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fined Model of Three-roller Elastoplastic Asymmetrical Pre-bending of Plate 被引量:4
1
作者 Zhi-qiang ZHANG Jian-li SONG +2 位作者 Jian-hua FU Yong-tang LI Yi-na GUO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28-334,共7页
The geometry of plate after edge pre-bending mode is compared with that after roll-bending mode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dge pre-bending angle, pre-bending edge length, and cylindrical desired radius is presented f... The geometry of plate after edge pre-bending mode is compared with that after roll-bending mode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dge pre-bending angle, pre-bending edge length, and cylindrical desired radius is presented for a three-roller plate bender with bottom rollers adjustable horizontally. The analytical moment-curvature model and springhaek model for pure bending are established, assuming that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material is linear, and the material is in plain strain and yields according to Mises yield criteri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ree- roller edge pre-bending of plate is develope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pre-bending edge length, bottom roller radius, friction between plate and roller, etc. The plate tensile test and plate bending test are done and the numeric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test data. The results are shown graphically and analyz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error between numerical results and test data of top roiler force; (2) the influence of bottom roller radius, relative curva- ture, and bending arc length on springback angle;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ringhack ratio and edge pre-ben- ding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 elastoplastic~ three-roller edge pre-bending~ asymmetrizal bending~ springback
原文传递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re-bending Automatic Control Models of 100 m Rail
2
作者 包喜荣 刘宇雁 +4 位作者 李革 陈林 王建国 吴章忠 田仲良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2年第4期465-469,共5页
Repeated bending occurs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rail head and rail base during the cooling which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bending deformation and residual stress after cooling.The longer the rail is,the more obvious th... Repeated bending occurs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rail head and rail base during the cooling which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bending deformation and residual stress after cooling.The longer the rail is,the more obvious this phenomenon is.In addition to cooling function,a kind of cooling bed with a pre-bending process is used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on 100 m rail.The synchronous movements on this cooling bed can be realized by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fter establish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bending deformation after rolling.The rail is reversely bent toward the rail base before cooling according to the pre-bending control of the pre-bending curve and is straight after cooling,which can realize the control of the residual stress after pre-bending and straightening.The straightening residual stress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the pre-be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rail pre-bending mathematical model
原文传递
JDA1b铝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和预变形行为研究
3
作者 王雪强 彭立明 李四平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1-1730,共10页
铝合金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和大比刚度等优点在船舶工业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是相比于钢材,铝合金的强度偏低。为了提高铝合金材料的强度,以常应用于船舶压铸件和舾装件的JDA1b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预变形拉伸和弯曲试验以及动态拉伸... 铝合金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和大比刚度等优点在船舶工业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是相比于钢材,铝合金的强度偏低。为了提高铝合金材料的强度,以常应用于船舶压铸件和舾装件的JDA1b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预变形拉伸和弯曲试验以及动态拉伸试验,研究预应变、预弯曲对JDA1b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应变率对合金流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应变率能增加材料的流动应力和抗拉强度;随着预应变的增加,材料的屈服应力和抗拉强度会增大,但延伸率会降低;预弯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弯曲屈服载荷、弯曲刚度和破坏位移。提出考虑极限强度和临界应变的新动态本构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JDA1b合金在不同应变率(1~800/s)时的流动应力,拟合优度值达到了0.999。本文的研究可为提高铝合金强度提供方法参考,新提出的本构模型有助于提高零件力学性能仿真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预应变 预弯曲 动态 本构模型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预弯状态颤振效应分析
4
作者 高沐恩 柯世堂 +3 位作者 吴鸿鑫 张春伟 田文鑫 陆曼曼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6-996,共11页
风力机叶片预弯设计大多采用静气弹分析方法,忽略了叶片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三者相互作用而引发的气弹耦合失稳问题,而预弯对百米量级超长柔性叶片的颤振性能影响尤为显著。为对比分析不同预弯尺寸对叶片颤振临界状态的影响,基于主... 风力机叶片预弯设计大多采用静气弹分析方法,忽略了叶片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三者相互作用而引发的气弹耦合失稳问题,而预弯对百米量级超长柔性叶片的颤振性能影响尤为显著。为对比分析不同预弯尺寸对叶片颤振临界状态的影响,基于主梁刚度等效原则进行叶片气弹模型设计,通过风洞试验发现了15 MW两种预弯叶片颤振区间及其临界风速的差异;进一步基于修正的叶素动量理论和几何精确梁理论(Blade Element Momentum Theory-Geometrically Exact Beam Theory,BEM-GEBT)耦合计算方法对4种预弯叶片进行分析,对比了不同预弯尺寸叶片的颤振临界风速、气动力分布和位移频谱特性,并揭示了颤振耦合模态机理。研究表明:BEM-GEBT耦合计算方法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随着预弯尺寸的增大,挥舞-摆振耦合颤振临界风速提高,颤振区间范围基本一致;不同预弯尺寸叶片升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发散速率与位移发散速率呈正相关,平均风压曲线在预弯3~4 m范围内出现显著变化,挥舞-摆振耦合效应大于挥舞-扭转耦合效应,其颤振耦合频率由一阶挥舞频率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柔性叶片 预弯效应 风洞试验 气动弹性耦合 颤振失稳
下载PDF
叶尖预弯加长对风电机组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侯洪强 娄刻强 +2 位作者 潘建涛 姚加桂 王晓东 《风机技术》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叶片加长是有效提升风电机组出力的手段。在叶尖进行加长时需要考虑叶片的预弯。为分析加长段预弯设计对大型风电机组气动特性的影响,以DTU 10MW风电机组为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直叶尖加长和预弯叶尖加长两种叶片加长方式对风... 叶片加长是有效提升风电机组出力的手段。在叶尖进行加长时需要考虑叶片的预弯。为分析加长段预弯设计对大型风电机组气动特性的影响,以DTU 10MW风电机组为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直叶尖加长和预弯叶尖加长两种叶片加长方式对风电机组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叶片延长段不同展向截面的气动力和周围流场的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叶片型线投影长度相等时,两种加长叶片推力增幅基本一致,预弯加长叶片功率增量约为直加长叶片的60%;预弯角使得截面翼型吸力面弦长前半段负压减小,导致翼型上下表面压差减小。叶尖三维流动增大了叶片和周围流体的摩擦损耗,预弯设计进一步增加了叶片附近流向和径向速度的扰动,使得叶尖三维效应作用范围更广,风能吸收效率降低。研究成果可为大型风电机组叶片加长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叶片加长 预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JCOE直缝埋弧焊管边沿预弯半径大小与“噘嘴”的研究
6
作者 刘春 《钢管》 CAS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为有效控制JCOE直缝埋弧焊管成型缝“噘嘴”量、提高焊缝性能和质量,在多年生产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通过优化边沿预弯半径控制“噘嘴”量的工艺方法,包括不同规格钢管预弯半径设计和测量。经过300余种规格钢管的生产实... 为有效控制JCOE直缝埋弧焊管成型缝“噘嘴”量、提高焊缝性能和质量,在多年生产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通过优化边沿预弯半径控制“噘嘴”量的工艺方法,包括不同规格钢管预弯半径设计和测量。经过300余种规格钢管的生产实践验证,皆能得到较理想的钢管形体尺寸和“噘嘴”控制效果,大管径、厚壁、高钢级JCOE直缝埋弧焊钢管生产控制效果尤为明显,主要介绍了预弯弧度的设计原理、方法和经验公式总结,阐述了在日常生产中的运用效果。该工艺控制成果可在类似生产线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缝埋弧焊管 边沿预弯 预弯半径经验公式 “噘嘴”量
下载PDF
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台前区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鸿远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111-113,共3页
塔里木盆地直井段井斜不易控制,严重影响油气资源的经济高效开发。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井斜不易控制的地质原因,建立数学和数值计算模型优化设计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底部钻具组合和配套钻头,结合现场实际制定防斜打快施工方案。... 塔里木盆地直井段井斜不易控制,严重影响油气资源的经济高效开发。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井斜不易控制的地质原因,建立数学和数值计算模型优化设计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底部钻具组合和配套钻头,结合现场实际制定防斜打快施工方案。结果显示:志留系下部-桑塔木组等大倾角地层及裂缝广泛发育是直井易斜的主要地质原因;钻具组合弯角、弯角到下扶正器距离、弯角到上扶正器距离逐渐增大,降斜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平稳,分别在0.9°~1.25°,0.5~0.7 m和4~6 m取得极值。PDC钻头造斜能力随保径长度和宽度的增加减弱,随保径倾角、内锥角、冠部旋转半径和高度的增大而增强。研究成果在塔里木盆地TK4-3X等井现场应用9口井,井斜控制良好,平均机械钻速较邻井同开次提高45.68%,实际钻井周期较设计周期累计节约周期105.64天,平均周期节约率2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防斜打快 预弯曲动力学 钻具组合优化 防斜钻头
下载PDF
预弯曲动力学防斜快钻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胥思平 狄勤丰 +2 位作者 张新旭 朱卫平 张洪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1,共3页
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井技术主要利用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具组合在井眼中的涡动特征,在钻头上形成一个远大于钟摆降斜力的防斜力,从而使井眼保持垂直。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具组合是一种带预弯曲结构的特种钻具组合,钻进时,其在... 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井技术主要利用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具组合在井眼中的涡动特征,在钻头上形成一个远大于钟摆降斜力的防斜力,从而使井眼保持垂直。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具组合是一种带预弯曲结构的特种钻具组合,钻进时,其在井眼内形成特定的涡动轨迹,引起钻具组合以较大的不平衡几率向下井壁方向振动,从而实现向下井壁的冲击力。常规钟摆和满眼钻具组合的工作原理都是力求钻具组合发生尽可能小的变形,减小钻具组合因变形引起的增斜力。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具组合在胜利油田史138—6井进行的试验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防斜打快效果。与邻井常规钟摆钻具组合相比,这种钻具组合的钻压提高50%以上,机械钻速则提高120%。文中给出了钻压和转速对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具组合防斜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预弯曲 动力学 防斜力 涡动 钻具组合
下载PDF
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具组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3
9
作者 狄勤丰 朱卫平 +1 位作者 姚建林 邹海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建立了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具组合的动力学模型,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出钻具组合在井下的涡动轨迹、涡动速度和涡动方向,同时能近似地计算出这种钻具组合的动态相对防斜力大小。钻具组合... 建立了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具组合的动力学模型,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出钻具组合在井下的涡动轨迹、涡动速度和涡动方向,同时能近似地计算出这种钻具组合的动态相对防斜力大小。钻具组合的涡动使得钻头对下井壁的动态侧向冲击力明显大于对上井壁的动态冲击力,从而使钻头具有较大的动态防斜力。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参数和施工参数,可以有效地改善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钻具组合的涡动特征,从而使这种钻具组合具有较好的防斜效果。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技术的使用钻压比钟摆极限钻压提高50%以上,相应地提高了机械钻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技术 钻具组合 涡动特征 侧向冲击力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预弯曲钻具组合特性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汝大军 李立昌 +2 位作者 陆红 崔远众 狄勤丰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6,共3页
为提高定向井的钻井速度,减少频繁起下钻次数,通常采用预弯曲钻具组合进行造斜、稳斜钻进。对预弯曲钻具组合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对稳定器与井眼的间隙、稳定器与井底的距离,井斜角等因素对钻具组合特性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在... 为提高定向井的钻井速度,减少频繁起下钻次数,通常采用预弯曲钻具组合进行造斜、稳斜钻进。对预弯曲钻具组合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对稳定器与井眼的间隙、稳定器与井底的距离,井斜角等因素对钻具组合特性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在理论分析的指导下,对长庆油田西峰地区、华池地区的合侧向力进行了计算,得出相应的预弯曲钻具组合,完成了3口井的钻进试验,试验井段平均提高钻速43%~55.9%,取得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弯曲 钻具组合 特性分析 钻井参数 受力分析 定向井 导向钻井 井斜控制
下载PDF
预弯曲连续油管及其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子丰 李雪娇 王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6-710,共5页
介绍了一种提高连续油管疲劳寿命的新技术——预弯曲连续油管技术,对预弯曲连续油管进行了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分析了现场作业过程中预弯曲连续油管应力循环特征。在对称循环和脉动循环下的疲劳实验数据基础上,用拟合法和插值法建立了... 介绍了一种提高连续油管疲劳寿命的新技术——预弯曲连续油管技术,对预弯曲连续油管进行了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分析了现场作业过程中预弯曲连续油管应力循环特征。在对称循环和脉动循环下的疲劳实验数据基础上,用拟合法和插值法建立了任意循环下预弯曲连续油管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简单对比了预弯曲连续油管和直连续油管的疲劳寿命。初步计算表明:预弯曲连续油管技术可以成倍地提高连续油管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疲劳寿命 力学分析 预弯曲 拟合法 插值法
下载PDF
四辊预弯与连续滚弯成形的机理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艳 胡捷飞 +2 位作者 许光辉 王健波 李曙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75,共7页
为提高预弯段的成形精度,建立了侧辊位移量与预弯段成形半径的四辊预弯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滚弯变形区应力应变场的演变规律、轧辊与板材间的摩擦力对滚弯成形的影响,以及多道次滚弯成形后,板材表面塑性应变场的变化规律。... 为提高预弯段的成形精度,建立了侧辊位移量与预弯段成形半径的四辊预弯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滚弯变形区应力应变场的演变规律、轧辊与板材间的摩擦力对滚弯成形的影响,以及多道次滚弯成形后,板材表面塑性应变场的变化规律。四辊多道次滚弯试验表明,四辊预弯数值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成形半径比试验结果小,误差分别为11.2%和6.3%;板材与轧辊间的摩擦力是导致预弯段成形半径小于连续滚弯段成形半径的重要原因;多道次滚弯加工后,预弯段成形半径相对于连续滚弯段成形半径的误差,由单道次滚弯加工时的7.3%降至1.7%,预弯段的成形精度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辊滚弯 预弯 变形区 摩擦力 多道次
下载PDF
JCOE预弯成型工艺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海宽 李培力 +3 位作者 隋健 寇永乐 刘慧超 高尚晖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4年第3期65-69,共5页
首先介绍了JCOE预弯成型的重要性,并对预弯成型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弹塑性理论,确定出理论分析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常用材料X80的预弯成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 首先介绍了JCOE预弯成型的重要性,并对预弯成型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弹塑性理论,确定出理论分析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常用材料X80的预弯成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理论分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JCOE预弯成型的工业化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弯成型 工艺 有限元 模拟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预弯设计机理与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小锋 陈进 李松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1-855,共5页
基于修正的叶素动量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应于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的静气弹性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对不同稳态风速下的叶片变形曲线进行研究,揭示了叶片预弯设计的机理,并给出了一种预弯型线的设计方法.通过对预弯和非预弯两种叶片在相同风速下... 基于修正的叶素动量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应于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的静气弹性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对不同稳态风速下的叶片变形曲线进行研究,揭示了叶片预弯设计的机理,并给出了一种预弯型线的设计方法.通过对预弯和非预弯两种叶片在相同风速下的静气弹性变形和气动功率的对比和分析表明,预弯叶片的气动性能受轴向变形、扭转变形和叶片截面形状变化三个方面的影响,叶片弹性扭转变形使叶片实际气动功率偏离设计值.该研究为预弯叶片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预弯叶片 静气弹性 预弯机理 预弯型线设计
下载PDF
厚向强度分布对特厚板三辊预弯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仉志强 付建华 +2 位作者 宋建丽 金坤善 李永堂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8-883,共6页
选取100、220mm两种厚度Q235热轧板,在厚向多个等间距分布位置切取圆棒试样,采用WAW-E100试验机获得各试样在3.0×10%^-5S^-1应变速率时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根据拉伸试验数据建立考虑厚向强度分布的材料应力-应变函数。分析特... 选取100、220mm两种厚度Q235热轧板,在厚向多个等间距分布位置切取圆棒试样,采用WAW-E100试验机获得各试样在3.0×10%^-5S^-1应变速率时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根据拉伸试验数据建立考虑厚向强度分布的材料应力-应变函数。分析特厚板在CDWllXNC-300\420mm〈2500mm重型三辊卷板机上的预弯成形过程并建立预弯工艺模型。预弯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特厚板厚向强度变幅为0~20%时,上辊垂直力增幅约为0~13%,回弹比略有增加,卸载前预弯角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三辊预弯 厚向材料强度 拉伸试验 特厚板
下载PDF
板边预弯弹复解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屈晓阳 赵军 +2 位作者 陈晓伟 段永川 杨强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98-403,共6页
采用双线性硬化材料模型,基于小曲率弯曲变形假设,建立了预弯成形弹复理论解析模型,得到了预弯回弹后弯曲角与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表达式。用VC软件编程进行数值计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理论解析的... 采用双线性硬化材料模型,基于小曲率弯曲变形假设,建立了预弯成形弹复理论解析模型,得到了预弯回弹后弯曲角与工艺参数之间的数学表达式。用VC软件编程进行数值计算,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理论解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快速准确制定预弯成形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大型直缝焊管板边预弯成形工艺规划CAPP系统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弯 回弹 双线性 预弯长度 弯曲角
下载PDF
大型铝合金壳体锻造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权国政 佟莹 +1 位作者 艾百胜 廖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82-1585,共4页
针对某大型铝合金壳体锻件的形状特点,结合实际制造能力,提出一套成形工艺方案。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分析了预压坯件形状对终成形效果的影响,研究了摩擦因数、锻造速度、始锻温度对终成形最大载荷的影响规律,解析了该大型... 针对某大型铝合金壳体锻件的形状特点,结合实际制造能力,提出一套成形工艺方案。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分析了预压坯件形状对终成形效果的影响,研究了摩擦因数、锻造速度、始锻温度对终成形最大载荷的影响规律,解析了该大型铝合金壳体成形过程的4个阶段。通过数值分析和实践经验得出了合理的坯件形状、模具形式及成形工艺参数,消除了成形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并将成形力控制在250MN以内,研究内容最终得到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成形 弯曲 侧移 始锻温度
下载PDF
基于参数建模的风力机预弯叶片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进 郭小锋 +1 位作者 李松林 孙振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0-96,111,共8页
风力机预弯叶片的弯曲型线和铺层结构设计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为了实现叶片预弯型线和铺层结构的一体化设计,提出一种预弯型线和铺层结构的参数化表达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叶片有限元参数化建模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构建了预弯叶片弯曲型... 风力机预弯叶片的弯曲型线和铺层结构设计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为了实现叶片预弯型线和铺层结构的一体化设计,提出一种预弯型线和铺层结构的参数化表达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叶片有限元参数化建模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构建了预弯叶片弯曲型线和铺层结构的一体化优化设计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以叶片的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在满足材料强度、叶尖最大变形、振动频率的约束条件下,对某低风速850k W非预弯叶片进行预弯及铺层层数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叶片在满足设计约束的条件下重量减少了15.26%,验证了文中提出的预弯叶片弯曲型线及铺层结构协同优化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叶片 预弯 铺层结构 粒子群算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叶片预弯设计及其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婷婷 吴殿文 +1 位作者 王成荫 李少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0-455,共6页
对1.2MW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进行了4种不同尺寸的预弯设计,采用SSTκ-ω紊流模型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预弯尺寸对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合的风力发电机预弯尺寸.结果表明: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具有随叶片预弯尺寸增大... 对1.2MW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进行了4种不同尺寸的预弯设计,采用SSTκ-ω紊流模型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预弯尺寸对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合的风力发电机预弯尺寸.结果表明: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具有随叶片预弯尺寸增大而减小的非线性特征;预弯可在来流风速变化时有效地调节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在预弯0.6m叶片时,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相对误差仅为0.0006%,达到设计功率1.2MW;由于叶片旋转造成的叶片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叶片 预弯设计 紊流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打印镜像模型在锁骨骨折微创内固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文玺 王新明 +2 位作者 李栋 刘杰 沈黎明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02-207,共6页
背景:锁骨骨折的微创化手术治疗方式可采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接骨板内固定,但对于粉碎性骨折难以达到良好复位,由于体外塑形很难达到满意程度,闭合接骨板插入及螺钉固定有时会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微创化操作的同时实现接骨板的准确塑形和安... 背景:锁骨骨折的微创化手术治疗方式可采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接骨板内固定,但对于粉碎性骨折难以达到良好复位,由于体外塑形很难达到满意程度,闭合接骨板插入及螺钉固定有时会存在一定风险,如何微创化操作的同时实现接骨板的准确塑形和安全固定是目前较受关注的问题。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微创化。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12例单侧锁骨骨折患者行接骨板内固定术,所有骨折锁骨仅显露表面而不剥离锁骨床,对于粉碎性锁骨骨折采用三段小切口,微创经皮接骨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操作以保护锁骨血运,3D打印健侧锁骨镜像模型及骨折模型,在两个模型距离胸锁关节1 cm、3 cm、5 cm处做横截面测量长短轴,并进行双侧对照,偏差<10%再进行镜像模型手术预演,在镜像模型表面描绘出骨折线并进行接骨板预弯、钻孔、固定等实际操作,记录每个螺钉的长度和位置,术中调节钻头伸出套筒的长度为模型相应钉道记录的螺钉长度,以防止钻入过深而损伤锁骨下血管,从而实现尽可能少的组织剥离和最优化的固定。结果:将锁骨胸骨端左右侧3个层面的长短轴数据汇总,成对样本共6组,成对样本的相关系数均>0.78,成对样本中PC1、PC3、PC5的LL-RL及LS-RS组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左右两侧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采用微创操作固定,未出现血管损伤情况,术后复查X线显示内固定良好,螺钉长度合适,使用的接骨板及螺钉与术前预演一致。结论:通过3D打印健侧锁骨镜像模型与骨折模型,在无骨折区测量对比,对于偏差<10%的病例,在镜像模型上进行手术演练,获得预弯的接骨板与螺钉长度数据,可以直接用于实际手术中,从而实现MIPPO操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锁骨骨折 接骨板内固定 预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