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es of 2- or 6-Substituted Chromones and Chromone Ring-opening Reaction in Polyphosphoric Acid
1
作者 HE Xun-gui YOU Qi-dong LI Zhi-yu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9-304,共6页
In an attempt to find new antitumor agents,a novel class of chromone compounds with a benzimidazole or a benzoxazole ring in positions 2 or 6 were synthesized via condensation in polyphosphoric acid(PPA) by using chro... In an attempt to find new antitumor agents,a novel class of chromone compounds with a benzimidazole or a benzoxazole ring in positions 2 or 6 were synthesized via condensation in polyphosphoric acid(PPA) by using chromone acids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s. Dur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it was found that PPA could cleave the chromone ring to produce a ring-opening compound(6). The molar ratio of the chromone compound(5) to the ring-opening compound(6) varied with the chang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Based on MTT protocol,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each of the compounds obtained was evaluated against three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KB(oral epidermal),A2780(ovary) and Bel7402(liver). The IC_ 50 varied from 54.7 μmol/L to more than 180 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or 6-Substituted chromone Antitumor agent polyphosphoric acid Ring-opening reaction
下载PDF
The Structure Development of Cellulose Dissolved in the Phosphoric Acid/Polyphosphoric Acid Solvent
2
作者 李宁 熊睿 +3 位作者 李发学 俞建勇 胡盼盼 刘兆峰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1年第5期485-487,共3页
Cellulose,being as the most abundant nature polymer material and the most promising oil substitute,attracts more and more interests.A new cellulose dissolution system,phosphoric acid(PA)/polyphosphoric acid(PPA) solve... Cellulose,being as the most abundant nature polymer material and the most promising oil substitute,attracts more and more interests.A new cellulose dissolution system,phosphoric acid(PA)/polyphosphoric acid(PPA) solvent,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It had been found that a larger cellulose solid content could be dissolved quickly in a hypothermic situation.By evaluating the stability of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lm and the formation of anisotropic solution,the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cellulose was investigated.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WAXD)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regenerated cellulose.The measurement results revealed a transition from cellulose-Ⅰ of raw cellulose to cellulose-Ⅱ of regenerated cellulose and a decrease of crystallinity of cellulose after dissolved.This was attributed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ellulose and acid solvent,which leaded to the breakage of cellulose intra-and inter-molecule hydrogen bonds and the conformation change of cellulose C6-OH.Moreover,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cellulose liquid crystal solution was illustrated by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PLM).That may be induced by the rearranging movement of the cellulose macromolecular ch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ulose solution phosphoric acid(PA)/polyphosphoric acid(PPA) solvent liquid crystal
下载PDF
Analysis of Chemical Modification Mechanism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phosphoric Acid Modified Asphalt
3
作者 WANG Lan PEI Ke LI Chao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2年第5期876-884,共9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mechanism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phosphoric acid (PPA)-modified asphalt,asphalt modified with different PPA cont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component test,ato...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mechanism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phosphoric acid (PPA)-modified asphalt,asphalt modified with different PPA cont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component test,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In the test,changes in asphalt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olloidal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for different PPA contents,and infrared spectra were fitted with a Gaussian function.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PPA and matrix asphalt was also discussed.Based on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DSR) test and bending beam rheometer (BBR) test,rheological index G~*/sinδ and S/m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odification effect of PPA on asphalt.The results show that,with an increase in PPA content,both large and small honeycomb structures increased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topography seen in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In a certain space range,some of the micelles in the asphalt are connected each other to form interlocking skeleton structures,and locally form dense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s.The added PPA does not chemically react with the functional groups in the functional-group area of the infrared spectra (3 100-2 750 cm^(-1),1 800-1 330 cm^(-1)),and the structure is very stable.However,there is an obvious new absorption peak below 1 330 cm^(-1) in the fingerprint area,that is,the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PPA and the matrix asphalt generates a new compound,inorganic phosphate.Infrared spectra of PPA-modified asphalt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were fitted by a Gaussian function,which makes up for the limitation that the absorption intensity information of each superimposed functional group cannot be obtained directly from the original infrared spectra.Results of this qualitative analysis were further verified by quantitative analysis.The addition of PP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high and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asphalt,and the lower the temperature is in the negative temperature zone,the more obvious the improvement is.When PPA content is more than 1%,the improvement of asphalt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 is not obvi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hosphoric acid-modified asphalt 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test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chem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及多聚磷酸复合改性剂对沥青自愈合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高颖 邵力力 +2 位作者 刘勇 张晓雄 吕小博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3期338-343,共6页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raphite oxide,GO)和多聚磷酸(polyphosphoric acid,PPA)复合改性剂对沥青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利用MaterialsStudio软件构建基质沥青和GO/PPA复合改性沥青的分子模型,通过密度、溶解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对建立的沥青...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raphite oxide,GO)和多聚磷酸(polyphosphoric acid,PPA)复合改性剂对沥青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利用MaterialsStudio软件构建基质沥青和GO/PPA复合改性沥青的分子模型,通过密度、溶解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对建立的沥青模型进行合理性验证;在2组沥青之间插入1nm的真空层以表示疲劳损伤后产生的微裂缝,研究基质沥青和GO/PPA复合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自愈合过程,并以扩散系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为指标对两者的自愈合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基质沥青和GO/PPA复合改性沥青中的微裂缝可以更快速修复;与基质沥青相比,GO/PPA复合改性沥青的扩散系数更大,因此具有更高的自愈合效率。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GO/PPA复合改性剂自愈合效果的理解,为后续类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多聚磷酸 分子动力学 自愈合
下载PDF
复合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力学性能
5
作者 王岚 刘志强 +2 位作者 赵延庆 李超 张飞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4期414-419,共6页
为研究多聚磷酸(polyphosphoric acid,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分析温度和频率对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影响,并基于改进Havriliak-Negam(i HN)模型构建动态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同时与SBS改性... 为研究多聚磷酸(polyphosphoric acid,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分析温度和频率对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影响,并基于改进Havriliak-Negam(i HN)模型构建动态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同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对比。结果表明:2种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相位角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呈现相同的趋势,HN模型可准确拟合2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相较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相位角在-10、20、50℃时均降低,而动态模量在-10℃时降低,20℃时变化较小,50℃时增加;较宽频域范围内,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低频下动态模量变大,相位角变小,在低温高频下动态模量变小,相位角变化不大;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优的动态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 动态模量 相位角 主曲线
下载PDF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6
作者 柯耀斌 赵建华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49-52,共4页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作为一种用途广泛、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得到了大众的青睐。本文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多聚磷酸为原料合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APEP-4,用IR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作为一种用途广泛、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得到了大众的青睐。本文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多聚磷酸为原料合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APEP-4,用IR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90℃、n(聚磷酸)∶n(NP-4)=1.2、反应时间4 h。酯化率位90.1%,单酯含量占比82.7%。并计算了最优实验合成条件下的样品的HLB_(ABC)=8.3,属于亲油性,可用作与润湿剂。对合成产物做耐碱性、漂洗性和气泡性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多聚磷酸 条件优化 性能测定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多聚磷酸复合改性沥青流变特性
7
作者 王力扬 王彤 王捷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2061-2066,共6页
为分析探究氧化石墨烯/多聚磷酸复合改性剂对基质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机理与效果,通过离析实验分析复合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采用沥青四组分实验测试复合改性沥青的化学组成,并基于高温流变实验与低温流变实验评价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 为分析探究氧化石墨烯/多聚磷酸复合改性剂对基质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机理与效果,通过离析实验分析复合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采用沥青四组分实验测试复合改性沥青的化学组成,并基于高温流变实验与低温流变实验评价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的贮存稳定性可满足规范要求;复合改性剂中多聚磷酸掺量提高时,沥青的沥青质含量增加、轻质组分总量降低,氧化石墨烯对基质沥青化学组分的影响不显著;氧化石墨烯与多聚磷酸改性剂能显著改善沥青高温流变性能;低掺量水平下氧化石墨烯能提高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而高掺量氧化石墨烯对沥青低温流变性能存在一定负面作用;多聚磷酸掺量对于低温流变性能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多聚磷酸 化学组分 稳定性 聚合物加工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六氟磷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8
作者 徐州 崔艺馨 +1 位作者 段宾 闫春生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5-6,16,共3页
以氟化氢为氟化剂制备六氟磷酸,研究了不同磷源、氟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纯度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聚磷酸作为磷酸,氟化氢过量30%,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2 h条件下,合成的六氟磷酸纯度99.6%,收率96.2%,产品质量稳定,... 以氟化氢为氟化剂制备六氟磷酸,研究了不同磷源、氟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纯度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聚磷酸作为磷酸,氟化氢过量30%,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2 h条件下,合成的六氟磷酸纯度99.6%,收率96.2%,产品质量稳定,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氢 六氟磷酸 多聚磷酸
下载PDF
多聚磷酸与SBS复配调合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研究
9
作者 毛清国 李雪 于龙 《石油沥青》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以高温性能、低温性能、老化后性能均不佳的90号沥青为基质沥青,通过添加多聚磷酸、SBS改性剂或多聚磷酸与SBS复配改性方式调合90号沥青,对调合后的样品进行针入度、延度、动力黏度、老化后性能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聚磷酸与SBS... 以高温性能、低温性能、老化后性能均不佳的90号沥青为基质沥青,通过添加多聚磷酸、SBS改性剂或多聚磷酸与SBS复配改性方式调合90号沥青,对调合后的样品进行针入度、延度、动力黏度、老化后性能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聚磷酸与SBS复配改性方式调合的90号沥青各项指标完全满足JTGF40-2004道路石油沥青中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标准要求。并考察了储存温度和时间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为基质沥青的质量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 SBS 90号 A级道路石油沥青
下载PDF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高温评价性能指标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红瑛 徐金枝 +2 位作者 张振兴 常睿 郝培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105,共8页
针对不同多聚磷酸改性沥青胶结料进行了常规高温性能试验和Superpave高温性能试验,得到了不同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并对比分析了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改进后的车辙试验验证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研究了沥青胶结... 针对不同多聚磷酸改性沥青胶结料进行了常规高温性能试验和Superpave高温性能试验,得到了不同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并对比分析了沥青胶结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改进后的车辙试验验证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研究了沥青胶结料与混合料高温性能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试验分析了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以及SBS复配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软化点和累积应变可以较准确地评价不同类型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掺加多聚磷酸可以减小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热流率,从而改善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累积应变可作为高弹改性沥青胶结料的较合理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 改性沥青 累积应变
下载PDF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结合料高低温流变特性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超 邬迪 +1 位作者 王子豪 王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28,共7页
通过沥青3大指标实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DSR)和小梁弯曲蠕变劲度实验(BBR),研究不同掺量多聚磷酸(PPA)单独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并与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PPA掺量的增加,PPA改性沥青软化点升高,针入度降低,... 通过沥青3大指标实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DSR)和小梁弯曲蠕变劲度实验(BBR),研究不同掺量多聚磷酸(PPA)单独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并与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PPA掺量的增加,PPA改性沥青软化点升高,针入度降低,PPA对沥青高温性能改善较为明显;DSR实验证明,可以用1%的PPA代替4%的SBS来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并且PPA掺量几乎每增加0.5%,高温PG等级就提高一个等级;对于PPA单独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在正温区内得到的趋势不能外延到负温区内,延度实验表明,在正温区内,随PPA掺量增加,PPA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负面影响增大,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优于不同掺量的PPA改性沥青;BBR实验证明了在负温区内,不同掺量的PPA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区间内表现出的低温抵抗变形能力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 流变性能 改性沥青
下载PDF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7
12
作者 付力强 王子灵 +1 位作者 黄晓明 张锐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9,44,共5页
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了多聚磷酸改性沥青胶结料的性能试验,包括针入度试验、软化点试验、直接拉伸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聚磷酸改性后,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得到了提高。然后进行... 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了多聚磷酸改性沥青胶结料的性能试验,包括针入度试验、软化点试验、直接拉伸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聚磷酸改性后,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得到了提高。然后进行了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包括车辙试验、弯曲破坏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料的高温和低温性能得到了提高,但是水稳定性不够,添加抗剥落剂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达到了规范要求。通过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的经济分析表明,采用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是非常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改性沥青 室内试验 路用性能 多聚磷酸
下载PDF
多聚磷酸法烷基磷酸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清成 张欢 +3 位作者 杨定明 石荣铭 吴志刚 宋海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6-48,共3页
用多聚磷酸与十六醇为原料制备出烷基磷酸酯。结果表明:当磷酸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为7998%,十六醇与磷酸摩尔比为090,温度为75℃的条件下反应6h,单酯收率可达934%,酯总收率为945%。
关键词 多聚磷酸 磷酸酯 烷基磷酸酯 合成
下载PDF
膨胀型阻燃剂季戊四醇多聚磷酸酯三聚氰胺盐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阻燃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喻龙宝 黄竹谋 +2 位作者 康文彬 施亚玉 周铭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7,共4页
以多聚磷酸为酸源、季戊四醇为炭源、三聚氰胺为气源合成了膨胀型阻燃剂季戊四醇多聚磷酸酯三聚氰胺盐。考察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时间和溶剂对阻燃剂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合成反应的最佳温度为回流温度,最佳反应时间为8 h,最佳... 以多聚磷酸为酸源、季戊四醇为炭源、三聚氰胺为气源合成了膨胀型阻燃剂季戊四醇多聚磷酸酯三聚氰胺盐。考察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时间和溶剂对阻燃剂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合成反应的最佳温度为回流温度,最佳反应时间为8 h,最佳物质的量的配比为n(多聚磷酸)∶n(季戊四醇)∶n(三聚氰胺)=3∶1∶(2~3)。用FT-IR、TG和DSC对阻燃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阻燃环氧树脂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 季戊四醇 三聚氰胺 膨胀型 阻燃剂
下载PDF
纤维素在多聚磷酸中的液晶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滇溪 许海霞 +2 位作者 李振国 胡盼盼 刘兆峰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11,共3页
讨论了纤维素在多聚磷酸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和液晶性。采用适当的配比,纤维素能够溶解于多聚磷酸并形成各向异性溶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彩色图片。溶液温度、纤维素聚合度、纤维素浓度对液晶性均有影响。溶液受热后,彩色图像会消失。
关键词 纤维素 多聚磷酸 液晶
下载PDF
多聚磷酸改性PBO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罗果 王宜 +2 位作者 胡健 郑炽嵩 周雪松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8-30,共3页
采用多聚磷酸及其乙醇溶液(体积比1:1)对聚对苯二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单丝拔出剪切强度的测试来表征纤维/树脂的界面粘结性能,并通过液滴形态法来表征纤维的表面润湿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探讨了表面... 采用多聚磷酸及其乙醇溶液(体积比1:1)对聚对苯二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单丝拔出剪切强度的测试来表征纤维/树脂的界面粘结性能,并通过液滴形态法来表征纤维的表面润湿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探讨了表面形态及结晶结构在改性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PBO纤维经两种溶液分别处理1 min,5 min后,纤维/树脂的界面粘结强度分别提高24%,55%,但单丝强度均下降;纤维与水的接触角由大于90°均降低至45°左右;结晶度从原丝的56.4%分别降低至52.9%,5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纤维 单丝 多聚磷酸 噁唑 树脂 原丝 表征 液滴 X射线衍射分析 接触角
下载PDF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祥 张正伟 +1 位作者 杨小龙 邹晓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04-111,共8页
为明确多聚磷酸(PPA)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PPA对沥青的改性机理,归纳了PPA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重点梳理了PPA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论述了PPA改性沥青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PPA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和制备工艺... 为明确多聚磷酸(PPA)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PPA对沥青的改性机理,归纳了PPA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重点梳理了PPA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论述了PPA改性沥青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PPA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和制备工艺研究不足是制约其在我国推广使用的重要原因;PPA的添加能明显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其对沥青水稳定性的影响取决于集料和沥青类型等多方面因素,而PPA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和疲劳特性目前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改性沥青 多聚磷酸(PPA)
下载PDF
4'-苯甲酰缩氨基硫脲苯并-15-冠-5的合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来新 杨琼 +1 位作者 杨旭朝 徐保平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5-236,共2页
报道采用在多聚磷酸中将冠醚酰化的方法,合成了4'-苯甲酰基苯并-15-冠-5,以此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与氨基硫脲作用,合成了4'-苯甲酰缩氨基硫脲苯并-15-冠-5,并对合成产物经IR.MS和元素分析鉴定了结构。
关键词 冠醚 合成 苯甲酰缩氨基 硫脲苯并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水中的苯胺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莉 周敏 +2 位作者 马永钧 张德懿 陈慧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8-51,共4页
基于在多聚磷酸介质中,KMnO4氧化苯胺能产生强化学发光,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苯胺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ICL与苯胺的浓度在2.0×10^-9-1.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CL=63.11+2.37&#... 基于在多聚磷酸介质中,KMnO4氧化苯胺能产生强化学发光,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苯胺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ICL与苯胺的浓度在2.0×10^-9-1.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CL=63.11+2.37×108c(r=0.9997,n=9),检出限为5.0×10-10mol/L,对1.0×10-7mol/L苯胺进行11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8%(n=11)。已用于环境水体中苯胺的测定,回收率在95.1%-105.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KMNO4 苯胺 多聚磷酸
下载PDF
多聚磷酸复合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抗老化特性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红瑛 张铭铭 +2 位作者 黄凌辉 常睿 郝培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0-1295,共6页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和弯曲梁流变试验,对多聚磷酸(PPA)复合SBS改性沥青在高、低温下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硫磺复合SBS改性沥青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对不同原样沥青、旋转薄膜烘箱加热试验(RTFOT)以及压力加速老...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和弯曲梁流变试验,对多聚磷酸(PPA)复合SBS改性沥青在高、低温下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硫磺复合SBS改性沥青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对不同原样沥青、旋转薄膜烘箱加热试验(RTFOT)以及压力加速老化试验(PAV)后沥青中含有的与老化有关的官能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PPA可明显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相对于硫磺复合SBS改性沥青,PPA复合SBS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但低温性能相对较差;随着SBS掺量的增加,PPA复合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随之增强;经过短长期老化后PPA复合SBS改性沥青的亚砜基指数变化很小,其抗老化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 改性沥青 流变性能 抗老化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