-12.09) at the -308 locus of the TNF-α gene, as compared to combination of the TNF-α-238 GG and TNF-α-308 GG genotypes. Multivariate-adjusted odds ratio of the TNF-α-238 GG and TNF-α-308 GA genotypes was 1.98 (95% CI of 1.06-3.71) for risk for pulmonary TB in patients with CWP. There was a synerg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NF-a-308 GG genotype and body mass index (OR=4.92), as well a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NF-α-308 GG genotype and history of BCG immunization or history of TB exposure.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NF-α-238 GG genotype and history of BCG immunization or TB exposure with risk for pulmonary TB in them was also indicated. Conclusions TNF-α-308 A allele is associated with an elevated risk for pulmonary TB, whereas TNF-α-238 A allele was otherw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worker's pneumoeoniosis (CWP)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B) Susceptibility polymorphism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α-308 α-238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Interaction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G+1688A Polymorphism of 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Gene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颖 程龙献 +3 位作者 Ripen Nsenga 何美安 常智堂 邬堂春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7年第5期520-523,共4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G+1688A (Ser563Asn) polymorphism of 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PECAM-1) gene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 the G+...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G+1688A (Ser563Asn) polymorphism of 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PECAM-1) gene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 the G+1688A polymorphism in PECAM-1 gene was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method among 502 subjects, including 218 patients with MI and 284 contro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A frequencies of genotype G+1688A polymorphism between case and control groups (39% vs 24%, P〈0.001). A similar trend was observed on the allele frequencies (A/G: 62% vs 49%, P〈0.001). Among the subjects with high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level or hig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evel, the variant AA genotype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 risk of MI (adjusted OR, 2.13; 95% CI, 1.08 -4.41 and adjusted OR, 2.53; 95%CI, 1.63-3.63). Th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at position +1688 in the exon 8 of PECAM-1 gene was associated with MI and the allele A might be a risk factor for MI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let endothelial adhesion molecule-1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myocardial infarc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
下载PDF
牦牛乳蛋白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谈婷 罗毅皓 +1 位作者 孙万成 孙祥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为了检测青海部分地区7家不同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基因多态性,作者分析了基因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通过提取牦牛乳体细胞,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tion fragment... 为了检测青海部分地区7家不同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基因多态性,作者分析了基因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通过提取牦牛乳体细胞,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phism,PCR-RFLP)分析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及酶切,对电泳条带进行基因分型;提取牦牛乳蛋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各样品与标准品色谱图,对出峰时间和出峰形状进行基因分型。利用流变仪测定不同基因型牦牛乳凝乳过程中流变特性,记录奶酪凝乳时间,计算奶酪得率。牦牛乳κ-酪蛋白基因有AA型、AB型和BB型3种基因型,3种基因型与凝乳特性的分析表明,在凝乳时间方面A等位基因为有利等位基因。牦牛乳αs1-酪蛋白存在AA型、AB型和BB型3种类型,3种基因型与凝乳特性的分析表明,在凝乳时间、奶酪得率、最大动力黏度和最大剪切速率方面B等位基因为有利等位基因。以上结果表明,青海7家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均存在基因多态性,κ-酪蛋白A等位基因和αs1-酪蛋白B等位基因是影响牦牛乳凝乳特性的主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蛋白质多态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凝乳特性
下载PDF
PEAR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张云芳 聂晓改 +2 位作者 吉永 王祝君 彭传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76-779,784,共5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门急诊和住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脑卒中复发分为初发脑卒中组... 目的分析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门急诊和住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脑卒中复发分为初发脑卒中组(127例)和复发脑卒中组(23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PEAR1基因rs120413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测序验证基因型。结果初发脑卒中组和复发脑卒中组PEAR1基因rs12041331G>A位点GG、GA、AA基因型和G、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脑卒中组的年龄较初发脑卒中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EAR1基因rs12041331位点AA基因型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有关,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EAR1基因rs12041331G>A位点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PEAR1基因纯合突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PEAR1基因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预测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等位基因
下载PDF
PEAR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云芳 庄杉杉 +3 位作者 余艳 李铮 吴晓明 聂晓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35-139,共5页
目的分析PEAR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疾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神经内科门急诊或住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150... 目的分析PEAR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疾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神经内科门急诊或住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PEAR1基因rs120413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测序验证基因型。结果卡方检验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组和正常对照组PEAR1基因rs12041331G>A位点GG、GA、AA基因型和G、A等位基因频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的糖尿病、高血压比例较正常对照组多,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EAR1基因rs12041331G>A位点突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PEAR1基因rs12041331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相关。rs12041331G>A位点基因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青海汉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白细胞介素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多态性分子特征
7
作者 段倩 李建华 +3 位作者 李文佳 王茹 武震 袁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rs1800872)多态性与青海汉族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相关性,并确定该基因在HDP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青海省HDP患者(HDP组)和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各140例,以血液...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rs1800872)多态性与青海汉族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相关性,并确定该基因在HDP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青海省HDP患者(HDP组)和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各140例,以血液DNA为模板,应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检测HDP组和对照组IL-10-592A/C多态性分型并测序验证。应用Real-time PCR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IL-10 mRNA的表达。应用ELISA检测两组血浆IL-10水平。结果HDP组和对照组IL-10基因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29%、44.29%、31.42%和13.57%、41.43%、45.00%,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频率HDP组(24.29%)高于对照组(13.57%)(P<0.05),CC基因型频率HDP组(31.42%)低于对照组(45.00%)(P<0.05),而AC基因型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592A/C多态性A、C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分布有差异,HDP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χ^(2)=8.079,P<0.05);HDP组胎盘组织中IL-10 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1);HDP组血浆IL-10水平(1.53±0.68)ng/L低于对照组(1.79±0.72)ng/L(P<0.01)。结论IL-10-592A/C多态性与青海汉族HDP相关;IL-10-592A/C多态性中A等位基因可能通过调节IL-10的表达参与HDP的遗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白细胞介素10 基因多态性 细胞因子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孕妇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前C区变异与病毒复制水平关系 被引量:16
8
作者 戴炜 郭亚兵 +4 位作者 杨大国 唐蔚 袁静 王召钦 舒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2-153,共2页
探讨HBV前C基因变异与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意义。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 (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相结合 ,对 30例HB sAg(+ )、抗 -HBe(+ )及抗 -HBc(+ )慢性HBV感染... 探讨HBV前C基因变异与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意义。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 (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相结合 ,对 30例HB sAg(+ )、抗 -HBe(+ )及抗 -HBc(+ )慢性HBV感染者 ,其中无症状携带者 (AsC) 9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 12例及慢性重症肝炎 (CHF) 9例进行前C区基因变异与HBVDNA水平关系进行分析。AsC组 3例 (33 33 % ) ,CHB组9例 (75 % )及CHF组 8例 (88 89% )有A83(nt 1896 )变异。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HBVDNA含量在CHF组中最高。HBV前C变异在HBV不同感染状态中都可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变异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RFLP HBVDNA CHF
下载PDF
陕西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病毒的基因分型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岩 白雪帆 +4 位作者 李新红 李羽 谢玉梅 康文臻 赵玉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46-748,共3页
目的 了解陕西地区乙肝病毒 (HBV)基因分型情况 .方法 用套式 PCR方法从 10 0份 HBs 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 5 85 bp的 S基因 ,用限制性内切酶 Bsr ,Sty ,Dpn 和 H pa 平行酶切鉴别 HBV A~ F基因型 .结果 所有标本用内引物... 目的 了解陕西地区乙肝病毒 (HBV)基因分型情况 .方法 用套式 PCR方法从 10 0份 HBs 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 5 85 bp的 S基因 ,用限制性内切酶 Bsr ,Sty ,Dpn 和 H pa 平行酶切鉴别 HBV A~ F基因型 .结果 所有标本用内引物 P1和 P2均扩增获得的 5 85 bp的靶基因 ,继之用上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 ,证明 10 0份血清标本中的 HBV可分为 B型 36份 (36 % ) ,C型 5 6份 (5 6 % ) ,D型 8份 (8% ) .结论 陕西地区 HBV分型以 B,C型为主 ,D型较少 ,未发现 A,E,F型 .结果同时表明 PCR- RFL P方法灵敏性高 ,特异性强 ,且酶切图谱简明单一 ,易于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PCR-RFLP 陕西地区 乙型肝炎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宁夏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D基因型的测序鉴定 被引量:18
10
作者 阎丽 侯金林 +3 位作者 王战会 牛贞玉 郭亚兵 骆抗先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共4页
为确定乙型肝炎病毒 (HBV) D基因型在我国的存在 ,建立我国 HBV D基因型的参照序列 ,作者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 P)技术 ,调查了可能存在 D基因型的我国宁夏地区 HBV基因型分布。对 90例 HBe Ag阳性 ... 为确定乙型肝炎病毒 (HBV) D基因型在我国的存在 ,建立我国 HBV D基因型的参照序列 ,作者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 P)技术 ,调查了可能存在 D基因型的我国宁夏地区 HBV基因型分布。对 90例 HBe Ag阳性 HBV感染者的血清进行前 S区 RFL P基因型分型。结果发现 :C基因型 86 .7% (78/ 90 ) ;D基因型 1 0 % (9/ 90 ) ;无 A、B、E和 F型 ;不能明确分型者 3.3% (3/ 90 )。 2例 RFL P分型为 D基因型的病例经测序证实。结果表明 ,宁夏地区 HBV优势基因型为 C型 ,并首次在该地区发现 D基因型的存在。本研究为我国 HBV基因型分布积累了新的资料 ,为进一步建立我国 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炎病毒 基因型 聚合酶链反应 RFLP
下载PDF
DQA1、DQB1和DQB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被引量:15
11
作者 于雅琴 陶然 +4 位作者 史杰萍 桑红 张萱 尉军 刘树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 :探讨 1 1 6个家系的 6号染色体短臂 ( 6p) MHC区 DQA1、DQB1和 DQB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结果 :DQA1位点G、A等位基因和 DQB2位点 G、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 目的 :探讨 1 1 6个家系的 6号染色体短臂 ( 6p) MHC区 DQA1、DQB1和 DQB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结果 :DQA1位点G、A等位基因和 DQB2位点 G、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DQB1位点 G、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数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DQB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 ,G等位基因的频数分布病例组高于对照组 ,而DQA1和 DQB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DQA1位点的等位基因在 3种不同程度情感迟钝、淡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DQB2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在精神分裂症不同的诊断分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其中的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遗传学 DNA 遗传标记 人类MHC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鉴别猪瘟强毒和弱毒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艳 仇华吉 +5 位作者 王秀荣 张守发 朱庆虎 李娜 李国新 童光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07-1914,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区分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CSFV)强毒和弱毒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现有CSFV基因组全序列,选择高度保守区设计了一对CSFV通用引物,并在该对引物跨... 【目的】建立一种能区分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CSFV)强毒和弱毒的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现有CSFV基因组全序列,选择高度保守区设计了一对CSFV通用引物,并在该对引物跨越区域的内部设计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强毒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猪瘟强毒和弱毒的RT-nPCR鉴别诊断方法。【结果】应用该方法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石门强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了大小分别为447和343bp的一条特异性片段,从两种病毒基因组混合物中扩增出了大小为447和343bp的两条特异性片段,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其它常见猪源病毒细胞培养物以及正常细胞基因组进行检测时均为阴性。该方法可以检测出0.04pg的CSFVRNA。对从黑龙江省采集的1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14份类似猪瘟强毒,1份类似弱毒疫苗。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种系发生分析证实了RT-nPCR的检测结果。【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T-nPCR可以有效区分猪瘟强毒和弱毒,减少了未感染的免疫猪被误杀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下载PDF
猪品种间ESR基因PCR-RFLP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凤娥 熊远著 +2 位作者 邓昌彦 郑嵘 屈彦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检测了不同猪品种的ESR基因PvuⅡ RFLP。结果表明 :品种间基因频率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并试分析了PvuⅡ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雌激素受体(ESR)基因 产仔数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SLE病人中的分布特点及与不同人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鞠少卿 朱健华 +2 位作者 钱绩虎 王惠民 张冬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55-857,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TNFβ基因多态性在SLE病人中分布特点 ,并与不同人种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 :收集江苏地区 16 8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及 6 6例SLE病人的静脉血提取DNA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 ,... 目的 :探讨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TNFβ基因多态性在SLE病人中分布特点 ,并与不同人种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 :收集江苏地区 16 8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及 6 6例SLE病人的静脉血提取DNA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 ,分析TNFβ基因的多态性。 结果 :中国汉族SLE病人与白种SLE病人TNFβ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中国汉族健康个体TNFβ 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白种健康个体 ;SLE病人TNFβ 2基因频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SLE病人 6 7 4% ,正常人 5 5 1% ,P <0 0 5 ,R =1 6 8) ;中国汉族SLE病人与白种SLE病人TNFβ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TNFβ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人分布具有种族差异 ,但在SLE病人分布无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Β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 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Bcl-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白杨 戴殿禄 +4 位作者 马国明 王桂兰 桑梅香 王小玲 耿翠芝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凋亡基因Bcl-2启动子区C(-938)A单核苷酸多态性(sni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河北省乳腺癌患者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 目的:探讨凋亡基因Bcl-2启动子区C(-938)A单核苷酸多态性(sni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河北省乳腺癌患者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113例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C(-938)A SNP的3个基因型(即AA、AC和CC),并与临床生物学指标相关联,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按腋淋巴结转移个数进行分层分析,AA型和AC+CC型在无转移、1~3个转移、≥4个转移组中分别占26.8%、47.8%、52.6%和73.2%、52.2%、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7,P=0.042);与AC+CC型相比,AA型在≥4个转移组OR值为3.041(95%CI:1.072~8.626)。在组织学分级中,AA型和AC+CC型在Ⅰ~Ⅱ级、Ⅲ级中分别占30.9%、57.9%和69.1%、42.1%,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5,P=0.025);与AC+CC型相比,AA型在肿瘤分化Ⅲ级组中OR值为3.082(95%CI:1.122~8.465)。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C-erbB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发现AA型和AC+CC型的上述指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5,χ2=1.504,χ2=1.163;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C(-938)A SNP的AA基因型与其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和肿瘤组织分化较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BCL-2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与梅毒螺旋体tpr基因亚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文林 林文生 +1 位作者 杨健 郑和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821-1825,共5页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TP)的tpr基因亚型分布,探讨梅毒血清固定与TPtpr基因亚型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地区多家医院确诊为早期梅毒且未经治疗的初诊患者标本102份,其中全血75份,溃疡分泌物27份,用巢式PCR扩增TP基础膜蛋白基因(bmp),阳性者...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TP)的tpr基因亚型分布,探讨梅毒血清固定与TPtpr基因亚型的关系。方法收集广州地区多家医院确诊为早期梅毒且未经治疗的初诊患者标本102份,其中全血75份,溃疡分泌物27份,用巢式PCR扩增TP基础膜蛋白基因(bmp),阳性者再用巢式PCR扩增TPtpr基因,酶切后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对TP菌株进行tpr基因分型;追踪正规驱梅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血清TRUST滴度变化,分析tpr基因亚型与患者血清TRUST滴度变化的关系。结果剔除失访病例后的86份(86/102)有效标本中,巢式PCR筛选TP阳性者48份(55.8%),成功进行tpr基因分型者40份,分出3个tpr基因亚型,其中d亚型28份,e亚型4份,i亚型8份;正规驱梅治疗后12个月,有33例(33/40)患者血清TRUST转阴,其中25例d亚型、4例i亚型及4例e亚型,7例(7/40)患者的血清TRUST滴度不转阴,包括3例d亚型和4例i亚型。结论 TPtpr的d亚型是广东地区梅毒螺旋体的优势流行株(70%),血清固定的形成可能与TPtpr基因的i亚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血清固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分子亚型
下载PDF
载脂蛋白C3基因多态性-482C>T与血浆脂质的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国平 陈保生 +2 位作者 薛红 曾武威 吴刚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C3基因上游调控区内-482C>T多态性位点与血浆脂质以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逐个鉴定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并测定其血浆脂质和载脂蛋白水平。结果-482T等位基因携带者具有较高...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C3基因上游调控区内-482C>T多态性位点与血浆脂质以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逐个鉴定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并测定其血浆脂质和载脂蛋白水平。结果-482T等位基因携带者具有较高的甘油三酯水平(P=0.044);同时该等位基因的携带者也具有较高的载脂蛋白C2水平(P=0.017)。结论载脂蛋白C3基因-482C>T位点和血浆甘油三酯以及其它几种脂蛋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载脂蛋白C3基因多态性研究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 载脂蛋白C3 基因多态性 甘油三酯
下载PDF
从人口腔细胞获取基因组DNA作基因多态性分析的可行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程家蓉 关赛芳 +2 位作者 王学励 韩丽华 高玉堂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93-897,共5页
背景与目的口腔洗液上皮细胞应用于检测基因多态性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但口腔洗液中含有少量食物残渣是否给基因多态性检测带来干扰已备受关注。本研究比较口腔上皮细胞和血样品DNA中某些基因的多态性,同时以同样的方法检测食物中动植物... 背景与目的口腔洗液上皮细胞应用于检测基因多态性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但口腔洗液中含有少量食物残渣是否给基因多态性检测带来干扰已备受关注。本研究比较口腔上皮细胞和血样品DNA中某些基因的多态性,同时以同样的方法检测食物中动植物组织的DNA,以排除食物残渣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并探讨改良口腔洗液上皮细胞收集方法。方法收集62例人口腔洗液,每例收集40ml,加10ml异丙醇固定。其中30例进行细胞涂片检查上皮细胞含量,同时采集外周血5ml。另采集人们常食用的米饭、青菜、毛豆、苹果、猪肉、牛肉、鸡肉、鸭肉。所有样品分别经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提取基因组DNA。结合PCR-RFLP技术进行口腔细胞和血细胞基因多态性分析比较。并用Alu片段测定人口腔洗液、外周血及上述食物DNA。结果62例口腔洗液DNA含量为(135.15±64.30)μg(22.36~330.70μg);其中30例经镜检含有人上皮细胞者有75%~95%,DNA含量为(143.44±61.64)μg(51.01~283.58μg);30例外周血中DNA含量为(91.19±38.01)μg(30.83~178.63μg)。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62例口腔上皮细胞和30例血样品均具有高分子量DNA,其中61例口腔细胞和30例血样品均能扩增茁-globin、Alu以及NAT2、GSTM1、GSTT1、CYP1A1和CYP2E1基因片段,但所有的食物DNA全部未能扩增。30例口腔洗液与相应血液的基因多态性结果一致。结论口腔洗液DNA大部分来源于人,即使含有少量食物残渣也不会给基因多态性分析带来干扰,其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与血样品DNA分析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细胞 基因组DNA 基因多态性 上皮细胞
下载PDF
5种笛鲷mtDNA及Cytb基因片段的RFLP比较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中铎 刘楚吾 郭昱嵩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2,共6页
采用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tDNARFLP)和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b)的部分序列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tDNAPCRRFLP)两种方法,对笛鲷属5种鱼类进行种间系统发育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画眉笛鲷依照其形态学... 采用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tDNARFLP)和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b)的部分序列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mtDNAPCRRFLP)两种方法,对笛鲷属5种鱼类进行种间系统发育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画眉笛鲷依照其形态学上体侧条带颜色差异,可分为褐带画眉笛鲷和黄带画眉笛鲷两个种;(2)千年笛鲷和星点笛鲷、褐带画眉笛鲷和黄带画眉笛鲷、金带笛鲷和金焰笛鲷之间遗传距离相对较近;(3)两种分析方法都可以为种的区分提供方便有效的分子标记;(4)两种分析方法在构建发育系统树上不完全一致。本文从mtDNA角度深入研究了南海海域笛鲷的系统发生,表明了mtDN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子标记的实用性,同时也有一些潜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鲷属 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RFLP 系统发生 细胞色素B 假基因
下载PDF
PCRR-FLP方法在蛔虫种间鉴别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蔺东 刘群 蒋金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5-590,共6页
研究应用PCR RFLP方法初步鉴别了 4种不同蛔虫。从猪蛔虫、人蛔虫、犬弓首蛔虫及鸡蛔虫中分别提取基因组DNA ,通过PCR扩增得到长度分别约为 450bp、450bp、530bp、550bp的PCR产物。经与国外报道相比较 ,确认完整扩增出 4种蛔虫的第二内... 研究应用PCR RFLP方法初步鉴别了 4种不同蛔虫。从猪蛔虫、人蛔虫、犬弓首蛔虫及鸡蛔虫中分别提取基因组DNA ,通过PCR扩增得到长度分别约为 450bp、450bp、530bp、550bp的PCR产物。经与国外报道相比较 ,确认完整扩增出 4种蛔虫的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 (ITS 2 )片段。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和HinfⅠ酶切鉴定 ,通过产生的特异性片段首先可以区分犬弓首蛔虫与鸡蛔虫。通过对 4种蛔虫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得到长度分别约为 980bp、980bp、1 0 50bp、1 0 70bp的PCR产物。经与国外报道相比较 ,确认完整扩增出 4种蛔虫的ITS 1、ITS 2及 5 8S核糖体DNA。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HaeⅢ酶切鉴定 ,通过产生的特异性片段可以区分出猪蛔虫与人蛔虫。通过PCR RFLP分析 ,初步推测猪蛔虫与人蛔虫仍为两个独立虫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FLP方法 蛔虫 种间鉴别 应用 聚合酶 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 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