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元明清时期湖南西部地区儒学教育的发展及影响——以湘黔滇古驿道湖南段碑记为考察中心
1
作者 谭德兴 《云梦学刊》 2024年第5期54-64,共11页
湘黔滇古驿道湖南段的碑记数量众多,其中儒学类碑记资料十分丰富。这些儒学碑记详实记录了湘黔滇古驿道湖南段各政区儒学教育的发生与发展历程,揭示了以驿道为中心的文化输入对驿道沿途政治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儒学传播对... 湘黔滇古驿道湖南段的碑记数量众多,其中儒学类碑记资料十分丰富。这些儒学碑记详实记录了湘黔滇古驿道湖南段各政区儒学教育的发生与发展历程,揭示了以驿道为中心的文化输入对驿道沿途政治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儒学传播对边徼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丰富与拓展驿道文化、儒学南传以及边疆治理研究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驿道 碑记 儒学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 边疆治理
下载PDF
基于后注浆工艺纵横交错双向预应力装配式道路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高路恒 周峰 《公路工程》 202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为了提升我国公路工程装配化建造水平,基于后注浆法对预应力装配式道路设计与施工开展研究工作。从装配化道路结构创新设计、优化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提高结构耐久性、缩短建造工期、环境保护及推进行业转型发展等方面深化研究,建立了... 为了提升我国公路工程装配化建造水平,基于后注浆法对预应力装配式道路设计与施工开展研究工作。从装配化道路结构创新设计、优化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提高结构耐久性、缩短建造工期、环境保护及推进行业转型发展等方面深化研究,建立了基于后注浆工艺纵横交错双向预应力装配式道路结构技术体系,采用了“纵横双向格构梁设计,双向交叉预应力,叠合板倒置支承工艺,后注浆法封孔”技术方案,整体遵循“模块化设计,分区段吊装,双向预应力张拉与封锚,后注浆施工”原则,技术方案经专家论证,可行有效,对推动我国公路工程装配化施工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道路 后注浆工艺 双向预应力 分区段吊装 施工关键技术
下载PDF
南粤古驿道景观遗产特征及开放性特点——以流溪河段滨水型古村落景观设计为例
3
作者 李祖鹏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4年第3期4-6,共3页
以流溪河段古驿道进行探析,通过对该区域的古村落景观遗产进行考察、文献调研,阐述了古驿道对于区域文化、经济开放性特点的影响。现存古驿道景观遗产具有深厚的地域性文化和内涵象征意义,这使得古驿道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为当前的乡村振... 以流溪河段古驿道进行探析,通过对该区域的古村落景观遗产进行考察、文献调研,阐述了古驿道对于区域文化、经济开放性特点的影响。现存古驿道景观遗产具有深厚的地域性文化和内涵象征意义,这使得古驿道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为当前的乡村振兴景观特征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驿道 滨水型 景观设计 流溪河
下载PDF
国土空间保护下茶马古道大理珥西段区域空间特征研究
4
作者 王连 迭戈·萨尔梅隆 +1 位作者 程海帆 周峰越 《住区》 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以大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题研究之茶马古道修复及保护利用为例,探讨茶马古道洱西段(龙首关-龙尾关)沿线“点-线-面”文化空间廊道特征,综合评估划定沿线文化空间,量化分析与描述沿线空间形态,提出沿线分段保护修复及发展建议,探索再... 以大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题研究之茶马古道修复及保护利用为例,探讨茶马古道洱西段(龙首关-龙尾关)沿线“点-线-面”文化空间廊道特征,综合评估划定沿线文化空间,量化分析与描述沿线空间形态,提出沿线分段保护修复及发展建议,探索再现茶马古道沿线区域空间特征。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体系及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基础上,研究贯穿了建立历史道路名录信息库的科学方法,并为茶马古道“点-线-面”全要素集及保护修复提出一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茶马古道 大理洱西段古驿道 文化遗产空间特征 线性文化遗产网络 古驿道信息入库
下载PDF
南粤古驿道流溪河段乡村文化空间设计传承与保护
5
作者 钟高升 李祖鹏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3期54-56,共3页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大量古驿道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消亡,遗留下来的古驿道极为罕见,古驿道的文化艺术价值长期被忽视。南粤古驿道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及见证,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空间,并发挥了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促进信息交流等作用...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大量古驿道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消亡,遗留下来的古驿道极为罕见,古驿道的文化艺术价值长期被忽视。南粤古驿道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及见证,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空间,并发挥了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促进信息交流等作用。通过探索古驿道沿线的村落空间的设计组织形式,逐渐明晰文化空间的建构,在乡村振兴中挖掘及传承岭南传统文化,构建极具地方特色的新兴乡村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驿道 文化建构 文化功能
下载PDF
南江流域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云浮郁南近江村落为例
6
作者 陈玮婷 赵建华 邱丽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5,共12页
南江流域地处山岭逶迤的粤西山区,山多地少,地形复杂,贯穿腹地的南江水道是旧时沟通粤西北与广州通道,为江海山河古道汇通之要。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与古驿道贸易之利为南江流域带来繁荣与昌盛,传统聚落因水而兴、依水而兴,形成了具有南... 南江流域地处山岭逶迤的粤西山区,山多地少,地形复杂,贯穿腹地的南江水道是旧时沟通粤西北与广州通道,为江海山河古道汇通之要。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与古驿道贸易之利为南江流域带来繁荣与昌盛,传统聚落因水而兴、依水而兴,形成了具有南江文化特色的传统聚落景观特征。通过实地踏勘、历史文献与村落族谱整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方法,以南江流域郁南沿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切入,揭示南江流域“人地”关系下形成的传统聚落总体分布、生态景观、生产景观、生活景观的特征,最后得出形成南江流域景观特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适应南江水环境而形成的山水景观、古驿道商贸促成的生产生活景观以及“募民占籍”政策催生出多元景观。通过对南江流域景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期为南江流域乃至粤西传统聚落的景观特征研究贡献相关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南江流域 景观特征 郁南 古驿道
下载PDF
元代西藏驿路再探讨——以元代藏僧乘驿相关记载为中心
7
作者 徐理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有元一代,中央政府将驿路系统推及至西藏。基于官方史籍记载与目前学界对西藏驿路的研究,元廷设置的驿站数额不过四十余处。通过梳理藏文史料中元代赴京藏僧乘驿相关记载,发现西藏驿站数量远超官方驿站数量。文章以藏僧视角探讨西藏驿... 有元一代,中央政府将驿路系统推及至西藏。基于官方史籍记载与目前学界对西藏驿路的研究,元廷设置的驿站数额不过四十余处。通过梳理藏文史料中元代赴京藏僧乘驿相关记载,发现西藏驿站数量远超官方驿站数量。文章以藏僧视角探讨西藏驿路详细情况,指出西藏驿路中除了有官方设置的驿站外,还存有西藏地方置立的地方性驿站。西藏驿站呈现出不同的层级,官方主导与地方设立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西藏驿路。同时,对比明代西藏高僧驰驿路线,认为元代西藏驿路被明代所承袭,离不开西藏驿路中地方驿站持续存在的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西藏 驿路 藏僧
下载PDF
会仙石会仙馆位置确考
8
作者 龚河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会仙石会仙馆是宋辽时期著名的历史遗迹,在宋代出使辽国的使臣笔记中多次出现,但是关于会仙石会仙馆的确切位置,一直没有形成定论。文章在梳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经过实地勘察并结合地方文献考证,最终认为会仙石会仙馆位于河北省承德市... 会仙石会仙馆是宋辽时期著名的历史遗迹,在宋代出使辽国的使臣笔记中多次出现,但是关于会仙石会仙馆的确切位置,一直没有形成定论。文章在梳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经过实地勘察并结合地方文献考证,最终认为会仙石会仙馆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中关镇梁前村松汰沟沟口北侧的黄土台地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仙石 会仙馆 驿路
下载PDF
新型多工位工程机械轮胎硫化后充气定型机的设计
9
作者 卜凡雷 孟海狮 +3 位作者 韩翠 郑颖 张云灿 郑清文 《橡胶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介绍新型多工位工程机械轮胎硫化后充气定型机的设计。研发的定型机主要由机架、动/定卡盘、十字头卡盘锁紧机构、上托机构和推动气缸等组成,采用双气源供气。每个工位可以单独控制,设有不同压力的进气管道,实现人工装胎、定型、锁紧充... 介绍新型多工位工程机械轮胎硫化后充气定型机的设计。研发的定型机主要由机架、动/定卡盘、十字头卡盘锁紧机构、上托机构和推动气缸等组成,采用双气源供气。每个工位可以单独控制,设有不同压力的进气管道,实现人工装胎、定型、锁紧充气、松锁放气、卸胎的全过程动作,提高了工程机械轮胎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劳动强度,且大幅提高了轮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轮胎 硫化后充气定型机 机械设计 电气设计
下载PDF
基于行业岗位分析构建职业本科道路桥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10
作者 王元戎 张密娜 +2 位作者 李德旭 王雷 王颖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自国家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来,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发现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多方面问题,使得职业本科教育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需亟待解决。以本科层次职业院校道路桥梁工程专业为例,根据行业调研分析总结出典型的工作岗位,利用... 自国家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来,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发现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多方面问题,使得职业本科教育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需亟待解决。以本科层次职业院校道路桥梁工程专业为例,根据行业调研分析总结出典型的工作岗位,利用典型岗位工作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并阐释此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法、评价体系和保障措施。利用此课程体系实施授课,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具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以达到学以致用,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缩小学生毕业后融入企业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促使职业本科院校能够培养出符合岗位需求和新时期、新业态的道路桥梁工程行业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 岗位 课程体系 道路桥梁工程 企业
下载PDF
黑龙江古驿路文化旅游体系生成路径研究
11
作者 李子为 张放 臧传枫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7期33-36,42,共5页
黑龙江省始终把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增加“新字号”产业比重、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潜力股”,将挖掘传承古驿路历史文化、发展古驿路文化旅游作为“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的重要实践,提出要建立一套用古驿路及其衍生文化诠释的旅游发... 黑龙江省始终把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增加“新字号”产业比重、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潜力股”,将挖掘传承古驿路历史文化、发展古驿路文化旅游作为“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的重要实践,提出要建立一套用古驿路及其衍生文化诠释的旅游发展体系。文中将黑龙江古驿路文化旅游体系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驿路历史的挖掘,驿路文化的解读,驿路旅游资源特点的梳理,明确古驿路旅游的开发难点并以动态发展的视角提出破题思路,最终形成以空间发展“三步走”为主要路径的文化旅游体系构建模式,逐步搭建起将清代古驿路文化融入黑龙江旅游发展载体的总体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驿路文化旅游 衍生文化 非物质载体
下载PDF
“筹笔驿”非“朝天驿”:金牛道筹笔驿地望考
12
作者 刘玉国 张朝碧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
在众多古蜀道中,金牛道长期居于主线地位。朝天,地处四川广元北大门,是古金牛道上的重要水陆节点。1989年9月,朝天成为广元市辖区——朝天区的区治所在地。筹笔驿,是唐宋金牛道上的著名驿站之一。溯源筹笔驿的由来历史,分析学术界关于... 在众多古蜀道中,金牛道长期居于主线地位。朝天,地处四川广元北大门,是古金牛道上的重要水陆节点。1989年9月,朝天成为广元市辖区——朝天区的区治所在地。筹笔驿,是唐宋金牛道上的著名驿站之一。溯源筹笔驿的由来历史,分析学术界关于筹笔驿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法、田野考察法、方音互证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阐释论述了筹笔驿地望当位于嘉陵江上游东岸今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军师村筹笔滩一带,确认“筹笔驿”非“朝天驿”。从微观角度对蜀道关岭驿铺地望等进行探讨、研究与修正,有助于增强蜀道研究整体性、协同性和科学性,推动蜀道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牛道 筹笔驿 朝天驿 地望 考证
下载PDF
道路工程工后沉降影响因素及处理研究
13
作者 徐晋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6期103-105,共3页
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工程完工后出现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会对道路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以昆明地区某道路工程为例,采用钻探及原位测试手段,结合已有监测资料,旨在探讨道路工程工后沉降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 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工程完工后出现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会对道路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以昆明地区某道路工程为例,采用钻探及原位测试手段,结合已有监测资料,旨在探讨道路工程工后沉降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处理方法。结果发现,产生超限工后沉降的原因与填土层的密实度、硬壳层和软土层的厚度有关,采用高压旋喷桩配合长螺旋钻孔灌注桩进行加固处理,可以显著减少工程工后沉降,并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工后沉降 软土
下载PDF
商贸活动介入下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聪 白钊成 唐雪琼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9-209,共11页
空间结构特征是传统村落历史演化的见证及未来发展的基础.本文以滇缅驿道沿线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和空间句法进行分析,解读村落的整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研究结果发现,商贸型村落与农业传统村落存在空间结构的差异:(1)商贸型村... 空间结构特征是传统村落历史演化的见证及未来发展的基础.本文以滇缅驿道沿线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和空间句法进行分析,解读村落的整体形态及内部结构.研究结果发现,商贸型村落与农业传统村落存在空间结构的差异:(1)商贸型村落具有更大的用地规模,长宽比形态与农业型村落无明显差异;(2)商贸型村落的路网基于效率原则建设,单条道路的长度更长,农业型村落的路网基于可达性原则而密度更大,单条道路长度更短;(3)使用300 m距离选择度与全局角度选择度分析村落空间结构发现,商贸型村落空间形成对内、对外两个不同的结构中心,而农业型村落没有明显的结构中心分化现象.研究所得的量化分析结果展现了村落发展的动力机制,为传统村落的空间规划及活化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型村落 空间结构 滇缅马帮驿道
下载PDF
黑龙江古驿路体育旅游数字化转型研究
15
作者 张兰华 于秋芬 张良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82-85,共4页
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驱动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将继续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黑龙江古驿路体育旅游数字化转型应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注重平台作用发挥、加大数字旅游宣传、加强体育产业... 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驱动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将继续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黑龙江古驿路体育旅游数字化转型应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注重平台作用发挥、加大数字旅游宣传、加强体育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古驿路 体育旅游产业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驿路唐诗对边域陌生事物的书写
16
作者 吴淑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8,共13页
边域风物风情描写是唐诗对前代诗歌的重要突破。唐前边域书写关注面狭窄,描写不够充分,多是概念化认知。唐代边域辽阔,驿路畅达,诗人见多识广,使唐诗边域书写变得丰富多彩,其中对陌生事物的书写获得了空前成功,主要是:用铺叙手法使边域... 边域风物风情描写是唐诗对前代诗歌的重要突破。唐前边域书写关注面狭窄,描写不够充分,多是概念化认知。唐代边域辽阔,驿路畅达,诗人见多识广,使唐诗边域书写变得丰富多彩,其中对陌生事物的书写获得了空前成功,主要是:用铺叙手法使边域风物风情得到充分展现;以中原中心为对比使边域色彩更加突出也更容易表达情感;以同理心为向度展开的描写则充满想象且具有共情特征。三种方法都有将感观审美强化的效果,也在尊重词源学规则的基础上使用了前代文学中少见的创新性词汇,为唐诗边域书写的陌生化审美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驿路 边域 书写 陌生事物
下载PDF
驿亭的调试
17
作者 徐好好 吴洋华 +1 位作者 李睿 费之腾 《新建筑》 2023年第2期25-31,共7页
文章是对象城建筑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完成的南粤古驿道潮惠下路段遗产保护、修复和再利用的设计研究。以古驿道中的若干驿亭设计为对象,从设计对传统“茶亭”的学习和理解入手,尝试讨论新的驿亭设计和古驿道遗产的关系,着重分... 文章是对象城建筑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完成的南粤古驿道潮惠下路段遗产保护、修复和再利用的设计研究。以古驿道中的若干驿亭设计为对象,从设计对传统“茶亭”的学习和理解入手,尝试讨论新的驿亭设计和古驿道遗产的关系,着重分析遗产保护和设计中的布局策略、设计可能的姿态,并对设计中还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句法、表情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粤古驿道 遗产 驿亭 策略 姿态 句法 调试
下载PDF
受灾路网抢修队动态调度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方法
18
作者 张国富 沈宇锋 +1 位作者 宋晓晓 苏兆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0-313,共14页
地震、受灾路网抢修作为灾后应急响应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主要研究如何制定道路抢修队的修复方案,从而快速打通生命救援线路,确保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及时输送到灾区各个需求点。然而,已有研究大多专注于静态受灾路网,难以适应地震、... 地震、受灾路网抢修作为灾后应急响应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主要研究如何制定道路抢修队的修复方案,从而快速打通生命救援线路,确保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及时输送到灾区各个需求点。然而,已有研究大多专注于静态受灾路网,难以适应地震、洪水等重特大自然灾害下的复杂应急场景。构建一种动态受灾路网模型,模拟应急场景的动态恶化,并基于Markov决策过程构建抢修队的动态决策模型,设计相应的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回报函数。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Q学习(IQL)的动态调度(IQLDS)算法,以适应当前的路网状态,快速得到较优的修复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蚁群优化算法、IQL算法相比,IQLDS算法在大规模、高受损率路网环境中的目标函数值降低了约50%,能够在精确感知路网环境变化后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并充分利用历史经验获得较优的修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应急响应 路网修复 抢修队动态调度 Q学习 最优动作集更新
下载PDF
南粤古驿道流溪河段滨水型古村落民居建筑形态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祖鹏 万川 钟高升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6期216-218,共3页
南粤古驿道流溪河段带有地域性的古村落建筑正在逐渐消亡,这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重要问题。探析传统古民居建筑形态、乡村风貌,对保护环境和振兴乡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以南粤古驿道流溪河段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滨水... 南粤古驿道流溪河段带有地域性的古村落建筑正在逐渐消亡,这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重要问题。探析传统古民居建筑形态、乡村风貌,对保护环境和振兴乡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以南粤古驿道流溪河段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滨水型古村落民居生成背景、基本概况、古村落历史文化,从建筑形态的营造特征出发,提出古村落民居建筑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应依据地域环境的不同,融入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和内涵,延续和保护其发展;探索乡村建筑形态特征的乡愁文化本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驿道 建筑形态 钟楼古村 乌石古村
下载PDF
城市堤路结合工程变形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璋淳 姜彦彬 +3 位作者 何宁 钱亚俊 周彦章 王艳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41,共9页
有效控制变形是城市堤路结合工程正常发挥防洪和交通双重作用的重要保障。基于南京长江岸线堤路结合工程典型断面,建立平面应变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天然堆载、台阶加筋、深层水泥搅拌(DCM)及透水混凝土桩(PCP)工况等4种工况的变形分布... 有效控制变形是城市堤路结合工程正常发挥防洪和交通双重作用的重要保障。基于南京长江岸线堤路结合工程典型断面,建立平面应变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天然堆载、台阶加筋、深层水泥搅拌(DCM)及透水混凝土桩(PCP)工况等4种工况的变形分布与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台阶加筋工况的整体变形规律与天然堆载工况基本一致,不进行软基处理将无法有效缩减新老堤防及地基的沉降和水平位移;DCM及PCP工况均能有效控制上部堤防及下部地基的沉降、隆起与水平位移,工后沉降均小于100 mm;PCP复合地基可在3.6%的低置换率条件下,将路面工后沉降减至43 mm,并将达到99%固结度的时间由365 d缩至155 d,变形控制能力整体强于DCM工况。PCP复合地基技术在变形控制标准高、建设周期短的软基地区堤路结合工程中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路结合 工后沉降 水平位移 变形控制 透水混凝土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