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postpartum care attendance in three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a crosssectional analytic study
1
作者 Nancy R.Cardona Cordero JoséPerez Ramos +5 位作者 Zahira Quiñones Tavarez Scott McIntosh Esteban Avendaño Carmen DiMare Deborah J.Ossip Timothy De Ver Dye 《Global Health Research and Policy》 2021年第1期341-349,共9页
Background:Postpartum Care is a strategy to improve survival of women and newborns,especially in low-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Early post-partum care can promote healthy behavior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 Background:Postpartum Care is a strategy to improve survival of women and newborns,especially in low-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Early post-partum care can promote healthy behavior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orer pregnancy-related outcome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with attendance to post-partum care in women from three Latin-American and Caribbean countries:Costa Rica,Dominican Republic and Honduras.Methods:Women aged 18+who completed a pregnancy in the past 5 years were interviewed in local healthcare and community settings in each country.Perceived social support(PSS)was the primary explanatory variable and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self-reported attendance to post-partum care.Odds Ratios(OR)with 95%confidence intervals derived from logistic regression documen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ariables.Adjusted Odds Ratios(AOR)were calculated,controlling for social and pregnancy-related confounders.Hosmer–Lemeshow’s Goodnessof-Fit statistic was computed to assess model fit.Results:Our cohort of 1199 women across the three Latin-American and Caribbean countries showed relatively high attendance to post-partum care(82.6%,n=990).However,51.7%(n=581)of women reported lower levels of total PSS.Women were more likely to attend postpartum care if they had mean and higher levels of PSS Family subscale(OR:1.9,95%CI:1.4,2.7),Friends subscale(OR 1.3,95%CI:0.9,1.8),Significant Other subscale(OR 1.8,95%CI:1.3,2.4)and the Total PSS(OR 1.8,95%CI:1.3,2.5).All associa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p<0.05,with exception of the Friends subscale.Women with higher levels of total PSS were more likely to attend to post-partum care(AOR:1.40,0.97,1.92)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confounders(education,country,and food insecurity).Conclusions:Women with higher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levels were more likely to attend to post-partum care.From all countries,women from Dominican Republic had lower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levels and this may influence attendance at post-partum care for this subgroup.Societal and geographic factors can act as determinants when evaluating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during pregna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partum care Social support maternal health Latin America Costa Rica Dominican Republic Honduras Social determinants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in urban slums: Evidence from Western Rajasthan
2
作者 Jyoti Sharma Nitin Kumar Joshi +2 位作者 Yogesh Kumar Jain Kuldeep Singh Pankaj Bhardwa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2023年第2期52-57,共6页
Objective:To assess the utilization of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in urban slum of Jodhpur city,India.Methods:A community 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n urban slums of Jodhpur city amongst 300 marri... Objective:To assess the utilization of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in urban slum of Jodhpur city,India.Methods:A community 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n urban slums of Jodhpur city amongst 300 married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between March and June 2021.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gather demographic data and information about utilization of antenatal care(ANC)services,delivery and post-partum services.Results:The majority of females were aged less than 25 years(n=195;65.0%),married after 18 years(n=240;80%),living in extended families(n=265;88.3%)and with monthly family income less than 10000 rupees(n=182;60.7%).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4 ANC visits and educational level of secondary and above(OR 2.47,95%CI 1.03–6.28;P=0.04),older age(OR 15.70,95%CI 14.87–16.54 for women aged 26-35 years,OR 16.14,95%CI 12.12–20.01 for women aged≥36 years;P<0.01),and backward and general castes(OR 15.91,95%CI 13.57–17.85 for backward caste and OR 8.11,95%CI 8.07–8.26 for general category of caste;P<0.01).Seven percent of females had undergone parturition.Older age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s of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OR 1.06,95%CI 1.01–1.57 for women aged 26-35 years,OR 3.56,95%CI 1.29–4.69 for women aged≥36 years;P<0.01).In addition,risks of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backward and general castes(OR 1.69,95%CI 1.34–2.13 for backward classes and OR 5.01,95%CI 4.29–5.31 for general category castes;P<0.01),and more than 4 ANC visits(OR 0.20,95%CI 0.09–0.34;P<0.01).Conclusions:More frequent ANC visits ar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postpartum complications.Furthermore,a high utilization of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represents good implementation of reproductive and child health programme at the peripheral level resulting in a stark rise in maternal health indicators in the state of Rajasth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ALE PREGNANCY maternal health maternal health services Prenatal care postpartum period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utilization health services accessibility
下载PDF
2016—2021年某妇幼保健院早产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付路 贾伯芹 刘维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69,共6页
目的 了解早产儿医院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早产儿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早产儿进行调查分析,查阅病历,收集早产儿基本信息及住院期间诊疗信息。结果 ... 目的 了解早产儿医院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早产儿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早产儿进行调查分析,查阅病历,收集早产儿基本信息及住院期间诊疗信息。结果 共纳入早产儿3 559例,其中男1 964例,女1 595例;平均出生体重(2 108.66±631.17)g。发生医院感染109例,发病率3.06%;主要感染类型为下呼吸道感染(44.04%)、血流感染(28.44%)、胃肠道感染(14.68%);检出医院感染相关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86.84%),革兰阳性菌3株,真菌2株。主要分离病原菌为产气肠杆菌(28.95%)、肺炎克雷伯菌(28.95%)。经单因素、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羊水污染、出生体重<2 500 g、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是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24、3.805、3.776、5.412,均P<0.05);剖宫产是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OR=0.362,P<0.05)。结论 早产儿医院感染风险高,影响因素多,临床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有循证依据的防控措施减少风险因素暴露,保护早产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早产儿 感染防控 妇幼保健
下载PDF
母婴健康素养问卷的编制及其在农村孕产妇中的应用
4
作者 梁庆芬 章琴 +4 位作者 蓝闪婷 李雪琴 陈春荣 汪之顼 丁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0期26-31,共6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农村地区孕产妇的母婴健康素养(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literacy,MIHL)问卷,并在广西灵山县进行应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乃至更广泛的我国农村地区开展有指向性的妇幼健康保健工作提供测评工具和科学依据。方法:... 目的:编制适用于农村地区孕产妇的母婴健康素养(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literacy,MIHL)问卷,并在广西灵山县进行应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乃至更广泛的我国农村地区开展有指向性的妇幼健康保健工作提供测评工具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讨论,建立MIHL框架体系,并初步确定条目清单,采用德尔菲法确定问卷核心条目。于2022年10月—2023年9月将该问卷应用于灵山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743名孕产妇,同时收集孕产妇的基本信息;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组别间MIHL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MIHL的影响因素。结果:问卷共包含24个条目,总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71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提示模型拟合良好。应用结果显示,灵山县孕产妇MIHL得分为46分,MIHL具备率为27.25%。多因素分析显示,孕产阶段、产次、文化程度、与配偶关系、与父母关系是MIHL的影响因素。结论:该研究编制的MIHL问卷在农村孕产妇中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使用该问卷测评得到的灵山县孕产妇MIHL水平较低,需加强健康教育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应重点关注孕期阶段、初产、文化程度低、与父母及配偶关系一般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孕产妇 母婴健康素养 信效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湖北省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建设情况分析
5
作者 刘宁 肖飞 龚正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0,86,共4页
湖北省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是提升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借助互联网+落实分级诊疗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简要分析妇幼资源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的架构和功能,阐述了应用成效,并基于目前应用过程中存... 湖北省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是提升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借助互联网+落实分级诊疗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简要分析妇幼资源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的架构和功能,阐述了应用成效,并基于目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后期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 孕产妇 婴幼儿 湖北
下载PDF
情绪调节策略、母婴健康素养与产妇产后抑郁的关系
6
作者 张洁 崔静静 俞秋波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005-2010,共6页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与情绪调节策略、母婴健康素养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220例,调查产妇一般资料,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情绪调节问卷(ERQ)、母婴健康素养评估问卷评估产妇...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与情绪调节策略、母婴健康素养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220例,调查产妇一般资料,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情绪调节问卷(ERQ)、母婴健康素养评估问卷评估产妇产后抑郁、情绪调节策略、母婴健康素养情况,Pearson分析情绪调节策略、母婴健康素养与产妇产后抑郁的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220例产妇产后6周内失访2例,问卷回收不合格9例,共剔除11例,纳入209例。209例产妇中发生产后抑郁32例(15.3%)(产后抑郁组),未发生产后抑郁177例(84.7%)(非产后抑郁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非计划妊娠、产妇类型、足月分娩、新生儿疾病与产妇产后抑郁有关(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母婴健康素养、ERQ认知重评与产妇产后抑郁呈负相关关系,ERQ表达抑制与产妇产后抑郁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计划妊娠、初产妇、新生儿疾病、ERQ认知重评低、ERQ表达抑制高、母婴健康素养水平低是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产后抑郁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情绪调节策略、母婴健康素养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相关因素予以针对性干预,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影响因素 情绪调节策略 母婴健康素养 相关性
下载PDF
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有效性观察及对母乳喂养率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陈金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4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有效性观察及母乳喂养率、睡眠质量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筛选本院进行产后访视的产妇,共339例,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未进行产后访视的产妇300例,纳入对照组。对其产后恢复情况进行... 目的分析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有效性观察及母乳喂养率、睡眠质量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筛选本院进行产后访视的产妇,共339例,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未进行产后访视的产妇300例,纳入对照组。对其产后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母婴健康水平等。结果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湿疹、红臀、脐部感染、口腔感染、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产后乳头皲裂、乳腺炎、产褥感染、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便秘、痔疮发生率、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后42 d内的访视,有助于提升母乳喂养率,可降低母婴产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利于提高产妇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访视 母婴健康 母乳喂养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信息化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在产后母婴保健中的应用探讨
8
作者 贾炎峰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 探讨信息化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在产后母婴保健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的22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保健,干预组采用信息化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对比两组... 目的 探讨信息化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在产后母婴保健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的22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保健,干预组采用信息化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在产褥期及产后3个月的母婴健康状况和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在产褥期,干预组纯母乳喂养和产妇产后盆底肌肉锻炼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妇乳汁分泌不足、乳腺炎及新生儿脐部感染、婴儿尿布疹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3个月,干预组的纯母乳喂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妇乳腺炎、产后抑郁及婴儿消化不良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信息化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对母婴健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延续性健康管理 产后母婴保健
下载PDF
孕期多元化健康教育对高龄孕妇健康行为和母婴结局的影响作用研究
9
作者 张小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3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孕期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规范高龄孕妇健康行为和优化母婴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对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顺昌县中医院护理部接收高龄孕妇200例展开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常... 目的观察孕期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规范高龄孕妇健康行为和优化母婴结局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对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顺昌县中医院护理部接收高龄孕妇200例展开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结合孕期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健康行为评分、产后盆底肌功能评分及母婴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及时产前检查96.00%、自我体质量管理93.00%及孕期运动行为89.00%和对照组69.00%、66.00%、62.00%相比较高(P<0.05)。两组干预前盆底肌评分对比差别较小(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剖宫产7.00%、难产1.00%、新生儿体质量异常1.00%和对照组22.00%、8.00%、8.00%相比较低,自然分娩93.00%和对照组76.00%相比较高,且产后出血和对照组相比较少(P<0.05)。结论孕期多元化健康教育应用后可端正孕妇健康行为,促进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并能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多元化健康教育 自我体质量管理 盆底肌功能 母婴结局 产后出血
下载PDF
运用线上预约护士到家对产褥期母婴护理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倪慧琼 潘红珍 邹玉珠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期320-323,共4页
目的:观察线上预约护士到家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医院分娩的60例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均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对照组自行返院复诊,观察组通过“金... 目的:观察线上预约护士到家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医院分娩的60例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均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对照组自行返院复诊,观察组通过“金牌护士”线上预约平台预约护士上门服务。比较两组综合成本、心理状况、母婴健康状况以及产妇使用体验感。结果:观察组就诊时间、交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就诊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简明心境量表(BPOMS)中紧张、生气、疲劳、活力、抑郁和困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婴使用体验感中服务态度、服务技术、再次选择该服务方式的意愿、平台便捷性、向周围亲朋好友推荐该方式的可能性以及整体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采用线上预约护士到家上门服务,可降低就诊综合成本,减轻其消极心理状况,对于改善母婴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进而提升产妇使用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母婴护理 线上预约护士到家 综合成本 心理状况 使用体验感
下载PDF
社区产后规范化访视模式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干预价值
11
作者 汪枫红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0期150-152,156,共4页
目的探究采用社区产后规范化访视模式对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1—6月于本社区休养的82例产妇纳入研究,根据访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开展产后常规访视,观察组采用产后规范化访视模式,... 目的探究采用社区产后规范化访视模式对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1—6月于本社区休养的82例产妇纳入研究,根据访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开展产后常规访视,观察组采用产后规范化访视模式,对比两组的母婴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宫底高度比对照组更低,且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患病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满意度更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实施社区产后规范化访视模式对提升母婴健康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产妇负性情绪,减少母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康复 社区访视 母婴健康 产褥期
下载PDF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应急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12
作者 丁玉灿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产房助产士在助产当中实施应急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63例分娩的产妇,其中经常规产科护理的130例产妇为对照组,另外经过产房助产室开展应急护理干预的133例产妇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和母婴结局等情况。... 目的研究产房助产士在助产当中实施应急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63例分娩的产妇,其中经常规产科护理的130例产妇为对照组,另外经过产房助产室开展应急护理干预的133例产妇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和母婴结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早产、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产科通过产房助产士开展应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风险,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房 助产士 产后出血 应急护理 母婴结局
下载PDF
孕期营养保健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及母婴结局的效果评价
13
作者 潘利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采用孕期营养保健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46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及随机性健康教育,口服右旋糖酐铁片及... 目的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采用孕期营养保健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46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及随机性健康教育,口服右旋糖酐铁片及维生素C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孕期营养保健干预,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铁蛋白(SF)水平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Hb、RBC、S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RBC、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缺铁性贫血孕妇采取孕期营养保健,能有效控制贫血,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营养保健 缺铁性贫血 母婴结局
下载PDF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4
14
作者 贾艳妮 孙婷婷 熊莉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4期120-124,共5页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产科病房2014年5-6月住院分娩的50对母婴为对照组,2014年7-8月住院分娩的50对母婴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产科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即产妇及新...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产科病房2014年5-6月住院分娩的50对母婴为对照组,2014年7-8月住院分娩的50对母婴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产科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即产妇及新生儿的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均由母婴专科护士在床旁完成。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产妇在分娩当日及出院当日的评分情况,记录母婴知识掌握程度及婴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临床满意度及其对丈夫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当日焦虑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出院当日焦虑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产妇母婴知识及格人数及婴儿护理水平及格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护理工作的临床满意度及其对丈夫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初产妇产后焦虑水平,促进产妇及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育儿技能,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 初产妇 产后焦虑
下载PDF
农村地区妇女孕产期保健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彤 吴艳乔 +5 位作者 张迅 熊庆 王艳萍 赵更力 陈明惠 倪宗瓒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9-542,共4页
目的 评价人员技术培训对农村地区妇女妇幼保健服务的改善效果。方法 利用准人群试验设计方法 ,从 32个项目县中选择 6个县作为干预组。选择人口和经济状况与项目县类似 ,且未实施“生殖健康 /计划生育”项目的 6个县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 评价人员技术培训对农村地区妇女妇幼保健服务的改善效果。方法 利用准人群试验设计方法 ,从 32个项目县中选择 6个县作为干预组。选择人口和经济状况与项目县类似 ,且未实施“生殖健康 /计划生育”项目的 6个县作为对照组。采用结构式问卷共访谈 3岁以下儿童的母亲 348名 ,干预组和对照组各为 1 85名和 1 6 3名。调查内容为孕产期保健的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的情况。干预措施 :统一对乡、村两级妇幼卫生人员进行 3轮为期两周理论培训 ,并安排一个月的临床进修。结果 在产前检查方面 ,干预组调查对象的平均产前检查次数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6 .6 4和 5 .6 4 (P<0 .0 5 ) ;干预组平均产前检查项目数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6 .71和 5 .6 7(P<0 .0 5 ) ;干预组中医生告知孕期注意事项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P<0 .0 5 )。在 8项孕期不良症状和体征中 ,干预组调查对象平均知道 3.4 3项 ,对照组 2 .0 9项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在产后访视方面 ,干预组平均产后访视次数为 3.1 0次 ,对照组为 2 .5 4次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调查对象在接受产后访视时 ,医生仅询问了情况 ,而未做检查 ,对照组 (1 9.0 % )高于干预组 (6 .0 % )。干预组被告知避孕方法比例 (94 % )高于对照组 (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检查 产后访视 妇幼保健 干预
下载PDF
产后抑郁与母乳喂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怀洁 王涛 周全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99-200,F0003,共3页
目前产后抑郁对母乳喂养负性影响的研究结论趋于一致,但母乳喂养是否能减少产后抑郁发生尚不明确。基于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重要意义,探讨和明确产后抑郁与母乳喂养的相互作用及因果关系非常有价值,可为临床... 目前产后抑郁对母乳喂养负性影响的研究结论趋于一致,但母乳喂养是否能减少产后抑郁发生尚不明确。基于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重要意义,探讨和明确产后抑郁与母乳喂养的相互作用及因果关系非常有价值,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干预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母乳喂养 母婴健康
下载PDF
基于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助产教育发展现状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陆虹 路简羽 朱秀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8,共5页
介绍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概念、不同国家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评价标准,以及各国助产士资格认证现状和教育现状。阐述以助产士核心胜任力为导向进行教学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旨在为我国高等助产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 助产士 核心胜任力 助产教育 资格认证 母婴保健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高危儿母亲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倩筠 杨约约 +2 位作者 苏怀远 朱丽莎 刘芸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10期890-892,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危儿母亲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把280例高危儿的母亲随机分为干预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干预组在对高危儿常规保健的同时,按“母亲情绪管理方案”对母亲进行干预;对照组仅对高危儿进行常规保健。采用抑郁自评量...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危儿母亲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把280例高危儿的母亲随机分为干预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干预组在对高危儿常规保健的同时,按“母亲情绪管理方案”对母亲进行干预;对照组仅对高危儿进行常规保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母亲情绪状态评估。结果高危儿的母亲产后3个月内SDS标准分≥50分者59例,占21.07%;母亲产后抑郁自评标准分:1个月(44.75±9.94)分,2个月(42.22±10.55)分,3个月(40.57±10.68)分;产后3个月母亲各月抑郁标准分呈逐月下降趋势(P<0.01);SDS标准分≥50分者,第1个月SDS标准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5.50±3.90)分,(52.88±9.05)分;SAS标准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81±6.82)分,(42.80±8.38)分,2组无显著差别,而干预组SDS标准分第2个月(44.53±7.56)分、第3个月(41.35±7.56)分低于对照组(51.63±10.23)分,(52.46±10.55)分(P<0.01),SAS第3个月标准分(38.45±6.68)分低于对照组(45.53±9.65)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危儿的母亲产后3个月处在情绪障碍的高危状态,在高危儿保健过程中实施母亲情绪干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 高危儿 产后抑郁 早期干预
下载PDF
健康管理对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叶珊 李正梅 +2 位作者 谢琼 邝炎波 陈瑶 《现代临床护理》 2014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时间次序,将4433例产妇分为对照组2217例,实验组2216例。实验组实施健康管理,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电话随访及上门随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复查情况...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时间次序,将4433例产妇分为对照组2217例,实验组2216例。实验组实施健康管理,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电话随访及上门随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复查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管理可提高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和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产妇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期 产妇卫生保健 护理
下载PDF
国际助产士联合会助产核心胜任力标准的发展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侯睿 黄静 +1 位作者 胡寅初 陆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0-654,共5页
本文就助产核心胜任力的概念与意义,国际助产士联合会(ICM)所提出的助产核心胜任力标准的发展历程,我国助产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助产人力资源建设、促进助产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 本文就助产核心胜任力的概念与意义,国际助产士联合会(ICM)所提出的助产核心胜任力标准的发展历程,我国助产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助产人力资源建设、促进助产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实践 核心胜任力 母婴保健 政策 助产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