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激因素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作用机制和调控措施 被引量:4
1
作者 沈文文 万晓莉 +1 位作者 胥蕾 邢田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家禽在养殖中会受到一些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宰后酸度、肉色、嫩度、系水力等肉品质发生改变,对肉鸡的经济效益和产品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肉鸡屠宰前应激因素对肉品质的影响、作用机制和调控措施,以期为肉鸡肉品质的调控提... 家禽在养殖中会受到一些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宰后酸度、肉色、嫩度、系水力等肉品质发生改变,对肉鸡的经济效益和产品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肉鸡屠宰前应激因素对肉品质的影响、作用机制和调控措施,以期为肉鸡肉品质的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屠宰前 应激 肉品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国牦牛种质资源及牦牛肉品质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莉 魏健 +1 位作者 李静 王玉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我国牦牛种质资源丰富,牦牛肉品质可通过牦牛宰前宰后调控得到改善提升。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了我国现有牦牛种质资源,并从牦牛宰前遗传育种改良调控、营养调控和宰后物理化学调控三个方面对牦牛肉品质的改善进行... 我国牦牛种质资源丰富,牦牛肉品质可通过牦牛宰前宰后调控得到改善提升。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了我国现有牦牛种质资源,并从牦牛宰前遗传育种改良调控、营养调控和宰后物理化学调控三个方面对牦牛肉品质的改善进行概述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及牦牛肉高质化利用和生产加工提供参考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种质资源 肉品质 宰前调控 宰后调控
下载PDF
宰前电击晕对鸡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晨 李芳雯 +6 位作者 陆逸峰 李晶 曾宪明 王霞 陈丽 徐幸莲 韩敏义 《肉类研究》 2023年第6期57-64,共8页
以鸡肉为主的禽肉由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在我国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肉类。随着肉鸡屠宰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国内动物福利越来越受到重视,肉鸡宰前处理越发受到关注。击晕作为保... 以鸡肉为主的禽肉由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在我国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肉类。随着肉鸡屠宰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国内动物福利越来越受到重视,肉鸡宰前处理越发受到关注。击晕作为保证动物福利的重要步骤,对降低肉鸡的应激、提升肉质有积极作用。电击晕方便、经济、所需空间小,是禽类流水线屠宰广泛使用的击晕方法,可以减少肉鸡胴体损伤和宰前应激程度、降低次品率、改善鸡肉品质、提升食用口感,探究适宜的电击晕参数成为多年来的研究重点。本文介绍动物的不同击晕方法,综述宰前电击晕对鸡肉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影响电击晕效果的因素、国内外电击晕的标准化现状,分析电击晕的优势与应用,同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后续研究和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前击晕 电击晕 鸡胴体损伤 标准化
下载PDF
不同宰前禁食时间对羊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夏安琪 李欣 +5 位作者 陈丽 何凡 刘金凯 王振宇 倪娜 张德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5-153,共9页
【目的】动物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断料断水以及宰前休息期人为控制的禁食禁水行为称为宰前禁食。不当的宰前禁食处理可能降低畜禽胴体出品率,对肉的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不同宰前禁食时间处理对羊肉品质的影响,确定适... 【目的】动物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断料断水以及宰前休息期人为控制的禁食禁水行为称为宰前禁食。不当的宰前禁食处理可能降低畜禽胴体出品率,对肉的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不同宰前禁食时间处理对羊肉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于肉羊的宰前禁食时间,对生产优质羊肉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6月龄敖汉细毛羊公羊30只,分别进行宰前禁食0 h(对照)、12 h和24 h处理,研究羊肉食用品质(pH值、肉色、剪切力、持水力)、感官品质(膻味、嫩度、多汁性、总体可接受性)、卫生品质(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总数)及宰后成熟过程中糖原含量、肌节长度和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宰前禁食24 h处理组羊肉在宰后0 h、45 min、4 h的pH显著高于禁食12 h组和对照组(P<0.05)。随着成熟时间延长,pH值差异逐渐消失,3个处理组之间羊宰后24 h和48 h pH差异不显著(P>0.05)。宰前禁食24 h组羊肉蒸煮损失显著低于禁食12 h组和对照组(P<0.05)。3个处理之间羊肉L*、a*、b*、ΔE、滴水损失、剪切力值及感官评价膻味、嫩度、多汁性和总体可接受性打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宰后成熟24 h后,不同宰前禁食时间处理组羊肉的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总数均在国标规定范围之内,不同处理组之间羊肉菌落总数差异不显著(P>0.05)。随禁食时间的延长大肠菌群总数呈下降趋势,宰前禁食处理组羊肉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低于对照组。3个宰前禁食处理组羊宰后0 h、45 min、4 h、8 h、12 h、24 h、48 h羊肉的糖原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随宰后成熟时间的延长,糖酵解程度加大,糖原含量呈下降趋势。随宰前禁食时间的延长,肌节长度增加。宰前禁食24 h处理组肌节长度大于禁食12 h处理组,禁食12 h处理组肌节长度大于对照组(P<0.05)。宰前禁食处理组羊肉宰后0 h羊肉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程度一致,没有显著条带出现或缺失。宰后成熟24 h时,3个处理组在27 kD均出现条带,且宰前禁食12 h和24 h处理组的27 kD条带颜色深于对照组,表明禁食12 h和24 h处理组羊肉蛋白降解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宰前禁食12 h和24 h使羊宰后肌肉卫生品质提高,并且促进宰后蛋白质降解。宰前禁食24 h使蒸煮损失降低。宰前禁食12 h和24 h对羊肉极限pH、糖原含量及肉质指标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宰前禁食12 h和24 h有益于羊肉卫生品质,对食用品质及感官品质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前处理 禁食 肉质
下载PDF
宰前因素对黑切牛肉发生率及牛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燕 张佳 +1 位作者 胡铁军 罗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为规范宰前管理,减少屠宰后DFD(黑切)牛肉的发生率,通过测量牛胴体背最长肌的pH值和温度,探讨了经过不同宰前处理的杂交牛DFD肉的发生率,建立了宰前因素与牛肉品质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待宰24h时DFD肉发生率最低,宰前不混群的待宰方式... 为规范宰前管理,减少屠宰后DFD(黑切)牛肉的发生率,通过测量牛胴体背最长肌的pH值和温度,探讨了经过不同宰前处理的杂交牛DFD肉的发生率,建立了宰前因素与牛肉品质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待宰24h时DFD肉发生率最低,宰前不混群的待宰方式和安静、温湿度适宜的待宰环境能有效降低DFD肉的发生率;夏季DFD肉的发生率要高于冬季;也可以由牛肉的品质推测此肉牛宰前的状况以及可能影响此牛肉品质的宰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D肉 牛肉品质控制 宰前管理 宰前因素 极限pH值
下载PDF
DFD牛肉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卢骁 朱立贤 +4 位作者 毛衍伟 张一敏 牛乐宝 梁荣蓉 罗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71-276,共6页
牛肉是主要肉类产品之一,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看重肉品质量。但是,目前我国肉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尚不完善,导致了劣质牛肉的产生和较高的DFD(dark,firm and dry)牛肉发生率。本文... 牛肉是主要肉类产品之一,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看重肉品质量。但是,目前我国肉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尚不完善,导致了劣质牛肉的产生和较高的DFD(dark,firm and dry)牛肉发生率。本文综述了DFD牛肉的发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同时阐述了恰当的肉牛宰前管理方式和DFD牛肉的控制措施,为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D牛肉 影响因素 宰前管理
下载PDF
宰前因子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杜燕 张佳 +1 位作者 胡铁军 罗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625-3632,共8页
【目的】探讨宰前因子对牛肉品质的影响,得出DFD(dark firm dry)牛肉的判定标准。【方法】研究某企业DFD肉的发生率,并挑选600头延边×西门塔尔杂交公牛进行不同的宰前处理,通过测量牛胴体背最长肌的pH、温度以及品质指标,对劣质牛... 【目的】探讨宰前因子对牛肉品质的影响,得出DFD(dark firm dry)牛肉的判定标准。【方法】研究某企业DFD肉的发生率,并挑选600头延边×西门塔尔杂交公牛进行不同的宰前处理,通过测量牛胴体背最长肌的pH、温度以及品质指标,对劣质牛肉的发生率及牛肉品质进行分析。【结果】宰前因子中待宰密度、温湿度以及短途运输对DFD肉的发生影响不大;而屠宰时间、季节、待宰时间和屠宰方式对劣质牛肉(PSE肉、DFD肉)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牛肉品质的颜色指标中b*比L*更具有作为判定劣质牛肉标准的意义;DFD牛肉的判定标准为pH24>6.09,L*<37.40±3.78,b*<10.25±1.94,汁液损失值<7.36%±2.81%。【结论】在冬季清晨,待宰24h、击晕屠宰的肉牛DFD肉发生率较低;夏季、清真屠宰的肉牛PSE肉发生率较高;科学、规范的宰前管理可以降低肉牛的应激反应,有效减少劣质牛肉的发生;牛肉pH24>6.09,品质会产生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前因子 牛肉品质 劣质牛肉 极限pH
下载PDF
宰前处理对畜禽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夏安琪 陈丽 +2 位作者 李欣 王国春 张德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4-387,共4页
综述了宰前运输、禁食、静养及致晕方式对畜禽宰后肌肉pH、肉色、持水力及嫩度等肉质特性的影响。宰前处理产生的应激反应会改变畜禽宰前体内糖原含量,改变宰后肉中糖酵解和蛋白质降解程度。宰前处理也可能通过应激激素和宰后肉pH变化... 综述了宰前运输、禁食、静养及致晕方式对畜禽宰后肌肉pH、肉色、持水力及嫩度等肉质特性的影响。宰前处理产生的应激反应会改变畜禽宰前体内糖原含量,改变宰后肉中糖酵解和蛋白质降解程度。宰前处理也可能通过应激激素和宰后肉pH变化来影响肉中内源蛋白酶活性,从而导致肉质差异。其中宰前处理造成的宰后糖酵解改变是影响肉质的主要因素。开展针对不同畜种的宰前处理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生产实际的宰前处理操作规范,可以避免宰前处理对肉质造成的消极影响,为优质肉的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质 宰前处理 运输 禁食 静养 致晕 糖原
下载PDF
饲养方式对猪宰前生理行为、胴体性质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洪龙 杨杰 +6 位作者 徐小波 潘孝青 秦枫 李健 徐业飞 周晓云 顾洪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4441-4450,共10页
【目的】在两种饲养方式下,对猪运输前后唾液皮质醇水平、待宰栏行为和宰时血液福利指标作对比分析,以期说明发酵床饲养可降低猪对宰前应激的生理反应,最后对胴体性质和肉品质进行评估。【方法】按照密度一致原则(0.85 m^2/头),将144头... 【目的】在两种饲养方式下,对猪运输前后唾液皮质醇水平、待宰栏行为和宰时血液福利指标作对比分析,以期说明发酵床饲养可降低猪对宰前应激的生理反应,最后对胴体性质和肉品质进行评估。【方法】按照密度一致原则(0.85 m^2/头),将144头日龄相近(70.47±1.60 d)体重为(27.08±1.06)kg的杜长大三元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两组,即水泥地面饲养组(concrete floor house,CFH)和发酵床饲养组(deep-litter house,DLH),每组6次重复,CFH和DLH中每个重复分别为10和14头,自由采食和饮水。饲养期间记录猪日采食量,分别于试验第64和106天进行个体称重,按重复计算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10头体重约为105 kg猪进行屠宰(公母各半)。于运输前即饲喂栏(-60 min)和运输后待宰栏内0和120 min采集猪唾液,用于皮质醇测定;待宰栏内采集行为录像,用于猪行为学分析;宰时采集血液用于葡萄糖、乳酸、皮质醇含量及肌酸激酶活性测定;最后对猪胴体性质(热胴体重、屠宰率、胴体滴水损失、背膘厚、肉厚、瘦肉率)和背最长肌肉品质(p H、肉色、肌内脂肪、滴水损失、剪切力)进行评价。【结果】1饲养期间,CFH和DLH猪末重、日均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均无显著差异(P>0.10)。2运输前后,DLH猪唾液皮质醇水平均高于CFH猪(P<0.05);与运输前相比(-60 min),运输后0和120 min DLH猪唾液皮质醇升幅均显著低于CFH猪(0 min:+2.85±0.66 vs.+5.08±1.33,P<0.01;120 min:+1.03±0.63 vs.+2.66±1.54,P=0.04)。3待宰栏休息时,在0-30 min和30-60 min时段,猪休息、站立、探究、走动、争斗和饮水等行为方面,CFH和DLH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10);然而,在60-90min时段时,DLH猪在探究、走动、争斗等行为方面显著低于CFH猪(P<0.05)。4与CFH相比,DLH显著降低了宰时猪血液中乳酸含量和肌酸激酶活性(P<0.01),对皮质醇含量有增加趋势(P=0.07),但对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10)。5 CFH和DLH猪屠宰率、胴体滴水损失、平均背膘厚及肉厚均无显著差异(P>0.10);关于肉品质,与CFH比,DLH对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和滴水损失分别有提高和降低趋势(P=0.10),但对p H、L*(亮度)、a*(红度)、b*(黄度)等指标无显著影响(P>0.10)。【结论】DLH能够降低待宰栏内猪的争斗行为和宰前生理应激反应,提高猪对宰前应激的应对能力,但对其生长性能、胴体性质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方式 宰前行为 唾液皮质醇 胴体性质 肉品质
下载PDF
不同宰前静养时间对樱桃谷肉鸭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鲁耀彬 吴文锦 +6 位作者 李新 熊光权 汪兰 乔宇 王俊 廖李 王海滨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43,共7页
本研究以38日龄樱桃谷肉鸭的胸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宰前静养时间(0、3、6、9 h)对肉鸭能量代谢相关限速酶活力与产物的影响,包括肌糖原、乳酸、ATP、ADP、AMP、IMP、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并对结果进行相... 本研究以38日龄樱桃谷肉鸭的胸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宰前静养时间(0、3、6、9 h)对肉鸭能量代谢相关限速酶活力与产物的影响,包括肌糖原、乳酸、ATP、ADP、AMP、IMP、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宰前静养时间对肉鸭能量代谢影响较大;宰前静养显著提高了鸭肉乳酸的含量(P<0.05);静养处理过的肉鸭,其胸肉的丙酮酸激酶活力水平显著低于未静养处理组(P<0.05),并与A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己糖激酶活力与肌糖原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肌酸激酶活力与AD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6 h静养处理组的ATP含量处于最高水平,IMP含量水平最低,丙酮酸激酶与己糖激酶活力维持在较低水平。综上,宰前对肉鸭进行6 h的静养处理能有效缓解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宰前静养 能量代谢 肌糖原
下载PDF
宰前管理对小尾寒羊应激及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善虎 郑渝川 +2 位作者 李思宁 陈驰 张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17-124,共8页
宰前管理不当会导致羔羊肉质变劣.该研究随机选择50头130~160日龄的雄性小尾寒羊,宰前进行2个时间驱赶运动(0 min和20 min)应激处理,继后进行0、2、6、12或24 h休息,探讨宰前管理对小尾寒羊宰后肉质的影响.试验对小尾寒羊宰后肌肉p H、... 宰前管理不当会导致羔羊肉质变劣.该研究随机选择50头130~160日龄的雄性小尾寒羊,宰前进行2个时间驱赶运动(0 min和20 min)应激处理,继后进行0、2、6、12或24 h休息,探讨宰前管理对小尾寒羊宰后肉质的影响.试验对小尾寒羊宰后肌肉p H、糖酵解潜力、肉色、嫩度、保水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宰前休息能降低羊肉p H45min、pH24h和糖酵解潜力,运动能降低肌肉中的糖酵解潜力并提高了肉的嫩度.研究认为在实际生产中,小尾寒羊宰前休息6~12 h较合适;经过充分的宰前休息,运动不会影响肌肉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前休息 应激 肉品质量 小尾寒羊
下载PDF
宰前活体评定等级与安格斯牛产肉性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向民 薛强 +6 位作者 崔繁荣 郝剑刚 张金山 李娜 李红波 周振勇 张杨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2-65,69,177,共6页
为了提升活牛与牛肉产品质量需求的对应程度,实现肉牛产业优质优价、优质优加、优质优营的高效率、规模化、规范化生产,试验选取19~21月龄安格斯阉牛55头,按宰前活体评定规则分为特级牛(试验1组)、优级牛(试验2组)、良级牛(试验3组),进... 为了提升活牛与牛肉产品质量需求的对应程度,实现肉牛产业优质优价、优质优加、优质优营的高效率、规模化、规范化生产,试验选取19~21月龄安格斯阉牛55头,按宰前活体评定规则分为特级牛(试验1组)、优级牛(试验2组)、良级牛(试验3组),进行了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及部位肉重等指标的测定,分析了宰前活体评定等级与安格斯牛产肉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1组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P<0.01),试验2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3组胴体重、屠宰率极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1),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肉品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3组胴体深极显著低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1),胴体胸深显著低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5),后腿长、肋部肉厚极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1)。试验1组小瓜、辣椒条部位肉重极显著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P<0.01),米龙、上脑、里脊部位肉重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试验1组、试验2组眼肉、外脊部位肉重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说明宰前活体评定分级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等级活牛的产肉性能,提高高档、优质部位肉分割产出率,提升肉品质量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牛 活体评定 产肉性能 屠宰性能 胴体性状 部位肉重
下载PDF
生猪宰前静养损耗与猪肉品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志盈 闵成军 +3 位作者 夏春厚 文美英 龚官兵 陈来福 《肉类研究》 2008年第12期20-23,共4页
本文主要对辽宁北部地区生猪在静养24小时(h)过程中,毛重损耗、出肉率、猪肉系水力和猪肉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猪静养24h过程中,代谢率呈现两个相对稳定期,分别是8-16h和20-24h。8-16h毛重损耗处于相对稳定期,16-20h毛重损耗呈显... 本文主要对辽宁北部地区生猪在静养24小时(h)过程中,毛重损耗、出肉率、猪肉系水力和猪肉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猪静养24h过程中,代谢率呈现两个相对稳定期,分别是8-16h和20-24h。8-16h毛重损耗处于相对稳定期,16-20h毛重损耗呈显著上升状态,20h后损耗又开始趋于稳定;随着静养时间的延长出肉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静养24h滴水损失比静养12h低1.67%差异显著(P<0.05),静养24h滴水损失比静养0h滴水损失低4.29%差异显著(P<0.01),静养24h猪肉的系水力明显高于静养0、6h组,差异显著(P<0.01);PSE肉比例随静养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DFD肉比例随静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前静养 损耗 系水力 静止代谢率
下载PDF
改善生猪宰前管理减少应激反应的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雅 王远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10期70-71,共2页
本文针对生猪宰前在饲喂、驱赶、运输、装卸、致晕和待宰等环节影响猪肉品质的主要应激因素,基于相关研究报道,提出了宰前禁食、温柔驱赶、科学运输和装卸、选择CO2击晕和最佳待宰环境、宰前添加抗应激药物等改善宰前管理减少应激反应... 本文针对生猪宰前在饲喂、驱赶、运输、装卸、致晕和待宰等环节影响猪肉品质的主要应激因素,基于相关研究报道,提出了宰前禁食、温柔驱赶、科学运输和装卸、选择CO2击晕和最佳待宰环境、宰前添加抗应激药物等改善宰前管理减少应激反应的措施,最终强调合理宰前管理和致晕方法对保证猪肉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宰前 应激因素 改善措施
下载PDF
生猪宰前静养与猪肉质量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继鹏 岳新叶 王家国 《肉类工业》 2007年第4期7-9,共3页
主要从生猪宰前静养对猪肉质量影响等几方面对宰前静养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宰前静养 猪肉质量 影响
下载PDF
宰前及宰后处理改良畜禽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勇 马长伟 《肉类研究》 2008年第2期83-88,共6页
肉品质是人们对肉类多种质量特性的综合评价。畜禽肉品质的改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全盘考虑。宰前及宰后处理是生产中改良肉品质的重要途径。畜禽在宰前进行短期特殊饲养并改善驱赶、转运和运输的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宰... 肉品质是人们对肉类多种质量特性的综合评价。畜禽肉品质的改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全盘考虑。宰前及宰后处理是生产中改良肉品质的重要途径。畜禽在宰前进行短期特殊饲养并改善驱赶、转运和运输的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宰前动物的应激反应,提高肉的品质;宰后电刺激胴体、注射品质改良剂、合理冷却降温、适当的成熟过程以及特殊嫩化处理等多种技术也能使肉品质得到有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质 肉品质的改良 宰前 宰后 畜禽
下载PDF
宰前应激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其遗传生理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欧秀琼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6期69-73,共5页
猪肉是人们喜爱的肉食品之一,但随着国外高瘦肉率品种猪的引进、集约化养猪程度的提高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猪肉品质变劣的问题日益突出,改善猪肉品质是目前肉品科学的研究热点。宰前应激是导致猪肉品质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阐述宰... 猪肉是人们喜爱的肉食品之一,但随着国外高瘦肉率品种猪的引进、集约化养猪程度的提高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猪肉品质变劣的问题日益突出,改善猪肉品质是目前肉品科学的研究热点。宰前应激是导致猪肉品质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阐述宰前应激包括宰前运输、禁食、休息及致晕方式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宰前应激影响猪肉品质的遗传机制,表明携带有应激敏感基因的个体更易受宰前应激的影响从而导致肉质变劣,并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和肌肉细胞代谢方面揭示应激影响猪肉品质的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前应激 肉质 影响 机制
下载PDF
生猪宰前静养时间与屠宰工艺对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国庆 张黎利 +2 位作者 陈鸿书 王开萍 李红卫 《肉类工业》 2015年第6期41-45,共5页
选择250头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杜×长×大)杂交猪,10头一组,随机分成25组,通过单因素试验及 L9(34)正交实验,研究静养时间、致晕电压、放血时间、烫毛时间对宰后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宰后45... 选择250头安徽长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杜×长×大)杂交猪,10头一组,随机分成25组,通过单因素试验及 L9(34)正交实验,研究静养时间、致晕电压、放血时间、烫毛时间对宰后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宰后45min、24h 在12~13肋骨处取背长肌肉样,测定 pH45min和 pH24h、肉色、肌肉持水力、嫩度等肉质指标,从肉质和经济因素考虑,最终确定最佳工艺组合为:静养12h,致晕电压150V,放血时间7min,烫毛时间6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宰前静养时间 正交实验 肉质
下载PDF
屠宰加工过程对猪肉保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黎英 《龙岩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70-71,共2页
肉的保水性是一项重要的肉质指标,保水性的高低与肉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密切相关。分析屠宰加工过程中影响猪肉保水性的宰前应激、宰前处理、屠宰加工及宰后冷处理等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减少猪肉水分流失,提高肉品质量。
关键词 保水性 宰前应激 宰前处理 屠宰加工处理 宰后冷处理
下载PDF
宰前称重对试验猪肉质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建凤 蔺海朝 +2 位作者 刘畅 王彦平 王诚 《畜牧兽医杂志》 2019年第5期20-22,共3页
选择体重100~120kg杜长大商品猪177头,研究宰前称重与否对试验猪肉质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L值和b值称重组分别比未称重组提高3.16%(p<0.05)、8.70%(p<0.01),24hL值和pH称重组分别比未称重组提高5.19%(p<0.01)、... 选择体重100~120kg杜长大商品猪177头,研究宰前称重与否对试验猪肉质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L值和b值称重组分别比未称重组提高3.16%(p<0.05)、8.70%(p<0.01),24hL值和pH称重组分别比未称重组提高5.19%(p<0.01)、0.88%(p<0.01),24ha和b值未称重组分别比称重组提高5.17%(p<0.01)、12.94%(p<0.01)。丙二醛、乳酸、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白细胞介素-1β、结合珠蛋白、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都以称重组较高,分别比未称重组提高15.38%(p<0.01)、14.95%(p<0.05)、17.46%(p<0.05)、6.68%(p<0.01)、23.21%(p<0.01)、10.47%(p<0.01)、21.34%(p<0.01)、10.72%(p<0.01)、10.87%(p<0.01);总抗氧化能力未称重组比称重组提高9.13%(p<0.01),其他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宰前称重 肉质性状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