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Potassium Titanium Hexacyanoferrate(Ⅱ) Loaded with Cesium in a Fixed Bed Calciner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孝贵 景山 +2 位作者 吴秋林 陈靖 宋崇立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84-189,共6页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potassium titanium hexacyanoferrate(Ⅱ) (KTiFC) loaded with cesium (referred to as Used Exchanger, or UE) was studied at different flow rate of air in a fixed bed calciner. The calcina- ti...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potassium titanium hexacyanoferrate(Ⅱ) (KTiFC) loaded with cesium (referred to as Used Exchanger, or UE) was studied at different flow rate of air in a fixed bed calciner. The calcina- tion process consisted of four stages: ambient temperature—180℃ (stage Ⅰ), 180—250℃ (stage Ⅱ), 250—400 ℃ (stage Ⅲ), and constant 400℃ (stage Ⅳ). The most intense reaction occurred in stage Ⅱ. The rate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was controlled, depending on the O2 flux, by O2 or CN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Results from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showed that the calcination reaction of the anhydrous UE was exothermic, with an approximate heat output of 4.6kJ·g-1, which was so large to cause the possible agglomeration of calcined residues. The agglomeration could be avoided by enhancing heat transfer and controlling the O2 flux.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cyanides in the calcined residues and no CN-bearing gases such as HCN and (CN)2 in the off-gas. It seemed that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furnace behind the fixed bed calciner could be cancel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锻烧炉 亚铁氰化钛钾 热分解 核废液
下载PDF
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制备实验的改进及创新
2
作者 杨芳 孙姣 +3 位作者 李政阳 刘淼 崔振洁 陈玉焕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213-215,共3页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中“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的制备”实验是化学及相关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必做的实验之一,但该实验存在原料成本高、污染、成功率低、产率低、产品形态差且结晶时间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改...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中“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的制备”实验是化学及相关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必做的实验之一,但该实验存在原料成本高、污染、成功率低、产率低、产品形态差且结晶时间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改进后的实验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该实验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有利于《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使用,更有利于大学无机化学实验竞赛和考试所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合铁()酸钾晶体 制备 改进 创新
下载PDF
Aluminum potassium sulfate and tannic acid sclerotherapy for Goligher Grades Ⅱ and Ⅲ hemorrhoids: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 被引量:11
3
作者 Hidenori Miyamoto Takenori Hada +2 位作者 Gentaro Ishiyama Yoshito Ono Hideo Watanabe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CAS 2016年第20期844-849,共6页
AIM: To show that aluminum potassium sulfate and tannic acid(ALTA) sclerotherapy has a high success rate for Grade Ⅱ and Ⅲ hemorrhoids.METHODS: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604 patients with hemorrho... AIM: To show that aluminum potassium sulfate and tannic acid(ALTA) sclerotherapy has a high success rate for Grade Ⅱ and Ⅲ hemorrhoids.METHODS: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604 patients with hemorrhoids who underwent ALTA sclerotherapy between January 2009 and February 2015.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this treatment for Grades Ⅱ and Ⅲ hemorrhoids.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ymptoms, complications and success rate were all assessed retrospectively. Follow-up consisted of a simple questionnaire,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an anoscopy.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at one day, one week, two weeks, one month, one year, two years, three years, four years and five years after the ALTA sclerotherapy.RESULTS: One hundred and sixty-nin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Grade Ⅱ hemorrhoids and 435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Grade Ⅲ hemorrhoids. The one year, three year and five year cumulative success rates of ALTA sclerotherapy for Grades Ⅱ and Ⅲ hemo-rrhoids were 95.9% and 93.1%; 89.3% and 83.7%; and 89.3% and 78.2%,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he cumulative success rates after ALTA sclerotherapy between Grades Ⅱ and Ⅲ hemorrhoids(P = 0.09). There were forty-seve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low grade fever; anal pain; urinary retention; rectal ulcer; and others). No serious or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nd all cases improved throug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t univariate analysis there were no predictive factors of failure.CONCLUSION: ALTA sclerotherapy has had a high success rate for Grade Ⅱ and Ⅲ hemorrhoids during five years of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However, additional studies are need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is ALTA sclero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hemorrhoidal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EROTHERAPY Aluminum potassium SULFATE and tannic acid Goligher grade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
下载PDF
A Three-dimensional Neodymium(Ⅲ)-potassium(Ⅰ) Coordination Polymer 被引量:1
4
作者 戴玉梅 唐恩 +3 位作者 王小琴 黄金凤 王丽华 黄旭东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31-1034,共4页
The title compound [NdK(btec)(H2O)2]n 1 was synthesized via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Zn(OAc)E·H2O, Nd(NO3)3 and KOH with 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 (H4btec),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The title compound [NdK(btec)(H2O)2]n 1 was synthesized via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Zn(OAc)E·H2O, Nd(NO3)3 and KOH with 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 (H4btec),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nfrared spectra. The crystal of 1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8.9023(3), b = 7.8954(1), c = 17.6249(5)A,β= 91.857(1)°, V= 1238.16(6)A^3, Z = 4, C10H6KNdO10, Mr= 469.49, Dc = 2.519 g/cm^3, F(000) = 900 andμ(MoKa) = 4.585 mm^-1. The final R = 0.0404 and wR = 0.0832 for 2197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and R = 0.0431 and wR = 0.0854 for all data. X-ray diffraction reveals that the btec ligand serves as a μ16-bridging ligand to link the Nd(Ⅲ) and K(Ⅰ) atoms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 Photoluminescent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title compound displays strong emission in the blue region, 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an intraligand emission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dymium()-potassium(Ⅰ) complex H4btec
下载PDF
Fe(Ⅱ)/K_2S_2O_8对水体中As(Ⅲ)的氧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伟 杨曦 +2 位作者 张金凤 张川 孔令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2,57,共3页
研究了Fe(Ⅱ)/K2S2O8对水体中As(Ⅲ)的氧化作用,以及pH值、Fe(Ⅱ)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氧化As(Ⅲ)的影响,并且采用分子探针法的竞争性实验鉴定了体系中产生的活性中间体,探讨了K2S2O8在Fe(Ⅱ)存在的条件下对As(Ⅲ)的氧化机理。
关键词 As() Fe(Ⅱ) 过硫酸钾 硫酸根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下载PDF
铁(Ⅲ)-高碘酸钾-过氧化氢-变色酸2R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方国春 何振宇 +1 位作者 姚兵 张玉清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6-48,共3页
研究了测定铁的一种新指示反应,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铁(Ⅲ)对高碘酸钾与过氧化氢协同氧化变色酸2R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催化作用,其反应的动力学条件,表观活化能E′=189.81kJ/mol,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5.67... 研究了测定铁的一种新指示反应,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铁(Ⅲ)对高碘酸钾与过氧化氢协同氧化变色酸2R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催化作用,其反应的动力学条件,表观活化能E′=189.81kJ/mol,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5.67×10-4/s,半衰期t1/2=20.37min。反应温度为90℃,试验表明lgA0/A与Fe(Ⅲ)的浓度在30~100ng/25mL范围内符合Ber定律,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1.25×10-9g/L,加入回收率在97.0%~102%,应用于测定西洋参口服液、美国花旗参茶和天然矿泉水中铁的含量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 光度法 高碘酸钾 过氧化氢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铜(Ⅲ)钾引发丙烯酸甲酯在淀粉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盈海 张劲松 李卫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57-60,共4页
研究了由二过碘酸合铜 (Ⅲ )钾 (简称Cu(Ⅲ ) )与可溶性淀粉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 ,于碱性介质中引发淀粉的接枝共聚合反应 ,得到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 ,测定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 ,探讨了引发机理 .
关键词 二过碘酸合酮钾 可溶性淀粉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合 氧化还原体系 反应机理 引发剂
下载PDF
二过碲酸合铜(Ⅲ)钾引发尼龙6接枝共聚合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盈海 李胜贤 +3 位作者 周玮琪 张建平 张荣月 邓奎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2,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以二过碲酸合铜(Ⅲ)钾-尼龙6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上发生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反应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 在碱性介质中以二过碲酸合铜(Ⅲ)钾-尼龙6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上发生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反应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引发机理。通过实验表明了接枝共聚物在尼龙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6/聚丙烯的共混体系中有很好的增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过碲酸合铜()钾 尼龙6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
下载PDF
新型引发体系——Cu(Ⅲ)络离子引发聚合反应动力学的研究(Ⅰ)——丙烯酰胺自还原引发聚合反应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盈海 宋杏茹 +1 位作者 石红梅 许丽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28-330,共3页
二过碘酸合铜(Ⅲ)络离子在小分子氧化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用于自由基聚合反应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系用膨胀计法研究了Cu(Ⅲ)为氧化剂、丙烯酰胺(简称AM)为还原剂引发AM聚合反应动力学,得到聚合速率方程及聚合... 二过碘酸合铜(Ⅲ)络离子在小分子氧化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用于自由基聚合反应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系用膨胀计法研究了Cu(Ⅲ)为氧化剂、丙烯酰胺(简称AM)为还原剂引发AM聚合反应动力学,得到聚合速率方程及聚合物分子量,探讨了反应机理。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超级恒温水浴(精度±0.1℃);测高仪;UV-3000分光光度计(日本津鸟);红外光谱仪(日立260-50),试剂除AM外,其它均为分析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氧化还原引发 铜铬离子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银(Ⅲ)钾引发丙烯酸甲酯在淀粉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盈海 张劲松 +1 位作者 李卫平 邓奎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研究了由二过碘酸合银 ( )钾 (简称 Ag( ) )与可溶性淀粉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 ,于碱性介质中引发淀粉的接枝共聚合反应 ,得到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 ,测定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p H值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 。
关键词 二过碘酸合银()钾 引发机理 可溶性淀粉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合
下载PDF
碱性体系下As(Ⅲ)的催化氧化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启厚 李莉 +3 位作者 刘志宏 张鹏 刘智勇 李玉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67,70,共5页
研究了碱性体系下以高锰酸钾为催化剂空气氧化As(Ⅲ)的方法,考察了溶液pH值、总砷浓度、空气流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As(Ⅲ)氧化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化学物相分析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锰... 研究了碱性体系下以高锰酸钾为催化剂空气氧化As(Ⅲ)的方法,考察了溶液pH值、总砷浓度、空气流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As(Ⅲ)氧化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化学物相分析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具备超计量氧化的特点,在As/Mn摩尔比升至21∶1时仍能高效地将As(Ⅲ)氧化;溶液pH值通过影响产物性质而对氧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溶液总砷浓度升高,氧化速率变慢;增加空气流量或者升高温度会显著加快As(Ⅲ)的氧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高锰酸钾 碱性体系
下载PDF
在硝酸钠存在下碘化钾-孔雀绿-水液-固体系浮选分离铋(Ⅲ)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温欣荣 李红山 涂常青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2-84,共3页
研究了在硝酸钠存在下碘化钾 孔雀绿 水液 固体系浮选分离铋 (Ⅲ )的行为 ,探讨了Bi3+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 ,控制一定的条件 ,该体系能使Bi3+与常见离子Zn2 +、Cu2 +、Co2 +、Ni2 +、Mn2 +、Al3+、Fe2 +分离。
关键词 硝酸钠 铋() 碘化钾 孔雀钾 孔雀绿 液-固浮选分离 光度法
下载PDF
四丁基溴化铵-碘化钾-金(Ⅲ)三元缔合物浮选分离金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明改 李玉玲 +2 位作者 曹书勤 涂静 马万山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6,共4页
在水溶液中,Au(Ⅲ)与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AuI4-·TBAB+,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硫酸铵、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的浓度分别为0.1g/mL、7.0×10-4mol/L和4.0×10-3... 在水溶液中,Au(Ⅲ)与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AuI4-·TBAB+,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硫酸铵、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的浓度分别为0.1g/mL、7.0×10-4mol/L和4.0×10-3mol/L时,Au(Ⅲ)可与Mg(Ⅱ)、W(Ⅵ)、Zr(Ⅳ)、Ni(Ⅱ)、Mo(Ⅵ)、Rh(Ⅲ)、U(Ⅵ)、V(Ⅴ)、Cr(Ⅲ)、Mn(Ⅱ)、Ga(Ⅲ)、Al(Ⅲ)、Fe(Ⅱ)、Zn(Ⅱ)、Co(Ⅱ)、Ce(Ⅲ)和Sn(Ⅳ)分离,对合成水样中的Au(Ⅲ)进行了分离和测定,Au(Ⅲ)的浮选率达到98.6%以上,而其他金属离子的浮选率都在2.9%以下。该方法在微量金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 四丁基溴化铵 碘化钾 浮选分离
下载PDF
氯化钾介质中铈(Ⅲ)的荧光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承志 迟锡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358-1362,共5页
Ce^(3+)在pH<6.2的KCl介质中受252.4nm的紫外光激发时,发射出的353.8nm荧光可用于痕量铈的测定.在pH5~6时,用Al_2(SO_4)_3可消除Fe^(3+)的干扰.在0~3.0×10^(-6)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Ce^(3+)的浓度遵守ΔF=2.37×10~6C—... Ce^(3+)在pH<6.2的KCl介质中受252.4nm的紫外光激发时,发射出的353.8nm荧光可用于痕量铈的测定.在pH5~6时,用Al_2(SO_4)_3可消除Fe^(3+)的干扰.在0~3.0×10^(-6)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Ce^(3+)的浓度遵守ΔF=2.37×10~6C—0.001方程(n=10,r=0.9999),检测限为6.0×10^(-9)mol/L.用于GWB07103(GSR-1)岩石成分分析的回收率为95.0%~103.2%,变异系数是4.18%(n=10);用于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标准物质中铈含量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钾 荧光分析 絮凝剂
下载PDF
钌(Ⅲ)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二甲苯蓝FF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Ⅲ)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洪福 何黎明 +2 位作者 张素兰 郭键 田江华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59,共4页
在稀H2SO4介质中及85℃的加热条件下,Rua(Ⅲ)对高碘酸钾氧化二甲苯蓝FF褪色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钉(Ⅲ)的新方法。探讨了最佳实验条件。非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在610nm处吸光度差值与钌(Ⅲ... 在稀H2SO4介质中及85℃的加热条件下,Rua(Ⅲ)对高碘酸钾氧化二甲苯蓝FF褪色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钉(Ⅲ)的新方法。探讨了最佳实验条件。非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在610nm处吸光度差值与钌(Ⅲ)的质量浓度在0.000~0.060弘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698×10^-10g/mL。测定了动力学参数。该催化反应为准一级反应,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3.923×10^-3/s^-1,表观活化能为64.30kJ/mol。用于分子筛催化剂和活性炭样品中痕量钌(Ⅲ)的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102.0%和1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高碘酸钾 二甲苯蓝FF 钌()
下载PDF
偶氮胂Ⅲ-高碘酸钾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莎仁 李北罡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3,共3页
在磷酸介质中,铜(对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的褪色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并就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反应为准零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1.08×10-3/s,表观活化能... 在磷酸介质中,铜(对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的褪色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并就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反应为准零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1.08×10-3/s,表观活化能为100.1 kJ/mol,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2×10-7g/L^1.0×10-4g/L,检出限为9.5×10-8g/L。该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用于水样和钢样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偶氮肿 高碘酸钾
下载PDF
以氯化钠-碘化钾-丙醇体系萃取分离金(Ⅲ)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秀兰 马万山 +1 位作者 刘志娟 张小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9-631,共3页
试验在氯化钠存在下,碘化钾-丙醇体系萃取分离以AuI_4^-络阴离子状态存在的金(Ⅲ)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碘化钾、氯化钠和丙醇的浓度分别为每升中0.3 g,200 g和300 mL,且溶液的酸度为pH 3.5时,能使AuI_4^-定量萃取,即在总体积为1... 试验在氯化钠存在下,碘化钾-丙醇体系萃取分离以AuI_4^-络阴离子状态存在的金(Ⅲ)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碘化钾、氯化钠和丙醇的浓度分别为每升中0.3 g,200 g和300 mL,且溶液的酸度为pH 3.5时,能使AuI_4^-定量萃取,即在总体积为10 mL的溶液中,含碘化钾3 mg,氯化钠2 g和丙醇3 mL。萃取分离50μg金(Ⅲ)时,1 mg铁(Ⅱ)、镍(Ⅱ)、锰(Ⅱ)、铝(Ⅲ)、锌(Ⅱ)、钴(Ⅱ)、镓(Ⅲ)等离子基本不被萃取,而与上述离子分离,金(Ⅲ)的萃取率达9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金() 碘化钾 氯化钠 丙醇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增敏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锰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萍 高俊杰 张东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31-534,共4页
研究了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敏剂,在pH4.4的HAc-NaAc介质中,1,10-邻菲Ⅱ啉(Phen)存在下,痕量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试验的各种表面活性剂中,发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研究了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敏剂,在pH4.4的HAc-NaAc介质中,1,10-邻菲Ⅱ啉(Phen)存在下,痕量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试验的各种表面活性剂中,发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能显著提高反应的灵敏度,比不加时提高1.5倍。在35℃反应16min的条件下,测定锰的线性范围为0.1.3.0μg/L,检出限为6.38×10^-8g/L,对0.05vg/25mL锰(Ⅱ)进行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79%。方法已经成功地用于茶叶中总锰以及茶叶浸出液中锰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分光光度法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 偶氮胂 高碘酸钾 锰(Ⅱ)
下载PDF
催化极谱法测定锑(Ⅲ)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洪 崔云春 +1 位作者 白红梅 陈文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7-780,共4页
锑(Ⅲ)与铜铁试剂在0.20 mol·L^(-1)盐酸介质中,生成稳定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在溴酸钾存在下,于-0.38 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据此提出了催化极谱法测定痕量锑的方法。锑(Ⅲ)的浓度在4.8×10^(-1)~3.6×10^(-6)m... 锑(Ⅲ)与铜铁试剂在0.20 mol·L^(-1)盐酸介质中,生成稳定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在溴酸钾存在下,于-0.38 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据此提出了催化极谱法测定痕量锑的方法。锑(Ⅲ)的浓度在4.8×10^(-1)~3.6×10^(-6)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的二阶导数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2×10^(-9)mol·L^(-1)。试验结果表明:该极谱波为吸附催化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3。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锑的测定,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相符。方法的回收率在94.2%~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5%~3.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极谱法 锑( 铜铁试剂 溴酸钾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铜(Ⅲ)钾引发丙烯腈在聚丙烯酰胺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盈海 宋杏茹 +2 位作者 刘宝歧 何素震 张云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1407-1410,共4页
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钾为氧化剂,聚丙烯酰胺(PAAM)自身为还原剂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PAAM上引发丙烯腈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高接枝效率和高接枝百分比的产物,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反应进行了表征,测定了... 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钾为氧化剂,聚丙烯酰胺(PAAM)自身为还原剂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PAAM上引发丙烯腈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高接枝效率和高接枝百分比的产物,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反应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各种条件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并对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聚丙烯酰胺 接枝 引发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