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Computer Music Compos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r Music and Aesthetics
1
作者 Sui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3期72-74,共3页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research on developmental trend of computer music compos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r music and aesthetic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modem music history, popular music communicat...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 research on developmental trend of computer music compos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r music and aesthetic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modem music history, popular music communication for the selection of music ontology, the audience for popular music transmission and delivery of the music ontology selection process fully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m society people' s psychology and value concep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jectory and people value consciousness and change. Under t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we propose novel computer music composition paradigm that will enhance and optimize the musical creation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al Trend Computer Music COMPOSITION popular Music and aesthetics.
下载PDF
Biodiversity of the Micro-morphologies of the Petal Epidermis of Angiosperms &Their Scientific Aesthetics, Quasi-Geometry
2
作者 Shaoyong Yang Dixin Wu +3 位作者 Hua Wang Weibo Liu Dongming Zhou Fan Du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1年第7期1051-1058,共8页
The micro-morphologies and biodiversities of the epidermis of flower petals of angiosperms we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manual slicing anatomy and microscopic photography technique, the micro-morphologies of t... The micro-morphologies and biodiversities of the epidermis of flower petals of angiosperms we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manual slicing anatomy and microscopic photography technique, the micro-morphologie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pidermis of petals of some common ornamental flowers in Kunming were studied, and the biodiversities were discove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se much-varied pigment cells appeared not only a new compensation to anatomy, but<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new criteria to taxonomy, so that a brand new research field of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ell Taxonom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as established instead of the current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hromosome Taxonom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idely used in phytosystematics research. Furthermore, the most interesting and significant phenomena w</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eir scientific aesthetics: these pigment cells of flower petals were quite special, planary, far different from the ordinary plant cells in plant organs & tissues. By comparison to ordinary geometry, these colorful cells of the fresh flower petals could be described as “Quasi-geometr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for their special origin and mic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 for the aspect of art, it was quite similar to “Quasi-crystal</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discovered by Daniel Schechtman, so that the art future was discussed, obviously another new epoch of scientific-art history bega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IVERSITY Micro-Morphology Petal Epidermis Pigment Cells Scientific aesthetics Quasi-Geometry Planarity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下载PDF
弥合断层,走向互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公众面向”
3
作者 谢慧英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4期57-67,共11页
从全球化时代各国各民族谋求文化发展、确认文化身份的路径看,当代艺术应当能成为国际交流中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国家文化活力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本土当代艺术能够为具备明确的当代意识和时代感的国人提升参与社会文化事务的能力与审美... 从全球化时代各国各民族谋求文化发展、确认文化身份的路径看,当代艺术应当能成为国际交流中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国家文化活力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本土当代艺术能够为具备明确的当代意识和时代感的国人提升参与社会文化事务的能力与审美水准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出于历史背景、当代艺术自身对观念阐释的依赖,以及消费主义和泛娱乐性文化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中国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尚有巨大的审美“断层”。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其“公众面向”的应有之义,以切实寻求与公众互动的有效路径,展现出应有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审美断层 公众传播 艺术当代性 艺术普及
下载PDF
儿童文学批评视角下的白居易诗歌创作论考
4
作者 张梦云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因兼具通俗意义和审美价值,多次被选入中国通用语文教材,排名仅次于李白、杜甫、王维。其诗歌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为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广泛接受。究其原因,是其诗歌创作具有集简约与崇高于一体的特征,能够将通俗...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因兼具通俗意义和审美价值,多次被选入中国通用语文教材,排名仅次于李白、杜甫、王维。其诗歌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为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广泛接受。究其原因,是其诗歌创作具有集简约与崇高于一体的特征,能够将通俗性与审美性自然融合,在思想上多反映现实生活,同时具有较高的诗歌理论水准。本文拟从儿童文学视角切入,以文学内部研究为方法,试图对白氏诗歌的理论指导思想、创作特点、写作内容与审美维度等方面展开纵深式论述,结合具体作品剖析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通俗性与诗歌创作规律的文学性,以及其兼顾的独特古典美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儿童文学 诗歌特征 通俗性 审美性
下载PDF
新时代用通俗音乐铸造中职学生民族心民族魂研究
5
作者 刘少雄 《成才之路》 2024年第5期73-76,共4页
音乐具有心灵教育、情操教育等美育功能,为此,职业中专学校可借助学生对通俗音乐喜爱的情况,开展民族心、民族魂的铸造教育。具体策略有:利用信息化工具开展线上音乐教学,举办积极上进的通俗音乐讲座,同时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优秀健康... 音乐具有心灵教育、情操教育等美育功能,为此,职业中专学校可借助学生对通俗音乐喜爱的情况,开展民族心、民族魂的铸造教育。具体策略有:利用信息化工具开展线上音乐教学,举办积极上进的通俗音乐讲座,同时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优秀健康的通俗音乐深入人心,以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使优秀的爱国流行歌曲占领学生的文化阵地,以当地民俗文化丰富学生的通俗音乐知识储备,以此铸造中职学生的民族心和民族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音乐 民族心 民族魂 讲座 民俗文化 美育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3Inter-”教学模式下高校戏剧普及路径——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戏剧美育建设为例
6
作者 杨倔鳗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4期86-90,115,共6页
高校戏剧普及是我国新时代美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和难点是戏剧实践活动的普及。戏剧兼具文学性和剧场性,戏剧普及的实践应以舞台实践为主。在进阶式戏剧思维培养的教学理念下,采用“一做二融三联动”的“3Inter-”教学模式,将教育... 高校戏剧普及是我国新时代美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和难点是戏剧实践活动的普及。戏剧兼具文学性和剧场性,戏剧普及的实践应以舞台实践为主。在进阶式戏剧思维培养的教学理念下,采用“一做二融三联动”的“3Inter-”教学模式,将教育示范剧融入高校戏剧课程,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戏剧普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Inter-”教学模式 高校戏剧普及 教育示范剧 校园戏剧 美育
下载PDF
论保定老调的语言审美特征
7
作者 宋玉坤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保定老调由明中叶之前流行于河北的俗曲小令“河西调”发展而来,其语言苍凉、朴实、豪迈、大气,是地方戏曲与历史文学的完美融合。从整体而言,保定老调的唱白语言特点鲜明,主要表现为口语、方言土语和歇后语的广泛使用,同时老调剧本语... 保定老调由明中叶之前流行于河北的俗曲小令“河西调”发展而来,其语言苍凉、朴实、豪迈、大气,是地方戏曲与历史文学的完美融合。从整体而言,保定老调的唱白语言特点鲜明,主要表现为口语、方言土语和歇后语的广泛使用,同时老调剧本语言包含大量古语词、成语和富含诗意的诗词雅句,俗中蕴雅,雅中带俗,呈现出通俗性和文学性两大语言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老调 语言审美 通俗性 文学性
下载PDF
美术馆与博物馆释展与大众审美接受交互研究——以青岛博物馆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群展主题活动为例
8
作者 张闫博宇 李雪妍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8期291-293,共3页
“释展”一词首先出现在博物馆展览中,美术馆与博物馆作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艺术空间,其展览内容与面对的人群更有针对性。文章以青岛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美术展览活动为例,通过对其策划与实践分析,探究美术展览策划未来发... “释展”一词首先出现在博物馆展览中,美术馆与博物馆作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艺术空间,其展览内容与面对的人群更有针对性。文章以青岛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美术展览活动为例,通过对其策划与实践分析,探究美术展览策划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提高美术展览与大众审美接受的契合程度,使大众在观展过程中更具认同与归属感,从而提高美术展览内涵知识的有效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馆 释展 审美接受 大众审美
下载PDF
以打造完整科普空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洪启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88,共7页
互联网打开了农村科普的新空间。农村科普线上空间的建设不能脱离线下空间,两者要协调发展,核心是激发农民对科学的感知,打造基于农民生活实践的完整科普空间,从而进一步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助力乡... 互联网打开了农村科普的新空间。农村科普线上空间的建设不能脱离线下空间,两者要协调发展,核心是激发农民对科学的感知,打造基于农民生活实践的完整科普空间,从而进一步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当前工作要打破科普工具论,转变农村科普理念,推进农村科普转型发展、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视角 生活审美 融合发展 文明乡风 农村科普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与唐前期流行色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声良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第5期22-28,共7页
本文选取了唐前期敦煌石窟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洞窟来分析壁画用色的风格特征,从流行色的角度总结出唐朝前期色彩审美的一个大致演变历程:一,以北朝到隋朝形成的色彩为基础,体现出相对单纯、以土红为基调的色彩构成;二,对明净的、以天空色... 本文选取了唐前期敦煌石窟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洞窟来分析壁画用色的风格特征,从流行色的角度总结出唐朝前期色彩审美的一个大致演变历程:一,以北朝到隋朝形成的色彩为基础,体现出相对单纯、以土红为基调的色彩构成;二,对明净的、以天空色(蓝色)为中心的表现;三,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特征;四,以绿、蓝、红三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辉煌灿烂的色彩风格。这种流行色彩的演变,反映了唐朝前期随着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长安文化强烈地影响到敦煌地区,使内地流行色得以迅速传播的艺术发展倾向,体现了唐人的色彩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唐朝 壁画 流行色 审美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原美学精神与美育研究
11
作者 赵普天 李满园 李俊钰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3年第7期131-136,共6页
以中原学框架下的新时代中原美学精神与基础美育为研究切入点。从中原美学艺术内容整理入手,剖析质朴厚重的中原美学精神,讨论新时代中原美学的发展,探究将抽象的美学精神及中原美学艺术元素与新时代大众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可行途径,并使... 以中原学框架下的新时代中原美学精神与基础美育为研究切入点。从中原美学艺术内容整理入手,剖析质朴厚重的中原美学精神,讨论新时代中原美学的发展,探究将抽象的美学精神及中原美学艺术元素与新时代大众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可行途径,并使其与基础美学教育相契合。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原美学研究和基础美学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并从中原美学角度丰富和完善中原学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原美学 中原美学精神 大众艺术 基础美育
下载PDF
论时代文艺雅俗并荣的审美理想形态及其价值诉求——兼论《闯关东》的文艺典范之力
12
作者 陈颖 张艳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6-90,共5页
优秀的文艺作品应是雅俗并荣、现实性与理想性并举,既触及现实人间的此岸,又指向理想世界的彼岸,能够以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春风化雨般地浸润接受者的心灵世界,带给主体跃迁式的人格高扬。电视剧《闯关东》作为一部立足民间... 优秀的文艺作品应是雅俗并荣、现实性与理想性并举,既触及现实人间的此岸,又指向理想世界的彼岸,能够以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春风化雨般地浸润接受者的心灵世界,带给主体跃迁式的人格高扬。电视剧《闯关东》作为一部立足民间立场的平民史诗,既扎根百姓生活,又向着审美理想不断进取,在雅俗兼备的审美创造中寄托了深邃的精神意旨和浓厚的人文关怀,充分实现了文艺的精神导引之力、人格提升之力以及润泽心灵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俗并荣 审美理想 价值诉求 《闯关东》
下载PDF
数字技术融合儿童美育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夕雯 赵建府 曾俊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4-450,共7页
目的数字技术是连接科学技术、美学教育的重要纽带,运用数字技术融合儿童美育教育工作,提出科技与美育相融合的创新发展思路。在科普中注重美育,在美育中探索科学,为前沿数字技术与儿童科普美育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分析目... 目的数字技术是连接科学技术、美学教育的重要纽带,运用数字技术融合儿童美育教育工作,提出科技与美育相融合的创新发展思路。在科普中注重美育,在美育中探索科学,为前沿数字技术与儿童科普美育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分析目前儿童科普美育教育的路径研究;以科普美育教育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数字技术的沉浸式、交互性、构想性出发进行分析;探索其对儿童科普美育教育中科学认知、趣味互动、审美素养等的有效影响。结果数字技术运用在儿童科普美育教育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儿童建立美学思维和科学意识,提高儿童在科普体验中的兴趣度与参与度,提升科普教育成效。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化,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儿童科普美育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多感官地促进儿童美育教育工作,是对当代儿童科普美育教育工作方式的有效补充,有着长远的意义和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儿童美育 科普教育 创新发展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历史博物馆科普美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坤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3年第3期57-62,共6页
立足博物馆公共美育教育的理论经纬,结合时代语境下的新媒体平台与媒介传播启示,探讨历史博物馆科普美育的时代精神内涵与发展模式,最后就历史博物馆科普美育在新媒体语境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历史博物馆 科普美育 新媒体平台 发展模式
下载PDF
Y2K女装设计的文化植入及审美风格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馨怡 张康夫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8期57-63,共7页
受到女性主义运动、流行文化、互联网新媒介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Y2K女装呈现出多元化、包容性与创新性的特点。文章从强调个性表达、注重混搭、未来主义与科幻元素以及街头文化与运动风格四个方面入手,分析Y2K女装的审美风格;对Y2K女装... 受到女性主义运动、流行文化、互联网新媒介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Y2K女装呈现出多元化、包容性与创新性的特点。文章从强调个性表达、注重混搭、未来主义与科幻元素以及街头文化与运动风格四个方面入手,分析Y2K女装的审美风格;对Y2K女装所具备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总结与分析。对Y2K女装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服装设计现象,为未来时尚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K女装 流行文化 服装设计 审美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医学科普动画设计思路研究
16
作者 侯锐 陈桦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8期80-82,共3页
本文从受众身份的转向、受众期待视野的扩展、受众接受心理的重组3个方面,以接受美学观照医学科普动画,阐释医学科普动画创作时需遵循接受美学原理的指导,重视观众主体能动作用,并总结出医学科普动画呈现的互动性、多元性、广泛化设计特... 本文从受众身份的转向、受众期待视野的扩展、受众接受心理的重组3个方面,以接受美学观照医学科普动画,阐释医学科普动画创作时需遵循接受美学原理的指导,重视观众主体能动作用,并总结出医学科普动画呈现的互动性、多元性、广泛化设计特点,为未来医学科普动画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医学科普动画 期待视野
下载PDF
整体性思路:政治与美学的变奏——论20世纪以来“文艺大众化”话语模式的嬗变
17
作者 韩芸华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文艺大众化作为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思潮中的主流观念,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纵观20世纪以来文艺大众化历程,其言说的主导话语模式可以概括为五四“启蒙话语”、20世纪30年代“大众话语”以及两个《讲话》确立的“人民话语”三种。... 文艺大众化作为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思潮中的主流观念,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纵观20世纪以来文艺大众化历程,其言说的主导话语模式可以概括为五四“启蒙话语”、20世纪30年代“大众话语”以及两个《讲话》确立的“人民话语”三种。这三种话语模式在嬗变过程中经历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置换和调整,话语模式变迁的背后其实是文艺本体论与功用论之间的对峙和交锋。20世纪以来的文艺大众化既是政治革命大环境下的产物,又是“人的文学”和“人民文学”美学原则相互冲突、不断调适,并走向平衡的一个过程。可以说,20世纪以来文艺大众化话语模式的嬗变正是政治与美学双重变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话语模式 话语变迁 政治 美学
下载PDF
弃俗求雅之辩:从休谟趣味理论到现代中国美育的矛盾与反思
18
作者 陈柯宇 肖国荣 《昆明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4-132,共9页
尽管高雅与通俗在审美中无法形成明确的等级划分,但在当前中国的部分美育观点中,依然存在着过度强调“弃俗求雅”的趋势,这无疑将人们的审美趣味进行了分级。这种提法和休谟的理论同出一辙,后者在现代遭到诸多学者质疑。因此,文章从休... 尽管高雅与通俗在审美中无法形成明确的等级划分,但在当前中国的部分美育观点中,依然存在着过度强调“弃俗求雅”的趋势,这无疑将人们的审美趣味进行了分级。这种提法和休谟的理论同出一辙,后者在现代遭到诸多学者质疑。因此,文章从休谟的美学思想出发,结合现代学者观点和中国文化语境,重新审视美育理论中的趣味问题。美育的功能目的在于完善感性,它能让人们欣赏不同的事物,扩大自身的欣赏领域。过度强调美育可以帮助人们鉴定雅俗,可以培养高雅的审美趣味,这既是旧时美育思想的残留,也有精英文化的烙印。这种做法无疑强化了社会权力等级差异,并把美育简单化、片面化甚至功利化了,与美育原初的目的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休谟 审美趣味 高雅与通俗
下载PDF
基于“非遗动漫”的美育方法分析——以“鸟哨”科普动漫设计为例
19
作者 李志伟 储美雯 胡心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1期61-67,共7页
以科研项目课程“非遗动漫”的教学为例,根据动画专业特点进行“非遗美育”的研究,探索了将上海市非遗保护项目“鸟哨”融入教学,通过科普动漫设计进行传播的方法。通过设计“鸟哨”传承为主题的科普动漫教学内容,建立“非遗动漫”创作... 以科研项目课程“非遗动漫”的教学为例,根据动画专业特点进行“非遗美育”的研究,探索了将上海市非遗保护项目“鸟哨”融入教学,通过科普动漫设计进行传播的方法。通过设计“鸟哨”传承为主题的科普动漫教学内容,建立“非遗动漫”创作研究小组,学生学习了非遗基础理论,拜访了“鸟哨”传承人,在崇明东滩湿地进行了田野调研。“鸟哨”的过去和现在、传统和现代、技艺和科学,经由科普动漫设计得到了创新传播。非遗科普动漫创作创新了理工类大学的美育方法和形式,充实了“非遗进校园”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美育 动画 科普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产品设计的流行与审美
20
作者 曹君 《西部皮革》 2023年第9期82-84,共3页
文章首先从设计产品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解到某一时代产品的流行与当时人们的审美需要有直接的联系。然后解释了流行的定义及特征,进而论证了设计产品应该具有哪些美的原则才能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即能流行。最后阐述了产品流行与审美之... 文章首先从设计产品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解到某一时代产品的流行与当时人们的审美需要有直接的联系。然后解释了流行的定义及特征,进而论证了设计产品应该具有哪些美的原则才能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即能流行。最后阐述了产品流行与审美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期望为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产品设计师或设计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产品 流行 审美 文化创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