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ult plane parameters of Sanhe-Pinggu M8 earthquake in 1679 determined using present-day small earthquakes 被引量:10
1
作者 Xiaoshan Wang Xiangdong Feng +4 位作者 Xiwei Xu Guiling Diao Yongge Wan Libin Wang Guangqing Ma 《Earthquake Science》 2014年第6期607-614,共8页
The great Sanhe-Pinggu M8 earthquake occurred in 1679 was the largest surface rupture event recorded in histor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plain. This study determines the fault geometry of this earthquake by... The great Sanhe-Pinggu M8 earthquake occurred in 1679 was the largest surface rupture event recorded in histor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plain. This study determines the fault geometry of this earthquake by inverting seismological data of present-day moderate-small earthquakes in the focal area. We relocated those earthquakes with the double-difference metho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clustered small earthquakes often occur in the vicinity of fault plane of large earthquake, and referring to the morphology of the long axis of the isoseismal line obtained by the predecessors, we selected a strip-shaped zone from the relocated earthquake catalog in the period from 1980 to 2009 to invert fault plane parameters of this earthquake. The inversio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strike is 38.23°, the dip angle is 82.54°, the slip angle is -156.08°, the fault length is about 80 km, the lower-boundary depth is about 23 km and the buried depth of upper boundary is about 3 kin. This shows that the seismogenic fault is a NNE-trending normal dip-slip fault, southeast wall downward and northwest wall uplift, with the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component. Moreover, the surface rupture zon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quake and seismic-wave velocity profile in the focal area all verified our study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he-Pinggu M8 earthquake Present-daymoderate-small earthquakes - Double-differenceearthquake location - Tectonic stress field Fault planeparameter
下载PDF
Dynamic changes of gravity fields before and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Ms8.0) 被引量:1
2
作者 Shen Chongyang Li Hui +5 位作者 Sun Wenke Huang Jinshui Sun Shaoan Xuan Songbai Tan Hongbo Liu Shaomi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2年第3期1-16,共16页
The pattern evolution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dynamic changes of regional gravity fields occurr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are analyzed, based on five epochs of 1998 -2007 mobile gravity da... The pattern evolution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dynamic changes of regional gravity fields occurr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are analyzed, based on five epochs of 1998 -2007 mobile gravity data from the middle-south section of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and two epochs of field research data collected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ombination with GPS data, leveling observations, and geotectonic environment data. The regional dynamic gravity changes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the eastward flow of solid matter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2- 10 yr). The two most meaningful gravity indicators of the Wcnchuan earthquake preparation are the positive (increasing) gravity changes occurring over many years in the southwest epicenter and the largescale gradient zone of gravity variation, with the cumulativ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gradient zone of gravity exceeding 200 μGal. The positive gravity changes may facilitate a constant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the gradient belt may support seismic shear breakage. Overall, the gravity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indicate a pattern of accelerating increase-decelerating increase-earthquake occurrence. The Songpan-Ganzi block generally displays a negative gravity change, providing evidence for a local upwarp- ing of the deep crust-mantle and an interior expansion of the deep crust attributable to high temperatures. The viewpoi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latant mechanism for earthquake prepa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gravity field dynamic changes mechanism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ost-earthquake
下载PDF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field and present-day tectonic activity 被引量:1
3
作者 Jin Ma Shunyun Chen Xiaoyan Hu Peixun Liu Liqiang Liu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2010年第1期57-67,共11页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cquire information on tectonic activity in western China from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field data. On the basis of the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t and strain, we analyzed the ...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cquire information on tectonic activity in western China from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field data. On the basis of the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t and strain, we analyzed the LSTdistribution in western China using the satellite data product MODIS/Terra. Our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are departures from annual changes of LSTin some areas, and that these chang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activity of some active tectonic zones. 2. When annual-change background values caused by climate factors are removed, the long-period component (LSTLow) of temperature residual (AT) of the LSTis able to serve as an indicator for tectonic activity. We have found that a major earthquake can produc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ST fields of surrounding areas. These effects are characterized by both rises and drops in temperature. For example, there was a noteworthy temperature decline associated with the Sumatran M9 earthquake of 2004 in the Bayan Har-Songpan block of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3. On the other hand, the LST field of a single area may respond differently to major shocks occurring in different areas in the regions surrounding China. For instance, the Kun- lun M 8.1 event made the LSTon the Longmen Mountains fault zone increase, whereas the Zaisan Lake M 7.9 quake of 2003, and the Sumatran M 9 event of 2004, caused decreases in the same area's LST. 4. The variations of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 over time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tectonic areas. These phenomena may provide clues for the study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processes. On the basis of these phenomena, we use a combi- nation of temperature data obtained at varied depths, regional seismicity and strain results obtained with GPS measurements, to test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ectonic activity derived from variations of the LST field, and discuss its implications to the creation of models of regional tectonic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surtace temperature(LST) field North-south seismic zone(N-S seismic zone) Bayan Har - Songpanblock Present-day tectonicactivity earthquake
下载PDF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及其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东明 王晓青 +1 位作者 黄宏生 丁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3-148,共6页
介绍了我国严峻的地震灾害形势,论述了制定地震现场工作技术标准的迫切需求;阐述了地震应急、地震现场应急及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的定义及关系,给出了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标准的标准化内容。期望该标准能规范地震现场工... 介绍了我国严峻的地震灾害形势,论述了制定地震现场工作技术标准的迫切需求;阐述了地震应急、地震现场应急及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的定义及关系,给出了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标准的标准化内容。期望该标准能规范地震现场工作的技术行为,提高地震现场的工作效率,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和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 地震应急指挥 标准化
下载PDF
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性鉴定量化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柏涛 王旭 +1 位作者 柴相花 王东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针对房屋震损状态这一定性指标的评价问题,提出了国家标准GB 18208.2-2001《地震现场工作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定量化方法,并引入了震损指数对房屋整体震损进行评价.通过大量房屋震损实例分析及经验总结,建立了房屋震损鉴定的数学... 针对房屋震损状态这一定性指标的评价问题,提出了国家标准GB 18208.2-2001《地震现场工作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定量化方法,并引入了震损指数对房屋整体震损进行评价.通过大量房屋震损实例分析及经验总结,建立了房屋震损鉴定的数学评价模型.具体分析流程包括:确定地震现场安全性鉴定层次关系;确定底层震损评价系数;确定震损房屋各部位的权重值;划分震损等级;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以往多次地震中大量房屋结构实例计算分析,并与其真实震损状态相对比,验证了本文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 安全鉴定 层次分析法 评价系数 震损指数
下载PDF
基于云技术的云南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优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方浩 李永强 +4 位作者 曹彦波 李兆隆 邓树荣 和仕芳 杜浩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7-264,共8页
对云南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概述,总结了该系统在通信网络保障、视频会议互联互通、应急信息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自主卫星通信等技术,对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对云南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概述,总结了该系统在通信网络保障、视频会议互联互通、应急信息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自主卫星通信等技术,对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并将其应用于地震应急中。结果表明:利用云技术和云计算资源,按照3种应用模式优化设计的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适合云南地震应急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指挥 地震现场 信息服务 视频会议 云计算
下载PDF
公路系统地震破坏等级划分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均岐 李杰 +1 位作者 刘金龙 杨正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通过对我国几次大地震震害资料的收集整理,对公路交通系统的地震破坏现象进行了详细分类,得到了公路交通系统内各研究对象的主要破坏方式。结合国内相关领域的规范和文献,对公路系统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进行了分析讨论,对现在的规范进... 通过对我国几次大地震震害资料的收集整理,对公路交通系统的地震破坏现象进行了详细分类,得到了公路交通系统内各研究对象的主要破坏方式。结合国内相关领域的规范和文献,对公路系统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进行了分析讨论,对现在的规范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得到了一套全新的破坏等级划分方法,为公路系统地震灾后现场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系统 震害资料 破坏等级 地震现场工作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房屋建筑震害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正华 魏景芝 +2 位作者 王玉石 陶正如 袁一凡 《震灾防御技术》 2008年第4期384-390,共7页
尽管在汶川大地震中大量房屋建筑遭受了严重破坏,然而,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所表现出的反应特征各不相同。本文在地震灾区震害现场调查所收集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对几类主要房屋建筑,如砖木房屋、多层砌体房屋、钢筋混凝土房屋等在强... 尽管在汶川大地震中大量房屋建筑遭受了严重破坏,然而,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所表现出的反应特征各不相同。本文在地震灾区震害现场调查所收集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对几类主要房屋建筑,如砖木房屋、多层砌体房屋、钢筋混凝土房屋等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及震害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认识,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房屋建筑 震害现场调查 反应特征 恢复重建
下载PDF
地震现场搜救力量部署模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新燕 顾建华 +1 位作者 郭红梅 雷秋霞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从搜救力量部署模型的原理出发,分别建立了区域搜救力量部署模型和局部搜救力量部署模型,并以汶川地震为背景,依托地震现场救援行动跟踪与监控软件,制作了区域搜救初次部署图、区域搜救自动部署图、局部搜索力量部署图以及局部营救力量... 从搜救力量部署模型的原理出发,分别建立了区域搜救力量部署模型和局部搜救力量部署模型,并以汶川地震为背景,依托地震现场救援行动跟踪与监控软件,制作了区域搜救初次部署图、区域搜救自动部署图、局部搜索力量部署图以及局部营救力量部署图。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供地震灾害救援现场的指挥和力量部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 搜救力量 部署模型
下载PDF
汶川“5·12”地震公路灾害分析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朝安 谭炳炎 胡卸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103,共7页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震区公路及其设施设备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公路受损里程累计53 295 km。通过灾后现场调查资料对震区高山峡谷地带的公路破坏特征进行了剖析和归纳。将地震灾害破坏模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地震...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震区公路及其设施设备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公路受损里程累计53 295 km。通过灾后现场调查资料对震区高山峡谷地带的公路破坏特征进行了剖析和归纳。将地震灾害破坏模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地震同步发生的地震波对公路结构本身造成的直接破坏模式,主要有公路的路面、桥梁、隧道结构本身的变形和破坏;另一种是地震诱发诸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灾害对公路的间接破坏作用。通过对两种破坏作用的分析,从6个方面提出了对震区高山峡谷地带的公路抗震防灾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5·12”地震 公路地震灾害 防灾对策 灾后现场调查
下载PDF
利用GPS观测资料分析2015年尼泊尔M_S8.1地震震前及震后形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东振 赵斌 +1 位作者 余建胜 谭凯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9-584,共6页
通过对尼泊尔M_S8.1地震前后附近区域GPS台站记录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震区以及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地震前后GPS站点速度场以及震后形变场。震前速度场显示,喜马拉雅构造带整体呈现出约16mm/a的压缩特征。同时,震前喜马拉雅构造带... 通过对尼泊尔M_S8.1地震前后附近区域GPS台站记录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震区以及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地震前后GPS站点速度场以及震后形变场。震前速度场显示,喜马拉雅构造带整体呈现出约16mm/a的压缩特征。同时,震前喜马拉雅构造带根据形变特征可分为东、中、西3段,其地震发生在中段,主要以北向挤压为主,而东西两段分别具有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的特征。震后GPS站点形变场显示,此次地震对中国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的影响较大,其最大震后位移达20mm左右。震后速度场显示,本次地震对尼泊尔地区以及中国藏南地区的构造形变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喜马拉雅构造带的年推挤速度减小,藏南地区的南北向运动速率减小,而东西向速度有增大的现象。这一现象可能对藏南地区的走滑断层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速度场 喜马拉雅构造带 震前及震后形变
下载PDF
多层砌体房屋地震现场安全性鉴定子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东明 孙柏涛 杨德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研究了多层砌体房屋地震现场安全性鉴定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多层砌体房屋地震现场安全性鉴定子系统。本文将该子系统运用到两个实际问题中,所得结论与专家基于经验的现场鉴定相吻合,初步验证了系统分析模... 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研究了多层砌体房屋地震现场安全性鉴定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多层砌体房屋地震现场安全性鉴定子系统。本文将该子系统运用到两个实际问题中,所得结论与专家基于经验的现场鉴定相吻合,初步验证了系统分析模块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 砌体房屋 建筑物安全性鉴定 模糊评价 子系统
下载PDF
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性鉴定的数值方法研究及应用软件开发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柏涛 王旭 柴相花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43,共8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性鉴定辅助决策系统的定义、用途及发展现状,并阐释了将其应用于地震现场中的作用、方法及意义。此外,还介绍了此辅助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分析及该系统的层次结构,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计算模型及其理...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性鉴定辅助决策系统的定义、用途及发展现状,并阐释了将其应用于地震现场中的作用、方法及意义。此外,还介绍了此辅助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分析及该系统的层次结构,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计算模型及其理论根据以及模型算法分析。深入研究了辅助系统的功能、业务流程和总体设计,讨论了系统的需求、数据的采集与管理、模型计算、结果输出、查询、统计和分析等功能,并简要介绍了辅助系统的界面设计方法及界面框图,同时对系统的进一步扩展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 安全鉴定 辅助决策系统
下载PDF
基于GIS的当雄同震InSAR形变场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珍 张永志 +2 位作者 焦佳爽 张文军 槐岩珂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5,共7页
InSAR技术对同震形变的量测达到了厘米级的精度,但在数据后处理和结果分析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采用可对空间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及分析等功能的GIS,对InSAR数据获取的2008年10月6日16时30分西藏自治区当雄县MW6.3地震的同震形变场... InSAR技术对同震形变的量测达到了厘米级的精度,但在数据后处理和结果分析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采用可对空间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及分析等功能的GIS,对InSAR数据获取的2008年10月6日16时30分西藏自治区当雄县MW6.3地震的同震形变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GIS可对多源数据进行有效管理;(2)可以确定当雄地震的震中位置;(3)可获取沉降区的最大形变量;(4)可确定主要的形变区间;(5)可将形变结果进行三维展示。GIS可有效地弥补InSAR数据后处理、数据分析及成果展示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GIS 地震形变场 数据后处理 数据分析
下载PDF
福建数字地下流体网对远处大震映震能力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小菁 陈莹 《国际地震动态》 2007年第3期31-37,共7页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8.7级地震及2005年印尼8.5级和巴基斯坦7.8级地震时福建省地下流体数字化监测台网观测到的震时和震后效应。结果表明以永安—晋江断裂为界线,北边多数观测井表现为水位上升,南边多...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8.7级地震及2005年印尼8.5级和巴基斯坦7.8级地震时福建省地下流体数字化监测台网观测到的震时和震后效应。结果表明以永安—晋江断裂为界线,北边多数观测井表现为水位上升,南边多数观测井为下降。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8.7级地震 震后效应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青海大柴旦6.3级地震现场应急工作主要经验及反思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文巧 陈有顺 +2 位作者 哈辉 卢宁 张恩育 《高原地震》 2008年第4期59-62,75,共5页
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大柴旦发生6.3级地震。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省、州(地、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使得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反应快速、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同时也反映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大柴旦发生6.3级地震。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省、州(地、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使得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反应快速、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同时也反映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6.3级地震 地震应急 地震现场 地震现场考察
下载PDF
基于GPS观测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于吉鹏 孟国杰 +6 位作者 苏小宁 Nikolay Shestakov Mikhail Gerasimenko Hiroaki Takahashi Mako Ohzono 刘泰 李承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7,共17页
基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东南部2012—2017年的GPS观测数据,利用包含年周期、半年周期、线性项和阶跃项的函数模型拟合GPS站坐标时间序列,得到ITRF2014下的速度场,并进一步转换到欧亚参考框架下得到相对欧亚板块的速度场。基于多尺度... 基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东南部2012—2017年的GPS观测数据,利用包含年周期、半年周期、线性项和阶跃项的函数模型拟合GPS站坐标时间序列,得到ITRF2014下的速度场,并进一步转换到欧亚参考框架下得到相对欧亚板块的速度场。基于多尺度球面小波方法解算应变率场,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研究了各GPS站对2011年日本东北M_W9.0大地震的震后松弛响应特征和背景形变场特征。结果表明:①若不扣除日本东北大地震的松弛效应,相对欧亚板块中国东北主体上表现为东南方向运动,在依兰—伊通断裂和嫩江断裂带之间,地壳表现为逆时针旋转,其他区域向东南方向运动,方向一致性较好,在敦化—密山断裂东侧速度大小明显增加。敦化—密山断裂和依兰—伊通断裂两侧拉张量分别为3.96±0.04 mm/a和0.71±0.05 mm/a,两条断裂的剪切运动不明显。总体上,面应变率显示出NW—SE向的拉张和NE—SW向的挤压,面应变率显示出依兰—伊通断裂南端、嫩江断裂带北端和俄罗斯远东东南部呈挤压状态。在依兰—伊通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南侧以及俄罗斯远东东南部最大剪应变率相对较大。②各GPS测站对2011年日本东北M_W9.0大地震震后松弛的响应整体上表现为东南向运动,松弛形变量随震中距增加而减小。松弛效应的面应变率总体上表现为NW—SE向的拉张和NE—SW向的挤压,面应变率显示出依兰—伊通、敦化—密山断裂南端、嫩江断裂带北端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具有挤压特征,其他地区表现为拉张特征。中国与俄罗斯远东边界南端存在一个明显的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③扣除日本东北M_W9.0大地震引起的松弛变形后,总体上面应变率仍然表现为NW—SE向的拉张和NE—SW向的挤压,面应变率最大值仍然位于依兰—伊通断裂和敦化—密山断裂南端、第二松花江断裂带以及俄罗斯远东和中国边界最南段。在依兰—伊通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南端,中国与俄罗斯远东边界南端的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仍然存在,表明这些地区应变积累较快,并且一直在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率场 多尺度球面小波 日本东北M_W9.0大地震 震后粘弹性松弛 中国东北地区
下载PDF
多层砌体结构地震现场安全鉴定量化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磊 孙柏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6,共10页
地震现场房屋安全鉴定是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仍处于经验评估阶段。砌体结构是我国地震作用下的主要承灾体。本文基于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GB 18208.2-2001)中的定性条文,结合实际震害... 地震现场房屋安全鉴定是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仍处于经验评估阶段。砌体结构是我国地震作用下的主要承灾体。本文基于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GB 18208.2-2001)中的定性条文,结合实际震害划分了多层砌体结构的各构件类及其细部,并确定了细部量化指标震损评价系数。选取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实际震害数据,通过残差分析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我国西南地区、考虑各构件类不同贡献程度的多层砌体结构地震现场安全鉴定量化模型。随机选取震害实例检验了模型的鉴定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鉴定多层砌体结构的受震震损状态,结果相对科学可靠。模型消除了不同鉴定人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安全鉴定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 安全鉴定 震损指数 残差分析 量化模型
下载PDF
地震现场建筑物整体震损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显辉 孙柏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90-2396,共7页
为合理确定震后地震现场安全鉴定时建筑物整体震损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研究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详细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并举例计算出了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震损各影响... 为合理确定震后地震现场安全鉴定时建筑物整体震损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研究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详细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并举例计算出了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震损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结果表明:AHP法计算过程简洁、计算结果精确;AHP法处理复杂系统问题时,每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均可以定量化,非常清晰、明确;AHP法能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系统分解。可见应用AHP法来确定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震损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是非常合理和准确的。因此,在确定其他类型结构整体震损各影响因素权重系数时,也可以参考应用AHP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 整体震损指数 两层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权重
下载PDF
震后城市地震动场快速评估系统研究
20
作者 卜超鹏 丁海平 杨朝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4-758,共5页
震后灾情的快速评估是政府救灾的主要决策依据,而烈度的快速评估是其基础。本文在ArcGIS二次开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城市震后烈度快速评估系统,并以福州市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首先,根据具有跨平台运行能力的实时数据接收程序,将福... 震后灾情的快速评估是政府救灾的主要决策依据,而烈度的快速评估是其基础。本文在ArcGIS二次开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城市震后烈度快速评估系统,并以福州市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首先,根据具有跨平台运行能力的实时数据接收程序,将福州强震台网所记录到的地震数据文件导入本系统,再利用福州地区各类场地的地震动放大因子β,经过本系统自行编制的计算程序的快速处理,可以在1~2分钟的时间内得到福州地区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及加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另外,如果强震台没有得到强震记录,依靠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地震震源参数信息,同样可以进行烈度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地震动场 地震烈度图 震后烈度快速评估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