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结合早期运动康复与物理治疗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杰 吕剑 +1 位作者 郝永红 刘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结合早期运动康复与物理治疗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90例,按... 目的探究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结合早期运动康复与物理治疗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90例,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物理治疗,研究组接受早期运动康复治疗。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肢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角度、伸直受限角度及关节活动范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量表(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HSS)、患者满意度进行记录,并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肢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屈曲角度、关节活动范围均较治疗前增大,伸直受限角度均较治疗前减小,研究组屈曲角度、关节活动范围分别为(112.55±5.16)°、(108.66±11.02)°,均大于对照组[(97.89±4.51)°、(95.16±12.04)°],研究组伸直受限角度为(3.35±1.08)°,小于对照组[(4.89±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在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等方面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在各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结合早期运动康复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愈合、提高膝关节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膝关节 关节镜双后内入路 早期运动康复 物理治疗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三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马寅华 陈肖燕 汤红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999-1003,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04例开展前瞻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2组患者均行ACL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04例开展前瞻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2组患者均行ACL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三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前内侧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骨隧道定位参数、术后移植物成熟情况、膝关节稳定性(Lachman试验)、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扶拐下床活动时间、弃拐行走时间、恢复运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B大于对照组,a/c、α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近端、中段、远端移植物信号/噪声比(SNQ)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优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三入路联合椭圆隧道技术用于ACL重建术中能改善骨隧道形态,促进移植物成熟,缩短术后恢复进程,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椭圆隧道技术 关节镜 三入路 关节稳定性 膝关节功能 移植物
下载PDF
腘绳肌腱结与骨栓嵌入固定法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初探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玉杰 王志刚 +1 位作者 李众利 原新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体绳肌腱结与骨栓嵌入固定法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 (PCL)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对 1 0例PCL损伤 ,取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进行重建。根据移植肌腱的直径建立隧道 ,股骨隧道的下 1 /3和... 目的 :探讨自体绳肌腱结与骨栓嵌入固定法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 (PCL)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对 1 0例PCL损伤 ,取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进行重建。根据移植肌腱的直径建立隧道 ,股骨隧道的下 1 /3和胫骨隧道的直径为 5 -7mm ,股骨隧道近 2 /3段为 1 1 -1 2mm ,股骨隧道呈倒置的酒瓶状。肌腱预张力后中间打结并嵌入 1 2mm×6mm骨栓 ,将肌腱从股骨隧道经后关节腔牵入胫骨隧道 ,分 2束在胫骨隧道穿出 ,交叉打结缝合固定在骨桥上。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无受限 ,关节稳定性加强 ,抽屉试验阴性 8例 ,Ⅰ°阳性 2例。按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功能评估标准 ,优 6例 ,良 3例 ,可 1例。结论 :自体绳肌腱打结骨栓嵌入挤压固定重建PCL ,方法可行 ,疗效可靠。生物固定有利于肌腱与骨的愈合 ,免用高值耗材 ,不影响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损伤 自体腘绳肌腱结 骨栓嵌入固定法 关节镜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效果及免疫排斥反应 被引量:15
4
作者 涂泽松 梁立雪 邢基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190-2196,共7页
背景:自体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已广泛应用,但是供区容易出现并发症,现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越来越多的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同种异体肌腱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材料。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 背景:自体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已广泛应用,但是供区容易出现并发症,现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越来越多的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同种异体肌腱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材料。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排斥反应。方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自体肌腱组及异体肌腱组,每组各60例。自体肌腱组植入患膝同侧的股薄肌腱+半腱,异体肌腱组植入同种异体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achman试验结果、Lysholm和Larson评分及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韧带韧带重建后2年Lysholm评分和Larson评分均显著高于重建前,两组重建2年后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病例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至正常,无伸膝滞缺、屈膝受限;③两组Lachman试验末次随访时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异体肌腱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比率与自体肌腱移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整体趋势上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比率比自体肌腱重建组高;⑤结果说明,与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相比较,同种异体肌腱有着相似的临床疗效,且免疫排斥反应不大,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主观要求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排斥反应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异体肌腱移植 重建前交叉韧带 临床疗效 免疫排斥反应
下载PDF
关节镜下交叉韧带修复术结合活血祛瘀中药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丁玲 李逸群 +2 位作者 杨匡洋 傅强 黄若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修复术结合活血祛瘀中药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2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例,在关节镜辅助下行修复术;术后外敷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中药制剂伤...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修复术结合活血祛瘀中药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2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例,在关节镜辅助下行修复术;术后外敷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中药制剂伤科黄水(由大黄、栀子、牛膝等组成)和口服中药制剂骨一方(由桃仁、红花、牛膝、赤芍、三七、木香、独活、杜仲、当归尾、五灵脂等组成),三七化瘀口服液等。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手术疗效。【结果】22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无1例感染或神经血管损伤。22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达到正常,3例末次随访时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呈弱阳性,但自述无不稳定症状,其余19例出院后均未出现膝关节不稳定症状。Lysholm评分从术前的(27.9±3.2)分增加到第24周随访时的(91.4±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交叉韧带修复术结合活血祛瘀中药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中药疗法 关节镜 修复 活血祛瘀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被引量:16
6
作者 敖英芳 王健全 +4 位作者 胡跃林 崔国庆 于长隆 田得祥 曲绵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1-232,共2页
为使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定位准确、固定牢固、减小手术创伤 ,能够早期功能康复 ,于 1997年 11月开展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至 1999年 4月共治疗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 7例 ,近期观察效果良好。结果表明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 ... 为使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定位准确、固定牢固、减小手术创伤 ,能够早期功能康复 ,于 1997年 11月开展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至 1999年 4月共治疗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 7例 ,近期观察效果良好。结果表明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 ,骨道定位准确 ,能够做到等长重建。应用自体髌腱 (中 1/ 3)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 ,两端带有骨块 ,重建的韧带最终可达到牢固的生物学固定 ,是较为理想的自体重建材料。根据实践 ,结合具体病例 ,介绍了膝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重建
下载PDF
带髌骨块股四头肌腱嵌压固定法重建前十字韧带(附14例初步报告)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玉杰 唐佩福 +4 位作者 王志刚 周密 蔡胥 李众利 贾金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髌骨块股四头肌腱嵌压固定法重建ACL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嵌压固定法,重建ACL 14例,男9例,女5例.左8例,右6例.年龄16~38岁,平均25岁.交通事故伤6例,运动伤6例,膝关节扭伤2例.取同侧髌骨块11mm&...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髌骨块股四头肌腱嵌压固定法重建ACL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嵌压固定法,重建ACL 14例,男9例,女5例.左8例,右6例.年龄16~38岁,平均25岁.交通事故伤6例,运动伤6例,膝关节扭伤2例.取同侧髌骨块11mm×10mm股四头肌腱长6~8cm,直径7~8mm,肌腱断端编织缝合.采用阶梯钻一次成型股骨端隧道,呈倒置的瓶颈状.将肌腱从股骨外髁隧道口牵入胫骨隧道外口,骨块肌腱复合材料嵌入瓶颈状股骨隧道内,肌腱编织线在胫骨桥上交叉打结屈膝30°固定,术后支具制动.结果:术后随访平均9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63.5分,终末随访平均94.5分,术后提高31分.Rulermetr测试胫骨位移距离,术后位移≤3mm者12例,≤5mm者2例.Lachman试验和抽屉试验阴性12例,弱阳性2例.膝关节稳定,屈伸功能及活动度正常.结论:带髌骨块股四头肌腱移植嵌压固定重建十字交叉韧带固定牢固,有利于腱骨愈合.免用高值耗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关节镜 手术 膝关节 肌腱移植 嵌压固定
下载PDF
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不同肌腱移植物的选择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玉杰 薛静 +5 位作者 周密 王志刚 李众利 李海鹏 蔡谞 李光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不同肌腱移植物的选择。[方法]采用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101例,男68例,女33例。运动伤62例,交通伤22例,生活伤17例。采用胭绳肌腱结42例、骨栓胭绳肌腱结32例、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2... [目的]探讨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不同肌腱移植物的选择。[方法]采用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101例,男68例,女33例。运动伤62例,交通伤22例,生活伤17例。采用胭绳肌腱结42例、骨栓胭绳肌腱结32例、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27例。选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两端编织缝合预张力后在双股肌腱中间打结。将胭绳肌腱结内嵌入5mm×11mm的矩形骨栓,制成直径11mm的骨栓肌腱结;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全长70—80mm,骨块11mm×9mm×7mm。采用阶梯状联合钻建立股骨隧道,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不同,选用自体胭绳肌腱结、骨栓胭绳肌腱结或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进行嵌压固定法重建ACL。将肌腱结或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完全嵌入到瓶颈状股骨隧道内,在胫骨隧道外口分两股穿出,交叉打结固定在胫骨桥上。[结果]98例患者得到随访,膝关节稳定,功能恢复良好。按照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优88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85.7%。[结论]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胭绳肌腱结、骨栓肌腱结或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腱,进行嵌压固定法重建ACL,生物固定、方法简便、固定可靠、创伤小、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膝关节 肌腱移植 嵌压固定
下载PDF
保留残端纤维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黄迅悟 彭伟 +4 位作者 冯会成 孙继桐 董志明 蒋长亮 张瑞斐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评估"Y"形双束后交叉韧带重建中保留残端纤维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后交叉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50例,分为保留残端纤维组(保残组)和切除残端纤维组(不保残组)。保残组26例,男19例... 目的:评估"Y"形双束后交叉韧带重建中保留残端纤维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后交叉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50例,分为保留残端纤维组(保残组)和切除残端纤维组(不保残组)。保残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8~55岁,平均(32.250±11.085)岁;术前受伤时间2~66个月,平均(17.481±3.568)个月。不保残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0~54岁,平均(31.458±9.569)岁;术前受伤时间3~72个月,平均(19.354±3.950)个月。两组患者均有膝关节不稳,后抽屉试验阳性。保残组:术中保留髁间窝残端纤维、瘢痕组织及滑膜,仅切除导致髁间窝呈球状游离韧带组织。不保残组:切除残端纤维、瘢痕组织及其附着部滑膜组织。两组均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胫骨侧采用可吸收挤压钉与牵引线拴桩固定,股骨侧采用可吸收挤压钉与牵引线悬吊复合固定。术前及术后2年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主观评估(主观性IKDC、Lysholm评分及Cincinnati评分)和客观临床评估(客观IKDC评分、Kneelax3胫骨后移测试)。结果:主观评估结果比较:主观性IKDC评分,保残组92.167±4.177优于不保残组87.542±5.687(P=0.010);Lysholm评分,保残组90.917±4.413优于不保残组87.083±5.149(P=0.027);Cincinnati膝关节评分,保残组92.125±4.003优于不保残组87.791±6.665(P=0.027)。客观评估结果比较:客观IKDC评分,保残组与不保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neelax3检查,在132N力作用下用Kneelax3做胫骨后移测试,保残组与不保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残端纤维与切除残端纤维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比较,保留残端纤维双束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主观功能恢复更好,而术后膝关节机械稳定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 创伤和损伤 关节镜 修复外科手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保残与非保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军 姜鑫 +1 位作者 张益民 郭永智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与非保留残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45例,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移植物。非保残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25例,男19例,女6例;清理断端后胫...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与非保留残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45例,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移植物。非保残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25例,男19例,女6例;清理断端后胫骨骨道采用双螺钉全骨隧道固定技术。保留残端重建后交叉韧带20例,男15例,女5例;保留残端纤维,采用与非保残组同样的固定方法。两组均随访18个月,采用KT-2000胫骨后移距离、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及分级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在术后18个月随访时,KT-2000测胫骨后移距离、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IKDC评分,非保残重建组分别为(4.2±2.1)mm,84.3±10.5和64.5±8.8;保残组(3.9±1.8)mm,86.5±8.9和68.6±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KDC运动能力分级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者,保残组优于非保残组。结论:保留残端纤维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在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方面显示了较非保残重建更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 修复外科手术 关节镜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0
11
作者 许桦 陈亿民 +1 位作者 翟利锋 毕大卫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 :介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 ,总结治疗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随访自2008年至2013年经治的26例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9~55岁,平均40.7岁。所有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交叉韧... 目的 :介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 ,总结治疗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随访自2008年至2013年经治的26例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9~55岁,平均40.7岁。所有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交叉韧带,并同时修补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及处理内外侧复合体损伤。9例分期手术,其余均采取Ⅰ期手术处理所有损伤。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26例均获随访,时间为0.8~3.2年,平均1.6年,手术平均等待时间为1.2个月。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42.5±4.5(33~48分),终末随访时78.1±3.9(57~95分),随访时评分提高。术后关节活动度均超过90°,内外翻试验正常或接近正常,所有患者在屈70°时Lachman试验阴性。结论 :膝关节韧带多发损伤应首选关节镜下Ⅰ期重建;如无法Ⅰ期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则Ⅰ期先重建后交叉韧带,Ⅱ期重建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因多种原因易漏诊,避免因术前准备不充分而分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
下载PDF
完全保留残端自体腱重建后交叉韧带对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左华 黄永辉 +1 位作者 胡浪 李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观察完全保留残端自体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状况,探讨完全保留与非保留残端重建PCL对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例PCL损伤的患者中20例行不保留残端自体绳肌单束重建术(非保留残端组),20例行完全保... 目的:观察完全保留残端自体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状况,探讨完全保留与非保留残端重建PCL对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例PCL损伤的患者中20例行不保留残端自体绳肌单束重建术(非保留残端组),20例行完全保留残端自体绳肌单束重建术(完全保留残端组)。通过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CPM机等速测试膝关节本体感觉,评估两组患者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状况。结果40例均获随访,时间6~24(15.6±4.94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膝关节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在3个不同的膝关节复位角度下,非保留残端组患侧膝关节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保留残端组患侧膝关节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侧膝关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在3个不同的膝关节复位角度下,两组患侧膝关节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患侧膝关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保留残端重建PCL能够可靠地恢复膝关节的本体感觉,且早期恢复效果优于非保留残端重建P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 本体感觉 自体腱
下载PDF
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锋 苏训同 +3 位作者 乔巨峰 汤奇 高飞 李铭章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570-1572,1594,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个膝)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0例,采用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后1年测定患者的韧带紧张度...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个膝)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0例,采用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后1年测定患者的韧带紧张度,并且采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量表、美国膝关节协会(AKS)量表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30例患者韧带紧张度达优者25例(83.3%),良4例(13.3%),差1例(3.3%),优良率为96.7%。术后复查MRI均未发现关节间隙变窄、螺钉或移植物松动病例。术后Lysholm评分、IKDC评分、AK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操作简便,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好,最大限度恢复至解剖重建,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断裂 膝关节 双束重建 双隧道 同种异体肌腱 关节镜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股骨端保留骨量界面螺钉固定和胫骨端Intrafix系统固定在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中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长明 付仰攀 +5 位作者 董辉详 胡喜春 卢海燕 王建雄 范华强 张少战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股骨端保留骨量界面螺钉固定和胫骨端Intrafix系统固定在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CL)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用腘绳肌腱对31例P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PCL重建术。采用PCL重建技术钻胫骨、股骨骨道,将腘绳肌腱...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股骨端保留骨量界面螺钉固定和胫骨端Intrafix系统固定在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CL)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用腘绳肌腱对31例P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PCL重建术。采用PCL重建技术钻胫骨、股骨骨道,将腘绳肌腱拉入骨道,股骨端用1枚界面螺钉固定并保留隧道内上方的骨皮质,胫骨端用Intrafix固定韧带。结果手术时间40~90(60.16±14.05)min。无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明显受限等并发症。31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15.74±2.13)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19~49(30.77±11.62)分;术后88~98(92.94±2.26)分(t=28.65,P<0.01)。结论关节镜下股骨端保留骨量界面螺钉固定和胫骨端Intrafix系统固定在腘绳肌腱重建PCL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后交叉韧带/外科学 膝关节 腘绳肌腱
下载PDF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峰 孙国强 郭庆升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脱位后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2006年8月~2008年5月,应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膝关节脱位后同时断裂的前后交叉韧带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9~57岁,... 目的:探讨膝关节脱位后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2006年8月~2008年5月,应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膝关节脱位后同时断裂的前后交叉韧带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9~57岁,平均38.5岁。右膝7例,左膝4例。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3.6个月(7~27个月),应用改良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8例,良3例,可0例。膝关节功能Lysholm术前评分平均为(49.3±3.5)分,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96.8±3.3)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121.3±8.6)°,与与术前(83.6±9.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膝关节脱位后前后交叉韧带是一种确切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关节脱位
下载PDF
带血供半腱肌肌腱条骨块重建后交叉韧带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本柯 杨远平 +2 位作者 舒先涛 鞠家玉 刘兵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为带血供骨 半腱肌肌腱条骨块转位重建后交叉韧带 (PCL)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5 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半腱肌肌腱的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及分布特点和股骨内侧髁及后交叉韧带的形态 ;2侧新鲜下肢标本进行摹拟术式。结果... 目的 为带血供骨 半腱肌肌腱条骨块转位重建后交叉韧带 (PCL)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5 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半腱肌肌腱的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及分布特点和股骨内侧髁及后交叉韧带的形态 ;2侧新鲜下肢标本进行摹拟术式。结果 半腱肌腱长约 15 2cm× 0 5cm× 0 4cm ,血供主要来源于动脉的半腱肌支、膝下内侧动脉的腱支和腱外周组织血管网。肌门位于半腱肌外后 ,距股骨内上髁上方约 3 6cm ;后交叉韧带长约 3 6cm× 1 0cm× 0 6cm ;股骨内侧髁关节面中点前后径约为 4 3cm ,左右径约为 3 0cm。结论 半腱肌肌腱与后交叉韧带形态相似、有足够的游离长度。血供丰富为多源性。故采用带血供的半腱肌肌腱条骨块是重建后交叉韧带较理想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肌腱 解剖学 半腱肌 膝关节 断裂 运动损伤 术式 带血供骨
下载PDF
双钢丝四隧道法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刚 张鹏 +3 位作者 黄晓华 王小武 赵辉 胡立新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钢丝四隧道法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关节镜下PCL胫骨止点双钢丝四隧道固定。在关节镜监视下从胫骨内侧向撕脱骨折块两侧钻骨隧道,通过骨隧道...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钢丝四隧道法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关节镜下PCL胫骨止点双钢丝四隧道固定。在关节镜监视下从胫骨内侧向撕脱骨折块两侧钻骨隧道,通过骨隧道向关节腔穿入两根钢丝,复位骨折块,双钢丝经隧道固定骨折块。结果:12例患者均随访6~12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6周,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无骨折移位、血管神经等损伤,后抽屉试验(-);术后半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9.60±4.03)分。结论:关节镜下双钢丝四隧道法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钢丝四隧道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撕脱性骨折
下载PDF
保留残端或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展英 郑建伟 +1 位作者 胡居正 吴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23-525,共3页
目的 进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或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研究,探寻ACL重建术后移植肌腱与骨隧道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共89例有韧带残端存留的ACL损伤患者入选本研究组,将患者... 目的 进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或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研究,探寻ACL重建术后移植肌腱与骨隧道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共89例有韧带残端存留的ACL损伤患者入选本研究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43例.分别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实验组予以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及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对照组予以清理残端无骨膜包绕.术后随访12~29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IKDC分级、KT-1000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移植物滑膜覆盖情况.结果 实验组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和IKDC分级的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KT-1000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滑膜覆盖分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滑膜覆盖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交叉韧带残端重建ACL,有助于移植肌腱再血管化及爬行替代,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 膝关节 肌腱移植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对自体月国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威宏 陈游 +1 位作者 聂彦 谷绍芳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4期309-311,315,共4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BMP)对自体月国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取3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30只两只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rgenetic protein,BMP)对自体月国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取3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30只两只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完全断裂的自身对照模型。实验组用BMP充填胫骨隧道入口,对照组未用BMP。其余5只为生物力学试验的正常组。术后2、4、8、12和24周分别安乐处死6只新西兰大白兔。肉眼观察肌腱移植物生长情况及在胫骨隧道内的愈合情况,生物力学拉伸试验测定其生物力学的性能。结果2、4、8和12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最大载荷明显要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肌腱移植物较对照组抗拉伸的最大载荷稍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周实验组及对照组肌腱移植物抗拉伸的最大载荷均比正常组要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组肌腱移植物的生物力学特性优于对照组肌腱移植物;BMP能促进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的早期腱-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骨形态发生蛋白 腱-骨愈合 肌腱移植物
下载PDF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炜 魏林文 林久灶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6年第4期215-220,共6页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于关节镜下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患者,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于关节镜下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及内、外侧副韧带修复,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1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7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99±33)m L、(114±26)min、(46±12)m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6±39)m L、(145±33)min、(68±14)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分别为(119±6)°、(90±6)分、(80±5)分和(111±6)°、(82±5)分、(72±5)分,均明显优于术前的(62±6)°、(32±5)分、(24±5)分和(65±6)°、(34±5)分、(25±5)分(P〈0.05);两组患者术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小、手术时间短、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良好,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膝损伤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侧副韧带 关节镜检查 修复外科手术 移植 自体 腱转移术 活动范围 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