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管理效果
1
作者 徐蕾蕾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1期47-50,共4页
目的针对门诊高危妊娠孕妇实施产前护理管理,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10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实施产前护理管理(包括宫内转诊... 目的针对门诊高危妊娠孕妇实施产前护理管理,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10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实施产前护理管理(包括宫内转诊风险评估管理、门诊健康教育、产前心理弹性支持、延续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孕妇对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高危妊娠评分情况、妊娠结局以及产后抑郁情况[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结果观察组孕妇对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心理弹性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中转剖宫产率、产后2 h出血量、首次泌乳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24 h泌乳量评分、新生儿1周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高危妊娠评分、EP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2个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高危妊娠孕妇实施产前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孕妇对保健知识的掌握度和心理弹性,降低母婴不良的妊娠结局,改善产妇的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门诊 产前护理 风险管理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下载PDF
预防性使用氨甲环酸减少高危妊娠剖宫产出血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珊 张劲宜 +1 位作者 李月芬 刘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7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氨甲环酸减少高危妊娠剖宫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2月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孕妇,均经剖宫产终止妊娠,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术前20 min观察组将1....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氨甲环酸减少高危妊娠剖宫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2月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孕妇,均经剖宫产终止妊娠,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术前20 min观察组将1.0 g氨甲环酸注射液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对照组静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20 mL,断脐后均宫体注射缩宫素注射液10 U。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参数、产后出血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等]差异,对比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缩宫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延长,而子宫底下降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术后2 h、术后24 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均高于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均短于术前,D-D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24 h FIB、FDP均高于对照组,APTT、PT均短于对照组,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在术前预防性使用氨甲环酸可促进产后恢复,明显减少出血,调节凝血功能,而不增加新生儿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氨甲环酸 高危妊娠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妊娠晚期血浆PDW、D-D及FIB在高危产妇产后出血中的研究
3
作者 李英 郭玲利 钟卿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索妊娠晚期血浆血小板分布宽度(PDW)、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在高危产妇产后出血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2月瑞金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68例妊娠晚期高危产妇临床资料,均行PDW、D-D、FIB检测,... 目的:探索妊娠晚期血浆血小板分布宽度(PDW)、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在高危产妇产后出血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2月瑞金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68例妊娠晚期高危产妇临床资料,均行PDW、D-D、FIB检测,根据观察组产妇产后是否出现产后出血,分为出血组、未出血组。比较两组血清指标,经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DW、D-D、FIB预测效能。结果:共46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出血组PDW(16.89±1.43)%、FIB(2.16±0.25)g/L均低于未出血组,D-D(0.71±0.15)mg/L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PDW、D-D、FIB分别预测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曲线下面积为0.750、0.917、0.92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DW、D-D、FIB是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检测妊娠晚期高危产妇PDW、D-D、FIB能够较好预测产后出血情况,可作为临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小板分布宽度 高危产妇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出血情况的影响
4
作者 黄雪浪 谢林娜 石佳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就诊的100例高危妊娠且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就诊的100例高危妊娠且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经相关药物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及出血情况的改善。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后1、2、24 h的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且产后出血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产后出血情况,同时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高危妊娠
下载PDF
关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治疗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探讨
5
作者 王加青 李琳 《系统医学》 2024年第8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兖州区人民医院于2021年2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40例。参照组... 目的探讨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兖州区人民医院于2021年2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缩宫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产后2、24 h出血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凝血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产后2、24 h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低热、恶心呕吐以及血压升高)总发生率(7.50%)低于参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以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PT、APTT、D-D以及Fbg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缩宫素注射液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产后2、24 h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凝血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缩宫素注射液 高危妊娠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量 不良反应 凝血指标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妊娠经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李琪 徐林军 +2 位作者 单春燕 王艳 徐倩娟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7期1041-1042,1045,共3页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经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PPH)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263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分娩产妇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PPH,分为PPH组(n=25)和非PPH组(n=238),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经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PPH)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263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分娩产妇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PPH,分为PPH组(n=25)和非PPH组(n=238),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产妇二次剖宫产并发PPH的影响因素。结果 263例产妇PPH发生率为9.51%,PPH组流产次数、硫酸镁保胎史、产前出血、合并凶险性前置胎盘、切口撕裂、宫缩乏力等高于非PPH组(P<0.05),产前血红蛋白、产前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非PPH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人流次数≥3次(OR=3.122)、产前纤维蛋白原≤3 g/L(OR=2.510)、妊娠合并凶险性前置胎盘(OR=7.903)、宫缩乏力(OR=4.096)、子宫切口撕裂(OR=5.831)是产妇二次剖宫产并发PPH的危险因素。结论 避免意外妊娠减少流产次数,加强产前纤维蛋白原指标监测,重视凶险性前置胎盘及宫缩乏力的处理,警惕术中切口撕裂,能有效预防PP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产后出血风险评估的预防性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母婴结局的影响
7
作者 李焕媚 唐倩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0期1898-1900,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产后出血风险评估的预防性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医院产科接受产前检查与分娩的15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75)和参照组(n=75... 目的:探究基于产后出血风险评估的预防性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病人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医院产科接受产前检查与分娩的15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75)和参照组(n=75)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产后出血风险评估的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护理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266.97±17.59)mL、产后24 h出血量(352.56±25.48)mL,均较参照组产后2 h出血量(343.04±23.85)mL、产后24 h出血量(448.97±32.28)mL少(P<0.05)。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及DBP水平护理后相比护理前下降(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及SBP、DBP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56.00%)较参照组(24.00%)高,且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1.33%)较参照组(10.67%)低(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围生期实施基于产后出血风险评估的预防性护理,有利于控制血压、缓解负面情绪,减少产后出血量,便于自然分娩,改善母婴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风险评估 预防性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 母婴结局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风险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司海霞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高危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9月—2022年9月于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18例产后出血高风险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高危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9月—2022年9月于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18例产后出血高风险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20U静脉滴注联合米索前列醇0.6mg口服,观察组予以缩宫素20u静脉滴注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体注射或臀部肌肉注射。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及平均止血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4.95,P<0.001),产后24h和2h出血量差值比较无明显差别(t=0.86,P=0.39);经治疗后两组间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FⅦ、FⅧ和F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T和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9.79,P<0.001)。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降低产后出血高风险患者的2h产后出血量,调节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高危孕妇 产后出血 凝血因子 凝血功能
下载PDF
T型橡胶引流管捆绑子宫下段联合多种子宫缝扎术在产后出血高危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9
作者 邝娟 张珍 +2 位作者 谢辉 陈瑜 杨津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4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T型橡胶引流管捆绑子宫下段联合多种子宫缝扎术在产后出血高危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并行剖宫产手术的6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止血... 目的 探讨T型橡胶引流管捆绑子宫下段联合多种子宫缝扎术在产后出血高危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并行剖宫产手术的6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止血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止血处理,观察组采取T型橡胶引流管捆绑子宫下段联合多种子宫缝扎术处理。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输血率和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型橡胶引流管捆绑子宫下段联合多种子宫缝扎术能够提高产后出血高危剖宫产术中止血效果,降低近远期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高危 剖宫产 T型橡胶引流管捆绑子宫下段 子宫缝扎术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麦角新碱联合一次性宫腔球囊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易瑾 《农垦医学》 202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麦角新碱联合一次性宫腔球囊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51例)仅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麦角新碱干...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麦角新碱联合一次性宫腔球囊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51例)仅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麦角新碱干预;研究组(51例)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麦角新碱,并放置宫腔球囊压迫止血。评估治疗后疗效,记录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分娩后1分钟Apgar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04%)较对照组(84.31%)高(P<0.05);两组Apgar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2h、24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第三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治疗后PT、TT、APTT时间均延长(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PT、TT、APTT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vs 11.76%)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麦角新碱联合一次性宫腔球囊应用于高危产妇产后出血中效果较佳,可减少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产妇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麦角新碱 一次性宫腔球囊
下载PDF
Status,outcome,and related factors of postpartum hypertension in the Shanghai community
11
作者 Ling-Xia Wu Man Jin Jian Y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1期4632-4641,共10页
BACKGROUND Postpartum hypertension poses a considerable health risk.Despite research on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comprehensive studies focusing on postpartum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ies are limited.Understanding its p... BACKGROUND Postpartum hypertension poses a considerable health risk.Despite research on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comprehensive studies focusing on postpartum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ies are limited.Understanding its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AIM To provide insights for postpartum hypertension’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METHODS In total,3297 women who gave birth between June 2021 and December 2022 in Xuhui District,Shanghai were selected.Blood pressure was measured thrice within one month post-delivery during home visits.Eighty-six women with hypertension were followed up for four months to analyze hypertension persistence and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A predictive model for persistent postpartum hypertension was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using the Nomo diagram model.RESULTS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1 month post-delivery was 2.61%(86/3297).Among the 86 pregnant women,32(37.21%)had persistent hypertension at four months post-delivery.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lder age[odds ratio(OR)=1.212;95%confidence interval(CI):1.065–1.380]and higher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BMI)(OR=1.188;95%CI:1.006–1.404)were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OR=10.781;95%CI:1.006–1.404)during pregnancy.A 95%CI of 1.243–93.480 is a risk factor for persistent postpartum hypertension.The Nomograph model accurately predicted the risk of persistent postpartum hypertension,demonstrating high precision.CONCLUSION In Xuhui,older age,higher pre-pregnancy BMI,and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are risk factors for persistent postpartum hypertension.Our prediction model can identify high-risk individuals,thereby improving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partum high blood pressure Shanghai community Hypertensive diseases during pregnancy risk factors Nomo diagram model
下载PDF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severe postpartum hemorrhage of twin pregnancies delivered by cesarean section
12
作者 Fufen Yin Ruixue Li +1 位作者 Junshu Xie Xiaohong Zhang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Medicine》 2022年第3期136-140,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severe postpartum hemorrhage(PPH)in cesarean section of twin pregnancy,and to provide clinical basis for pregnancy management and perioperative obstetric management of twi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severe postpartum hemorrhage(PPH)in cesarean section of twin pregnancy,and to provide clinical basis for pregnancy management and perioperative obstetric management of twin pregnancy.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631 twin pregnancies with gestational age28 weeks delivered by cesarean section at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PKUPH)from January 2004 to January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Methods of conception,the combined weight of twins,serum albumin level before cesarean section,operation tim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amount of blood loss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proportion of severe PP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group,the combined weight of twins>6000g group,serum albumin before cesarean section<30 g/dl group than in the natural pregnancy group,4000–6000g group,<4000g group and serum albumin30 g/dl group respectively(P<0.05).The proportion of severe PPH in the elective surgery group of twin pregnanc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mergency surgery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Moreover,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indications,the emergency surgery group was divided into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labor,fetal distress and others group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detected among these groups(P>0.05).Conclusion:IVF-ET,the combined weight of twins,serum albumin before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evere PPH of twin pregnancies delivered by cesarean section,revealing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pregnancy management of twin pregna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 pregnancy Cesarean section Severe postpartum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价值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清梅 郑振娇 麦春婷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8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价值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进行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80例妊高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价值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进行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80例妊高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止血时间、产程与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止血时间、产程、产后2 h出血量、产后1 d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6、4.498、14.274、17.595,P<0.05)。护理后,实验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48、10.936,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2,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具有积极价值,能够缩短产妇产程及止血时间,减少其产后出血量,降低其血压指标水平,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症 产后出血 满意度 止血时间 优质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三孩生育政策下产后出血的产前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旭平 张丽 +2 位作者 张百蕾 王英 吴嘉涵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3期21-28,共8页
目的 探讨三孩生育政策(简称新政)下产后出血的产前高危因素及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孕周≥28周的11 72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分为产后出血组(1 170例)和非产后出血组(... 目的 探讨三孩生育政策(简称新政)下产后出血的产前高危因素及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孕周≥28周的11 72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分为产后出血组(1 170例)和非产后出血组(10 552例),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产前因素,并与新政实施前(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进行比较。结果 三孩生育政策开始1年来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98%,新政前的1年5个月期间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初产、流产≥2次、孕前BMI≥28kg/m2、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合并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及羊水过多是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的产前因素(P<0.05),OR(95%CI)值分别为1.259(1.047~1.515)、1.453(1.252~1.678)、1.240(1.048~1.468)、1.680(1.252~2.252)、1.663(1.326~2.085)、1.439(1.123~1.845)、1.502(1.206~1.872)、2.832(2.155~3.723)、3.154(2.507~3.969)、19.045(13.413~27.042)、6.152(4.546~8.325)、1.433(1.010~2.035)。与新政前1年5个月期间相比,新政实施1年期间年龄≥35岁(17.04%vs 14.16%,χ^(2)=42.312)、初产(60.26%vs 56.00%,χ^(2)=49.542,)、孕前BMI≥28kg/m2(3.87%vs 2.95%,χ^(2)=17.086,)、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7.57%vs 5.31%,χ^(2)=54.351)、多胎妊娠(4.67%vs 3.87%,χ^(2)=10.522)的比例升高,流产≥2次(19.08%vs 20.33%,χ^(2)=6.482)、合并巨大儿(4.85%vs 6.10%,χ^(2)=19.833)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三孩生育政策推行1年期间,产后出血的产前高危因素呈现新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妊娠 初产妇 高危因素
下载PDF
新生化颗粒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灏 余洁 桑琳 《河北中医》 2023年第8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观察新生化颗粒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2组,对照组51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新... 目的观察新生化颗粒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高危妊娠产后出血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2组,对照组51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新生化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出血量、休克指数(SI)、血压、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48/51),对照组总有效率92.16%(47/5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24 h内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2组休克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T、TT均较本组治疗前缩短(P<0.05),FIB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PT、TT短于对照组(P<0.05),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9%(8/51),高于治疗组的3.92%(2/51)(P<0.05)。结论采用新生化颗粒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安全性较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产后出血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前瞻性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雪梅 李志芳 江锡环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8期65-68,共4页
目的 观察基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前瞻性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PIH)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庆市立医院分娩的92例PIH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4),对照组... 目的 观察基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前瞻性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PIH)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庆市立医院分娩的92例PIH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DS)及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血液动力学指标水平,并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SAS及SDS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较干预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比例及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前瞻性护理可有效减少PIH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与出血率,同时能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并有助于改善血液动力学水平与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评估表 前瞻性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
下载PDF
高危妊娠剖宫产应用麦角新碱并缩宫素对遏制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宇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7期88-91,共4页
目的研究高危妊娠剖宫产应用麦角新碱并缩宫素对遏制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长春市妇产医院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缩宫素治疗)和观察组(60例,缩宫素+麦角新碱治疗)。... 目的研究高危妊娠剖宫产应用麦角新碱并缩宫素对遏制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长春市妇产医院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缩宫素治疗)和观察组(60例,缩宫素+麦角新碱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凝血功能指标、Hb、应激反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30 min内出血量(257.98±40.11)mL、产后30 min~2 h出血量(100.53±20.75)mL、产后2~24 h出血量(56.75±9.25)m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21、25.313、22.00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TT、APTT短于对照组,FIB、NO、NE、Ang-Ⅱ低于对照组,D-D、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b高于治疗前,NO、NE、Ang-Ⅱ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剖宫产应用麦角新碱并缩宫素对遏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出血量,调节凝血功能,减轻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剖宫产 麦角新碱 缩宫素 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胎囊平均直径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清宫术中大出血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徐杨 袁宇 +1 位作者 万鑫 王丽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胎囊平均直径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清宫术中大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17例行清宫术治疗的CSP患者资料,比较大出血组(27例)和无大出血组(90例)的胎囊最大直径、胎囊平均直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胎囊嵌入类型、胎囊生长... 目的探讨胎囊平均直径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清宫术中大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17例行清宫术治疗的CSP患者资料,比较大出血组(27例)和无大出血组(90例)的胎囊最大直径、胎囊平均直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胎囊嵌入类型、胎囊生长方向、胎芽及胎心生长情况、病灶类型、子宫前壁下段外凸情况、病灶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年龄及术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12个临床及超声影像指标的差异,探讨胎囊平均直径对CSP清宫术中大出血的预测能力。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囊最大直径(OR=1.281,95%CI:1.020~1.608)、胎囊平均直径(OR=1.611,95%CI:1.112~2.332)、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OR=0.026,95%CI:0.001~0.914)和子宫前壁下段外凸情况(OR=3.081,95%CI:1.262~7.521)是CSP清宫术中大出血的影响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囊平均直径增加是CSP清宫术中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11,95%CI:1.112~2.331),胎囊平均直径增加对CSP清宫术中大出血的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660(95%CI:0.548~0.773)。结论胎囊平均直径能增加对CSP清宫术中大出血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妊娠 异位 超声检查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瑞玲 赵艳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10例妊高征产妇,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5,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55,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10例妊高征产妇,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5,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55,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产后2、12、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及CD4^(+)/CD8^(+)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优质护理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20
作者 温宇 刘小艳 +1 位作者 叶伟 陈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3-1368,共6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228例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影像学资料,...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228例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人流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28例病例中,术中大出血59例,占25.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孕囊最大直径、孕囊距离子宫切口瘢痕距离、胚胎停育以及妊娠时间是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次数、孕囊最大直径、孕囊距离子宫切口瘢痕距离,胚胎停育以及妊娠时间是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落实剖宫产后高效避孕,有助于降低该类人群人流术中大出血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非计划宫内妊娠 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