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支原体体外肺精准切片感染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张慧 路豆昆 +5 位作者 张怡秋 赵刚 陈颖钰 陈曦 胡长敏 郭爱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38-4645,共8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牛支原体体外感染模型-牛肺组织精准切片(precision-cut lung tissue slices,PCLS)感染模型。采集2月龄犊牛新鲜肺脏,经低熔点琼脂糖灌注、固定后,使用振动切片机制成厚度为250μm的牛PCLS,利用牛支原体野毒株HB0801(...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牛支原体体外感染模型-牛肺组织精准切片(precision-cut lung tissue slices,PCLS)感染模型。采集2月龄犊牛新鲜肺脏,经低熔点琼脂糖灌注、固定后,使用振动切片机制成厚度为250μm的牛PCLS,利用牛支原体野毒株HB0801(P1)及其传代致弱株P150以108 CFU·孔^(-1)的剂量进行体外感染,分别经qRT-PCR、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毒性试验、3D荧光显微镜全景扫描、免疫组化等技术评估牛支原体在PCLS中的感染效果。结果显示正常PCLS在体外培养72 h后,细胞活力可维持在60%以上,组织形态学观察PCLS边缘清晰,肺泡结构正常;qRT-PCR检测牛支原体强、弱菌株在PCLS中的基因拷贝数,发现二者均可存活和增殖,免疫组化观察牛支原体主要定位于PCLS的肺泡腔周围以及支气管间隙,LDH试验检测发现牛支原体强、弱菌株感染18 h出现细胞毒性反应,二者均可诱导PCLS产生促炎因子IL-1β和IL-8,且强毒株诱导水平显著高于弱毒株(P<0.05)。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牛支原体PCLS体外感染模型,提供了一种可模拟牛支原体体内感染试验的离体模型,为今后研究牛支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肺组织精准切片模型 体外感染 炎性反应
下载PDF
MALDI质谱成像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莹 陈岗 +1 位作者 陆豪杰 杨芃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09-213,共5页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质谱成像技术分析组织切片已在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中迅速发展。质谱成像技术通过对冰冻组织切片表面的质谱扫描可以快速直观地得到组织中的分子,如蛋白、多肽等分布信息。采用质谱成像技术对人的非小...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质谱成像技术分析组织切片已在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中迅速发展。质谱成像技术通过对冰冻组织切片表面的质谱扫描可以快速直观地得到组织中的分子,如蛋白、多肽等分布信息。采用质谱成像技术对人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切片及癌旁组织切片进行研究,对基质覆盖方式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初步建立了以质谱成像法寻找非小细胞肺癌中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在-20℃制备10μm的冰冻组织切片,用15g·L^-1的α-腈基-4-羟基肉桂酸(含0.1%三氟乙酸)的50%乙腈水溶液,以气流辅助喷洒的方式覆盖在组织切片表面,循环10次,置于干燥器中待干后,用正离子反射式和线性模式分别进行质谱扫描。通过对来自3位患者的10对肺癌/癌旁组织研究,结果表明,癌组织中有m/z3000~3500范围内的特征性簇峰出现。质谱成像技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能够直观地在分子水平上反映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间的差异,有望进一步提高肺癌临床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非小细胞肺癌 质谱成像 组织切片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周围型肺腺癌病理组织分化及亚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罗强 邓红梅 +4 位作者 罗新民 余港正 赵亚琴 王慧茹 彭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腺癌的CT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CT征象与病理组织分化及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岳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周围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肿瘤边缘(分叶征、毛刺征)...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腺癌的CT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CT征象与病理组织分化及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岳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周围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肿瘤边缘(分叶征、毛刺征)及内部征象(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等特点。结果95例患者中浸润性肺腺癌70例,其中附壁型12例、腺泡型39例、乳头型10例、实体型9例;非浸润性25例;低分化40例,中高分化55例。4种病理亚型肺腺癌患者中,以实体型直径最长,其他类型从长到短依次为乳头型、腺泡型、附壁型(P<0.05);腺泡型、实体型分叶征显著高于附壁型、乳头型;腺泡型空气支气管征显著高于附壁型、乳头型及实体型(P<0.05),而空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中低分化周围型肺腺癌肿瘤直径多>3 cm,呈不规则形,CT扫描以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多见,中高分化周围型肺腺癌则相反,两者上述CT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及空气支气管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病理亚型周围型肺腺癌的MS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周围型肺腺癌病理亚型、组织分化程度的预测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腺癌 病理组织分化 病理亚型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对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志良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用于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确诊的108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结缔组织病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16排螺旋CT高分...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用于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确诊的108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结缔组织病组,并选取同期接受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16排螺旋CT高分辨扫描与肺密度测定,对比不同CT检查方式检出肺间质病变的情况,同时对比两组经螺旋CT肺密度的测定结果。结果108例结缔组织病患者经肺高分辨扫描分期发现,1期检出率最高,为47.22%,其次为0期(28.70%)、2期(15.74%)、3期(8.33%);108例结缔组织病患者经CT检查其肺密度发现,B区检出率最高,为67.59%,其次为C区(21.30%)及A区(11.11%);多层螺旋CT肺密度测定对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总检出率高于肺高分辨扫描(P<0.05),且结缔组织病组多层螺旋CT肺密度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有理想的应用价值,且多层螺旋CT肺密度检测诊断的敏感性优于肺部高分辨扫描,因其具有的可重复性、客观性、无创性,可作为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的首选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 16排螺旋CT 肺部高分辨扫描 肺密度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