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5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Zhang Qizi 《China Economist》 2020年第1期48-71,共24页
After announcing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by 2020, the Chinese leadership also called for a new path of industrialization, putting a premium on quality and new development c... After announcing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by 2020, the Chinese leadership also called for a new path of industrialization, putting a premium on quality and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Unlike tradi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broad or narrow sense,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features synergy between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tegr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economy and the new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It represents an inclusive approach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t the fundamental level, the success of China’s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China’s inclusive learning and inno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inclusive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China’s Media Industry & Building of Civil Society
2
作者 GAO GA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9年第3期30-32,共3页
Historic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under the reform-and-opening-up policy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Changes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s, cultural scenes and social operations are revolution... Historic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under the reform-and-opening-up policy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Changes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s, cultural scenes and social operations are revolutionary. The Chinese people, who account for one fifth of the human race, are working hard to bring about a national reiuva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of China s Media industry Building of Civil society MEDIA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理论:引领未来新型工业化的思想革命 被引量:3
3
作者 任丽梅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期间,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陆续完成了基本工业化,世界各国总体上面临一个持续未来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难题。实践中,以后工业社会理论为指导的西方后工业化,出现了经济服务化、金融化与虚拟化的...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期间,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陆续完成了基本工业化,世界各国总体上面临一个持续未来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难题。实践中,以后工业社会理论为指导的西方后工业化,出现了经济服务化、金融化与虚拟化的趋向,带来了诸如“成本病”与实体经济空心化等各种现实问题。新质生产力理论应时代发展需求,改变了传统后工业社会理论对经济的服务化导向,擘画未来新型工业化中服务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重新定义了生产力要素及其地位,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内容;赋予了生产力发展以新的时代价值诉求,明确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新质生产力理论以三个核心观念指导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实践,将引领一场持续新型工业化的思想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态 新质生产力理论 后工业社会 新型工业化 数据要素
下载PDF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战略考量 被引量:1
4
作者 何黎明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1,共9页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形势向好,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政策环境持续改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初具规模,一批具有...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形势向好,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政策环境持续改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初具规模,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物流市场主体茁壮成长,创新驱动打造物流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物流影响提升。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将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一是大盘稳定,市场保持温和增长;二是结构调整,需求贡献持续分化;三是提质增效,物流降成本仍有空间;四是产业融合,全链条系统化整合;五是市场导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六是韧性安全,保供稳链更为迫切;七是设施联通,物流网络高效畅通;八是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提速;九是绿色低碳,物流社会价值提升;十是多方合力,行业共治统筹协调。但面对当前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和资源条件,由于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尚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仍将持续一段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而生产流通环节降成本的空间已经不大,单纯依靠物流环节降成本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缓解经济压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必须基于产业链供应链视角,结合经济结构、货物结构、产业布局调整,从全要素、全链条、全流程入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在平衡成本支出和服务收益的基础上,系统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从认知层面看,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提升三个认识、明确三大转变:一是降低物流企业成本的空间不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在降低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物流成本,即通过需求牵引降成本;二是降低物流服务价格的空间不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在平衡成本支出和服务收益,通过提质增效降成本;三是降低单一物流环节成本的空间不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在结合产业布局,通过结构调整来降成本。此外,从政策措施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难度也在增大,要改革体制机制,加强多部门协调,从单一部门单一措施降成本向协同联动降成本转变。从实施层面看,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路径主要有八条:一是推动物流全链条降成本;二是打造物流新模式降成本;三是促进物流结构性降成本;四是鼓励物流数智化降成本;五是支持物流网络化降成本;六是坚持物流标准化降成本;七是支撑物流国际化降成本;八是深化物流制度性降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流 社会物流成本 产业链 供应链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逻辑机理、现实困境与实践向度
5
作者 徐兰 苏楠 易熙琼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9,共6页
职业教育作为链接技能型人才成长、推动应用型技术积累和涵育技能型社会形成的教育类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人才基础、技术基础和教育基础等重要功能。然而,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尚未构建起系统的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框架,尚未形... 职业教育作为链接技能型人才成长、推动应用型技术积累和涵育技能型社会形成的教育类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人才基础、技术基础和教育基础等重要功能。然而,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尚未构建起系统的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框架,尚未形成顺畅的科教融汇技术创新与转化体系,尚未搭建起科学适用的职普融通衔接体系,制约着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职业院校应与多方主体逐步构建协同育人框架,不断巩固和夯实技能型人才培养链条;与区域各类科学技术服务中心和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引导应用型技术积累与创新转化,不断激活以职业院校为节点的创新链条;凝聚政府、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等多方力量,培育涵盖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优质职业教育供给体系,不断增强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效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职普融通 技能型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
6
作者 王瑛 舒丹丹 王梓聿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6-38,108,共4页
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现存问题,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途径.在分析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基础上,给出“双师型”... 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现存问题,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途径.在分析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基础上,给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内涵,进而提出提升团队实践教学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措施,为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 教学团队 产教融合 服务社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建设”:行业企业的用人之道
7
作者 郝天聪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推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技能型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未来愿景,而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行业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围绕技能型社会建设这一问题域,形成四大核心问题,即技能积累问...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推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技能型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未来愿景,而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行业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围绕技能型社会建设这一问题域,形成四大核心问题,即技能积累问题、技能更新问题、技能保护问题和技能评价问题。行业、企业在解决上述核心问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业企业的用人之道关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成效。分析美国、德国、中国等几个代表性国家行业企业的用人之道,可以发现,各国在解决技能积累、技能更新、技能保护、技能评价问题上存在重要差异,对于明确新时期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方向具有重要启示。为帮助我国更快地建成技能型社会,面向未来,需要重构行业企业的用人之道。在技能积累方面,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开展有组织的技能创新活动。在技能更新方面,制定技能型人才阶段式培养计划,充分开发行业企业技能培训功能。在技能保护方面,处理好技术进步与技能发展之间的关系,发挥相互之间的互补作用。在技能评价方面,完善科学可操作的技能等级评价制度,加强技能评价结果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行业企业 技能积累 技能更新 技能保护 技能评价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高职教育助力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研究
8
作者 李君 鲁兆卿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技能型社会对高质量制造产业技能工人的需求非常大,我国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应该以“发展创造共同富裕”为目标:一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术能力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在首次分配中引入各种因素,使劳动者报酬比例达到最优;三是提高... 技能型社会对高质量制造产业技能工人的需求非常大,我国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应该以“发展创造共同富裕”为目标:一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术能力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在首次分配中引入各种因素,使劳动者报酬比例达到最优;三是提高劳动者的终生发展和劳动者文化的发展。从技术发展的趋势上看,未来的制造业将从“机器换人”向“人机协同”过渡,从而使企业员工的成长周期更长。以国家实现技能型社会为背景,研究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高职教育之间的联系,以期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制造业产业工人 高职教育
下载PDF
产业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共同赋能物流业降本增效
9
作者 刘伟华 兰蕊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5,共11页
目前,物流业降本增效存在“社会物流成本等同于物流成本”“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就是降低物流企业的服务价格”“我国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三个认识误区和“中小微物流企业居多”“全球经济下行”两个现实瓶颈。产业融合、新质生... 目前,物流业降本增效存在“社会物流成本等同于物流成本”“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就是降低物流企业的服务价格”“我国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三个认识误区和“中小微物流企业居多”“全球经济下行”两个现实瓶颈。产业融合、新质生产力与物流业降本增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产业融合通过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高效互动,从供应链视角进行全链条的资源匹配和优化升级,为社会物流降本提供源动力。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质变,成为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产业融合和新质生产力对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赋能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从战略设计-战术控制-操作执行三个层面,提出以产业融合和新质生产力共同赋能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实施策略:在战略设计层面,要依托物流数智化技术,开展良好的物流服务设计、以供应链订单为驱动,开展供应链体系重构设计、基于供应链可视化技术,进行物流成本控制图设计。在战术控制层面,要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减少商品流通环节,利用产业集群和服务共享机制,缩短物流运输距离、构建轴辐射物流网络,重塑集疏运物流体系、重构生态链伙伴关系,减少交易成本。在操作执行层面,要发挥物流标准化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减少流通堵点、推动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赋能企业降本、加大直达运输比例,减少流通损耗。为保障产业融合和新质生产力共同赋能物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顺利实施,应发挥重点产业链建设示范效应,警惕物流降本带来的就业新问题,支持中小物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以及发挥平台赋能物流降本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物流业降本增效提供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新质生产力 社会物流成本 提质增效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时期老龄产业的地位和机理
10
作者 金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老龄化是人类文明进入发达形态的标志性现象,当观察和研究老龄化现象和老龄社会时,经济学的范式承诺就必须从“经济人”假设转变为结构性人口假设,每个国家都必须以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安排全社会的生存模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 老龄化是人类文明进入发达形态的标志性现象,当观察和研究老龄化现象和老龄社会时,经济学的范式承诺就必须从“经济人”假设转变为结构性人口假设,每个国家都必须以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安排全社会的生存模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老龄人口发挥“活力”的需要也日趋增强;工业机器人技术可以为老龄智能机器人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技术供应和创新借鉴,最大限度减少失能老人的无助和增强老人老龄产业的经济学效应,不仅体现在赋能助能老龄人口,使其活力化,而且体现在可以激发产业发展的供给侧创新和需求侧拉动,形成老龄产品市场供求结构的新格局。健康的自益性、公益性和公论性特质在老龄化国家和老龄社会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大量经济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必然会流向老龄产业,在新型工业化时代,企业界更普遍地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特征,社会企业的发展空间也更为宽广,并具有很大的社会期望迫切性;老龄产业的发展将获得更大机会的空间拓展和形态完善,承担特殊的经济发展使命,成为新型工业化时代极具人本关怀特质的标志性产业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产业 老龄社会 老龄智能机器人 老龄人口活力化 社会企业责任
下载PDF
中国乡村媒介逻辑的制度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童清艳 莫颜毓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当代乡村借助媒介力量重振,乡村媒介内容和路径创新不只是工具式的,借助媒介逻辑的制度论,可洞见技术迭代下中国乡土情感回潮的精神内核,而从国家政策制度化的高度理解乡村振兴政策的媒介实践,可把握中国乡村社会和城乡发展的文化及结构... 当代乡村借助媒介力量重振,乡村媒介内容和路径创新不只是工具式的,借助媒介逻辑的制度论,可洞见技术迭代下中国乡土情感回潮的精神内核,而从国家政策制度化的高度理解乡村振兴政策的媒介实践,可把握中国乡村社会和城乡发展的文化及结构,以及对个体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要义。当下各类乡村现象级自媒体及乡土原生态剧集、纪录片等是乡村媒介内容的创新,实质是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导实践下,媒介化社会中媒介逻辑突破了城市和乡村的地理和文化界限,媒介使传统的乡村成为资源得以振兴和激活。以数字乡村和产业振兴为代表的具体制度,使中国乡村成为可具身参与的媒介实践与情动乡愁的资源与场景,由此实现了中国乡村的媒介化主体创新和结构转型。当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制度规则与媒介的文化结构性资源嵌套,过去局限在特定地理和文化里的传统乡村便成为现代的媒介化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媒介化社会 媒介逻辑 数字乡村 文化产业
下载PDF
基于SET-AHP-TRIZ的坐式康复训练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杰 周屹 李耀昕 《工业设计》 2024年第3期146-150,共5页
为解决现有坐式康复训练器形式与功能单一、操作使用缺乏智能化等问题,文章构建了基于SET-AHP-TRIZ的设计思路。首先,对产品的现状、用户进行市场调研,采用SET分析法确定目标产品的机会缺口;其次,应用AHP法对需求点进行定量计算,以确定... 为解决现有坐式康复训练器形式与功能单一、操作使用缺乏智能化等问题,文章构建了基于SET-AHP-TRIZ的设计思路。首先,对产品的现状、用户进行市场调研,采用SET分析法确定目标产品的机会缺口;其次,应用AHP法对需求点进行定量计算,以确定创新过程中需要着重改善的问题;最后,通过应用TRIZ理论分析出现的矛盾问题,并总结其矛盾类型,利用发明原理解决问题,进行坐式康复训练器设计实践,减少了设计过程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设计结果更为科学合理,以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SET AHP TRIZ理论 坐式康复训练器
下载PDF
社会资本参与EOD项目的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康 陈通 邓金丽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0,共10页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是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搭配资源、产业开发项目一体化实施,统筹推进,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两山”理念在项目运作和实操层面的具体应用,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探索,是加强环保投融...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是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搭配资源、产业开发项目一体化实施,统筹推进,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两山”理念在项目运作和实操层面的具体应用,是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探索,是加强环保投融资的重要渠道。EOD项目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通过关联产业开发收益弥补生态环境治理成本,在力求财政资金“零投入”的前提下,实现项目资金自平衡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双重目标,符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要求。EOD项目投融资规模大、涉及行业多、专业性强,对社会资本方的综合实力尤其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产业运营能力要求较高,因而社会资本参与EOD项目面临很多挑战。为了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EOD项目,破解社会资本参与EOD项目可能存在的难题,本文总结了EOD项目的优势,梳理了我国EOD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并对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社会资本参与EOD项目面临的挑战,并基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从社会资本方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EOD项目 生态环境治理 关联产业开发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下载PDF
《阿凡达》:后工业社会的必然神话——兼论一部好电影呈现的影像世界
14
作者 胡玉香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电影的技术创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日益引人关注。但除此之外,好电影呈现的影像世界还应该在与现实人生的关联、形而上想象界的创设与人物主体新世界的建构等方面也都有优秀的表现,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运用高新拍摄技术近... 电影的技术创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日益引人关注。但除此之外,好电影呈现的影像世界还应该在与现实人生的关联、形而上想象界的创设与人物主体新世界的建构等方面也都有优秀的表现,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运用高新拍摄技术近乎完美地实现了这一点。影片既有对科技极度发达、资本无限扩张而人却倍感断裂与锁闭、孤独与恐惧的后工业社会生活图景的真实呈现,也有对象征着人类自由完整生命归宿的潘多拉星球的奇丽想象,还有对处在两个世界夹缝中的人物内心情感和主体身份重构的探寻。影片让人们观照人类现在所做的一切,思考将来可能发生的后果,并在电影创造的神话般的宇宙生命图景中寻找到灵魂皈依。因此,《阿凡达》成为进入高度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人们集体缅怀和反思现代性生活的价值参照,具有超越其自身文本的当代电影生产的社会学意义,它是后工业社会必然产生的神话。相比之下,《阿凡达2:水之道》这三方面的表现则相形见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 影像世界 后工业社会 断裂 现实性关联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工业建筑改造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晋源 《城市建筑》 2024年第8期164-168,共5页
从大规模制造的生产社会到后工业的消费社会,工业建筑面临着从废弃到再利用的更新问题。文章从后现代主义和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梳理工业建筑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联,简要介绍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接着探讨工业建筑改造在事... 从大规模制造的生产社会到后工业的消费社会,工业建筑面临着从废弃到再利用的更新问题。文章从后现代主义和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梳理工业建筑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联,简要介绍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接着探讨工业建筑改造在事件导向的趋势下,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后现代的空间特征和空间体验。废弃工业建筑重新回归城市日常,增强了城市空间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提供了更多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消费社会 工业建筑改造 空间特征 空间体验
下载PDF
走向“社会民主”——英国早期费边社的民主观
16
作者 李威 《政治思想史》 2024年第1期110-132,199,共24页
费边社会主义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英国重要的社会思潮,而早期费边社的民主观是理解费边社会主义的关键。从萧伯纳到韦伯夫妇,再到柯尔,费边社各届领导人都通过重构民主概念来阐述各自的社会主义思想。解析早期费边社民主观的内涵与流变... 费边社会主义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英国重要的社会思潮,而早期费边社的民主观是理解费边社会主义的关键。从萧伯纳到韦伯夫妇,再到柯尔,费边社各届领导人都通过重构民主概念来阐述各自的社会主义思想。解析早期费边社民主观的内涵与流变,反映出他们是如何将西式民主融入到社会主义思想中,从而又产生了何种内在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边社 社会民主 工业民主 费边社会主义
下载PDF
政党功能扩展:乡村产业振兴的“政党经营社会”路径分析——基于新平县基层党组织引领产业振兴的个案研究
17
作者 马光选 张健 《学术探索》 2024年第4期95-104,共10页
当前乡村产业振兴研究认为产业发展离不开“行政下乡”“乡贤下乡”“资本下乡”的精英引导,部分观点否认政党或者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一方面,他们认为基层党组织缺乏先进的市场感知能力和自我约束机制,不应也无力成为... 当前乡村产业振兴研究认为产业发展离不开“行政下乡”“乡贤下乡”“资本下乡”的精英引导,部分观点否认政党或者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一方面,他们认为基层党组织缺乏先进的市场感知能力和自我约束机制,不应也无力成为产业振兴引领主体;另一方面,强调“政党组织社会”的政治功能或者“政党引领社会”的社会职能较多,对政党经济发展职能所涉甚少。但是,在新平县桃孔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政权利益和人民利益相统一原则,基层党组织建构起产业振兴的“政党统合发展”机制,以能够统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整合理性”,建立起统合乡村产业振兴的建构性秩序与自发秩序的“统合秩序”,实现了“政党经营社会”的发展目标。由此,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在政治整合功能和社会治理职能之外,拓展出与其他政党不同的经济职能,形成对现有政党与社会、政党与经济关系经典理论的挑战,也形成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理性”的兑现和“发展型政党”属性的赋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政党与社会关系 产业振兴 发展型政党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技能培训研究
18
作者 东楷涵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国家提出的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对职业教育在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学内容滞后于产业及教育体系偏离生产需求等问题... 国家提出的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对职业教育在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学内容滞后于产业及教育体系偏离生产需求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包括: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定位助力行业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双重主场优化培养模式;完善教育体系,与时俱进培育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能型社会 现代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下载PDF
区域经济-社会-物流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
19
作者 马国亮 马晓翠 +1 位作者 杨芳 马鹏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3期85-90,共6页
文章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构建陇南市经济-社会-物流产业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对陇南市2016—2021年经济-社会-物流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6年陇南市经济-社会-物流产业耦合协调度... 文章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构建陇南市经济-社会-物流产业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对陇南市2016—2021年经济-社会-物流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6年陇南市经济-社会-物流产业耦合协调度类型为中度失调,2017—2021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为濒临失调。(2)陇南市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和三大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态势,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呈现上升态势,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变化态势。(3)陇南市经济-社会-物流产业耦合度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态势。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业物流人才和加强物流产业监督的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社会 物流产业 耦合协调度 陇南市
下载PDF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城市刻书业发展及影响
20
作者 胡梦飞 仇嘉琪 《史志学刊》 2024年第2期32-40,共9页
明清两代,山东运河城市的刻书业相较前代有了显著发展。明代山东运河城市私刻数量比官刻数量多,部分城市出现了商业性质的刻坊,但规模不大,数量也不多。相较明代,清代山东运河城市刻书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但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刻书家族,... 明清两代,山东运河城市的刻书业相较前代有了显著发展。明代山东运河城市私刻数量比官刻数量多,部分城市出现了商业性质的刻坊,但规模不大,数量也不多。相较明代,清代山东运河城市刻书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但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刻书家族,以聊城四大书庄为代表的坊刻店铺数量也明显增加。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运河区域商品经济的繁荣、科举制的兴盛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共同促进了运河城市刻书业的发展。刻书业的繁荣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大量坊刻图书进入市场流通,带动了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仅在保存和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山东 运河城市 刻书业 区域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