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条件下I-69杨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亮 张建国 +1 位作者 舒德友 刘盛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4-359,共6页
以施肥和未施肥两种条件下12年生的5株I-69杨(PopulusdeltoidesBartr.cv.“Lux”exI-69/55)为研究对象,对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和壁腔比等纤维形态指标及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纤维素、木素和聚戊糖含量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 以施肥和未施肥两种条件下12年生的5株I-69杨(PopulusdeltoidesBartr.cv.“Lux”exI-69/55)为研究对象,对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和壁腔比等纤维形态指标及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纤维素、木素和聚戊糖含量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I-69杨施肥处理后纤维宽度和壁腔比有所提高,但施肥处理降低了纤维长度和长宽比;施肥处理提高了I-69杨边材和心材的纤维素含量,降低了其木素含量和边材1%NaOH抽提物含量,而对苯醇抽提物影响轻微;施肥处理的有无对I-69杨边材各项化学成分影响不显著;对心材化学成分除水分含量之外,其余各项影响也都不显著;不同部位对施肥I-69杨化学成分的影响除聚戊糖外,其余各项成分都不显著;对未施肥I-69杨除1%NaOH抽提物和聚戊糖含量差异外,其余各项成分都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I-69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淹水胁迫对I-69/55杨蒸腾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高健 侯成林 吴泽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18-512,共1页
对I 69/5 5杨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淹水胁迫试验 ,在对照和淹水下分别测定其叶片的蒸腾速率 (Tr)和净光合速率 (Pn) .结果表明 ,在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有所下降 ,但在测定的时间期限内净光合速率基本不变 ,而蒸... 对I 69/5 5杨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淹水胁迫试验 ,在对照和淹水下分别测定其叶片的蒸腾速率 (Tr)和净光合速率 (Pn) .结果表明 ,在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有所下降 ,但在测定的时间期限内净光合速率基本不变 ,而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则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对照条件下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双峰曲线和季节变化 ,夏季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 ;水分利用率的季节变化明显 ,秋季最高 ;不同年龄的I 69/5 5杨蒸腾速率变化明显 ,1年生 >3年生 >7年生 ;春、夏、秋三季的蒸腾比均高于此地区其他一些落叶阔叶树种 ,尤其是夏季 ,高的蒸腾比意味着高的耗水量 ,即有利于水分的散失 ;夏季和秋季滩地条件下叶片表面温度是影响I 69/5 5杨蒸腾速率的最主要因子 ,降低叶表面温度有利于提高蒸腾速率 ,在淹水后两日内叶片表面温度依然是影响蒸腾的主要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69/55杨 蒸腾速率 淹水胁迫 滩地造林树种
下载PDF
施肥处理对Ⅰ-69杨木材材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振英 刘盛全 +2 位作者 朱林海 金圣祥 吴蔚青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1,共6页
为了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 -69杨(Populusdeltoidescv. -69/55)木材材性的影响规律,作者对4种施肥处理下的12年生 -69杨的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腔径、壁腔比、微纤丝角及木材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 为了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 -69杨(Populusdeltoidescv. -69/55)木材材性的影响规律,作者对4种施肥处理下的12年生 -69杨的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腔径、壁腔比、微纤丝角及木材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 -69杨的双壁厚、腔径、壁腔比和微纤丝角影响显著,而对纤维长度、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影响不显著,其中双壁厚和壁腔比在各试验地之间差异达到0.1%显著水平,微纤丝角达到1%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I-69 木材材性
下载PDF
I-69杨生长过程分析和生长阶段划分 被引量:15
4
作者 梁军 徐锡增 吕士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3-348,共6页
根据 2 90块 I- 6 9杨标准地调查资料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树冠特性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分别不同立地指数、不同造林密度拟合了胸径、树高、材积的 Richards生长曲线 ,并用有序样本聚类法以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为分析指... 根据 2 90块 I- 6 9杨标准地调查资料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树冠特性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分别不同立地指数、不同造林密度拟合了胸径、树高、材积的 Richards生长曲线 ,并用有序样本聚类法以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为分析指标对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 ,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各生长期的特性。认为 I- 6 9杨是一个速生性十分明显的无性系 ,造林密度太大时会掩盖立地对生长和产量的效应。培育胶合板用材 ,应选择高立地 (2 0、2 2 m)地段和采用小密度 (156、2 0 4株·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69 生长过程 生长阶段 树冠特性 立地 密度
下载PDF
长江滩地69杨生材含水率株内变异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盛全 储茵 +1 位作者 张育才 王伟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84-387,共4页
以长江滩地淹水和未淹水两种情况下生长的两株69 杨为材料, 研究其生材含水率在树干内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淹水和未淹水两种情况下的69 杨生材含水率的径向变异都为自髓心向外开始以直线或曲线下降, 到5~6 年生长轮处达最... 以长江滩地淹水和未淹水两种情况下生长的两株69 杨为材料, 研究其生材含水率在树干内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淹水和未淹水两种情况下的69 杨生材含水率的径向变异都为自髓心向外开始以直线或曲线下降, 到5~6 年生长轮处达最小值, 以后又略有增大;其纵向变异规律在未淹水情况下为自树干基部向上逐渐降低, 在淹水情况下为自树干基部向上逐渐下降, 但到33 m 高度又有回升。与未淹水的相比, 69 杨淹水以后, 生材含水率在树干的基部和顶部(03 m , 53 m ) 生材含水率明显增大(03 m 和53 m 分别增大77% ,92% ), 而树干中部反而变小 (13 m 和33 m 分别减小53% 、5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 生材含水率 变异规律
下载PDF
I-69杨应拉木生长应力及纤维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亚梅 王传文 +1 位作者 方长华 刘盛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4-539,共6页
以生长在安庆洲滩的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6棵I-69杨为研究对象,对应拉木生长应力和纤维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株倾斜树干的I-69杨应拉木区生长应力指示值(growth stress indicator,GSI)均值为280×10-3μm,对应木区的GSI均值为30... 以生长在安庆洲滩的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6棵I-69杨为研究对象,对应拉木生长应力和纤维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株倾斜树干的I-69杨应拉木区生长应力指示值(growth stress indicator,GSI)均值为280×10-3μm,对应木区的GSI均值为30×10-3μm,两侧木区的GSI均值为100×10-3μm;应拉木比非应拉木的纤维长度长,长宽比大,但纤维宽度、腔径、双壁厚、壁腔比的值应拉木均比非应拉木的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单株、不同方向(应拉木区、对应木区和两侧木区)对纤维形态特征值均有显著性的影响;纤维形态特征的径向变异规律总体上是由髓心向外增大,并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后保持稳定波动或略有增大;树干最外围纤维长度与GSI值径向变化趋势一致且相关性显著,纤维长度与GSI值得到多项式方程为y=0.0023x2-0.0309x+1 315.9(R2=0.9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69 应拉木 生长应力指示值(GSI) 纤维形态特征
下载PDF
Ⅰ-69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世桦 杨承栋 +5 位作者 董玉红 李贻铨 徐清彦 彭自主 陈新初 李华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对首个轮伐期内I-69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1)速生期叶片养分年平均适宜范围值:N(2.98%3.37%)>Ca(2.26%2.95%)>K(0.65%0.73%)>Mg(0.35%0.46%)>P(0.11%0.13)%),属喜N、Ga树种。(2)速生期叶片养分的年、月变异... 对首个轮伐期内I-69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1)速生期叶片养分年平均适宜范围值:N(2.98%3.37%)>Ca(2.26%2.95%)>K(0.65%0.73%)>Mg(0.35%0.46%)>P(0.11%0.13)%),属喜N、Ga树种。(2)速生期叶片养分的年、月变异极显著,林木生长规律一致,叶片对养分吸收、积累、分配与转移的动态变化反映了体内养分循环的特性。林木生物量分配顺序各年都相同:干>枝>侧根>主根>干皮>主根皮,叶随林龄增加递减;养分分配速生期为:侧根>枝>干>干皮>主根>主根皮,后期枝、干大于侧根,叶随林龄增加递减,但养分分配比叶高于干。生物养分量的积累与分配与林木生长一致。(3)该森林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速率:生长前期为0.47,后期为0.28;养分利用率也不同,前期生产1t干物质需要的主要养分量分别为:N:7.6 kg,Ca:4.97 kg,K:1.89 kg,Mg:0.84 kg,P;0.26 kg,后期则为N:4.3 kg,Ca:6.34 kg,K:1.39 kg,Mg:1.14 kg,P:0.18 kg。人工林采伐后年平均移出养分量占土壤相应年平均速效养分量为:N:36.80%,P:52.8%,K:19.73%。支出较大。但是土壤养分供给水准较高,在该森林生态系统中,以林木和土壤为主导的养分循环仍处于动态平衡的良性循环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69 生长规律 生物养分量 动态平衡 养分循环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Ⅰ-69杨水培苗木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沈应柏 王骏 +1 位作者 杨春华 王沙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7-52,共6页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对I-69杨苗木生长量、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平均株高、平均地径、叶面积、根干重、生物量都有促进作用。施用稀土元素能增加苗木对N,P,K,Mg,Fe,Mn,Zn的吸收,减少Ca的吸收。各处理净光...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对I-69杨苗木生长量、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平均株高、平均地径、叶面积、根干重、生物量都有促进作用。施用稀土元素能增加苗木对N,P,K,Mg,Fe,Mn,Zn的吸收,减少Ca的吸收。各处理净光合速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69 稀土 营养 光合速率 生长
下载PDF
季节性淹水对长江滩地69杨木材材性及其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盛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15,共7页
以安徽新洲滩地上生长的69杨为材料,研究季节性淹水对69杨木材材性及其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淹水相比,长江滩地季节性淹水对69杨纤维形态特征影响不大,0.05水平下方差分析检验不显著;对木材微纤丝角,木材密度,木... 以安徽新洲滩地上生长的69杨为材料,研究季节性淹水对69杨木材材性及其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淹水相比,长江滩地季节性淹水对69杨纤维形态特征影响不大,0.05水平下方差分析检验不显著;对木材微纤丝角,木材密度,木材干缩率和力学性质影响较大,0.05水平下方差分析检验显著,其中,微纤丝角、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和气干体积缩率分别增加了15.6%、5.9%、15.7%、17.2%和28.5%;而主要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基本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 季节性淹水 材性 材性变异
下载PDF
乙烯在Ⅰ-69杨茎插穗不定根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均宝 刘玉军 裴保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9-24,共6页
以I-69杨嫩枝、半硬枝和一年生硬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乙烯在茎插穗不定根形成中的作用。生长素类物质处理可诱导乙烯释放,在扦插生根的整个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均比对照高,同时促进不定根形成。而用GA_3、ABA和KT处理,乙烯释放量均与对照... 以I-69杨嫩枝、半硬枝和一年生硬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乙烯在茎插穗不定根形成中的作用。生长素类物质处理可诱导乙烯释放,在扦插生根的整个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均比对照高,同时促进不定根形成。而用GA_3、ABA和KT处理,乙烯释放量均与对照相同,它们不促进,甚至抑制或强烈抑制不定根形成。用浓度为25μg·ml^(-1)-1000μg·ml^(-1)的乙烯气体处理,均能促进I-69杨硬枝插穗不定根形成和芽的萌发。乙烯利处理,低浓度(小于25μg·ml^(-1))促进,随浓度提高从无促进到抑制。高浓度乙烯利、IBA和NAA处理插穗其形态变化相似。试验结果认为乙烯对I-69杨插穗不定根形成的作用与生长素相类似,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不定根形成 I-69 杨树
下载PDF
施肥与未施肥条件下I-69杨解剖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方长华 刘盛全1 +2 位作者 朱林海 金圣祥 吴蔚青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8-402,共5页
对施肥处理和未施肥处理两种条件下的 1 2年生 I-69杨 (Populusdeltoides Bartr cv.“Lux”ex I-69/ 5 5 )的年轮宽度、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壁腔比、微纤丝角及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 ,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 对施肥处理和未施肥处理两种条件下的 1 2年生 I-69杨 (Populusdeltoides Bartr cv.“Lux”ex I-69/ 5 5 )的年轮宽度、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壁腔比、微纤丝角及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 ,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施肥处理可促进杨树生长 ;对年轮宽度、纤维宽度、腔径、壁厚、微纤丝角等有增大作用 ,但降低了纤维长度、长宽比等指标。经方差分析 ,施肥处理对 I-69杨木材解剖学特性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69 施肥效应 木材解剖特性 木材变异 人工用材林
下载PDF
江苏省里下河沼泽地地下水位对Ⅰ-69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罗忠 孙羊林 《湿地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140-145,共6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丰富的江河滩地和水网沼泽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病的主要发生区域。营造人工林有利于控制血吸虫的中间寄主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的孳生,也有利于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长江中下游地区丰富的江河滩地和水网沼泽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病的主要发生区域。营造人工林有利于控制血吸虫的中间寄主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的孳生,也有利于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耐湿树种的选择是滩地和沼泽地造林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江苏省里下河沼泽地主要造林树种I-69杨(Populus deltoides)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可知,在高水位(年平均地下水位-29cm,每年淹水1~2个月)、中水位(年平均地下水位-59cm,每年淹水0~10d)、低水位(年平均地下水位-87cm,常年不淹水)立地上,10a生的I-69杨平均树高分别为16.4m、19.8m、22.9m;平均胸径分别为12.8cm、18.2cm、21.2cm;平均蓄积量分别为67.9m3/hm2、193.1m3/hm2、313.6m3/hm2;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51.8t/hm2、130.0t/hm2、201.4t/hm2;总生物量分别为67.1t/hm2、161.7t/hm2、241.2t/hm2。因此,I-69杨虽然具有较强的耐水能力,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其生长也会受到明显抑制,这一结果将为今后湿地造林中的立地选择和树种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I-69杨(Populus deltoides) 生长 地下水位
下载PDF
I-69杨胶合板用材林产量及生物量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军 徐锡增 吕士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采用 2 90块标准地调查资料 ,分析了 I- 6 9杨胶合板用材林的产量和生物量结构随立地指数和造林密度的变化规律。胶合板材产量随立地指数的增大而增大 ,且占总产量的百分比在立地指数为 14、16、18m时 ,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当立地... 采用 2 90块标准地调查资料 ,分析了 I- 6 9杨胶合板用材林的产量和生物量结构随立地指数和造林密度的变化规律。胶合板材产量随立地指数的增大而增大 ,且占总产量的百分比在立地指数为 14、16、18m时 ,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当立地指数为 2 0 m和 2 2 m时 ,保持稳定在 50 %左右。磨木浆材和化学浆材产量随立地指数和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立地指数为 14、16、18m时磨木浆材产量占总蓄积量的百分比和化学浆材产量占总蓄积的百分比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立地指数为 2 0、2 2 m时则受造林密度的影响不大 ,分别保持在 30 %和 2 0 %左右。林分和单株的树干、树枝、树皮生物量组成比例均随立地指数、造林密度的变化无明显的差异。营造 I- 6 9杨胶合板用材林时选择立地指数 2 0、2 2 m的地段以及用造林密度 156 (8m× 8m)、2 0 4 (7m× 7m )株·hm-2 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69 胶合板用材林 产量 生物量 立地指数 造林密度
下载PDF
Ⅰ-69杨胶合板用材林最佳造林密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军 徐锡增 吕士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根据290块I-69杨标准地调查资料,以密度效应模型为基础,以林分胶合板材产量最大为目标,导出了最佳造林密度模型。通过对模型拟合,采用最佳造林密度模型求得I-69杨胶合板用材林造林密度为小于286株/hm2。立地指数... 根据290块I-69杨标准地调查资料,以密度效应模型为基础,以林分胶合板材产量最大为目标,导出了最佳造林密度模型。通过对模型拟合,采用最佳造林密度模型求得I-69杨胶合板用材林造林密度为小于286株/hm2。立地指数小于等于16m的立地不宜用于营造胶合板用材林。要实现胶合板材培育的基本目标D>26.8cm,林分优势高必须大于28.9m。以选择立地指数大于等于20m的立地为佳。在立地指数18、20、22m条件下,满足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培育目标的最短轮伐期分别为11、10、9a;最大造林密度为257、240、236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69 胶合板用材林 最佳造林密度 杨树
下载PDF
土壤含水率对I—69杨苗木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裴保华 郑均宝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在3种土壤含水率条件下,研究了I-69杨插条苗的苗高、叶面积等生长进程和生物量。不同供水条件下苗木的生长进程相似,低供水处理封顶期提早10~15d.生物量测定表明,I-69杨十分喜水,高供水处理(土壤含水率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96%)的生物... 在3种土壤含水率条件下,研究了I-69杨插条苗的苗高、叶面积等生长进程和生物量。不同供水条件下苗木的生长进程相似,低供水处理封顶期提早10~15d.生物量测定表明,I-69杨十分喜水,高供水处理(土壤含水率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96%)的生物量为低供水处理(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55%)的2.7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69 生物量 土壤 含水率
下载PDF
Ⅰ-69杨年轮宽度和密度变异规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家祥 夏萍 刘盛全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1-645,共5页
以Ⅰ-69杨木材为试样,运用树木年轮图像分析系统和树木年轮分析系统获取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数据,并对组成成分径向变异和轴向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Ⅰ-69杨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规律随树龄增加而增大,最大密度波动较大,最小密度... 以Ⅰ-69杨木材为试样,运用树木年轮图像分析系统和树木年轮分析系统获取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数据,并对组成成分径向变异和轴向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Ⅰ-69杨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规律随树龄增加而增大,最大密度波动较大,最小密度随树龄增加总体趋势下降,早材密度、晚材密度随树龄增加而增加;年轮组成成分各项指标株内径向变异极显著,株间径向变异不显著。年轮密度各组成成分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中年轮平均密度、早材密度、最小密度增加量较小,年轮最大密度、晚材密度增加量较大;相对而言,Ⅰ-69杨木材密度径向变异大于轴向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69 年轮宽度 年轮密度 变异 年轮图像
下载PDF
Ⅰ-69杨旋切单板性能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庆龙 王传贵 方长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3期132-133,共2页
以生长在长江滩地、不同倾斜角度的Ⅰ-69杨为实验材料,分析了杨木旋切单板的性质。结果表明:在所选的杨树中,在旋切单板中,从髓心向外方向的起毛率和变形率明显严重。
关键词 Ⅰ-69 单板起毛率 单板变形率
下载PDF
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密度及立地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军 吕士行 徐锡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8-353,共6页
以胶合板材为培育目标,研究了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和优势高的关系。分别不同林龄(6~11a)建立了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及优势高的模型V=a0Na1Ha20,通过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研究... 以胶合板材为培育目标,研究了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和优势高的关系。分别不同林龄(6~11a)建立了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及优势高的模型V=a0Na1Ha20,通过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研究了密度效应及优势高效应,计算出了不同林龄林分的生产弹性值和边际产量,并且根据立地及密度效应模型研究了造林密度、林龄、立地指数对林分蓄积的影响。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营造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密度应适当减小,选择造林地时以立地指数大于等于20m林地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密度效应 立地效应 胶合板用材林 用材林
下载PDF
Ⅰ-69杨纸浆用材林萌芽更新的研究
19
作者 汪业勖 徐锡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57-61,共5页
试验研究了Ⅰ-69杨采伐后母桩的萌发特性、不同因子对母桩萌发的影响及萌条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胸径为8~20cm时采伐的母树根桩都有较强的萌条力,但母桩树皮厚度大于0.06cm时,萌条力有下降趋势;地下萌条具有较强... 试验研究了Ⅰ-69杨采伐后母桩的萌发特性、不同因子对母桩萌发的影响及萌条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胸径为8~20cm时采伐的母树根桩都有较强的萌条力,但母桩树皮厚度大于0.06cm时,萌条力有下降趋势;地下萌条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因而除萌时应尽量保留;萌条的速生期在7月至9月中旬,成单峰增长形式;从培育材种的目标来看,除萌时以保留两根优势萌条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69 纸浆用材林 萌芽更新 杨树
下载PDF
利用I-69杨树伐根萌芽更新与植苗造林的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振中 薛寿祥 +1 位作者 孙伟 张晓婷 《江苏林业科技》 1999年第4期23-25,共3页
对3 a 生I69 杨树伐根萌芽更新与植苗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在幼龄期,伐根萌芽更新比植苗造林用工少,成活率高,生长量大,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造林和抚育管护经费,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Ⅰ-69 伐根萌芽更新 杨树 植苗造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