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controlling long-term performance by tensioning post tendon of long-span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s 被引量:1
1
作者 HE Mingxuan ZHENG Yifeng ZHAO Qun 《Global Geology》 2013年第4期213-216,共4页
The problems like cracking of the girder in the mid-span and the ever-increasing vertical deflection appear during the long term usage of the long-span continuous rigid-flame bridge. Post-tension tendon with re- serve... The problems like cracking of the girder in the mid-span and the ever-increasing vertical deflection appear during the long term usage of the long-span continuous rigid-flame bridge. Post-tension tendon with re- served duct can increase the pre-stress of the main beam effectively, and decrease the long term span defl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irder.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er tension position is very crucial to optimis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bridge and control the deflection increase.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en- gineering,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ositions of post-tension tendon ( including top-, web- and bottom plate tendons) on the stress and deflection of the main beam, and find out the optimal position of post tend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long term performance post tendon optimal tension position
下载PDF
Approach to Determine Corrosion Propensity in Post-Tensioned Tendons with Deficient Grout
2
作者 Juan Carlos Rafols Kingsley Lau +2 位作者 Ivan Lasa Mario Paredes Adel ElSafty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3年第3期182-187,共6页
After corrosion failure of post-tensioned tendons was identified in a Florida bridge in early 2011, laboratory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on extracted sections from the failed tendons to identify the grout pro... After corrosion failure of post-tensioned tendons was identified in a Florida bridge in early 2011, laboratory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on extracted sections from the failed tendons to identify the grout properties and makeup leading to the failure and also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corrosion. The initial steps in identification of PT tendons with a high propensity for corrosion initiation or damaged included a detailed visual insp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voids in the grout. Voids in tendon can be a result of bleed water formation or construction problems.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ficient grout and corrosion behavior of steel in the affected bridge gave a first approach to assessing grout deficiency and corrosion susceptibility. However, refinement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causing grout segregation and the elucidation of the role of sulfates, oxygen content, and pore water pH in corrosion development are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 Tensioned GROUT Dissimilar tendon CORROSION
下载PDF
Rock engineering design of post-tensioned anchors for dams - A review 被引量:8
3
作者 E.T. Brown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1-13,共13页
High-capacity, post-tensioned anchors have found wide-spread use, originally in initial da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more recently in the strengthening and rehabilitation of concrete dams to meet modern design and... High-capacity, post-tensioned anchors have found wide-spread use, originally in initial da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more recently in the strengthening and rehabilitation of concrete dams to meet modern design and safety standards. Despite the advances that have been made in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during the last 80 years in which post-tensioned anchors have been used in dam en- gineering, some aspects of the rock engineering design of high-capacity rock anchors for dams have changed relatively little over the last 30 or 40 years. This applies, in particular, to the calculations usually carried out to establish the grouted embedment lengths required for deep, post-tensioned anchors. These calculations usually make simplified assumptions about the distribution and values of rock-grout interface shear strengths, the shape of the volume of rock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uplift fail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system of post-tensioned anchor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at failure. The resulting designs are generally conservativ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aspects of the rock engineering design of large, post- tensioned rock anchors for dams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making greater use of modern, comprehensive, numerical analys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ree-dimensional (3D) models of the rock mass structure, realistic rock and rock mass properties, and the results of prototype anchor tests in the rock mass concer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 engineering post-tensioned anchorsRock engineering designGrout-tendon bondRock-grout bondRock mass uplift failure
下载PDF
预应力摇摆双层桥梁框架墩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4
作者 李挺 陈建平 +1 位作者 王建飞 王利辉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8,共10页
为了提升双层桥梁结构震后功能的可恢复性,本文提出一种预应力摇摆双层桥梁框架墩结构体系。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和动量矩守恒定理建立该类摇摆双层桥梁框架墩的动力反应分析模型,进行了结构地震反应的分析,给出了预应力束参数对体系地震... 为了提升双层桥梁结构震后功能的可恢复性,本文提出一种预应力摇摆双层桥梁框架墩结构体系。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和动量矩守恒定理建立该类摇摆双层桥梁框架墩的动力反应分析模型,进行了结构地震反应的分析,给出了预应力束参数对体系地震反应的影响,并对Ricker小波作用下结构的抗倒塌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实际工程尺寸的预应力摇摆双层桥梁框架墩在E2地震作用下的残余位移小,结构基本无塑性损伤;增大初始预应力参数ρ_(t0)可以减小上层墩柱的位移反应,但下层墩柱的反应呈现一定程度的增大;在一定频率范围内预应力设计参数的增大可以提升结构的抗倒塌能力,但在另外一些频率范围内则存在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墩 预应力束 摇摆结构 分析模型 地震反应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分析恢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思路 被引量:1
5
作者 齐家敏 兰彩虹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经筋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灵枢》恢刺法治疗此病的思路,分别从病因病机方面:阴阳跷脉脉气失调、卫气运行失常、顽固性结筋病灶点的卡压来探讨该病,以及恢刺治疗该...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经筋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灵枢》恢刺法治疗此病的思路,分别从病因病机方面:阴阳跷脉脉气失调、卫气运行失常、顽固性结筋病灶点的卡压来探讨该病,以及恢刺治疗该病的理论依据及临床优势,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经筋理论 恢刺
下载PDF
跳深练习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加速跑和肌肉-肌腱硬度的影响
6
作者 刘瑞东 张军鑫 +2 位作者 曾子辰 麦吾兰江·吐尔洪江 张俊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1-569,共9页
激活后增强效应(PAP)是一种通过特定的高负荷训练来急性提高运动员爆发力的策略。通过随机交叉控制实验设计,共招募了24名一级男子短跑运动员,分别在无负重(DJ组)和20%体重负重(WDJ组)条件下进行跳深练习,并在不同恢复时间(4 min、8 min... 激活后增强效应(PAP)是一种通过特定的高负荷训练来急性提高运动员爆发力的策略。通过随机交叉控制实验设计,共招募了24名一级男子短跑运动员,分别在无负重(DJ组)和20%体重负重(WDJ组)条件下进行跳深练习,并在不同恢复时间(4 min、8 min、12 min)对其0~20 m加速跑成绩和肌肉-肌腱硬度进行测试,旨在评估不同负重条件下跳深练习如何有效利用PAP,从而提高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加速跑表现。结果显示,2种条件下的跳深练习均显著提高了20 m加速跑成绩,DJ组与WDJ组在8 min时分别提高了0.061 s(p<0.05)与0.050 s(p<0.05),在12 min时分别提高了0.061s(p<0.01)与0.054 s(p<0.01)。WDJ组显著增加了步长(平均增加2.290~3.040 cm, p<0.01)和延长触地时间(平均增加0.008~0.015 s,p<0.01),DJ组显著加快了步频(平均增加0.071~0.084 Hz,p<0.05)。此外,WDJ组在提高股二头肌硬度方面表现更佳(平均增加10.708~16.875 N/m,p<0.001)。研究结论:1)DJ组和WDJ组均能有效诱导PAP,在4~12 min的恢复时间内显著改善了加速跑表现和增加了肌肉-肌腱硬度,肌肉-肌腱硬度增加可能是PAP改善运动表现的多个机制之一;2)无负重跳深练习更有助于加快运动员的步频,而20%负重跳深练习则更有助于增加步长和延长触地时间,这表明2种练习在优化加速跑的运动参数上各有优势。教练员在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时可根据运动员的具体需求与短板,灵活选择无负重跳深练习或20%负重跳深练习,以实现运动参数的全面优化,进而提高运动员的加速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跳深 热身活动 加速跑 肌肉-肌腱硬度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简支梁受力性能研究与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48
7
作者 孙海 黄鼎业 +1 位作者 王增春 易发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29,共5页
根据四根体外预应力简支梁的试验,得出体外预应力简支架在非线性状态下的反应,并利用大变形条件下的杆件结构变形推导了包括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单元刚度矩阵,同时编制了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进行验证。鉴于以往关于体外预应力结构... 根据四根体外预应力简支梁的试验,得出体外预应力简支架在非线性状态下的反应,并利用大变形条件下的杆件结构变形推导了包括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单元刚度矩阵,同时编制了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进行验证。鉴于以往关于体外预应力结构对于预应力筋随外力的变化介绍较少,本文在以往一些学者所作的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应力筋在转向块处的受力模型,并与本文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所选用的方法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非线性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应力
下载PDF
底部开水平缝摇摆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党像梁 吕西林 周颖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189,共8页
底部开水平缝摇摆剪力墙结构定义为:在剪力墙与基础连接处的两端设置水平缝,中间部分仍保持正常连接,同时在墙体两端对称设置无黏结后张拉预应力钢绞线保证剪力墙体的自复位能力。本文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底部开水平缝摇摆剪力墙的有... 底部开水平缝摇摆剪力墙结构定义为:在剪力墙与基础连接处的两端设置水平缝,中间部分仍保持正常连接,同时在墙体两端对称设置无黏结后张拉预应力钢绞线保证剪力墙体的自复位能力。本文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底部开水平缝摇摆剪力墙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推覆分析和滞回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底部开水平缝剪力墙与普通剪力墙相比,初期承载力有所降低,但可以经历较大位移,延性明显提高且残余变形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剪力墙 底部 水平缝 后张拉筋 自复位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摇摆式预应力混凝土桥墩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军文 张伟光 李建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06-111,共6页
根据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提出一种摇摆式预应力混凝土桥墩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桥梁抗震设防水准确定桥墩的损伤水平,并考虑墩底接缝区变形的影响计算桥墩的目标位移;借助非弹性位移谱计算桥墩的位移需求。摇摆式预... 根据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提出一种摇摆式预应力混凝土桥墩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桥梁抗震设防水准确定桥墩的损伤水平,并考虑墩底接缝区变形的影响计算桥墩的目标位移;借助非弹性位移谱计算桥墩的位移需求。摇摆式预应力混凝土桥墩在墩底接缝区设置耗能钢筋或外部耗能装置来耗能地震能量,利用无粘结后张拉钢束在接缝处产生的摩擦力提供剪切抗力,合理设计预应力钢束的初张力,使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保持在弹性范围内,保证其良好的复位能力。通过与已有的设计方法相比,评估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已有的设计方法相比,用所提出的摇摆式预应力混凝土桥墩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果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摇摆式桥墩 后张预应力 基于性能设计 基于位移设计
下载PDF
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的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自强 喻波 +2 位作者 密士文 余涛 肖嘉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21-3530,共10页
为提高预应力管道压浆缺陷的检测效果,利用相控阵进行超声波检测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单震源对比,定量计算相控震源对信噪比的提升能力。在压浆缺陷的定量计算方面,利用虚拟动态聚焦成像法进行缺陷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相控阵... 为提高预应力管道压浆缺陷的检测效果,利用相控阵进行超声波检测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单震源对比,定量计算相控震源对信噪比的提升能力。在压浆缺陷的定量计算方面,利用虚拟动态聚焦成像法进行缺陷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相控阵和波纹管的特征,利用相控震源发射定向超声波,使超声波能量集中在预应力管道附近,可以大大提高有效信号的信噪比,突出空洞等异常体的反射信号;利用本文提出的超声波相控阵法可以解决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的无损检测难题,检测方法易实现,效率较高,检测分辨率可以达到1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超声波 预应力管道 虚拟动态聚焦成像
下载PDF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被引量:5
11
作者 季伟 李海峰 阮狄克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361-362,共2页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2007年65例跟腱断裂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5例,发生并发症者12例,急性跟腱断裂10例,陈旧性跟腱断裂2例。其中跟腱再断裂3例,均给予再次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2007年65例跟腱断裂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5例,发生并发症者12例,急性跟腱断裂10例,陈旧性跟腱断裂2例。其中跟腱再断裂3例,均给予再次手术治疗,术式为端端吻合+跖肌腱加强,术后恢复良好;伤口感染不愈合3例,给予再次彻底清创及换药处理或皮瓣转移后伤口愈合;皮肤坏死2例,行换药处理或局部旋转皮瓣修复后治愈;术后跟腱粘连及踝关节僵硬4例,通过加强功能锻炼,术后6~1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伤后治疗的延误、术中操作不当及跟腱本身因素等是导致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跟腱伤后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微创操作及术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加固两层砖砌体墙体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航 吴岳松 +2 位作者 刘浩 贺宇龙 韩明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80-89,共10页
针对既有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不满足鉴定要求的问题,提出了沿房屋全高设置体外预应力筋的全高预应力抗震加固法和在楼层间设置体外预应力筋的层间预应力抗震加固法。为验证加固效果,进行了6片两层砖砌体墙体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对比分析... 针对既有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能力不满足鉴定要求的问题,提出了沿房屋全高设置体外预应力筋的全高预应力抗震加固法和在楼层间设置体外预应力筋的层间预应力抗震加固法。为验证加固效果,进行了6片两层砖砌体墙体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未加固墙体、全高预应力加固墙体、层间预应力加固墙体以及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预应力加固和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加固均可以明显改善墙体的破坏形态,提高开裂荷载、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预应力加固墙体的开裂荷载、变形能力与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加固墙体基本相当,但是受剪承载力要高于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加固墙体。预应力筋还可以降低砖墙的刚度退化速率,有效提高结构的开裂后刚度。预应力加固墙体的耗能能力明显高于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该加固方法基本不改变墙体的弹性抗侧刚度,加固后墙体的质量也基本没有增加,是一种低影响的抗震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层砖砌体墙体 抗震加固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法 抗震性能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小华 陈扬骥 +2 位作者 刘永明 奉龙成 杨家玉 《结构工程师》 2002年第2期25-31,共7页
通过对六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试验 ,分析了非预应力筋的配筋率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同时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的耦合分析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 ,并利用按该方法所编的非线性程序对六根体外预... 通过对六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试验 ,分析了非预应力筋的配筋率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同时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的耦合分析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 ,并利用按该方法所编的非线性程序对六根体外预应力简支梁进行了非线性分析 ,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相当精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非线性 极限承载力 混凝土 简支梁
下载PDF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修复创伤后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成 陈欣 +2 位作者 沈余明 覃凤均 胡骁骅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2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修复创伤后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创伤后骨和/或肌腱外露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进行修复。治疗方法为Ⅰ期创...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修复创伤后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创伤后骨和/或肌腱外露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进行修复。治疗方法为Ⅰ期创面扩创,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后,创面表面移植人工真皮,待2~3周人工真皮血管化良好、外露的骨和/或肌腱完全被类真皮组织覆盖后,Ⅱ期行薄层自体皮移植手术修复创面。结果24例患者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移植的人工真皮血管化良好,移植的自体皮成活良好,创面得到有效修复,供皮区瘢痕较轻。结论人工真皮和自体皮移植修复创伤后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方法简单,修复效果好,供皮区损伤轻,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创面修复 人工真皮 骨外露 肌腱外露
下载PDF
一种降低混凝土弹性压缩预应力损失的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培峰 郑步全 陈艾荣 《中南公路工程》 2006年第5期48-51,共4页
根据弹性变形的可恢复特性,提出一种利用临时预应力钢束放松时产生的弹性恢复变形,来减小由于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方法。给出了考虑临时束作用的弹性压缩损失计算公式,着重介绍了可供工程应用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算例验... 根据弹性变形的可恢复特性,提出一种利用临时预应力钢束放松时产生的弹性恢复变形,来减小由于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方法。给出了考虑临时束作用的弹性压缩损失计算公式,着重介绍了可供工程应用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给出了建议,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损失 弹性压缩 后张法构件 临时束 简化计算
下载PDF
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布索方案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勇 程浩 +1 位作者 李伟兴 季跃 《结构工程师》 2004年第6期6-10,共5页
确定预应力筋布索方案是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项关键内容。结合若干工程成功经验.就满足规范构造要求、减少摩擦损失、预应力筋有效连接、张拉锚固节点处理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用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可为设计及施... 确定预应力筋布索方案是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项关键内容。结合若干工程成功经验.就满足规范构造要求、减少摩擦损失、预应力筋有效连接、张拉锚固节点处理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用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可为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索 框架梁 超长 无粘结预应力筋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锚固节点 张拉 方案 施工 工程
下载PDF
“双控”技术在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志蒙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01年第4期5-7,W008,共4页
论述了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中的应力控制技术和理论伸长值的准确实用计算方法 ,通过理论伸长值与实测伸长值的比较分析 ,判断桥梁预加应力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公路桥 预应力混凝土桥 后张法 预应力筋 张拉 双控技术 应用 应力控制技术 伸长值控制技术
下载PDF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几个概念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立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7-19,47,共4页
针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有关最佳平衡荷载,平衡荷载效应,控制合理预应力钢筋用量的最主要因素,楼盖平板上扁梁的内力分析以及预应力钢筋形状等概念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设计 后张法 平衡载荷
下载PDF
某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施工技术
19
作者 汪兴毅 胡俊 杨智良 《低温建筑技术》 2006年第6期89-91,共3页
结合合肥市广播电视中心工程探讨了在超大面积楼盖中无粘结预应力施工中的若干问题,内容涉及到预应力钢绞线的固定、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程序的优化、耐久性处理等几项关键技术。
关键词 超大面积 无粘结预应力 混凝土后浇带 耐久性
下载PDF
预制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翁沙羚 高志勇 +2 位作者 黄国阳 奚康 张旭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16期65-68,共4页
基于关键截面弯矩-曲率分析提出用于设计的预制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简化分析方法。通过与拟静力试验和纤维模型结果的对比,证明简化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利用简化分析方法进行了高宽比、轴压比和耗能钢筋配筋率等参数分析。简化分... 基于关键截面弯矩-曲率分析提出用于设计的预制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简化分析方法。通过与拟静力试验和纤维模型结果的对比,证明简化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利用简化分析方法进行了高宽比、轴压比和耗能钢筋配筋率等参数分析。简化分析方法与纤维模型或三维有限元模型相比,更方便设计应用并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拼装桥墩 地震响应 简化分析模型 无黏结后张预应力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