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s analysis of Populus euphratica population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arim River 被引量:11
1
作者 Wu, JunXia Zhang, XiMing +2 位作者 Deng, ChaoZhou Liu, GuoJun Li, Ho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0年第4期250-256,共7页
Populus euphratica Oliv. is wide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Tarim River. Maintaining stability of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is important to loc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static life table, survivorship curves... Populus euphratica Oliv. is wide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Tarim River. Maintaining stability of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is important to loc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static life table, survivorship curves and four function curves (survival rate, 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 mortality density, and hazard rate), and development index of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arim Riv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ge structure of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belonged to positive pyramidal type, which meant young age-class individuals occupied most populations. The number ofⅠ-Ⅱage classes accounted for 66.2% of whole population, and th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abundant subsequent seedlings resources to support the growth of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arim River. The survivorship curve of P. euphratica belonged to the Deevey Ⅲ (concave-type) and the development index was 47.72%. Four function curves revealed that the individuals of P. euphratica sharply decreased at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en leveled off at the late stage of survival curve. Time sequence prediction models predicted that the number of midlife individuals would increase in future 10, 20, 30 years, and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grew steadily as a result of rich sapl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ulus euphratica population static life table survivorship curve survival analysis development index time sequence
下载PDF
江苏宝华山宝华玉兰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乃伟 吴宝成 +3 位作者 庄维兵 袁帅 王奇 王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5,共8页
为了揭示极危(CR)植物宝华玉兰〔Yulania zenii(W.C.Cheng)D.L.Fu〕野生种群的结构和动态特征,对江苏省句容市宝华山宝华玉兰野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并运用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宝华玉兰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结... 为了揭示极危(CR)植物宝华玉兰〔Yulania zenii(W.C.Cheng)D.L.Fu〕野生种群的结构和动态特征,对江苏省句容市宝华山宝华玉兰野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并运用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生存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宝华玉兰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宝华山全境现存宝华玉兰野生开花植株115株,主要分布于宝华山北坡中部。宝华玉兰种群以中树和大树〔10 cm≤胸径(DBH)<25 cm〕为主,占比达66.1%,属于衰退型种群。从静态生命表看,宝华玉兰种群的生命期望随着径级的增加逐渐下降,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宝华玉兰种群趋势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种群动态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宝华玉兰种群动态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极为缓慢。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采取人工播种、补植实生苗等方式加强对宝华玉兰种群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其种群的更新和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华玉兰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3
作者 贾淇宇 刘雄盛 +5 位作者 廖南燕 黄寒梅 黄荣林 肖玉菲 徐刚标 李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8-1086,共9页
【目的】研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Merr.) Hand.-Mazz.]的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特征,探讨种群发展潜力和濒危原因,为狭叶坡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十万大山区域8个... 【目的】研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Merr.) Hand.-Mazz.]的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特征,探讨种群发展潜力和濒危原因,为狭叶坡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十万大山区域8个狭叶坡垒自然集中分布区进行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分析狭叶坡垒种群结构特征,绘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指数及种群生存函数,对种群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狭叶坡垒野生种群龄级结构呈倒J型,幼龄个体数占比较高,表现为增长型结构,种群个体幼龄期淘汰率较高;种群动态指数、随机干扰敏感指标和随机干扰风险概率分别为52.61%、4.38%和8.33%,对外界干扰敏感,环境对个体有较强的选择作用。狭叶坡垒野生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的B1亚型,狭叶坡垒种群生存率在Ⅰ~Ⅵ龄级期间随龄级增加而减小,累积死亡率随龄级增加而增加,危险率在Ⅵ龄级达最高值,狭叶坡垒种群在Ⅵ龄级之后进入生理衰退期。时间序列分析表明,除Ⅻ龄级的个体数经过4个龄级时间后保持不变,经过4、6、8、10个龄级时间后,狭叶坡垒各龄级的个体数均呈增加趋势,其中Ⅳ~Ⅷ龄级逐渐成为种群的主体,狭叶坡垒种群总体呈增长状态。【结论】狭叶坡垒野生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中,对外界干扰敏感。幼苗数量充足,在生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恢复潜力。但幼苗向幼树、幼树向小树转换过程中存在增补限制,制约狭叶坡垒种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坡垒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种群动态指数 生存分析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朱红大杜鹃的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4
作者 朱培高 乔琴 +1 位作者 马永鹏 刘德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朱红大杜鹃是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了厘清朱红大杜鹃的群落特征,评估其种群的生存潜力,通过样地调查,分析群落物种组成,编制静态生命表,研究朱红大杜鹃的径级结构、种群动态。结果显示:(1)样方中重要... 朱红大杜鹃是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了厘清朱红大杜鹃的群落特征,评估其种群的生存潜力,通过样地调查,分析群落物种组成,编制静态生命表,研究朱红大杜鹃的径级结构、种群动态。结果显示:(1)样方中重要值>1%的木本植物有17种,其中窄叶青冈、白穗石栎、云南越桔和云南松为群落优势种。(2)朱红大杜鹃种群第Ⅱ龄级个体数量最多,占总体数量的17.06%,各龄级的个体数量随着龄级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种群径级结构呈“纺锤”型,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3)朱红大杜鹃存活曲线趋近DeeveyⅠ型分布,种群的死亡高峰出现在X龄级,死亡率为40%,种群动态变化指数(V_(pi))和受外界干扰种群动态变化指数(V′_(pi))均大于0,但V′_(pi)较小,种群在外部环境干扰下承担的风险概率最大值(P_(max))为0.07%,说明该种群受外界随机干扰时增长趋势不明显。建议对朱红大杜鹃种群进行就地保护,以提高幼苗和小树的存活率,促进种群的自然更新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红大杜鹃 种群年龄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动态分析
下载PDF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银杉种群结构和动态分析
5
作者 王林津 杨瑞 +3 位作者 韩继怀 勾伟 赵洋洋 高旭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1-578,共8页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我国特有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也是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和旗舰种。该研究基于2022年对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银杉的调查数据,计算数量动态指数、编制静态生...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我国特有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也是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和旗舰种。该研究基于2022年对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银杉的调查数据,计算数量动态指数、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并引入生存函数和谱分析描绘其结构动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银杉种群年龄结构为倒J型,种群的动态变化指数Vpi为39.43%,大于Vpi′且两值都大于0,可以看出银杉种群为增长型,但增长缓慢,对外部干扰非常敏感。银杉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生存率、累计死亡率、死亡密度及危险率在Ⅰ~Ⅲ龄级变化较大,后趋于稳定。谱分析表明第Ⅲ龄级是影响银杉种群数量的主要阶段。保护区内银杉幼龄个体数多但死亡率高,是导致种群野外更新困难的主要原因,建议保护区加强银杉幼苗抚育工作,改善生存环境,从而推动银杉种群的自然更新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谱分析
下载PDF
添加营养物对椭圆食粉螨的种群增殖及体内营养物质的影响
6
作者 韩银彪 薛丁榕 +3 位作者 王士博 郑丹 吕建华 伍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椭圆食粉螨是仓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螨之一,也是储粮害虫天敌马六甲肉食螨规模扩繁的优势猎物,椭圆食粉螨高质量和规模化饲养是推动储粮害虫捕食螨防生防技术应用的保障。为了提高椭圆食粉螨扩繁效率,研究对椭圆食粉螨饲料进行优化... 椭圆食粉螨是仓储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螨之一,也是储粮害虫天敌马六甲肉食螨规模扩繁的优势猎物,椭圆食粉螨高质量和规模化饲养是推动储粮害虫捕食螨防生防技术应用的保障。为了提高椭圆食粉螨扩繁效率,研究对椭圆食粉螨饲料进行优化,采用在麦麸中添加酵母粉、糖和氨基酸物质的方式,筛选出3种添加物组合的最优比例,在此条件下测定椭圆食粉螨体内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初步分析添加物对体内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啤酒酵母粉、绵白糖、L-缬氨酸3种添加物在饲料中分别作为单一因素,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15%、20%、1%时,椭圆食粉螨种群密度最大值增长倍数较大,分别为5.84、2.02和1.74倍。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筛选出3种添加物混合添加的最优组合,当添加质量分数为啤酒酵母粉15%、绵白糖17%、L-缬氨酸1%时,椭圆食粉螨种群增长最大。最优组合饲养条件下椭圆食粉螨体内营养成分含量显著提升,游离脂肪酸、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增长幅度分别为652%、96%和71%。研究为提高椭圆食粉螨的饲养效率提供参考,服务于马六甲肉食螨规模化饲养,推动储粮害虫捕食螨天敌防控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食粉螨 种群增长曲线 添加比例 体内营养含量 马六甲肉食螨
下载PDF
3种海桑属濒危红树植物的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孟文 钟才荣 +2 位作者 吕晓波 方赞山 程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以3种海桑属(Sonneratia)濒危红树植物——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拟海桑(S.×gulngai)、卵叶海桑(S. ovata)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亡率等曲线分析其种群结构,并用生存分析与时... 以3种海桑属(Sonneratia)濒危红树植物——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拟海桑(S.×gulngai)、卵叶海桑(S. ovata)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亡率等曲线分析其种群结构,并用生存分析与时间序列对其未来的数量动态进行预测,以阐述其种群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为海桑属濒危植物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卵叶海桑种群结构为增长型;而由于缺乏幼龄个体,海南海桑和拟海桑均为衰退型。(2)三者的种群存活曲线都表现为Deevey-Ⅱ型,各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并随着龄级的增加呈波状上升趋势,其中海南海桑和拟海桑均在老龄阶段遇到了障碍,而卵叶海桑幼龄个体的发展遇到了瓶颈。(3)海南海桑和拟海桑种群自我更新能力较差,未来种群数量将逐渐衰退。卵叶海桑种群具有良好的恢复潜力,未来种群数量将逐步增加,但由于其种群个体数随龄级增加呈衰减趋势,若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将有可能导致龄级断层现象。(4)人类的养殖活动导致原有生境破碎化,产生了一系列不适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环境因子(光照、盐度、潮汐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海桑属濒危植物种群的自然更新。建议在加大天然种群就地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优化迁地保护策略和科学实施野外回归,并积极开展人工辅助育种工作,突破育种难题,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桑属 濒危红树植物 种群结构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
下载PDF
九龙山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种群数量动态 被引量:80
8
作者 张志祥 刘鹏 +4 位作者 蔡妙珍 康华靖 廖承川 刘春生 楼中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6-1156,共11页
针对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Tsuga tchekiangensis)种群的分布特点,设置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了南方铁杉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生存率曲线、... 针对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Tsuga tchekiangensis)种群的分布特点,设置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了南方铁杉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生存率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种群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分析了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方铁杉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南方铁杉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幼年阶段的个体较丰富,成年个体数量相对较少,种群趋于DeeveyⅡ型。2)南方铁杉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出现两个高峰,一个出现在第5龄级阶段,另一个出现在第15龄级阶段。3)南方铁杉种群的生存率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单调上升,生存率下降趋势前期高于后期,累计死亡率则相反。4)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南方铁杉具有前期稳定、中期锐减和后期衰退的特点。5)种群动态的谱分析显示,南方铁杉种群动态除受基波影响外,还存在着明显的小周期波动,谐波A3处周期的波动与南方铁杉的高生长有关;A6处周期的波动与外界环境变化有关;A8处周期的波动与南方铁杉进入生理衰退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谱分析 种群数量动态 南方铁杉
下载PDF
濒危植物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自然种群结构及动态 被引量:81
9
作者 申仕康 马海英 +2 位作者 王跃华 王博轶 申国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04-2412,共9页
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是中国特有的山茶科单型属猪血木属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只在广东省阳春县八甲镇有分布且种群数量不足200株。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了猪血木种群的高度结构和径级结构图,在此基础上编制... 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是中国特有的山茶科单型属猪血木属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只在广东省阳春县八甲镇有分布且种群数量不足200株。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了猪血木种群的高度结构和径级结构图,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猪血木种群幼年个体丰富,中老年个体相对较少,受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影响,种群在第Ⅱ级出现死亡高峰,且只有少量幼年个体能进入成年阶段生长,个体平均生存能力的期望在第Ⅳ级最大,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猪血木种群目前仍表现为稳定型种群。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猪血木种群具备一定的恢复潜能,故现有植株和生境斑块的保护是保持猪血木种群自然更新和进行种群恢复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 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
下载PDF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90
10
作者 解婷婷 苏培玺 +2 位作者 周紫鹃 张海娜 李善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272-4279,共8页
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作为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种,它对于维护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了沙拐枣种群的径级结构图,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种群的特定... 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作为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种,它对于维护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了沙拐枣种群的径级结构图,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以揭示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的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沙拐枣种群属于增长型,Vpi'=0.0233,表明该种群趋近于稳定型,但沙拐枣种群Ⅰ、Ⅱ龄级个体数目少于Ⅲ龄级的个体数目;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各龄级种群有相近的死亡率;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未来2、4、6、8个龄级时间后沙拐枣老龄个体逐渐增多,幼龄株数则有所降低,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因此,适当的人工辅助恢复和现有植株及生境的保护是保持沙拐枣种群自然更新和种群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湖南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种群数量动态 被引量:35
11
作者 刘海洋 金晓玲 +1 位作者 沈守云 张日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738-7746,共9页
在湖南省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主要分布区八大公山和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设置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样方法对珙桐群落的组成进行调查,研究珙桐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生存规律。结果表明:(1)两个保护区珙桐种群的径级结构... 在湖南省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主要分布区八大公山和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设置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样方法对珙桐群落的组成进行调查,研究珙桐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生存规律。结果表明:(1)两个保护区珙桐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都近似于倒金字塔型,并且珙桐种群幼树死亡率高,珙桐种群有衰退迹象。(2)珙桐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幼年阶段的个体数量少,并且多为萌生苗,实生苗很少;成年个体数量相对也较少,种群趋于Deevey的Ⅱ型和Ⅲ型曲线之间。(3)珙桐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第5龄级阶段出现一个高峰;珙桐种群的生存率单调上升,累计死亡率单调下降,生存率上升趋势前期低于后期,累计死亡率则相反。(4)珙桐种群具有前期稳定、中期锐减和后期衰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径级结构 种群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种群数量动态
下载PDF
丝栗栲种群生命过程及谱分析 被引量:58
12
作者 闫淑君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毕晓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1-355,共5页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 ,编制丝栗栲种群静态生命表 ,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 ,分析种群生命过程 .结果表明 ,丝栗栲有 2个死亡高峰 ,存活曲线趋于Deeve...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 ,编制丝栗栲种群静态生命表 ,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 ,分析种群生命过程 .结果表明 ,丝栗栲有 2个死亡高峰 ,存活曲线趋于Deevey II型 .并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丝栗栲种群动态 ,结果表明 ,在丝栗栲种群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 .图 3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栗栲 种群生命过程 谱分析 生命表 存活曲线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种群生命过程及谱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宋萍 洪伟 +2 位作者 吴承祯 封磊 范海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77-2582,共6页
根据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以高度级为基础编制了桫椤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生存函数曲线,分析了种群的生命过程.结果表明:桫椤种群结构为前期增长、后期稳定类型.生命期望在第4龄级最大,此阶段种群生存质量相对较高.种群存活... 根据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以高度级为基础编制了桫椤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生存函数曲线,分析了种群的生命过程.结果表明:桫椤种群结构为前期增长、后期稳定类型.生命期望在第4龄级最大,此阶段种群生存质量相对较高.种群存活曲线属于典型的Deevey-Ⅲ型.种群生命过程有3个死亡高峰期,分别是第2龄级向第3龄级、第10龄级向第11龄级和第12龄级向第13龄级生长阶段.种群存活率随龄级增加呈单调减少,相应的积累死亡率呈单调增加,变动幅度为前期大、后期小;死亡密度函数曲线呈现前期下降、后期平缓稳定的特点,凹点出现于第4龄级.谱分析结果显示,桫椤种群数量波动性是大周期内有小周期的多谐波迭加,各周期作用基本上随周期的缩短而减小,基波的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种群 生命表 存活曲线 谱分析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57
14
作者 张亚芳 李登武 +1 位作者 王梅 刘盼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目的】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比较研究,阐明黄土高原地区杜松种群的生存现状与数量动态,揭示种群的发展趋势,为杜松种群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选取黄土高原5个地区(内蒙古武川、山西浑... 【目的】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比较研究,阐明黄土高原地区杜松种群的生存现状与数量动态,揭示种群的发展趋势,为杜松种群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选取黄土高原5个地区(内蒙古武川、山西浑源、陕西府谷、宁夏贺兰山和河北涿鹿)的杜松种群,根据杜松生活史特点并借鉴前人研究方法,划分种群径级、高度级和冠幅级,分别绘制其种群结构图。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即用杜松的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应用生存分析中的4个函数(生存函数、积累死亡率函数、死亡密度函数和危险率函数)分析杜松种群动态。【结果】5个种群的径级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涿鹿和浑源种群的高度结构相对完整;5个种群的冠幅结构均有一定程度的缺失,武川、涿鹿和浑源3个种群冠幅面积大多集中在2 m2以内,贺兰山种群的冠幅面积大多在3 m2以上;种群静态生命表表明,杜松种群不同龄级的存活量差别较大,存活量随龄级的增加逐渐减少;死亡率和消失率最高的均为Ⅳ龄级;期望寿命最高的是Ⅰ龄级,武川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其余种群则趋于Deevey-Ⅱ型;各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存分析表明,武川种群前期略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府谷种群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涿鹿和浑源种群前期锐减、后期衰退,贺兰山种群则呈现前期略减、后期衰退的特征。【结论】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的径级、高度级和冠幅级结构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涿鹿和浑源种群密度相对较大且有一定幼龄植株储备,种群表现出一定的更新发展潜力;府谷种群存在相当数量的中老龄株;府谷、武川和贺兰山种群的径级结构相对完整,但种群密度较小且缺失幼龄植株。杜松从幼树成长为大树的过程中受到了相当程度的环境筛选和竞争压力,大树的生存能力增强。涿鹿和浑源种群有一定的幼苗储备,若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幼苗的生存发展,种群是可以恢复与更新的;府谷种群幼苗库的储备缺少,若不进行补充可能会限制种群的更新发展。在天然杜松种群的保护工作中,要注意保护萌蘖苗,防止动物啃食尤其人为放牧等的影响;针对杜松种子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的特性,应人为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促其萌发;对于府谷种群等老龄化严重的杜松种群,应该借助人工补充幼苗以保证种群的更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松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国军 张希明 +2 位作者 朱军涛 吕朝燕 鲁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0-1256,共7页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群现状绘制径级结构图,编制生命表、分析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种群整体结构属于增长型,但梭梭种群幼苗个体少,...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群现状绘制径级结构图,编制生命表、分析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种群整体结构属于增长型,但梭梭种群幼苗个体少,Ⅰ、Ⅱ龄级个体数目少于Ⅲ龄级的个体数目。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Ⅲ型,种群偏离典型存活曲线的程度与幼苗缺乏有关;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影响,梭梭在Ⅲ~V龄级死亡率较高,种群在第Ⅳ级出现死亡高峰,且只有少量幼年个体能进入成年阶段,个体平均生存能力的期望在第Ⅳ级最大;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第Ⅱ、Ⅳ、Ⅵ、Ⅷ龄级的个体会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适当的人工辅助恢复和现有植株及生境的保护是保持梭梭种群自然更新和种群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梭梭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封磊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兰思仁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01-405,共5页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南方铁杉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结果表明,南方铁杉有一个死亡最低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南方铁杉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结果表明,南方铁杉有一个死亡最低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 型。并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南方铁杉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南方铁杉种群自然更新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铁杉 种群 生命表 存活曲线 谱分析
下载PDF
岷江上游林线附近岷江冷杉种群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41
17
作者 程伟 吴宁 罗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3,共5页
岷江冷杉(Abiesfaxoniana)林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主要类型之一,在岷江上游地区,岷江冷杉林一般在2 80 0~380 0m之间呈带状分布并且在阴坡形成林线。为了对岷江上游林线地段的岷江冷杉种群进行生存分析,在岷江上游林线附... 岷江冷杉(Abiesfaxoniana)林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主要类型之一,在岷江上游地区,岷江冷杉林一般在2 80 0~380 0m之间呈带状分布并且在阴坡形成林线。为了对岷江上游林线地段的岷江冷杉种群进行生存分析,在岷江上游林线附近弓杠岭(33°0 2′39″N,10 3°4 3′11″E)设置了10个样地,使用侧生轮枝计数或WinDENDRO系统对个体年龄进行确定。调查数据经匀滑技术处理,编制了岷江冷杉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岷江冷杉种群的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林线地段岷江冷杉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_Ⅲ型。2)林线地段岷江冷杉种群生存率呈单调下降趋势,生存率下降趋势前期高于后期,说明岷江冷杉种群幼苗死亡率高,种群后期比较稳定。3)林线地段岷江冷杉林整个生长期中出现了两个死亡高峰期,一个出现在幼苗向幼树过渡时期(0~4 0年),另一个出现在中龄时期(180年)。岷江上游林线地段岷江冷杉种群幼苗死亡率较高的原因可能和林线地段的温度较低、积雪厚度、风向、水分等环境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林线 岷江冷杉 种群 生存率 特定时间生命表 存活曲线
下载PDF
色季拉山东坡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任毅华 罗大庆 +1 位作者 方江平 卢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68,共10页
[目的]研究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种群的结构动态及演替趋势,为该种群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色季拉山东坡海拔3800 m处设立100 m×100 m的典型样地,对固定样地内所有基径≥0.1 cm的乔木... [目的]研究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种群的结构动态及演替趋势,为该种群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色季拉山东坡海拔3800 m处设立100 m×100 m的典型样地,对固定样地内所有基径≥0.1 cm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记录树高、基径、胸径、生长状况等信息,对于基径<0.1 cm的幼苗采用抽样调查统计其数量.采用基径和胸径2个指标将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划分为13个龄级,分析该种群的龄级结构;利用种群动态量化方法计算相邻龄级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n)和种群结构对随机干扰的敏感性指数(Pmax)等;采用种群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等方法,分析种群结构特征;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种群未来数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量化预测.[结果](1)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呈典型的"金字塔"型,1龄级幼苗储备丰富.(2)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显示该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对外界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3)种群林龄结构完整,1龄级阶段存在强烈的环境筛选作用,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直线型(Deevey-Ⅱ型)B3亚型,种群死亡率与消失率随龄级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4)生存分析表明,随龄级的增大,种群生存率逐渐降低,累积死亡率与生存率为互补关系,死亡密度与危险率总体呈降低趋势,但危险率曲线波动较大.(5)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呈增长趋势,与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指数分析结果一致.[结论]虽然各种指标均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目前处于稳定增长期,但结合生境及气候条件认为,该种群目前处于以地形、风、雪为主导的一种多元演替顶级的稳定期,今后一段时间其种群数量虽有波动,但不会偏离目前整体状态.考虑该种群对外界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建议进一步加强生境的保护,防止生境破坏引起种群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尖长苞冷杉 种群结构 种群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 色季拉山
下载PDF
中国特有植物巴山榧树的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46
19
作者 江波 周先容 +5 位作者 尚进 汪建华 宋航 秦明一 刘雪凝 王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6-1027,共12页
为了掌握中国特有裸子植物巴山榧树的种群现状,预测种群数量动态趋势,以分布于重庆、四川、陕西、湖北、安徽、河南和甘肃等省市的15个地点的残存巴山榧树种群为对象,建立巴山榧树种群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图,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 为了掌握中国特有裸子植物巴山榧树的种群现状,预测种群数量动态趋势,以分布于重庆、四川、陕西、湖北、安徽、河南和甘肃等省市的15个地点的残存巴山榧树种群为对象,建立巴山榧树种群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图,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同时结合谱分析方法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巴山榧树种群密度较低,平均为5.33株/100m^2,其中神农架种群(SN)密度最高,为9.58株/100m^2,城口种群(CK)密度最低,为2.75株/100m^2。径级结构中低龄级个体占有较高的比例,种群表现为增长型年龄结构;不同局域种群的径级结构差异明显,除宝兴种群(BX)外,其余种群的径级分布不完整。高度级结构中低于6m的个体占88.74%,绝大多数个体处于群落灌木层。种群的生命期望在不同龄级间波动明显,第3、7龄级的生命期望较低。巴山榧树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均在第3、7龄级出现峰值。巴山榧树种群的数量动态除受基波的影响外,在3、5、7龄级还显示出明显的小周期波动。巴山榧树为长寿命孑遗植物,呈岛屿化斑块分布,种群规模小,自然更新能力差,面临灭绝的危险,应及时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山榧树 种群密度 径级结构 高度级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谱分析
下载PDF
甘肃中西部地区红砂种群结构及空间格局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段桂芳 单立山 +2 位作者 李毅 段雅楠 张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了揭示甘肃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红砂种群的分布特点,结合冠幅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对甘肃中西部地区3种典型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了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显示:在... 为了揭示甘肃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红砂种群的分布特点,结合冠幅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对甘肃中西部地区3种典型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了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结构差异明显,山前戈壁红砂种群Ⅰ(0cm<d≤10cm),Ⅱ(10cm<d≤20cm),Ⅲ(20cm<d≤30cm)龄级储量丰富,其个体数占所有龄级个体总数的87.01%,大于Ⅴ(40cm<d≤50cm)龄级个体缺失,种群处于增长阶段;荒漠绿洲过渡带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红砂种群Ⅱ—Ⅵ(10cm<d≤60cm)龄级个体数分别占所有龄级个体总数的75.34%和85.09%,且存在一定数量的老龄级个体,种群处于稳定阶段;但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幼苗个体少,Ⅰ龄级个体数目均明显少于Ⅱ,Ⅲ龄级的个体数目,种群更新可能存在问题。格局分析表明,各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均呈聚集分布。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第2,4,6,8龄级的个体会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幼龄株数则有所降低,各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加大以种子开始的幼苗人工辅助更新以及人工封育保护是实现甘肃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红砂种群更新和种群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