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lency Study of Vanadium in Stone Coal of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Xu, Guozhen Ge, Nai'e +1 位作者 Chen, Jianping Shen, Shaobo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10-116,共7页
Vanadium - bearing stone coal is a new resource of vanadium. V in stone coal mainly exists in three oxidation states: 7.84% V(III), 72.08% V(IV) and 20.08% V(V). The change and distribution of valency during oxidizing... Vanadium - bearing stone coal is a new resource of vanadium. V in stone coal mainly exists in three oxidation states: 7.84% V(III), 72.08% V(IV) and 20.08% V(V). The change and distribution of valency during oxidizing roasting shows that organic matter in the coal determines the valency at low temperatures. At about 450°C, V(III) is completely oxidized to V(IV); above 500°C, temper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oxidation of V. At 700-1000°C, 92% of V in the coal has been oxidized to V(V). At higher temperature, no more oxidation of V takes place, equilibrium being established. The role of NaCl in the recovery of V2O5 from the coal is discussed.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roasting are an oxidation-chlorination atmosphere, temperature 800°C for 30 minutes, ore:NaCl = 100:10, ηroast reaching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Deposits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ineral industry and Resources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下载PDF
Seven-Decad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Economy 被引量:9
2
作者 Deng Zhou Yu Chang 《China Economist》 2019年第4期14-39,共26页
Over the past seven decad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experienced transformations in various stages,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ral patt... Over the past seven decad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experienced transformations in various stages,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ral patter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China'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These changes also have to do with China's reforms in build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China's seven-decade industrial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fers valuable experiences:In promoting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China has persistently carried out economic reforms,kept pace with changing factor and demand structures,invested in technology importation and innovation,leveraged global resources and markets,and formulated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line with specific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ages.Despite industrial structural problems,China has set the stage for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further opening up,and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keep evolving amid its transition toward a competitive industrial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uctural adjustment transition and upgrade founding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form and opening-up
下载PDF
70 Years of China’s Finance:History,Contributions and Prospects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Zhenzhong Liu Ji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0年第5期28-46,共19页
Over the past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reat changes have been seen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terms of its nature,function,scale,structure and other features.It has experienced... Over the past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reat changes have been seen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terms of its nature,function,scale,structure and other features.It has experienced six stages of development,namely,inception and consolidation,arduous growth,exploration and restructuring,segmentation,fictitious economy orientation,and real economy promotion and risk prevention.The tremendous success and useful experience made during this period have largely bolstered the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hinese economy,improved Chines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and exerted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Based on its development pattern,the Chinese financial sector will expect further openingup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 growing capacity in serving the real economy,while new business forms and models will emerge rapidly and stronger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financial risks will be needed.In response to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proactive and pragmatic measures need to be in place to safeguard the stable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inancial industry development path contribution to the times
下载PDF
A Glimpse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viet Specialists in the PRC:1949–1955
4
作者 Yuri M.BATURIN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年第2期141-160,共20页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so-called“starting point”when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ccesses in China were in their infancy,and to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insight on how various challenges were overc...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so-called“starting point”when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ccesses in China were in their infancy,and to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insight on how various challenges were overcome in their development.The period under review is 1949–1955.Th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period was obtained from Soviet archives and special literature.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ate of affair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in the early years of its formation,focusing on education,science,industry(including military),communications,and rail transport.The second part turns to the Soviet specialists working in the PRC during these years,focusing on their profession,number,cities of residence and living conditions.Issues regarding Chinese specialists’internship in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USSR)are also touched upon.The article selects several lesserknown areas in which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were established in this very weak post-wa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origins of the most import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contemporary PRC,thereby contributing to readers’understanding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viet Union SPECIALISTS SCIENCE education industry
下载PDF
Chinese Industry:A Journey of 70 Years
5
作者 CAI QIBI 《China Today》 2019年第5期50-53,共4页
AS early as in the 1940s, Mao Zedong began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industries, pointing out that industrialization should take top priority for China after the fall of imperialism, feudalism, and bur... AS early as in the 1940s, Mao Zedong began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industries, pointing out that industrialization should take top priority for China after the fall of imperialism, feudalism, and bureaucrat-capitalism. He envisioned the nascent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transformed from a country with an underdeveloped agriculture based economy into an advanced industrial country with an independent and complete industria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industr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下载PDF
民国时期建教合作政策的生成与转化——话语分析的视角
6
作者 陈鹏 胡永川 唐婉莹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9,共10页
建教合作政策是产教融合政策的前身之一,话语分析是解构它的准备、生产与消费谱系的可行方法。在话语准备中,民国时期的特殊社会语境赋予建教学校、行政运行、专业教学三组政策群以经济、政治、文化色彩。话语权势、话语秩序、话语立场... 建教合作政策是产教融合政策的前身之一,话语分析是解构它的准备、生产与消费谱系的可行方法。在话语准备中,民国时期的特殊社会语境赋予建教学校、行政运行、专业教学三组政策群以经济、政治、文化色彩。话语权势、话语秩序、话语立场的由民转官、由弱转强、由建议转命令三处语用转折显示了建教合作政策的话语生产节点。在政府、媒体、政策部门中,建教合作政策的话语消费表现为稳定性、演绎性、共时性3条互文逻辑。基于话语准备、话语生产、话语消费的维度展开对民国时期建教合作政策的析理与透视,除了能够厘清民国时期建教合作政策的诞生情况,还能讨论当下产教融合政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建教合作政策 话语分析 产教融合政策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制革业的发展及其特征——以湖南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熊元彬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1,共9页
虽然湖南乃至全国的制革起源较早,但近代中国新式制革的铬鞣法则始于1898年的天津,而湖南则迟至民国初年。其中,在20世纪初实业救国和国货运动的推动下,湖南制革业得以初步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即使在政局动荡的影响下,部分制革... 虽然湖南乃至全国的制革起源较早,但近代中国新式制革的铬鞣法则始于1898年的天津,而湖南则迟至民国初年。其中,在20世纪初实业救国和国货运动的推动下,湖南制革业得以初步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即使在政局动荡的影响下,部分制革厂暂时停产或倒闭,但总体上湖南制革业不仅出现了股份制经营管理,而且还呈现出机器与手工作坊并存的发展趋势。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南京、上海等制革业重要的城市沦陷后,随着人口和工厂的内迁,在战时经济建设的推动下,湖南制革业与其他纺织业一样呈现出畸形繁荣发展。同时,从整个民国时期中国制革业发展历程来看,湖南制革业在阶段性发展中均存在着原料不足、技术较差、原料依赖性较强等诸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制革业 发展 特征 湖南
下载PDF
何以开拓三线建设研究新边疆
8
作者 徐有威 张杨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2,共10页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建构战略腹地的重大工程。近年来,在学术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俨然成为党史、国史的热点领域。站在中共中央1964年提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60周年纪念的当下,检视三线建设的既有研究,存在...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建构战略腹地的重大工程。近年来,在学术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俨然成为党史、国史的热点领域。站在中共中央1964年提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60周年纪念的当下,检视三线建设的既有研究,存在史料同质化、研究碎片化、差异性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三线建设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要克服这一阻碍,未来应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是视角向下、深入基层,建构立体综合的史料体系;二是在继续拓展三线建设内史的同时,加强外史研究,并在二者之间建立逻辑自洽的联接;三是注重三线建设对历史造成的断裂和延续,从长时段的视角思考三线建设的历史定位,并以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思路,开拓三线建设研究新边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小三线建设 新中国史 工业化 新边疆
下载PDF
民国时期(1935-1938)福建茶业科研的起步研究
9
作者 王秀萍 项丽慧 《茶叶学报》 2024年第3期100-105,共6页
现代科研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本文聚焦民国时期福建茶业科研的蹒跚起步,剖析福建茶业科技事业诞生的历史背景,细究福建茶业科技事业的最初建树,品味当时的艰辛与遗憾,从而为认识茶科技与茶... 现代科研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本文聚焦民国时期福建茶业科研的蹒跚起步,剖析福建茶业科技事业诞生的历史背景,细究福建茶业科技事业的最初建树,品味当时的艰辛与遗憾,从而为认识茶科技与茶产业的密切关系,提升茶科技贡献度等找到源头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福建 茶业 科研
下载PDF
抗争与突破:民国时期辽宁电池工业探析(1918—1931)
10
作者 郎元智 梁启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66-371,共6页
在近代中国电池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辽宁的电池工业起步较早,并在国产干电池领域初步突破技术瓶颈。在辽宁本地的电池生产方面,以王秉乾创办的安东中华电气机械厂和张少亭兄弟创办的中国干电池制造工厂为代表的辽宁电池工业虽然规模弱小,... 在近代中国电池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辽宁的电池工业起步较早,并在国产干电池领域初步突破技术瓶颈。在辽宁本地的电池生产方面,以王秉乾创办的安东中华电气机械厂和张少亭兄弟创办的中国干电池制造工厂为代表的辽宁电池工业虽然规模弱小,但是发展势头良好。总体而言,民国时期辽宁电池工业是为打破外商垄断、重新夺回本地市场而产生的,符合近代中国工业“冲击—反应”发展模式。由于其规模弱小,并未形成与外资企业开展“商战”的能力,但折射出的国人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奋进精神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时至今日仍然值得颂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辽宁 电池工业 干电池 中华电气机械厂 中国干电池制造工厂
下载PDF
新中国时期工业遗产空间分布与行业分布特征研究
11
作者 额森尼 申华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0-370,共11页
目的分析总结新中国工业遗产特征,从而指导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事业。方法整合总结我国各部位发布的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工业遗产,从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与行业分布两个角度,分析了新中国时期工业遗产省域分布情况、聚集性、所在城市... 目的分析总结新中国工业遗产特征,从而指导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事业。方法整合总结我国各部位发布的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工业遗产,从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与行业分布两个角度,分析了新中国时期工业遗产省域分布情况、聚集性、所在城市特征、行业类型、尺度特征,并总结了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新中国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北、西南部以及东北部。在空间上呈现聚集性分布,总体具有宏观均匀、微观聚集的特征。有大量新中国时期工业遗产分布在较小型的城市。在行业特征上,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重工业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结论新中国工业遗产拥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特征,分析总结这些特征对我国当下存量发展、产业转型、文化创新等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新中国时期 空间分布特征 行业分布特征
下载PDF
清末民初江西陶瓷生产特点研究
12
作者 詹嘉 李璐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清末民初,江西陶瓷生产由手工业向半机械化、机械化演进,并出现了贴花等新的生产工艺与艺术风格。由于江西独特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坚实的生产技术积累,以及政府政策和经济支持,江西瓷业得以持续生产并发展出传统风格与通俗题材结合、手工... 清末民初,江西陶瓷生产由手工业向半机械化、机械化演进,并出现了贴花等新的生产工艺与艺术风格。由于江西独特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坚实的生产技术积累,以及政府政策和经济支持,江西瓷业得以持续生产并发展出传统风格与通俗题材结合、手工艺技术与机械化并用的生产特点,在生产模式上实现了工厂与工坊、企业等组织并存的革新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瓷业 民国瓷业 景德镇陶瓷
下载PDF
新中国纺织工业基地的创建——以郑州为中心的考察
13
作者 李贵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4-91,共8页
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善人民衣被状况,改变纺织工业不合理的布局,党和政府在内地兴建了北京、郑州、石家庄、西安、邯郸等五大纺织工业基地。郑州纺织工业基地历时十年建成,代表性企业有国棉一、二、三、四、五、六厂,郑州纺织机械厂、郑... 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善人民衣被状况,改变纺织工业不合理的布局,党和政府在内地兴建了北京、郑州、石家庄、西安、邯郸等五大纺织工业基地。郑州纺织工业基地历时十年建成,代表性企业有国棉一、二、三、四、五、六厂,郑州纺织机械厂、郑州印染厂等。其顺利建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全国一盘棋”,集中领导、统一规划、综合平衡的建设方针;领导重视,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广大建设者高昂的工作热情。郑州纺织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工业基地 郑州 新中国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中心
14
作者 于朝阳 《工会理论研究》 2024年第5期55-67,共13页
劳动保险是新中国成立后施行的一项重要劳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总结解放区积累的劳动保险实施经验和征求全国各地意见之后,1951年政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此条例具有保险面的相对普及,保险费用... 劳动保险是新中国成立后施行的一项重要劳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总结解放区积累的劳动保险实施经验和征求全国各地意见之后,1951年政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此条例具有保险面的相对普及,保险费用不由被保险人承担,劳动保险金的支付以职工工龄长短、工作性质和危险程度及供养人数为标准,享受集体劳动保险等特点。而《劳动保险条例》适用范围外职工的劳动保险,根据规定则由企业与职工协商或签订集体合同来约定。《劳动保险条例》的实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相对稳定和制度化的国家社会保险体系,对缓和劳资关系、构建社会保险体系以及此后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当时劳动保险事业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工商企业 劳动保险条例
下载PDF
民国时期贵州酒业空间分布初探
15
作者 杨云 《酿酒》 CAS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贵州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明清时期贵州地区酒业的兴盛,为贵州酒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民国时期贵州酒业在产量、规模等方面大大提升,酒厂的分布更加广泛,主要分布贵州中部、西部、北部一带,其中贵阳地区和遵义地区最为集中。以往学术界... 贵州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明清时期贵州地区酒业的兴盛,为贵州酒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民国时期贵州酒业在产量、规模等方面大大提升,酒厂的分布更加广泛,主要分布贵州中部、西部、北部一带,其中贵阳地区和遵义地区最为集中。以往学术界对于贵州的茅台酒、酒文化研究较多,但对贵州酒业的整体发展研究,特别是酒厂的时空分布情况相对较少。民国贵州酒业快速发展和酒厂广泛分布,在保障财政收入、促进市镇兴盛和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国防动力及医用需求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业 民国 贵州 分布
下载PDF
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智慧化建设的审视与论译--基于二十大精神建设体育强国的认识
16
作者 周丽云 黄晨宾 《福建体育科技》 2024年第3期40-46,52,共8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基于对二十大精神建设体育强国的认识,探求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智慧化建设。本文认为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智慧化建设存在着外源性供给与内源性延伸两大动力机制。阻滞困境:理念缺失: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智慧化建...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基于对二十大精神建设体育强国的认识,探求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智慧化建设。本文认为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智慧化建设存在着外源性供给与内源性延伸两大动力机制。阻滞困境:理念缺失: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智慧化建设观念滞后;技术制约: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智慧化建设应用单一;治理懈怠: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智慧化建设协同机制匮乏;社会支持局限: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智慧化建设程度落后。策略展望:聚焦体育培训认知变革,驱动智慧化引擎;促进体育产业技术革新,增强智慧化动力;增强体育产业共生治理,拓宽智慧化路径;整合体育培训社会支持,夯实智慧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教育培训业 智慧化 建设 体育强国
下载PDF
明至民国时期无锡木船业的发展初探
17
作者 陈雪冰 《上海地方志》 2024年第2期73-80,96,共9页
无锡民间造船业可追溯至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货物流通、商旅往返、渔业捕捞等对船只的需求益盛,至清末民初,无锡木船业发展达到鼎盛,形成了以“五姓十三家”从业人员为主的造船行业繁荣景象,杨、蒋、尤、徐、邵五姓宗族也由此成... 无锡民间造船业可追溯至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货物流通、商旅往返、渔业捕捞等对船只的需求益盛,至清末民初,无锡木船业发展达到鼎盛,形成了以“五姓十三家”从业人员为主的造船行业繁荣景象,杨、蒋、尤、徐、邵五姓宗族也由此成为江苏境内的造船大户。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梳理,可以了解无锡木船业的发展历程,探知当地舟船的主要种类及其用途,并以无锡代表性船型——西漳船为例,展现当地木帆船的主要特点与建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 明至民国 造船业 木帆船 西漳船
下载PDF
缺环跃进与全链逐进:技术追赶的路径抉择——以民国时期的飞机研制为例
18
作者 李国峰 冯立昇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4-82,共9页
全链逐进和缺环跃进的新理论,能够覆盖已有的追赶理论并使之简化。新理论应用于航空技术领域,导出了关于飞机研制的技术追赶理论的次级理论。全链逐进为“概念翼型—风洞—成熟翼型—飞机”,缺环跃进是“翼型理论—飞机”。这个次级理... 全链逐进和缺环跃进的新理论,能够覆盖已有的追赶理论并使之简化。新理论应用于航空技术领域,导出了关于飞机研制的技术追赶理论的次级理论。全链逐进为“概念翼型—风洞—成熟翼型—飞机”,缺环跃进是“翼型理论—飞机”。这个次级理论揭示了风洞对于飞机翼型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根据次级理论探析了民国时期飞机研制路径的抉择问题,限于风洞建设的滞后与发展不顺利,同时因航空教育发展、人才储备以及政策引导的影响,缺环跃进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全链逐进被边缘化,未能掌握飞机研制的核心技术,失去了早期的机会窗口。历史和现实表明,全链逐进是适合中国的科技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航空事业 技术追赶 飞机研制 风洞试验
下载PDF
清末民初开埠通商对云南产业结构变化的推动
19
作者 张丽虹 《文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8-43,共6页
清末民初开埠通商透射的云南产业变化动向为发展进口替代轻工业以及有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农矿产品初加工业,棉纺织品大量输入是触发云南自然经济基础裂变的动力,随着开埠通商而出现矿产品出口,凸显了矿业游离于农业的专业化倾向。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开埠通商 云南 产业结构
下载PDF
民国云南盐业档案的形成、特点及价值
20
作者 杨瑞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5-93,共9页
民国云南盐业档案产生于云南盐务管理活动,在民国文书、档案制度规范化管理下得以归档,并在盐业档案自身的重要性及社会的重视下得以留存至今。文章在调查、收集和整理档案的基础上,探讨民国云南盐业档案的形成过程,发现民国云南盐业档... 民国云南盐业档案产生于云南盐务管理活动,在民国文书、档案制度规范化管理下得以归档,并在盐业档案自身的重要性及社会的重视下得以留存至今。文章在调查、收集和整理档案的基础上,探讨民国云南盐业档案的形成过程,发现民国云南盐业档案具有来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及表现形式独特等特点。综合来看,民国云南盐业档案作为原始的一次文献,对研究民国云南盐业史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为川、滇、藏、黔、粤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并成为考察民国时期中央和地方互动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云南盐业 档案形成 档案特点 档案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