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er304H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新梅 邹勇 +1 位作者 张忠文 邹增大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7-80,共4页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测试了Super 304H钢焊接接头焊缝和母材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Super 304H钢焊缝和母材均呈现出较低的晶间腐蚀倾向.进一步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它们的微观组织结构,焊缝和...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测试了Super 304H钢焊接接头焊缝和母材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Super 304H钢焊缝和母材均呈现出较低的晶间腐蚀倾向.进一步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它们的微观组织结构,焊缝和母材均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少量析出相,二者都未探测到明显的Cr23C6析出相,所以未出现明显的基体贫铬现象,但是焊缝金属因与母材合金元素等存在差异,导致其在H2SO4和KSCN溶液中的耐晶间腐蚀性能稍好于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 304H钢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 焊接接头 晶间腐蚀
下载PDF
316L不锈钢扩散连接结构晶间腐蚀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俞树荣 夏洪波 +1 位作者 李淑欣 李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138-2141,共4页
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法)研究316L奥氏体不锈钢扩散连接试样与母材的晶间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扩散连接试样的再活化率小于母材的再活化率,即扩散连接试样的耐晶间腐蚀性能更好。在影响316L不锈钢晶间腐蚀敏... 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法)研究316L奥氏体不锈钢扩散连接试样与母材的晶间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扩散连接试样的再活化率小于母材的再活化率,即扩散连接试样的耐晶间腐蚀性能更好。在影响316L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参数如回归电位、溶液温度、溶液浓度、敏化时间和扫描速度中,回归电位对再活化率值的影响最大。随着回归电位的降低,再活化率值增大,316L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连接 晶间腐蚀 EPR 再活化率
下载PDF
时效处理Super304H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忠文 李新梅 +1 位作者 邹勇 杜宝帅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5-879,共5页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经650℃时效处理Super304H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时效处理Super304H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是M_(23)C_6沿晶析出;M_(23)C_6在晶界的析出速度和析出量均随时间而变化,时效初期M_(23)C_6析出...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经650℃时效处理Super304H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时效处理Super304H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是M_(23)C_6沿晶析出;M_(23)C_6在晶界的析出速度和析出量均随时间而变化,时效初期M_(23)C_6析出最快,晶间腐蚀敏感性快速增大,随时效时间延长M_(23)C_6析出数量增加,晶间腐蚀敏感性不断增大,增大速度与M_(23)C_6相对析出量增速有关。此外,M_(23)C_6不仅沿晶析出引发贫Cr型晶间腐蚀,在晶内析出也会导致周围贫Cr,促进腐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304H不锈钢 时效处理 晶间腐蚀 M23C6 电化学动点位再活化法
下载PDF
碳含量对430铁素体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潘 毛宏焕 杨弋涛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6-960,共5页
利用双环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了碳含量对430铁素体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的再活化率不能评价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需要结合DL-EPR试验后材料表面形貌的电镜... 利用双环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了碳含量对430铁素体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的再活化率不能评价430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需要结合DL-EPR试验后材料表面形貌的电镜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430铁素体不锈钢来说,碳含量越高,敏化时间越长,其晶间腐蚀倾向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动电位再活化(dl-epr) 铁素体不锈钢 晶间腐蚀 碳含量
下载PDF
应用恒电位浸蚀技术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巍 田虹 李久青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用恒电位浸蚀方法研究了304L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并用EPR法对恒电位浸蚀法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 不锈钢 晶间腐蚀 恒电位浸蚀 极化曲线
下载PDF
304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耐应力腐蚀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亮 姜爱华 +1 位作者 丁毅 孟宪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36,6,共3页
碳钢/304不锈钢复合管如果不锈钢钢管的焊接工艺参数不当,焊接接头便容易发生应力腐蚀。采用钨极氩弧焊方法焊接了304不锈钢钢管,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和双环动电位再活化试验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接头的耐应力腐蚀性能。结果表... 碳钢/304不锈钢复合管如果不锈钢钢管的焊接工艺参数不当,焊接接头便容易发生应力腐蚀。采用钨极氩弧焊方法焊接了304不锈钢钢管,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和双环动电位再活化试验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接头的耐应力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可有效提高耐应力腐蚀性能的最优焊接工艺:氩气流量为12~15L/min,焊丝为ER308,焊接电压为50V,电流为50A,焊接速度为8~10cm/min;选择合适的焊丝和降低焊接电流可有效增加304不锈钢焊接接头处的耐应力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 不锈钢 焊接接头 慢应变速率拉伸 动电位再活化
下载PDF
预应变对304不锈钢薄板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浩 唐建群 +1 位作者 巩建鸣 温永彬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8-401,共4页
利用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对304不锈钢薄板在预应变和敏化之后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对经过硫酸-硫酸铜试验后的试样进行观察,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进行试样敏化度(DOS)的测... 利用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对304不锈钢薄板在预应变和敏化之后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对经过硫酸-硫酸铜试验后的试样进行观察,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进行试样敏化度(DOS)的测量。结果表明:304不锈钢薄板经过预应变-敏化处理后的晶间腐蚀程度较经单一敏化处理后的更加严重,随着预应变的加大,晶间腐蚀加重,敏化度也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薄板 硫酸-硫酸铜试验 动电位再活化法(EPR) 预应变 敏化 晶间腐蚀
下载PDF
304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EPR法和H_2SO_4-CuSO_4-Cu法对比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姜爱华 陈亮 +1 位作者 丁毅 孟宪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59,61,共3页
目前,将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法和传统H2SO4-CuSO4-Cu法结合研究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报道较少。用EPR法和H2SO4-CuSO4-Cu法分别测试了不同敏化温度、时间下304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EPR法和H2SO4-CuSO4-Cu法都能准确... 目前,将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法和传统H2SO4-CuSO4-Cu法结合研究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报道较少。用EPR法和H2SO4-CuSO4-Cu法分别测试了不同敏化温度、时间下304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EPR法和H2SO4-CuSO4-Cu法都能准确评价304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二者结果一致;增加敏化时间和敏化温度都会加大304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当敏化度高于19.4%时,304不锈钢易发生晶间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晶间腐蚀 ERP法 H2SO4-CuSO4-Cu法 敏化度
下载PDF
敏化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潘莹 宋维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69-372,391,共5页
对不同敏化条件下奥氏体不锈钢电极动电位再活化扫描(EPR)后的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敏化时间,敏化温度,直接影响敏化程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结果说明敏化程度越大,晶间腐蚀开裂越严重,敏化使晶界局部成份变化... 对不同敏化条件下奥氏体不锈钢电极动电位再活化扫描(EPR)后的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敏化时间,敏化温度,直接影响敏化程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结果说明敏化程度越大,晶间腐蚀开裂越严重,敏化使晶界局部成份变化,腐蚀发生在贫铬处的晶界,Fe、Cr、Ni等元素被溶解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晶间腐蚀 动电位再活化 腐蚀 检测
下载PDF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评定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黄畯 刘小光 +1 位作者 张晓云 郑建国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42-249,共8页
本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法)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在H_2SO_4+Na_2S_4O_6溶液中钝化区回扫电位、扫描速度、溶液温度、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测试灵敏度的影响,确定了AISI304、316系列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最佳实验条件。并进行了不... 本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法)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在H_2SO_4+Na_2S_4O_6溶液中钝化区回扫电位、扫描速度、溶液温度、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测试灵敏度的影响,确定了AISI304、316系列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最佳实验条件。并进行了不同敏化状态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此溶液中的EPR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_2S_4O_6作为活化剂的EPR法同样是一种快速、定量、非破坏性的评价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时,对于304系列不锈钢选用H_2SO_4+KSCN溶液比较灵敏,而对于316系列不锈钢则选用H_2SO_4+Na_2S_4O_6溶液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间腐蚀 不锈钢 EPR法
下载PDF
EPR法评价HR3C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新梅 张忠文 +2 位作者 杜宝帅 邹勇 魏玉忠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71,共5页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HR3C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并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研究了HR3C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HR3C钢焊缝金属和焊接热影响区均为奥氏体+析出相组成,焊接接头具... 利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HR3C钢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并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研究了HR3C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HR3C钢焊缝金属和焊接热影响区均为奥氏体+析出相组成,焊接接头具有较低的晶间腐蚀倾向.由于焊缝金属中Cr和Nb等元素含量高及晶界和枝晶界铌、铬元素偏析等原因提高了晶界耐腐蚀性,使其具有优异的抗晶间腐蚀性能;而热影响区由于受焊接热循环作用晶界析出M23C6引起晶界贫铬,具有一定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3C钢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 焊接接头 晶间腐蚀
下载PDF
Super304H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性能的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春雷 陈亚庆 《广东电力》 2015年第3期1-4,共4页
由于Super304H钢管长期在其敏化温度450~850℃服役,易在晶界上析出M23C6,从而发生晶间腐蚀,导致其脆化进而造成爆管,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lectrochemical potentiokinetic reactivation,EPR),结合扫描电镜研究了Super304H的焊... 由于Super304H钢管长期在其敏化温度450~850℃服役,易在晶界上析出M23C6,从而发生晶间腐蚀,导致其脆化进而造成爆管,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lectrochemical potentiokinetic reactivation,EPR),结合扫描电镜研究了Super304H的焊缝、热影响区及母材的晶间腐蚀性能,分析敏化处理对其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EPR实验结果表明未敏化处理的Super304H焊缝、热影响区及母材均无晶间腐蚀倾向;在650℃敏化5 h后,焊缝、热影响区及母材的再活化率均增加,其中焊缝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较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热影响区及母材均发生了明显的晶间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304H 晶间腐蚀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
下载PDF
400℃时效对304不锈钢晶间敏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晋圣发 《压力容器》 2013年第9期24-30,共7页
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对400℃时效处理后的304不锈钢试样进行晶间腐蚀试验,并采用金相法观察试验后试样贫铬区的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态304不锈钢在400℃时效10 h条件下,敏化度未见增大,晶间腐蚀敏感性并未加大;65... 采用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对400℃时效处理后的304不锈钢试样进行晶间腐蚀试验,并采用金相法观察试验后试样贫铬区的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态304不锈钢在400℃时效10 h条件下,敏化度未见增大,晶间腐蚀敏感性并未加大;650℃敏化后304不锈钢在400℃时效10 h条件下,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敏化度则显著增大,晶间腐蚀敏感性也随之加大。敏化态304不锈钢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其晶间腐蚀敏感性也会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大,因此,304不锈钢的固溶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未经固溶处理的304不锈钢需要严格控制热加工工艺参数,杜绝敏化度的进一步增大,以避免腐蚀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动电位再活化 敏化度 晶间腐蚀
下载PDF
机械式复合管内衬材料的耐晶间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江龙 李华军 +4 位作者 李奇 吴泽 马靖斐 边天军 徐超凡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通过介绍机械式复合管的结构特点、晶间腐蚀机理和晶间腐蚀试验方法。通过草酸电解试验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对四种内衬材料304、316L、2205和825进行了耐晶间腐蚀性能对比试验。四种内衬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由小到大排序:8... 本文通过介绍机械式复合管的结构特点、晶间腐蚀机理和晶间腐蚀试验方法。通过草酸电解试验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对四种内衬材料304、316L、2205和825进行了耐晶间腐蚀性能对比试验。四种内衬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由小到大排序:825<2205<316L<304,试验结论为机械式复合管的内衬选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管 内衬材料 晶间腐蚀 草酸电解试验 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316LN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新元 周贤良 华小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0,共6页
通过动电位再活化法,微观形貌观察以及表面相对电子功函数研究了晶粒尺寸对316LN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不同晶粒尺寸试样通过改变固溶时间来获得。结果表明:经相同敏化处理后,316LN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程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 通过动电位再活化法,微观形貌观察以及表面相对电子功函数研究了晶粒尺寸对316LN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不同晶粒尺寸试样通过改变固溶时间来获得。结果表明:经相同敏化处理后,316LN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程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而降低。细晶粒试样晶界有腐蚀沟,并连成网状,且晶界明显粗化,而粗晶粒试样无明显腐蚀。表面相对电子功函数数据表明,相对于细晶粒试样,粗晶粒试样表面电子结构分布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电位再活化法 晶粒尺寸 晶间腐蚀
原文传递
铸造SAF2906超级双相不锈钢耐晶间腐蚀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钦娟 刘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58,共7页
研究了铸造SAF2906超级双相不锈钢在850℃敏化不同时间的微观组织,通过研究扫描速率、介质成分和介质温度优化了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得出DL-EPR评价SAF2906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最优条件为:溶液介质1. 0 mol/L HCl+2. 0 mol... 研究了铸造SAF2906超级双相不锈钢在850℃敏化不同时间的微观组织,通过研究扫描速率、介质成分和介质温度优化了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得出DL-EPR评价SAF2906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最优条件为:溶液介质1. 0 mol/L HCl+2. 0 mol/L H2SO4,溶液温度为30℃,扫描速率为1 m V/s。并用该优化方法,研究了SAF2906双相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敏化时间延长,σ相含量增多,晶间腐蚀敏感性也随之增加。通过对比不同敏化温度下SAF2906钢的腐蚀形貌,验证了DLEPR评价铸造SAF2906钢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 敏化 晶间腐蚀
原文传递
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评价11Cr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强少明 江来珠 +3 位作者 李劲 刘天伟 吴艳萍 蒋益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49-1355,共7页
利用TEM,EDS和SAED等分析方法,研究了11Cr铁素体不锈钢409L在600℃敏化下析出物特性,并将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用于评价409L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通过研究DL-EPR的扫描速率、介质成分、介质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对该方法进... 利用TEM,EDS和SAED等分析方法,研究了11Cr铁素体不锈钢409L在600℃敏化下析出物特性,并将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用于评价409L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通过研究DL-EPR的扫描速率、介质成分、介质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并用该优化法研究了敏化处理对409L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敏化的409L钢发生晶间腐蚀是由于M_(23)C_6沿晶界析出.在最优化条件下,DL-EPR法能定量评价409L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随敏化处理时间延长,沿晶界析出的M_(23)C_6增多,晶间腐蚀敏感性也随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Cr铁素体不锈钢 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 晶间腐蚀 M23C6
原文传递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the stabilized ultra-pure 430LX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被引量:6
18
作者 Peize Cheng Ning Zhong +3 位作者 Nianwei Dai Xuan Wu Jin Li Yiming Ji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787-1796,共10页
Intergranular corrosion(IGC) behavior of the stabilized ultra-pure 430 LX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FS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double loop electrochemical potentiokinetic reactivation(DL-EPR) and oxalic acid etch t... Intergranular corrosion(IGC) behavior of the stabilized ultra-pure 430 LX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FS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double loop electrochemical potentiokinetic reactivation(DL-EPR) and oxalic acid etch tests to measure the susceptibility of specimens given a two-step heat treatment.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IGC occurs in the specimens aged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600–750℃ for a short time. The aging time that is required to cause IGC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ging temperature. A longer aging treatment can reduce the susceptibility to IGC. The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 shows that M(23)C6 precipitates form along the grain boundarie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Cr-depleted zones. The presence of Cr-depleted zones results in the susceptibility to IGC. However, the atoms of stabilizing elements replace chromium atoms to form MC precipitates after long-time aging treatment, resulting in the chromium replenishment of Cr-depleted zones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susceptibility to I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Double loop electrochemical potentiokinetic reactivation (dl-epr) TEM Cr-depleted zone
原文传递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on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430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被引量:9
19
作者 Xun-zeng HUANG Dan WANG Yi-tao YA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062-1068,共7页
With Nb-Ti-stabilized 430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NTS430FSS) and SUS 430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US430FSS)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he influence of precipitation on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resistance was inv... With Nb-Ti-stabilized 430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NTS430FSS) and SUS 430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US430FSS)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he influence of precipitation on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resistance was investigated. A series of aging treatment were carried out. The free-exposure corrosion test and double loop electrochemical potentiokinetic reactivation(DL-EPR) test with a scan rate of 1.67 m V/s at 26 °C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intergranular corrosion(IGC) resistance. Metallographic observ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with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GC occurred in SUS430 FSS aged above 700 °C, while it occurred in NTS430 FSS as the temperature was improved to 1 050 °C. The critical degree of sensitization Ir/Ia reaches 0.305 in SUS430 FSS, 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TS430 FSS, i.e. 0.010, aged at 950 °C for 2 h. The TEM, EDS and XRD results show that a large amount of Cr23C6 precipitates with size of 60 nm×22 nm are located at the SUS430 FSS grain boundaries as chains. With the addition of Nb and Ti and reduction of C, the amount of precipitates reduces significantly in NTS430 FSS. A majority of Cr23C6 were replaced by Ti C and Nb C. Only a small amount of spherical Ti C(R=186 nm) and square Ti N(312 nm×192 nm) with Nb and Cr adsorbed are left along grain boundaries. Due to the dual stabilization of Nb and Ti, the precipitation of Cr23C6 is restrained, the chromium depleted region is avoided and accordingly the resistance to the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is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double-loop electrochemical potentiokinetic reactivation carbonitride extraction precipit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