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快速扩展最佳时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陆静 龚方方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通过患者年龄、牙龄、骨龄,对上颌快速扩展扩弓效应的相关性分析,期望发现应用上颌快速扩展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需上颌横向扩展的患者30例,年龄11~14岁,平均12.30岁,进行上颌快速扩展。摄左手腕掌指骨片,扩展矫治前后的上颌前... 目的:通过患者年龄、牙龄、骨龄,对上颌快速扩展扩弓效应的相关性分析,期望发现应用上颌快速扩展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需上颌横向扩展的患者30例,年龄11~14岁,平均12.30岁,进行上颌快速扩展。摄左手腕掌指骨片,扩展矫治前后的上颌前部咬合片、头颅正位定位片。利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相近,扩展效应不一;骨龄与扩展效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偏回归系数为-6.440,P值为0.045;牙龄与扩展效应具有高度相关性,偏回归系数为-1.289,P值为0.000。随着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生长和建牙合,扩展效应明显下降。结论:在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前进行上颌快速扩展,可在较短的治疗时间内获得所需的骨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扩展 头颅正位定位片 牙龄 骨龄 年龄
下载PDF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髁突和下颌角横向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晓红 周彦恒 梁成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后下颌骨近心骨段的横向变化及长期稳定性。方法对42例行双颌手术+坚固内固定治疗的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术前、术后一周以及术后12个月以上的后前位头颅定位片进行描记、定点测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观察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后下颌骨近心骨段的横向变化及长期稳定性。方法对42例行双颌手术+坚固内固定治疗的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术前、术后一周以及术后12个月以上的后前位头颅定位片进行描记、定点测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角间距及髁突间距在术中分别增加了4.04mm(P<0.01)和2.11mm(P<0.01);在术后观察期,二者分别减小了1.45mm(P<0.01)和1.80mm(P<0.01);下颌角间距术中增宽量越大,观察期减小的幅度越大。结论经过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下颌骨远心骨段后,下颌骨近心骨段在横向上发生了一定的移位,后前位头颅定位片上表现为下颌角间距及髁突间距的明显增加;在平均20个月的观察期内,二者有不同程度的回复,下颌角间距较术前呈明显的净增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近心骨段 后前位头颅定位片
下载PDF
螺旋扩大器快速打开腭中缝后口颌系统横向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秦德川 王洪玲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半托式螺旋扩大器快速打开腭中缝后,口颌系统中牙齿、颌骨、肌肉的变化。方法 20例上颌骨发育不足伴上颌牙弓狭窄患者在快速打开腭中缝前后拍摄后前位头颅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同时测量颊肌压力变化。结果上颌中切牙冠间距... 目的探讨支架半托式螺旋扩大器快速打开腭中缝后,口颌系统中牙齿、颌骨、肌肉的变化。方法 20例上颌骨发育不足伴上颌牙弓狭窄患者在快速打开腭中缝前后拍摄后前位头颅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同时测量颊肌压力变化。结果上颌中切牙冠间距和根间距分别增大了(4.34±1.18)mm和(3.74±1.75)mm;上颌第一磨牙间距和上颌骨宽度分别增大了(7.83±1.49)mm和(5.07±1.07)mm;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大了(6.79±1.82)mm;牙槽嵴间距、前鼻嵴间距和鼻腔宽度分别增大了(4.32±0.98)mm、(3.69±0.83)mm和(2.08±0.72)mm;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处颊肌压力分别增大了(857.01±300.96)Pa和(772.06±296.93)Pa。结论支架半托式螺旋扩大器可以快速打开腭中缝,牙齿、颌骨、颊肌压力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上颌扩大术 口颌系统 后前位头颅定位片
下载PDF
不同测量方法分析上下颌宽度关系的一致性研究
4
作者 韩雨珈 崔宇彤 +2 位作者 李倩雯 赵婉婷 田玉楼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 应用石膏模型牙槽嵴中心点(center of the alveolar crest,CAC)测量法、头颅正位片Ricketts测量法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锥形束CT(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one beam CT,Penn CBCT)测量法对上下颌宽度关系进行分析诊断及一致性评价... 目的 应用石膏模型牙槽嵴中心点(center of the alveolar crest,CAC)测量法、头颅正位片Ricketts测量法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锥形束CT(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one beam CT,Penn CBCT)测量法对上下颌宽度关系进行分析诊断及一致性评价。方法 选择2017—2021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拟行正畸治疗的恒牙期初诊患者93例,应用石膏模型CAC测量法、头颅正位片Ricketts测量法和Penn CBCT测量法分别测量患者上下颌宽度并得出宽度差值,再与理论上的理想参考值比较得出宽度不调量。宽度不调量> 0诊断为上颌宽度不足,≤0诊断为无上颌宽度不足,并对3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在上下颌宽度关系分析诊断方面,3种方法的一致性中等(Kappa值为0.445),石膏模型CAC测量法和Penn CBCT测量法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710),头颅正位片Ricketts测量法和Penn CBCT测量法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353),石膏模型CAC测量法和头颅正位片Ricketts测量法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289)。结论 对于无CBCT资料的患者,应用石膏模型CAC测量法进行上下颌宽度关系的分析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临床中不建议单独使用头颅正位片进行上下颌宽度关系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模型 头颅正位片 锥形束CT 上下颌宽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