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Secondary Chamber on Gas Yield by Pre-Vacuum Chamber Pyrolysis of Rubber Wood
1
作者 Hiroki Homma Hiroomi Homma Sihar Siahaan 《Journal of Sustainable Bioenergy Systems》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Global warming awareness criticizes further usage of fossil fuels and insists promo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usage. Additionally, many people in rural area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not access electricity. To solve t... Global warming awareness criticizes further usage of fossil fuels and insists promo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usage. Additionally, many people in rural area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not access electricity. To solve this sort of energy crisis including global warming, current authors developed a proto-type of a pyrolysis plant equipped with a prevacuum chamber, which can be used to produce combustible gases for an engine generator in rural areas where people cannot access electricity. The plant is simple and easily maintained in consideration of special conditions that a rural area can receive very few maintenance service, 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supply of spare parts. However, gas yield obtained by the proto-type of plant was around 20 wt% of feedstock. One way to enhance gas yield from this proto-type of plant is to utilize reaction of secondary tar cracking. This research work aims to examine possibility of gas yield enhancement keeping a simple structure of the proto-type of plant and using a simple technique of secondary tar cracking. Two tar cracking methods are examined: one is homogeneous tar cracking and the other is heterogeneous tar cracking using catalysis. In the homogeneous tar cracking, pyrolysis gases must be heated up to 650oC to 700oC and in the heterogeneous tar cracking, wood char is used as catalysis, because wood char is byproduct of pyro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omogeneous tar cracking is quite unlikely in the secondary chamber, but on the other hand, heterogeneous tar cracking using wood char can produce 30 wt% of gas yield from 1 kg of feedst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chamber pre-Vacuum chamber Rubber Wood SECONDARY TAR Cracking GAS YIELD GAS Component
下载PDF
Wood Pyrolysis in Pre-Vacuum Chamber
2
作者 Hiroki Homma Hiroomi Homma +1 位作者 Yusrizal   Muhammad Idris 《Journal of Sustainable Bioenergy Systems》 2013年第4期243-249,共7页
Climate change, global warming, and energy crisis are critical issue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a global framework. Alternative energy and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must be quickly developed to be substituted for f... Climate change, global warming, and energy crisis are critical issue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a global framework. Alternative energy and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must be quickly developed to be substituted for fossil fuels like oil, gases, and coal. USA, UE, and Japan invested huge budgets to develop biomass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Their target is to develop a commercial base large-scaled plant. On the other han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people who can access electricity is still less than 70%, To decelerate or prevent global warming and improve electrification in rural areas, a new technology for wood pyrolysis, which requires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nd less maintenance, and of which gases are directly applicable to the gas engine generator, is developed in a laboratory scale. This paper reports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new plant and effects of several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ew technology is quite feasible in rural areas, and upgrading of the plant is easily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OLYSIS RUBBER WOOD pre-VACUUM chamber PYROLYSIS YIELDS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n Wood Pyrolysis in Pre-Vacuum Chamber
3
作者 Hiroki Homma Hiroomi Homma Muhammad Idris 《Journal of Sustainable Bioenergy Systems》 2014年第3期149-160,共12页
In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work, a new technology system for wood pyrolysis was developed to aim at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global warming, and energy crisis as well as enhancing low electrification in rural area... In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work, a new technology system for wood pyrolysis was developed to aim at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global warming, and energy crisis as well as enhancing low electrification in rural area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new technology system equipped with a pre-vacuum chamber requires low cost and less maintenance. However, large wood pyrolysis in the pre-vacuum chamber is rather complicated. To obtain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results, a numerical analysis taking account of heat-mass transfer and chemical reaction is carried out. Two-step general reaction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numerical analysis. The first stage is volatile and char formation from the wood pieces and the second state is decomposition of the volatile to five species including vapor of tar. In this analysis, chemical formulae of the volatile and the tar are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hypothetically.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is numerical analysis can expl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asonably an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ime evolution of volatile formation, temperature change in pre-vacuum chamber with time, and species mole concentration decomposed from the volat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OLYSIS pre-Vacuum chamber Chemical Reaction VOLATILE SUBLIMATION ANSYS FLUENT
下载PDF
氨/氢燃料射流点火船用发动机燃烧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魏胜利 张绍邦 +2 位作者 严书哲 张志成 倪士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2,共9页
为突破氨在发动机中的燃烧局限性,促进氨燃料高效快速燃烧,提出了一种利用氢气射流火焰点燃氨燃料的方案。通过向主动式预燃室供给氢气,进气道内预混氨/氢燃料,实现氨在大缸径船用发动机上的稳定高效燃烧。基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在改进... 为突破氨在发动机中的燃烧局限性,促进氨燃料高效快速燃烧,提出了一种利用氢气射流火焰点燃氨燃料的方案。通过向主动式预燃室供给氢气,进气道内预混氨/氢燃料,实现氨在大缸径船用发动机上的稳定高效燃烧。基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在改进了Otomo氨/氢机理基础上,探究了进气温度、掺混氢气的质量分数和主燃室当量比对氨/氢燃料着火与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射流火焰可以在主燃烧室形成燃烧所需的热力学环境和高活性热射流。在当量比为0.4、不掺混氢气的条件下,450 K进气温度可以实现氨燃料发动机的稀薄燃烧,在掺混氢气的质量分数较低时,射流点火对火焰发展促进作用更显著;掺混氢气的质量分数提高至10.0%可以使燃烧相位提前18°,但爆震风险增加;在进气温度为320 K和掺混氢气的质量分数为2.5%条件下,主燃室在当量比最小为0.45时可正常着火,但随着更接近理论空燃比的燃烧,指示热效率略有提升,主动预燃室氢射流点火的燃烧模式在实现氨发动机高效快速燃烧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氢燃料 船用发动机 预燃室 射流点火 燃烧特性
下载PDF
预燃室及喷射阀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洪杰 张明 +3 位作者 席鸿远 周松 任建军 莫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基于三维仿真软件Converge构建了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了不同预燃室通道和天然气喷射阀结构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参数优化燃烧和降低排放的潜力.结果表明:对预燃室通道的研究中,适度增加... 基于三维仿真软件Converge构建了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了不同预燃室通道和天然气喷射阀结构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参数优化燃烧和降低排放的潜力.结果表明:对预燃室通道的研究中,适度增加预燃室通道直径和长度均会促进引燃油着火,加快主燃室燃烧进程,但直径过大会增加NO_(x)排放,长度过长会抑制着火并增大点火能量损失;增加通道角度同样会加速燃烧,但当其与扫气角度一致时,角度越大,NO_(x)排放越高;对天然气喷射阀的研究中,降低阀门位置、增大喷射角度和减小阀门直径均会降低甲烷逃逸量;喷射角度对主燃室涡流比的影响较大,当喷射角度与扫气角度相反时,喷射角度越大,燃烧越快,NO_(x)排放越低;适度减小阀门直径可提高天然气射流速度,进而加速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预燃室 天然气喷射阀 排放特性
下载PDF
氨-柴油双燃料船用低速机温室气体排放特性分析
6
作者 王怀印 孙凯 +1 位作者 冯以卓 王天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5-393,共9页
针对一台低压喷射二冲程船用发动机进行三维全尺寸模拟,研究了引燃策略和掺混氢气对氨-柴油双燃料低速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引燃油能量占比(1.5%)、增加预燃室数量(3个/缸)可有效强化预燃室射流引燃能力,改善氨燃烧性能... 针对一台低压喷射二冲程船用发动机进行三维全尺寸模拟,研究了引燃策略和掺混氢气对氨-柴油双燃料低速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引燃油能量占比(1.5%)、增加预燃室数量(3个/缸)可有效强化预燃室射流引燃能力,改善氨燃烧性能,实现高效引燃与快速燃烧;提高主燃室内氢气掺混比,可增加缸内OH等活性自由基,提升氨燃烧的强度,通过稀燃工况下掺氢反应活性调控改善了NO_(x)及N_(2)O排放;综合比较,相同的循环总能量输入工况下,在指示热效率水平相当、NO_(x)满足TierⅢ排放法规的前提下,采用氨燃料时当量CO_(2)排放(19.0 g/(kW·h))相对于天然气(393.0 g/(kW·h))降低约95.0%,在氨燃料中掺混10%(能量分数)氢、过量空气系数φa为3.4,当量CO_(2)排放(4.7 g/(kW·h))相对于天然气降低约98.8%,实现近零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低速机 预燃室 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PDF
主动预燃室燃料控制参数对汽油机稀燃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许秉鑫 缪新轲 +2 位作者 邓俊 王金秋 李理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8-1632,共5页
预燃室点火系统可促进稀薄混合气燃烧,从而显著提高热效率。本文基于自行开发的主动预燃室及其燃料供给系统,在压缩比为16的发动机上分别测试了预混气体喷射压力和燃料占比对发动机稀燃边界下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19、0.14和... 预燃室点火系统可促进稀薄混合气燃烧,从而显著提高热效率。本文基于自行开发的主动预燃室及其燃料供给系统,在压缩比为16的发动机上分别测试了预混气体喷射压力和燃料占比对发动机稀燃边界下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19、0.14和0.09 MPa 3种预混气体喷射压力中,在0.09 MPa的喷射压力下可获得最高的平均指示压力和最短的着火延迟期和燃烧持续期,燃烧最稳定;当预混气体燃料占比从0.54%逐步增加到2.69%时,发动机的平均指示压力先增加后减少,并在占比1.61%处取得最大值,此时的燃烧最为稳定,着火延迟期和燃烧持续期均最短。主动预燃室可实现λ=1.8的稳定燃烧,指示热效率相比普通火花塞点火的32.9%提高到39.4%,相对提升了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主动预燃室 燃料控制参数 稀燃特性
下载PDF
基于定容燃烧弹的单孔主动预燃室几何参数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刘人赫 刘逸晖 +2 位作者 缪新轲 邓俊 李理光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基于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采用燃烧可视化方法研究了预混式单孔主动预燃室的几何参数对预燃室点火特性的影响。在火焰发展初期的定压燃烧过程中,将从点火开始到火焰面积达到燃烧弹可视窗口面积一半所用的时间定义为初期火焰发展时间,作... 基于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采用燃烧可视化方法研究了预混式单孔主动预燃室的几何参数对预燃室点火特性的影响。在火焰发展初期的定压燃烧过程中,将从点火开始到火焰面积达到燃烧弹可视窗口面积一半所用的时间定义为初期火焰发展时间,作为衡量不同几何参数下主动预燃室点火效果的参考指标:在不同喷孔孔径(2.0~4.0 mm)、不同预燃室通道内径(3.0~5.5 mm)、不同下端开口角度(0°~75°)的试验条件下,初期火焰发展时间的最大差异分别为9.3 ms、6.8 ms、2.9 ms,最终得出3个几何参数对单孔主动预燃室点火效果的影响程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喷孔孔径、预燃室通道内径、下端开口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预燃室 定容燃烧弹 燃烧可视化 燃烧特性
下载PDF
高效发动机预燃室射流点火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9
作者 常雪嵩 王晨曦 +3 位作者 于鹏飞 胡佳佳 马京卫 高定伟 《现代车用动力》 2024年第2期24-30,共7页
预燃室是一种狭长的燃烧室,经单孔或多孔喷射道与主燃烧室相连通。介绍了预燃室射流点火系统的作用,重点对预燃室射流点火装置结构、预燃室材料、预燃室仿真结果和装配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在发动机新机型的开发中为预燃室射流点火装置的... 预燃室是一种狭长的燃烧室,经单孔或多孔喷射道与主燃烧室相连通。介绍了预燃室射流点火系统的作用,重点对预燃室射流点火装置结构、预燃室材料、预燃室仿真结果和装配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在发动机新机型的开发中为预燃室射流点火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燃室 射流点火装置 材料选择 仿真分析 装配方案
下载PDF
基于车用天然气发动机的预燃室火花塞试验研究
10
作者 冯源 张超 林峰 《现代车用动力》 2024年第1期20-24,39,共6页
在新排放法规的严格要求下,采用预燃室的点火方式能够有效地优化天然气发动机的经济性和燃烧特性。通过怠速工况稳定性、外特性工况点火性能、中低负荷工况废气再循环(EGR)率容忍度等一系列试验,研究预燃室火花塞在天然气发动机上的燃... 在新排放法规的严格要求下,采用预燃室的点火方式能够有效地优化天然气发动机的经济性和燃烧特性。通过怠速工况稳定性、外特性工况点火性能、中低负荷工况废气再循环(EGR)率容忍度等一系列试验,研究预燃室火花塞在天然气发动机上的燃烧表现,确定了性能指标,与原机火花塞的燃烧表现进行对比,以便为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预燃室火花塞能够改善着火性能,优化发动机循环变动率,加快燃烧速率,减少爆震倾向,并且展现出降低气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预燃室 火花塞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预燃室结构参数对汽油机稀薄燃烧的影响
11
作者 陈泓 祁宏钟 +3 位作者 江枭枭 杜家坤 冶麟 张宗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基于研究型热力学单缸机研究了压缩比(CR)对预燃室射流点火汽油机超稀薄燃烧热效率的影响,探索了预燃室结构参数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作用规律.试验中选取发动机常见最低燃油消耗率工况(转速为2750 r/min、平均指示压力(IMEP)为1.05 MP... 基于研究型热力学单缸机研究了压缩比(CR)对预燃室射流点火汽油机超稀薄燃烧热效率的影响,探索了预燃室结构参数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作用规律.试验中选取发动机常见最低燃油消耗率工况(转速为2750 r/min、平均指示压力(IMEP)为1.05 MPa),通过调节进气量及循环喷油量改变过量空气系数(φa),结果表明:压缩比由12.48增大至16.40,相同过量空气系数对应的指示热效率(ITE)呈递增趋势,同时最佳指示热效率点对应的φa有所升高.当压缩比为12.48时,指示热效率峰值点对应的φa为1.8,指示热效率为47.1%;CR提升至16.40时,指示热效率峰值点对应的φa提升至2.8,对应的指示热效率提升至50.1%.此外,对比预燃室结构参数对燃烧过程影响可知,采用射流锥角为120°、喷孔面积为6.8 mm^(2)的直孔结构设计能更有效地提高缸内燃烧速率,有利于抑制爆震,在超稀薄模式下燃烧稳定性较优,并有利于降低未燃碳氢(UHC)、CO和NO_(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预燃室 稀薄燃烧 压缩比 结构参数
下载PDF
基于射流点火和气道喷水技术的缸内直喷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研究
12
作者 李勇 吴威龙 +3 位作者 李钰怀 陈泓 张宗澜 杜家坤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7,共10页
在一台4缸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基础上,增加预燃室和进气道喷水系统,在最佳油耗工况附近(转速2500 r/min,平均有效压力为0.8~1.2 MPa)开展了试验,研究和分析了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以及射流点火和进气道喷水技术对稀薄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在一台4缸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基础上,增加预燃室和进气道喷水系统,在最佳油耗工况附近(转速2500 r/min,平均有效压力为0.8~1.2 MPa)开展了试验,研究和分析了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以及射流点火和进气道喷水技术对稀薄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薄燃烧可以将有效热效率从当量燃烧的39.5%提高到42.4%左右,但是当过量空气系数超过1.4以后,燃烧稳定性和碳氢排放变差。采用射流点火技术可以将稳定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拓展到1.7以上,热效率增加至43.0%以上,燃烧持续期最大缩短37.6%,循环波动不超过1.3%。在此基础上增加进气道喷水,对于平均有效压力在1.1 MPa以上的负荷,抑制爆震效果明显,喷水脉宽达到4 ms时,爆震限制的燃烧重心可以提前到活塞上止点后8°左右,同时最大热效率超过44%,循环波动不超过3%;但是对于平均有效压力低于1.1 MPa的负荷,爆震现象不严重,喷水反而会降低燃烧速率和热效率,同时燃烧稳定性和未燃碳氢排放也随之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稀薄燃烧 预燃室 射流点火 喷水
下载PDF
被动预燃室燃烧策略对汽油机缸内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吕阳 冯上司 +2 位作者 雒晶 李兰 康哲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3-1642,1653,共11页
随着全球排放法规和节能政策日趋严格,汽油机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实现汽油机高效超低排放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预燃室湍流射流点火是提高汽油机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通过耦合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三... 随着全球排放法规和节能政策日趋严格,汽油机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实现汽油机高效超低排放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预燃室湍流射流点火是提高汽油机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通过耦合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三维流动仿真分析,系统研究了稀薄燃烧极限拓展和点火正时对热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动预燃室相较于火花点火可以有效拓展稀燃极限,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5时,最高指示热效率为47.24%,相较于原机提高了11.89%;NOx和Soot较原机也相应减少29.27%和9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被动预燃室 燃烧策略 缸内燃烧 排放特性
下载PDF
点火位置对射流点火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王振宇 梁永胜 +4 位作者 郭骁 刘颖 从骁宇 高自强 崔华盛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9期1-3,共3页
射流点火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抑制爆震,预燃室内部火花塞的点火位置对于点火成功率以及燃烧效果有较大影响。采用CFD仿真的方法,研究了被动式射流点火发动机预燃室内部火花塞点火位置对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射流点火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抑制爆震,预燃室内部火花塞的点火位置对于点火成功率以及燃烧效果有较大影响。采用CFD仿真的方法,研究了被动式射流点火发动机预燃室内部火花塞点火位置对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适当的将预燃室内火花塞点火位置靠近预燃室喷孔可借助高湍动能气体实现火焰的加速传播;在气流作用下,火焰首先向预燃室末端传播,可减少高温燃气喷射前预燃室向主燃室回流的未燃混合气,提高预燃室内混合气的累计放热量,预燃室内可燃混合气累计放热率最高可提升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 预燃室 射流 发动机 燃烧
下载PDF
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预燃室引燃火焰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龙 吴錾 +1 位作者 谭富升 王洋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42,50,共10页
以RT-flex50DF船用低速二冲程双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模型的仿真计算分析了引燃火焰的流速及火焰面积在燃烧过程中的影响,总结了该低压喷射双燃料发动机引燃火焰的特点及燃烧过程。通过对比预燃室通道直径的方案发现,增大通道直... 以RT-flex50DF船用低速二冲程双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模型的仿真计算分析了引燃火焰的流速及火焰面积在燃烧过程中的影响,总结了该低压喷射双燃料发动机引燃火焰的特点及燃烧过程。通过对比预燃室通道直径的方案发现,增大通道直径可以增加缸内的着火面积,加速燃料燃烧;减小通道直径可以达到增强缸内涡流的效果,提高火焰传播速度,但通道直径过大或过小都会对缸内燃烧产生不利影响。预燃室出口结构的方案通过保持出口截面积不变而增大火焰射流的表面积来加快缸内燃烧,避免孔径对缸内的湍流等参数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在该方案中合适的小孔尺寸可以提高缸内放热率的峰值,并缩短燃烧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双燃料 低压直喷 预燃室 引燃火焰
下载PDF
湍流射流点火预燃室射流孔对甲醇发动机性能及排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宗宽 龚世华 +3 位作者 车胜楠 龚英利 卫海桥 刘昌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1-1042,共12页
基于一台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开展预燃室结构和射流孔直径对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jetignition,TJI)甲醇发动机性能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试验采用直单孔和斜三孔两种类型预燃室射流孔,根据预燃室是否喷射甲醇,预燃室可分为主动式预燃室... 基于一台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开展预燃室结构和射流孔直径对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jetignition,TJI)甲醇发动机性能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试验采用直单孔和斜三孔两种类型预燃室射流孔,根据预燃室是否喷射甲醇,预燃室可分为主动式预燃室和被动式预燃室.结果表明,预燃室射流孔直径过大会使射流强度减弱,进而导致主燃烧室燃烧速率降低,不利于稀薄工况下的稳定燃烧;预燃室射流孔过小则会导致节流损失和淬息作用增强,造成稀薄工况缸内燃烧恶化,且污染物排放增加.稀燃工况下,对于直单孔预燃室,4 mm直单孔预燃室性能表现较好,可产生较强的射流,拓宽发动机稀燃极限、提升燃烧稳定性,同时降低指示油耗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预燃室结构不同时,斜三孔预燃室可产生与活塞表面平行的射流火焰,TJI甲醇发动机获得更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且污染物生成较少;同时,斜三孔预燃室可在主燃烧室产生多股射流,提供分布更加广泛的点火源,促进缸内快速燃烧,有效提升稀燃工况下的燃烧稳定性.不同发动机负荷下,斜三孔预燃室的使用可使发动机获得更好的燃烧和排放性能;TJI甲醇发动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燃烧稳定性,同时,缸内燃烧速率更高,燃烧持续期相对较短,且在稀燃小负荷工况下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射流点火 甲醇发动机 预燃室结构 射流孔直径
下载PDF
湍流射流点火甲醇发动机燃烧特性及预燃室喷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世华 车胜楠 +4 位作者 刘宗宽 龚英利 周磊 卫海桥 刘昌文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5,共8页
基于一台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开展湍流射流点火甲醇发动机的性能表现和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 jet ignition,TJI)燃烧模式放热率(heat release rate,HRR)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放热率峰值明显高于火花塞点火(spark... 基于一台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开展湍流射流点火甲醇发动机的性能表现和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 jet ignition,TJI)燃烧模式放热率(heat release rate,HRR)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放热率峰值明显高于火花塞点火(spark ignition,SI)模式,且具有更短的燃烧持续期。过量空气系数λ=1.0时,预燃室内不喷射甲醇的被动式TJI模式的平均指示压力略低于SI模式,指示燃油消耗率略高于SI模式。对于主动式TJI燃烧模式,λ=1.5,预燃室甲醇喷射时刻为压缩上止点前180°曲轴转角,喷射脉宽保持在350μs~600μs之间时,TJI甲醇发动机燃烧稳定性较好,同时动力性与经济性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射流点火 甲醇发动机 预燃室 燃烧特性
下载PDF
预燃室通道直径和形状对低速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爆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博 吴越 +1 位作者 吴錾 刘龙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3,共8页
基于三维数值仿真模拟研究了预燃室与主燃室之间通道直径及扩口型和缩口型等通道形状对发动机爆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爆震工况下,预燃室的通道直径越小则火焰射流冲击所引起的压力差越小,从而降低火焰面放热进一步产生的压力差增... 基于三维数值仿真模拟研究了预燃室与主燃室之间通道直径及扩口型和缩口型等通道形状对发动机爆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爆震工况下,预燃室的通道直径越小则火焰射流冲击所引起的压力差越小,从而降低火焰面放热进一步产生的压力差增强效果,最终降低爆震强度。扩口型预燃室通道会减小初始压力差的强度,但是会产生火焰射流持续喷向主燃室的现象,该现象会持续增加压力差的强度,最终提高爆震强度。相反,缩口型预燃室通道可以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从而减轻爆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 低速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预燃室通道 火焰射流 三维CFD数值模拟
下载PDF
湍流射流点火甲醇发动机负荷拓展和性能优化研究
19
作者 左俊杰 王志刚 +5 位作者 车胜楠 刘宗宽 薛亮 蒋盛 周磊 卫海桥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3,共8页
基于一台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 jet ignition,TJI)甲醇发动机开展发动机负荷拓展和性能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稀燃工况下(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4),采用进气增压技术可有效提升TJI甲醇发动机在高负荷工况下的燃烧稳定性和动力性,同时... 基于一台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 jet ignition,TJI)甲醇发动机开展发动机负荷拓展和性能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稀燃工况下(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4),采用进气增压技术可有效提升TJI甲醇发动机在高负荷工况下的燃烧稳定性和动力性,同时降低指示油耗率,提升排放性能;此外,基于进气增压技术提出了TJI甲醇发动机宽负荷工况下的最佳油耗运行策略。低负荷运行工况下,相较于质调节方式,采用量调节方式改变发动机负荷可使指示油耗率最高降低5.2%(平均指示压力为0.30 MPa时),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甲醛(methanal,HCHO)及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HC)等污染物排放均有所降低,同时可提升燃烧稳定性,避免过于稀薄而造成的燃烧恶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燃室 湍流射流点火 甲醇发动机 发动机负荷拓展 燃烧特性
下载PDF
预燃室氢射流火焰引燃氨预混气火焰发展及着火特性数值研究
20
作者 王罗玺 任飞 +5 位作者 李卓航 程小钢 李金泽 高展 朱磊 黄震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2,共9页
基于计算流体平台CONVERGE,对化学当量比下H_(2)射流火焰引燃NH_(3)、空气预混气过程中射流火焰的发展历程、射流特性及主/预燃室物质场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射流火焰发展历程可分为射流阶段、过渡阶段和热射流阶段三个阶段;... 基于计算流体平台CONVERGE,对化学当量比下H_(2)射流火焰引燃NH_(3)、空气预混气过程中射流火焰的发展历程、射流特性及主/预燃室物质场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射流火焰发展历程可分为射流阶段、过渡阶段和热射流阶段三个阶段;射流火焰的前锋面移动距离的增长率受NH_(3)火焰传播速度的制约而逐渐下降;随着射流引燃的进行,射流火焰温度场和物质浓度场呈现明显分层现象,NH_(2)高浓度区经分离后分布在射流头部的NH_(3)燃烧区及射流尾部的H_(2)射流火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燃室 射流点火 射流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