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st Evaluation of Oxidative DNA Damag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Coupled With Precision-cut Rat Liver Slices
1
作者 JIANG YUE PENG WANG +3 位作者 YING-HUI LIU JUN-YU WU JIE CHEN REN-XIU PE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86-391,共6页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fast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8-hydroxy-2’-deoxyguanosine (8-OHdG) in precision-cut rat liver slices by HPLC-MS/MS and to investigate isoniazid (INH) -induced oxidative D...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fast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8-hydroxy-2’-deoxyguanosine (8-OHdG) in precision-cut rat liver slices by HPLC-MS/MS and to investigate isoniazid (INH) -induced oxidative DNA damage. Methods Precision-cut liver slices (300 μm) were prepared from male rats, and incubated with INH (0.018 mol/L) for 2 h after 1 h preincubation. DNA in the slices was extracted and digested into free nucleosides at 37℃ . The samples were injected into HPLC-MS/MS after the proteins were removed. The level of oxidative DNA damage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ratio of 8-OHdG to deoxyguanosine (dG). Results The limit of detection of 8-OHdG was 1 ng/mL (S/N=3) and the intra-assay relative standard variation was 3.38% when one transition 284.3/168.4 was used as a quantifier and another two transitions 284.3/140.2, 306.1/190.2 as qualifiers. 8-OHdG and dG were well separated, as indicated by elution at 10.02 and 7.37 min, respectively. IN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atio of 8-OHdG to dG in rat liver slices (P〈0.05). Conclusion 8-OHdG in precision-cut liver slices could be sensitively determined by HPLC-MS/MS. HPLC-MS/MS coupled with precision-cut tissue slices is a fast and reliable analytical technique to evaluate oxidative DNA damage of target tissues caused by procarcinogens and cytotox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NIAZID 8-Hydroxy-2'-deoxyguanosine HPLC-MS/MS precision-cut liver slices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Precision-Cut Rat Liver Slic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onocrotaline, Tussilago farfara Alkaloids on the Expression of Cytochrome P450 Enzymes
2
作者 Hailin Wang Lianqiang Hui +5 位作者 Chun Li Ting Liu Chang’an Yu Chunyu Cao Ran Hao Yi Zhang 《Health》 CAS 2016年第4期370-379,共10页
Precision-cut liver slice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the prediction of liver toxicity, the discovery of early hepatic toxicity biomarker and the metabolism of dru... Precision-cut liver slice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the prediction of liver toxicity, the discovery of early hepatic toxicity biomarker and the metabolism of drug in liver. We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of CYP3A4, CYP2B1 + CYP2B2 and CYP2E1 in precision-cut liver slice after co-cultured with monocrotaline or Tussilago farfara alkaloids to investigate the hepatotoxicity mechanism of those drugs. After co-culturing with monocrotaline or Tussilago farfara alkaloids for 6 hours, the expression of CYP3A4 in the microsome of precision-cut liver slices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d the expressions of CYP2B1 + CYP2B2 and CYP2E1 were detec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nocrotaline induced the expression of CYP3A4 and CYP2B1 + CYP2B2, and Tussilago farfara alkaloids obviously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CYP2E1 and CYP3A4. Thus, we conclude that the up-regulation of CYP3A4, CYP2B1 + CYP2B2 and CYP2E1 may be one of the toxic mechanisms of liver injury of those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ion-cut Liver slices MONOCROTALINE Tussilago farfara Alkaloids Hepatotoxity Cytochrome P450 Enzymes
下载PDF
采用MSCT灌注成像检查评估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分化程度的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江叶 汪祝莎 +1 位作者 孙韬 何洪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77-78,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检查评估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确诊的52例周围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分化级别患者的MSCT灌注成像参数;分析灌注参数与...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检查评估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确诊的52例周围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分化级别患者的MSCT灌注成像参数;分析灌注参数与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高分化、中分化周围型NSCLC患者BF、BV、PS、MTT及PH数值均高于低分化周围型NSCLC,以高分化周围型NSCLC的BF、BV、PS、MTT及PH数值最高。各个灌注参数值,其中高分化、中分化周围型NSCLC的BF、PH与低分化周围型NSCLC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者BV、PS及MTT数值比较,均为明显差异(P>0.05)。周围型NSCLC患者灌注参数BF、PH与其分化程度成负相关,且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检查可有效反映周围型NSCLC的分化程度,其灌注参数中BF、PH对评估其分化程度有一定帮助,与周围型NSCLC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分化程度
下载PDF
术前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张磊 米玉霞 王建业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中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MSCT三期增强...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中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术前诊断MLNM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80例NSCLC患者中,N0期31例,N1期24例,N2期25例,其中MLNM 25例(31.25%);术前MSCT诊断N0期34例,N1期24例,N2期22例,术前MSCT对NSCLC患者N分期诊断与术后病理一致性一般(Kappa=0.735);25例合并MLNM患者中,术前MSCT确诊19例,其对NSCLC患者MLNM的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31),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00%、80.00%、78.75%、63.33%和88.00%;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肿瘤直径、胸膜凹陷与否、不同肿大淋巴结位置、累及粗大肺静脉与否以及不同淋巴结短径的NSCLC患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NSCLC患者MLNM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结合原发病灶大小、胸膜凹陷、肿大淋巴结位置、累及粗大肺静脉等多方面信息可为淋巴结清扫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纵隔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引导干预在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杨子 李伟岚 +1 位作者 郑琰 吴景辉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干预在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0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引导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思维导图引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图像质量、...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干预在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0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引导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思维导图引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图像质量、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检查依从性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T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总依从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引导态度、引导及时性、引导正确性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思维导图引导干预能够提高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检查依从性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思维导图引导干预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
下载PDF
肺腺癌的MSCT征象与胸内增大淋巴结的关系分析
6
作者 曾丹丹 朱峰正 +1 位作者 李新 肖木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分析肺腺癌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胸内增大淋巴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行MSCT检查的96例肺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胸内增大淋巴结(淋巴结短径>1 cm)分为有胸... 目的分析肺腺癌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胸内增大淋巴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行MSCT检查的96例肺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胸内增大淋巴结(淋巴结短径>1 cm)分为有胸内增大淋巴结组(n=72)和无胸内增大淋巴结组(n=24),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特征、MSCT征象,Logistic回归分析MSCT征象(肿瘤强化、血管集束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与胸内增大淋巴结的关系。结果有无胸内增大淋巴结肺腺癌患者肿瘤大小以及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胸内增大淋巴结肺腺癌患者MSCT征象(肿瘤强化、血管集束征、分叶征、毛刺征以及胸膜凹陷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肿瘤强化和毛刺征均与胸内增大淋巴结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2.866、3.108、3.317和3.343,肿瘤大小、肿瘤强化和毛刺征均与胸内增大淋巴结呈正相关,肿瘤越大、强化程度越高、出现毛刺征,则越有可能出现胸内增大淋巴结;肿瘤分化程度与胸内增大淋巴结呈负相关,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则越有可能出现胸内增大淋巴结。结论肺腺癌的MSCT表现如肿瘤大小、分化程度、CT强化程度、毛刺征均是胸内淋巴结增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多层螺旋CT 征象 胸内增大淋巴结
下载PDF
基于RDU-Net网络的肺部CT分割算法研究
7
作者 陈亚浩 韩林 +1 位作者 刘艳青 张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183,共7页
提出RDU-Net网络进行肺结节的分割工作。该网络以U-Net网络为基础,针对网络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梯度消失现象,引入残差单元对基础网络进行改进,该操作很好地解决了网络模型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梯度消失问题;为了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在网... 提出RDU-Net网络进行肺结节的分割工作。该网络以U-Net网络为基础,针对网络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梯度消失现象,引入残差单元对基础网络进行改进,该操作很好地解决了网络模型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梯度消失问题;为了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在网络中增加了Dropout层,以避免网络在训练过程中过拟合现象,进一步提高分割精度。该网络在LIDC-IDR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其AUC和Dice分别达到了0.89和0.76,相较于基础网络其分割精度和分割效果都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U-Net 肺片分割 肺结节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8
作者 胡志高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石门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胸部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石门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胸部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效能,不同病理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征象。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6例受试者确诊周围型肺癌57例,其中腺癌26例,鳞癌24例,腺鳞癌7例。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胸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征象多为空泡征、磨玻璃征、深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鳞癌多层螺旋CT征象多为毛刺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胸部X线检查,能清晰地显示病灶的特征,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
下载PDF
囊腔型肺癌MSCT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
9
作者 何应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50-52,共3页
目的 本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征象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以早期发现并提高囊腔型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确诊为囊腔型肺癌的MSCT和病理表现,并具体分析3组患者MSCT影像表现特点。结果结果 (1)所有原发病灶均... 目的 本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征象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以早期发现并提高囊腔型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确诊为囊腔型肺癌的MSCT和病理表现,并具体分析3组患者MSCT影像表现特点。结果结果 (1)所有原发病灶均位于胸膜下2cm范围内,所有病灶直径范围具有差异。(2)60例囊腔性肺癌MSCT表现中病灶有呈类圆形、磨玻璃征、蜂窝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形态学呈Ⅳ型。MSCT表现在3组微浸润腺癌、原位癌、浸润性腺癌病理类型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囊腔型肺癌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腺癌最多见。由于囊腔型肺癌容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肺气肿等,分析囊腔型肺癌的MSCT具体形态及特点并进行动态MSCT复查,有利于提高囊腔型肺癌疾病诊断准确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减少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腔型肺癌 多层螺旋CT 浸润性腺癌 肺气肿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周亮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收治的肺部病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胚胎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收治的肺部病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胚胎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可溶性皮肤硫酸盐蛋白聚糖(ESM-1)水平检测。统计各项检查结果,比较肺癌患者和良性病变患者CEA、ProGRP、CYFRA21-1、NSE、ESM-1水平,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各项检查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50例肺部病变患者确诊肺癌82例。肺癌患者CEA、ProGRP、CYFRA21-1、NSE、ESM-1水平均高于肺部良性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CYFRA21-1、NSE、ESM-1水平检测对肺癌的检出情况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78、0.422、0.479,P<0.001);CEA、ProGRP、NSE水平检测对肺癌的检出情况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254、0.259、0.390,P<0.00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检出情况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825,P<0.001)。结论:多排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肺癌检出率,为医师诊治肺癌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血清肿瘤标志物 肺癌
下载PDF
胸部X线与多层螺旋CT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孙永胜 王浩 +2 位作者 呼倩倩 徐敏涛 孙瑞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0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胸部X线与多层螺旋CT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35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行胸部X线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中央型肺癌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胸部X线与多层螺旋CT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35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行胸部X线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中央型肺癌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中央型肺癌TNM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中央型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的图像特征。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35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中,阳性96例,阴性39例。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Kappa=0.563)诊断中央型肺癌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高于二者单独检查(Kappa=0.491、0.558)。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诊断中央型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和胸部X线检查诊断中央型肺癌Ⅰ、Ⅱ、Ⅲ期的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对中央型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多层螺旋CT检查能区分和鉴别不同病理类型的中央型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X线 多层螺旋CT 中央型肺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256排螺旋增强CT联合血清COL3A1、ANXA10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杨枫 寇介丽 +4 位作者 刘娜 刘桃桃 李丹萍 韩君蕊 杨立洲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6期833-837,共5页
目的 探究256排螺旋增强CT(MSCT)联合血清Ⅲ型胶原蛋白α-1链(COL3A1)、膜联蛋白A10(ANXA10)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NSCLC患者(n=82)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 目的 探究256排螺旋增强CT(MSCT)联合血清Ⅲ型胶原蛋白α-1链(COL3A1)、膜联蛋白A10(ANXA10)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NSCLC患者(n=82)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通过检查确诊的肺部良性病变的志愿者为对照组(n=95),按照实际随访情况将NSCLC患者划分为预后良好组(n=22)和预后不良组(n=60),比较各组血清COL3A1、ANXA10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分析256排螺旋增强CT联合血清COL3A1、ANXA10水平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NSCLC组血清COL3A1、ANXA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COL3A1、ANXA10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表面通透性(PS)、血流量(BF)水平比预后良好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OL3A1、ANXA10可辅助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0.827,256排螺旋增强CT诊断NSCLC的AUC是0.813,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47,均优于各自单独检测(Z=3.630、3.484、3.606,P<0.05)。结论 256排螺旋增强CT联合血清COL3A1、ANXA10对NSCLC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更高,血清COL3A1、ANXA10水平升高与NSCLC患者不良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256排螺旋增强CT Ⅲ型胶原蛋白α-1链 膜联蛋白A10 诊断价值 预后
下载PDF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在MSCT鉴别诊断机化性肺炎及周围型肺癌中的价值
13
作者 魏微微 邹佳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7期28-30,34,共4页
目的:探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在多层螺旋CT(MSCT)鉴别诊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及周围型肺癌(PLC)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2年5月中部战区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3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61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在多层螺旋CT(MSCT)鉴别诊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及周围型肺癌(PLC)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2年5月中部战区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3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61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病变CT征象,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定性征象构建回归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边界不清、长毛刺、短毛刺、空气支气管征是预测区分OP与PLC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灵敏度为79.20%,特异度为98.40%。结论:边界不清、长毛刺、短毛刺、空气支气管征象有助于FOP和PLC的鉴别诊断,联合预测模型可提高鉴别二者的诊断效能,为临床提供重要辅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64排螺旋CT检查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价值
14
作者 蔡昊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检查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确诊为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CT技术扫描,实验组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CT扫描...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检查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确诊为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CT技术扫描,实验组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CT扫描技术获得的图像质量、胸部CT扫描耗时、胸部CT扫描技术的术前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胸部CT扫描技术术前检查的误诊率与漏诊率。结果CT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扫描耗时实验组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诊断符合率为90.00%,常规组诊断符合率为66.77%,实验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率和漏诊率实验组均高于常规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用于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图像质量,缩短检查时间,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肺小结节 早期肺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using MSCT perfusion imaging compared with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被引量:5
15
作者 Jianlin Wu Guangjun Li +1 位作者 Yajun E Xiaofeng Liu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6年第5期312-315,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using multi-slice CT (MSCT) perfu- sion imag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Methods: 38 patients with pulmonar...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using multi-slice CT (MSCT) perfu- sion imag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Methods: 38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masses proved by pathology including 25 case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and 13 cases of benign masses were studied prospectively with GE Lightspeed Qx/I plus 16-slice helical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25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ere comparative studied with its MVD calculated using LSAB. With the CT perfusion 2-body tumor software, the parameters of CT perfusion including blood value (BV), blood flow (BF), mean transit time (MTT) and permeability surface (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four param- eter values in lung cancer were all higher than that in pulmonary benign masses,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BV, MTT and PS (P<0.05), especially in BV (P<0.01). The MVD value of lung canc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ulmonary benign masses (P<0.05), and the MVD of adenocarcinom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0.05). In 25 cases with lung cancer,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only between BV and MVD value (r=0.852, P<0.01). Conclusion: It is helpful to diagnose the peripheral lung cancer with MS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to differentiate from pulmonary benign masses, its bases are MVD patholog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方法 肺癌 微脉管 治疗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在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形态解剖学研究
16
作者 刘旭东 万江花 +2 位作者 李治群 伍保忠 黎君翔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357-364,共8页
目的应用多层64排螺旋CT观察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CT影像,并分析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层64排螺旋CT扫描的体检人员240例,将其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其中男性120例,女性120例... 目的应用多层64排螺旋CT观察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CT影像,并分析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层64排螺旋CT扫描的体检人员240例,将其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其中男性120例,女性120例。对比两组受检者左肺上叶支气管解剖结构差异。此外进行亚组分析,受检者在性别分组前提下根据年龄分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分析同性别中的年龄差异带来的支气管形态差异,以此对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形态进行解剖学分析。结果男性的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管径大小相比于女性而言较大,但是分支的开口角度明显小于女性,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亚组分析中可以得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老年组的支气管管径大小和分支开口角度都明显大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中年组之间的支气管管径大小各分支开口角度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人支气管结构受到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男性支气管管径大于女性,而开口角度小于女性,老年人的支气管管径和开口角度要高于年轻人,中年人和青年人之间的支气管管径大小和开口角度大小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左肺上叶 多层64排螺旋CT 影像解剖
下载PDF
人工智能结合多层螺旋CT检查在机关体检人群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裴昌军 孙雪丽 +3 位作者 王鑫 黄玮 李梅 沈志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结合多层螺旋CT检查在机关体检人群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健康体检的机关人群胸部CT筛查至少有1个直径≥3 mm的患者资料,所有数据均由AI技术结合人工阅片的方式进行分析。记录肺结节检...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结合多层螺旋CT检查在机关体检人群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健康体检的机关人群胸部CT筛查至少有1个直径≥3 mm的患者资料,所有数据均由AI技术结合人工阅片的方式进行分析。记录肺结节检出率,依据AI技术预测的风险值将结节患者分成不同风险组,分析和比较结节的基本特征。结果肺结节检出率为60.4%。高风险患者更容易表现为纯磨玻璃样结节、混合磨玻璃样结节。有肺结节人群的平均年龄大于无肺结节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风险组肺结节性质、形态、内部征象及外部征象等基本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胸部扫描有助于大规模体检人群肺结节的筛查,AI技术结合人工阅片的方式能够提高肺结节筛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人工智能 多层螺旋CT检查 体检人群 筛查 肺癌
下载PDF
256排螺旋CT联合血清CEA、CYFRA21-1、ProGRP在诊断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子静 李亚辉 刘红豆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究256排螺旋CT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诊断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18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已接受256排MSCT检... 目的探究256排螺旋CT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诊断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18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已接受256排MSCT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ProGRP检查,分析影像学表现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并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判定各项指标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正确率。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18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腺癌91例,鳞癌61例,小细胞癌29例。CT影像学特征:腺癌以周围型为主,多见磨玻璃影、血管集束征、分叶状、毛刺样改变、强化不均匀、胸膜凹陷;鳞癌、小细胞癌均以中央型为主,鳞癌多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分叶状、强化均匀,小细胞癌多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强化均匀,鳞癌分叶状征象占比多于小细胞癌(P<0.05),小细胞癌强化均匀占比多于鳞癌(P<0.05);各类型肺癌均伴有少量钙化;腺癌者、鳞癌者CEA、CYFRA21-1水平均高于小细胞癌者,ProGRP水平均显著低于小细胞癌者,腺癌者CEA水平高于鳞癌者,腺癌者MSCT、CEA检测阳性率高于CYFRA21-1、ProGRP,鳞癌者MSCT、CYFRA21-1检测阳性率高于CEA、ProGRP,小细胞癌者MSCT、ProGRP检测阳性率高于CEA、CYFRA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联合检测对腺癌、鳞癌、小细胞癌3类的检测阳性率均提高。结论256排MSCT诊断原发性肺癌可清晰显示病变CT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ProGRP均可较好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肺癌,且四项联合诊断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256排螺旋CT CEA CYFRA21-1 PROGRP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囊腔型肺癌特征的MSCT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高飞 王迎春 高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6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囊腔型肺癌多层螺旋CT(MSCT)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6例囊腔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另选取同期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肺结核组,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MSCT下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囊壁最大厚度对... 目的探讨囊腔型肺癌多层螺旋CT(MSCT)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6例囊腔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另选取同期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肺结核组,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MSCT下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囊壁最大厚度对囊腔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长于肺结核组,囊壁最大厚度低于肺结核组(t=3.957;t=4.732;t=3.51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SCT下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囊壁最大厚度联合诊断的AUC为0.854高于病灶最长径的0.764、囊腔最长径的0.719、囊壁最大厚度的0.696(Z=2.790;Z=3.508;Z=3.976,P<0.05);肺癌组与肺结核组在边缘特征、磨玻璃征、形态学分型、边界特征、内部结构和临近结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下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囊壁最大厚度对囊腔型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腔型肺癌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婷 吴晓明 +2 位作者 崔晓剑 吴美洪 黄萍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yrian影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金华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78例怀疑为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应用Myrian影像后处理技术进行早期肺癌定性诊断和危险度评估,...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yrian影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金华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78例怀疑为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应用Myrian影像后处理技术进行早期肺癌定性诊断和危险度评估,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8例疑似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早期肺癌48例,良性结节30例;48例早期肺癌患者淋巴转移9例。Myrian影像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肺结节显像对短毛刺征、棘突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的显像效果优于CT平扫(P<0.05)。Myrian影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早期肺癌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CT平扫(P<0.05);Myrian影像后处理技术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性均显著高于CT平扫(P<0.05)。结论与CT平扫相比,多层螺旋CT Myrian影像后处理技术在早期肺癌诊断中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为肺结节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肺结节 多层螺旋CT Myrian影像后处理系统 定性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