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临床观察
1
作者 尚祥 丁双 +3 位作者 卢梦雅 刘存斌 耿凯 杨永晖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传统方法...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传统方法针刺八髎穴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共治疗4周。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the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评价漏尿情况和排尿次数,采用排尿日记观察日间和夜间的尿失禁次数和排尿次数,基于治疗后ICI-Q-SF评分下降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CI-Q-SF评分,日间、夜间排尿次数和尿失禁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基于ICI-Q-SF评分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有助于八髎穴定位,提高八髎穴针刺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针刺 八髎穴 骶后孔 通督调神针法 脑卒中后尿失禁
下载PDF
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穿刺点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单云官 魏焕萍 +1 位作者 张金波 贺智 《武警医学》 CAS 2000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 为骶管裂孔、骶后孔穿刺点提供解剖测量数据。方法 取成人骶骨 137块 ,观测骶角、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的形态及位置。结果 左右侧骶角同高者占 70 8% ;不同高者占 2 4 8% ;扁平不显占 4 4%。骶管裂孔高 (18 3±8 6 )mm ,宽 (1... 目的 为骶管裂孔、骶后孔穿刺点提供解剖测量数据。方法 取成人骶骨 137块 ,观测骶角、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的形态及位置。结果 左右侧骶角同高者占 70 8% ;不同高者占 2 4 8% ;扁平不显占 4 4%。骶管裂孔高 (18 3±8 6 )mm ,宽 (10 5± 2 7)mm。在后正中线上 ,骶角间点至S2 后孔间点为 (5 3 0± 8 4)mm ,S2 后孔间点至S2 后孔点为(2 0 5± 2 8)mm。结论 骶管裂孔穿刺点为骶管麻醉常用进针点。对钩形骶骨、骶管中部狭窄、一侧阻滞麻醉不全、只需一侧阻滞麻醉以及经骶后孔穿刺骶管疗法 ,宜用骶后孔穿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骶管裂孔 骶后孔 麻醉 穿刺点
下载PDF
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穿刺点的选择及其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5
3
作者 单云官 魏焕萍 +2 位作者 张金波 贺智 宋立新 《解剖与临床》 1999年第4期207-208,共2页
目的:为骶管裂孔、骶后孔穿刺术提供解剖学测量数据。方法:取成人骶骨137块,观测骶角、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的形态及位置。结果:左右侧骶角同高者占70.8%,不同高者占24.8%,骶角不显者占4. 4%。骶管裂孔高18.3±8.6mm,宽10.5±2.... 目的:为骶管裂孔、骶后孔穿刺术提供解剖学测量数据。方法:取成人骶骨137块,观测骶角、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的形态及位置。结果:左右侧骶角同高者占70.8%,不同高者占24.8%,骶角不显者占4. 4%。骶管裂孔高18.3±8.6mm,宽10.5±2.7mm。在后正中线上,骶角间点至骶2后孔间点为53.0±8.4mm,骶2后孔间点至骶2后孔点为20.5±2.8mm。结论:骶管裂孔穿刺为骶管麻醉常用进针点。对钩形骶管,骶管中部狭窄,骶管麻醉一侧阻滞不全,或只需一侧阻滞麻醉者,以及骶后孔穿刺骶管疗法,均可经骶后孔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裂孔 骶后孔穿刺点 解剖学 穿刺术 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骶后孔骶丛阻滞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曙光 陈超 万里 《骨科》 CAS 2018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初步总结超声引导下经骶后孔入路骶丛神经阻滞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或单凭骶后孔入路骶丛阻滞的29例病例,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7例、关节镜下臀肌挛缩... 目的初步总结超声引导下经骶后孔入路骶丛神经阻滞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或单凭骶后孔入路骶丛阻滞的29例病例,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7例、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1例及臀部包块切除术1例,总结阻滞方法、麻醉效果、骶后孔局部麻醉药物容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有3例术中追加舒芬太尼后仍有不适而改为复合喉罩全身麻醉,阻滞成功率为88.9%,剩余手术均在神经阻滞下完成,为提高病人舒适度,均复合轻度镇静。经骶后孔入路骶丛阻滞可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快速地进行,病人手术结束后苏醒室中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0.8±0.6)分,与术前的(5.7±1.0)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骶后孔局部麻醉药物容量为(15.6±2.9)ml,术后随访未出现局部麻醉药物中毒、骶尾部血肿、蛛网膜下腔阻滞或术后感觉运动异常。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骶后孔骶丛阻滞,可安全应用于骨科髋部及臀部手术,麻醉及镇痛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后孔 骶丛 超声检查 臀肌挛缩症
下载PDF
第三骶后孔的解剖研究及骶神经调控S3定位装置的研发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琦 张建水 +5 位作者 周劲松 南宁 余珊珊 党慧敏 种铁 贺西京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625-628,共4页
目的:观测分析人体骶骨第三骶后孔解剖结构和变异,据其解剖学测量数据设计并研发一种骶神经S3体表定位装置,并初步评价其应用于Stage1手术穿刺第三骶后孔的成功率。方法:选取107例人体骶骨标本为研究对象,肉眼观察并分别测量第三骶后孔... 目的:观测分析人体骶骨第三骶后孔解剖结构和变异,据其解剖学测量数据设计并研发一种骶神经S3体表定位装置,并初步评价其应用于Stage1手术穿刺第三骶后孔的成功率。方法:选取107例人体骶骨标本为研究对象,肉眼观察并分别测量第三骶后孔解剖学数据。根据以上数据设计S3体表定位装置结构,确定该装置横臂的长度、纵臂与横臂交叉位置以及横臂定位架对应双侧第三骶后孔区间范围的2个半圆圆心位置,并将B超引导直视穿刺技术与S3定位装置联合实施骶神经调控(SNM)Stage1手术,检测术中应用该装置定位精准性。结果:通过观察107例第三骶后孔的形态,并根据形态将第三骶后孔分为:骶中间嵴覆盖形孔5例(4.67%),极小形孔12例(11.21%),垂直裂隙形孔12例(11.21%),圆形孔40例(37.38%),水平椭圆形孔38例(35.51%)。第三骶后孔至骶正中嵴的垂直距离区间15~25mm;左、右第三骶后孔头侧缘中点至左、右骶角的距离区间35~45mm;第三骶孔深度区间10~15mm。根据以上所有测量数据区间,设计体表定位装置应用于X线下S3骶神经定位(A套)和超声引导S3骶神经定位(B套)。术中应用骶神经S3定位装置进行超声引导定位穿刺成功率为100%(26/26)。结论:人体第三骶后孔的骨性结构变异较大,其中骶中间嵴覆盖形孔、极小形孔、垂直裂隙形孔在SNM Stage1手术经皮穿刺第三骶后孔手术时应设定为变异难穿刺型。骶神经S3定位装置对于人体第三骶后孔的定位高效、可靠,同时操作简单、易行,与超声引导技术联合可完全避免传统定位X线暴露的弊端,值得向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调控 经皮穿刺 第三骶后孔 S3定位装置 骨性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