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eatment of Anderson Type II Odontoid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by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Iliac Bone Grafting 被引量:1
1
作者 Dun Liu Yong Wang +1 位作者 Bing Hu Jinjun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7年第11期572-582,共11页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and related pro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derson II odontoid fracture with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iliac bone grafting.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and related pro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derson II odontoid fracture with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iliac bone grafting.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7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derson II odontoid fracture who underwent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iliac bone grafting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6. 17 patients had a history of trauma before surgery, and they all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or subluxation and varying degrees of neck occipital pain and limited mobility. Result: No spinal cord or vertebral artery injury occurred during surgery. Follow-up information is complete.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6 to 48 months (mean 27.4 ± 12.4 months). Postoperative imaging review prompted a good reduction of cervical spine, stable sequence;no pedicle screw loosening, fracture, iliac bone graft at the location of the situation, odontoid fracture and bone healing at the good, the patient after cervical rotation are limited to varying degrees. Conclusion: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iliac bone graft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derson II odontoid fracture can achieve good stability, and the prognosis is good, but long-term cervical rotation function may be affected to varying degre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ERSON Type II ODONTOID Fracture CERVICAL posterior approach pedicle Screw FIXATION
下载PDF
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袁宇飞 张凯 +5 位作者 张存 樊凯彬 颜珍珍 何娟 李健斐 苗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横突-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verse process-pedicular,UTPP)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特点。方... 目的探讨经单侧横突-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verse process-pedicular,UTPP)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骨五科行经单侧椎弓根(unilateral transpedicular,UTP)及UTPP入路PVP治疗老年腰椎OVCF患者共133例。记录两组的研究术后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DI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特点、骨水泥分布优秀率、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等指标。结果完整随访患者124例至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术后1 d、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TPP组骨水泥注入量大于UTP组,骨水泥分布优秀率高于UTP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U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较经椎弓根入路PVP骨水泥弥散充分,骨水泥渗漏率低,止疼效果好,可实现患者早期下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突-椎弓根入路 椎体根入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光华 赵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95-96,109,共3页
目的分析经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患者的资料,按PKP入路分为单侧组(63例,单侧椎弓根外侧入... 目的分析经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患者的资料,按PKP入路分为单侧组(63例,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双侧组(57例,双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3个月分别测定日常生活障碍(Oswestry)评分、伤椎前缘及中线的平均高度、椎体后凸角(Cobb角)及疼痛情况(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术后均无心脑血管系统症状发生(如血压波动、大出血现象),均无骨水泥外漏、运动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与双侧组比较,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水泥灌注量、术中透视数均减少(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伤椎前缘和中线平均高度及Cobb角均比术前有所改善(P<0.05),术后3个月比术后24 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两种入路PKP术治疗老年OVCF方面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双侧球囊扩张PKP术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 双侧球囊扩张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后骨水泥的弥散效果
4
作者 张立创 杨雯 +5 位作者 丁广江 李培坤 肖忠宇 陈营 方雪 张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0-808,共9页
背景: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认为,椎弓根外入路与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治疗均可改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相较于椎弓根入路相比,椎弓根外入路的穿刺角度更加自由,可通过调整穿刺外倾角获得良好的骨水泥弥散效果。目的:... 背景: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认为,椎弓根外入路与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治疗均可改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相较于椎弓根入路相比,椎弓根外入路的穿刺角度更加自由,可通过调整穿刺外倾角获得良好的骨水泥弥散效果。目的:通过量化骨水泥弥散效果,对比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8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双侧椎弓根组(n=40)接受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手术,单侧椎弓根外组(n=40)接受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椎体成形手术。术后3 d内拍摄患椎正侧位X射线片,评估骨水泥弥散效果、弥散类型。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评估患者目测类比评分、骨折周围压痛阈值、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①单侧椎弓根外组患者骨水泥弥散效果优于双侧椎弓根组(P<0.001),骨水泥灌注量多于双侧椎弓根组(P<0.001);双侧椎弓根入路组骨水泥弥散类型主要集中在Ⅰ型和Ⅲ型,单侧椎弓根外组骨水泥弥散类型主要集中在Ⅰ型和Ⅱ型,两组骨水泥弥散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两组患者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术前(P<0.001),术后骨折周围压痛阈值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治疗后相同时间点,两组间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折周围压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个体化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椎体成形手术可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弥散效果,并且治疗效果与经典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手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双侧椎弓根入路 单侧椎弓根外入路 骨水泥弥散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旁与经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陈喜安 刘绍灵 徐荟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穿刺至对侧旁正中线行椎体成形术(UPA-PVP)与传统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TUA-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10月在岳阳市人民住院并行经...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穿刺至对侧旁正中线行椎体成形术(UPA-PVP)与传统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TUA-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10月在岳阳市人民住院并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54例胸腰椎OVCF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UPA-PVP组(143例)和TUA-PVP组(111例)。均为胸腰椎(T8~L2)单个椎体骨折。UPA-PVP组根据术前胸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CT及MRI评估伤椎内靶向穿刺点,即穿刺椎体对侧旁正中线与椎体前中1/3交界处,根据靶向穿刺点逆向设计穿刺路径及确定体表定位点;TUA-PVP组采用传统经椎弓根投影10点或2点方法穿刺,参考术后胸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三维CT判断骨水泥在手术椎体内的弥散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 h、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全身恢复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伤椎再骨折等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单个椎体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PA-PVP组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大于TUA-P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 h、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PVP组、TUA-PVP组患者左、右侧入路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总渗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达到骨性愈合。UPA-PVP组无手术椎体对侧再骨折情况,17例患者出现其他椎体压缩性骨折,再次行椎体成形术;TUA-PVP组5例患者手术椎体对侧再次出现骨折,12例患者出现其他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再次行椎体成形术。UPA-PVP组手术椎体再骨折率低于TUA-PVP组(P<0.05)。UPA-PVP组与TUA-PVP组其他椎体骨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A-PVP与TUA-PVP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缓解OVCF患者腰背部疼痛。UPA-PVP方法治疗OVCF,以穿刺靶点为目标,逆向设计穿刺路径,简单易行,较TUA-PVP方法能达到更好的骨水泥椎体内分布,降低椎体再骨折率,有效缓解椎体骨折后腰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单侧椎弓根旁入路 靶点穿刺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周广强 朱瑞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各45例。单侧组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则给予双侧椎弓根入路...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各45例。单侧组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则给予双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结果单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9.92±3.76)min短于双侧组的(47.95±4.42)min,出血量(2.61±0.73)ml、透视次数(4.89±0.78)次、骨水泥使用量(3.42±0.81)ml均少于双侧组的(3.48±1.44)ml、(8.26±1.24)次、(4.23±1.29)ml,骨水泥渗透率11.11%低于双侧组的3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和双侧组术后7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2.07±0.21)、(2.13±0.24)分,均低于本组术前的(6.38±1.14)、(6.35±1.12)分(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术后7 d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与Cobb角分别为(22.15±2.83)%与(11.83±1.21)°,双侧组分别为(22.31±2.79)%与(12.29±1.36)°,均小于本组术前的(31.78±4.52)%、(25.18±2.92)°和(31.77±4.56)%、(25.21±2.87)°(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开展椎体成形术时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对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但单侧入路有助于改善手术指标,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入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单侧椎弓根入路 双侧椎弓根入路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7
作者 彭文康 胡俊卿 胡晶焱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庐山市人民医院拟行PKP的62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侧...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庐山市人民医院拟行PKP的62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每组31例。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PKP,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椎体功能障碍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时满意度评分。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骨水泥灌注量多于双侧组,X线曝光次数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椎体高度重建率、Cobb角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VAS、ODI评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术后1年,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 d及1年,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骨折率均高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椎弓根外入路PKP治疗OVCF患者能缩短手术时间,增加骨水泥灌注量,减少X线曝光次数,且术后重建椎体高度、改善Cobb角、缓解术后疼痛和提升胸腰椎功能等疗效同双侧椎弓根入路一致,但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骨折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单侧椎弓根外入路 双侧椎弓根入路 骨水泥灌注量 渗漏率
下载PDF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重建胸腰椎结核脊柱前中柱功能的疗效
8
作者 方磊 陈鑫营 +1 位作者 易燕斌 陈子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研究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重建胸腰椎结核脊柱前中柱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4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选取2014年1月... 目的研究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重建胸腰椎结核脊柱前中柱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4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病变节段矢状面Cobb角、Cobb角丢失率、数字疼痛(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美国脊柱损伤协会神经功能(ASIA)分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ESR、CRP均降低(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病变节段矢状面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丢失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NR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末次随访观察组C⁃D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肋间神经痛及脑脊液漏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患者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cobb角丢失率及疼痛程度更低,脊柱前中柱功能重建效果更好,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
下载PDF
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创伤反应及骨水泥弥散情况的影响
9
作者 张果 张正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肾上腺素(E)、C反应蛋白(CRP)以及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及手术后1、6个月,两组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骨水泥弥散效果,减轻创伤反应,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 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单侧入路PKP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10
作者 丁磊 张亚峰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0期53-56,64,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3月无锡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103例老年女性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3月无锡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103例老年女性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用单侧椎弓根入路PKP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双侧椎弓根入路PKP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伤椎内骨水泥的注入量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的评分。结果接受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OD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老年女性OVCF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伤椎内骨水泥的注入量,促进胸腰椎功能的恢复。因此,对于老年女性OVCF患者,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但是,由于样本量有限,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作长期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椎弓根入路PKP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女性患者
下载PDF
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昌慧 陈发胜 +1 位作者 黄培青 吴同锢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osterior Kink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90例,按照不同手术... 目的探究与分析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osterior Kink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90例,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单侧组(n=48)及双侧组(n=42),单侧组给予单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双侧组给予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治疗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伤椎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DI指数,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比双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小于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随访,切口均为一期愈合,且经过治疗后尚未出现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以及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单侧或双侧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单侧与双侧相比能够获得更好的围术期指标,预后综合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 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围术期指标 疼痛 功能障碍
下载PDF
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在痉挛型偏瘫中的应用
12
作者 唐楠 周迎春 +2 位作者 王英 吴月奎 陈业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20-523,530,共5页
目的评估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对下肢痉挛型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23例痉挛型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化分组结果分别行... 目的评估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对下肢痉挛型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23例痉挛型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化分组结果分别行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和经典Peacock腰骶段SPR治疗,术后12个月时进行随访,对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前后MAS评分和GMFCS评分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可良好暴露脊神经根并进行选择性切断,术后MAS评分及GMFC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SPR可对神经根进行良好的显露,手术效果与经典Peacock术式相同,且对脊柱结构破坏小,利于术后脊柱稳定性的维持,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可明显改善痉挛型偏瘫患者的患侧肌张力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 痉挛型偏瘫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下载PDF
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信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接受PSF治疗,A组接受经皮入路,B组接受Wiltes入路,C组接受后正...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信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接受PSF治疗,A组接受经皮入路,B组接受Wiltes入路,C组接受后正中入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比较3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前、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结果 C组患者手术时间最长,其次为A组,B组手术时间最短;A组术中出血量最少,住院时间最短,其次为B组,C组术中出血量最多,住院时间最长(P<0.05)。术后3个月,3组患者VAS评分、改良ODI均降低,且A组VAS评分最低,其次为B组,C组最高(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ODI、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入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损伤更轻、术后恢复更快、术后疼痛程度最轻,经Wiltes入路操作手术时间最短,3种入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经皮入路 Wiltes入路 后正中入路
下载PDF
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裴少新 海啸 张金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374-1376,142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及术后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9例老年骨质疏...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的效果及对腰椎功能及术后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双侧组64例给予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单侧组65例给予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3 m对比腰椎功能、术后3 d对比术后炎性应激反应、记录术后3 m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单侧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3 m,两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脊椎功能障碍评分比较(P>0.05);术后3 d,单侧组患者P物质、前列腺素E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再发骨折、伤口延迟愈合、伤口感染、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效果相当,均能够有效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性高,但单侧椎弓根入路PVP能够更加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及X线照射时间,减少骨水泥注入量,减轻术后炎性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椎弓根入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腰椎功能
下载PDF
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单节段腰椎峡部裂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亮 李强松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14-519,共6页
目的 研究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单节段腰椎峡部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0例单节段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 目的 研究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单节段腰椎峡部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0例单节段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正中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研究组采用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评定、椎间融合率、植骨融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7.9±11.5) mL、(148.3±17.5) mL、(2.32±0.42) h、(8.4±2.4) d,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3.64±0.51) h、(269.4±25.4) mL、(121.4±17.8) mL、(14.3±3.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升高、ODI评分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分别为(15.64±0.87)分、(22.73±1.51)分、(24.38±3.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1±0.52)分、(18.22±1.03)分、(22.04±2.61)分,术后ODI评分分别为(19.4±3.5)%、(11.3±2.4)%、(8.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3.7)%、(17.9±2.8)%、(14.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椎间融合率、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略高于对照组的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单节段腰椎峡部裂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术后腰部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腰椎峡部裂 Wiltse入路 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 自体髂骨移植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OVBF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6
作者 冯永辉 李富文 +4 位作者 秦丰伟 陈文 张思能 谢春亮 梁杰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941-2945,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VB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00例OVB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VB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00例OVB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观察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分别为(31.98±4.28)min、(15.98±3.12)次、(4.28±0.72)mL,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40.98±4.32)min、(19.34±3.09)次、(5.99±0.68)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术前,而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分别为(20.98±2.11)cm、(9.21±1.23)°,对照组分别为(20.79±2.31)cm、(9.42±1.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2.78±0.32)分、(32.14±3.28)分,对照组分别为(2.76±0.34)分、(32.09±3.21)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OVBF的效果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效果相当,可促进椎体高度及腰椎功能恢复,缓解疼痛,但单侧椎弓根入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椎弓根入路 腰椎功能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伴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外科手术治疗
17
作者 羊刚毅 黄海锋 赵兵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537-540,共4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行后路内固定、减压和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伴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行后路手术(减压、内固定、椎弓根植骨),回顾性分析患者围手术期...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行后路内固定、减压和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伴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行后路手术(减压、内固定、椎弓根植骨),回顾性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局部后凸矫正、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结果患者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脊柱后凸角显著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脊柱后凸稍高于术后即刻,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已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矫正丢失0~2°,平均(1.5±0.3)°,矫正丢失度(10.3±5.7)%。术后3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且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显著低于术后3周(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Frankel分级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减压、内固定、椎弓根植骨)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迟发性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后凸矫正维持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爆裂性骨折 神经功能障碍 后路手术 椎弓根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邝铭业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入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1年6月在我院诊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8例,根据随机信封1:1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Wiltse入路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对照...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入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1年6月在我院诊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8例,根据随机信封1:1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Wiltse入路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对照组采用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都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天的切口感染、腰背疼痛、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9%,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2组术后1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与后缘高度都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优良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1.5%(P<0.05)。结论:Wiltse入路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促进恢复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与后缘高度,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入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 正中小切口非融合手术
下载PDF
单、双侧椎弓根入路及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灌注量与渗漏率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志伟 李利 +6 位作者 黄兹谕 吴多艺 甘发荣 叶宝飞 张岩 张泰标 胡万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53-1358,共6页
背景:临床上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的入路方式主要有单侧椎弓根入路、双侧椎弓根入路、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但对于3种入路方式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情况对比仍存在争议。目的:对比3种入路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 背景:临床上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的入路方式主要有单侧椎弓根入路、双侧椎弓根入路、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但对于3种入路方式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情况对比仍存在争议。目的:对比3种入路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8例,其中男30例,女48例,年龄40-71岁。其中20例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35例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进行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23例采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进行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记录骨水泥灌注量与骨水泥渗漏率。术后随访1年,对比3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椎体高度重建率、Cobb角改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获得海南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伦审HKL20151203。结果与结论:①双侧椎弓根组骨水泥灌注量少于单侧椎弓根组、单侧椎弓根外组(P<0.05),单侧椎弓根外组少于单侧椎弓根组(P<0.05);②3组间椎体高度重建率、Cobb角改善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术后随访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③双侧椎弓根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侧椎弓根组、单侧椎弓根外组(P<0.05),单侧椎弓根外组低于单侧椎弓根组(P<0.05):④双侧椎弓根组邻近椎体骨折率低于单侧椎根组(P<0.05);⑤结果表明,3种入路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双侧椎弓根入路可显著降低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 单侧椎弓根入路 双侧椎弓根入路 单侧椎弓根外入路 骨水泥渗漏 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3种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脊柱功能、椎体高度复位与局部Cobb角的恢复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达玮 于浩 +8 位作者 杨明 谢海峰 武岑灏 颜奇 王英杰 杨惠林 耿德春 钮俊杰 王金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5844-5848,共5页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首选之一,目前关于经皮、经Wiltse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置钉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争议。目的:探究经皮、经Wiltse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首选之一,目前关于经皮、经Wiltse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置钉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争议。目的:探究经皮、经Wiltse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共纳入46例,均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15例经皮打钉、17例经Wiltse入路置钉、14例经后正中入路置钉。比较3入路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目测类比评分、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矢状面后凸Cobb角。结果与结论:①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②3组患者术后3 d的肌酸激酶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3 d的肌酸激酶水平为经皮打钉组<Wiltse入路组<后正中入路组(P<0.05);③3组患者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 d及内固定取出后,经皮打钉组的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JOA评分优于Wiltse入路组、后正中入路组(P<0.05),Wiltse入路组的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JOA评分优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④3组术后3 d及内固定取出后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及矢状面后凸角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3组间术后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提示,相对于后正中入路,经皮打钉和Wiltse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对椎旁肌肉的影响较小,更利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手术治疗 椎弓根螺钉 手术入路 Wiltse入路 后正中入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