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generalized model for estimation of aerodynamic forces and moments for irregularly shaped bodies 被引量:1
1
作者 Elvedin Kljuno Alan Catovic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69-389,共21页
A novel method for estimation of an aerodynamic force and moment acting on an irregularly shaped body (such as HE projectile fragments) during its flight through the atmosphere is presented. The model assumes that fra... A novel method for estimation of an aerodynamic force and moment acting on an irregularly shaped body (such as HE projectile fragments) during its flight through the atmosphere is presented. The model assumes that fragments can be approximated with a tri-axial ellipsoid that has continuous surface given as a mathematical function.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with CFD data for a tri-axial ellipsoid and verified using CFD data on aerodynamic forces and moments acting on an irregularly shaped fragment.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method is that it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 a modeling that does not require a cumbersome CFD simulation results for estimation of fragment dynamic and kinematic parameters. Due to this advantage, the model can predict the fragment motion consuming a negligible time when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time consumed by CFD simulations. Parametric representation (generalization) of the fragment geometrical data and the conditions provides the way to analyze various correlations and how parameters influence the dynamics of the fragment fl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force aerodynamic moment FRAGMENTS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Aerodynamic Loads and Load Effects on the Dynamics of a Floating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被引量:1
2
作者 Zhengshun Cheng Puyang Zhang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7年第6期555-561,共7页
The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wind farms in deep water favors floating wind turbine designs, but floating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high cost of energy(CoE).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he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wind farms in deep water favors floating wind turbine designs, but floating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high cost of energy(CoE).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designs to reduce the CoE is thus desirable, such as floating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VAWT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erodynamic loads and load effects of a two-bladed floating VAWT supported by a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Fully coupled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using the time-domain aero-hydro-servo-elastic code SIMO-RIFLEX-AC. It is found that thrust, lateral force, and aerodynamic torque vary considerably and periodically with the rotor azimuth angle. However, the variation in the generator torque can be alleviated to some extent by the control strategy applied. Moreover, the variations of platform motions and tensions in the mooring lines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urbulent winds, whereas those of tower-base bending moments are not. The towerbase bending moments exhibit notable two-per-revolution(2P)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ATING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aerodynamic LOAD LOAD effect Aero-hydro-servo-elastic
下载PDF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st with Membrane Attachment on Cretaceous Pterodactyloid Nyctosaurus 被引量:2
3
作者 XING Lida WU Jianghao +2 位作者 LU Yi Lü Junchang JI Q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5-32,共8页
The Nyctosaurus specimen K J1 was reconstructed under the hypothesis that there is a membrane attached to the crest; the so-called headsail crest. The aerodynamic forces and moment acting on the headsail crest were an... The Nyctosaurus specimen K J1 was reconstructed under the hypothesis that there is a membrane attached to the crest; the so-called headsail crest. The aerodynamic forces and moment acting on the headsail crest were analyzed. It was shown that K J1 might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headsail crest relative to the air current as one way to generate thrust (one of the aerodynamic forces, used to overcome body drag in forward flight) and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thrust and moment could vary with the gesture angle and the relative location between the aerodynamic center of the headsail crest and body's center of gravity. Three scenarios were tested for comparison: the crest with membrane attachment, the crest without membrane attachment and the absence of a cranial crest. It was shown that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creasing, maintaining and decreasing thrusts and moment) would have almost disappear in flight for the crest without membrane attachment and was non-existent without the cranial crest. It is suggested from aerodynamics evidence alone that Nyctosaurus specimen KJ1 had a membrane attached to the crest and used this reconstructed form for auxiliary flight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forces and moment flight dynamic Nyctosaurus headsail crest
下载PDF
Aerodynamic force and moment measurement of 10°half-angle cone in JF12 shock tunnel 被引量:6
4
作者 Yunfeng LIU Yunpeng WANG +2 位作者 Chaokai YUAN Changtong LUO Zonglin JI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983-987,共5页
An aerodynamic force and moment measurement was conducted in JF12 long-testduration detonation-driven shock tunnel of Institute of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The test duration of JF12 is 100–130 ms.The nom... An aerodynamic force and moment measurement was conducted in JF12 long-testduration detonation-driven shock tunnel of Institute of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The test duration of JF12 is 100–130 ms.The nominal Mach number is 7.0 and the exit diameter of the contoured nozzle is 2.5 m.The total enthalpy is 2.5 MJ/kg which duplicates the hypersonic flight conditions of Mach number 7.0 at 35 km altitude.The test model is the standard aerodynamic force model of 10° half-angle sharp cone.The length of the test model is 1500 mm and the weight is 57 kg.The aerodynamic forces were measured with a six-component strain balance.The angles of attack were set to be à5°,0°,5°,10° and 14°,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100–130 ms test duration,the signals of strain balance have 3–4 complete vibration cycles.So,the aerodynamic forces and moments can be obtained directly by averaging the signals of balance without acceleration compensation.The force measurement error of repeatability of JF12 is less than 2%.The aerodynamic force coefficients of JF12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hypersonic wind tunnels.For this test model at Mach number 7.0 and total enthalpy of 2.5 MJ/kg,the real-gas effects on aerodynamic force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very evid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force and moment measurement 10° half-angle cone model JF12 Real-gas effects Shock tunnel
原文传递
时速400 km高速列车通过隧道诱发车体横向振动的气动机制研究
5
作者 谢新雨 盖杰 +1 位作者 马瑶 梅元贵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7-1490,共14页
为研究列车以更高速度通过双线隧道时,由于列车和隧道形成的几何空间为非对称空间,列车两侧空气非对称流动,隧道内复杂的压力环境作用至车体两侧和列车尾涡引起的车厢两侧压力变化、列车车体表面压力波动与气动力相互关系和车体振动频... 为研究列车以更高速度通过双线隧道时,由于列车和隧道形成的几何空间为非对称空间,列车两侧空气非对称流动,隧道内复杂的压力环境作用至车体两侧和列车尾涡引起的车厢两侧压力变化、列车车体表面压力波动与气动力相互关系和车体振动频谱特征,采用三维非定常可压缩流动N-S方程和IDDES湍流模型,建立时速400 km高速列车1∶1的8节编组空气动力学仿真模型,使用重叠网格技术模拟列车与隧道之间的相对运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内行驶的列车在隧道压力波作用下会使车厢两侧出现压差和侧向力幅值的大范围变化,且变化程度由头车向尾车逐渐增大;2)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的尾流区存在1对反向涡旋;3)尾车明线段涡脱落主频率为2.002 Hz,隧道内运行时,涡脱落频率为3.003 Hz;4)列车在明线或隧道内运行,车体气动侧向力和摇头力矩引起的车体振动频率为2.002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速400 km高速列车 双线隧道 列车车体表面压力波动 车体气动侧向力 摇头力矩 尾流 涡脱频率 横向振动
下载PDF
典型钢混Π型主梁断面的涡振特性及其响应预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艳 彭峥权 +1 位作者 李凯 胡朋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3年第4期91-102,共12页
为研究Π型主梁断面的涡振特性及预测其响应,以某大跨钢混Π型梁斜拉桥为背景,在风洞中测试了不同质量与不同阻尼比的主梁涡振特性,通过自由振动试验识别了主梁的动力参数,并提取了不同风速下主梁的幅变阻尼比及幅变频率.进一步,基于幅... 为研究Π型主梁断面的涡振特性及预测其响应,以某大跨钢混Π型梁斜拉桥为背景,在风洞中测试了不同质量与不同阻尼比的主梁涡振特性,通过自由振动试验识别了主梁的动力参数,并提取了不同风速下主梁的幅变阻尼比及幅变频率.进一步,基于幅变气动导数建立了主梁的涡激力模型,同时通过涡激力模型实现了不同阻尼比下主梁涡振振幅及涡振区间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钢混Π型主梁在不同风速范围内竖向模态参数呈现不同的发展规律,可划分为5个风速区间;基于Scanlan自激力模型建立了只包含H_(1)和H_(4)两个气动导数的涡激力模型,通过与风洞试验的涡振振幅和涡振区间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涡激力模型及其涡振气动导数方法的正确性,同时与不同阻尼比下的风洞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涡激力模型具有普适性.研究结论可为Π型主梁断面的涡振机理与涡激力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型主梁 模态阻尼比 气动导数 涡激力模型 响应预测
下载PDF
轧机轧制力的改进训练策略深度神经网络预测
7
作者 于飞 于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0,共5页
为了提高双机架炉卷轧机的轧制力预测精度,提出了具有快速而高效训练策略的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方法。介绍了双机架炉卷轧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轧制力影响参数。在深度神经网络基础上,使用随机小批量的样本选取法,提高深度神经网络训练速度... 为了提高双机架炉卷轧机的轧制力预测精度,提出了具有快速而高效训练策略的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方法。介绍了双机架炉卷轧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轧制力影响参数。在深度神经网络基础上,使用随机小批量的样本选取法,提高深度神经网络训练速度;提出自适应矩估计梯度优化算法,用于解决传统训练方法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从而给出了改进训练策略的深度神经网络轧制力预测方法。经轧制实验验证,改进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为226.15s,而传统网络的训练时间为862.93s;改进网络的预测误差绝大部分控制在3%以内,而传统网络的预测误差绝大部分控制在5%以内。以上数据表明,改进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均远优于传统深度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轧制力预测 自适应矩估计梯度优化 随机小批量梯度下降法
下载PDF
壁温对类HTV-2飞行器气动力计算的影响
8
作者 陶善聪 周毅 时晓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0-257,共8页
数值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定常飞行时,需要给定壁面合适的温度条件以得到足够精确的预测结果。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风洞吹风试验与高空真实飞行时的壁面温度特性显著不同,分析了两类不同条件下数值模拟中壁面温度条件的选取问题。采用数... 数值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定常飞行时,需要给定壁面合适的温度条件以得到足够精确的预测结果。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风洞吹风试验与高空真实飞行时的壁面温度特性显著不同,分析了两类不同条件下数值模拟中壁面温度条件的选取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研究了壁面温度在风洞试验状态和高空飞行状态下对类HTV-2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性能和边界层内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风洞试验条件下和高空飞行状态的壁面温度影响气动力机理不同导致壁面温度条件选取准则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气动力预测 壁温 CFD
下载PDF
基于分离涡方法的高速列车横风非定常气动特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郗艳红 毛军 +1 位作者 高亮 杨国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9-1139,共11页
采用分离涡方法模拟恒定风场中高速列车绕流的非定常流动,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车辆气动特性的瞬态性质。结果表明:在恒定来流中,列车的背风侧和尾车的尾迹区存在着强度不同、空间几何尺度各异并随时间随机变化和脉动的分离涡;各节车辆... 采用分离涡方法模拟恒定风场中高速列车绕流的非定常流动,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车辆气动特性的瞬态性质。结果表明:在恒定来流中,列车的背风侧和尾车的尾迹区存在着强度不同、空间几何尺度各异并随时间随机变化和脉动的分离涡;各节车辆的非定常气动荷载的时均值与按整场定常流动计算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但瞬态荷载峰值却比时均值高出较多;振幅频谱和功率谱密度的最大峰值所对应的频率不尽相同,但都集中在0~4 Hz内,处于某些列车部件的固有频率范围内。头车的横向力和倾覆力矩的分布频率范围较大,与车体自身频率耦合的范围较宽,横风气动安全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横风 气动力/力矩 功率谱密度 分离涡模拟
下载PDF
横风作用下高速列车转向架非定常空气动力特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郗艳红 毛军 +1 位作者 高亮 杨国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05-1714,共10页
针对CRH型动车组的真实外形,采用分离涡数值计算方法,对横风中高速列车转向架的非定常空气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得到各个转向架气动荷载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以及转向架周围非定常流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横风中高速列车转向架处流场非常... 针对CRH型动车组的真实外形,采用分离涡数值计算方法,对横风中高速列车转向架的非定常空气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得到各个转向架气动荷载的时域特性、频域特性以及转向架周围非定常流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横风中高速列车转向架处流场非常紊乱,伴生出许多分离涡;转向架所受的空气动力存在非常明显的非定常性;各个转向架空气动力的功率谱密度存在明显峰值,若转向架或转向架中某些弹性体的固有频率与它们耦合,则易出现共振进而失稳的情况。本研究可以为高速列车局部减阻优化设计和提高高速列车自身的抗风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架 横风 功率谱密度 非定常空气动力 高速列车
下载PDF
减少风力机转矩波动的异步变桨控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窦真兰 施刚 +2 位作者 曹云峰 凌志斌 蔡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6-245,共10页
为了减少大型风力机的风轮转矩波动,本文根据风剪切、塔影和湍流对风轮转矩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异步变桨控制策略,即独立地对每个桨叶的桨距角进行控制,从而改变了桨叶上气动力产生的摆振力矩,减少了风轮转矩的波动和桨叶上的不... 为了减少大型风力机的风轮转矩波动,本文根据风剪切、塔影和湍流对风轮转矩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异步变桨控制策略,即独立地对每个桨叶的桨距角进行控制,从而改变了桨叶上气动力产生的摆振力矩,减少了风轮转矩的波动和桨叶上的不平衡载荷;同时采用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策略设计异步变桨控制器。仿真结果不仅验证了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的异步变桨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而且证明采用该异步变桨控制系统不但减少了风轮转矩被动,还减少了桨叶上挥舞力矩的波动、偏航力矩波动和俯仰力矩波动,有效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组各部件的疲劳载荷,对今后实际风场中异步变桨控制系统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轮转矩波动 气动力 摆振力矩 异步变桨控制 单神经元自适应PID
下载PDF
弯掠动叶对跨声压气机非定常气动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毛明明 宋彦萍 王仲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33-2036,共4页
对一单级跨声压气机设计工况采用弯掠动叶前、后的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动叶弯掠对压气机叶片非定常气动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叶弯掠后,动、静叶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时均值由于叶片负荷大小及分布的不同变化而产生不... 对一单级跨声压气机设计工况采用弯掠动叶前、后的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动叶弯掠对压气机叶片非定常气动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叶弯掠后,动、静叶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时均值由于叶片负荷大小及分布的不同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由于动叶对下游静叶的尾迹和二次流干扰远强于动叶所受到的下游静叶的势流干扰,静叶的气动负荷发生较大波动;弯掠动叶减轻了端壁损失并且减弱了顶部泄漏涡强度和根部角区分离,从而减弱了对下游静叶的非定常干扰,这使得静叶各气动参数的波动幅值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压气机 弯掠动叶 气动力 气动力矩 非定常干扰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风洞多天平测力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舒海峰 许晓斌 孙鹏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3,共5页
在同一次试验中通过安装多台天平测量多个部件气动力,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并可以降低试验成本、提高试验效率。多天平测力技术在亚跨超声速风洞中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高超声速风洞中,由于模型尺寸小、来流温度高... 在同一次试验中通过安装多台天平测量多个部件气动力,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并可以降低试验成本、提高试验效率。多天平测力技术在亚跨超声速风洞中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高超声速风洞中,由于模型尺寸小、来流温度高,多天平的布局比较困难,所以目前国内在高超声速风洞中进行的多天平测力试验相对较少。为满足型号研制的需要,在CARDC超高速所的Φ1m高超声速风洞上开展了多天平测力试验技术研究。选取某飞行器的3个控制舵为研究对象。针对试验模型径向尺寸小,而轴向尺寸相对较大的特点,确定采用铰链力矩天平轴线与测量舵转轴互相垂直的"纵轴式"布局方式;采用合理的小型化六分量天平结构形式,升降舵天平测量元件的长、宽、高尺寸为20mm×20mm×25mm;为更加真实地模拟天平的工作状态,设计了专用的加载头,并采用单元加载和组合加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校准,校准结果表明,天平主要分量的静校准度均在0.7%以内;在采取温度补偿措施之后,零点漂移明显减小;采用了天平-舵偏角变换装置一体化设计,有效提高了定位和安装精度。在Φ1m高超声速风洞上开展的Ma=5条件下的风洞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多天平测力试验技术是可行的,可以应用到高超声速风洞测力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风洞 铰链力矩天平 方向舵 升降舵 气动力测量
下载PDF
面向轨迹预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翟岱亮 雷虎民 +1 位作者 李海宁 周觐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5-120,134,共7页
为了给高超声速轨迹预测问题提供先验知识,研究了面向轨迹预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性能分析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高超声速再入滑翔飞行器的基本性能,从拦截的角度分析了对其滑翔段进行轨迹预测的必要性。其次,以HTV-2为例,采用斜激波... 为了给高超声速轨迹预测问题提供先验知识,研究了面向轨迹预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性能分析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高超声速再入滑翔飞行器的基本性能,从拦截的角度分析了对其滑翔段进行轨迹预测的必要性。其次,以HTV-2为例,采用斜激波理论、活塞理论、Prandtl-Meyer方程及粘性力工程计算方法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环境下飞行器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建模。然后,对目标机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较一致,证明了建模仿真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基于以上建模仿真,给出了一组适用于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目标跟踪和轨迹预测的气动参数,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为下一步研究基于拦截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轨迹预测 气动力 滑翔 HTV-2
下载PDF
加筋土式挡风墙优化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凤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9,共4页
研究目的:使车辆受到的气动力减小及挡风墙建设施工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研究方法:采用二维粘性不可压缩雷诺平均应力方程,在横风风速为35.1 m/s时,路堤高度、挡风墙高度、设置位置不同条件下,对加筋土式挡风墙背风侧车辆的气动力进行... 研究目的:使车辆受到的气动力减小及挡风墙建设施工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研究方法:采用二维粘性不可压缩雷诺平均应力方程,在横风风速为35.1 m/s时,路堤高度、挡风墙高度、设置位置不同条件下,对加筋土式挡风墙背风侧车辆的气动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确定了挡风墙最佳高度和最佳设置位置随路堤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随着路堤高度的增大,挡风墙最佳高度不断的减小,但减小的幅度越来越小,而挡风墙的最佳设置位置变化幅度较小,基本在3.4~3.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风墙 倾覆力矩 数值模拟 气动力 最佳高度 最佳设置位置
下载PDF
仿蝉翅膀气动力及扭矩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颜幸尧 朱善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6-604,共9页
为仿蝉微飞行器(MAV)设计了一款翅展33 mm的翅膀,并采用准静态模型对该翅膀的气动力及扭矩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还分析了以上特性与攻角幅度之间的关系.力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超前模式典型拍动参数下,一对翅膀能提供26 g左右的平均升... 为仿蝉微飞行器(MAV)设计了一款翅展33 mm的翅膀,并采用准静态模型对该翅膀的气动力及扭矩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还分析了以上特性与攻角幅度之间的关系.力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超前模式典型拍动参数下,一对翅膀能提供26 g左右的平均升力,足于平衡质量为十几克的仿蝉微飞行器;同时提供合适的剩余升力供机动.扭矩仿真结果表明,翅膀转动模式对转动扭矩的影响很大,而对拍动扭矩影响较小;攻角幅值对转动和拍动扭矩的影响均比较大,但是超前模式下的转动扭矩却几乎不受攻角幅值的影响.为检验仿真结果的可信度,与相关文献类似实验的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仿真所得气动力曲线与相比较的实验结果曲线形状相似,特征点位置和幅度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翅膀 气动力 扭矩 微飞行器(MAV)
下载PDF
BAT子弹药气动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苗苗 顾晓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为了研究BAT子弹药的气动特性,利用Flunet软件进行了飞行模拟,得到了不同攻角和马赫数条件下的力和力矩系数以及弹体表面压力分布情况,用Matlab对得到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各系数与攻角和马赫数的数学关系式,结果表明:力系数和力矩系数... 为了研究BAT子弹药的气动特性,利用Flunet软件进行了飞行模拟,得到了不同攻角和马赫数条件下的力和力矩系数以及弹体表面压力分布情况,用Matlab对得到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各系数与攻角和马赫数的数学关系式,结果表明:力系数和力矩系数与马赫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指数关系,这种数学关系可以作为计算BAT子弹药气动参数的一种简便算法。仿真结果为进一步的弹道特性研究以及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系数 力矩系数 BAT子弹药 气动仿真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翼气动参数预测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昕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7-71,共5页
飞机机翼颤振是气动弹性力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抑制机翼的颤振,首先需要对气动力参数进行计算或预测,而常规的方法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鉴于飞机的气动力参数的非线性及迟滞效应,提出应用RBF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缩短机翼在作正弦运... 飞机机翼颤振是气动弹性力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抑制机翼的颤振,首先需要对气动力参数进行计算或预测,而常规的方法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鉴于飞机的气动力参数的非线性及迟滞效应,提出应用RBF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缩短机翼在作正弦运动时的参数计算时间。利用CFD软件和历史计算数据,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改进方法可预测出给定参数范围之内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且误差很小,证明了上述方法在气动力分析预测领域的可行性,可为飞机机翼气动特性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浮振动 气动力 径向基函数 参数预测
下载PDF
主向力作用下压电测力仪内部侧向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军 邵恒昆 +2 位作者 李新阳 于婧 任宗金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37,共5页
由4个三向压电测力单元组成的四点支撑式压电测力仪被广泛应用于六维力测量领域,在测力仪设计阶段,需要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校核以确保测力仪性能符合要求。测力仪受主向力时,各个测力单元会产生侧向力输出,过大的侧向力输出不会影响测力... 由4个三向压电测力单元组成的四点支撑式压电测力仪被广泛应用于六维力测量领域,在测力仪设计阶段,需要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校核以确保测力仪性能符合要求。测力仪受主向力时,各个测力单元会产生侧向力输出,过大的侧向力输出不会影响测力仪侧向力侧向精度,但会限制测力仪的量程。文中主要针对压电测力仪受主向力时各个压电测力单元侧向力输出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将测力仪模型等效为多点弹性支撑板模型,基于有限元分析获得其受主向力时模型受力状态,通过力矩计算与力矩平衡原理获得各个测力单元侧向力输出。对压电测力仪进行主向力加载实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际实验结果非常接近,证明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该计算方法通用性强,使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速度快,设置简单,有效提高了侧向力计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测力仪 侧向力预测 弹性支撑板 力矩平衡原理
下载PDF
复合材料夹层连接螺栓拧紧力矩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黄金昌 王晓冬 《飞机设计》 2009年第2期32-35,40,共5页
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层在不同类别湿装配状态下连接螺栓的拧紧力矩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试验研究。给出了湿装配状态下复合材料夹层连接螺栓的部分拧紧力矩数值范围,这些数值可以作为工程应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拧紧力矩 预紧力 疲劳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