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DS MA754合金传热界面接触热阻实验研究
1
作者 杨万奎 郭啸宇 +6 位作者 曾和荣 郭玉川 唐彬 王冠博 严睿豪 孟兆明 郭斯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8,共9页
鉴于ODS MA754合金传热界面的接触热阻参数对全固态堆芯空间反应堆系统的热量导出具有重要影响,研发和设计了高温高压接触热阻实验装置,测量了不同温度(20~800℃)、压力(0~80 MPa)、气体氛围(He、CO_(2))以及试件表面粗糙度(1.6、3.2μm... 鉴于ODS MA754合金传热界面的接触热阻参数对全固态堆芯空间反应堆系统的热量导出具有重要影响,研发和设计了高温高压接触热阻实验装置,测量了不同温度(20~800℃)、压力(0~80 MPa)、气体氛围(He、CO_(2))以及试件表面粗糙度(1.6、3.2μm)下ODS MA754合金传热界面的接触热阻,并基于测试获得的宽量程数据点,建立了ODS MA754合金的接触热阻数据库。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界面接触热阻降低,且热阻降低的速率逐渐减小;相较于表面粗糙度为1.6μm的试件,粗糙度为3.2μm试件表面的界面接触热阻明显偏大,实验得到的定量关系可为工程样件的加工粗糙度要求提供依据;He气氛下的接触热阻远小于CO_(2)气氛,在0.1 MPa、100℃工况下,He气氛接触热阻约为CO_(2)气氛接触热阻的1/4。该研究结果可为空间反应堆的热工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反应堆 ODS MA754合金 接触热阻 高温高压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臭氧接触式反应器传质机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姚福春 毕莹莹 +4 位作者 唐晨 杜明辉 李泽莹 张耀宗 孙晓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9-1097,共9页
将疏水性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组装成膜接触器,开发了膜接触式臭氧(O_(3))传质技术。对比了气泡传质和膜接触传质的差异,通过O_(3)传质模型和阻力模型对该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传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_(3)可以有效地通过... 将疏水性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组装成膜接触器,开发了膜接触式臭氧(O_(3))传质技术。对比了气泡传质和膜接触传质的差异,通过O_(3)传质模型和阻力模型对该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传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_(3)可以有效地通过疏水性PTFE膜进行传质,当搅拌速度达到1500r/min时,膜传质的表观传质系数(0.3049min-1)与气泡传质(0.3109min-1)相当。同时,膜表面的疏水结构将尾气的湿度降低到0.8g/m^(3)以下,远低于气泡传质(>11.5g/m^(3)),符合进入臭氧发生器的标准,具备回收氧气的可行性。O_(3)的传质通量受液体流速、p H、污染物浓度、气体流量以及进气O_(3)浓度的影响。在pH=11、苯酚浓度为0或pH=7、苯酚浓度为20mg/L时,传质通量达到了0.16g/(m^(2)·h)。O_(3)传质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由膜阻力和液相阻力组成,而通过液相条件控制可以有效减小液相阻力,因此进一步降低传质阻力需要膜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 臭氧 接触式反应器 传质
下载PDF
高温液钠与不锈钢界面润湿机制研究
3
作者 田浪浪 马誉高 +4 位作者 张卢腾 朱怡儒 唐思邈 马在勇 潘良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02-1911,共10页
钠冷快堆的主要特点是将液态钠作为堆芯冷却剂,因此液态钠与不锈钢固液界面的润湿现象在该堆芯系统中普遍存在。高温液钠在不锈钢界面的润湿性能与结构材料的腐蚀程度、材料自洁以及测量仪器精度等直接相关。本文通过可视化实验和分子... 钠冷快堆的主要特点是将液态钠作为堆芯冷却剂,因此液态钠与不锈钢固液界面的润湿现象在该堆芯系统中普遍存在。高温液钠在不锈钢界面的润湿性能与结构材料的腐蚀程度、材料自洁以及测量仪器精度等直接相关。本文通过可视化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高温液钠与不锈钢界面的润湿特性开展研究,结果发现:液钠与不锈钢的润湿转捩(接触角90°)温度在320~335℃附近;不锈钢表面的Cr_(2)O_(3)层会抑制液钠前驱膜的形成,使得液钠等效润湿半径减小,导致液钠与不锈钢界面润湿性变差;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液钠与Cr_(2)O_(3)层逐渐反应生成NaCrO2,使得液钠与不锈钢界面润湿性转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液钠 不锈钢 润湿性 接触角
下载PDF
气固错流反应器内流体流动过程研究
4
作者 俞志楠 李晓红 +1 位作者 郑毅骏 齐国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9-1435,共7页
通过Fluent流场模拟软件和冷模实验研究了错流反应器内气固停留时间分布(RTD),考察了进气分布器结构对流体流动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气分布器结构对气体RTD影响较小,主要影响气固接触方式及催化剂颗粒分布,使用多排喷口分布器较... 通过Fluent流场模拟软件和冷模实验研究了错流反应器内气固停留时间分布(RTD),考察了进气分布器结构对流体流动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气分布器结构对气体RTD影响较小,主要影响气固接触方式及催化剂颗粒分布,使用多排喷口分布器较优;沉降区内气体作旋流流动,导致气体停留时间较长,增加进气流量可使气体停留时间缩短,而催化剂颗粒停留时间远小于气体停留时间。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说明采用该模型预测流体流动过程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反应器 短接触 停留时间分布 进气分布器
下载PDF
一种干式电抗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5
作者 张新城 夏文超 +1 位作者 董海波 徐皓远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2024年第5期7-9,17,共4页
温度是干式电抗器运行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电抗器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可以有效地避免隐患的升级,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文所设计的系统采用了分散式就地安装的温度传感器与测温位置直接接触,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将前端接触式测温传感器采... 温度是干式电抗器运行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电抗器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可以有效地避免隐患的升级,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文所设计的系统采用了分散式就地安装的温度传感器与测温位置直接接触,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将前端接触式测温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发送到测温主机,进而使测温主机可根据自定义的温度进行相应的智能控制。之后无线测温主机通过RS485连接线与上位机相连,工作人员可在无线测温软件平台上进行数据存储、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在事故隐患产生时提前预警,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通过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该系统能够精确地实现电抗器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同时扩展了多项系统应用功能,为电抗器的状态评估提供了与温度相结合的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电抗器 接触式测温 在线监测 状态评估
下载PDF
A Peridynamic Approach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tal Ablati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6
作者 Hui Li Liping Zhang +3 位作者 Yixiong Zhang Xiaolong Fu Xuejiao Shao Juan Du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3年第3期1997-2019,共23页
In this paper,the evaluations of metal ablation processes under high temperature,i.e.,the Al plate ablated by a laser and a heat carrier and the reactor pressure vessel ablated by a core melt,are studied by a novel pe... In this paper,the evaluations of metal ablation processes under high temperature,i.e.,the Al plate ablated by a laser and a heat carrier and the reactor pressure vessel ablated by a core melt,are studied by a novel peridynamic method.Above all,the peridynamic formulation for the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is obtained by Taylor’s expansion technique.Then,a simple and efficient moving boundary model in the peridynamic framework is proposed to handle the variable geometries,in which the ablated states of material points are described by an additional scalar field.Next,due to the automatic non-interpenetration properties of peridynamic method,a contact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lated system and the additional heat carrier.In addition,the corresponding computational procedure is listed in detail.Finally,several numerical example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verify the validity and accuracy of the present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DYNAMICS metal ablation moving boundary model contact algorithm reactor pressure vessel
下载PDF
核电厂T3试验电路电阻的取值研究
7
作者 韩伟明 高东博 徐坤 《自动化仪表》 CAS 2023年第S01期5-8,13,共5页
为避免电流型闭锁T3试验偏差引入影响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风险,对电流型闭锁T3试验原理、试验电路及试验电路中应用的器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电流型闭锁T3试验关键步骤的电流,并建立试验开关触点所在支路总阻值R与电流表示数比值K... 为避免电流型闭锁T3试验偏差引入影响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风险,对电流型闭锁T3试验原理、试验电路及试验电路中应用的器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电流型闭锁T3试验关键步骤的电流,并建立试验开关触点所在支路总阻值R与电流表示数比值K的关系曲线,找到了一种优化原设计中电流型闭锁T3试验电路电阻取值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此方法可消除电流型闭锁T3试验电路中选择开关触点接触电阻的异常增大带来的试验偏差,同时降低了电流型闭锁T3试验电路对选择开关性能的要求。该研究对在役核电厂的升级改造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核安全级控制系统定期试验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压水堆 保护系统 T3试验 电阻值 接触电阻
下载PDF
反应器分区提高生物接触氧化硝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先宁 宋海亮 +1 位作者 吕锡武 西村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克服普通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因硝化菌与有机物降解菌的竞争劣势而影响硝化活性的问题,将反应器简单分隔,通过微生物生态调控,以提高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BOD、TN负荷分别为1.0、0.19kg/(m^3·d)的中等负荷条件下,反... 为克服普通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因硝化菌与有机物降解菌的竞争劣势而影响硝化活性的问题,将反应器简单分隔,通过微生物生态调控,以提高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BOD、TN负荷分别为1.0、0.19kg/(m^3·d)的中等负荷条件下,反应器分区后硝化率提高33%.反应器两区分别形成以降解有机物和硝化为主的功能区.分区式接触氧化反应器后区段的硝化速率是单区式反应器的2.8-4.5倍,亚硝酸菌密度提高1个数量级.分区式反应器在0.26kg/(m^3·d)的高TN负荷条件下运行时,由于硝化细菌活性降低导致硝化率降低,而在0.08kg/(m^3·d)的低负荷条件下运行时,后区段过低的氨氮浓度限制了硝化能力的发挥,因此分区式反应器宜在中等负荷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 反应器分区 硝化作用 硝酸菌 亚硝酸菌
下载PDF
铁炭内电解-厌氧-好氧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再兴 杨景亮 +2 位作者 罗人明 罗晓 邓晓丽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共4页
血清瓶毒性试验表明 ,AVM对厌氧消化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AVM废水经铁炭内电解预处理后 ,COD和AVM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19.5 %和 6 8.5 % ,可大大降低废水的毒性。预处理出水再经UASB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进一步处理 ,当生化系统进水COD为 ... 血清瓶毒性试验表明 ,AVM对厌氧消化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AVM废水经铁炭内电解预处理后 ,COD和AVM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19.5 %和 6 8.5 % ,可大大降低废水的毒性。预处理出水再经UASB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进一步处理 ,当生化系统进水COD为 6 0 0 0— 6 5 0 0mg/L时 ,出水COD为 2 5 0— 2 80mg/L ,总COD去除率达到 95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M废水 毒性试验 铁炭内电解 UASB反应器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 阿维菌素 制药 废水处理
下载PDF
UASB-生物接触氧化-絮凝沉淀法处理皂素废水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志扬 李江华 +1 位作者 贾丽云 谭丁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32-34,共3页
采用UASB-生物接触氧化—絮凝沉淀处理高浓度皂素生产度水,试验结果表明,UASB厌氧反应器COD去除率在80%以上,生物接触氧化COD去除率在60%以上,絮凝沉淀COD去除率在60%以上。
关键词 皂素废水 UASB反应器 生物接触氧化 絮凝沉淀
下载PDF
厌-好氧交替工艺处理辽河油田废水的试验 被引量:42
11
作者 竺建荣 沈海铭 +1 位作者 汪诚文 陈吕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4,共3页
采用厌-好氧交替(AAA)工艺处理适当稀释或原浓度的油田废水,进水COD360—950mg/L,COD去除率均保持在60%左右.经过厌氧UASB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再经AAA工艺进行处理,在HRT8—12h的条件下,... 采用厌-好氧交替(AAA)工艺处理适当稀释或原浓度的油田废水,进水COD360—950mg/L,COD去除率均保持在60%左右.经过厌氧UASB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再经AAA工艺进行处理,在HRT8—12h的条件下,其COD浓度能够从350mg/L降到160—240mg/L,COD去除率31%—48.5%.对于COD浓度为160—180mg/L的废水,采用好氧接触氧化法作为好氧二级处理,其出水COD去除率在50%—60%,出水COD浓度一般接近80mg/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废水 废水处理 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
下载PDF
厌氧接触发酵制氢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建政 李伟光 +3 位作者 昌盛 刘枫 王淑静 郑国臣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90-93,共4页
以稀释糖蜜为底料,探讨了厌氧接触反应设备用于连续流发酵制氢的可行性,考查了其启动运行特性。以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为种泥,反应器在污泥接种量9.3g(MLVSS)/L、进水COD5000mg/L、HRT8h和系统温度(35±1)℃等条件下启动... 以稀释糖蜜为底料,探讨了厌氧接触反应设备用于连续流发酵制氢的可行性,考查了其启动运行特性。以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为种泥,反应器在污泥接种量9.3g(MLVSS)/L、进水COD5000mg/L、HRT8h和系统温度(35±1)℃等条件下启动,30d后达到稳定运行状态,乙醇和乙酸之和的质量百分数,占液相末端发酵产物总量的69.8%,呈现典型的乙醇型发酵特征。在稳定运行阶段,系统的pH值、碱度、氧化还原电位分别维持在4.8,460mg/L,-305mV左右,平均产气速率和产氢速率分别达到33.2和13.4L/d。厌氧接触发酵制氢反应设备,呈现出良好的产氢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厌氧接触反应器 发酵 产氢速率
下载PDF
热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家琦 程易 +2 位作者 熊新阳 吴昌宁 金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1-367,共7页
热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过程为煤的直接化工利用提供了一条有前景的、清洁的转化途径,有望成为替代传统的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的新技术。本文对等离子体煤裂解制乙炔的实验室及工业中试研究进行了评述,综述了该过程在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 热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过程为煤的直接化工利用提供了一条有前景的、清洁的转化途径,有望成为替代传统的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的新技术。本文对等离子体煤裂解制乙炔的实验室及工业中试研究进行了评述,综述了该过程在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实验室和工业中试规模实验研究以及产物气急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尚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提出有待深入开展的基础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离子体 煤裂解 乙炔 超短接触反应器 急冷技术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多相反应器基础研究和过程强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颜彬航 卢巍 +2 位作者 冯雪兰 杨千里 程易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4-221,共8页
等离子体是物质第四态,其中大量高能活性粒子的存在,使得等离子体强化的化学反应过程展示出特殊外场作用下的非常规行为。一方面,等离子体提供的高活性环境,可以从原子/分子尺度大大强化化学反应过程,特别是实现非常规条件下的反应;另... 等离子体是物质第四态,其中大量高能活性粒子的存在,使得等离子体强化的化学反应过程展示出特殊外场作用下的非常规行为。一方面,等离子体提供的高活性环境,可以从原子/分子尺度大大强化化学反应过程,特别是实现非常规条件下的反应;另一方面,等离子体的特有性质,在介观尺度改变了相间接触行为,形成区别于常规多相流的独特的流体力学、传递和反应特性。本文概述了将低温等离子体的理化特性与多相反应过程集成,所形成的相关基础研究和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的工业发展,包括热等离子体煤制乙炔,冷等离子体气固催化、氯化聚氯乙烯合成以及气液等离子体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反应器 等离子体 过程强化 极端条件 相接触
下载PDF
多级串联接触氧化法处理漂染废水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大鹏 宋乐平 李本玉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2-55,共4页
漂染废水处理的主体工艺流程可以采用气浮法预处理→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法生化处理→氧化脱色后处理工艺 ,出水水质可以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 2 87- 92 )一级标准。工程实践与工艺分析表明 ,多级串联接触氧化法中 ... 漂染废水处理的主体工艺流程可以采用气浮法预处理→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法生化处理→氧化脱色后处理工艺 ,出水水质可以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 2 87- 92 )一级标准。工程实践与工艺分析表明 ,多级串联接触氧化法中 ,各级微生物数量及形态保持相对独立 ,表现出类似于AB工艺的特征 ,结合预处理及后处理措施处理漂染废水具有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少及占地面积省等优点。在具体工艺设计上 ,依水流方向 ,各级接触氧化池负荷由高至低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氧化 漂染废水 多级反应器 水质 水解酸化
下载PDF
ABR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25
16
作者 吴慧芳 陆继来 +3 位作者 王世和 梅凯 夏明芳 尹协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2-54,共3页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在ABR的HRT为12 h的条件下测定了ABR各格室及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的色度、COD。结果表明,ABR出水色度达到了纺织染整行业一级排放标准,最终出水COD达到了行业二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水解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生物接触氧化
下载PDF
气固并流下行床反应器出入口结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艳辉 邓任生 +1 位作者 魏飞 金涌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气固并流下行床反应器以其接触时间短、接近平推流而成为气固流态化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对目前下行床反应器出入口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下行床出入口结构设计、出入口形式对下行管流动混合行为的影响以...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气固并流下行床反应器以其接触时间短、接近平推流而成为气固流态化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对目前下行床反应器出入口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下行床出入口结构设计、出入口形式对下行管流动混合行为的影响以及气固分离效率等.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下行床出入口结构及其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下行出入口设计与放大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化 下行床 出入口结构 超短接触 气固分离
下载PDF
反应堆压力容器金属O形环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贺寅彪 曲家棣 窦一康 《压力容器》 2004年第9期9-12,共4页
采用MSC .Marc软件 ,对反应堆压力容器双道金属O形密封环进行弹塑性大应变接触分析 ,给出在不同压紧量下的回弹量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关键词 反应堆 容器 O形密封环 弹塑性接触 MSC.Marc
下载PDF
厌氧/好氧/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牛仔服漂洗废水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锦华 李平 +1 位作者 周崟 查清云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6-59,共4页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池/改良接触氧化池/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牛仔服漂洗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厌氧折流板反应池和接触氧化池的容积负荷分别达到1.05 kgCOD/(m3.d)和0.52 kg-COD/(m3.d)。当进水COD、BOD5、SS、色度和硫化物的浓度分别为667.5 m...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池/改良接触氧化池/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牛仔服漂洗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厌氧折流板反应池和接触氧化池的容积负荷分别达到1.05 kgCOD/(m3.d)和0.52 kg-COD/(m3.d)。当进水COD、BOD5、SS、色度和硫化物的浓度分别为667.5 mg/L、220.3 mg/L、396.2 mg/L、580倍和38.4 mg/L时,出水相应指标的浓度分别为46.8 mg/L、8.1 mg/L、42.2 mg/L、30倍和0.2 mg/L,可实现牛仔服漂洗废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洗废水 折流板厌氧反应器 接触氧化 生物滤池
下载PDF
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 Ⅰ 下行管反应器的发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祝京旭 魏飞 杨勇林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和上行提升管反应器相比,气固下行流化床(下行管)反应器由于具有气固停留时间短、气固径向分布均匀、返混小等显著优点,因而在化工、石油、石油化工、能源等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被誉为是21世纪取代提升管反应器的一种新... 和上行提升管反应器相比,气固下行流化床(下行管)反应器由于具有气固停留时间短、气固径向分布均匀、返混小等显著优点,因而在化工、石油、石油化工、能源等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被誉为是21世纪取代提升管反应器的一种新型高效反应器。已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专家和工业界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有利于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较全面地介绍这一新型反应器:Ⅰ、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的发展和应用Ⅱ、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中气固两相流动规律Ⅲ、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中气固混合的研究Ⅳ、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中气固流动模型本讲座主要综述了超短接触下行管反应器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下行管反应器的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下行流态化 下行管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