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ongly Fluorescent LB Film of a Ternary Europium Complex
1
作者 蒋维 王科志 +3 位作者 黄春辉 徐光宪 徐灵弋 黎甜楷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41-245,共5页
Tris (thenoyltrifluoroacetonato) mono(9-octadecylamino-4,5-diazafluorene) europium (III) was synthesized. Stable floating monolayer on pure water subphase (18 degrees C, pH 5.6) was obtained with a collapse pressure o... Tris (thenoyltrifluoroacetonato) mono(9-octadecylamino-4,5-diazafluorene) europium (III) was synthesized. Stable floating monolayer on pure water subphase (18 degrees C, pH 5.6) was obtained with a collapse pressure of 40 mN/m and a zero-pressure area of 0.495 nm(2) molecule(-1). The monolayers can be transferred onto hydrophilically treated substrates of quartz, calcium fluoride at a surface pressure of 25 mN/m with a transfer ratio of ca. unity. The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 IR and fluorescent spectr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Blodgett film europium complex fluorescent property
下载PDF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observation of self-organized microstructure formed by a rare earth compound
2
作者 张人杰 杨孔章 +1 位作者 胡季帆 L(?)scheMathias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1年第6期634-640,共7页
The morphologies of monolayers containing Eu(TTA)3Phen (TTA=thenoyltrifluoroace-tone, Phen = 1, 10-phenanthroline) were studied at the air/liquid interface on different subphases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M). The c... The morphologies of monolayers containing Eu(TTA)3Phen (TTA=thenoyltrifluoroace-tone, Phen = 1, 10-phenanthroline) were studied at the air/liquid interface on different subphases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M). The composite subphase was the basic premise for the stable existence of the rare earth compound at air/liquid interface. The process that rare earth compound phase changes from liquid expanded state to liquid condensed state corresponded to a plateau in the π-A isotherm. In the pure Eu(TTA)3Phen monolayer, rod domains of Eu(TTA)3Phen formed and packed with no order. In the mixed monolayers with stearic acid (SA), phase transition of SA occurred first and formed domains with an electric gradient field, which induced the rare earth compound to form luminescent ring domains. Influence of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on the self-organized microstructure was revea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zed molecular films europium compou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elf-organized micro-ring pattern
原文传递
掺Eu(TTA)_3phen的聚乙烯膜的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林同 张聿高 +1 位作者 顾慰中 王素青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4-36,共3页
制备了含稀土配合物 Eu(TTA) 3phen的聚乙烯 (PE)荧光膜 ,研究了膜的 U V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并与配合物在丙酮溶剂中的光谱作了对比。结果发现 Eu(TTA) 3phen在 PE膜中的 U V吸收光谱发生了红移 ,荧光发射谱也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 制备了含稀土配合物 Eu(TTA) 3phen的聚乙烯 (PE)荧光膜 ,研究了膜的 U V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并与配合物在丙酮溶剂中的光谱作了对比。结果发现 Eu(TTA) 3phen在 PE膜中的 U V吸收光谱发生了红移 ,荧光发射谱也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由 Eu3+引起的 ,而是由制膜助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聚乙烯膜 UV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农膜材料 Β-二酮 发光性能
下载PDF
稀土Eu(Ⅲ)双酞菁衍生物LB膜的荧光性(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引 林春 +2 位作者 黄景琴 高扬 陈文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61-566,共6页
合成了八 4 (四氢糠氧基 )酞菁铕 ?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加以确认。测定了配合物的 Π A曲线,证明它有有的成膜性, Z型沉积形成的 LB膜材料有很强的荧光响应,随着 LB膜厚度的增加,荧光性增强。掺杂邻菲咯... 合成了八 4 (四氢糠氧基 )酞菁铕 ?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加以确认。测定了配合物的 Π A曲线,证明它有有的成膜性, Z型沉积形成的 LB膜材料有很强的荧光响应,随着 LB膜厚度的增加,荧光性增强。掺杂邻菲咯啉形成的混合 LB膜,其荧光性比纯膜强。但不是邻菲咯啉加入的量越多荧光性越强。配合物∶邻菲咯啉 =1∶ 10时(摩尔比),有最好的荧光行为。用电子光谱对 LB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咯啉 LB膜 荧光性 合成 掺杂 铕双酞菁
下载PDF
掺铽聚丙烯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则民 曹锦荣 +3 位作者 陈志荣 杨海峰 温耀贤 温勇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5-318,共4页
合成了化学组成为Y1-xTbxL3和La1-xTbxL3(L=C8H7O2)的两种荧光粉,将其掺杂到聚丙烯中,制得两种聚丙烯荧光薄膜,通过测试机械性能,微分扫描式量热法分析,紫外分光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研究膜的物理和... 合成了化学组成为Y1-xTbxL3和La1-xTbxL3(L=C8H7O2)的两种荧光粉,将其掺杂到聚丙烯中,制得两种聚丙烯荧光薄膜,通过测试机械性能,微分扫描式量热法分析,紫外分光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研究膜的物理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掺铽聚丙烯膜在365或254nm紫外光激发下,都能发出黄绿色荧光。掺入Y1-xTbxL3的聚丙烯膜的荧光强度大于掺La1-xTbxL3的聚丙烯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聚丙烯膜 荧光
下载PDF
PVA基红光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苏艳 张强 +4 位作者 王贝 邓伟 梁迎春 杨朝龙 李又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79,83,共4页
以纯红光材料稀土铕配合物Eu(TTA)_2TPY-OCH_3作为发光体,将其掺杂到聚乙烯醇(PVA)基质中通过流延法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PVA红光薄膜。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荧光光谱、差示量热以及热重等手段对荧光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 以纯红光材料稀土铕配合物Eu(TTA)_2TPY-OCH_3作为发光体,将其掺杂到聚乙烯醇(PVA)基质中通过流延法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PVA红光薄膜。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荧光光谱、差示量热以及热重等手段对荧光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铕配合物含量在1%~7%(质量分数)时,PVA荧光薄膜的荧光强度并未出现浓度淬灭现象,随着掺杂铕配合物浓度增加,发光强度逐渐增强。另外,PVA荧光薄膜的玻璃化温度随铕配合物含量升高而降低,所有荧光薄膜失重5%时的热分解温度均在230~240℃之间,热稳定性较好,能够满足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铕配合物 荧光薄膜 三联吡啶
下载PDF
胆甾液晶二氮杂冠醚-Eu(Ⅲ)配合物LB膜和荧光性质研究
7
作者 李龙章 朱家理 +4 位作者 赵为 谢明贵 蒋青 王令萱 黎甜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422-1425,共4页
研究了胆甾液晶二氮杂冠醚N,N-双[胆甾-5-烯-3β-氧羰甲基]-1,10-二氮-4,7,13,16-四氧环十八烷(1)及其与Eu3+的配合物(2)、2与苯甲酸的混配物(3)的LB膜和荧光性质.结果表明:1、2和... 研究了胆甾液晶二氮杂冠醚N,N-双[胆甾-5-烯-3β-氧羰甲基]-1,10-二氮-4,7,13,16-四氧环十八烷(1)及其与Eu3+的配合物(2)、2与苯甲酸的混配物(3)的LB膜和荧光性质.结果表明:1、2和3都在水溶液亚相液面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但只有1的单分子面积受亚相pH的影响.1、2和3的单分子膜都容易转移到石英基片上形成LB膜,其中2和3为X型,转移比分别为0.6和1.0.在LB膜中,在2的荧光激发波长范围比在溶液中的宽,荧光强度也比在溶液中的强得多.在2中添加苯甲酸形成3可改善LB膜中分子有序排列,荧光强度增强到无苯甲酸时的2.0倍.所有这些LB膜,即使添加了苯甲酸的,都不是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甾液晶 二氮杂冠醚 LB膜 荧光 配合物
下载PDF
高浓度Eu^3+掺杂钛酸盐薄膜的红光发射
8
作者 李晓娟 王雪影 +2 位作者 李长敏 杨殿来 林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E01期106-10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浓度Eu^3+掺杂无定型钛酸盐(KBT)发光薄膜。紫外灯下观察,Eu^3+掺杂的KBT薄膜发出明亮的红光。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利用荧光光谱仪对薄膜的发光性质...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浓度Eu^3+掺杂无定型钛酸盐(KBT)发光薄膜。紫外灯下观察,Eu^3+掺杂的KBT薄膜发出明亮的红光。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利用荧光光谱仪对薄膜的发光性质展开了测试和研究。荧光光谱记录到的Eu^3+的发射包括4个强峰,其中Eu^3+的^5D0→^7F2(616nm)超灵敏跃迁最强。激发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由于Eu-O的电荷迁移带的吸收作用,Eu^3+掺杂的KBT薄膜在短波紫外区被有效激发,是一种高效紫外-可见光转换材料,为从光-光转换角度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光能吸收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 溶胶-凝胶 发光薄膜 荧光光谱
下载PDF
掺铕聚丙烯膜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温耀贤 温勇 +3 位作者 王则民 曹锦荣 陈志荣 杨海峰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3-35,43,共4页
将铕配合物荧光粉掺杂到聚丙烯中,制得两种聚丙烯荧光薄膜。通过机械物理性能、DSC分析、UV谱和荧光光谱的测试,研究了膜的物理和荧光等性质。
关键词 聚丙烯膜 荧光 铕掺杂
下载PDF
掺Eu(DBM)_3phen的PE膜的发光性能研究
10
作者 孟庆国 王林同 孙晓日 《潍坊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4-25,共2页
制备了含稀土配合物Eu(DBM)_3phen的PE荧光膜,研究了膜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并与配合物在丙酮溶剂中的光谱作了对比。结果发现Eu(DBM)_3phen在PE膜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了红移,荧光发射谱变宽,常温下配合物及其PE膜在紫外光下发出... 制备了含稀土配合物Eu(DBM)_3phen的PE荧光膜,研究了膜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并与配合物在丙酮溶剂中的光谱作了对比。结果发现Eu(DBM)_3phen在PE膜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了红移,荧光发射谱变宽,常温下配合物及其PE膜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主要是Eu^(3+)的~5DO→~7F_2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Eu(DBM)3phen PE膜 发光性能 稀土配合物
下载PDF
蛋白质对纳米铕岛膜表面荧光的增强作用
11
作者 李蔚 陈金东 +5 位作者 焦燕妮 周景洋 刘海杰 尹志娟 国凯 高希宝 《光谱实验室》 CAS 2013年第1期392-395,共4页
将经硫辛酸修饰的铕纳米颗粒和蛋白质固定在石英玻璃表面或胶原蛋白隔离的石英玻璃表面,研究蛋白质对纳米铕岛膜荧光的增强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275nm激发波长下,铕纳米岛膜的荧光光谱与铕纳米颗粒溶液的荧光性质相似,且微量蛋白质的... 将经硫辛酸修饰的铕纳米颗粒和蛋白质固定在石英玻璃表面或胶原蛋白隔离的石英玻璃表面,研究蛋白质对纳米铕岛膜荧光的增强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275nm激发波长下,铕纳米岛膜的荧光光谱与铕纳米颗粒溶液的荧光性质相似,且微量蛋白质的加入可以使铕纳米岛膜的荧光强度增强,但被石英玻璃片吸附后,铕纳米岛膜以及铕-蛋白质体系的荧光发射峰的位置由378.8nm红移至420nm,且胶原蛋白隔离铕纳米岛膜和滴加微量BSA蛋白质的荧光光谱相似,但荧光强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荧光增强 纳米铕岛膜 蛋白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