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滤分离纯化麻竹叶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浩国 李叶 +3 位作者 向进乐 徐宝成 魏晓霞 陈宗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7-180,共4页
通过对5种超滤膜的对比研究,选择出切割分子量为50000D的聚砜膜PSF-500对麻竹叶黄酮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产品得率高达4.29%,纯度达到44.132%。进而选择运行压力、进料液流速和运行时间等运行参数测定了聚砜膜PSF-500的超滤效果,确定... 通过对5种超滤膜的对比研究,选择出切割分子量为50000D的聚砜膜PSF-500对麻竹叶黄酮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产品得率高达4.29%,纯度达到44.132%。进而选择运行压力、进料液流速和运行时间等运行参数测定了聚砜膜PSF-500的超滤效果,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操作压力0.20~0.30MPa,进料液流速0.4m/s,连续运行12h清洗超滤膜。还对聚砜膜PSF-500超滤系统进行了芦丁加样回收率测试,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为97.0%,变异系数为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叶 黄酮 超滤 聚砜膜
下载PDF
不同年龄麻竹阴阳叶生态生理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邱尔发 陈卓梅 +3 位作者 洪伟 郑郁善 黄宝龙 杨主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96-3301,共6页
麻竹是中国重要的大型经济竹种,其栽培已从过去河滩、四旁零散种植发展到规模化培育,通过山地麻竹发笋期内不同年龄植株阴阳叶养分和代谢动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麻竹阳叶氮素、磷素浓度比阴叶高,但钾素浓度阳叶低于阴叶;从发笋初期至... 麻竹是中国重要的大型经济竹种,其栽培已从过去河滩、四旁零散种植发展到规模化培育,通过山地麻竹发笋期内不同年龄植株阴阳叶养分和代谢动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麻竹阳叶氮素、磷素浓度比阴叶高,但钾素浓度阳叶低于阴叶;从发笋初期至末期阴阳叶氮、磷、钾素浓度都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阴阳叶氮、磷、钾素浓度差异逐渐减小;阳叶在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CO补偿点、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等方面较阴叶高,光呼吸较低,但不同年龄麻竹之间各指标变化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阴阳叶 生态生理 特性
下载PDF
麻竹叶总黄酮对毛尖茶叶脂氧合酶的抑制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桂玲 吴艳玲 +1 位作者 杨再波 刘品祯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33,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麻竹叶的总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25(g/m L),提取效率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1.39%。并且研究了提取出的麻竹叶黄酮化合物...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麻竹叶的总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25(g/m L),提取效率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1.39%。并且研究了提取出的麻竹叶黄酮化合物对毛尖茶叶脂肪氧合酶LOX的抑制作用,并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BHT和V_C的抑制作用进行比较。麻竹叶中黄酮化合物和BHA、BHT及V_C对LOX都有抑制作用,IC_(50)分别为29.478、10.938、9.049、9.04μg/m L。麻竹叶中黄酮化合物对毛尖茶叶脂氧合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叶 总黄酮 正交试验 毛尖茶叶 脂肪氧合酶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麻竹笋多糖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炯 吴金松 阚建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3-208,共6页
以麻竹笋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麻竹笋多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9 min、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55℃;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2.51%,验证值为2.49%,与预测值接近。... 以麻竹笋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麻竹笋多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9 min、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55℃;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2.51%,验证值为2.49%,与预测值接近。对提取的多糖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麻竹笋多糖具有一般多糖在红外光谱中的特征性结构,说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成分为麻竹笋多糖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笋多糖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红外光谱
下载PDF
麻竹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燮 杨虎 +2 位作者 华高民 杨郭 汤秀华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研究从麻竹叶中提取竹叶总黄酮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固比和搅拌速率对得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在实验范围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温度80℃,液固比为25∶1(mL∶g),搅拌速率300 r/m in,每次提取... 研究从麻竹叶中提取竹叶总黄酮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固比和搅拌速率对得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在实验范围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温度80℃,液固比为25∶1(mL∶g),搅拌速率300 r/m in,每次提取2 h,共提取两次,总黄酮得率为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竹叶总黄酮 提取
下载PDF
麻竹叶黄酮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唐浩国 郑卫东 陈宗道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从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叶中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性质和光谱(UV,IR,MS,1HNMR,13CNMR等)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牡荆苷(Ⅰ),芦丁(Ⅱ),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Ⅱ-Ⅰ),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Ⅳ)... 从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叶中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性质和光谱(UV,IR,MS,1HNMR,13CNMR等)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牡荆苷(Ⅰ),芦丁(Ⅱ),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Ⅱ-Ⅰ),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Ⅳ)。四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研究 ^13CNMR 竹叶 黄酮类化合物 ^1HNMR 葡萄糖基 糖苷 山奈
下载PDF
麻竹叶片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晓颖 江登辉 +3 位作者 殷彪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18-20,24,共4页
从影响叶片生长的各个因子作为出发点,对麻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对麻竹叶片的主要化学成分和逆境下叶片表型变化进行了介绍,探究了不同逆境条件、不同生长期、不同生长条件和不同经营模式对叶片生理特性产生的变化,并对麻竹... 从影响叶片生长的各个因子作为出发点,对麻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对麻竹叶片的主要化学成分和逆境下叶片表型变化进行了介绍,探究了不同逆境条件、不同生长期、不同生长条件和不同经营模式对叶片生理特性产生的变化,并对麻竹叶片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更加清楚了解叶片对于植物的重要性,对麻竹的生长发育和栽培措施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叶片 生理特性 化学成分 叶片表型 经营管理措施
下载PDF
六种竹材灰分及二氧化硅含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蕊 邱坚 罗蓓 《世界竹藤通讯》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以3年生勃氏甜龙竹、龙竹、麻竹、泰竹、小叶龙竹与黄皮绿筋竹的竹叶与竹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竹种竹秆及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结果表明:6种竹材间无论是竹叶还是竹秆,其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可... 以3年生勃氏甜龙竹、龙竹、麻竹、泰竹、小叶龙竹与黄皮绿筋竹的竹叶与竹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竹种竹秆及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结果表明:6种竹材间无论是竹叶还是竹秆,其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为竹种及生长环境的差异所致;同一竹种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和二氧化硅含量大于竹秆中的含量;竹秆不同部位二氧化硅含量表现为自顶部至基部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氏甜龙竹 龙竹 麻竹 泰竹 小叶龙竹 黄皮绿筋竹 竹秆 竹叶 灰分 二氧化硅
下载PDF
麻竹叶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及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雄 李洪庆 +2 位作者 戴毅 陶文亮 许子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4,71,共7页
以高浓度乙醇提取黄酮后的麻竹叶残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麻竹叶SDF的超声辅助碱法提取工艺,并测定了SDF的持水力、膨胀力及持油力等特性。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250 W时,SDF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时间68 min、温度66℃、料液比1∶19(... 以高浓度乙醇提取黄酮后的麻竹叶残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麻竹叶SDF的超声辅助碱法提取工艺,并测定了SDF的持水力、膨胀力及持油力等特性。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250 W时,SDF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时间68 min、温度66℃、料液比1∶19(g/mL)、NaOH浓度8.5%;在此条件下,麻竹叶SDF的得率为45.18%,与该条件下预测值(45.41%)的相对误差为0.51%;且麻竹叶SDF的持油力达到4.14 g/g,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叶 水溶性膳食纤维 超声波 碱法 响应面法 理化特性
下载PDF
麻竹竹叶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淑英 岳永德 +3 位作者 汤锋 孙嘏 魏琦 喻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5-140,共6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从麻竹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苜蓿素、7-甲氧基-苜蓿素、苜蓿素-4'-O-葡萄糖苷、苜蓿素-7-O-葡萄糖苷...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从麻竹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苜蓿素、7-甲氧基-苜蓿素、苜蓿素-4'-O-葡萄糖苷、苜蓿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芹菜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6-C-阿拉伯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6″-O-鼠李糖苷、对羟基苯甲醛、5-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黑麦草内酯、去氢催吐萝芙木醇、催吐萝芙木醇-9-O-葡萄糖苷和4,4',9,9'-四羟基-3,3',5,5'-四甲氧基-7,7'-单环氧木脂素。研究结果为麻竹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阐明麻竹叶药理活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竹叶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赤水麻竹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戴天伦 李洪庆 +2 位作者 陶文亮 许子竞 杨玉琼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74,共6页
以经高浓度乙醇脱脂的麻竹叶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麻竹叶多糖的工艺条件,并进行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69℃、提取时间39 min、超声功率300 W,此时麻竹叶多... 以经高浓度乙醇脱脂的麻竹叶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麻竹叶多糖的工艺条件,并进行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69℃、提取时间39 min、超声功率300 W,此时麻竹叶多糖提取率为2.26%;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76.8%、48.0%。麻竹叶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在4.0 mg/mL时可达阳性对照Vc清除率的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叶 多糖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麻竹叶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动力学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12
作者 刘硕 陈桂玲 +4 位作者 谭霞 安松涛 李洪庆 卢文芸 陶文亮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33,共8页
为了探究麻竹叶水溶性膳食纤维(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leaves soluble dietary fiber,DLSDF)提取过程动力学,并对麻竹叶资源的充分利用,以高浓度乙醇中试提取黄酮后的麻竹叶渣为原料,结合Fick第二定律,采用热水浸提法建立DLSDF的提... 为了探究麻竹叶水溶性膳食纤维(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leaves soluble dietary fiber,DLSDF)提取过程动力学,并对麻竹叶资源的充分利用,以高浓度乙醇中试提取黄酮后的麻竹叶渣为原料,结合Fick第二定律,采用热水浸提法建立DLSDF的提取动力学模型,并对DLSDF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葡萄糖吸附值和阳离子交换力等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DLSDF的热水提取动力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得数据拟合良好,活化能为6.99kJ/mo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DLSDF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葡萄糖吸附值和阳离子交换分别为3.70g/g、4.06g/g、2.88mL/g、9.96mmol/g、0.64mmol/g。此提取过程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DLSDF的理化特性较好,为DLSDF的工程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叶 水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动力学 理化特性
下载PDF
麻竹叶提取物的超声辅助酸水解工艺研究
13
作者 张芳 戴毅 +2 位作者 李洪庆 陶文亮 许子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以赤水麻竹叶提取物为原料,考察超声功率、底物浓度、盐酸浓度、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4种碳苷黄酮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酸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温度对其影响最大,盐酸浓度次之,时间的影响最小;根据... 以赤水麻竹叶提取物为原料,考察超声功率、底物浓度、盐酸浓度、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4种碳苷黄酮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酸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温度对其影响最大,盐酸浓度次之,时间的影响最小;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及实际工作情况,固定超声功率300 W和底物浓度1 mg/mL,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1 mol/L、温度65℃和时间147 min,在此条件下,4种碳苷黄酮含量3次测定平均值为1.157%,比酸水解前含量高1.38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叶提取物 超声波辅助 酸水解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龙竹竹叶多糖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磊 罗元军 +2 位作者 胡什 杨胜强 杨洋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2,共6页
以水为溶剂对龙竹竹叶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Dendrocalamus giganteus leaves,简称PDL)进行提取,优化了提取PDL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PDL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组合为:提取温度76.5℃、提取时间2.7h、料液比1:89。在此提... 以水为溶剂对龙竹竹叶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Dendrocalamus giganteus leaves,简称PDL)进行提取,优化了提取PDL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PDL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组合为:提取温度76.5℃、提取时间2.7h、料液比1:89。在此提取条件下,PDL提取量为4.41mg/g,精制后PDL纯度为63.18%。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PDL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对DPPH的清除作用较弱;TBA试验表明PMBL抗脂质过氧化效果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竹 竹叶多糖 提取 响应曲面法 体外抗氧化
原文传递
微波强化麻竹叶中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燮 杨虎 +2 位作者 项敏 杨郭 汤秀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9-162,共4页
采用微波预处理技术,以提高传统热水提取对麻竹叶中多糖的提取率。以粗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微波功率、预处理时间以及预处理溶剂浓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预处理后热水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体积分数... 采用微波预处理技术,以提高传统热水提取对麻竹叶中多糖的提取率。以粗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微波功率、预处理时间以及预处理溶剂浓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预处理后热水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在微波功率440W的条件下辐照90s之后,加入25mL(以每克原料计)温度为80℃的热水提取2次,每次1h的条件下,粗多糖的提取率为0.74%,与传统的热水提取工艺相比,提取率提高了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微波预处理 多糖
原文传递
麻竹竹叶多糖分离纯化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文慧 刘晓东 +1 位作者 邓赟 黎天强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9-191,共3页
为了获得更多竹资源的信息,对麻竹竹叶中的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研究。麻竹竹叶水提,提取物Sevage法去蛋白,95%醇沉,透析,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2种多糖,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相对... 为了获得更多竹资源的信息,对麻竹竹叶中的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研究。麻竹竹叶水提,提取物Sevage法去蛋白,95%醇沉,透析,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2种多糖,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Mw)分别为61500u和1780 ku,该实验为麻竹多糖研究打下基础,为竹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竹叶多糖 分离纯化 相对分子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