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4篇文章
< 1 2 2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长参与式早期康复训练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张宇飞 娄普 尚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家长参与式早期康复训练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96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研... 目的:观察家长参与式早期康复训练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96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长参与式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程度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40/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发育商(DQ)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参与式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程度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家长参与式 早期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发育
下载PDF
早期疼痛管理对新生儿疼痛刺激后的疼痛度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吴素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153-155,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疼痛管理对新生儿疼痛刺激后的疼痛度及早期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11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管理组与常规组,各5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干预,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早期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 目的分析早期疼痛管理对新生儿疼痛刺激后的疼痛度及早期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11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管理组与常规组,各5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干预,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早期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疼痛刺激前后疼痛度评分及出生时和干预3个月体格发育指标、神经发育指标。结果疼痛刺激后,管理组新生儿疼痛度评分(5.00±0.68)分低于常规组的(6.01±1.51)分(P<0.05)。出生3个月,管理组新生儿头围(41.23±4.21)cm、身高(63.98±5.14)cm和体质量(8.01±1.21)kg均高于常规组的(39.56±3.51)cm、(61.02±4.63)cm、(7.03±1.22)kg(P<0.05)。出生3个月,管理组大运动、交往、语言、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得分分别为(79.89±3.65)、(77.89±4.16)、(76.59±4.55)、(78.55±3.98)、(79.96±3.65)分,均高于常规组的(75.46±4.16)、(73.56±3.98)、(72.56±3.65)、(72.56±4.98)、(75.01±3.89)分(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早期疼痛管理有助于降低其疼痛刺激后的疼痛度,且有助于加速其体格和神经发育,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疼痛管理 早期 体格发育 神经发育 疼痛度
下载PDF
生命早期1000天的养育对全程生长发育的影响
3
作者 施长春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生命早期的1000天对组织和器官的发育有着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对个体成长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文章概述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状况对个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孕前、产前、哺乳期、辅食和早期普食... 生命早期的1000天对组织和器官的发育有着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对个体成长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文章概述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状况对个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孕前、产前、哺乳期、辅食和早期普食期4个阶段需均衡营养,提出通过生命早期的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特别是母乳喂养,为个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早期 营养 生长发育 母乳喂养 健康管理
下载PDF
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在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中的应用
4
作者 邓丽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08-0111,共4页
讨论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在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中的应用。 方法 时间:2020.12-2022.12对象:98例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选取49例患儿使用常规干预并将其纳入对照组,剩余49例患儿使用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并将其纳入干预组。比... 讨论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在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中的应用。 方法 时间:2020.12-2022.12对象:98例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患儿,选取49例患儿使用常规干预并将其纳入对照组,剩余49例患儿使用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并将其纳入干预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粗大运动功能、全身运动功能、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各项能力、两组患儿预后情况、两组患儿精细运动、社会交往、适应性评分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干预满意度评分。 结果 患儿进行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AlbertaL运动(AIMS)显著提高,运动功能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后,患儿出现社交异常、脑瘫、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以内小儿进行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后,神经心理发育(DST)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儿家属对于使用婴幼儿早期运动干预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使用常规干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岁以内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婴幼儿进行早期运动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智能,大大减少预后发生后遗症的概率,提高患儿的发育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早期运动干预 小儿运动 发育迟缓
下载PDF
儿童保健护理系统干预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耿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59-0162,共4页
观察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在儿童健康保健中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来本院进行保健服务的78例儿童,其中39例儿童进行常规保健模式,记做对照组;另外39例为观察组,在常规保健模式干预基础上行儿童保健护理系... 观察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在儿童健康保健中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来本院进行保健服务的78例儿童,其中39例儿童进行常规保健模式,记做对照组;另外39例为观察组,在常规保健模式干预基础上行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儿童体格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家属对儿童保健工作满意度高达97.43%,上述对比均为P<0.05。结论 在儿童健康保健中融入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有助于促进儿童早期生长发育,并且还可以显著提升家属对儿童健康保健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保健 护理 早期生长发育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金超 边力 +6 位作者 潘滢 李凤辉 潘鲁莹 张子阳 吴丹 常青 陈四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本文研究了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可观、可量和可数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3.0±1.0)℃条件下,1 d出现胸鳍;4 d卵黄囊消失,鳔基和第1背鳍鳍基清晰可见;7 d油球消失,出现腹鳍;8 d第1... 本文研究了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可观、可量和可数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3.0±1.0)℃条件下,1 d出现胸鳍;4 d卵黄囊消失,鳔基和第1背鳍鳍基清晰可见;7 d油球消失,出现腹鳍;8 d第1背鳍鳍基和腹鳍出膜;9 d披透明圆形小鳞;12 d鳔和腹两侧后匙骨清晰可见;14 d出现第2背鳍支鳍骨和臀鳍支鳍骨;16 d披锥形小鳞,上、下颌出现锥形齿;19 d分化出第2背鳍鳍条和臀鳍鳍条;20 d尾柄下侧长出尾鳍鳍条;24 d时,第2背鳍、臀鳍和尾鳍的鳍条形态发育完全;27 d鳔大量充气。可量性状变化的曲线方程R2值均>0.90,第1背鳍鳍高,4~30 d呈指数递增;视囊0~11和11~20 d为线性递增,0~11 d递增程度<11~20d,21~30d为指数递增;口裂4~13和22~30d为线性递增,13~22d为线性递减;全长、体长、体高和矢耳石直径等拐点前为线性递增,拐点后为指数递增,拐点集中在19~23 d。初孵仔鱼共27对肌节,头部6对,躯体21对;仔鱼末期,第2背鳍支鳍骨数为31~36根,臀鳍支鳍骨数为33~35根;稚鱼末期,第2背鳍和臀鳍鳍条数与支鳍骨数相对应,胸鳍鳍条数为15~18根,尾鳍鳍条数为12根;早期幼鱼45 d时,鳍条分节明显,第2背鳍鳍条2节,臀鳍鳍条3节,尾鳍鳍条为7~10节,50 d躯体4~5条黑色条带。研究较详尽地描述了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丰富了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基础资料,可为其苗种繁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仔鱼 稚鱼 早期发育 形态特征
下载PDF
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异常参与发育源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翅 何航元 +3 位作者 肖浩 李斌 汪晖 陈廖斌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与生命早期骨发育密切相关,是一种发育起源疾病。本文总结了OP发育起源相关的文献报道,提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异常有关。同时,简要阐明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与生命早期骨发育密切相关,是一种发育起源疾病。本文总结了OP发育起源相关的文献报道,提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异常有关。同时,简要阐明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系统阐述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异常参与发育源性OP相关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最后,鉴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在骨骼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从益生菌/益生元两方面总结生命早期干预肠道菌群策略对宿主生长发育及骨量的影响,为防治发育源性OP提供新思路与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生命早期 发育源性疾病
下载PDF
早期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8
作者 于翠娟 连英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3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 目的探讨早期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早期母乳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母乳强化剂喂养。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指标、营养指标、喂养不耐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1年后,观察组头围、身长均长于对照组,体重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3个月后,观察组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母乳联合母乳强化剂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喂养可有效改善其喂养不耐受情况,可提高早产儿的机体营养状况,并促进生长发育,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早期母乳 母乳强化剂 生长发育 喂养不耐受 营养指标
下载PDF
大银鱼早期发育阶段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免疫和代谢的关联
9
作者 周依帆 张希昭 +5 位作者 周彦锋 徐东坡 王晨赫 郭世越 蒋书伦 尤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6,共14页
为了解大银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与特征,采集大银鱼胚胎期(心跳期,XT)、内源性营养期(采样时间为孵化后第1天,记为H1)、混合性营养期(孵化后第4天,H4)、开口摄食期(孵化后第7天,H7)和外源性营养期(孵化后第10天,H10)5... 为了解大银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规律与特征,采集大银鱼胚胎期(心跳期,XT)、内源性营养期(采样时间为孵化后第1天,记为H1)、混合性营养期(孵化后第4天,H4)、开口摄食期(孵化后第7天,H7)和外源性营养期(孵化后第10天,H10)5个发育时期的样本。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观察大银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尤其是摄食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关键菌属;并结合同批次样品的转录组数据,基于关联网络方法重点分析了与免疫和代谢相关的菌属。结果显示:大银鱼早期发育阶段各时期的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XT的优势菌群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胚后H1时期的优势菌群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H4时期的主要菌群为黄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H7和H10时期的主要菌群为弯曲杆菌属(Flecto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在各时期中稳定存在。与多种免疫和代谢基因表达显著相关的是弯曲杆菌属等节点菌属。本研究首次获得了大银鱼早期发育阶段的微生物演替信息,同时,筛选到的优势菌属与节点菌属将为大银鱼苗种的规模化培育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早期发育 微生物 16S rRNA 转录组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NICU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孔锐 陆晓婷 +2 位作者 宋媛 叶侃 戴月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25-31,共7页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两年内的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102例NICU早产儿为干预组,随机抽取105例同期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结果 矫正24月龄时,经...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两年内的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102例NICU早产儿为干预组,随机抽取105例同期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结果 矫正24月龄时,经早期干预的低危早产儿体重、身长以及头围的Z评分均可达到正常足月儿水平(分别为0.34±0.98、0.40±1.30和0.54±1.04,P>0.05),但是高危早产儿组的3项Z评分不及足月儿组(分别为-0.17±1.15、0.00±1.29和-0.33±1.24,P<0.05)。大运动方面,矫正6~24月龄,高危、低危早产儿均可达足月儿水平,24月龄时,高危儿组、低危儿组、足月儿组分别为101.81±10.05、02.06±10.85、100.47±9.40(P>0.05)。语言与社交行为方面,矫正18~24月龄,早产儿的发育水平可达足月儿水平。适应能力发育方面,矫正18月龄前,高危、低危早产儿适应能力水平可达足月儿,但24月龄时,早产儿适应能力水平均不及足月儿,高危儿组、低危儿组、足月儿组分别为102.77±12.04、101.73±10.34、106.78±9.31(P<0.05)。与之类似的精细运动发育,矫正12月龄时,高危、低危早产儿精细运动水平可达足月儿,18~24月龄时,高危、低危早产儿精细运动水平均不及足月儿。结论 出生后2年内高危和低危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存在差异,且高危早产儿落后尤其明显。正确认识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规律,制定个体化的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的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体格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 早期干预
下载PDF
乌原鲤早期发育过程中生长及主要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变化
11
作者 陈礼龙 吴伟军 +6 位作者 叶华 李哲 柯真林 周康奇 李育森 林勇 苏胜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本实验探究了乌原鲤(Procypris mera)1 DAH(Day after hatching,日龄)仔鱼到80 DAH幼鱼的生长过程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生长和肠道组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乌原鲤仔稚幼鱼阶段全长和体质量的拟合增... 本实验探究了乌原鲤(Procypris mera)1 DAH(Day after hatching,日龄)仔鱼到80 DAH幼鱼的生长过程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生长和肠道组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乌原鲤仔稚幼鱼阶段全长和体质量的拟合增长方程分别为y=-0.00481x^(2)+1.00636x+3.33020(R^(2)=0.985,P<0.05)和y=0.1731x^(2)+3.76634x-40.61142(R^(2)=0.990,P<0.05),特定生长率为7.7402%/d。肠道组织8 DAH时出现大量的杯状细胞和黏膜褶皱,15 DAH时肠道组织分层明显,27 DAH时黏膜褶皱高度不一、肌肉层增厚,45 DAH时出现肠腺,标志发育趋于完善。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在1 DAH时均已检测出活性,且这4种消化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脂肪酶活性在1~13 DAH时期是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于13 DAH达到最小值(0.654±0.165)U/g,在17 DAH达到峰值(1.437±0.110)U/g后呈先波动下降后显著上升的趋势;淀粉酶活性在3 DAH达到最小值(0.039±0.002)U/g,随后显著上升,在7 DAH达到最大值(0.146±0.005)U/g后呈波动下降趋势;胰蛋白酶活性在6 DAH达到最小值(232.677±26.620)U/mg,在6~13 DAH时期显著上升,在17 DAH后总体呈上升趋势;碱性磷酸酶活性在1~4 DAH时期缓慢上升,在5~13 DAH时期显著上升,在13~35 DAH时期波动下降,在35 DAH后又呈显著上升趋势。由此可得出结论,乌原鲤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主要消化酶活性随着生长发生显著变化,其消化功能逐渐完善;在5~15 DAH应投喂含有足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饵料,在15~45 DAH需投喂充足蛋白质和脂肪的配合饲料,在45~80 DAH需投喂营养均衡并含有一定比例碳水化合物的配合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原鲤(Procypris mera) 生长 早期发育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对早期断奶牦牛犊牛皱胃形态与功能发育的影响
12
作者 李世关 张颖楠 +4 位作者 杨得玉 刘书杰 周玉青 单青生 崔占鸿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4,共10页
试验旨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对断奶牦牛犊牛皱胃发育的影响。选取21头60日龄左右健康的牦牛公犊牛,分为高饲喂水平组(AL组)、中饲喂水平组(IR70组)和低饲喂水平组(IR40组),每组7头。各组在饲喂等量代乳粉的基础上,分... 试验旨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对断奶牦牛犊牛皱胃发育的影响。选取21头60日龄左右健康的牦牛公犊牛,分为高饲喂水平组(AL组)、中饲喂水平组(IR70组)和低饲喂水平组(IR40组),每组7头。各组在饲喂等量代乳粉的基础上,分梯度投喂由苜蓿干草和开食料组成的固体饲料。预试期30 d,正试期90 d。待试验结束空腹称重后,每组分别随机选取5头犊牛进行屠宰,采集皱胃组织及内容物样品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AL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浆膜层厚度显著高于IR70组(P<0.05);IR70组的终末体重、日增重、黏膜上皮厚度、肌层厚度显著高于IR40组(P<0.05);AL组的黏膜上皮、黏膜肌层、肌层、浆膜层厚度显著高于IR40组(P<0.05);IR70组的黏膜肌层厚度显著高于AL组(P<0.05);IR40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AL组(P<0.05)。②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与IR40组和AL组相比,IR70组在咖啡因代谢途径中,差异代谢物黄嘌呤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AL组相比,IR70组在泛醌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和叶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差异代谢物4-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综上得出,在饲喂代乳粉的基础上提高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利于牦牛犊牛体重的增长,促进了其早期的健康成长;通过代谢组学发现中饲喂水平提高了牦牛犊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能力,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更有利于断奶牦牛犊牛的早期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犊牛 早期断奶 固体饲料饲喂水平 皱胃发育 代谢组学
下载PDF
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对小鼠牙齿早期发育的影响
13
作者 刘贞 许针针 +2 位作者 相黎黎 崔颖颖 孙轶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0-927,共8页
目的: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对小鼠牙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胚胎13.5 d(embryonic day 0.5,E13.5)、E14.5、E16.5、E18.5和出生后1 d(postnatal day 1,P1)时期的下颌磨牙牙胚、... 目的: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对小鼠牙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胚胎13.5 d(embryonic day 0.5,E13.5)、E14.5、E16.5、E18.5和出生后1 d(postnatal day 1,P1)时期的下颌磨牙牙胚、上颌切牙牙胚;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牙胚中Glut1、Glut2 mRNA和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牙胚中GLUT1、GLUT2、Ki67、糖原水平。将下颌磨牙牙胚在无糖DMEM培养基、高糖且含不同浓度的根皮素(0、0.25、0.5 mmol/L)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9 d;并对其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结果:(1)在E13.5时期,GLUT1在成釉器中高表达,细胞增殖活跃,糖原在牙板和牙囊中大量沉积;在E14.5、E18.5时期,GLUT1在成釉器中表达逐渐降低,细胞增殖减少,糖原在成釉器和牙乳头中大量沉积;在P1时期,GLUT1在中间层和内釉上皮中表达较多,细胞增殖增多,糖原在牙乳头中少量沉积。在整个牙胚发育阶段,GLUT2表达相对较少。(2)GLUT1在前成釉细胞、前成牙本质细胞中高表达,而在分化后的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中表达较少;GLUT2与GLUT1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3)0.5 mmol/L根皮素能够抑制E13.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0.25 mmol/L根皮素不抑制E13.5、E14.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但能够导致牙胚变小,且具有根皮素浓度依赖性。无糖培养基能够抑制E13.5、E14.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结论:GLUT1、GLUT2在牙齿早期发育中的表达受到精确的时空调控,由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在小鼠牙齿早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2 葡萄糖摄取 牙齿早期发育 根皮素
下载PDF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损伤早产儿临床症状改善、脑功能发育状况及病情转归的影响
14
作者 严文晶 季菊花 +3 位作者 张瑜 陈艳红 汪竞 宋磊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66-136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早产儿临床症状改善、脑功能发育状况及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脑损伤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5)及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损伤早产儿临床症状改善、脑功能发育状况及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脑损伤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5)及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持续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第3、6、9、12个月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评分及干预第6个月、12个月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振幅整合脑电图最高电压、最低电压水平,观察患儿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随着时间推移,两组BSID量表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Gessell量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交DQ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第12个月,观察组振幅整合脑电图最高电圧、最低电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12.31%,低于对照组的26.15%(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脑损伤早产儿智能发育水平,促进其损伤神经系统修复,降低后遗症风险,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脑损伤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 临床症状 脑功能发育 疾病转归
下载PDF
早期抚触联合捏脊配合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的影响
15
作者 谢玉梅 林带香 +3 位作者 梁会平 陈数珍 彭树华 刘英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20-121,147,共3页
目的探究采用早期抚触联合捏脊干预配合袋鼠式护理方法运用于早产儿进行护理干预后对患儿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进行住院治疗的早产儿进行对照性研究,共有研究对象80例,将80例早... 目的探究采用早期抚触联合捏脊干预配合袋鼠式护理方法运用于早产儿进行护理干预后对患儿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进行住院治疗的早产儿进行对照性研究,共有研究对象80例,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组,即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早产儿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添加进行早期抚触联合捏脊配合袋鼠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生长发育方面与对照组早产儿比较,其结果明显较好,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发育商(D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抚触联合捏脊干预配合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护理干预后,疗效明显,可有效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同时可有效提高患儿喂养耐受性,有效促进进食和发育,对改善早产儿营养情况及机体抵抗力、免疫力,环境适应均具有重要意义,并能提高神经发育和环境适应性,为早产儿提供安全有益的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抚触 捏脊 袋鼠式护理 早产儿 生长发育 环境适应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与经颅磁刺激联合应用于脑性瘫痪合并语言发育障碍患儿中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王昊 陈金玲 +3 位作者 姜丽丽 李思慧 张丽莉 董鑫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与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联合应用于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合并语言发育障碍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通辽市医院收治的90例CP合并语言发育障碍患儿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与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联合应用于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合并语言发育障碍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通辽市医院收治的90例CP合并语言发育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TMS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评分、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GDS)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P<0.05)。研究组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评分、G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与TMS联合治疗CP合并语言发育障碍患儿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其语言功能与构音能力,促进智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 经颅磁刺激 脑性瘫痪 语言发育障碍
下载PDF
早产儿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春秋 蒋赦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7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在早产儿语言发育迟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96例早产儿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选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方法,观...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在早产儿语言发育迟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96例早产儿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选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方法,观察组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干预前后语言水平、社会行为能力、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干预后,观察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态度、基本操作能力等语言水平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集体活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社会行为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技巧、护理态度、交流与表达、护理认可等家长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早产儿,通过早期干预手段,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儿的语言水平,增强患儿社会行为能力,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语言发育迟缓 早期干预 语言水平
下载PDF
不同年龄及性别儿童早期语言发育迟缓的特点
18
作者 古吉燕 李正 +1 位作者 王念蓉 罗雅婷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总结不同年龄及性别儿童早期语言发育迟缓的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的12~35月龄的659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490名,女童169名。采用早期语... 目的总结不同年龄及性别儿童早期语言发育迟缓的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的12~35月龄的659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490名,女童169名。采用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评估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根据年龄和性别对儿童进行分组,考察语言发育水平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结果在12~23月龄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无显著性别差异;在24~35月龄组,男童的语音和语言表达得分显著低于女童(P<0.05)。24~35月龄组儿童中语音和语言表达异常的比例以及男童中听觉感受和理解异常的占比,均显著高于12~23月龄组(P<0.05)。结论在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中,男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差。特别是在24月龄后,男童的语言发育较女童更为迟缓,且听觉感受和理解异常的比例高于较低年龄段男童。因此,临床实践中应关注幼儿,特别是男童的语言发展,并尽早实施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性别 早期识别 儿童 男童
下载PDF
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博文 陈家斌 刘晓东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9-733,共15页
人类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对于胎儿的健康出生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伦理和技术的限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具体调控机制仍未完全解密。除了人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以外,以干细胞为基础模拟人类真实胚胎结构的体外模型被构建出来,被称为“类胚胎... 人类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对于胎儿的健康出生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伦理和技术的限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具体调控机制仍未完全解密。除了人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以外,以干细胞为基础模拟人类真实胚胎结构的体外模型被构建出来,被称为“类胚胎/胚胎模型”。通常人类胚胎模型可大致分为两类:非整合型和整合型胚胎模型。整合型胚胎模型通常包含胚内和胚外细胞类型并具有发育成完整胎儿的潜力,而非整合型胚胎模型则不包含任何相关的胚外组织。本文系统总结了人类体外非整合型和整合型胚胎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有关国际干细胞研究的伦理政策,并简要阐述了人类胚胎模型潜在的应用前景和未来机遇。以期为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谱系的特化轨迹,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缺陷等重大疾病的临床药物筛选和再生医学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胚胎发育 非整合型胚胎模型 整合型胚胎模型 着床前 着床后 干细胞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早产儿营养状况及体格发育影响
20
作者 谢桂月 陈芳 陆小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早产儿营养状况、体格发育的影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出生,并接受住院分娩和治疗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早产儿营养状况、体格发育的影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出生,并接受住院分娩和治疗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出生后24 h内即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和对照组(出生24 h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在出生后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早产儿在出生24 h后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喂养量、方式、增加速度均与观察组一致。比较两组早产儿入院时和7 d龄血清营养指标,包括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及转铁蛋白(TRF);比较入院时、7 d龄和14 d龄体格发育指标,包括身长、体质指数(BMI)和头围;以及喂养不耐受、胆汁淤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早产儿在7 d龄时血清ALB、PA、HGB、TR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体格发育指标上,两组早产儿入院时及7 d龄BMI、身长及头围无差异(P>0.05),在14 d龄时,两组早产儿身长及头围仍无差异,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早产儿BMI高于对照组(P=0.012)。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给予早产儿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且并发症总发生率并未增加,故在早产儿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及早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体格发育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