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URAL NETWORK-BASED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HOT-ROLLED AUSTENITE GRAIN SIZE AND FLOW STRESS IN MICROALLOY STEEL
1
作者 J. T.Niu,L.J.Sun and P.Karjalainen 1)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2) University of Oulu, FIN-90571, Oulu, Finland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21-530,共10页
For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prediction of control parameters selected for hot-rolling and the evaluation of hot-rolling quality for the analysis of prod uction problem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selection o... For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prediction of control parameters selected for hot-rolling and the evaluation of hot-rolling quality for the analysis of prod uction problem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selection of hot-rolling control parameters was studied for microalloy steel by following the neural network principle. An experimental scheme was first worked out for acquisition of sample data, in which a gleeble-1500 thermal simolator was used to obtain rolling temperature, strain, stain rate, and stress-strain curves. And consequently the aust enite grain sizes was obtained through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was then processed through regression. By using the training network of BP algorithm,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trooling control parameters (rolling temperature, stain, and strain rate) and the microstructural paramete rs (austenite grain in size and flow stress) of microalloy steel was function appro ach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ural network-based model of the austeuite grain size and flow stress of microalloy steel. From the results of estimation made with the neural network based model, the hot-rolling control parameters can be effectively predi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alloy steel controlled rolling austenite grain size flow stress neural network BP algorithm
下载PDF
新型连续流系统中Anammox颗粒粒径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李冬 李崧岳 +4 位作者 董怡雯 蒋鹏飞 李帅 曾辉平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55-4365,共11页
以具有自主专利的新型大/小双室自回流连续流反应器为平台,探究基于粒径回流的Anammox颗粒污泥粒径调控策略及调控机制.粒径回流策略通过改变内循环的位置,将不同粒径的污泥引入高基质浓度和高机械剪切区域进行粒径调控.结果表明,粒径... 以具有自主专利的新型大/小双室自回流连续流反应器为平台,探究基于粒径回流的Anammox颗粒污泥粒径调控策略及调控机制.粒径回流策略通过改变内循环的位置,将不同粒径的污泥引入高基质浓度和高机械剪切区域进行粒径调控.结果表明,粒径回流策略能够提高Anammox颗粒粒径,并将其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这一策略还增强了系统的污泥浓度、颗粒沉降性能和脱氮性能.其中大颗粒回流策略综合提升效果最佳,维持颗粒粒径在0.5~1.6mm范围内,中值粒径为948μm,污泥体积指数(SVI)为35.6mL/g,总无机氮(TIN)去除率为88.59%.胞外聚合物(EPS)分析和分层实验表明,紧密结合EPS(TB-EPS)中的蛋白质(PN)在粒径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高浓度的外层污泥PN主导了颗粒的沉降性能,而内层紧实污泥的TB-EPS中的PN则增强了颗粒的结构强度.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粒径循环策略能够大幅提高系统内厌氧氨氧化菌(AnAOB)Candidatus Kuenenia的丰度,在大颗粒回流时达到60.24%的峰值,并且AnAOB主要分布在颗粒污泥内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颗粒污泥 连续流 粒径控制 粒径回流
下载PDF
烟草制丝线流量匹配性控制方式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胡林胜 张宏巍 +9 位作者 冯泉 吴群 高洁 寇霄腾 王浩泽 陶亮 刘阳 李云龙 汤雨梦 夏若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3期173-177,182,共6页
为保证制丝线流量精准控制,消除批次内设备启停频繁问题,保障切丝质量,设计基于流量匹配的精准化控制模式,利用数据统计分析、PLC技术和数字化表征开展流量匹配性研究。以气流烘丝线为试点,实现储柜恒流量出料,设定流量匹配参数,并通过... 为保证制丝线流量精准控制,消除批次内设备启停频繁问题,保障切丝质量,设计基于流量匹配的精准化控制模式,利用数据统计分析、PLC技术和数字化表征开展流量匹配性研究。以气流烘丝线为试点,实现储柜恒流量出料,设定流量匹配参数,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设置,实现储柜出料与切丝、烘丝的流量匹配。将流量匹配参数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储柜底带频率,提示切丝和烘丝生产启动,批次内设备启停次数降至0次,设备连续运行,消除絮状烟丝,保障切丝质量。年节省原料约5000 kg,节约成本约5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丝线 精准化控制 流量匹配 设备起停 切丝质量
下载PDF
考虑公交换乘的地铁常态化限流站点识别方法研究
4
作者 胡馨月 彭其渊 +1 位作者 陈锦渠 杜剑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80,共12页
目前地铁常态化限流站点选择的研究,未考虑线路运输能力限制以及客流损失问题,脱离实际运营而难以推广使用。为平衡地铁公司和车站的决策标准,减少常态化限流站点的数量,提出一种考虑公交换乘疏散客流的地铁常态化限流站点识别方法。首... 目前地铁常态化限流站点选择的研究,未考虑线路运输能力限制以及客流损失问题,脱离实际运营而难以推广使用。为平衡地铁公司和车站的决策标准,减少常态化限流站点的数量,提出一种考虑公交换乘疏散客流的地铁常态化限流站点识别方法。首先构建由地铁-公交耦合网络拓扑模型,并分别从地铁网络化运营和公交换乘减少客流损失2个角度设计7个地铁站关键程度量化指标;验证系统的线性时不变特性,基于子网生成策略设计站点识别算法;最后以2018年1月某工作日北京市的乘客出行链数据为例,验证指标和算法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每10 min时变客流分布规律,对比2018年的实际方案,结果表明:初始网络可控性为0.057 5,识别准确度趋近于80%,准确率高且误判率低的限流站数量分别为67,70,73,78。将常态化限流站分为固定和备选2类,并提出了结合公交换乘引导、分批次限流的措施,从而为大城市地铁车站高峰时段的常态化限流方案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常态化限流站 精确可控性 地铁车站 公交换乘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外热流模拟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5
作者 王国防 刘家林 +3 位作者 孙成恺 刘海静 张静 董德胜 《真空》 CAS 2024年第4期65-70,共6页
针对传统空间外热流模拟控制系统功能设计单一,无法快速满足复杂试验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大功率电源的高精度、低成本、多用途外热流模拟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和试验调试,验证了系统设计... 针对传统空间外热流模拟控制系统功能设计单一,无法快速满足复杂试验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大功率电源的高精度、低成本、多用途外热流模拟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和试验调试,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加热结构及工况条件下,控制系统响应速度较快,超调量小,稳定性和鲁棒性好,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空间热真空环境模拟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热流模拟 温度控制 自整定PID 高精度
下载PDF
邮轮薄板激光生产线工艺流程中的变形精度控制分析
6
作者 孙建志 邓琳 《造船技术》 2024年第4期52-57,共6页
针对邮轮薄板激光生产线工艺流程中的钢板预处理矫平阶段、主板拼接阶段、主板自动划线阶段、纵骨装焊阶段、T形梁装配阶段和T形梁焊接阶段,依据不同的变形精度控制要素,对工艺流程中的变形精度控制进行分析,可为后续邮轮薄板分段制造... 针对邮轮薄板激光生产线工艺流程中的钢板预处理矫平阶段、主板拼接阶段、主板自动划线阶段、纵骨装焊阶段、T形梁装配阶段和T形梁焊接阶段,依据不同的变形精度控制要素,对工艺流程中的变形精度控制进行分析,可为后续邮轮薄板分段制造精度策划与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轮 薄板 激光生产线 工艺流程 变形精度控制
下载PDF
水稻液体肥变量施用调节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甄文斌 王聪 +3 位作者 杨秀丽 邢航 姚志强 齐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7-584,共8页
【目的】设计一种机电式流量调节阀,与已研制的气力引射式施肥器集成构建液体肥变量施用调节系统,实现水稻近根部微小流量液体肥精准施用。【方法】通过试验标定了系统质量流率理论模型,建立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模型,设计了基于模糊推理的... 【目的】设计一种机电式流量调节阀,与已研制的气力引射式施肥器集成构建液体肥变量施用调节系统,实现水稻近根部微小流量液体肥精准施用。【方法】通过试验标定了系统质量流率理论模型,建立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模型,设计了基于模糊推理的PID控制器结构、规则和初始参数;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PID和模糊PID控制的调控响应能力。【结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阶跃信号响应超调量、调节时间和稳态误差分别为0.12%、2.51 s和0.007,与PID控制的对应值42.90%、4.44 s和0.010相比均较低,表明模糊PID控制动态调节和稳定性更好;在幅值为0.5、持续时间为0.1 s的脉冲信号干扰下,模糊PID控制的调节时间为0.61 s,比PID控制(1.67 s)更短,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0种目标质量流率条件下,模糊PID控制的质量流率绝对误差均低于PID控制,控制精度为93.93%~96.88%,高于PID控制(90.00%~95.21%);在施肥量变化时,模糊PID控制的超调量为12.2%,上升时间、调节时间和峰值时间分别为1.5、10.7和1.7 s,均低于PID控制的17.4%、2.1 s、13.3 s和2.3 s。【结论】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水稻液体肥变量施用调节系统具有较高的质量流率控制精度和跟踪性能,为研制水稻田液体肥变量施肥装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液体肥 变量施用 模糊PID控制 精准施肥 质量流率
下载PDF
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比例换向阀结构设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白鑫 冯德福 韩江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98,共8页
针对传统的电动伺服比例换向阀存在结构复杂、动态特性差的不足,提出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大流量比例换向阀,采用定差减压阀进行压力补偿,直流电机作为动力元件,通过丝杠螺母机构连接阀芯轴,以此控制主阀芯的位置。设计双闭环控制系统提... 针对传统的电动伺服比例换向阀存在结构复杂、动态特性差的不足,提出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大流量比例换向阀,采用定差减压阀进行压力补偿,直流电机作为动力元件,通过丝杠螺母机构连接阀芯轴,以此控制主阀芯的位置。设计双闭环控制系统提高阀芯控制精度。运用动力学原理建立比例换向阀数学模型,对比例换向阀稳态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其动态性能。进一步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比例换向阀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稳态与瞬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比例换向阀阶跃响应速度达到36 ms,验证了所提出的比例换向阀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通过瞬态特性仿真得到比例换向阀的阀口流量随电机转角的变化曲线,获得电机转角和阀口流量特性控制函数;验证了采用定差减压阀方案可以在负载变化时进行较为理想的压力补偿,比例换向阀的控制精度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换向阀 压力补偿 精密流量控制
下载PDF
高精度霍尔电推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9
作者 刘祺 毛威 +5 位作者 胡鹏 魏延明 扈延林 李永 边炳秀 刘旭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共15页
在现代化全域通信导航的应用背景下,卫星平台所需具备的精确轨道预测与实时轨道控制能力对电推进系统的推力精度、分辨率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高精度的电推进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空间应用需求和电推进技术现状的分... 在现代化全域通信导航的应用背景下,卫星平台所需具备的精确轨道预测与实时轨道控制能力对电推进系统的推力精度、分辨率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高精度的电推进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空间应用需求和电推进技术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当前电推进技术的推力输出精度不足以支撑高精度连续导航、超低轨卫星实时阻力补偿以及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动中成像等空间任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霍尔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研制高精度推进系统的技术难点,从霍尔推力器技术、流量控制技术、电源及控制技术和试验验证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思路,为高精度霍尔推进技术未来的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霍尔电推进 放电稳定性 流量控制 数字化电源 电推进试验验证
下载PDF
液压缸精准推移试验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令宇 周如林 郭资鉴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7-245,共9页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连续动作后产生位置偏移,影响采煤机截割效率。针对上述问题,在对综采工作面液压系统进行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压力、流量与液压缸位移之间的耦合关系,设计并搭建了一种以乳化液/纯水为传动介质的液压缸精准...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连续动作后产生位置偏移,影响采煤机截割效率。针对上述问题,在对综采工作面液压系统进行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压力、流量与液压缸位移之间的耦合关系,设计并搭建了一种以乳化液/纯水为传动介质的液压缸精准推移试验平台,可以完成液压缸偏载、侧向加载等试验。该试验平台由液压测试系统、油压调节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上位机软件、加载试验台架等组成,其中油压调节机构调整液压缸工作姿态,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测试液压缸压力、流量、位移、温度等数据,加载试验台架将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及采煤机等效为质量可调的重物。试验台采集频率2000 Hz,公称压力31.5 MPa,公称流量400 L/min,测试液压缸缸径100~240 mm、行程400~1800 mm,工作阻力不低于100 kN,可满足不同工作状态下推移液压缸动作机理研究。经测试,系统流量为126 L/min时,推移液压缸位移控制误差接近20%;系统流量为50 L/min时,推移液压缸位移控制误差稳定在7%以内。试验结果表明液压缸伸、收瞬态动作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忽略,位移控制误差主要由阀类控制部件响应延迟导致,且随着系统流量的增加,控制误差呈线性关系增加,验证了双速调压阀大流量快速动作,小流量精准调节控制方案的可行性。液压缸精准推移试验系统适用于液压缸精确控制及液压缸集群协同控制研究,为实现高压大流量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精准控制提供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 位移精准控制 压力-流量耦合 压力检测
下载PDF
国产浆纱机的技术发展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卫东 姜为民 +1 位作者 王静安 王文聪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46,共6页
总结20世纪50年代至今不同阶段国产浆纱机的发展历程及其技术创新内容。以浆纱机车速和上浆工作幅宽决定的单位时间产量为指标,将国产浆纱机划分为第一代至第四代(产量水平分别在50 m^(2)/min、100 m^(2)/min、200 m^(2)/min、400 m^(2)... 总结20世纪50年代至今不同阶段国产浆纱机的发展历程及其技术创新内容。以浆纱机车速和上浆工作幅宽决定的单位时间产量为指标,将国产浆纱机划分为第一代至第四代(产量水平分别在50 m^(2)/min、100 m^(2)/min、200 m^(2)/min、400 m^(2)/min)。介绍了各代国产浆纱机在上浆、压浆、烘燥、主传动、经轴退绕和织轴卷绕等装置层面的显著创新和迭代。指出:国产浆纱机在机器工作幅宽、经轴和织轴的大卷装和高速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满足了当今喷气、剑杆等无梭织机高速高效织造对浆纱可织性的要求;智能化浆纱机还应在经纱退绕张力、压浆力和回潮率精准调控,浆纱断头监测和纱线毛羽在线检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纱机 技术创新 浆纱可织性 精准调控 智能化
下载PDF
大面积曲面铝板幕墙平整度控制技术
12
作者 施勇 李小龙 +1 位作者 郭祥 张丽 《建筑技术》 2023年第S01期76-78,共3页
对建筑幕墙在大面积铝复合板施工前、中、后期对平整度方面如何做好控制进行了阐述。在铝板的材质选用、铝板板厚、分格的尺寸、加强肋的设置、板面涂层等方面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定位、现场加工及强行装配等各方面做... 对建筑幕墙在大面积铝复合板施工前、中、后期对平整度方面如何做好控制进行了阐述。在铝板的材质选用、铝板板厚、分格的尺寸、加强肋的设置、板面涂层等方面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定位、现场加工及强行装配等各方面做好精度和质量的把控等工序出现问题时进行调整。做出对此类工程平整度的优化建议,对此类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整度 分格尺寸 精度把控
下载PDF
一种基于硬件的多协议软件定义流量发生器
13
作者 路凯 沈剑良 董春雷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52-559,585,共9页
流量发生器是一种网络测试工具,可以用于测试特定场景下的网络性能等。现有的流量发生器多基于软件实现,且多数流量发生器仅支持单一协议的流量产生,不够灵活。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 流量发生器是一种网络测试工具,可以用于测试特定场景下的网络性能等。现有的流量发生器多基于软件实现,且多数流量发生器仅支持单一协议的流量产生,不够灵活。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支持Eth、FC、SRIO、PCIe等多种协议的软件定义流量发生器,拥有更灵活的配置选项和更加优良的性能,并且能够支持任意输出数据流大小的精确可控,同时方便实现了多种数据流的灵活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发生器 基于硬件 软件定义 流量大小精确控制 多流混合
下载PDF
煤炭全自动采制一体化系统应用与运行维护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治防 张宏悦 《煤质技术》 2023年第4期71-78,共8页
煤炭检测工作中的采制样准确性与火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而通过煤炭全自动采样与制样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可实现采制样全过程的无人干预以确保煤炭采制样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代表性。介绍全自动采制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组成及... 煤炭检测工作中的采制样准确性与火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而通过煤炭全自动采样与制样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可实现采制样全过程的无人干预以确保煤炭采制样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代表性。介绍全自动采制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艺流程,针对目前市面上的全自动采制一体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从初采样量与各级缩分留样量不足、过筛率不达标、采制样品损失、设备运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通过试验验算全自动采制一体化系统的精密度数据,并总结全自动采制一体化系统运行维护的具体措施。基于运行维护是保证全自动采制一体化系统稳定运行、数据可靠的必要前提,采取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与管控系统、定期统计分析设备故障日志等运维措施,并建议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更换易损件、保持设备清洁卫生、建立完善的维护档案等,以期提高采制样工作的准确性及为用煤企业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全自动采制一体化系统 运行维护 精密度 管控系统 结构组成 工艺流程 数据验证
下载PDF
新疆地区高大平房仓小麦度夏期间内环流控温保水试验
15
作者 田琳 张益民 +2 位作者 盛强 杨涛 李彦海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3年第5期5-8,共4页
根据新疆地区气候特点及储粮情况,针对度夏期间使用内环流技术易造成粮食水分丢失等问题,通过在储存小麦的高大平房仓内安装湿度控制系统,形成粮食度夏期间“控温+控湿”相结合的储粮新模式,重点解决了表层粮食极度干燥的问题。试验结... 根据新疆地区气候特点及储粮情况,针对度夏期间使用内环流技术易造成粮食水分丢失等问题,通过在储存小麦的高大平房仓内安装湿度控制系统,形成粮食度夏期间“控温+控湿”相结合的储粮新模式,重点解决了表层粮食极度干燥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内环流控温技术与仓间湿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储粮措施,既能确保储粮安全度夏,又可实现保水减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平房仓 小麦 内环流控温技术 保水减损
下载PDF
新泰3号高炉小粒级烧结生产实践
16
作者 陈富山 祁志平 +1 位作者 杨锦虎 赵芝钢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通过对高炉使用小粒级烧结矿生产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实际生产进行操作参数控制,达到了使用小粒级烧结矿提高烧结配比的目的,使高炉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关键词 小粒级烧结 孔隙度 煤气流控制 焦丁混装
下载PDF
页岩气平台中压工艺流程的现场应用与评价
17
作者 邱艳华 吴宇 +6 位作者 温庆 林宇 杨建英 何焱 汪刚 文崭 罗彦力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3期27-35,共9页
为解决川南页岩气地面集输系统面临的工艺流程复杂、地面建设投资高等难题,创新采用了优化简化的平台中压工艺流程,引入了智能精细控压、气液两相不分离计量、集中旋流除砂+分离组合等技术,并开展了适应性研究分析及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为解决川南页岩气地面集输系统面临的工艺流程复杂、地面建设投资高等难题,创新采用了优化简化的平台中压工艺流程,引入了智能精细控压、气液两相不分离计量、集中旋流除砂+分离组合等技术,并开展了适应性研究分析及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式油嘴+笼套式调节阀”精细控压工艺使气井压降速率得到有效控制,压降速率低于0.1 MPa/d;2)两相流量计30 d累计气相和液相计量数据与高级孔板阀和电磁流量计比对偏差分别在6%、10%以内;3)“集中旋流除砂+分离”组合工艺对井口砂砾起到较好的脱除效果,有效保护下游集气管线。结论认为,中压工艺流程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满足页岩气平台稳产期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中压工艺流程 精细控压 两相不分离计量 旋流除砂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压电泵吸程出流现象及其成因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勇 杨志刚 +2 位作者 吴越 刘磊 董景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4-1109,共6页
研究了被动阀压电泵在方波驱动下出现的吸程出流现象,建立了被动阀压电泵的流体力学模型与振动模型,依此对吸程出流现象的物理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出了吸程时出口阀开启高度的计算公式。测量了吸程时压电泵在0.4,0.8,6,45Hz等不同工... 研究了被动阀压电泵在方波驱动下出现的吸程出流现象,建立了被动阀压电泵的流体力学模型与振动模型,依此对吸程出流现象的物理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出了吸程时出口阀开启高度的计算公式。测量了吸程时压电泵在0.4,0.8,6,45Hz等不同工作频率下出口阀的开启高度,并对公式中影响吸程出流的其余因素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分析指出,流动惯性是产生吸程出流现象的根本原因,同时惯性流在排程中亦存在。实验结果表明,压电泵工作频率增加时出口阀的吸程开启高度会减小,出口阀刚度、入口与出口负载增大时吸程流会减小,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公式符合较好。分析认为,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应当包含容积流与惯性流两部分,在进行压电泵精密流量控制时应同时考虑这两部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吸程出流 惯性流 精密流量控制
下载PDF
0.6m连续式风洞调试运行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熊波 周恩民 +3 位作者 程松 张文 刘恺 罗新福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6,共6页
为了降低大型连续式风洞建设风险,在0.6m连续式风洞中开展了压缩机防喘振控制、转速控制、马赫数控制等调试运行关键技术研究。本研究采用压力波动法准确测量出了压缩机的喘振边界,通过设置合理的报警线和防喘振线,保证了压缩机的安全;... 为了降低大型连续式风洞建设风险,在0.6m连续式风洞中开展了压缩机防喘振控制、转速控制、马赫数控制等调试运行关键技术研究。本研究采用压力波动法准确测量出了压缩机的喘振边界,通过设置合理的报警线和防喘振线,保证了压缩机的安全;采用矢量控制技术实现了转速的精确控制,控制精度达到0.03%的设计要求;采用压缩机转速、驻抽流量以及中心体开度与马赫数的函数关系,实现了马赫数的精确控制,控制精度达到了0.002的设计指标要求。通过研究各项关键技术实现了该风洞定总压、定马赫数的运行方式,该风洞具有优良的流场品质,是开展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和大型连续式风洞引导性研究的理想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调试 压缩机 流场 控制精度
下载PDF
非恒定流水力模型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虞邦义 俞国青 +2 位作者 马浩 武锋 蔡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7,共5页
介绍了由闭环数字化量水堰组成的、用于非恒定流水力模型量测的流量测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对该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并与电磁流量计、电动执行阀组成的闭环测控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介绍了由闭环数字化量水堰组成的、用于非恒定流水力模型量测的流量测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对该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并与电磁流量计、电动执行阀组成的闭环测控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闭环数字化量水堰测控系统的检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检测 控制系统 非恒定流 水力模型 水位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