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囊袋张力环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菲
付书华
张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9期92-93,95,共3页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效果。方法:14例(28眼)双眼白内障患者,一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张力环+人工晶体植入术;另一眼则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4例(28眼)患...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效果。方法:14例(28眼)双眼白内障患者,一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张力环+人工晶体植入术;另一眼则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4例(28眼)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年,其中张力环植入组,后囊膜无明显皱缩,中央区无明显混浊,患者视力下降均≤0.3,有2例(2眼)行了YAG激光后囊膜切开;而未植入张力环组,后囊膜均明显皱缩,且术后视力下降明显,0.25-0.2有2例(2眼),0.4-0.3有4例(4眼),〉0.4者有3例(3眼)。其中有7例(7眼)行了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结论: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能有效防止囊袋皱缩,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向后囊膜增殖,减少后囊膜中央区混浊及需行YAG切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张力环
后囊膜混浊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颌阻生尖牙患者寰椎形态变异情况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严沁月
曹丹
严斌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研究上颌尖牙唇(腭)侧阻生(BIC/PIC)的患者寰椎形态变异的发生情况,以期辅助上颌阻生尖牙的预测和早期干预。方法 选取196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研究组)和196例年龄、性别、安氏...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研究上颌尖牙唇(腭)侧阻生(BIC/PIC)的患者寰椎形态变异的发生情况,以期辅助上颌阻生尖牙的预测和早期干预。方法 选取196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研究组)和196例年龄、性别、安氏分类与之相匹配的尖牙正常萌出者(对照组)。将所有样本的CBCT导入Dolphin软件,重建头颅侧位片和三维图像,观察并记录各组寰椎后桥及寰椎后弓发育缺陷(包括寰椎后弓发育不全和寰椎后椎弓裂隙)的发生情况,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寰椎后桥的发生率为32.6%,显著高于对照组(22.4%,P=0.024)。PIC组寰椎后桥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BIC组和对照组、BIC和PI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寰椎后弓发育缺陷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上颌尖牙阻生患者较尖牙正常萌出者更容易发生寰椎后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阻生尖牙
寰椎后桥
寰椎后弓发育缺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寰椎后桥相关性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田浩楠
林敏
+1 位作者
谢丛蔓
任嫒姝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腭侧阻生尖牙患者寰椎后桥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117例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作为实验组,147例上颌尖牙正常萌出者作为对照组。通过CBCT影像结合Mimics 20.0三维测量软件观察寰椎后桥形态。采用S...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腭侧阻生尖牙患者寰椎后桥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117例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作为实验组,147例上颌尖牙正常萌出者作为对照组。通过CBCT影像结合Mimics 20.0三维测量软件观察寰椎后桥形态。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寰椎后桥发生率为35.04%,对照组寰椎后桥发生率为21.09%,组间寰椎后桥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单侧与双侧寰椎后桥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男性寰椎后桥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对照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中寰椎后桥1+2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寰椎后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颌尖牙正常萌出者,且男性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发生寰椎后桥的概率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尖牙腭侧阻生
寰椎后桥
锥形束C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珠主要害虫小白纹毒蛾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观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志钢
《热带林业》
2016年第2期47-48,共2页
小白纹毒蛾Notolophus australis posticus Walker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危害银珠苗木的主要害虫。采用室内观察与林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虫的生活习性及形态,明确了小白纹毒蛾卵、各龄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
关键词
小白纹毒蛾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唇腭裂畸形与寰椎后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铎
刘军
+1 位作者
郑博文
刘奕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9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唇腭裂患者寰椎后桥的发生率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唇腭裂患者作为实验组,233例非唇腭裂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头颅侧位片记录寰椎后桥的形态(无寰椎后桥、不完整型寰椎后桥、完整型寰椎后桥)。采用SPSS25.0软件对所...
目的研究唇腭裂患者寰椎后桥的发生率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唇腭裂患者作为实验组,233例非唇腭裂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头颅侧位片记录寰椎后桥的形态(无寰椎后桥、不完整型寰椎后桥、完整型寰椎后桥)。采用SPSS2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寰椎后桥的发生率是30.39%,对照组寰椎后桥发生率为15.02%,两组间寰椎后桥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男性与女性寰椎后桥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15,P=0.921)。唇腭裂与寰椎后桥的Pearson列联系数r=0.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性别与寰椎后桥的Pearson列联系数r分别为0.078、0.0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32,P=0.645)。结论寰椎后桥与唇腭裂畸形显著相关,唇腭裂患者寰椎后桥发生率明显比非唇腭裂患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寰椎后桥
原文传递
椎动脉沟环三维CT相关影像解剖与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赵文俊
邓丽珠
+2 位作者
段少银
钟华
陈雍君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 利用三维CT显示寰椎椎动脉沟环(PP),进行PP分类与解剖测量,为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PACS系统中进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及三维重建数据的63例PP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 利用三维CT显示寰椎椎动脉沟环(PP),进行PP分类与解剖测量,为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PACS系统中进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及三维重建数据的63例P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三维影像解剖显示与测量,测量参数包括PP前后径(AD)、上下径(VD)、椎动脉V3段直径(D-VA)、PP最高点到相应侧枕骨的距离(D-RO)、PP到正中线的距离(D-RL)、寰椎后弓结节到枕骨的距离(D-NO).结果 三维CT显示PP变异共63例,男53例,女10例.左侧PP 49例,完整型23例、不完整型26例;右侧PP 55例,完整型22例,不完整型33例.左侧PP测量值AD、VD、BD、D-VA、D-RO、D-NO、D-RL分别为(5.02±1.17)、(3.59±1.26)、(3.91±2.51)、(3.88±0.78)、(2.15±2.58)、(18.62±3.01)mm;右侧PP分别为(5.13±1.29)、(3.87±0.88)、(4.02±2.77)、(3.59±0.89)、(2.14±2.63)、(4.89±3.36)、(18.89±3.74)mm.统计学比较显示,PP的AD均值〉VD、D-VA值,双侧PP的BD均值〉单侧,且〉D-VA值,单侧PP的BD值〈D-VA值;完整型PP的VD、D-RL值〈不完整型,完整型PP的D-RO、D-NO值〉不完整型.结论 CT三维成像显示PP形态与椎动脉等结构清楚、直观,PP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左右侧PP的分型、发生率、大小形态相仿.PP的AD值〉VD值,其影响VA值上下活动,完整型PP更明显.双侧PP的不完整型开口较单侧大,可能与退化演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沟环
椎动脉
解剖测量
三维CT
原文传递
题名
囊袋张力环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菲
付书华
张璇
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9期92-93,9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效果。方法:14例(28眼)双眼白内障患者,一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张力环+人工晶体植入术;另一眼则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4例(28眼)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年,其中张力环植入组,后囊膜无明显皱缩,中央区无明显混浊,患者视力下降均≤0.3,有2例(2眼)行了YAG激光后囊膜切开;而未植入张力环组,后囊膜均明显皱缩,且术后视力下降明显,0.25-0.2有2例(2眼),0.4-0.3有4例(4眼),〉0.4者有3例(3眼)。其中有7例(7眼)行了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结论: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能有效防止囊袋皱缩,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向后囊膜增殖,减少后囊膜中央区混浊及需行YAG切开的发生率。
关键词
囊袋张力环
后囊膜混浊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Keywords
capsular tension ring
posticus
membrana capsularis opacity
phacoemulsification
分类号
R776.1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颌阻生尖牙患者寰椎形态变异情况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严沁月
曹丹
严斌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江苏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口腔转化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437-44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1143,8157100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2018-87)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学科研重点项目(ZDA2020003)。
文摘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研究上颌尖牙唇(腭)侧阻生(BIC/PIC)的患者寰椎形态变异的发生情况,以期辅助上颌阻生尖牙的预测和早期干预。方法 选取196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研究组)和196例年龄、性别、安氏分类与之相匹配的尖牙正常萌出者(对照组)。将所有样本的CBCT导入Dolphin软件,重建头颅侧位片和三维图像,观察并记录各组寰椎后桥及寰椎后弓发育缺陷(包括寰椎后弓发育不全和寰椎后椎弓裂隙)的发生情况,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寰椎后桥的发生率为32.6%,显著高于对照组(22.4%,P=0.024)。PIC组寰椎后桥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BIC组和对照组、BIC和PI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寰椎后弓发育缺陷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上颌尖牙阻生患者较尖牙正常萌出者更容易发生寰椎后桥。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阻生尖牙
寰椎后桥
寰椎后弓发育缺陷
Keywords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
maxillary impacted canines
ponticulus
posticus
posterior atlas arch deficiency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寰椎后桥相关性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田浩楠
林敏
谢丛蔓
任嫒姝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36-540,共5页
基金
2016年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CXTDG2016-02006)。
文摘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腭侧阻生尖牙患者寰椎后桥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117例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作为实验组,147例上颌尖牙正常萌出者作为对照组。通过CBCT影像结合Mimics 20.0三维测量软件观察寰椎后桥形态。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寰椎后桥发生率为35.04%,对照组寰椎后桥发生率为21.09%,组间寰椎后桥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单侧与双侧寰椎后桥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男性寰椎后桥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对照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中寰椎后桥1+2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寰椎后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颌尖牙正常萌出者,且男性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发生寰椎后桥的概率更大。
关键词
上颌尖牙腭侧阻生
寰椎后桥
锥形束CT
Keywords
maxillary palatally impacted canine
pon-ticulus posticus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珠主要害虫小白纹毒蛾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观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志钢
机构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通什分所
出处
《热带林业》
2016年第2期47-48,共2页
文摘
小白纹毒蛾Notolophus australis posticus Walker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危害银珠苗木的主要害虫。采用室内观察与林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虫的生活习性及形态,明确了小白纹毒蛾卵、各龄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
关键词
小白纹毒蛾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Keywords
Notolophus australis
posticus
Walke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Life habit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唇腭裂畸形与寰椎后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铎
刘军
郑博文
刘奕
机构
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奉天门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二科
出处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9年第2期81-84,共4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0550420).
文摘
目的研究唇腭裂患者寰椎后桥的发生率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唇腭裂患者作为实验组,233例非唇腭裂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头颅侧位片记录寰椎后桥的形态(无寰椎后桥、不完整型寰椎后桥、完整型寰椎后桥)。采用SPSS2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寰椎后桥的发生率是30.39%,对照组寰椎后桥发生率为15.02%,两组间寰椎后桥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男性与女性寰椎后桥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15,P=0.921)。唇腭裂与寰椎后桥的Pearson列联系数r=0.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性别与寰椎后桥的Pearson列联系数r分别为0.078、0.0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32,P=0.645)。结论寰椎后桥与唇腭裂畸形显著相关,唇腭裂患者寰椎后桥发生率明显比非唇腭裂患者高。
关键词
唇腭裂
寰椎后桥
Keywords
Cleft lip and palate
Ponticulus
posticus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椎动脉沟环三维CT相关影像解剖与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赵文俊
邓丽珠
段少银
钟华
陈雍君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
出处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690),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220144025)
文摘
目的 利用三维CT显示寰椎椎动脉沟环(PP),进行PP分类与解剖测量,为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PACS系统中进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及三维重建数据的63例P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三维影像解剖显示与测量,测量参数包括PP前后径(AD)、上下径(VD)、椎动脉V3段直径(D-VA)、PP最高点到相应侧枕骨的距离(D-RO)、PP到正中线的距离(D-RL)、寰椎后弓结节到枕骨的距离(D-NO).结果 三维CT显示PP变异共63例,男53例,女10例.左侧PP 49例,完整型23例、不完整型26例;右侧PP 55例,完整型22例,不完整型33例.左侧PP测量值AD、VD、BD、D-VA、D-RO、D-NO、D-RL分别为(5.02±1.17)、(3.59±1.26)、(3.91±2.51)、(3.88±0.78)、(2.15±2.58)、(18.62±3.01)mm;右侧PP分别为(5.13±1.29)、(3.87±0.88)、(4.02±2.77)、(3.59±0.89)、(2.14±2.63)、(4.89±3.36)、(18.89±3.74)mm.统计学比较显示,PP的AD均值〉VD、D-VA值,双侧PP的BD均值〉单侧,且〉D-VA值,单侧PP的BD值〈D-VA值;完整型PP的VD、D-RL值〈不完整型,完整型PP的D-RO、D-NO值〉不完整型.结论 CT三维成像显示PP形态与椎动脉等结构清楚、直观,PP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左右侧PP的分型、发生率、大小形态相仿.PP的AD值〉VD值,其影响VA值上下活动,完整型PP更明显.双侧PP的不完整型开口较单侧大,可能与退化演变有关.
关键词
椎动脉沟环
椎动脉
解剖测量
三维CT
Keywords
Ponticulus
posticus
Vertebral artery
Anatomy measurement
Three-dimensional CT
分类号
R816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囊袋张力环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临床观察
刘菲
付书华
张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上颌阻生尖牙患者寰椎形态变异情况的锥形束CT研究
严沁月
曹丹
严斌
《口腔医学》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寰椎后桥相关性的锥形束CT研究
田浩楠
林敏
谢丛蔓
任嫒姝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银珠主要害虫小白纹毒蛾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观察
罗志钢
《热带林业》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唇腭裂畸形与寰椎后桥的相关性研究
李铎
刘军
郑博文
刘奕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9
1
原文传递
6
椎动脉沟环三维CT相关影像解剖与研究
赵文俊
邓丽珠
段少银
钟华
陈雍君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7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