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汗腺汗孔瘤83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马锦媛 刘宇 +1 位作者 高天文 李春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 :分析小汗腺汗孔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对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4月—2014年11月由组织病理确诊的83例小汗腺汗孔瘤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男48例,女35例,平均年龄(52.75±1.73)岁,皮损好发于... 目的 :分析小汗腺汗孔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对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4月—2014年11月由组织病理确诊的83例小汗腺汗孔瘤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男48例,女35例,平均年龄(52.75±1.73)岁,皮损好发于四肢末端及头面部。临床表现多为红色或淡红色丘疹、结节及疣状赘生物。结论:小汗腺汗孔瘤临床表现多样,首诊易被误诊为化脓性肉芽肿、疣、脂溢性角化病、血管瘤等疾病,确诊依靠组织病理检查,皮损组织病理特点为嗜碱性小立方形细胞增生,肿瘤内可见有护膜的向管腔分化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瘤 小汗腺 组织病理
下载PDF
小汗腺汗孔瘤恶变 被引量:8
2
作者 庄贺婷 李航 +2 位作者 陈喜雪 武玲慎 涂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79-580,共2页
报告1例小汗腺汗孔瘤恶变。患者男,47岁。因左手掌皮损10年就诊。皮损表现为左手掌近小鱼际处可见直径约0.5cm淡红色圆形肿物。组织病理检查:小汗腺汗孔瘤,增生活跃,部分区域呈非典型性。考虑患者为良性小汗腺汗孔瘤基础上恶变,并向恶... 报告1例小汗腺汗孔瘤恶变。患者男,47岁。因左手掌皮损10年就诊。皮损表现为左手掌近小鱼际处可见直径约0.5cm淡红色圆形肿物。组织病理检查:小汗腺汗孔瘤,增生活跃,部分区域呈非典型性。考虑患者为良性小汗腺汗孔瘤基础上恶变,并向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早期发展,行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汗孔瘤 恶变
下载PDF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1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肖尹 关杨 +2 位作者 纪华安 薛丑文 李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1-602,共2页
报告1例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患者女,75岁。头皮有一肿块30年,迅速增大、破溃3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位于表皮内,由大多数基底样细胞和少数呈团块状分布的不典型嗜伊红鳞状细胞组成,部分区域可见管腔样结构。诊断:恶性小汗腺汗... 报告1例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患者女,75岁。头皮有一肿块30年,迅速增大、破溃3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位于表皮内,由大多数基底样细胞和少数呈团块状分布的不典型嗜伊红鳞状细胞组成,部分区域可见管腔样结构。诊断:恶性小汗腺汗孔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腺汗孔瘤 恶性
下载PDF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尤德渊 刘冰梅 +2 位作者 尤海燕 马烈 尤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观察细胞角蛋白在恶性小汗腺汗孔瘤中的表达,以期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例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其中2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绝大多数肿瘤细胞示34βE12阳性,部分肿瘤细胞(... 目的观察细胞角蛋白在恶性小汗腺汗孔瘤中的表达,以期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例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其中2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绝大多数肿瘤细胞示34βE12阳性,部分肿瘤细胞(衬于导管样结构和囊状腔隙内的细胞)示35βH11、CAM5.2和PKK1阳性。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胞质内管样结构。结论证实了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来源于小汗腺导管。同时提示,部分肿瘤细胞显示向小汗腺分泌部分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小汗腺汗孔瘤 细胞角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小汗腺汗孔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云峰 陈国瑞 +1 位作者 徐瑾 林叙含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小汗腺汗孔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16例小汗腺汗孔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小汗腺汗孔瘤常发生在肢端,临床表现多样,易于误诊,组织病理学特点为缺乏胞浆的立方细胞增生,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 目的:总结分析小汗腺汗孔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16例小汗腺汗孔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小汗腺汗孔瘤常发生在肢端,临床表现多样,易于误诊,组织病理学特点为缺乏胞浆的立方细胞增生,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与周围界限清楚.结论:发生在肢端红色或疣状结节,病史较长,临床如怀疑汗孔瘤诊断时,采取手术切除及病理活检的方式是最好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汗孔瘤 皮肤肿物 病理学
下载PDF
汗孔肿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英凤 李小强 +3 位作者 郁敏 孙静 宋梦圆 刘安琪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良、恶性汗孔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9例汗孔瘤(EP)和6例汗孔癌(EPC)进行临床特点和病理形态学观察,对6例EPC行免疫组化染色,并文献复习。结果良、恶性汗孔肿瘤发病部位相似,好发于下肢皮肤,其次为躯干和... 目的探讨良、恶性汗孔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9例汗孔瘤(EP)和6例汗孔癌(EPC)进行临床特点和病理形态学观察,对6例EPC行免疫组化染色,并文献复习。结果良、恶性汗孔肿瘤发病部位相似,好发于下肢皮肤,其次为躯干和头面部;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临床容易误诊为色素痣、血管瘤、鳞状细胞癌或脂溢性角化病等。EP镜下由增生一致的基底细胞样立方形细胞组成,伴导管分化,偶尔形成囊肿,可见小灶坏死和核分裂,EPC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显著异型性和核高分裂和/或有间质浸润。免疫组化示EPC肿瘤细胞p53阳性率10%~90%,Ki-67阳性指数10%~80%,p16(-);肿瘤内导管结构CEA和EMA(+),间质血管平滑肌SMA(+)。结论汗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肿瘤细胞有异型性和/或浸润性生长是EPC诊断的主要依据,免疫组化可辅助鉴别诊断;局灶核高分裂、灶状肿瘤细胞坏死及p53阳性均不能作为EPC的独立诊断指标;病史较长的汗孔瘤短时间内快速生长、自发出血或瘙痒、表面溃疡或多结节出现均提示恶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67例小汗腺汗孔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钟 方美珍 +4 位作者 李东升 陈柳青 黄萌 陈娜 张良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599-601,共3页
对我院明确诊断的67例小汗腺汗孔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6例,女31例,平均年龄(51.19±19.17)岁。患者皮疹好发于掌跖(34例,50.7%),主要表现为肤色、暗褐色或紫红色,圆形或类圆形斑块、结节、息肉状糜烂或出血性溃疡病灶,大多... 对我院明确诊断的67例小汗腺汗孔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6例,女31例,平均年龄(51.19±19.17)岁。患者皮疹好发于掌跖(34例,50.7%),主要表现为肤色、暗褐色或紫红色,圆形或类圆形斑块、结节、息肉状糜烂或出血性溃疡病灶,大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首诊诊断误诊率约95.5%,易误诊为疣(18例,26.87%)、肉芽肿(10例,14.93%)、脂溢性角化病(9例,13.43%)。组织学特点是皮损由形态一致的小基底细胞样立方形细胞组成,伴导管分化,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与周围界限清楚。67例患者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诊观察1个月~3年,其中18例失访,49例随访患者均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汗孔瘤 临床病理 手术切除
下载PDF
汗孔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希川 叶庆佾 +2 位作者 阎衡 郝飞 钟白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854-1855,1858,共3页
目的 研究汗孔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80~2006年11例汗孔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9例患者(81.82%)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男∶女比例为1∶4.5;好发于足部(5/11)及面部(4/11).大多数表现为红色结节或疣状损... 目的 研究汗孔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80~2006年11例汗孔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9例患者(81.82%)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男∶女比例为1∶4.5;好发于足部(5/11)及面部(4/11).大多数表现为红色结节或疣状损害,所有患者临床均误诊,最常见的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肉芽肿和血管瘤.本组病例瘤细胞巢内均可见有护膜内衬、大小不等的小孔或小管状结构,真皮中有明显毛细血管增生扩张.7例肿瘤团块与周围间质之间有明显裂隙形成,3例形成角囊肿.结论 汗孔瘤具有多样化的临床表现,易误诊,对足部及面部的病程长的红色结节或疣状损害,应考虑到汗孔瘤的可能.病理上应注意与基底细胞癌及脂溢性角化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瘤 皮肤肿瘤 病理学
下载PDF
小汗腺汗孔瘤与小汗腺汗孔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军红 刘丁 程蔚蔚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3期76-77,8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小汗腺汗孔瘤与小汗腺汗孔癌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作用。方法收集10例小汗腺汗孔瘤和3例小汗腺汗孔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中男6例,女7例,小汗腺... 目的探讨小汗腺汗孔瘤与小汗腺汗孔癌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作用。方法收集10例小汗腺汗孔瘤和3例小汗腺汗孔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中男6例,女7例,小汗腺汗孔瘤就诊年龄为32~72岁,小汗腺汗孔癌的就诊年龄为57~74岁。发病部位为足部、腿部、头皮、胸背部、面部等。皮肤表现多为增生性病变,若肿物或皮损短期内生长较快,或出现破溃、出血等表现,应考虑到恶变为小汗腺汗孔癌。免疫组化P16染色在10例小汗腺腺瘤中有2例灶状阳性表达,在3例小汗腺汗孔癌中均弥漫阳性表达。结论小汗腺汗孔瘤和小汗腺汗孔癌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有相关联系,临床极易误诊,确诊需依靠病理诊断,免疫组化P16染色在良、恶性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汗孔瘤 小汗腺汗孔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小汗腺汗孔瘤1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晋红中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3-604,共2页
报告1例左足趾小汗腺汗孔瘤。患者女,55岁。1年前左足第2趾出现一约1.5cm×1.2cm大的肿块,组织病理诊断为小汗腺汗孔瘤。
关键词 小汗腺汗孔瘤
下载PDF
磷酸化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D1在小汗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家彬 林能兴 +2 位作者 黄长征 刘厚君 涂亚庭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736-738,共3页
目的:检测磷酸化STAT3(p-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小汗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STAT3和Cyclin D1在小汗腺癌和小汗腺汗孔瘤包埋切片中的表达。结果:18例小汗腺癌中有13例p-STAT3表达阳性,14例Cyclin D1... 目的:检测磷酸化STAT3(p-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小汗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STAT3和Cyclin D1在小汗腺癌和小汗腺汗孔瘤包埋切片中的表达。结果:18例小汗腺癌中有13例p-STAT3表达阳性,14例Cyclin D1表达阳性,20例小汗腺汗孔瘤中有3例p-STAT3表达阳性,4例Cyclin D1表达阳性。在小汗腺癌中p-STAT3表达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724,P<0.01)。结论:p-STAT3和Cyclin D1在小汗腺癌的肿瘤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TAT3 CYCLIN D1 小汗腺癌 小汗腺汗孔瘤
下载PDF
兔骨折愈合过程蛋白质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永祥 苏伟 赵劲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观察骨痂中蛋白质含量、种类与正常骨质相比的变化,寻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条带,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兔桡骨骨折模型,以对侧相应部位健康骨组织为对照,分别于骨折后4周、6周、8周、12周提取骨痂及对侧骨组织的蛋白,检测各... 目的:观察骨痂中蛋白质含量、种类与正常骨质相比的变化,寻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条带,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兔桡骨骨折模型,以对侧相应部位健康骨组织为对照,分别于骨折后4周、6周、8周、12周提取骨痂及对侧骨组织的蛋白,检测各组蛋白浓度,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寻找差异蛋白条带并粗略估计分子量。结果:每一实验组蛋白浓度均较相应对照组增高,实验4周组蛋白浓度比其他实验组高(P<0.05),而其他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PAGE电泳图谱分子量为29.0~66.4ku区间范围内实验组蛋白条带比相应对照组多,分子量约为30ku附近有一明显条带在对照组中缺失。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蛋白质含量、种类均比正常骨质增加,以骨折早期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分子量约为30ku附近的明显差异条带可选择作为后续研究中鉴定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过程 骨痂 差异蛋白 电泳
下载PDF
8例汗孔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花志祥 施健 缪旭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总结汗孔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汗孔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6例40岁后发病。4例皮损发生于掌跖。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肉芽肿2例、血管瘤1例、皮肤纤维瘤2例、寻常疣1例,仅2例典型皮... 目的:总结汗孔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汗孔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6例40岁后发病。4例皮损发生于掌跖。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肉芽肿2例、血管瘤1例、皮肤纤维瘤2例、寻常疣1例,仅2例典型皮损疑诊汗孔瘤。8例患者病理改变均符合汗孔瘤。结论:汗孔瘤皮损临床上与多种增生性疾病相似,确诊需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瘤 临床表现 病理
下载PDF
汗孔瘤12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万慧颖 徐敏燕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汗孔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0—2016年12例皮肤汗孔瘤病例的皮损蜡块,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男5例、女7例。皮损通常发生... 目的探讨皮肤汗孔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0—2016年12例皮肤汗孔瘤病例的皮损蜡块,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男5例、女7例。皮损通常发生在中年人,主要位于肢端。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通常为单发性、生长缓慢、肤色或色素性的丘疹或结节。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由表皮延伸至真皮的肿瘤细胞索组成,肿瘤细胞呈均匀的立方形细胞,并有圆形、嗜碱性的核仁。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主要表达CK、CK8、EMA和CEA。结论皮肤汗孔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临床易误诊,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瘤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色素性小汗腺汗孔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倩楠 晋红中 渠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报道2例色素性小汗腺汗孔瘤(PEP)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近30年国内外报道的23例PEP的临床及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PEP病例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无明显好发部位。PEP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单发的,边界清楚的丘... 目的:报道2例色素性小汗腺汗孔瘤(PEP)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近30年国内外报道的23例PEP的临床及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PEP病例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无明显好发部位。PEP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单发的,边界清楚的丘疹或结节,部分区域呈黑色。病理上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类基底样细胞,向汗孔分化,肿瘤团块内可见大量黑素细胞和色素颗粒沉积。结论:PEP在性别和部位等方面与小汗腺汗孔瘤有明显的差别,临床与色素性肿瘤难以鉴别,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性小汗腺汗孔瘤 小汗腺汗孔瘤
下载PDF
脐部小汗腺汗孔瘤误诊为血管瘤1例
16
作者 丁炎 唐永建 +1 位作者 董吉 吴鹏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3-893,共1页
患者女,60岁,因"发现脐部肿物3个月、逐渐增大"就诊。查体:脐部见约2cm×2cm大小淡红色隆起结节,表面尚光整,质地较硬,边界清晰,基底可移动。超声检查:脐部见斑片状等回声,大小约20mm×18mm,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部似见网... 患者女,60岁,因"发现脐部肿物3个月、逐渐增大"就诊。查体:脐部见约2cm×2cm大小淡红色隆起结节,表面尚光整,质地较硬,边界清晰,基底可移动。超声检查:脐部见斑片状等回声,大小约20mm×18mm,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部似见网格样改变,内部见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最快流速约24.7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瘤 汗腺 血管瘤 诊断显像
下载PDF
接骨续筋口服液对家兔桡骨骨痂中OPG及破骨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谷丰 陈思洁 孙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685-688,共4页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口服液对家兔桡骨骨痂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产生及破骨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由安医大动物实验中心提供68只健康8个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雌雄皆用,根据该实验的要求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五组,每组平...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口服液对家兔桡骨骨痂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产生及破骨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由安医大动物实验中心提供68只健康8个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雌雄皆用,根据该实验的要求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五组,每组平均12只,考虑到死亡,预留8只备用,按照药物以及剂量的不同分为五组,造模术后分别予接骨续筋口服液低、中、高剂量、云南白药干预、空白对照模型组不予任何干预,分别造模术后1W、2W、4W采集标本,检验,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骨折造模术后1W,2W,4W接骨续筋口服液高剂量组骨痂中OPG的数值分别为230.79±4.96、304.80±9.41、275.75±5.07,相同时间点与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免疫组化总数目高于其他各组(P<0.05);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2W高于1W、4W(P<0.01);高剂量组接骨续筋口服液破骨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58±1.43、59.19±4.073、14.19±1.55,相同时间点与其他各组组间比较,接骨续筋口服液高剂量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2W高于1W、4W。结论:高剂量接骨续筋口服液在骨折愈合实验中具有明显升高骨痂中OPG的作用,并使破骨细胞使凋亡速度加快,减少骨折断端骨痂中破骨细胞数量,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中骨痂 接骨续筋口服液 OPG 破骨细胞凋亡率
下载PDF
背部小汗腺汗孔瘤1例
18
作者 邓永琼 张剑 +2 位作者 柳研 叶田 杨文信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4-1275,共2页
患者男,85岁。背部淡红色结节2年,不痛不痒,皮损逐渐增大,中央反复破溃。皮损组织病理示:与表皮相连的瘤细胞团呈宽幅度向真皮深层增殖,瘤体内可见囊腔及导管样结构,瘤细胞稍小于棘细胞,立方形,可见细胞间桥,核仁明显,未见明显核分裂相... 患者男,85岁。背部淡红色结节2年,不痛不痒,皮损逐渐增大,中央反复破溃。皮损组织病理示:与表皮相连的瘤细胞团呈宽幅度向真皮深层增殖,瘤体内可见囊腔及导管样结构,瘤细胞稍小于棘细胞,立方形,可见细胞间桥,核仁明显,未见明显核分裂相。诊断:小汗腺汗孔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汗孔瘤
下载PDF
Poroid Hidradenoma: Case Report and Excision Rationale
19
作者 J. Arwyn-Jones N. O’Hara +1 位作者 A. De Leo J. Birch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6年第4期270-274,共5页
Poroid hidradenoma is a benign eccrine neoplasm of the poroma family. We report a 65-year-old male patient who presented to his general practitioner with a poroid hidradenoma in zone 2 of the flexor surface of his lef... Poroid hidradenoma is a benign eccrine neoplasm of the poroma family. We report a 65-year-old male patient who presented to his general practitioner with a poroid hidradenoma in zone 2 of the flexor surface of his left middle finger.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histologically, after which the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us for wider excision. Although poroid hidradenoma is a benign tumour, wide local excision is mandatory. Here we discuss the reasoning behind this and present a rationale for excision marg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ma Poroid Hidradenoma Eccrine Tumour/Neoplasm
下载PDF
汗孔瘤误诊为隆突性纤维肉瘤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娟 杨裕佳 邱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25-1125,共1页
患者女,34岁,发现左乳疣状增生物5年余,无疼痛及瘙痒,后因皮损逐渐增大而就诊;无外伤及传染病史,家族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左乳外下象限紫红色包块隆起于皮肤表面,局部皮肤无破溃,触诊质地中等。超声:左乳外下象限皮肤及皮下见19... 患者女,34岁,发现左乳疣状增生物5年余,无疼痛及瘙痒,后因皮损逐渐增大而就诊;无外伤及传染病史,家族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左乳外下象限紫红色包块隆起于皮肤表面,局部皮肤无破溃,触诊质地中等。超声:左乳外下象限皮肤及皮下见19mm×10mm×14mm弱回声包块,与皮肤层关系较密切,包块内见点条状血流信号、较丰富,包块内探及高阻动脉频谱(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瘤 隆突性纤维肉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