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庭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吴妍 郑美娟 +3 位作者 李娜 张荣 范常峰 乔淑冬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7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后循环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给予脑梗死急性期常规药物+中枢性前庭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脑梗...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7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后循环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给予脑梗死急性期常规药物+中枢性前庭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脑梗死急性期常规药物+常规运动功能训练,共治疗4周。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及Tinetti量表评估患者平衡和步态功能,采用眩晕评价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估患者主观症状,采用前庭疾病日常活动量表(vestibular disorder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VADL)评估患者日常活动参与能力,采用活动特定的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ABC)评估患者保持平衡的信心。比较两组患者平衡和步态功能、日常活动参与能力等临床疗效。结果52例患者中,男42例,女10例,年龄35~89岁,平均(61.5±10.8)岁。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BBS、Tinetti量表及AB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VADL和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康复治疗后试验组BBS、Tinetti量表及ABC评分高于对照组,VADL和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眩晕症状,促进患者静态平衡及动态步态恢复,提高患者日常活动参与能力和平衡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 后循环脑梗死 临床疗效 眩晕 平衡
下载PDF
鼻后神经切断术在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树华 姚婷 邓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重要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54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重要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54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试验组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和12个月总有效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SNOT-22)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和炎症因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6和12个月随访人数分别为25和23例,对照组术后6和12个月随访人数分别为26和25例;术后6和12个月试验组总有效率、SNOT-22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12个月试验组EOS、IgE、IL-4和IL-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更能抑制机体IgE分泌和黏膜炎症反应,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 鼻后神经 神经切断术 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印模用于单颗后牙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对比
3
作者 代晓晨 刘传龙 杨帆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34-138,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印模用于单颗后牙种植修复美学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7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患牙80颗)需要单颗后磨牙种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数字化组(单号,40例,40颗... 目的:分析比较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印模用于单颗后牙种植修复美学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7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患牙80颗)需要单颗后磨牙种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数字化组(单号,40例,40颗患牙)与传统组(双号,40例,40颗患牙),数字化组采用数字化印模方式取模修复,传统组采用传统印模方式取模修复,比较两组临床操作时间、术中不适感;两组种植修复后即刻、种植修复后第6个月、12个月的修复效果(外观、颜色改变以及边缘贴合性);比较两组种植前、种植修复后3个月的咀嚼功能(咀嚼效率与咬合力)、牙周健康指标[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及龈沟液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比两组种植修复后12个月的美观度[美学量表(Aesthetic component,AC)评估]。结果:数字化组临床操作时间与术中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种植修复后即刻,两组外观、颜色改变及边缘贴合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后第6个月、第12个月两组外观、颜色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后第6个月、第12个月数字化组边缘贴合性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种植修复后第3个月,两组咀嚼效率与咬合力明显升高(P<0.05),且数字化组显著大于传统组(P<0.05);种植修复后第3个月,两组PLI、BI、牙周袋深度均显著下降(P<0.05),且数字化组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种植修复后第3个月,两组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数字化组显著小于传统组(P<0.05);种植修复后第12个月,数字化组AC评分中牙齿形态、颜色、美观度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印模,单颗后磨牙种植修复中采用数字化印模精确性更高,改善患牙咀嚼功能、牙周健康及龈沟液炎症反应更好,远期修复效果及种植体美观度更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印模 后磨牙 种植 修复效果 咀嚼功能
下载PDF
全瓷冠与高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牙周炎性反应的影响
4
作者 龙乐 双娈 +3 位作者 张丽 范莉莎 苏德丽 付鹏 《广州医药》 2024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分析全瓷冠与高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牙周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签法将我科2022年2月—2023年5月接治的50例后牙牙体缺损者分为对照组(签号为奇数,全瓷冠修复)与高嵌体组(签号为偶数,高嵌体修复),各25例,对比两... 目的分析全瓷冠与高嵌体对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牙周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签法将我科2022年2月—2023年5月接治的50例后牙牙体缺损者分为对照组(签号为奇数,全瓷冠修复)与高嵌体组(签号为偶数,高嵌体修复),各25例,对比两组修复效果(指标为修复体佩戴时间及总体康复时间)、牙周炎性反应、口腔健康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高嵌体组修复体佩戴时间(14.38±2.51)d、总体康复时间为(59.66±4.47)d,短于对照组的(21.96±2.87)d、(93.84±5.26)d(P<0.001);高嵌体组牙周正常率(88.00%)高于对照组(64.00%)(P<0.05);高嵌体组修复后的GI、PLI、SBI分别为(0.81±0.19)分、(0.85±0.16)分、(1.04±0.25)分,低于对照组的(0.97±0.23)分、(1.01±0.22)分、(1.31±0.28)分(P<0.05);高嵌体组并发症发生率(8.00%)接近于对照组(12.00%)(P>0.05)。结论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时选用高嵌体修复法可取得相对更好的修复效果,能够缩短患者佩戴修复体时间,加速其康复进程,对牙周炎性反应的减轻、口腔健康的改善均有积极影响,且并发症风险较小,整体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冠 高嵌体 后牙牙体缺损 修复效果 牙周炎性反应
下载PDF
3D椅旁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研究
5
作者 邰叶 张为新 戴海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3D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manufacturing,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后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 目的:探讨3D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manufacturing,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后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传统印模全瓷修复)41例和观察组(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45例,记录两组临床指标,分析两组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的修复效果,观察两组修复前与修复后6个月龈沟液量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及口腔卫生指数。结果:观察组平均备牙时间、平均调牙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即刻,两组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观察组边缘密合性、修复体完整性、修复体颜色、继发龋、修复体形态及食物嵌塞A级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观察组龈沟液量、ALP及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简化牙石指数、简化软垢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使用3D椅旁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美学效果较高,且操作时间短,对牙周组织影响小,有利于口腔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 高嵌体修复 后牙 大面积缺损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奥齿泰植体在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中的美学效果研究
6
作者 赵怡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探究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中采取奥齿泰植体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入单颗后牙种植修复患者总计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固定桥常规修复,观察组接... 目的探究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中采取奥齿泰植体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入单颗后牙种植修复患者总计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固定桥常规修复,观察组接受奥齿泰植体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修复后种植体颈部周围骨吸收情况及软组织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种植体颈部周围骨吸收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修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齿泰植体应用于单颗后牙种植修复中能获取满意成效,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及牙龈组织影响程度更小,且具有较高稳定性,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齿泰植体 单颗后牙 种植修复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后入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7
作者 金建军 喻政明 李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用在腰椎后入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中医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萍乡市中医院入院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或腰椎骨折患者,需要手术治疗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 目的:分析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用在腰椎后入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中医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萍乡市中医院入院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或腰椎骨折患者,需要手术治疗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选择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两组术后都安装静脉自控镇痛泵。对比两组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和术中肌松药物的使用量,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 h随访中疼痛的分数,记录术后患者自控按压镇痛泵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使用的舒芬太尼、术中瑞芬太尼、术中阿曲库铵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术后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后入路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更好,既减少了阿片类药物、肌松药物的使用,又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患者术后静脉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和不良反应减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 腰椎后入路手术 全身麻醉 镇痛效果
下载PDF
内直肌截除联合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效果观察
8
作者 刘艳琼 金红燕 江停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5-48,66,共5页
目的:观察单眼内直肌截除术联合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Convergenceinsuficency-type intermittent exotropia,CI-IXT)矫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4例CI-IX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 目的:观察单眼内直肌截除术联合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Convergenceinsuficency-type intermittent exotropia,CI-IXT)矫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4例CI-IX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照组采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眼内直肌截除联合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眼位矫正效果,并统计手术前后视远度、视近度、平均斜视度及视功能、融合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正位率均高于对照组,过矫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欠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6个月的正位率、过矫率及欠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视远度、视近度及平均斜视度均降低,且观察组视远度、视近度及平均斜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无、Ⅰ级视功能阳性率均降低,Ⅲ级视功能阳性率均升高(P<0.05),但Ⅱ级视功能阳性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6个月两组无、Ⅰ级、Ⅱ级、Ⅲ级视功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融合范围、集合性融合、离散性融合均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92%vs13.46%)(P<0.05)。结论:内直肌截除联合外直肌后徙术治疗CI-IXT矫治效果较好,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集合不足型 内直肌截除 外直肌后徙术 矫治效果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麻醉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术后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孙金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6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麻醉对椎间盘性疼痛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于该院行PLIF的66例椎间盘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麻醉对椎间盘性疼痛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于该院行PLIF的66例椎间盘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进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8、12、24 h,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1.72±0.84)分、(1.83±0.72)分、(2.02±0.78)分、(1.03±0.6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11±1.21)分、(4.01±1.13)分、(4.23±1.25)分、(3.02±1.0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局部浸润麻醉在行PLIF的椎间盘性疼痛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性疼痛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罗哌卡因 浸润 右美托咪定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自体移植外耳道后壁重建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陈立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2906-290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患者采用自体移植外耳道后壁重建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中耳胆脂瘤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行完...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患者采用自体移植外耳道后壁重建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中耳胆脂瘤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行完壁式乳突切除+鼓室成形术治疗,试验组行自体移植外耳道后壁重建+鼓室成形术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炎症因子、听力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试验组术后3个月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术后3个月0.25~4.0kHz频率下气导听阈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耳胆脂瘤患者给予自体移植外耳道后壁重建联合鼓室成形术治疗,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听力恢复,提高疗效,且该术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自体移植外耳道后壁重建 鼓室成形术 效果
下载PDF
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后矫正及美学效果分析
11
作者 李建学 薛涵 +1 位作者 李翔 孙胜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后矫正效果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84例先天性轻度单侧上睑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上睑提肌缩短术)和观察组(眶... 目的:探讨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后矫正效果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84例先天性轻度单侧上睑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上睑提肌缩短术)和观察组(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各42例。比较两组矫正效果、眼睑生理功能、美学评分、上睑回缩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38/42),高于对照组73.81%(31/42)(P<0.05)。两组上睑活动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美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眼睑自然闭合状态下的睑裂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上睑回缩量的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3个月的上睑回缩量依次增加,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上睑回缩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76%(2/42),低于对照组21.43%(9/42)(P<0.05)。结论: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可有效改善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的眼睑生理功能,矫正效果和美学效果均优于上睑提肌缩短术,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眶隔后壁-上睑提肌复合体折叠术 上睑提肌缩短术 矫正效果 美学评分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2
作者 叶永松 陈德龙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3期43-49,共7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与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行U...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与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行UBE,对照组行传统PLIF,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VAS、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JOA评分及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疗效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全程同步加量调强放疗与后程缩野加量调强放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倩 许妍 张智慧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比较全程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后程缩野加量调强放疗(LCB-IMRT)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LCB-IMRT,观察组予以SIB-IMRT,持续6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照射剂... 目的比较全程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与后程缩野加量调强放疗(LCB-IMRT)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LCB-IMRT,观察组予以SIB-IMRT,持续6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照射剂量、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右肺、心脏、脊髓平均照射剂量、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B-IMRT与LCB-IMRT均能有效缩减食管癌患者病灶,缓解临床症状,但SIB-IMRT照射剂量分布更均匀、准确,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全程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后程缩野加量调强放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改艳 宋倩 +2 位作者 刘春霞 吴瑞 高亚军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4期3554-3557,共4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02例PC-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目的观察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02例PC-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前庭症状指数(VIS)评分和计时平衡试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分别为(8.17±2.49)分、(8.41±2.21)分、(8.34±2.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6±3.98)分、(13.24±3.16)分、(10.97±3.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SI评分与计时平衡试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S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为(19.94±5.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1±6.60)分,而两组患者的计时平衡试验均显著变长,且研究组为(114.25±11.53)s,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7.08±6.4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PC-BPPV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DH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Epley手法复位 尼麦角林 个体化 疗效
下载PDF
改良鼻后神经切断术联合副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型变应性鼻炎的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古韵芳子 余本铨 +3 位作者 万鑫 谷钰 朱纲华 肖自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目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intractable allergic rhinitis,iAR)在接受标准的药物治疗和/或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症状不能得到控制。外科手术为iAR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手术方法包括翼管神经切断术和鼻后神经切断术(posterior nasal nerve ... 目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intractable allergic rhinitis,iAR)在接受标准的药物治疗和/或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症状不能得到控制。外科手术为iAR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手术方法包括翼管神经切断术和鼻后神经切断术(posterior nasal nerve neurectomy,PNNN)。但一些患者在术后出现复发或症状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为改善PNNN对iAR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改良PNNN(modified PNNN,mPNNN)手术方法并联合副鼻后神经切断术(accessory posterior nasal nerve neurectomy,aPNNN)治疗iAR,通过比较PNNN与mPNNN联合aPNNN(mPNNN-aPNNN)对iAR症状控制效果的差异,评估mPNNN-aPNNN对iAR的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mPNNN-aPNNN或PNNN手术的iAR患者。PNNN方法是选择性切除鼻后神经分支,在本研究中将其修改为切断蝶腭孔全部鼻后神经分支,并联合PNNN手术切断穿过腭骨垂直板的副鼻后神经分支。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3、6、12和24个月分别进行日鼻部症状评分(Daily Nasal Symptom Scores,DNSS)、鼻炎用药评分(Total Rhinitis Medication Score,TRM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ies of Life Questionnaires Scores,RQLQS),记录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通过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s,TNSS)评估手术总有效率和显效率。结果:140例iAR患者接受mPNNN-aPNNN或PNNN手术。将术中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和/或下鼻甲成形术及术后失访或随访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排除。共96例纳入研究,其中62例接受mPNNN-aPNNN手术,34例接受PNNN手术。2组病例术后第3、6、12和24个月的DNSS、TNSS、TRMS及RQLQ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01),mPNNN-aPNNN组术后DNSS、TNSS及TRMS较PNNN组下降更明显(均P<0.001)。所有接受mPNNN-aPNNN术式的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持续缓解,术后24个月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00%和83.3%。此外,术后RQLQS显著下降(P<0.001)。所有患者中只有5侧(5/192,2.6%)在术后第1周出现上腭麻木,该并发症无需治疗,在1个月内能自行恢复。在mPNNN-aPNNN和PNNN术式中没有出现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mPNNN-aPNNN控制iAR的症状明显优于PNNN,无严重并发症,治疗iAR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后神经切除术 副鼻后神经切断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内镜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翼升 唐福波 +2 位作者 孙亚如 钟远鸣 李智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64-4471,共8页
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脊柱内镜技术的适应证越来越广泛,经皮内镜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P/TLIF)快速而广泛地运用于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较传统融合器而言,其撑开效... 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脊柱内镜技术的适应证越来越广泛,经皮内镜后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P/TLIF)快速而广泛地运用于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较传统融合器而言,其撑开效果更好,能够较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用于Endo-P/TLIF术式中疗效明显。目的探讨Endo-P/TLIF联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71例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35例、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57例、经皮内镜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47例、单侧入路双通道内镜(UBE)+普通融合器组32例,比较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结果四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对ODI评分、VAS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和时间对腰椎滑脱程度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在ODI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ODI评分、VAS评分、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硬膜横断面积上主效应显著(P<0.05)。术后即刻,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与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硬膜横断面积分别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术后6个月,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与Endo-P/TLIF+普通融合器组ODI评分分别低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硬膜横断面积分别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术后12个月,Endo-P/TLIF+可调节融合器组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其他三组,而JOA评分、腰椎滑脱程度、硬膜横断面积高于Endo-TLIF+普通融合器组和UBE+普通融合器组(P<0.05)。结论Endo-P/TLIF是改良的脊柱内镜椎间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减压彻底等优势,联合高度可调钛质融合器能够较好地恢复椎间隙高度,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腰椎滑脱 经皮内镜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入路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腾 杨朝晖 +1 位作者 栗树伟 李家琛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84-189,203,共7页
目的对比Kocher-Langenbeck(K-L)、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用于髋臼后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2020年2月—11月收治的93例髋臼后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52例;年... 目的对比Kocher-Langenbeck(K-L)、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用于髋臼后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2020年2月—11月收治的93例髋臼后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52例;年龄18~74岁,平均54.0岁;骨折至手术时间1~4d,平均3.2d;高处坠落伤25例,道路交通伤44例,压砸伤19例,其他5例;骨折分型:后壁骨折28例,横行伴后壁骨折31例,后柱伴后壁骨折21例,T形骨折13例。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K-L组(K-L入路,n=43)和DPA组(DPA,n=50)。记录并对比两组临床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创伤应激指标血清水平变化[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K-L组:(8.6±0.3)周,DPA组:(8.5±0.3)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A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K-L组[(358.64±40.38)mL vs.(462.23±68.52)mL],手术切口、手术时间短于K-L组[(10.28±2.51)cm vs.(15.53±3.76)cm、(72.7±9.8)min vs.(134.3±25.8)min,P<0.05]。DPA组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K-L组[(63.5±7.3)分vs.(56.8±6.3)分、(76.3±6.7)分vs.(68.2±7.1)分,P<0.05];术后7d血清Cor、NE、CRP、TNF-α水平均低于K-L组[(398.96±51.65)ng/mL vs.(447.67±58.37)ng/mL、(7.23±1.08)nmol/L vs.(9.37±1.74)nmol/L、(19.24±5.57)mg/L vs.(28.48±5.45)mg/L、(6.98±1.87)ng/mL vs.(9.76±1.63)ng/mL,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K-L组16.28%vs.DPA组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K-L入路相比,DPA入路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后部骨折更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后部骨折 入路 钢板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征 未东兴 段大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全椎板减压术治疗的68例多节段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分为疗效优组(42例)及疗效差组(26例)。...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全椎板减压术治疗的68例多节段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分为疗效优组(42例)及疗效差组(2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尿病史、术前脊髓压迫程度、术前颈椎曲度、术前MRI脊髓高信号等与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71,95%CI:1.009~1.137)、病程长(OR:4.438,95%CI:1.885~10.029)、糖尿病史(OR:3.750,95%CI:1.163~12.094)、术前脊髓重度压迫(OR:16.800,95%CI:3.860~73.122)、术前MRI脊髓高信号(OR:8.028,95%CI:2.629~24.511)等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颈椎曲度(OR:0.757,95%CI:0.618~0.928)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优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病程长、糖尿病史、术前脊髓重度压迫、术前MRI脊髓高信号等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良好的术前颈椎曲度对提升疗效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全椎板减压术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研究
19
作者 张海滨 刘先银 +3 位作者 汪宇 庞广兴 周仲华 张小骞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患者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随访时... 目的探讨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患者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1例患者术后切口局部感染,经抗炎及加强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甲级愈合。无骨髓炎、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优7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0%。结论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常合并后踝骨折,X线容易漏诊,根据病情行CT检查,必要时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以有效避免漏诊。根据骨折情况选择有效方法治疗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 后踝骨折 方法 效果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20
作者 祁文龙 陈学明 +6 位作者 刘亮 崔利宾 王彦辉 袁鑫 唐本强 赵鹏 许崧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n=78)。两组均随访...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n=78)。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腰腿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PELD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P<0.05),切口长度短于TLIF组(P<0.05)。术后,两组下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且各时间点PELD组下腰痛VAS评分均低于TLIF组(P<0.05);出院时,PELD组腿痛VAS评分低于TLIF组(P<0.05)。相较于TLIF组,PELD组术后6个月ODI及Cobb角更低(P<0.05),腰椎前屈及腰椎后伸更高(P<0.05)。PEL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LIF组(P<0.05)。结论:相比TLIF,PELD治疗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有利于腰腿疼痛缓解和腰椎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 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