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tability of pre-hardening treatment in Al-Cu alloys for pre-hardening forming process
1
作者 Liping Tang Pengfei Wei +1 位作者 Zhili Hu Qiu P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39-551,共13页
The stability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e-hardened sheets during the pre-hardening forming(PHF)process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he formed components.The microstructure stabili... The stability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e-hardened sheets during the pre-hardening forming(PHF)process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he formed components.The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of the pre-hardened sheets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d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whil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ormability were analyzed through uniaxial tensile tests and formability tes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e-hardened alloys exhibited negligible changes after experiencing 1-month natural aging(NA).The deviations of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UTS),yield strength(YS),and sheet formability(Erichsen value)are all less than 2%.Also,after different NA time(from 48 h to 1 month)is applied to alloys before pre-hardening treatment,the pre-hardened alloys possess stabl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s well.Interestingly,with the extension of NA time before pre-hardening treatment from 48 h to 1 month,the contribution of NA to the pre-hardening treatment is limited.Only a yield strength increment of 20 MPa is achieved,with no loss in elongation.The limited enhancement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clusters are transformed into Guinier-Preston(GP)zones at the early stage of pre-hardening treatment,and the formation ofθ''phase inhibits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GP zones as the precipitated phase evol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 alloy pre-hardened alloy natural ag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DP900钢的成形性及预应变对烘烤硬化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滕敦波 张德军 +1 位作者 贾大伟 徐志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0-196,共7页
对汽车结构件用DP900钢的成形极限图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并运用数学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利用内耗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从微观角度研究了预应变对烘烤硬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DP900钢室温下的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604 MPa,抗拉强度935 MPa,均... 对汽车结构件用DP900钢的成形极限图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并运用数学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利用内耗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从微观角度研究了预应变对烘烤硬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DP900钢室温下的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604 MPa,抗拉强度935 MPa,均匀伸长率达到14%,断后伸长率为19%。冲压成形过程中,成形极限FLD0为0.245,基于Hollomon方程建立的成形极限数学模型的预测误差在0.2%~13.5%,平均误差为5.87%。预应变量的大小对BH值有显著的影响。随预应变增大,BH值先升高后降低,预应变为7%时达到最高值45 MPa。内耗峰值变化趋势与BH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性 烘烤硬化 微观组织 预应变
下载PDF
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研究
3
作者 陈庆洋 庞秋 +1 位作者 胡志力 刘祥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8,共7页
目的针对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在固溶-淬火-时效处理过程中成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7075高强铝合金预强化冷成形工艺,研究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方法基于高强铝合金短流程高性能成形技术,经过固溶-时效处理,获得预强化处理的... 目的针对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在固溶-淬火-时效处理过程中成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7075高强铝合金预强化冷成形工艺,研究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方法基于高强铝合金短流程高性能成形技术,经过固溶-时效处理,获得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使用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冷成形试制帽形梁。通过拉伸试验、杯突试验测试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及帽形梁力学性能,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试验解释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结果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抗拉强度为540MPa,延伸率为19.3%,强度接近7075铝合金T6态强度水平,塑性接近7075铝合金O态塑性水平。杯突值为16.6 mm,达到7075铝合金O态的87%。使用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冷成形试制的帽形梁表面质量良好,无破裂等情况。经过烤漆工艺后,帽形梁抗拉强度为(560±5)MPa,屈服强度为(480±5)MPa,与7075高强铝合金T6态强度相当。结论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基体内部存在大量GPⅡ区组织,这有助于提高7075高强铝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使用预强化处理的7075铝合金板料冷成形试制的帽形梁在烤漆工艺处理时,基体中部分GPⅡ区会转变为η'相,析出相的转变和加工硬化的结合提高了成形构件的强度,使其强度可以达到7075高强铝合金T6态强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预强化成形工艺 冷成形 析出相转变 加工硬化
下载PDF
考虑重力的液压重载机械臂模型修正应用研究
4
作者 杨柳松 郝兵 +2 位作者 胡同海 郭勤涛 陶言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0-384,415,共6页
液压重载机械臂工作时由重力引起的预应力刚化对于整体结构的仿真分析具有显著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预应力刚化的计算模态分析方法和基于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以某型液压重载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建立整... 液压重载机械臂工作时由重力引起的预应力刚化对于整体结构的仿真分析具有显著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预应力刚化的计算模态分析方法和基于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以某型液压重载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建立整体复杂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及其预应力刚化模态频率的代理模型,以多个工况试验模态分析结果为目标,基于全局优化算法实现了整体结构的模型修正。对试验修正后的模型开展了应变响应预测,验证了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提高了模型复现修正响应的能力,而且能够准确预测未修正的响应,从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重载机械臂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精确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重载机械臂 预应力刚化 模型修正 响应预测
下载PDF
预拉伸和时效处理对挤压态Mg-Gd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古东懂 杨欢 +2 位作者 伍文兴 尹健 彭建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预拉伸量(0%、5%、10%)及时效处理对挤压态Mg-4Gd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预拉伸量会增加时效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规则多面体结构及Gd含量相对较低的第二相的数量...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预拉伸量(0%、5%、10%)及时效处理对挤压态Mg-4Gd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预拉伸量会增加时效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规则多面体结构及Gd含量相对较低的第二相的数量,其尺寸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预拉伸量从0%增加至5%和10%时,合金的强度不断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伸长率先迅速下降后趋于稳定。预拉伸处理与时效处理相结合可提高合金的强度但降低了伸长率,其中预拉伸10%合金在峰时效工艺下的屈服强度提高至136.29 MPa、抗拉强度提高至241.48 MPa、伸长率则降低至12.49%。与预拉伸处理相比,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硬化能力和加工硬化指数值降低。合金的加工硬化率主要受预拉伸工艺的影响,但可通过后续时效处理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合金 预拉伸处理 时效处理 力学性能 加工硬化
下载PDF
预变形对Q&P钢微观组织及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鹏 李兵 +1 位作者 徐飞越 王敏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分析了Q&P钢在不同预变形(0%、3%、6%和9%)条件下的烘烤硬化行为。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表征了试验钢在预变形和烘烤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试验Q&P钢的烘烤硬... 分析了Q&P钢在不同预变形(0%、3%、6%和9%)条件下的烘烤硬化行为。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表征了试验钢在预变形和烘烤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试验Q&P钢的烘烤硬化(BH)值先增加后减小,预变形量为6%时,BH值最大,为144 MPa。此外,在预变形较小时,晶粒尺寸是影响残留奥氏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马氏体转变优先发生在尺寸较大的残留奥氏体当中;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大尺寸残留奥氏体消耗殆尽,在剩余残留奥氏体尺寸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所在位置及其周围组织分布决定了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最后,烘烤过程中,会造成残留奥氏体数量的少量减少,这也会影响后续变形过程中相变诱导塑性效应的发生,不利于材料的整体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钢 预变形 残留奥氏体稳定性 烘烤硬化 微观组织演变
下载PDF
Effects of Pre-Strain on Bake Hardenability and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Al-Mg-Si Automotive Body Sheets
7
作者 Guanjun Gao Lizhen Yan Xiwu L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4年第7期53-64,共12页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pre-strain on the bake hardenability and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Al-Mg-Si automotive body sheets.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nsile tes...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pre-strain on the bake hardenability and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Al-Mg-Si automotive body sheets.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nsile test, Vickers hardness test,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were conducted for the purpose.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strain treatment partially inhibits the natural aging hardening effect but cannot completely eliminate it. The pre-straining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bake hardening effect, with the 5% pre-strain sample showing the highest increase in yield strength and hardness. The formation of fine β" precipitates and dislocation structures contribute to the observed strengthening. Additionally,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optimizing pre-strain levels to achieve the best balance between strength and ductility in bake-hardened aluminum allo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 Alloy PRE-STRAIN Bake Hardenability Precipitation Behavior CLUSTERS
下载PDF
中子辐照和冷轧(预应变)对高纯铝压缩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叶想平 南小龙 +6 位作者 冯琦杰 周韦 吴凤超 李雪梅 耿华运 胡建波 俞宇颖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68-2074,共7页
金属材料的中子辐照脆化一直都是核能安全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辐照硬化效应往往能够定性表征材料的辐照脆化性能.大量冷轧金属被应用于反应堆结构材料,为进一步认识冷轧(预应变)对中子辐照金属材料硬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其微观机理,文章... 金属材料的中子辐照脆化一直都是核能安全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辐照硬化效应往往能够定性表征材料的辐照脆化性能.大量冷轧金属被应用于反应堆结构材料,为进一步认识冷轧(预应变)对中子辐照金属材料硬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其微观机理,文章研究了退火态和预压缩10%应变高纯铝的准静态压缩性能,以及位错密度,辐照孔洞的尺寸和数密度随辐照剂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辐照剂量越高,高纯铝内部孔洞的尺寸和数密度越高,辐照缺陷引起的强化效果越强;预应变引入的高密度位错会抑制辐照孔洞的形核和长大,最终降低孔洞的尺寸和数密度;预应变高纯铝表现出显著的辐照退火效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辐照退火引起的软化效应明显强于辐照缺陷引起的硬化效应,导致预应变高纯铝的屈服强度随辐照剂量先增加后降低;这一结果暗示退火效应很可能导致辐照冷轧材料的屈服强度低于其未辐照时的初始屈服强度,从而降低反应堆内冷轧态金属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最后,基于Johnson-Cook本构关系的B-Y(Byun-Ye)辐照脆化模型能够适用于辐照金属材料的压缩本构关系预测,且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辐照 高纯铝 预压缩应变 辐照硬化 辐照退火
下载PDF
表面硬度对PSHG零件滚动接触性能影响分析
9
作者 鲁翰敏 孙聪 《闽江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4-22,共9页
为研究表面硬度对预应力淬硬磨削复合加工(PSHG)零件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滚动接触疲劳试验,加工3组表面硬度递增的PSHG复合加工45钢试件,对比试件表面接触区的疲劳损伤,分析其影响规律。通过ABAQUS软件仿真,对比不同表面硬度PSH... 为研究表面硬度对预应力淬硬磨削复合加工(PSHG)零件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滚动接触疲劳试验,加工3组表面硬度递增的PSHG复合加工45钢试件,对比试件表面接触区的疲劳损伤,分析其影响规律。通过ABAQUS软件仿真,对比不同表面硬度PSHG试件滚动接触时的应力、应变。结果表明,在HV_(0.5)为561到787硬度范围内,PSHG复合加工45钢试件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随硬度增大而提高,表面疲劳损伤区域比例降低32.6%;其原因为表面硬度越大,试件在滚动接触中产生的塑性应变累积越小。通过控制PSHG加工参数获得合理的表面硬度,满足实际的抗疲劳使用要求,可以为PSHG复合加工新工艺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淬硬磨削 表面硬度 滚动接触疲劳 疲劳损伤
下载PDF
Te对40Cr13预硬强化型塑料模具钢机加性能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周茂华 钟亮美 +5 位作者 陈炜 吴欣容 唐佳丽 李宗健 徐翔宇 付建勋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26,共6页
为研究Te对预硬化模具钢机加性能的影响,对不同Te含量、不同硬度的40Cr13塑料模具钢板开展铣削、钻削加工测试,用Kistler测力仪测试切削力,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检测铣削后的表面光洁度,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对试样中... 为研究Te对预硬化模具钢机加性能的影响,对不同Te含量、不同硬度的40Cr13塑料模具钢板开展铣削、钻削加工测试,用Kistler测力仪测试切削力,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检测铣削后的表面光洁度,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对试样中含碲夹杂物进行解析。研究表明:添加Te后可显著降低铣削、钻削时的切削力,Te含量越高,切削力越小,Te添加量为0.014%时,44HRC硬度试样的铣削力与36HRC低硬度无Te试样的铣削力相同;对比无Te试样,添加Te可以改善表面光洁度,高Te试样的表面粗糙度最小;Te在钢中形成MnTe包裹MnS的复合夹杂物,夹杂物的等效直径增大,密度减小;Te含量较高时,会形成单独的MnTe,含Te夹杂物成为钢中易切削相和断屑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硬化模具钢 碲改质 切削力 表面粗糙度 MnTe
下载PDF
循环水排污水除硬工艺段药剂投加量的研究
11
作者 杨超思 郭磊 +3 位作者 程志刚 杨志林 周树峰 张乐乐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3年第7期74-76,81,共4页
针对循环冷却水硬度较高的特点,对目前水处理技术中水质除硬工艺进行总结,同时以连云港徐圩新区再生水厂工程实例(全国工业园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再生回用设施)为对象,对再生回用工艺关于循环水排污水除硬工艺段药剂投加量进行试验研究,在... 针对循环冷却水硬度较高的特点,对目前水处理技术中水质除硬工艺进行总结,同时以连云港徐圩新区再生水厂工程实例(全国工业园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再生回用设施)为对象,对再生回用工艺关于循环水排污水除硬工艺段药剂投加量进行试验研究,在保证水质硬度达标的前提下实现节能降耗,以期为解决水处理硬度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排污水 水质除硬技术 总硬度 预反应池 机加池 药剂投加量
下载PDF
PAG水基淬火在大模数调质内齿圈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陈永祥 张金梦 +1 位作者 王涛 李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140,144,共4页
以风电大模数调质内齿圈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浓度PAG水基淬火液进行对比,研究热处理前预开齿与未开齿对零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开齿与否,在淬火后本体硬度波动范围为1%左右,对零件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影响不大,淬火液浓度对零件... 以风电大模数调质内齿圈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浓度PAG水基淬火液进行对比,研究热处理前预开齿与未开齿对零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开齿与否,在淬火后本体硬度波动范围为1%左右,对零件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影响不大,淬火液浓度对零件淬火后硬度值影响较小,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着淬火液浓度的增加呈抛物线趋势,金相组织在8%和10%浓度下相同,在8.5%浓度下,预开齿后调质件齿根处金相组织优于未开齿调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质 内齿圈 PAG水基淬火 预开齿
下载PDF
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预硬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志南 张福成 +2 位作者 张明 刘峰超 孙登月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0-24,共5页
为提高高锰钢辙叉的耐磨性能和抗变形能力,利用自制的机械冲击预硬化设备对高锰钢辙叉表面进行预硬化处理。适合高锰钢辙叉服役条件的最佳机械冲击硬化工艺如下所述,将高锰钢辙叉待硬化表面加热到300℃,利用冲击能量为50 J的机械装置冲... 为提高高锰钢辙叉的耐磨性能和抗变形能力,利用自制的机械冲击预硬化设备对高锰钢辙叉表面进行预硬化处理。适合高锰钢辙叉服役条件的最佳机械冲击硬化工艺如下所述,将高锰钢辙叉待硬化表面加热到300℃,利用冲击能量为50 J的机械装置冲击辙叉工作面,每个硬化点冲击时间大于10 s,相邻硬化点边缘距离小于3 mm。高锰钢辙叉经过机械冲击硬化处理后获得硬化层深度大于15 mm、表层硬度约为48 HRC、亚表层硬度梯度平缓过渡的理想硬化效果。亚表层硬度梯度平缓过渡是由于高锰钢辙叉被加热到300℃后,屈服强度降低,机械冲击后塑性变形区厚度增加所致。同时,在300℃冲击变形过程中高锰钢微观组织发生动态回复,降低了辙叉表层硬度,使硬化效果更适合铁路辙叉服役。高锰钢辙叉经过机械冲击硬化处理后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钢辙叉 机械冲击 预硬化
下载PDF
大截面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燕霖 王文革 +1 位作者 吴晓春 李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30,共4页
对大截面预硬型塑料模具钢ASSAB718和国产GC718钢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 ,GC718钢的等向性较好 ,厚向的冲击功可达到纵向的 70 %~ 80 % ,但以氧化物为主的夹杂物含量高。ASSAB718钢表面的等向性高 ,但心部等向性低 ,心部厚向冲击... 对大截面预硬型塑料模具钢ASSAB718和国产GC718钢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 ,GC718钢的等向性较好 ,厚向的冲击功可达到纵向的 70 %~ 80 % ,但以氧化物为主的夹杂物含量高。ASSAB718钢表面的等向性高 ,但心部等向性低 ,心部厚向冲击功仅为纵向的 32 % ,以硫化物为主的夹杂物含量为 0 0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性能 大截面预硬型塑料模具钢 等向性 夹杂物
下载PDF
预硬型贝氏体塑料模具钢基本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志刚 陈秀云 方鸿生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10,共4页
预硬型贝氏体模具钢,添加有易切削元素硫和钙,具有良好的空冷淬透性能和综合机械性能及切削性能,可在预硬状态加工使用,适于制造要求硬度30~45HRC、高精度、低粗糙度和微变形的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成型模具.
关键词 预硬型 贝氏体 模具钢 性能
下载PDF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P20和718等温转变曲线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冬利 顾剑锋 胡明娟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7-29,共3页
针对厂方设计并生产的P2 0和 718钢 ,利用膨胀法测定了它们的等温奥氏体转变曲线 (TTT曲线 ) ,并对曲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为制订合理的预硬化工艺建立了依据。
关键词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 等温奥氏体转变曲线 膨胀法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贝氏体钢SDP1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晓成 郑亚风 吴晓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2,共7页
采用热膨胀仪测量了150μm和20μm大小两种晶粒尺寸的SDP1贝氏体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合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热力学计算及动力学分析研究了晶粒尺寸对相变过程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晶粒材料在低冷速相变过... 采用热膨胀仪测量了150μm和20μm大小两种晶粒尺寸的SDP1贝氏体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合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热力学计算及动力学分析研究了晶粒尺寸对相变过程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晶粒材料在低冷速相变过程中出现了片状珠光体,最低硬度为305HV,贝氏体转变对应冷速区间较小;大晶粒材料在各冷却条件下无珠光体产生,且贝氏体转变区较大,最低硬度为423HV。150μm和20μm晶粒材料的贝氏体相变激活能分别为124kJ·mol^(-1)和134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硬型塑料模具钢 晶粒尺寸 相变 贝氏体 CCT曲线
下载PDF
718钢大模块淬火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冬利 顾剑锋 胡明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为塑料模具钢718大模块制订了两种新型的淬火工艺,一是预冷-水淬-自回火-水淬工艺,另一是提高奥氏体化温度,直接空冷淬火的工艺.实际生产试验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淬火工艺能够满足大模块质量要求.另外,计算机模拟结果... 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为塑料模具钢718大模块制订了两种新型的淬火工艺,一是预冷-水淬-自回火-水淬工艺,另一是提高奥氏体化温度,直接空冷淬火的工艺.实际生产试验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淬火工艺能够满足大模块质量要求.另外,计算机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的较好,说明这种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来设计新型淬火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预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淬火工艺 自回火 718钢
下载PDF
贝氏体预硬型塑料模具钢大模块硬度与组织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左鹏鹏 张铮 +1 位作者 季文龙 吴晓春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28,共4页
对860 mm厚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NQP钢)大模块进行解剖,测定了模块截面硬度、碳含量,并对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了金相观察,测定了该钢的CCT曲线。结果表明:整个模块截面碳偏析程度在0.04%~0.06%,碳含量分布规律与硬度分布规律一致;CC... 对860 mm厚非调质预硬型塑料模具钢(NQP钢)大模块进行解剖,测定了模块截面硬度、碳含量,并对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了金相观察,测定了该钢的CCT曲线。结果表明:整个模块截面碳偏析程度在0.04%~0.06%,碳含量分布规律与硬度分布规律一致;CCT曲线表明其具备良好的淬透性,在0.015~0.1℃/s的冷速范围内可获得完全的贝氏体。分析其截面硬度波动在±1.5 HRC内的原因在于此钢具有较好的贝氏体淬透性,大模块整个截面上都获得了均匀的贝氏体组织,能满足大截面塑料制品行业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硬化 塑料模具钢 硬度均匀性 连续冷却转变 组织
下载PDF
几种预硬塑料模具钢的组织与性能对比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爱农 周丹 +1 位作者 赵玉宏 郭守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0-53,共4页
针对CENA1、S136H、2316ESR、718H和738H五种典型的预硬塑料模具钢,分别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磨损试验和耐蚀性试验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预硬塑料模具钢的正常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综合考虑耐磨性和耐蚀性,S136H和2316ES... 针对CENA1、S136H、2316ESR、718H和738H五种典型的预硬塑料模具钢,分别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磨损试验和耐蚀性试验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预硬塑料模具钢的正常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综合考虑耐磨性和耐蚀性,S136H和2316ESR钢比CENA1钢更具优势;S136H钢的耐磨性最优,2316ESR钢的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硬塑料模具钢 显微组织 耐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