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plomatic Implications of Women's Work in American Consumer Society
1
作者 Qianyu Jiang 《Sociology Study》 2015年第11期883-894,共12页
American foreign policies have observed guiding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yet an overemphasis on political values leads to more conflicts than mutual understandings in today's world.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 American foreign policies have observed guiding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yet an overemphasis on political values leads to more conflicts than mutual understandings in today's world.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exploring diplomatic implications of "women's work"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cultural values of the Four Freedomsmmajor pillars supporting modern American liberalism. This paper foregrounds the domestic and diplomatic significance of "women's work" by analyzing women's contributions as laborers at home, in the labor force, and in American consumer society. As American women participated in the paid labor force and took up most consumptive activities, women outside America also worked hard to provide food and care for famil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 more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women's work" is not only indispens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industry,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 expansion of marketplace, but integrates a system of dualisms separating wage labor and housework, or divisions between spheres of men and women. Moreover, investigations into hidden values of women's work alleviate worries arising from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oreover, placing women's work in perspective enables diplomats to see through factors leading to international hostilities, to reduce conflicts arising from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o understand America's soft power pertin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s work American consumer society women's freedom diplomatic implications
下载PDF
On the Ethical Choices of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in Consumer Society
2
作者 SHAO Yun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8期199-201,204,共4页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is Steinbeck's last published novel, which received negative and positive criticism at homeand abroad. Persistent concern for ethics and morality as one of themes displayed by Steinbec...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is Steinbeck's last published novel, which received negative and positive criticism at homeand abroad. Persistent concern for ethics and morality as one of themes displayed by Steinbeck in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Living in the 1950 s of America, Ethan's family were confronting a consumer society. By using the theory of literary ethical criti-cism, tracing back to ethic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this essay aims to analyze the ethical questions that the Ethan's family facedand their ethical choice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umer society LITERARY ETHICAL CRITICISM ETHICAL CHOICE
下载PDF
Attitudes Towards Shoplifting: A Preliminary Cross-cultural Study of Consumers
3
作者 Amal Abdelhadi Carley Foster +1 位作者 Paul Whysall Mohammed Rawwas 《Management Studies》 2014年第6期373-380,共8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consumers' attitudes towards shoplifting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1. What may influence offenders to engage in shoplifting? 2. To which ...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consumers' attitudes towards shoplifting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1. What may influence offenders to engage in shoplifting? 2. To which extent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s shoplifting might reflect cultural issues? The study adopted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data collection and was conducted in two stages including different retail contexts.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529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from UK, US, and Libyan consumers finds that attitudes towards shoplifting are broadly similar despite the different cultural and retail contexts therefore this study reinforces the view that ethical behaviour is culturally bound. However, on closer inspec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interesting disparities among the countries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attitudes towards the consequences of shoplifting, the impact it has on the social networks of the perpetrator and whether the demographics of the shoplifter play a role in the decision to punish the offender. It also suggests that attitudes towards shoplifting are complex and context specific making it particularly problematic for international retailers to implement universal shoplifting preventative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PLIFTING Libya UK USA CROSS-CULTURAL consumer theft Arab non-Western societies intemationalretailers
下载PDF
图像资本的视觉叙事及其意识形态批判 被引量:1
4
作者 邓伯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1,共9页
在现代消费社会,随着表意图谱在视觉经验处的集结,图像借助视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占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制于图像逻辑的规制,图像就此完成其资本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在本质上讲,图像资本不是图像本身,而... 在现代消费社会,随着表意图谱在视觉经验处的集结,图像借助视觉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占领,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制于图像逻辑的规制,图像就此完成其资本身份的社会性建构。在本质上讲,图像资本不是图像本身,而是一种以图像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图像资本通过制造“假象”意识形态,激活人们的伪欲望结构,为资本的剩余价值增殖提供源源不断的伪消费驱动。图像资本通过将影像编织成被隔离的“景观”意识形态世界,进而把资本意识形态统治纳入到无意识控制之中。图像资本通过对非实在的象征性的结构化“符号”意识形态的控制,来完成隶属于资本的能指意识形态的再生产过程。图像资本开启了意识形态直接物化的大门,建构了比现实还真实的超真实“场境”意识形态,使受众自愿地投入到资本意识形态的逻辑框架之中。从“假象”到“景观”、到“符号”再到“场境”,验证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对于图像资本意识形态依然具有持续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图像资本 视觉叙事 意识形态批判
下载PDF
消费与社会责任:一个关于利益与道德的二元对立困境及其出路探究
5
作者 吴金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3,共10页
现代消费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利益与道德之间的二元对立困境,反映了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经济主义偏见。消费是涉及商品化和去商品化过程的复杂社会活动,始终是利益与道德的结合体。企业、消费者和国家作为消费道德性的三... 现代消费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利益与道德之间的二元对立困境,反映了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经济主义偏见。消费是涉及商品化和去商品化过程的复杂社会活动,始终是利益与道德的结合体。企业、消费者和国家作为消费道德性的三大来源,在社会责任消费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各自相应的作用。西方社会中基于市场原理驱动并聚焦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互动响应的社会责任消费发展模式,因其内含自相矛盾的一面而容易被“商业主义”收编而事与愿违。基于此,关注国家在推动社会责任消费中的作用,对于具有“强国家”传统的我国而言,不失为值得期待的另一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消费 消费社会 利益 道德 国家
下载PDF
消费主义情境下的符号操持——以盲盒消费为例
6
作者 刘翔 《晋阳学刊》 2024年第3期107-114,共8页
消费社会中,“物”的极大丰盛使得“物”摆脱了生产逻辑而进入符号逻辑的序列,并从此落入了整个语言学体系合理性的操控之中。以盲盒消费为切入点,正是以“物”的功能性的消解为契机,盲盒手办成为符号操持的对象,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现... 消费社会中,“物”的极大丰盛使得“物”摆脱了生产逻辑而进入符号逻辑的序列,并从此落入了整个语言学体系合理性的操控之中。以盲盒消费为切入点,正是以“物”的功能性的消解为契机,盲盒手办成为符号操持的对象,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现象级消费品,并且也成为人与人之间产生关联的契机。分别从消费逻辑、消费者和消费品三个维度来解读符号对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介入,永恒自洽的符号逻辑将被升级为拟真模式,并最终导致意义的“内爆”,此种意义的荒芜恰是符号操持的必然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盒 消费社会 符号操持 内爆
下载PDF
工作伦理的式微与高等教育的变革
7
作者 林苗羽 王建华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9,共12页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工作即正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主义的盛行,工作伦理正在式微。一方面,由于体面工作机会的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得不去从事一些原本不需要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工作,导致受高等教育的经历与工...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工作即正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主义的盛行,工作伦理正在式微。一方面,由于体面工作机会的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得不去从事一些原本不需要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工作,导致受高等教育的经历与工作世界的关系愈加畸形。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对工作的取代和无意义工作的产生加速了“后工作时代”的到来,致使人们被工作奴役,成为廉价的劳工,同时也使高等教育沦为生产“工作机器”的“工厂”。为了避免人们在今后沦为“剩余”的劳动力,高等教育必须做出革新,通过传授给人们以更实用的通用技能并赋予工作以意义,从而为构建新社会契约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工作伦理 消费社会 后工作时代
下载PDF
城市中心商业区商业模式创新与演化路径研究——以东京原宿商业区为例
8
作者 王震霆 陈雯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5,共7页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精神消费”变革。如何助力城市中心商业区满足新需求,有必要借鉴先发国家成熟经验。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商业模式创新与路径演化新框架,以东京原宿商业区为例,利用日本学者最新研究数据及成果,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精神消费”变革。如何助力城市中心商业区满足新需求,有必要借鉴先发国家成熟经验。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商业模式创新与路径演化新框架,以东京原宿商业区为例,利用日本学者最新研究数据及成果,分析框架中4个主要演化步骤特征,揭示路径演化机制。提出及时、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凝练商业区精神内核,通过产品、服务等进行展示;不拘泥于单一商业景观束缚,建设与商业主体定位或产品特性相契合的多元化景观空间;鼓励成立复合型社区组织,赋予其小区域自治权;架构主体间沟通与协作的有效知识网络;造就体验化、细分化、差异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商业模式集群等6方面策略,为我国城市中心商业区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游憩商业区 第四消费时代 复杂适应系统 商业模式创新
下载PDF
对“国风变装”短视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批判性透视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雯睿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当今各大视频平台流行的“国风变装”短视频可被看作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现象,其中融入了丰富的美感元素。但是,这种美感并非我们在经典美学中所理解的美感,而是由消费社会制造的、披着“美”的外衣的快感。“国风变装”短视频带... 当今各大视频平台流行的“国风变装”短视频可被看作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现象,其中融入了丰富的美感元素。但是,这种美感并非我们在经典美学中所理解的美感,而是由消费社会制造的、披着“美”的外衣的快感。“国风变装”短视频带有明显的文化工业特质,在消费逻辑的操纵之下,创作者对于流量的关注更胜于质量,因而常常创作出模式化的视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推进成了促进消费的一种话语策略,所生产出的实为美感的幻象,在这种情况下,美感被快感偷换,人们的感性钝化,审美能力被削弱,最终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真正的审美相背离。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已违背了其推崇者最初的美学畅想,我们需要回溯其理论渊源,以此来重建一种与当今时代之人的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变装”短视频 日常生活审美化 消费社会 文化工业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工业建筑改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晋源 《城市建筑》 2024年第8期164-168,共5页
从大规模制造的生产社会到后工业的消费社会,工业建筑面临着从废弃到再利用的更新问题。文章从后现代主义和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梳理工业建筑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联,简要介绍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接着探讨工业建筑改造在事... 从大规模制造的生产社会到后工业的消费社会,工业建筑面临着从废弃到再利用的更新问题。文章从后现代主义和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梳理工业建筑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联,简要介绍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接着探讨工业建筑改造在事件导向的趋势下,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后现代的空间特征和空间体验。废弃工业建筑重新回归城市日常,增强了城市空间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提供了更多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消费社会 工业建筑改造 空间特征 空间体验
下载PDF
制造“单向度的人”:对消费社会中直播带货模式的文化分析
11
作者 郭伟欣 邓诩嘉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9-116,共8页
消费社会以“你消费什么你就是什么”的话术暗示,鼓励消费者用商品的符号来建构身份、表达自我。作为与消费主义密切相关的当代“文化工业”产品,直播带货模式一方面在推进经济创新、电商助农等方面取得了有益成效,另一方面也在让商品... 消费社会以“你消费什么你就是什么”的话术暗示,鼓励消费者用商品的符号来建构身份、表达自我。作为与消费主义密切相关的当代“文化工业”产品,直播带货模式一方面在推进经济创新、电商助农等方面取得了有益成效,另一方面也在让商品消费从手段过渡为目的,从自由选择变为“他律”。直播带货中的商品景观与营销话术,成功制造了消费者的“虚假需求”,让直播间里的消费者处于一个永不停歇的符号生产与消费体系之中,其主体性在否定、批判与超越三个维度上塌缩,沦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基于消费主义、虚假需求、商品符号这三个文化批判视角,阐释直播带货取得商业成功与影响思维向度的两重逻辑,将有助于困在“单向度”中的人寻找到新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单向度的人” 商品符号 直播带货
下载PDF
当代建筑学科对消费社会的适应性探究
12
作者 吴志鹏 李承来 刘一鸣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31-33,共3页
自上世纪梁思成以“体形环境设计”理念对清华大学建筑系进行改革以后,“营建”的概念对“坚固、适用、美观”的诠释有了更全面的维度。“营建学系”的建立希望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通才”,建筑学科的领域得以被延伸。直至今日,信息... 自上世纪梁思成以“体形环境设计”理念对清华大学建筑系进行改革以后,“营建”的概念对“坚固、适用、美观”的诠释有了更全面的维度。“营建学系”的建立希望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通才”,建筑学科的领域得以被延伸。直至今日,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消费时代的演变,使得建筑学科的思想属性与功能属性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导致一部分因适应消费社会的形式表意建筑的出现,并引起人们的探讨和深思。文章主要对建筑学科对于消费社会的适应性程度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当代建筑导向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科 消费社会 适应性 形式表意
下载PDF
论伊恩·麦克尤恩《追日》中的“超真实”危机
13
作者 郑金金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42-149,156,共9页
伊恩·麦克尤恩在《追日》中呈现出一个拟像与真实模糊不清的“超真实”世界,并暗示“超真实”是需要高度警惕的现象。从让·鲍德里亚后现代文化批评中的“超真实”概念入手,借助相关的媒介理论和消费主义社会理论对《追日》文... 伊恩·麦克尤恩在《追日》中呈现出一个拟像与真实模糊不清的“超真实”世界,并暗示“超真实”是需要高度警惕的现象。从让·鲍德里亚后现代文化批评中的“超真实”概念入手,借助相关的媒介理论和消费主义社会理论对《追日》文本进行阐释。分析发现,媒介作为拟真机器建构的“超真实”,不仅造成人伦关系危机,而且成为消费社会新的控制模型。而在消费主义的作用下,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反过来又使真实被消解,“超真实”被建构。这种“超真实”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值得读者深思的问题。由此可以体会麦克尤恩对后现代媒介技术和消费社会的批判和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日》 媒介 消费社会 真实 超真实
下载PDF
鲍德里亚社会测定兼容性模型中的个体及其意义
14
作者 李怡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47-255,339,340,共11页
根据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的论述,社会测定兼容性模型可被建构为一个以功能化个体为基础点,以普遍社会关系为关系线,以丰盛氛围为背景面的具象化二维图式。这一图示以点状存在的个体为基本单位,个体作为模型中抽象的几何点,在空间... 根据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的论述,社会测定兼容性模型可被建构为一个以功能化个体为基础点,以普遍社会关系为关系线,以丰盛氛围为背景面的具象化二维图式。这一图示以点状存在的个体为基本单位,个体作为模型中抽象的几何点,在空间分布上无限广,在数量上可以无限多。消费社会中的个体兼有去主体社交性、不排他差异性和非道义宽容性三个特点。以社会测定兼容性模型为框架对消费社会中个体的位置、特点进行专门分析,有利于在理论层面上看清鲍德里亚同经典马克思主义学者消除异化路径的不同,并在实践中促进消费伦理与消费主导型经济的动态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社会测定 兼容性 理论模型 《消费社会》
下载PDF
从“资本”到“符号资本”——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消费文化
15
作者 安博 杨佩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交换循环公式出发,提出资本增值的循环公式,并进一步预言了“资本”的增值可以脱离于物质生产继而独立。在鲍德里亚看来,该预言已经在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驱动下,以符号象征交换价值掩替了商品交换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交换循环公式出发,提出资本增值的循环公式,并进一步预言了“资本”的增值可以脱离于物质生产继而独立。在鲍德里亚看来,该预言已经在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驱动下,以符号象征交换价值掩替了商品交换价值。但他忽略了“资本”增值源自物质生产的一般政治经济学逻辑。只有在金融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产业资本与“符号资本”所衍生出的双重剥削才能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 消费社会 资本主义体系 符号资本
下载PDF
媒体体育的传播模式研究 被引量:35
16
作者 张德胜 张钢花 李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共7页
媒体体育是体育新闻传播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是体育在媒体文化和消费社会交互背景下的多元化传播方式。在梳理和分析"媒体体育"概念的由来、定义与内涵基础上,全面阐释媒体体育的3种传播模式,即媒体建构体育、媒体介入体育... 媒体体育是体育新闻传播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是体育在媒体文化和消费社会交互背景下的多元化传播方式。在梳理和分析"媒体体育"概念的由来、定义与内涵基础上,全面阐释媒体体育的3种传播模式,即媒体建构体育、媒体介入体育、媒体控制体育,为融媒时代下媒体、体育及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创新与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体育 媒体文化 消费社会 传播模式
下载PDF
大众传媒导向责任的偏差与重构——以2008-2011年主要热点事件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明德 王晓锋 蒙胜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大众传媒的导向责任是其引导受众、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职责和功能。借助内容分析法对2008-2011年主要热点事件进行解读以及消费社会下对大众传媒的审视与剖析,发现存在于现实中的一个悖论:一方面时代与社会对大众传媒导向责任日益重视,... 大众传媒的导向责任是其引导受众、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职责和功能。借助内容分析法对2008-2011年主要热点事件进行解读以及消费社会下对大众传媒的审视与剖析,发现存在于现实中的一个悖论:一方面时代与社会对大众传媒导向责任日益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大众传媒导向责任偏差事件层出不穷。综合新闻传播学理论和现实案例分析,找出产生这种矛盾状况的深层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建构大众传媒导向责任良性循环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当前大众传媒导向责任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导向责任 消费社会
下载PDF
北京市社会办养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52
18
作者 丁华 徐永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20,共6页
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办养老院迅速发展起来,机构养老方式也逐渐为更多的老人所接受。在养老院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其服务质量也应得到及时的关注。本文在对北京市社会办养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状况和满意度问卷调查的... 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办养老院迅速发展起来,机构养老方式也逐渐为更多的老人所接受。在养老院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其服务质量也应得到及时的关注。本文在对北京市社会办养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状况和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和支持网络,并且从服务使用者的角度探析社会办养老院的服务状况和服务质量,并藉此对此类养老院近期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办养老院 服务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流量社会: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形态 被引量:69
19
作者 刘威 王碧晨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83,158,159,共15页
形象地说,流量社会是卡斯特和鲍德里亚在万物互联时代的相遇。在流量社会,信息流动不只是组织和生产中的一个要素,而是支配了经济、政治与象征生活之全部过程。信息流动与社会生产间的“接合”(卡斯特语)已扩散到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形象地说,流量社会是卡斯特和鲍德里亚在万物互联时代的相遇。在流量社会,信息流动不只是组织和生产中的一个要素,而是支配了经济、政治与象征生活之全部过程。信息流动与社会生产间的“接合”(卡斯特语)已扩散到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以致穿透与修改了权力经验,构造出一种新的社会整合逻辑——流量逻辑。流量逻辑以流动数据的筛选评价和注意力捕获,既将个体转化为集信息生产和消费于一身的“流量人”,也改变了社会实践形态。在分层标准上,流量极具渗透性地打通了韦伯式三维分层标准之间的隔阂,将其统一为一个直观显示的数字,基于常规生产劳动的能力积累被排斥在刷屏人气和数据之外;在消费形态上,注意力经济使标榜与众不同的符号消费汇入大众不约而同的趋同潮流,信息是无限的但注意力是稀缺的;在审美取向上,“皮相审美”大行其道,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视觉上的效果和表层的情绪体验,导致精神审美的缺席和审美内容的空洞。人们的认同感并非来自真实互动,而是源于对流量营造的注意力中心的依附。依据焦点对象建立的暂时性同意秩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逻辑 流量社会 网络社会 符号消费
下载PDF
消费社会背景下杭州商业综合体的时空格局及其趋势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万珍 武前波 《热带地理》 2017年第6期844-851,共8页
消费社会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背景,各类商业空间相继被嵌入消费文化符号,推动了消费空间的蓬勃发展。以杭州为案例,采用消费社会理论探讨与商业地理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了杭州商业综合体的演变过程及其趋势特征。研究发现:杭州商业综合... 消费社会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背景,各类商业空间相继被嵌入消费文化符号,推动了消费空间的蓬勃发展。以杭州为案例,采用消费社会理论探讨与商业地理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了杭州商业综合体的演变过程及其趋势特征。研究发现:杭州商业综合体正在日益崛起,重构了传统沿街零售业态,成为新时期城市消费空间的重要载体,其建筑体量规模化、功能业态多元化、空间布局郊区化是当前的显著特征。从杭州商业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规模化都市型综合体、日常化社区型综合体、智能化电商型综合体、地方化文化型综合体成为典型商业载体,从而构建出新时期城市的重要消费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综合体 消费社会 核心商圈 杭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