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2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S1Ag、Pre-S2Ag及HBV-LP在乙肝病毒检测中的性能
1
作者 王庆果 石文斐 乔楠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对三种HBV表面蛋白(Pre-S1 Ag、Pre-S2 Ag和HBV-LP)在HBV检测中的性能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对乙肝患者(包括HBsAg携带者和HBV DNA阳性患者)及健康人群Pre-S1 Ag、Pre-S2 Ag和HBV-LP的检测,对比分析其灵敏度、特异性和检出限。结果在进... 目的对三种HBV表面蛋白(Pre-S1 Ag、Pre-S2 Ag和HBV-LP)在HBV检测中的性能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对乙肝患者(包括HBsAg携带者和HBV DNA阳性患者)及健康人群Pre-S1 Ag、Pre-S2 Ag和HBV-LP的检测,对比分析其灵敏度、特异性和检出限。结果在进行HBV筛查时,三种表面蛋白特异性保持在99%~100%,反观Pre-S2 Ag和HBV-LP在检测HBsAg携带者、HBV-DNA阳性患者时,其敏感性表现要比Pre-S1 Ag更高(P<0.001)。三种表面蛋白吸光度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P<0.001),Pre-S2 Ag和HBV-LP在HBV对应的检出限是2~3 Log10IU/mL,反观Pre-S1 Ag对HBV的检出限高于5 Log10IU/mL。结论通过Pre-S2 Ag、HBV-LP、Pre-S1 Ag对比来看,前面两者的敏感性较高,检出限较低,故可以用于HBV筛查、识别病毒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pre-s1 Ag pre-s2 Ag HBV-LP
下载PDF
A mimotope of Pre-S_2 region of surface antigen of viral hepatitis B screened by phage display 被引量:7
2
作者 WU YU ZHANG, YING WAN, DAO GUO LI, YAN TANG, WEI ZHOU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PLA, The Third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Medical Center, General Hospital of Weifang, Weifang 26100, China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3-208,共6页
To acquire the phage-displayed mimotopes which mimic the specificity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a random peptide library expressing linear peptide with 12 amino asids in length were used to screen w... To acquire the phage-displayed mimotopes which mimic the specificity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a random peptide library expressing linear peptide with 12 amino asids in length were used to screen with the serum from a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ed patient in the recovery phase. After 3 rounds of biopanning, the positive phages were confirmed by competitive ELISA using HBsAg/P33. Two phagotopes were identified and one of them was confirmed as mimotope by competition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mimotpe, a multiple antigenic peptide with four branches was synthesized by 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The antiginic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synthesized antigen was tested in BALB/c mice compared with the native epitope-based antige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motope-based antigen could evoke higher titer of antibodies with the same specificity of the epitope-based antigen. Those findings indicate mimotopes can be used in antigen and vaccine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TOPE 乙型肝炎病毒 疫苗 抗体 pre-s2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Pre-S1、Pre-S2抗原与HBV-DNA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叶芳丽 张平安 祝成亮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384-385,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Pre-S2抗原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对180例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前S2抗原,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在150例HBVDNA阳性的乙肝患者中,Pre-S1、Pre-S2的阳性率分别为89.33%和8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Pre-S2抗原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对180例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前S2抗原,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在150例HBVDNA阳性的乙肝患者中,Pre-S1、Pre-S2的阳性率分别为89.33%和86.00%;30例HBVDNA阴性的乙肝患者中,Pre-S1、Pre-S2的阳性率分别为36.67%和26.67%。HBVDNA阳性和阴性患者的Pre-S1、Pre-S2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HBV乙肝患者的Pre-S1、Pre-S2的阳性率逐渐升高。Pre-S1、Pre-S2抗原与HBVDNA载量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作为HBVDNA检测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pre-s1抗原 pre-s2抗原 HBV DNA
下载PDF
Pre-S1Ag和Pre-S2Ag及HBV-LP在乙肝病毒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军辉 汪靖园 +3 位作者 王林川 肖尧 阮竞雄 闫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 Ag)、前S2抗原(Pre-S2 Ag)及乙肝大蛋白(HBV-LP)在乙肝病毒(HBV)筛查中的价值。方法:258例乙肝患者分为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组(n=182)及HBV DNA阳性组(n=76),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 Ag)、前S2抗原(Pre-S2 Ag)及乙肝大蛋白(HBV-LP)在乙肝病毒(HBV)筛查中的价值。方法:258例乙肝患者分为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组(n=182)及HBV DNA阳性组(n=76),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受检者血清Pre-S1Ag、Pre-S2 Ag及HBV-LP水平,比较Pre-S1 Ag、Pre-S2 Ag及HBV-LP筛查HBV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Pre-S1Ag、Pre-S2 Ag及HBV-LP对HBs Ag携带组3种血清学模式患者的HBV检出能力;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Pre-S1Ag、Pre-S2 Ag、HBV-LP与HBV DNA的相关性,推算3个指标的ABV病毒检出限。结果:Pre-S1 Ag、Pre-S2 Ag及HBV-LP应用于HBV筛查的特异度为99%~100%,但Pre-S2 Ag和HBV-LP筛查HBV的灵敏度显著高于Pre-S1 Ag(P <0. 01); HBe Ag阴性人群中(HBs Ag-HBeAb-HBcAb阳性和HBs Ag-HBcAb阳性模式)的Pre-S2 Ag、HBV-LP检出率均显著高于Pre-S1 Ag (P <0. 01); Pre-S1 Ag、Pre-S2 Ag及HBV-LP与HBV DNA正相关(r=0. 82、0. 76、0. 70,P <0. 01),Pre-S2 Ag、HBV-LP对HBV的检出限接近106IU/L,Pre-S1 Ag对HBV的检出限≥108IU/L。结论:Pre-S2 Ag、HBV-LP相较于Pre-S1 Ag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出限,更适合作为HBV筛查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前S1抗原 前S2抗原 乙肝大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Pre-S_2抗原在乙肝病毒隐性感染中的地位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剑 盘晓娟 +7 位作者 林永富 吴德荣 吴阿阳 刘平娥 唐冬英 彭丽花 蒋光清 陈友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31-332,共2页
探讨Pre-S2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类隐性感染中的地位及科研、临床应用价值。以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同时检测感染者的Pre-S2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 M)”,然后进行各类感染者之间的比较、分析。在乙肝病... 探讨Pre-S2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类隐性感染中的地位及科研、临床应用价值。以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同时检测感染者的Pre-S2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 M)”,然后进行各类感染者之间的比较、分析。在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者人群中,HBeAg阳性者、HBeAb阳性者的Pre-S2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3.10%、60.00%;“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者的Pre-S2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2.31%、62.50%。Pre-S2抗原在判断乙肝病毒复制、隐性感染者血清的传染性强度方面,有很高使用价值和补缺作用;在判断隐性感染者的发展转化方面,亦有重大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S2抗原 乙肝病毒 隐性感染
下载PDF
PCR检测HBV DNA与HBV血清标志物常见模式和Pre-S2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树林 邹菊贤 常天恩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与六种常见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模式、前S2 蛋白抗原 (Pre -S2 )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PCR法对HBVDNA、ELISA法对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Pre -S2 同时进行检测。结果 1484例六种...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与六种常见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模式、前S2 蛋白抗原 (Pre -S2 )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PCR法对HBVDNA、ELISA法对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Pre -S2 同时进行检测。结果 1484例六种常见模式HBVDNA阳性率依次为 89 8% >5 5 6 % >2 1 8% >7 5 % >7 1% >6 8% ,即模式 (1) >(3) >(2 ) >(5 ) >(6 )>(4) ;而HBV血清免疫学标志阳性例数依次为 (2 ) >(1) >(3) >(5 ) >(4) >(6 )。 (2 )、(3)种模式HBVDNA与Pre S2阳性率比较P <0 0 1,其余 (1)、(4)~ (6 )种模式HBVDNA与Pre-S2 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Pre -S2、HBVDNA的检测 ,三者缺一不可 ,ELISA法检测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Pre -S2 ,只是HBV的表型指标 ,提供HBV感染的间接证据。而PCR -HBVDNA的检测是HBV感染与否的直接证据。因此它们各自有其独特的临床检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前S2蛋白抗原 pre-s2 DNA
下载PDF
Pre-S2蛋白抗体结合部位的确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吴玉章 朱锡华 张凌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12,共5页
本文研究了Pre-S2蛋白体液免疫反应的精细特异性。结果表明小鼠对Pre-S2蛋白的抗体反应部位主要局限于14—24共11个连续的氨基酸残基内,与我们理论预测的B细胞表位相吻合;人的抗Pre-S2阳性血清除识别与小鼠抗血清及其Pre-S2特异性单抗... 本文研究了Pre-S2蛋白体液免疫反应的精细特异性。结果表明小鼠对Pre-S2蛋白的抗体反应部位主要局限于14—24共11个连续的氨基酸残基内,与我们理论预测的B细胞表位相吻合;人的抗Pre-S2阳性血清除识别与小鼠抗血清及其Pre-S2特异性单抗同一肽段外,还识别1—13肽段。这些结果对于设计新一代合成疫苗及诊断试剂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2蛋白 表位
下载PDF
乙肝病毒Pre-S_1、S_2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谭立明 乐爱平 +1 位作者 段丽玲 李华 《江西医学检验》 CAS 2006年第5期413-414,共2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Pre-S1、S2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15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LISA法对乙肝五项、Pre-S1、Pre-S2抗原进行了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15例HBV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eAg、HBcA...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Pre-S1、S2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15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LISA法对乙肝五项、Pre-S1、Pre-S2抗原进行了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15例HBV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eAg、HBcAb患者,Pre-S1抗原阳性率为40.9%,其它均为零;Pre-S2抗原阳性率为78.0%。HBsAg、HBeAg、HBcAb组和HBsAg、HBeAb、HBcAb组Pre-S2与Pre-S1比较,经χ2检验,P<0.01。而63例HBsAg、HBeAb、HBcAb患者Pre-S2抗原阳性率为19.1%;11例HBsAg、HBcAb患者Pre-S2抗原阳性率为27.3%。②乙肝各项指标与Pre-S1、Pre-S2结果显示HBeAg最高,Pre-S1和Pre-S2分别是41.5%和78.0%;HBeAb检测Pre-S1无1例阳性,而Pre-S2结果12例阳性,阳性率为19.0%,Pre-S1与Pre-S2比较,经χ2检验,P<0.01,结果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reSl、PreS2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较HBeAg敏感,是HBV存在和复制较为直接的标志,对HBV检测起重要的补充作用,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Pre-S2诊断乙肝患者对HBV的病毒感染、病毒复制、传染性及对不同临床类型肝炎等均优于其他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1 pre-s2 乙型肝炎
下载PDF
Pre-S2蛋白抗原表位及二级结构的预测与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玉章 朱锡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采用Chou和Fasman方法预测adw,adr,ayw三种亚型的乙肝病毒Pre-S2蛋白的二级结构,并用双亲性方案和亲水性方案分析了抗原表位。结果显示三者均可能含有较多的β-片层和β-转折;N-末端30个残基所形成的二级结构较保守,而C-末端顺序的... 本文采用Chou和Fasman方法预测adw,adr,ayw三种亚型的乙肝病毒Pre-S2蛋白的二级结构,并用双亲性方案和亲水性方案分析了抗原表位。结果显示三者均可能含有较多的β-片层和β-转折;N-末端30个残基所形成的二级结构较保守,而C-末端顺序的构象在亚型间差别较大;Th细胞识别的表位可能在39—49肽段,B细胞识别的表位可能主要在13—18残基或其附近,为分子免疫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表位 二级结构 pre-s2蛋白
下载PDF
Pre-S_2、抗Pre-S_2和HBV DNA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卫华 谭立明 +1 位作者 廖晚珍 吕小林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的 :探讨Pre_S2 、抗Pre_S2 二对半和HBVDNA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和PCR法分别检测 93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2 8例健康人血清中的Pre_S2 ,抗Pre_S2 ,二对半和HBVDNA水平。结果 :93例乙肝患者HBsAg、HBeAg、HBcA... 目的 :探讨Pre_S2 、抗Pre_S2 二对半和HBVDNA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和PCR法分别检测 93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2 8例健康人血清中的Pre_S2 ,抗Pre_S2 ,二对半和HBVDNA水平。结果 :93例乙肝患者HBsAg、HBeAg、HBcAb阳性 32例 ,HBsAg、HBeAb、HBcAb阳性 39例 ,HBsAg、HBcAb阳性 18例 ,HBcAb阳性 4例。Pre_S2 结果阳性率 6 6 .7% (6 2 / 93) ,Pre_S2 抗体结果阳性率 1.1% (1/ 93) ,HBVDNA结果阳性率40 .9% (38/ 93)。 2 8例健康人二对半 ,五项全阴 16例 ,HBsAb阳性 12例 ,Pre_S2 阳性 1例 ,HBVDNA阳性 1例 ,Pre_S2 抗体阳性 5例占HBsAb阳性 41.7% (5 / 12 ) ,Pre_S2 和HBVDNA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1) ,非HBeAg阳性组中HBVDNA阳性率约低于Pre_S2 。结论 :Pre_S2 ,抗Pre_S2 ,HBVDNA和二对半在乙型肝炎血清学诊断中显示 ,Pre_S2 优于HBVDNA和二对半。Pre_S2 抗体出现早于抗HBs和抗HBe ,抗Pre_S2 阳性检出率较低 ,可能同乙型肝炎疫苗中抗Pre_S2 含量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2 乙型肝炎 DNA 聚合酶反应 pre-s2 HBV-DNA
下载PDF
Pre-S1Ag、Pre-S2Ag和HBeAg联合测定用于判断乙肝病毒传染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峰 谢美华 罗燕春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144-145,共2页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目前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血清标志物为乙型肝炎“两对半”,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标志物,但HBsAg阳性只能说明感染乙肝病毒,不能反映病毒是否复 制及传染性强弱。...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目前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血清标志物为乙型肝炎“两对半”,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标志物,但HBsAg阳性只能说明感染乙肝病毒,不能反映病毒是否复 制及传染性强弱。判断乙肝病毒是否复制就要进行HBV—DNA的检测。HBV—DNA检测步骤繁琐.条件要求较高。且成本高昂,一般基层医院无法开展。我们采用EU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和前S2抗原(Pre-S2Ag),结合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检测结果来判断乙肝病毒传染性强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IAg pre-s2Ag HBEAG HBV-DNA 乙肝病毒传染性
下载PDF
Pre-S_2抗原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关系新探
12
作者 王剑 吴阿阳 +7 位作者 林永富 吴德荣 蔡韶滨 盘晓娟 刘平娥 唐冬英 彭丽花 陈友元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Pre-S2抗原(前S2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类隐性、显性感染中的地位及科研、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者(为主)及适量显性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同时检测感染者的Pre-S2抗原和乙肝血... 目的探讨Pre-S2抗原(前S2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类隐性、显性感染中的地位及科研、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者(为主)及适量显性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同时检测感染者的Pre-S2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然后进行各类、群感染者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在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者人群中,乙肝e抗原阳性人员、e抗体阳性人员的Pre-S2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3.10%、60.00%;"乙肝大三阳"人员、"小三阳"人员的Pre-S2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2.31%、62.50%。在乙肝病毒显性感染者——急、慢性乙肝患者两类对比人群中,Pre-S2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90.91%、61.54%。结论Pre-S2抗原在判断乙肝病毒突变、感染者尤其是隐性感染者血清的传染性强度方面,有较高使用价值和补缺作用;在判断隐性感染者的发展转化和显性感染者的临床转归方面,亦有较大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隐性感染 前S2抗原 显性感染 血清
下载PDF
一种新Pre-S_(2)合成肽CTL表位糖基化方法
13
作者 周吉军 王祥智 +2 位作者 吴玉章 邹丽云 周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65-968,共4页
目的 为研究HBVPre S( 2 ) 上糖基化 (Glycosylation)结构差异 (包括位置、种类、数量和糖链长度差异 )与其生物学活性关系 ,建立一种N 或O 连接糖基化以外的合成肽α 和ε 氨基糖基化方法。方法 用化学方法将单、双和聚糖共价连接在P... 目的 为研究HBVPre S( 2 ) 上糖基化 (Glycosylation)结构差异 (包括位置、种类、数量和糖链长度差异 )与其生物学活性关系 ,建立一种N 或O 连接糖基化以外的合成肽α 和ε 氨基糖基化方法。方法 用化学方法将单、双和聚糖共价连接在Pre S( 2 ) 合成肽上的含α 和ε 氨基的氨基酸残基上 ,即具体连接在肽N端M1的α 氨基和K16的ε 氨基上。此二氨基酸残基位于或接近Pre S( 2 ) 上公认的一个CTL表位 ,氨基酸残基 1~ 15。结果 Pre S( 2 ) 合成肽聚糖 (Mannan)、单糖 (GalNAc)和双糖 (Glc Gal)糖基化的收益率分别为2 4.0 %、2 4.5 %和 2 1.0 %。经还原处理后 ,稳定性显著增加。HPLC图谱显示一包容峰。结论 结果显示此方法具较高的糖基化效率 ,为研究Pre S2 糖肽免疫学活性提供了一种新手段。但存在糖基化的均一性欠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 多肽合成 pre-s(2) CTL表位 乙型肝炎
下载PDF
HBsAg阴性的HBV感染者血中pre-S_2和抗—pre—S_2的表达
14
作者 王洪莉 宋淑琴 《天津医药》 CAS 1992年第4期204-206,共3页
本文分三个组(抗-HBc阳性组,抗-HBc、抗-HBe同时阳性组和抗-HBc、抗-HBe、抗-HBs同时阳性组),观察了97例HBsAg阴性的HBV感染者血清中的pre-S_2,抗-pre-S_2的情况,其中pre-S_2阳性5例,均分布在抗-HBc、抗-HBe同时阳性组,抗-pre-Sa_2阳性4... 本文分三个组(抗-HBc阳性组,抗-HBc、抗-HBe同时阳性组和抗-HBc、抗-HBe、抗-HBs同时阳性组),观察了97例HBsAg阴性的HBV感染者血清中的pre-S_2,抗-pre-S_2的情况,其中pre-S_2阳性5例,均分布在抗-HBc、抗-HBe同时阳性组,抗-pre-Sa_2阳性47例,以抗-HBc、抗-HBe、抗-HBs同时阳性组阳性率最高,占78.57%,且抑制率数值与抗-HBc和抗-HBe同时阳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结果提示,抗-HBc、抗-HBe同时阳性组的部分人不能排除仍存在慢性HBV感染,而抗-pre-S_2在抗-HBc、抗-HBe、抗-HBs同时阳性组的存在应视为一种感染后的免疫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pre-s2 抗-pre-s2
下载PDF
脓毒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的表达水平分析
15
作者 贾育梅 赵永祯 梅雪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5例脓毒症合并T2DM(脓毒症合并T2DM组)、67例脓毒症未合并T2DM(脓毒...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5例脓毒症合并T2DM(脓毒症合并T2DM组)、67例脓毒症未合并T2DM(脓毒症组)、60例T2DM患者(T2DM组)作为研究对象,以45例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受试者性别、年龄、既往史、糖化血红蛋白(HbAlc)、入院时血糖、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主要感染部位,入院24h内进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HLA-DR+CD14^(+)细胞表达百分比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并随访28d,观察T2DM对脓毒症患者28d预后的影响,比较不同预后患者HLA-DR^(+)CD14^(+)水平的差异。结果T2DM组HLA-DR^(+)CD14^(+)细胞表达百分比和MFI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HLA-DR^(+)CD14^(+)细胞表达百分比:87.72%(76.18%,93.64%)比94.86%(92.91%,95.70%),HLA-DR^(+)CD14^(+)MFI:10.80(8.45,14.45)比12.40(1.45,15.28)],脓毒症合并T2DM组和脓毒症组HLA-DRCD14^(+)细胞表达百分比和MFI均较健康对照组及T2DM组进一步降低[HLA-DR^(+)CD14^(+)细胞表达百分比:70.78%(42.22%,84.73%)、68.95%(44.95%,87.00%)比94.86%(92.91%,95.70%)、87.72%(76.18%,93.64%),HLA-DR^(+)CD14^(+)MFI:5.50(3.81,9.20)、5.29(3.35,9.59)比12.40(1.45,15.28)、10.80(8.45,14.45),均P<0.05]。脓毒症组和毒症合并T2DM组两组HLA-DR^(+)CD14^(+)细胞表达百分比和MFI、SOFA评分、28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症合并T2DM组死亡者的年龄明显大于生存者[岁:脓毒症组为68(60,74)比61(52,69),脓毒症合并T2DM组为66(64,73)比60(53,68),均P<0.05],SOFA评分明显高于生存者[分:脓毒症组为14(11,16)比8(5,11),脓毒症合并T2DM组为12(9,16)比8(6,11),均P<0.05],死亡组的HLA-DR^(+)CD14^(+)百分比和HLA-DR^(+)CD14^(+)MFI均明显低于生存组[HLA-DR^(+)CD14^(+)细胞表达百分比:脓毒症组为44.94%(28.01%,64.45%)比77.14%(47.41%,88.35%),脓毒症合并T2DM组为40.68%(34.83%,66.64%)比73.46%(58.44%,85.31%);HLA-DR^(+)CD14^(+)MFI:脓毒症组为3.92(2.30,5.44)比7.07(3.39,10.55),脓毒症合并T2DM组为3.90(3.34,6.04)比6.81(4.41,9.32),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组、脓毒症组和脓毒症合并T2DM组HLA-DR^(+)CD14^(+)细胞表达百分比与hs-CRP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48、-0.628、-0.457,均P<0.001),MFI与hs-CRP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9、-0.540、-0.323,均P<0.05)。脓毒症组和脓毒症合并T2DM组的HLA-DR^(+)CD14^(+)百分比与SOFA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0、-0.558,均P<0.001),MFI与SOFA评分也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7、-0.482,均P<0.01)。结论仑HLA-DR^(+)CD14^(+)水平在T2DM和脓毒症时均下降,但当脓毒症合并T2DM时,HLA-DR+CD14^(+)水平未发现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2型糖尿病 单核细胞 人白细胞DR抗原
下载PDF
急性乙肝患者Pre-S_2、PHSAR与HBVDNA的关系分析
16
作者 姜俊 田凤喜 《交通医学》 2002年第6期602-603,共2页
目的 :探讨Pre -S2 、PHSAR与HBVDNA对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RIA、ELISA和PCR法分别检测急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HBV -M、Pre -S2 、PHSAR和HBVDNA的水平。结果 :69例急性乙肝Pre -S2 、PHSAR与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 目的 :探讨Pre -S2 、PHSAR与HBVDNA对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RIA、ELISA和PCR法分别检测急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HBV -M、Pre -S2 、PHSAR和HBVDNA的水平。结果 :69例急性乙肝Pre -S2 、PHSAR与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49/69(71.1% )、3 3 /69(4 7.8% )、5 1/69(73 .9% ) ,其中 5 6例抗 -HB cIgM阳性者中 ,Pre -S2 和HBVDNA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P <0 .0 0 1) ,PHSAR与Pre -S2 、HBVDNA均无相关性 (P>0 0 5 )。结论 :对急性乙肝的血清学诊断 ,测定Pre -S2 、HBVDNA优于PHSAR ,前两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2 PHSAR HBVDNA 诊断 急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乙肝病毒S基因Pre-S区突变的人肝癌细胞HepG2稳定株构建及其生物学行为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羽飘 钱宝鑫 +4 位作者 覃琴 骆莹 朱争艳 高英堂 王凤梅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乙肝病毒(HBV) S基因Pre-S区突变(Pre-S1缺失突变、Pre-S2缺失突变)的HepG2细胞株,并观察该突变对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NCBI中HBV JX661479. 1的Pre-S/S片段序列信息为模板,设计并确定Pre-S1突变、Pre-S...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乙肝病毒(HBV) S基因Pre-S区突变(Pre-S1缺失突变、Pre-S2缺失突变)的HepG2细胞株,并观察该突变对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NCBI中HBV JX661479. 1的Pre-S/S片段序列信息为模板,设计并确定Pre-S1突变、Pre-S2突变的核苷酸序列,采用全基因合成法获得目的片段并定向导入带有FLAG标签的p LVX慢病毒质粒载体(p Lenti-CMV-3FLAG-PGK-Puro),PCR、双酶切、Sanger测序技术检测重组质粒中目的片段的准确性。将HepG2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不处理,p LVX-vector组、野生型组、Pre-S1突变组、Pre-S2突变组分别感染p LVX-vector、p LVX-Pre-S/S、p LVX-Pre-S1 mut/S、p LVX-Pre-S2 mut/S慢病毒液;利用嘌呤霉素筛选HepG2稳定株,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目的蛋白,分别采用克隆形成、细胞划痕试验观察HepG2细胞稳定株增殖、迁移能力。结果构建的p LVX-Pre-S/S、p LVX-Pre-S1 mut/S、p LVX-Pre-S2 mut/S重组表达质粒PCR电泳产物与理论值相符,经EcoRⅠ和Bam HⅠ双酶切后电泳产物与理论值相符; Sanger测序结果显示,p LVXPre-S1 mut/S、p LVX-Pre-S2 mut/S突变型除突变序列外,其他序列与HBV S基因野生型序列完全相同。空白对照组HepG2细胞全部死亡,其余组HepG2细胞部分存活。在野生型组、Pre-S1突变组、Pre-S2突变组43 k D分子量位置检测到目的条带表达,而p LVX-vector组无法检测到相应条带。与其他组比较,Pre-S2突变组HepG2的第14天克隆形成数增多、细胞相对迁移距离增大(P均<0. 05)。结论成功构建了HBV Pre-S/S基因野生型及Pre-S突变型的HepG2细胞稳定株,HBV的S基因Pre-S2缺失突变导致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S基因pre-s突变 肝癌 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HER2、CA153表达与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丁颖 李家菊 王国亮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78-81,107,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糖类抗原153(CA153)表达与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Ⅰ期14...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糖类抗原153(CA153)表达与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分期Ⅰ期14例、Ⅱ期22例、Ⅲ期31例、Ⅳ期13例;另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53例女性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所有患者先行常规超声检查,随后进入超声VTIQ成像模式获得剪切波速度(SWV)均值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组织中HER2表达,采用罗氏E41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A153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与SWV均值的相关性。结果:与良性患者比较,乳腺癌患者VTIQ技术参数SWV均值、血清CA153水平及HRR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07,78.353,P<0.05);与乳腺癌Ⅰ+Ⅱ期患者比较,乳腺癌Ⅲ、Ⅳ期患者VTIQ技术参数SWV均值、血清CA153水平、HRR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5、3.556、8.326、10.455,P<0.05);与乳腺癌Ⅲ期比较,乳腺癌Ⅳ期患者VTIQ技术参数SWV均值、血清CA153水平、HRR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2、8.659,P<0.05)。与HER2阴性表达乳腺癌患者SWV均值比较,HER2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SWV均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51,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与SWV均值呈正相关(r=0.501,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VTIQ参数SWV均值与乳腺癌患者生物标志物HER2、CA153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糖类抗原153(CA153)
下载PDF
PCNA、Bcl-2及EGF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的关系
19
作者 黄海平 李佳宸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6-82,共7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Bcl-2)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喉癌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的喉癌组织及对应癌...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Bcl-2)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喉癌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的喉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PCNA mRNA、Bcl-2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癌组织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采用Kaplain-Maier曲线分析不同PCNA、Bcl-2、EGFR表达水平患者生存情况差异。结果癌组织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年龄、肿瘤部位患者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临床分期Ⅲ、Ⅳ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中、高分化,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喉癌组织PCNA mRNA、Bcl-2 mRNA、EGFR mRNA表达的影响因素。Kaplain-Ma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NA mRNA高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59.57%和70.21%,低于低表达患者的80.00%和88.89%(P<0.05);Bcl-2 mRNA高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60.78%和70.59%,低于低表达患者的80.49%和90.24%(P<0.05);EGFR mRNA高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59.09%和70.45%,低于低表达患者的79.17%、87.50%(P<0.05)。结论喉癌组织PCNA、Bcl-2、EGFR呈高表达,且其高表达状态与肿瘤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有关,PCNA、Bcl-2、EGFR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临床病理 生存率 增殖细胞核抗原 B淋巴细胞瘤-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血清SIRT1、Fibulin-5、Bcl-2/Bax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脑梗死的关系及联合检测价值
20
作者 代建霞 刘媛 于媛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36-341,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 (SIRT1)、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 (Fibulin-5)、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B淋巴细胞瘤基因-2相关X蛋白(Bax)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破裂所致脑梗死(ACI)的关系及联合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 目的 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 (SIRT1)、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 (Fibulin-5)、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B淋巴细胞瘤基因-2相关X蛋白(Bax)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破裂所致脑梗死(ACI)的关系及联合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CAS斑块破裂所致ACI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CAS斑块未破裂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IRT1、Fibulin-5、Bcl-2、Bax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对CAS斑块破裂所致ACI风险的影响及与病情的关系,并评价各血清学指标单独及联合预测CAS斑块破裂所致ACI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SIRT1、Bcl-2水平低于对照组,Fibulin-5、Ba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梗死(MCI)患者血清SIRT1、Bcl-2水平<小面积梗死患者<腔隙性梗死(LI)患者,Fibulin-5、Bax水平>小面积梗死患者> LI患者(P<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SIRT1、Bcl-2水平<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Fibulin-5、Bax水平>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0.05);血清SIRT1、Bcl-2低水平患者CAS斑块破裂所致ACI风险是高水平患者的2.311倍、2.921倍,Fibulin-5、Bax高水平患者CAS斑块破裂所致ACI风险是低水平患者的3.470倍、3.184倍(P<0.05);血清SIRT1、Bcl-2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Fibulin-5、Bax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SIRT1、Fibulin-5、Bcl-2、Bax预测CAS斑块破裂所致ACI的AUC分别为0.716 (95%CI:0.648~0.778)、0.796 (95%CI:0.733~0.850)、0.728 (95%CI:0.660~0.789)、0.763 (95%CI:0.698~0.821),联合预测CAS斑块破裂所致ACI的AUC为0.909 (95%CI:0.860~0.945),优于各血清指标单独预测。结论 血清SIRT1、Fibulin-5、Bcl-2/Bax与CAS斑块破裂所致ACI及其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联合预测价值可靠,对临床开展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 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 B淋巴细胞瘤基因-2 B淋巴细胞瘤基因-2相关X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