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粘膜及内括约肌切除对预防巨结肠根治术后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龙 付京波 +7 位作者 余奇志 刘刚 黄柳明 刘宝富 雷宇 王淑芹 贾钧 王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1-164,F003,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直肠粘膜及内括约肌切除对预防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继发巨结肠性肠炎发生的作用。方法对8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根治术同时行经肛门直肠粘膜及内括约肌大部切除。结果本组89例术后获随访77例,随访时间3~26个月,仅2例患... 目的探讨经肛门直肠粘膜及内括约肌切除对预防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继发巨结肠性肠炎发生的作用。方法对8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根治术同时行经肛门直肠粘膜及内括约肌大部切除。结果本组89例术后获随访77例,随访时间3~26个月,仅2例患儿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6个月有一次肠炎病史,术后肠炎发生率为2.6%,比术前明显减少(P<0.01)。随手术后时间的延长,污便的发生率由27.3%下降至2.6%。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显示:对照组肛管静息压力为27.9±9.6mmHg;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前的肛管静息压力为37.9±12.5mmHg,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手术后1个月,2个月,2个月和6个月肛管静息压力分别为20.2±6.4mmHg,21.4±8.8mmHg,22.8±10.4mmHg和24.8±9.9mmHg,手术后肛管静息压力比手术前明显减低(P<0.01),术后6个月内患儿的肛管静息压力有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肛门直肠粘膜及内括约肌切除安全易行,可有效地预防术后肠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 外科学 结肠炎 预防和控制 直肠 外科学 肠粘摸 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平衡镇痛联合排便前超前镇痛用于嵌顿痔急诊手术后疼痛 被引量:6
2
作者 胡捷 刘跃晖 +1 位作者 朱红军 戴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观察平衡镇痛联合超前镇痛对嵌顿痔急诊手术及首次排便后镇痛及对减轻术后副作用发生的效果。【方法】将360例嵌顿痔行急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为平衡镇痛联合超前镇痛组,另设单纯平衡镇痛组和单纯超前镇痛组两对照... 【目的】观察平衡镇痛联合超前镇痛对嵌顿痔急诊手术及首次排便后镇痛及对减轻术后副作用发生的效果。【方法】将360例嵌顿痔行急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为平衡镇痛联合超前镇痛组,另设单纯平衡镇痛组和单纯超前镇痛组两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后镇痛时间、疼痛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疼痛指数、疼痛视觉量表积分、情感指数、尿潴留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平衡镇痛联合超前镇痛组处理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时间晚,疼痛程度轻,持续时间短,对情感影响小,尿潴留发生率低。【结论】平衡镇痛联合排便前超前镇痛具有比较完善的镇痛效果,并具有较低的副反应发生率,能有效预防嵌顿痔急诊手术后及首次排便引起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预防和控制 痔/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急症 镇痛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何双亮 甘建辉 +3 位作者 蔡海峰 于虹 王承志 吴雨思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256-257,260,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于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于麻醉诱导前10 min,A组静注盐酸羟考酮0.1 mg/kg,B、C两组...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于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于麻醉诱导前10 min,A组静注盐酸羟考酮0.1 mg/kg,B、C两组静注生理盐水10 mL;手术停止时三组患者给予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A、B两组均为舒芬太尼1.0 μg/(kg·100 mL),C组为舒芬太尼2.0 μg/(kg·100 mL),三组PCIA背景剂量均为2 mL/h,病人自控剂量为3 mL,锁时时间为15 min,三组患者其他用药相同。 采用VAS疼痛评分在术后2 h、8 h、24 h、48 h对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 【结果】三组患者的苏醒与拔管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A、C两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C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P〈0.05),A、B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能安全有效的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超前镇痛,不影响苏醒和拔管时间,并可以减少PCIA舒芬太尼的用量从而降低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手术后/预防和控制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副作用 盐酸 羟可酮/治疗应用 镇痛 注射剂
下载PDF
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对术后恶心呕吐高危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运 赵楠 方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896-1898,共3页
[目的]探索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高危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预防作用。[方法]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PONV高危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组(MT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注甲泼尼龙40mg+... [目的]探索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高危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预防作用。[方法]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PONV高危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组(MT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注甲泼尼龙40mg+托烷司琼5mg;甲泼尼龙组(M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注甲泼尼龙40mg;托烷司琼组(T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注托烷司琼5mg;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注生理盐水。记录比较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PONV的严重程度。[结果]四组患者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组和T组比较,MT组拔管至术后2h(T0~2h)、术后2h至术后6h(T2h~6h)时段PONV发生率和T2h、T6h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MT组头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眩晕、不安和高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甲泼尼龙复合托烷司琼对PONV高危的甲状腺手术患者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治疗应用 止吐药/治疗应用 手术后恶心呕吐/预防和控制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Autar量表干预护理模式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潘春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721-722,共2页
【目的】探讨Autar量表干预护理模式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5月来本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 【目的】探讨Autar量表干预护理模式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5月来本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模式;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Autar量表干预护理模式按量表评估后的不同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 的发生情况以及观察组不同风险级别患者术后下肢DVT 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DVT 发生率为5.0%(4/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13/80)( P <0.05)。观察组 Autar不同分级患者中,高危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22.2%(2/9);中危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7.7%(2/26);低危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手术前采用Autar量表对患者进行DVT风险评估,对患者采取预见性、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下肢DV 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外科手术/护理 手术后并发症 腿/血液供给 血栓性静脉炎/护理 血栓性静脉炎/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27例输卵管绝育术后重症并发症探讨
6
作者 徐汉 李明 杨菁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输卵管绝育术后重症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经湖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鉴定 ,近10余年来送入我院的绝育术后并发症患者 2 7例进行诊断及治疗。结果 :2 7例患者中 ,1例患乙型肝炎转传染科治疗 ,实际治疗 2 6例。伤口感... 目的 :探讨输卵管绝育术后重症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经湖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鉴定 ,近10余年来送入我院的绝育术后并发症患者 2 7例进行诊断及治疗。结果 :2 7例患者中 ,1例患乙型肝炎转传染科治疗 ,实际治疗 2 6例。伤口感染瘘管 7例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 4例 ;盆腔瘀血综合征 10例 ;慢性盆腔炎 4例 ;心身疾病 1例。结论 :预防输卵管绝育术后并发症 ,应注意绝育时间的选择 ;手术中稳、准、轻巧忌粗暴及违反常规 ,避免术后感染 ;提倡腹式抽心包埋法对输卵管峡部进行结扎 ,以预防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发生 ;在寻求管腔粘堵药物的新配方、新技术之前 ,应慎用输卵管粘堵法绝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预防 控制 输卵管绝育术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后并发症与病死率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莫丹 李新宁 +1 位作者 石群峰 曾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2期2372-2373,2376,共3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并发症与其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择期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根治术后并发症与患儿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36例患儿共出现术后并发症86例次,其中肺炎占39.53%(34/86)、吻合口狭窄... 目的分析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并发症与其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择期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根治术后并发症与患儿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36例患儿共出现术后并发症86例次,其中肺炎占39.53%(34/86)、吻合口狭窄22.09%(19/86)、吻合口瘘16.29%(14/86);2例因肺炎死亡,1例因硬肿症死亡,1例吻合口瘘死亡,1例因胃食管反流导致误吸死亡。结论术后并发症是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死亡主要原因,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婴儿死亡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与连续收肌管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7
8
作者 雷光磊 张兰 +1 位作者 姚富 李培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37-39,42,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与连续收肌管阻滞(CAC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186例择期拟行单侧TKA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3例行超声引导下术侧CFNB者为CFNB组,43例行CACB者为CACB组,...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与连续收肌管阻滞(CAC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186例择期拟行单侧TKA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3例行超声引导下术侧CFNB者为CFNB组,43例行CACB者为CACB组,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z)在不同时间点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的VAs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不同时间点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之间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股四头肌肌力各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CACB组术后2h、6h、12h和24h评分显著高于CFNB组(P〈0.05);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CACB组术后d1、d3和d7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CFNB组(P〈0.05);两组自控镇痛泵加药次数和哌替啶使用率和使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KA术后,超声引导下CACB与CFNB镇痛效果相当,但cACB对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影响更小,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人工 股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疼痛 手术后/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红霉素预防肠粘连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玺华 张志坚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的 探讨红霉素对术后腹腔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两种腹腔粘连动物模型,将36 只大鼠随机分为红霉素组(8 mg/kg ,首次舌静脉注射,以后1 次/8 h ,背部皮下注射,连用3 d) 和对照组。术后第9 d 处死动物,入腹观察腹腔... 目的 探讨红霉素对术后腹腔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两种腹腔粘连动物模型,将36 只大鼠随机分为红霉素组(8 mg/kg ,首次舌静脉注射,以后1 次/8 h ,背部皮下注射,连用3 d) 和对照组。术后第9 d 处死动物,入腹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另外,将124 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1 g/d ,连用3 d ,静脉滴注) 和对照组,分别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随访18 个月,观察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 在两种模型中,红霉素组的粘连得分及粘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 .01) 。红霉素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 .01 , P < 0 .025) 。结论 红霉素可预防腹腔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利于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预防 红霉素 粘连 术后并发症 腹部手术
下载PDF
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在预防胃肠道宽基及粗蒂息肉电凝切术并发症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剑 尹灿 +2 位作者 杨燕 刘文 田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723-724,72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在预防胃肠道宽基及粗蒂息肉电凝切术并发症的作用及意义。【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先内镜下尼龙绳结扎胃肠道宽基底及粗蒂息肉,后行息肉电凝切术;对照组36例单纯内镜下息肉电凝...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在预防胃肠道宽基及粗蒂息肉电凝切术并发症的作用及意义。【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先内镜下尼龙绳结扎胃肠道宽基底及粗蒂息肉,后行息肉电凝切术;对照组36例单纯内镜下息肉电凝切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穿孔情况及术后14 d内消化道出血、息肉残留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14 d内出现并发症2例(出血1例,息肉残留1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0例(出血6例,穿孔2例,息肉残留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内镜下尼龙绳结扎术在可有效预防胃肠道宽基及粗蒂息肉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疗效肯定、安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结扎术 胃肠肿瘤/外科学 息肉/外科学 电凝术/副作用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发生术后综合征的情况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古轶 代群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7期79-80,86,共3页
目的评估并比较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两种术式对患者术后中远期出现胆囊切除后综合征(PCS)发生率及PCS严重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388例,分... 目的评估并比较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两种术式对患者术后中远期出现胆囊切除后综合征(PCS)发生率及PCS严重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388例,分组:(1)根据术式将388例分为LC组(186例)、OC组(202例),对比随访时间、PCS发生率、感染率;(2)将96例PCS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采取LC术式)、对照组(采取OC术式),对比两组的PCS症状分布特点及PCS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LC组和OC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LC组和OC组的PC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C组的术后感染率和术前为急性期患者的PC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OC组(P<0.05)。观察组患者右上腹不适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II级PCS患者占比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P<0.05)。结论 LC术式的术后感染率、术后PCS症状表现及严重程度均优于OC术式,更适用于急性期胆囊病变患者的切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 安全性
下载PDF
腔静脉滤网预防肺栓塞的临床经验
12
作者 张磊 陈学明 汪忠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19-420,共2页
目的 总结腔静脉滤网在预防肺栓塞中的经验。方法 应用腔静脉滤网预防肺栓塞16 例,其中男10 例,女6 例。年龄31 ~67 岁。患者均患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和“肺栓塞”病史。滤网经股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置入腔静脉,其中下腔静脉滤... 目的 总结腔静脉滤网在预防肺栓塞中的经验。方法 应用腔静脉滤网预防肺栓塞16 例,其中男10 例,女6 例。年龄31 ~67 岁。患者均患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和“肺栓塞”病史。滤网经股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置入腔静脉,其中下腔静脉滤网15 例, 上腔静脉滤网1 例。结果 本组16 例均位置满意,无致命肺栓塞发生。结论 置放腔静脉滤网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和复发,但有一定并发症,临床应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预防 控制 腔静脉滤器 血栓性静脉炎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13
作者 赵倩文 苏丹丹 +5 位作者 汪美如 闫莉 孙斌 高飞 孟宣 王立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3-1138,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接受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于静脉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手术结束分别给予TEAS或安慰TEAS,穴位均选取...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接受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于静脉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手术结束分别给予TEAS或安慰TEAS,穴位均选取双侧内关和足三里。于手术前1 d(T_(0))、手术后1 d(T_(1))、手术后2 d(T_(2))、手术后3 d(T_(3)),观察两组15项恢复质量(Qo R-15)量表评分;于T_(1)、T_(2)、T_(3),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于T_(0)、T_(1)、T_(2)、T_(3),观察两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记录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和头晕头痛的发生率,补救镇痛药使用情况和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拔管时间。结果:T_(1)、T_(2)、T_(3)时,观察组患者Qo R-15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01),A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T_(1)、T_(2)时,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和头晕头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4.5%(13/53)、37.7%(20/53),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6.6%(30/53)、66.0%(35/53,P<0.01)。两组患者术后补救镇痛药使用率及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提高接受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睡眠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恢复质量 疼痛 内关 足三里
原文传递
Electroacupuncture on PC6 Prevents Opioid-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Laparoscopic Surgery 被引量:33
14
作者 Siwoo Lee Myeong Soo Lee +1 位作者 Deok Hwa Choi Su Kyung Le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4期277-281,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time dependence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n Neiguan (PC6) for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eight patients, wh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time dependence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n Neiguan (PC6) for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eight patients, who had received in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with Fentanyl,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three groups using random numbers: a pre-operative EA group (PrEA), a post-operative EA group (PoEA), and a non-acupuncture control group (NC). An anesthetist evaluated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nausea and vomiting for 48 h after surgery blindly. The main outcomes were severity and freguency of PONV, which were measured with a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 and a confirmation from the anesthetist.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ANOVA and Z-test.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PrEA group than the NC group during 48 h after surgery (P〈0.01, P〈0.05). The incidence of vomiting was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PrEA group than the PoEA group (P〈0.05). The PoEA subjects evidenc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NC subjects in terms of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P〈0.05). The severity of nause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PrEA group than in the NC and PoEA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EA on PC6 is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of PONV, and pre-operative acupunctur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post-operative acupun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Neiguan pc6)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电针对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唐炜 马文 +2 位作者 傅国强 袁岚 沈卫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对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发生恶心与呕吐的影响,探讨理想电针参数。方法:将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女性病人120例随机分为4组:2Hz电针治疗组(A组)、2Hz/100Hz电针治疗组(B组)、100Hz电... 目的:评价采用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对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发生恶心与呕吐的影响,探讨理想电针参数。方法:将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女性病人120例随机分为4组:2Hz电针治疗组(A组)、2Hz/100Hz电针治疗组(B组)、100Hz电针治疗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30例。各组均接受相同麻醉处理方案,A、B、C 3组病人均在常规药物麻醉开始前半小时针刺双侧内关穴,得气后连接HANS-200A电针仪,频率分别为2Hz、2Hz/100Hz、100Hz,手术结束后停止电针刺激。D组不予电针。观察记录各组病人手术结束后生命体征、术后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恶心与呕吐的严重程度分级。结果:各组病人术后1h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指脉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C、D组[10.0%(3/30)vs 30.0%(9/30)、36.7%(11/30)、53.3%(16/30),均P<0.01];B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其他3组(均P<0.01)。结论:2Hz/100Hz电针可有效减少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减低病人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电针 频率 内关
原文传递
电针内麻点和内关穴对胸科手术后镇痛的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喜波 邢群智 韩学昌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9-832,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麻点和内关穴对胸部手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胸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60例)和药物组(60例)。电针组使用电针刺激内麻点和内关穴进行手术后镇痛治疗;药物组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进行手... 目的:观察电针内麻点和内关穴对胸部手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胸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60例)和药物组(60例)。电针组使用电针刺激内麻点和内关穴进行手术后镇痛治疗;药物组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进行手术后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痛效果、安全性及血清β-内啡肽含量。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均P<0.01),且电针组低于药物组(P<0.01);两组镇痛疗效比较,电针组术后2h优良率为96.7%(58/60),优于药物组的75.0%(45/60,P<0.01);两组治疗安全性等级比较,电针组高于药物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内啡肽含量较治疗前均增高,且电针组高于药物组(P<0.01)。结论:电针刺激内麻点和内关穴对胸科手术后镇痛效果(术后2h)及安全性均优于PC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内麻点 内关 Β-内啡肽 术后镇痛
原文传递
甲强龙与地塞米松复合托烷司琼对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高危患者的预防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运 赵楠 +1 位作者 孙树俊 方波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24-226,231,共4页
目的比较甲强龙与地塞米松分别复合托烷司琼预防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PONV)高危患者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PONV高危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甲强龙复合托烷司琼组(MT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甲强龙40mg和托... 目的比较甲强龙与地塞米松分别复合托烷司琼预防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PONV)高危患者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PONV高危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甲强龙复合托烷司琼组(MT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甲强龙40mg和托烷司琼5mg;地塞米松复合托烷司琼组(DT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7.5mg和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托烷司琼组(T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24h内PONV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DT组比较,MT组术后0—2h、2~6h时段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h时恶心呕吐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MT组和DT组术后0~24h时段PONV发生率和恶心呕吐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组术后2—6h、6—12h时段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6、12h时恶心呕吐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MT组和DT组头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T组眩晕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MT组和D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复合托烷司琼对PONV高危患者术后6h内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优于地塞米松复合托烷司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投药和剂量 吲哚类/投药和剂量 甲泼尼龙/投药和剂量 甲状腺切除术/副作用 手术后恶心呕吐/预防和控制
原文传递
肠内免疫营养预防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白化天 陈静 +5 位作者 杨秀峰 杨哲 折占飞 王二明 郭东海 付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对大鼠术后腹腔炎症反应及腹腔粘连程度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EI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喂食5d后行腹壁和盲肠浆膜的缺损术制成大鼠腹腔粘连模型。分别于术后1、4、7、10d取腹腔灌...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对大鼠术后腹腔炎症反应及腹腔粘连程度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EI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喂食5d后行腹壁和盲肠浆膜的缺损术制成大鼠腹腔粘连模型。分别于术后1、4、7、10d取腹腔灌洗液测定IL-6、TNF-α含量;术后10d处死动物,观察腹腔粘连状况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EIN组和EN组腹腔灌洗液IL-6和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EIN组腹腔灌洗液IL-6和TNF-α水平在术后4、7、10d较EN组明显降低(P〈0.05)。EIN组和EN组粘连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EIN组炎症反应轻微,纤维增生不明显。结论EIN可以减轻大鼠术后腹腔炎症反应,并能有效地降低腹腔粘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方法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粘连/预防和控制
原文传递
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6
19
作者 潘路平 杨瑜 +3 位作者 邵瑾 任志伟 郁丽娜 严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并评估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辅助镇痛的效果,旨在寻找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肩关节镜手术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 目的:观察并评估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辅助镇痛的效果,旨在寻找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肩关节镜手术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于术前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联合术后取患侧合谷、内关穴行电刺激治疗;B组于术前取患侧合谷、内关穴行电刺激治疗联合术后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C组于术前及术后均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电针参数: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持续30min。术后当患者切口静息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3分时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补救,并维持患者术后静息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第一次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时间点、术后24 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以及有效按压次数;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使用剂量;分别于术毕即刻、术后第6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对患者进行静息以及活动时VAS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A、B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明显延长,术后24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均P<0.05);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延长,术后24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均P<0.05),而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痛、口干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各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对术后镇痛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提高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延长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降低术后镇痛药物剂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与术前比,术后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镇痛 肩关节镜手术 围术期 合谷 内关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米智华 高巨 +2 位作者 陈小萍 葛亚丽 卢开信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药和镇痛药用量及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药和镇痛药用量及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术中维持用药相同。观察组麻醉诱导前30 min于双侧合谷与内关、足三里与其外侧2寸的非穴位行经皮穴位电刺激(2 Hz/100 Hz的疏密波、电流强度介于8~12 mA),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在相应的穴位上贴刺激电极,不进行相应的电刺激。统计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术后补救镇痛药地佐辛用量,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拔管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分别于术前1 d(T_0),术后4 h(T_1)、8 h(T_2)、24 h(T_3)、48 h(T_4)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综合评价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简易智能状态(MMSE)量表评价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并记录T_1~T_4时点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及地佐辛用量均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拔管时HR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T_0比较,T_1、T_2、T_3时,两组患者QoR-40量表总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总评分均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总评分(均P<0.05);观察组在T_1时、对照组在T_1、T_2、T_3时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均较T_0时降低(均P<0.05);观察组在T_1、T_2、T_3时,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T_0比较,T_1、T_2时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降低;T_1、T_2、T_3时观察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MMSE评分(均P<0.05)。T_1、T_2时,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2.0%(11/50)、12.0%(6/50),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2.0%(16/50)、24.0%(1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T_3、T_4时,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0%(3/50)、2.0%(1/50),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0%(4/50)、4.0%(2/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减少术中麻醉药和术后镇痛用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恢复质量 合谷 内关 足三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