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cious Deposits in Sea Salt Culture --Hai Zhou Five Main Tunes
1
作者 JunRong B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年第8期1193-1199,共7页
In traditional folk music research, when many questions can not be answered from the literature.Please go to the fields and go to the places where these folk music used to be or is being spread. In the fields, we can ... In traditional folk music research, when many questions can not be answered from the literature.Please go to the fields and go to the places where these folk music used to be or is being spread. In the fields, we can objectively record the traces of the artists 'activities with words, images, or videos. After careful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folk tunes while they performed in musician's mouth and hands, we will get unexpected results."Hai Zhou Five Main Tunes (HZFMT)"is a typical case. If you only look at the literature, it is only a local folk narrative tunes. It is not uncommon throughout the country. However, if we go deep in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fter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e can see that some of the singles music is the art of Sanqu singing that did not disappear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se tunes are not lost, but they are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the art population. It is also an art treasure created by the salt merchant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t merchant culture Hai zhou Five Main Tunes(HZFMT) QUPAI Quyi music
下载PDF
Historical Changes of Ginkgo Biloba L. Culture
2
作者 CHEN Feng-jie FAN Bao-mi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Ginkgo Biloba L.is a rare species endemic to China,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f Ginkgo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co-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uses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the Ginkgo and... Ginkgo Biloba L.is a rare species endemic to China,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f Ginkgo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co-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uses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the Ginkgo and its cultural development process in China.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inkgo culture,the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which is named theological era),Sui and Tang Dynasties to early Qing Dynasty(which is named the literature era),and the modern China which is named the scientific era.The history of Ginkgo culture is a history of Ginkgo being gradually recognized,and the Ginkgo culture'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re gradually deepened and developed.The construction of Ginkgo today's culture should be in 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ical culture,and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take the science and huma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r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KGO Biloba L.cultur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N
下载PDF
Later Zhou Sejong's Cultural Policy
3
作者 潘清 《海外英语》 2015年第6期177-177,199,共2页
Sejong wanted to stabilize the control. He paid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cultural enlightenment and implement cultural policy from educating people, choosing capable person, repairing history, limiting Buddhism, respec... Sejong wanted to stabilize the control. He paid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cultural enlightenment and implement cultural policy from educating people, choosing capable person, repairing history, limiting Buddhism, respecting Confucianism and other aspects. The wind of literature rise gradually. It is conducive to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Later Zhou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R zhou Sejong culturAL POLICY benevolent RULE ETHOS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论要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增岽 修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为我们思考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包括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提供了重要启迪。中国式现...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为我们思考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包括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提供了重要启迪。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目标既与传统文化中“天下大治”的最高政治理念相契合,又与传统社会中数千年积淀的社会理想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寻到极为丰富且厚重的思想渊源,因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角度研究中国走上独特现代化道路问题,首要的应阐释其最主要或是从思想源起上最为久远的内容。具体来看,中华传统哲学中内含的“保合太和”和“容民富众”国家治理观内生出“大道之行也”的社会图景,伴随几千年的文化下移过程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形成了期待“太平盛世”的民心常情。士人阶层的政治抱负与普通百姓的朴素生活理想“上下相通”,为中国人在追求民族发展的道路上提供了基本规范,亦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深厚的中华文化根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 《周易》 社会理想
下载PDF
商周时期图腾崇拜文化变迁与鸟禽类意象群的演化
5
作者 邵炳军 谷文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51,共8页
商周时期的诗人们将远古时代神鸟图腾物中的祖先神之象、物候之象、司马之象、礼仪之象、凶猛之象、阳刚之象、慈祥之象、怪鸟之象、益鸟之象等意象原型,逐渐转换成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婚恋之象、贤者之象、政治生态环境之象、社会生活... 商周时期的诗人们将远古时代神鸟图腾物中的祖先神之象、物候之象、司马之象、礼仪之象、凶猛之象、阳刚之象、慈祥之象、怪鸟之象、益鸟之象等意象原型,逐渐转换成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婚恋之象、贤者之象、政治生态环境之象、社会生活现象之象;同时,他们以“鸒”自由求食之象来象征太子宜臼被废嫡而失位,以捕“雉”之象来象征小人得志而君子罹祸。这些鸟禽类意象以图腾崇拜为前提,原始象征意义变得隐蔽,习惯性联想形式成为显性因素,从而显示出由图腾对象到占卜形式,再到民俗物候乃至审美意义动态变化的发展链条。由于鸟禽意象中融入了作者对自然观察的感受,展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与政治生态环境,使原始兴象所体现的习惯性联想与象征之间具有更多的相似点。诗人们以此来建立意义与兴象之间的多种关联,自然表现出多种象征意蕴,让读者产生一种感官愉悦之美、心灵愉悦之美与时空意识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图腾崇拜 文化变迁 鸟禽类 意象群演化
下载PDF
陕西西安东甘河遗址商代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2
6
作者 闫永强(绘图) 夏培朝 +2 位作者 陈钢 梁璟怡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共13页
东甘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兴隆街道东甘河村。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为一处仰韶晚期及商代时期遗址。其中商代遗迹25处,以灰坑、水井、陶窑为主,出土遗物丰富。东甘河遗址商代遗存既具有明显的商... 东甘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兴隆街道东甘河村。202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为一处仰韶晚期及商代时期遗址。其中商代遗迹25处,以灰坑、水井、陶窑为主,出土遗物丰富。东甘河遗址商代遗存既具有明显的商文化特征,又带有较多先周及关中地方文化因素,总体上与关中西部商文化及老牛坡商文化联系紧密,是一处以商文化为主体的遗存。该遗址是西安南部秦岭北麓区域新发现的一处商代遗址,为了解和探讨该区域商代聚落分布、文化面貌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东甘河遗址 商代 先周文化
下载PDF
符号学视域下西周凤鸟纹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家昕 戚孟勇 《设计》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引入符号学概念对西周凤鸟纹与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的符号联系与意义进行探究,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属性的同时,也拓宽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播路径。从符号学理论的语构、语义、语用3个方面切入,分析凤鸟纹在不断演变中始终保留的本体... 引入符号学概念对西周凤鸟纹与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的符号联系与意义进行探究,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属性的同时,也拓宽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播路径。从符号学理论的语构、语义、语用3个方面切入,分析凤鸟纹在不断演变中始终保留的本体纹样形制,运用打散、简化、重构等艺术手法,对其形符和意符进行概括,最后通过图形推演完成产品设计。为中国传统元素的活化提供了拓展性思路,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植入提高了国风文创产品的个性和品质。通过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设计理论融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媒介中活化的同时也为现代文创产品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凤鸟纹 符号学 文创产品 设计手法 实践方案
下载PDF
嗜蓝孢孔菌新种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 & L.Zhou菌丝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尚 李艳婷 +3 位作者 周林 南晓洁 郭霄飞 刘晓钢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5期25-26,50,共3页
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L.Zhou是从山西雁北地区沙棘腐木上分离获得的嗜蓝孢孔菌属的新种,这个种类具有特殊功能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研究对其菌丝培养条件即温度、pH值、碳源营养、氮源营养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 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L.Zhou是从山西雁北地区沙棘腐木上分离获得的嗜蓝孢孔菌属的新种,这个种类具有特殊功能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研究对其菌丝培养条件即温度、pH值、碳源营养、氮源营养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菌丝体在人工培养基上容易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最适温度下30d左右可长满平皿。最适培养条件:pH为6.0,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这些结果为该菌的人工驯化栽培和功能食品开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L.zhou 培养条件 温度 PH值 碳源 氮源
下载PDF
周代薛国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
9
作者 杨晶 苗梦瑶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前周代薛国遗存主要是前掌大墓地和薛国故城,这两处遗存在时代上有着前后相接的关系。前掌大主要是西周早中期薛国贵族墓葬、车马坑和平民墓葬,也有一些建筑基址;薛国故城遗址的时代主要是西周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在这里发现了城、壕... 目前周代薛国遗存主要是前掌大墓地和薛国故城,这两处遗存在时代上有着前后相接的关系。前掌大主要是西周早中期薛国贵族墓葬、车马坑和平民墓葬,也有一些建筑基址;薛国故城遗址的时代主要是西周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在这里发现了城、壕沟、宫殿和薛侯及高等级贵族墓葬,多件铜器铭文有薛、薛侯等。东莱、大韩等也可能属于薛国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贵族墓地。前掌大墓地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主要为“史”族符号,传世西周早期铜器铭文中薛侯与“史”族符号共存,说明薛来自商末的“史”族。薛国主要保持着腰坑、殉狗、殉人、族徽及日名等商系文化,但也受到了姬周文化的浸染,如列鼎制度、随葬品组合与风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掌大遗址 薛国故城 商系文化 姬周文化
下载PDF
《浔溪诗征》:南浔诗歌文化生态的建构
10
作者 杨霖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周庆云所编《浔溪诗征》为南浔一地诗人、诗歌辑选。其中所收诗人诗歌始自元代,历明清,至近代,可谓南浔一地诗歌集大成之作。据《浔溪诗征》所收诗人及诗歌,南浔当地各大望族的诗歌发展史亦被勾勒而出。不仅如此,《浔溪诗征》中有大量... 周庆云所编《浔溪诗征》为南浔一地诗人、诗歌辑选。其中所收诗人诗歌始自元代,历明清,至近代,可谓南浔一地诗歌集大成之作。据《浔溪诗征》所收诗人及诗歌,南浔当地各大望族的诗歌发展史亦被勾勒而出。不仅如此,《浔溪诗征》中有大量的诗歌反映南浔的美景与历史底蕴,这些诗歌主要从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及民俗三个方面铺展开来。《浔溪诗征》中亦收录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庆云 《浔溪诗征》 文化生态
下载PDF
商周铜器蛇噬蛙纹研究
11
作者 张德良 刘晋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搜集饰有蛇噬蛙纹的商周青铜器,计有9件;根据发现地点和纹饰风格,对这些器物做了分区研究,计有东北、北方、西南和南方四个文化区。根据器物所属考古学文化区,发现东北区与北方区为蛇噬蛙纹主要分布区,二区内的蛇噬蛙纹在表现风格上既... 搜集饰有蛇噬蛙纹的商周青铜器,计有9件;根据发现地点和纹饰风格,对这些器物做了分区研究,计有东北、北方、西南和南方四个文化区。根据器物所属考古学文化区,发现东北区与北方区为蛇噬蛙纹主要分布区,二区内的蛇噬蛙纹在表现风格上既有联系亦有区别;西南区与南方区的蛇噬蛙纹出现时间相对较晚。追溯这一纹饰母题,据目前所知,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出土的斜腹罐所饰的蛇噬蛙纹当为其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衔蛙纹 青铜器 商周 文化区
下载PDF
周济《晋略》的生成、构造与传播
12
作者 唐燮军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8-104,共7页
《晋略》始撰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历经三度修改,最终刊行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该书虽主要取材于房玄龄《晋书》,却又以取代《晋书》为目标,并为达成此一宏愿,一则采用小字夹注与正文分列相配的编纂体例,二则注重宣扬政教义理。但即... 《晋略》始撰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历经三度修改,最终刊行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该书虽主要取材于房玄龄《晋书》,却又以取代《晋书》为目标,并为达成此一宏愿,一则采用小字夹注与正文分列相配的编纂体例,二则注重宣扬政教义理。但即便如此,《晋略》终究未能成为文省事增的佳构,更不曾威胁《晋书》的“正史”地位。光绪二年(1876年)重刊本的问世,不仅弥补了《晋略》印本无多且原板被毁的缺憾,而且助推了周济此书的广为流传。辛亥革命后中外学者对《晋略》的评述,既有所侧重又各有理据,但仍有部分点评并不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济《晋略》 成书时间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张奠宙数学教育思想概述
13
作者 刘祖希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5,共7页
张奠宙是中国著名数学教育家,他的数学教育思想值得研究与传承.张奠宙数学教育思想包括以下7个方面:数学的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思想;数学文化就是要“文而化之”的思想;数学美与数学欣赏的思想;重视数学应用的思想;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 张奠宙是中国著名数学教育家,他的数学教育思想值得研究与传承.张奠宙数学教育思想包括以下7个方面:数学的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思想;数学文化就是要“文而化之”的思想;数学美与数学欣赏的思想;重视数学应用的思想;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思想;数学“双基”“四基”教学模型的思想;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思想.7个方面构成知行合一、教学相长、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奠宙 数学的教育形态 数学文化 数学美 数学应用 数学史 双基 中国道路
下载PDF
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初步研究
14
作者 冯锴 李阳 +1 位作者 蒋文孝 王添瑞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始皇帝陵陵西大墓M1新发现的单体金、银骆驼塑像写实逼真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骆驼题材文物中的特例,但在中亚、西亚艺术品中有迹可循,它可能是舶来品,也可能是在西方艺术影响之下本土创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秦汉时期 骆驼题材文物 农牧互动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周礼时祭制度研究
15
作者 文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祭祀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大事,四时祭作为常祀每年每季都要举行,但在存世文献记载中却出现祭名混乱的问题,一名多用和一祭多名的情况屡见,甚至曾出现一年举行两次冬祭的情况,对此的解释自古争议不断。对祭名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古人的生产生活... 祭祀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大事,四时祭作为常祀每年每季都要举行,但在存世文献记载中却出现祭名混乱的问题,一名多用和一祭多名的情况屡见,甚至曾出现一年举行两次冬祭的情况,对此的解释自古争议不断。对祭名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古人的生产生活,展现出对于自然和人伦的独特认识。周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有时祭荐新传统,时祭荐新的时间、品物、彝器使用等都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体现了中原文化悠久的礼鬼敬祖传统,也可一窥儒家重视礼法孝治的思想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四时祭 周代社会 孝文化
下载PDF
基于GIS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的道县理学文化景观研究
16
作者 赖豪 周双云 王本洋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7期191-196,206,共7页
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地方文化旅游是推动文化自信、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途径。打造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可有效避免“千城一面”问题。道县具有打造特色理学文化景观的资源基础。文章基于GIS技术,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水域缓... 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地方文化旅游是推动文化自信、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途径。打造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可有效避免“千城一面”问题。道县具有打造特色理学文化景观的资源基础。文章基于GIS技术,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水域缓冲区和植被覆盖5个生态因子对道县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得到生态敏感性分布图;对周敦颐理学思想和道县生态敏感区进行了叠置分析,得到3个等级的生态保护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园林景观要素融合周敦颐理学思想,提出打造文化景观的原则和策略。结果表明,分别对应敦颐“三希真修”思想的圣境、贤境和士境的一级、二级、三级生态保护区面积占比分别为34.74%、45.99%和19.27%。研究结果可为发展道县特色的文化旅游、避免“千城一面”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千城一面 城市个性 文化理念 叠置分析
下载PDF
西周凤鸟纹饰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17
作者 李赟 陈继红 +1 位作者 唐雨洁 李颖 《山东纺织科技》 2024年第4期12-15,共4页
文章以文创产品与西周凤鸟纹样相结合为目的,通过分析西周凤鸟纹饰的文化特征和艺术风格,揭示西周凤鸟纹饰的文化地位,同时展现其在青铜器艺术中的独特之处,为西周凤鸟纹饰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青铜器艺术 西周凤鸟纹饰 纹样创新 文创产品
下载PDF
中国的“轴心文明”及其突破
18
作者 董平 Wang Luman(译) 《孔学堂》 2023年第1期4-22,104-115,共31页
基于“轴心期”概念的批评性反思,本文认为,中国的“轴心时代”是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而不是所谓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的春秋战国时代。西周的礼乐文明,确乎代表了自尧、舜以来某种积古流传之价值体系的制度性显化。... 基于“轴心期”概念的批评性反思,本文认为,中国的“轴心时代”是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而不是所谓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的春秋战国时代。西周的礼乐文明,确乎代表了自尧、舜以来某种积古流传之价值体系的制度性显化。西周解体之后,中国文化经历了思想上与制度上的多重突破,至公元前2世纪中叶的汉武帝时代,方始重置了时代思想与西周“轴心文明”的相互关系。经过“后轴心时代”思想与制度之多重突破,儒学终究凸现为古代社会公开的政治意识形态,成为“轴心文明”价值的坚守者与看护者,也因此而成为现实政治的监督者与批判者。正是在儒学展开其自身的历史绵延之中,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遂得以清晰显现,并为其筑就了独特的“价值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贝斯 轴心期 轴心文明 西周 礼乐文明
下载PDF
周国桢陶瓷艺术作品探析--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先行者研究系列
19
作者 吴卫 李志贤 《景德镇陶瓷》 2023年第2期73-77,共5页
周国桢不仅为我国陶瓷艺术与陶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的陶瓷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调研,对周国桢的陶瓷艺术作品风格和创作手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对当代陶瓷艺术设... 周国桢不仅为我国陶瓷艺术与陶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的陶瓷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调研,对周国桢的陶瓷艺术作品风格和创作手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创作提供指导性作用,并比较分析其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作品,从中总结出周国桢陶瓷艺术创作中的三个特征:“中西融合,树立鲜明的陶艺风格”“栩栩如生,独树一帜的动物雕塑”“打破常规,创新独特的陶艺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国桢 陶瓷艺术作品 动物雕塑 中西融合 陶瓷艺术手法
下载PDF
江淮地区商周时期青铜资源流通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张睿祥 魏国锋 王艳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157,共7页
江淮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文化面貌和丰富的铜矿资源,成为探索青铜时代资源流通的重要地区。对本地区商周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和微量元素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检测的江淮地区的商代青铜器大多含有高放射性铅同位... 江淮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文化面貌和丰富的铜矿资源,成为探索青铜时代资源流通的重要地区。对本地区商周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和微量元素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检测的江淮地区的商代青铜器大多含有高放射性铅同位素,且具有典型的殷墟王室作坊风格,受中原地区影响较深。西周时期江淮地区皖南的矿料通过“金道锡行”运往中原。淮河上游天湖遗址与中原诸侯国的西周青铜器主要使用了来自大冶铜绿山的矿料,而安徽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的矿料主要来自皖南地区。东周以来,江淮地区与中原及周边地区在矿料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铅同位素与微量元素数据均表明,江淮地区战国青铜器矿源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时期除了继续使用皖南和鄂东南的铅料外,还使用了来自赣北和豫西的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商周青铜器 矿料流通 文化互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