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K_(2)CO_(3) doping on CO_(2) sorption performance of silicate lithium-based sorbent prepared from citric acid treated sediment
1
作者 Junya Wang Kai Chen +10 位作者 Yi Wang Jiuming Lei Abdullah Alsubaie Ping Ning Shikun Wen Taiping Zhang Abdulraheem S.AAlmalki AAlhadhrami Zhiping Lin Hassan Algadi Zhanhu Gu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0-20,共11页
In this paper,a low-cost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leaching agent citric acid(C_(6)H_(8)O_(7))was used to treat the sediment of Dianchi Lake(SDL)to synthesize lithium silicate(Li_(4)SiO_(4))based CO_(2)sorbent.The re... In this paper,a low-cost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leaching agent citric acid(C_(6)H_(8)O_(7))was used to treat the sediment of Dianchi Lake(SDL)to synthesize lithium silicate(Li_(4)SiO_(4))based CO_(2)sorbent.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treated with strong acid.Moreover,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sorption conditions and desorption conditions on the CO_(2)sorption performance of prepared Li_(4)SiO_(4)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Under optimal conditions,the Li_(4)SiO_(4)sorbent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its CO_(2)sorption capacity reached 31.37%(mass),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synthesized from SDL treated with strong acid.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some elements after C_(6)H_(8)O_(7)treatment may promote the sorption of synthetic Li_(4)SiO_(4)to CO_(2).In addition,after doping with K_(2)CO_(3),the CO_(2)uptake increases from the original 12.02%and 22.12%to 23.96%and 32.41%(mass)under the 20%and 50%CO_(2)partial pressure,respectively.More importantly,after doping K_(2)CO_(3),the synthesized Li_(4)SiO_(4)has a high cyclic stability under the low CO_(2)partial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sorbents Li_(4)SiO_(4) sediment Citric acid Doped with K_(2)CO_(3)
下载PDF
珠江广州河段重污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启航 麦碧娴 +2 位作者 杨清书 彭平安 傅家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5,共9页
对珠江广州河段重污染沉积物进行粒度分级(>500μm、500~220μm、220~63μm、63~22μm和<22μm),每个粒级的样品进行重液分离,收集轻组分(有机质)和重组分(主要为无机矿物及无定型有机质)。在显微镜下对沉积物中不同粒径轻重... 对珠江广州河段重污染沉积物进行粒度分级(>500μm、500~220μm、220~63μm、63~22μm和<22μm),每个粒级的样品进行重液分离,收集轻组分(有机质)和重组分(主要为无机矿物及无定型有机质)。在显微镜下对沉积物中不同粒径轻重组分的吸附剂进行鉴定,对其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白鹅潭样品中有机质占总质量的9.10%,富集了81.55%的多环芳烃,无机矿物和无定型有机质占90.92%,富集了18.45%的多环芳烃;黄埔样品中有机质占总质量的8.95%,富集了56.50%的多环芳烃,无机矿物和无定型有机质占91.15%,富集了43.50%的多环芳烃。轻组分中的有机吸附剂对多环芳烃的富集能力比重组分无机矿物和无定型有机质高1~2个数量级,轻组分有机吸附剂中焦碳和碳黑富集能力较高,植物碎屑较低。总有机碳和碳黑的含量与多环芳烃的富集能力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多环芳烃 吸附剂 无定型有机质 污染 珠江
下载PDF
钛酸锌硫敏陶瓷高温脱硫过程中的结构及性能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乃计 戴和武 谢可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4,共4页
钛酸锌硫敏陶瓷高温煤气脱硫剂以TiO2和ZnO为基本原料,混合并流共沉淀制备,在1180℃高温下烧成.在真实流化床空气煤气及模拟配合气气氛条件下,完成100循环次,累计300h固定床寿命实验,物理及化学损失可忽略不计,硫容恒定,但脱硫剂结构发... 钛酸锌硫敏陶瓷高温煤气脱硫剂以TiO2和ZnO为基本原料,混合并流共沉淀制备,在1180℃高温下烧成.在真实流化床空气煤气及模拟配合气气氛条件下,完成100循环次,累计300h固定床寿命实验,物理及化学损失可忽略不计,硫容恒定,但脱硫剂结构发生变化,结晶度降低.由于使用过后的“赝形态”脱硫剂仍然存在着物质的表面迁移和体积迁移两类迁移结构,所以重新实施高温煅烧,脱硫剂发生晶格质点重排、归位,进而使晶格间距缩小,骨架再致密化,SEM显微结构及XRD物相完全恢复至起始新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敏陶瓷 煤气 脱硫剂 性能 脱硫 钛酸锌陶瓷
下载PDF
底泥负载K^+基吸收剂CO_2再生反应特性
4
作者 邰晓燕 刁永发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4-649,共6页
介绍了底泥负载K+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并通过热重分析试验研究了其再生反应特性.苏州河底泥添加KHCO_3和黏结剂制备得到CO_2干式吸收剂模拟待再生剂;从KHCO_3负载量、升温速率和加入分析纯K_2CO_3共3方面对模拟待再生剂进行热重分析,求取... 介绍了底泥负载K+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并通过热重分析试验研究了其再生反应特性.苏州河底泥添加KHCO_3和黏结剂制备得到CO_2干式吸收剂模拟待再生剂;从KHCO_3负载量、升温速率和加入分析纯K_2CO_3共3方面对模拟待再生剂进行热重分析,求取再生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其再生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反应表观活化能在90~120 kJ/mol之间;KHCO_3负载量为40%时分解反应更容易发生,再生性能好;升温速率的变化对再生反应影响不大,当升温速率达到5℃/min以上时,再生转化率均超过90%;加入分析纯K_2CO_3后,再生反应发生的难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底泥 二氧化碳 K^+基吸收剂 再生反应
下载PDF
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气—质联用测定法
5
作者 吴启航 麦碧娴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对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进行粒度分级 ,每个粒级的样品进行重液分离 ,收集轻组分和重组分。采用气 -质联用仪对其中的多环芳烃 (PAHs)进行定量分析 ,表明PAHs和吸附剂的类型有相关性。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沉积物 吸附剂 珠江 广州河段 气-质联用仪 定量分析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基于非等温动力学的河道底泥负载钾基CO_2吸收剂再生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立威 刁永发 +1 位作者 王琳琳 邰晓燕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2-667,共6页
通过扫描电镜和氮吸附表征手段,分析了苏州河河道底泥负载钾基新型CO2吸收剂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径与孔容.在升温速率为1,5,10,15和20K/min条件下,对CO2吸收剂进行了模拟再生试验,获得了相关的再生特性参数,并利用非等温... 通过扫描电镜和氮吸附表征手段,分析了苏州河河道底泥负载钾基新型CO2吸收剂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径与孔容.在升温速率为1,5,10,15和20K/min条件下,对CO2吸收剂进行了模拟再生试验,获得了相关的再生特性参数,并利用非等温热分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吸收剂的再生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吸收剂的再生反应起始温度为385.9~388.7K,终止温度为486.4~491.0 K,最佳升温速率为10~15K/min,反应活化能为101.5~109.1kJ/mol;化学反应步骤是影响吸收剂再生的主要因素,活化能与指前因子之间的补偿参数a=0.517,b=-31.075,并给出了再生反应机理函数.试验所得结果为设计和运行CO2捕获工艺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钾基吸收剂 CO2捕获 再生反应 活化能
下载PDF
基于Tenax脱附技术评价沉积物中不同碳质对菊酯类农药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石文瑄 陈美娜 +2 位作者 席培恒 谷义杰 李娟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2-390,共9页
本文选取泥炭、生物质炭、木炭和活性炭4种含碳材料,结合以经济底栖生物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为受试生物的生物累积实验和Tenax连续萃取法,阐述不同碳质对沉积物中4种菊酯类农药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将Tenax萃取结果与底... 本文选取泥炭、生物质炭、木炭和活性炭4种含碳材料,结合以经济底栖生物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为受试生物的生物累积实验和Tenax连续萃取法,阐述不同碳质对沉积物中4种菊酯类农药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将Tenax萃取结果与底栖生物的累积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碳质的添加导致沉积物中菊酯类农药的快速脱附组分(Frap)降低,极慢速脱附组分(Fv s)增大,生物有效性降低,且4种碳质对Frap的影响有所不同,然而因为菊酯类农药的理化性质,Frap的差异并不显著。Tenax 6 h和24 h的单点萃取组分与快速脱附组分相关性显著(P<0.0001),基本可以代替完整的脱附动力学评价生物有效性,但是对于组成复杂,有机碳(OC)和黑炭(BC)含量高的沉积物进行研究评价时仍应注意由此产生的偏离。Tenax快速脱附组分与2种底栖生物累积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2=0.38,P<0.0001),表明在OC和BC含量不同的沉积物中,Tenax萃取技术也可以预测菊酯类农药在经济底栖生物菲律宾蛤仔体内的累积量,进而为沉积物中HOCs的环境质量和相关水产品的质量评估提供更为快捷、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酯类农药 碳质 Tenax萃取 生物有效性 沉积物
下载PDF
炭质修复剂原位治理萘和菲污染沉积物技术研究
8
作者 周岩梅 刘真 +1 位作者 郭光伟 郭新超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66,共5页
目前,新型污染沉积物治理技术-炭质修复剂原位治理技术在中国鲜有研究和应用。选择3种炭质吸附剂为修复剂,对其表面性质进行表征,应用索氏提取、序列提取和半透膜被动采样法(SPMDs)分析方法评价了3种炭质修复剂原位治理萘和菲污染沉积... 目前,新型污染沉积物治理技术-炭质修复剂原位治理技术在中国鲜有研究和应用。选择3种炭质吸附剂为修复剂,对其表面性质进行表征,应用索氏提取、序列提取和半透膜被动采样法(SPMDs)分析方法评价了3种炭质修复剂原位治理萘和菲污染沉积物的效果。实验室模拟实验表明,掺混炭质修复剂3个月后萘和菲的SPMD富集量分别降低了35%~53%和33%~43%。现场实验表明:凉水河沉积物中萘的A2(提取剂为水与甲醇体积比1∶1)浓度降低45%~77%,说明炭质修复剂对萘和菲有较强的"固定"作用,炭质修复剂的加入能降低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草木灰治理效果强于2种生物质电厂灰,这可能是因为其比表面积大于生物质电厂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修复剂 沉积物修复 生物有效性
原文传递
浅层平铺炭质吸附剂治理多氯联苯污染底泥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前飞 周岩梅 杨永哲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50-2755,共6页
以颗粒活性炭和粉末活性炭为修复剂,并对其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半透膜被动采样装置(SPMDs)和低密度聚乙烯膜(LDPEs)被动采样3种方法评价其治理多氯联苯污染底泥的效果.三维荧光实验结果表明,到第3个月,底泥修复... 以颗粒活性炭和粉末活性炭为修复剂,并对其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半透膜被动采样装置(SPMDs)和低密度聚乙烯膜(LDPEs)被动采样3种方法评价其治理多氯联苯污染底泥的效果.三维荧光实验结果表明,到第3个月,底泥修复开始显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溶解性污染物明显减少.SPMDs试验结果显示,颗粒活性炭和粉末活性炭修复的底泥在修复后的第5个月,其目标污染物PCB40被摄取量的减少率分别达到88%和70%,LDPEs相应结果达到了91%和83%.试验表明,炭质吸附剂浅层平铺修复污染底泥效果显著,且颗粒炭比粉末炭修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修复 炭质吸附剂 浅层平铺 生物有效性
原文传递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mmoniated bagasse in wicking oil from contaminated wetlands
10
作者 Seungjoon Chung Makram T.Suidan Albert D.Venos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371-1377,共7页
Ammoniated bagasse is a plant-derived organic sorbent that can be used for capturing oil and for supplying slow-release nutrients to oil-degrading microorganisms. We investigated the oil-wicking behavior of this sorbe... Ammoniated bagasse is a plant-derived organic sorbent that can be used for capturing oil and for supplying slow-release nutrients to oil-degrading microorganisms. We investigated the oil-wicking behavior of this sorbent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for its effectiveness in remediating oil-contaminated wetlands. Abiotic microcosms simulating a wetland environment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sand particle sizes (20x30 and 60x80 U.S. mesh), degrees of oil saturation (25% and 75%), water table levels (on top of the clean sand layer, oiled-sand layer, and sorbent layer), and the presence of sorb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il wicking favors higher oil contamination, larger sand particle size, and low water coverage. Water coverage was the predominant factor limi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orbent. The most plausible explanation for this limitation was that sorbent captured more water than oil at higher water cove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oil WETLANDS sorbent REMEDIATION sedi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