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guage and Practice From the Buddhist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Prajñāpāramitā-Sūtras
1
作者 Chi-Lin Liu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9期432-442,共11页
Having traveled through four gates of the palace,Śākyamuni became aśramaṇa to seek the solution for mankind’s“birth,aging,sickness,and death”.Finally,he found the truth-the ineffable reality of the world.To expoun... Having traveled through four gates of the palace,Śākyamuni became aśramaṇa to seek the solution for mankind’s“birth,aging,sickness,and death”.Finally,he found the truth-the ineffable reality of the world.To expound the truth to people,he had to use the linguistic convention to express the inexpressible state.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the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based on the Prajñāpāramitā-sūtras,to compare the daily language in the world-especially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 academia;hence point out their limitations,defect,or pitfalls,to see the crux of the language problem,and turn to the path of Buddhist practicing as well as“bringing wisdom from knowledge”.I will elaborate on six points in full text:I.Introduction,including the five key concepts.II.The comparison of the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with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III.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nguage in the 4th,7th&16th assemblies.IV.To understand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we have to cultivate the“hearing,contemplating,and practicing”based on Buddha’s words.V.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in this era.VI.Concl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rma(the related factors) prajñāpāramitā(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prajñapti(the conventional facility)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ineffability or inexpressibility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处理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斌 戴晓琴 +2 位作者 张春红 邱俏檬 卢中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12~2011~08入住我院的40例经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40例患者平均年龄(63.8±18....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12~2011~08入住我院的40例经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40例患者平均年龄(63.8±18.7)岁,其中男性27例(67.5%),女性13例(32.5%)。原发病以肺部感染最多见,其次为下肢蜂窝织炎、肠梗阻、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6.0~9.0g/d3~12d后发现凝血功能异常,PTT(24.1±14.5)s,SPTT(53.0±24.0)S,INR1.70±0.90,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淤斑、消化道出血及血尿等临床表现,加用维生素K1干预治疗后胛较前明显缩短(P〈0.05),APTT、INR有所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部分患者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尤其老年、纳差患者在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3d后需常规监测出凝血时间,警惕出血征象。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者加用小剂量维生素K1治疗可明显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 舒巴坦钠 维生素K1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 间(APTT)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胃疡宁丸止血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文思 黄萍 +3 位作者 吴清和 操红缨 徐晶晶 刘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胃疡宁丸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胃疡宁丸对新西兰兔肝出血时间、胃出血时间及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并测定其对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 :胃疡宁丸能够缩短新西兰... 目的:研究胃疡宁丸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胃疡宁丸对新西兰兔肝出血时间、胃出血时间及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并测定其对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 :胃疡宁丸能够缩短新西兰兔肝出血时间、胃出血时间及小鼠凝血时间;能升高大鼠血浆FIB含量,并能缩短APTT。结论 :胃疡宁丸能缩短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其止血的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缩短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促进凝血过程中凝血活酶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疡宁丸 止血 纤维蛋白原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下载PDF
天津市5种常绿灌木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海荣 高一丹 王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19-122,共4页
以天津市5种常绿灌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5种植物的滞尘量、计算空气污染耐受指数(APTI),结合生物学特征、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等对这5种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常绿灌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的是大叶黄杨,为1.41 mg/cm^2;其次... 以天津市5种常绿灌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5种植物的滞尘量、计算空气污染耐受指数(APTI),结合生物学特征、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等对这5种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常绿灌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的是大叶黄杨,为1.41 mg/cm^2;其次是小叶黄杨,为1.19 mg/cm^2;再次是沙地柏,为0.66 mg/cm^2;小龙柏为0.53 mg/cm2;滞尘量最小的是凤尾兰,为0.46 mg/cm^2。5种植物APTI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凤尾兰、小叶黄杨、小龙柏、沙地柏、大叶黄杨。植物综合评价结果凤尾兰为非常好,沙地柏为好,小叶黄杨、大叶黄杨、小龙柏为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apti 常绿灌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能量特征的左右手运动想象脑信号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晶 王行愚 张秀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6-54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特征的左右手运动想象识别方法,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特定脑电(μ波和β波)的频率分布,然后利用小波分解去噪,再利用小波包分析脑电能量,提取能量特征,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左右手运动想象的识别。本文把能... 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特征的左右手运动想象识别方法,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特定脑电(μ波和β波)的频率分布,然后利用小波分解去噪,再利用小波包分析脑电能量,提取能量特征,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左右手运动想象的识别。本文把能量作为特征的支持向量机(SVM)识别法分别与自适应自回归系数法(AAR)和相同步分析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样本数据情况下,能量特征作为特征向量的SVM识别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 支持向量机 自适应自回归系数 相同步分析法
下载PDF
《心经》般若美学意涵论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建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56,共6页
浓缩了《大品般若经》的《心经》蕴含着极其独到的美学意涵。本文对浸渗在《心经》宗教与哲学思想里的般若空观的美学意涵给予价值论的阐释 ,认为般若空慧所具有的三种美学境界 ,几乎融汇了审美价值所有层面的内容 。
关键词 《心经》 般若空慧 美学价值
下载PDF
从Postmodernism一词的误译试论对其理论的再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章立明 《学术界》 2001年第3期117-123,共7页
Postmodernism一词在中国知识界大红大紫已近十年有余了 ,然而该词的中文译名“后现代主义”却纯属误译 ,这其中的原因既有翻译方面的 ,又有对Postmod ernism理论的误解 ,因此 ,我们确有对Postmodernism一词重译和对其理论再解读的必要 ... Postmodernism一词在中国知识界大红大紫已近十年有余了 ,然而该词的中文译名“后现代主义”却纯属误译 ,这其中的原因既有翻译方面的 ,又有对Postmod ernism理论的误解 ,因此 ,我们确有对Postmodernism一词重译和对其理论再解读的必要 ,而现今有关Postmodernism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为我们实现这一重译和再读提供了可能性。本文试图揭示Postmodernism理论的要义就是消解本体论 ,它是一种以双谴思维方式为其表征的方法论。为了更清晰地把握这一理论实质 ,文章还援引了大乘佛教般若中观理论作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识 解读 参照 理论 中观 文章 后现代主义 误译 翻译 中文译名
下载PDF
阿赖耶识试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晨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0-86,共7页
阿赖耶识是佛教唯识宗建立的根据 ,“万法唯识”是依据它而成立的。作为区别于眼、耳、鼻、舌、身、意的第八识 ,它含藏一切 ,变现一切 ,是人类认识的起源和究竟。但是它又不是一个客体的存在 ,不能混同于灵魂、神我或者本体 ,它是精神... 阿赖耶识是佛教唯识宗建立的根据 ,“万法唯识”是依据它而成立的。作为区别于眼、耳、鼻、舌、身、意的第八识 ,它含藏一切 ,变现一切 ,是人类认识的起源和究竟。但是它又不是一个客体的存在 ,不能混同于灵魂、神我或者本体 ,它是精神之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说 唯识 佛教
下载PDF
新型多元配合物Ni2(NO3)4(APTY)4的结构表征及其纳米化计算
9
作者 梅菊 陈洪 +4 位作者 唐红平 刘燕 陈瀛 王贤文 陈敬中 《纳米科技》 2007年第4期8-12,共5页
以合成的新型配合物Ni2(NO3)4(APTY)4晶体结构表征结果为基础,运用晶体化学和纳米科技的基本原理,对Ni2(NO3)4(APTY)4的纳米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配合物不同纳米尺度微粒的晶胞数、原子数、表面原子数及其比例的计算,分析... 以合成的新型配合物Ni2(NO3)4(APTY)4晶体结构表征结果为基础,运用晶体化学和纳米科技的基本原理,对Ni2(NO3)4(APTY)4的纳米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配合物不同纳米尺度微粒的晶胞数、原子数、表面原子数及其比例的计算,分析讨论了微粒纳米尺度变化与结构稳定性、化学活性的相关关系,预测了该微粒的最小及最佳纳米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NO3)4(APTY)4 晶体结构 纳米微粒 结构稳定性 化学活性
下载PDF
陈那前因明时期的理论探索——以《掌中论》、《取因假设论》和《观总相论颂》为中心
10
作者 汤铭钧 《哲学分析》 2012年第3期52-63,198,共12页
《掌中论》和《取因假设论》是陈那前因明时期的理论探索阶段的两部重要著作,体现了陈那有关认知对象的思想的早期发展。陈那在《掌中论》中引入了"假设"的概念,并在《取因假设论》中详尽剖析了"假设"的本性。在后... 《掌中论》和《取因假设论》是陈那前因明时期的理论探索阶段的两部重要著作,体现了陈那有关认知对象的思想的早期发展。陈那在《掌中论》中引入了"假设"的概念,并在《取因假设论》中详尽剖析了"假设"的本性。在后一著作中,"假设"被认为只有在它与其他假设的关联中才可言说。这已蕴含了陈那晚期"他者之排除"的反建构的意义理论。但由于阿毗达磨佛教的影响,此时的陈那尚未走出假实之辨的理论模式,尚未提出自相、共相的截然两分。此外,陈那的《观总相论颂》首次以"不相离性"来概括语词与其对象之间的关系,因此,可将它的写作确定为《正理门论》和《集量论》之间。通过梳理陈那前因明时期的著作和思想发展,就能说明陈那后来建立的因明—量论体系采取了一种反建构的立场。正是这一思想立场,使佛教因明—量论有别于以往的佛教哲学,成为一个独立、全新的传统,并促成了中晚期佛教哲学的"知识论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因假设 陈那 他者之排除 阿毗达磨佛教
下载PDF
《成唯识论》的美学意蕴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耘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成唯识论》的哲学本位埋设两大主题:法相与法果。在法相谱系中,以触为核心的一系列心所所表现的心理现象沾溉了与审美体验相类似的思维胚胎,具备可能萌发审美体验论的逻辑生长点。另外,法果的本质是一种绝对的美。审视法果就是审美,... 《成唯识论》的哲学本位埋设两大主题:法相与法果。在法相谱系中,以触为核心的一系列心所所表现的心理现象沾溉了与审美体验相类似的思维胚胎,具备可能萌发审美体验论的逻辑生长点。另外,法果的本质是一种绝对的美。审视法果就是审美,审视法果之美中涵摄两条根本线索:直观人的美和领略佛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唯识论》 美学意蕴 法相 法果 审美体验 哲学本位 文学研究 中国 玄奘 佛教
下载PDF
《俱舍论》诸法假实问题探析
12
作者 何石彬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0,共4页
诸法假实问题是部派佛教所论争的一个焦点问题,同时也是《俱舍论》的一个核心理论问题。作为部派佛教的集大成著作,《俱舍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诸法假实理论。
关键词 《俱舍论》 有部 经部 诸法假实
下载PDF
从“新加坡故事”到人才培养模式
13
作者 邓鑫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5-76,共2页
人才培养模式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打造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学思结合 因材施教 知行合一
下载PDF
峡江枢纽工程有限元抗滑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严凌 吴浪 +1 位作者 付典龙 史涌泉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5-100,共6页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岩体完整性差、抗冲能力较弱,应采取相应工程防护措施。对11闸段墩进行计算分析后得知,11闸段墩的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此,采用非线性数值方法,对11闸墩的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进行校核,并运用有限元软件SAPTIS...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岩体完整性差、抗冲能力较弱,应采取相应工程防护措施。对11闸段墩进行计算分析后得知,11闸段墩的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此,采用非线性数值方法,对11闸墩的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进行校核,并运用有限元软件SAPTIS对11闸段墩段深层抗滑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该缺陷提出加厚底板方案和锚筋桩方案,并得出结论——两种方案都能够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水闸 非线性有限元 抗滑稳定 SaptiS计算分析
下载PDF
精品课程建设与学生素质提高并行——四川天一学院经济数学教改的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克裕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5-68,共4页
经济数学课的教改实践说明,精品课教学法须变传统的"灌输式"为启发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一锅煮"为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变传... 经济数学课的教改实践说明,精品课教学法须变传统的"灌输式"为启发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一锅煮"为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变传统的传授知识为教书育人、快乐育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脚踏实地地走向工作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 启发式 互动 因材施教 职业观
下载PDF
试论业的体性——以奘译《俱舍论》为中心
16
作者 赵印印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7-80,共4页
在业的体性问题上,世亲论师在其所造之《俱舍论》中,采纳了经量部的观点,提出以思为体的"一体说",并批判了说一切有部的"三体说"。这种以思为业之体的抉义意谓着,对业本质的认知已经由业现象本身转向了业的起处。... 在业的体性问题上,世亲论师在其所造之《俱舍论》中,采纳了经量部的观点,提出以思为体的"一体说",并批判了说一切有部的"三体说"。这种以思为业之体的抉义意谓着,对业本质的认知已经由业现象本身转向了业的起处。而这种将"业体"归之于"业因"的转向,又对佛教传统的业报解脱理论提供了新的解释方法,也就是"正业道"与"根本业道"这两种业道观念的被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体 无表色 业道 《俱舍论》
下载PDF
An Evaluation of Air Pollution Tolerance Index and Anticipated Performance Index of Some Tree Species Considered for Green Belt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Nandesari Industrial Area, Vadodara, Gujarat, India
17
作者 Dhruti Patel J. I. Nirmal Kumar 《Open Journal of Air Pollution》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It is well renowned that trees have capacity to reduce the air pollution. It is mandatory to expand tree plantation in industrial area to minimize the threat of pollutants. For green belt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 It is well renowned that trees have capacity to reduce the air pollution. It is mandatory to expand tree plantation in industrial area to minimize the threat of pollutants. For green belt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use plants that are tolerant to air pollution. The present study includes Air pollution tolerance index (APTI) of selected plant species with the help of biochemical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APTI and some other socioeconomic and biological parameters of plants, Anticipated Performance Index (API) was calculated. Out of twelve species, Ficus benghalensis showed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among others. As per classification of API, Ficus religiosa tree species is classified into the moderate category. Based on the APTI and API, appropriate plant species for green belt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 area were identified and recommended for mitigating the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POLLUTION apti API Nandesari Green BELT
下载PDF
试析《不真空论》与《物不迁论》的论证失误
18
作者 韩蕊 《襄樊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东晋十六国时代杰出的青年佛教哲学家僧肇的重要论著《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忠实阐明、发挥了般若空宗基本思想,推动了中国佛教神学理论的发展。但深入揣摩则会发现其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思想观点的前后不一致性和论证中思辨方法... 东晋十六国时代杰出的青年佛教哲学家僧肇的重要论著《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忠实阐明、发挥了般若空宗基本思想,推动了中国佛教神学理论的发展。但深入揣摩则会发现其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思想观点的前后不一致性和论证中思辨方法运用的不统一性,反映出其真理观上的矛盾和思辨方法上的实用主义特征,根源都在于其形而上学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般若空宗 逻辑论证 思辨方法
下载PDF
何以斫轮:费隐通容对《心经》的诠释
19
作者 杨祖荣 《闽江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1-57,共7页
《心经斫轮解》是探讨费隐通容思想的主要文本。费隐通容以“斫轮”为题,除自谦外,更在彰显自悟其意。这也与通容在注解内容中秉持的以心诠空、归结自心的理路相一致。就诠释方式而言,通容并未有系统的策略,但汉化读解、五重玄义、问答... 《心经斫轮解》是探讨费隐通容思想的主要文本。费隐通容以“斫轮”为题,除自谦外,更在彰显自悟其意。这也与通容在注解内容中秉持的以心诠空、归结自心的理路相一致。就诠释方式而言,通容并未有系统的策略,但汉化读解、五重玄义、问答增益等方式的使用,有助于通容对《心经》内涵的诠释,也反映出他在诠解中广泛吸收前人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意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隐通容 《心经》 般若 斫轮
下载PDF
《金刚经》中的“V+于+O”及“于”的隐现
20
作者 王嘉宜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1-98,共8页
在《金刚经》的六个汉译本中,及物动词后有时会使用“于”介引宾语,这一现象可能是受到译者的汉语水平差异、“于”自身的“未完成”用法以及汉译佛典四言文体的韵律制约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此外,相同动名结构间“于”的使用具有一定... 在《金刚经》的六个汉译本中,及物动词后有时会使用“于”介引宾语,这一现象可能是受到译者的汉语水平差异、“于”自身的“未完成”用法以及汉译佛典四言文体的韵律制约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此外,相同动名结构间“于”的使用具有一定开放性,这与动名结构所对应的梵语以及译者的主观选择有关。当译者有意识地使译文呈现“四字一顿”的文体风格时,会通过调节动名间“于”的隐现以增减音节,这在玄奘译本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突显了玄奘强烈追求四言文体的翻译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经》 “V+于+O” 隐现 四言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