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Y AND METALLOGENY OF PRECAMBRIAN ACTIVIZATION (PROTODIWA) IN CONCERN OF PRECAMBRIAN EARTHCRUST EVOLU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L. V. Grigorieva and N. F. Shinlarev(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 Russia)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1995年第4期39-47,共9页
The beginning of intraplate (diwa type) activization must be attributed to Early Proterozoic, When thick continental earthcrust and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close to the present had estahlished.Precambrian activizatio... The beginning of intraplate (diwa type) activization must be attributed to Early Proterozoic, When thick continental earthcrust and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close to the present had estahlished.Precambrian activization (protodiwa) induced hypogene structural recaworking, deepseated laults and troughs development, gabbro-granite and subalkaline magtnatizm, zone metamorphism, magmatogenic and hydrothermal ore production,whicll proceeded regularly, that allows their timing.Protodiwa metallogeny contrasts with the previous Precambrian due to relatively increased petrogenic and ore elements differentiation. Elements of various geochemical origins and noncharacteristic of Early Precambrian are found.ore deposition appears determined by gabbro-diorite-granite, gabbroumonzonite-syenite-granite, gabbro-anorthosite-rapakivi granite differentiated magmatic series. Elements mode is controlled both b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nd the alliance with fluid phase.Throughout Late Proterozoic diwa geodynamics remained uniform, the most intensive on the fringe of Early Proterozoic folded belts. This allows us suggest the post-collisional subduction activating mantle and lower litosphere, and mantle diapirs formation the motive forces of protodiwa activ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ization diwa EVENTS protodiwa
下载PDF
METAMORPHISM AND FORMATION IN DIWA (TECTONO-PETROGENIC ACTIVIZATION) STRUCTURES
2
作者 KULISH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1994年第Z2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Ta TR METAMORPHISM AND FORMATION IN diwa STRUCTURES TECTONO-PETROGENIC activIZATION Hg Ag Pb
下载PDF
POST-PLATFORM MOUNTAIN-AND BASIN-MAKING MODEL IN HAINAN ISLAND OF CHINA:GEOCHEMICAL CONSTRAINTS FROM IGNEOUS ROCKS
3
作者 Zou Heping(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1998年第Z1期42-50,共9页
Since the late Hercynian episode the crust in Hainan has entered the post-platform activation or the diwa stage in which it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from compressive (collision) orogeny and up1ifting during the late He... Since the late Hercynian episode the crust in Hainan has entered the post-platform activation or the diwa stage in which it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from compressive (collision) orogeny and up1ifting during the late Hercynian-Indosinian movements to block-faulting type mountain- and basin-making during the Yanshanian-Himalayan movements. It has been shown through researches of igneous rocks that a post-platform orogenic belt being of a greatly thickened continental crust was once formed in the Hainan area during the late Hercynian-lndosinian cyc1e. The taphrogeny starting in the late Yanshanian episode was a product at the stage of late orogenic extension under conditions of the mountain root with a thickness of about 60 km retained. At 1ast, the lower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and the crustal de-rooting of the orogen caused Hainan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s to transform from the continenta1 type crustobody to the continental-margin-spreading type crusto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neous rock post-platform activation (diwa) mountain-and basin-making Hainan Island
下载PDF
冀北中生代地洼期构造与银金多金属矿床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傅朝义 何绍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9-116,共8页
冀北地区中生代地洼活动始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至晚自垩世达到剧烈期。经历了基性-中性,大规模酸性岩浆喷发及侵入和基性岩浆活动三个阶段。时空分布由南东逐渐向北西迁移。陆相火山盆地多为箕状盆地。区内发育三种银、金多金属矿床:... 冀北地区中生代地洼活动始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至晚自垩世达到剧烈期。经历了基性-中性,大规模酸性岩浆喷发及侵入和基性岩浆活动三个阶段。时空分布由南东逐渐向北西迁移。陆相火山盆地多为箕状盆地。区内发育三种银、金多金属矿床:(1)多因复成型;(2)隐爆角砾岩型;(3)陆相火山热液型。银金矿床均分布在箕状盆地扬起端与隆起区的过渡部位。矿体产于断裂构造内,与酸偏碱性侵入岩相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床 金矿床 多金属矿床 地洼期构造 矿床成矿
下载PDF
海南岛后地台造山-造盆模型:火成岩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11
5
作者 邹和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海南岛自海西运动晚幕之后进入后地台活化或地洼阶段,并经历了晚海西-印支期挤压(碰撞)造山、地壳隆起和燕山期以来的块断型造山-造盆作用的过程。火成岩研究资料表明,海南岛地区在晚海西-印支运动期间曾形成一个具有加厚陆壳的后... 海南岛自海西运动晚幕之后进入后地台活化或地洼阶段,并经历了晚海西-印支期挤压(碰撞)造山、地壳隆起和燕山期以来的块断型造山-造盆作用的过程。火成岩研究资料表明,海南岛地区在晚海西-印支运动期间曾形成一个具有加厚陆壳的后地台造山带;燕山晚期开始出现的裂陷作用是在仍有山根(约60km厚的陆壳)存在的条件下造山带拉伸塌陷阶段的产物;岩石圈底层剥离与地壳山根的去除并最终导致了海南及其邻区从大陆型壳体向陆缘扩张带型壳体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地球化学 地岩 造山模型 造盆模型
下载PDF
山东胶莱盆地——一个地洼盆地结构与金矿形成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聂爱国 张竹如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86,共4页
山东胶莱盆地结构由前地槽及地槽、地台及地洼构造层组成 ,实为一地洼盆地。盆地所有金矿均为地洼活动的产物。在地洼活动初期 ,形成胶莱盆地并沉积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含碳岩系矿源层 ;中期 ,地洼活动加强 ,盆地沉积大量粗碎屑岩 ,有机... 山东胶莱盆地结构由前地槽及地槽、地台及地洼构造层组成 ,实为一地洼盆地。盆地所有金矿均为地洼活动的产物。在地洼活动初期 ,形成胶莱盆地并沉积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含碳岩系矿源层 ;中期 ,地洼活动加强 ,盆地沉积大量粗碎屑岩 ,有机质成矿作用形成顺层展布的金矿体 ;晚期 ,地洼活动进一步发展 ,叠置在先期金矿带上的新聚矿体系形成 ,成矿热液除改造原有金矿床外还形成新的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洼盆地 地洼活动 山东 胶莱盆地 成矿热液 金矿床 成矿作用
下载PDF
与地洼学说相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心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强调了陆内地台活化造山,是地洼学说即活化构造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从板块构造“地学革命”对经典地槽造山成因论的否定;从近廿年板块构造研究华南大地构造取得突破经典板块碰撞造山模式,提出了板内弧后造山新模式的研究实例;以及从活化... 强调了陆内地台活化造山,是地洼学说即活化构造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从板块构造“地学革命”对经典地槽造山成因论的否定;从近廿年板块构造研究华南大地构造取得突破经典板块碰撞造山模式,提出了板内弧后造山新模式的研究实例;以及从活化构造理论与多岛海板内变形理论的对比等几方面的阐明,指出陆内活化造山区,作为地台区、陆缘造山带之外的第三种大地构造类型,其自主创新的意义和作用至今并未改变。强调了地洼学说或活化构造理论与板块构造理论之间并不是对立和互相排斥,一分为二、取长补短,有利于推进中国大地构造的研究和理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活化造山区 核心概念 地洼学说 理论创新 活化构造理论与板块构造理论
下载PDF
中国北东部铀矿化与大地构造活动及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木清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93-198,207,共7页
笔者认为,中国北东部地区处于欧亚东西向海西期铀-多金属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相交的部位,区内铀矿化产于前寒武纪基底褶皱阶段、古生代地槽褶皱阶段、反射活化阶段和地洼阶段,具有铀成矿作用时间长、矿化类型多的特点,4大工业类型的... 笔者认为,中国北东部地区处于欧亚东西向海西期铀-多金属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相交的部位,区内铀矿化产于前寒武纪基底褶皱阶段、古生代地槽褶皱阶段、反射活化阶段和地洼阶段,具有铀成矿作用时间长、矿化类型多的特点,4大工业类型的铀矿床都有产出。该区中新生代岩浆岩、特别是火山岩十分发育,地洼期铀成矿作用以热液型为主,特别是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铀成矿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洼 构造活化 铀矿化 铀源层(体)
下载PDF
近年来国际上研究地洼学说概况 被引量:3
9
作者 周裕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74-383,共10页
本文介绍了近五年来(1985—1989)国际上研究、评介和发展地洼学说的概况,对显生宙地洼区和前寒武纪原地洼区的特征作了归纳,并对各类地洼区作了比较。最后列举了当前国际上研究地洼学说和地洼成矿学的新动向。
关键词 地洼区 构造-岩浆活化区 原地洼区 原活化区 地洼学说 地洼成矿学
下载PDF
腾冲地洼区—一个复合型地洼区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蔚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57-67,共11页
腾冲地区是由元古代的地槽褶皱带,经古生代—三叠纪的地台体制,至侏罗纪开始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形成的地洼区。该区地洼阶段的演化及成因机制分为二个阶段。早期(侏罗纪-早第三纪)以花岗岩多次侵入为特征。这些花岗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 腾冲地区是由元古代的地槽褶皱带,经古生代—三叠纪的地台体制,至侏罗纪开始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形成的地洼区。该区地洼阶段的演化及成因机制分为二个阶段。早期(侏罗纪-早第三纪)以花岗岩多次侵入为特征。这些花岗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特征均可与中国东部地洼花岗岩相对比。此阶段的地台活化作用源自该区的深部活动过程。晚第三世纪开始,该区的大地构造演化机制发生重大转折。巽他陆块与印度陆地的碰撞控制着该区的活化作用,形成广泛的中—基性火山岩喷发,这些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证明其构造背最及成因均与火山弧岩石相似。因此,从成因机制角度,腾冲地区属一个复合型地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台活化机制 复合型地洼区 腾冲地洼区 岩浆活化作用 成因机制
下载PDF
非洲和北美洲铀成矿概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木清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非洲和北美洲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发育,铀源岩分布广。两大洲具有重要意义的铀成矿作用十分类似,矿化作用跨时长,赋存多种类型的铀矿床。
关键词 地洼 构造活化 铀成矿作用 铀源岩
下载PDF
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和发展纲领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国达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1年第5期16-24,共9页
地洼学说(活化区理论)自1956年诞生以来,经受过35年的实践检验,已发展成为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和两个衍生学科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结构是以第一个组成部分,即大陆地壳中发生于地台阶段之后,与地槽区不同特征的一种新型活动区—活化区即地... 地洼学说(活化区理论)自1956年诞生以来,经受过35年的实践检验,已发展成为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和两个衍生学科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结构是以第一个组成部分,即大陆地壳中发生于地台阶段之后,与地槽区不同特征的一种新型活动区—活化区即地洼区概念为内核,保护层为其余的组成部分和衍生学科,即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递进(地洼)成矿理论、壳体概念和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以及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学。 地洼学说是属于作者建立的“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范畴,它的发展纲领应是运用“历史—动力综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贯彻理论实践并重和切合生产需要的学术路线,采用充实和加固内核以及调整某些保护层的方式,按照自我完善与学百家之长相结合的原则,研究领域包括学说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它以解决实际问题。 内核的充实和加固包括两个方面;(1)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地洼区的鉴别依据、类型划分、形成时代、分布地区、地壳运动等方面的问题。(2)实用方面的研究,例如运用区域地质、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地热、水文地质、地貌、新构造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洼学说 成矿 规律
下载PDF
广梧高速公路(马安—河口段)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
13
作者 魏柏林 卢帮华 邱奕超 《华南地震》 2003年第3期57-63,共7页
由于工程需要,对广梧高速公路(马安—河口段)的地震地质情况进行了考察,马安—河口路段所处大地构造性质为东南地洼区,穿越了三个次级构造分区:白土断陷、思劳断隆、云浮断隆。路段附近发育3条断裂:肇庆断裂、河口断裂和吴川-四会断裂... 由于工程需要,对广梧高速公路(马安—河口段)的地震地质情况进行了考察,马安—河口路段所处大地构造性质为东南地洼区,穿越了三个次级构造分区:白土断陷、思劳断隆、云浮断隆。路段附近发育3条断裂:肇庆断裂、河口断裂和吴川-四会断裂。前两者为非活动断裂,后者为活动断裂且呈北东向从思劳附近穿过,是未来5 0/4~5 0级级地震发生地段,烈度可达Ⅵ度。但路段附近地震活动水平较低,仅发生过43地震4次,最大烈度为Ⅴ度。白诸立交、河口立交的地震地质环境稳定,思劳立交基本稳定,沿线不易产生滑坡与崩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地震活动 东南地洼区 地震地质环境
下载PDF
国际上研究地洼构造和成矿现状
14
作者 周裕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3-90,共8页
文中介绍近十年来国际上引用、评述、发展地洼学说的情况。以及地洼学说与其地相关学说(如构造-岩浆活化学说、第二次造山说、板块构造)的异同。
关键词 地洼学说 构造-岩浆活化 成矿 地洼构造
下载PDF
海南岛中生代地洼期构造与金银多金属成矿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龙文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8-314,共7页
海南岛地洼活动始于二叠纪末,白垩世达到剧烈期。经历了基性一中性,中一酸性岩浆喷发及侵人和基性岩浆活动三个阶段。时空分布由南向北迁移。区内发育四种金、银、多金属矿床:(1)多因复成型;(2)隐爆角砾岩型;(3)热液型;(4... 海南岛地洼活动始于二叠纪末,白垩世达到剧烈期。经历了基性一中性,中一酸性岩浆喷发及侵人和基性岩浆活动三个阶段。时空分布由南向北迁移。区内发育四种金、银、多金属矿床:(1)多因复成型;(2)隐爆角砾岩型;(3)热液型;(4)矽卡岩型。矿体产于断裂构造内,与酸偏碱性侵人岩相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洼活动 金银矿床 多金属矿床 海南岛 金矿床
下载PDF
河南省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立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17-224,共8页
河南省东北部属华北地洼区烈震区南延部分,西南部属华中地洼区中强震区。历史上发生5级及5级以上的地震18次,依规律可分淅川-南阳、信阳-商城、菏泽-许昌、安阳-新乡,洛阳-灵宝5个构造地震带,空间分布规律:长期隆起强烈坳陷区;不同构造... 河南省东北部属华北地洼区烈震区南延部分,西南部属华中地洼区中强震区。历史上发生5级及5级以上的地震18次,依规律可分淅川-南阳、信阳-商城、菏泽-许昌、安阳-新乡,洛阳-灵宝5个构造地震带,空间分布规律:长期隆起强烈坳陷区;不同构造单元交接处地貌反差明显的下降一侧:新生代后大面积沉降背景下差异下降显著部位;上述部位几组断裂交叉处是发震有利场所。时空迁移规律:南阳、信阳-商城地震活动动向有待进一步研究;菏泽-许昌构造中强震线,地震活动以双震形式跳跃式往返迁移;安阳-新乡构造中强震线。有南北往返递迁规律;豫北不同地震线间有由东向西波浪状转化递迁规律。许昌、安阳-新乡、洛阳-灵宝一带,存在着发生中强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活动 断裂带 地洼区
下载PDF
“波西米亚地块”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特征及其成矿大地构造背景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翔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98-309,共12页
“波西米亚地块”是世界重要的铀资源产地之一,本文强调了该区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特征,分析了该区成矿的历史-动力学大地构造背景,认为该区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形成是因为具有富铀的前地槽残留稳定陆壳基底、长期活动的深断... “波西米亚地块”是世界重要的铀资源产地之一,本文强调了该区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特征,分析了该区成矿的历史-动力学大地构造背景,认为该区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形成是因为具有富铀的前地槽残留稳定陆壳基底、长期活动的深断裂带、富铀的有利岩性建造和后期强烈的地洼型构造岩浆活化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华南地区存在相似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具有寻找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多因复成矿 成矿 大地构造背景 地块
下载PDF
冲绳海槽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培民 《上海国土资源》 1989年第3期13-22,共10页
冲绳海槽是一个在新生代褶皱带基础上,中新世以来的构造活化区,即边缘海地洼区,其形成和发展与太平洋板块活动有关,为海底扩张的结果,具有过渡性地壳,高的热流值和至今还在活动的活火山。它经历了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地洼初动期和上新世... 冲绳海槽是一个在新生代褶皱带基础上,中新世以来的构造活化区,即边缘海地洼区,其形成和发展与太平洋板块活动有关,为海底扩张的结果,具有过渡性地壳,高的热流值和至今还在活动的活火山。它经历了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地洼初动期和上新世以来地洼激烈期的地质发展和演化,成为全球现今仍在继续活化的典型。本区可进一步划分为西北地洼列;北山地穹列;吐噶喇地洼列和冲绳地洼列四个构造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活化 边缘海地洼系
下载PDF
初论地洼学说的进展与前景
19
作者 孙希贤 龙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笔者在研究有关文献和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后发现.地洼学说近十余年来进展显著,科研成果累累.被称为当代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但系统地研究其成长过程尚欠缺.为了促进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总结经验与教训。扩大学科间的交流.本文重点论述... 笔者在研究有关文献和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后发现.地洼学说近十余年来进展显著,科研成果累累.被称为当代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但系统地研究其成长过程尚欠缺.为了促进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总结经验与教训。扩大学科间的交流.本文重点论述了地洼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进展阶段与特点;发展总体趋势;学说的前景和展望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洼学说 地洼 地台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