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ey forewarning and prediction for mine water inflowing catastrophe periods
1
作者 马其华 曹建军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7年第4期467-470,共4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rey system, established GM (1, 1) grey catastrophe predict model for the first time in order to forecast the catastrophe periods of mine water inflowing (not the volume of water inflow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rey system, established GM (1, 1) grey catastrophe predict model for the first time in order to forecast the catastrophe periods of mine water inflowing (not the volume of water inflowing). After establishing the grey predict system of the catastrophe regularity of 10 month-average volume of water inflowing, the grey forewarning for mine water inflowing catastrophe periods was established which was used to analyze water disaster in 400 meter level of Wennan Colliery. Based on residual analysis, it shows that the result of grey predict system is almost close to the actual value. And the scene actual result also shows the reliability of prediction. Bo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scene actual result indicate feas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of grey catastrophe predic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theory mine water inflowing catastrophe periods grey forewarning and prediction GM(1 1 grey prediction model residual analysis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the maximum water inflow in Pingdingshan No.8 mine based on grey system theory
2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2年第1期55-59,共5页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water inflow of mines, this paper built a new initial GM(1, 1) model to torecast the maximum water inflow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new information. The effect of the new init...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water inflow of mines, this paper built a new initial GM(1, 1) model to torecast the maximum water inflow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new information. The effect of the new initial GM(1, 1) model is not ideal by the concrete example.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aking the sum of the square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lculated sequences and the original sequences, an optimized GM(1, I)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a new prediction method which can predict the maximum water inflow accurately. It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guide- line of prevention primarily, bu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standards to managers on making prevention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on maximum water inflow grey system theory GM(1 1) model
下载PDF
大跨度高埋深地下洞室群开挖后涌水量预测
3
作者 李睿 周洪福 +3 位作者 李树武 巨广宏 刘万林 唐文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后的涌水量预测对于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预测地下洞室群开挖后的涌水量,以提供排水防渗设计参考,以新疆某抽水蓄能电站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地下水活动特征、钻孔压水试验成果... 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后的涌水量预测对于地下工程的安全施工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预测地下洞室群开挖后的涌水量,以提供排水防渗设计参考,以新疆某抽水蓄能电站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地下水活动特征、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岩体结构面发育情况等方面分析坝址区岩体的渗透特性。为体现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分别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和数值分析法对地下洞室群开挖后的地下水渗流场变化和正常涌水量进行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洞室群开挖后具有明显的渗漏和排水作用,主厂房承担了洞室群渗流的大部分涌水量,最易发生渗透破坏变形的部位位于洞室开挖线边角处。地下水动力学法和数值分析法预测的洞室群开挖后的正常涌水量分别为7442.88 m^(3)/d和7218.32 m^(3)/d,结果误差为3.1%,两者预测结果吻合较好。基于工程安全角度考虑,选取地下水动力学法佐藤邦明经验式计算结果7442.88 m^(3)/d作为该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后正常涌水量预测值。分析成果可为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施工及排水防渗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洞室群 数值分析 渗流场 地下水动力学法 涌水量预测
下载PDF
富水岩溶地区隧道涌水预测与施工处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洪 田娇 +3 位作者 欧阳淋旭 欧雪峰 张学民 曾晓辉 《建筑技术》 2024年第9期1090-1093,共4页
针对贵州某隧道施工过程中遭遇一处连通地下暗河的大型溶洞引起隧道内大规模涌水的灾害进行研究,结合水文地质情况对涌水量进行预测和分析后,现场先对岩溶水进行初步释压,后采用水泥砂浆分步回填隧道上伏溶腔以封堵岩溶出水口;进一步采... 针对贵州某隧道施工过程中遭遇一处连通地下暗河的大型溶洞引起隧道内大规模涌水的灾害进行研究,结合水文地质情况对涌水量进行预测和分析后,现场先对岩溶水进行初步释压,后采用水泥砂浆分步回填隧道上伏溶腔以封堵岩溶出水口;进一步采用集水管引排岩溶水的方式对剩余地下水进行二次加强处理,同时将集水管与隧道外侧的泄水洞相连,二者构成一套完整的引排水系统的处治手段。采用堵排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地达到涌水处置目的,确保了隧道的安全施工,可为类似地层的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富水岩溶 涌水量预测 溶洞溶腔
下载PDF
相空间重构后矿井涌水量序列地质学含义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林 贺奇 +4 位作者 王树威 王心义 王冲 薛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2,共10页
目的为了确定相空间重构矿井涌水量序列的地质学含义并提高涌水量预测精度,方法以王行庄矿为例,在涌水量序列相空间重构后,对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与涌水量主控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ENN... 目的为了确定相空间重构矿井涌水量序列的地质学含义并提高涌水量预测精度,方法以王行庄矿为例,在涌水量序列相空间重构后,对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与涌水量主控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ENN)的涌水量预测模型。结果结果表明:相空间的嵌入维数等于矿井涌水量主控因素个数;相空间的第1,2,4,5,6列向量分别与C_(2)tL_(7-8)含水层水位埋深、O_(2)m+Є_(3)ch含水层水位埋深、采空区面积、C_(2)tL_(1-4)含水层水位埋深、开拓长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第3列与不易量化的其他综合因素有关;构建的Chaos-ENN涌水量预测模型在王兴庄矿的预测精度达到97.91%。结论涌水量序列重构后相空间的列向量具有明确的地质学含义。利用混沌理论可以量化涌水量预测模型中ENN输入层的个数及取值,所以仅需涌水量序列值就可以建立矿井涌水量预测的Chaos-ENN模型,该模型解决了涌水量预测中存在的主控因素难以确定和不易量化的难题,且预测精度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文系统 相空间重构 涌水量主控因素 混沌特征 Chaos-ENN预测模型
下载PDF
彬长大佛寺矿井涌水量时序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恩科 徐林啸 荣统瑞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500,共11页
为提高矿井涌水量预测精度,解决矿井涌水量预测无法及时响应动态变化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模态分解和深度学习的矿井涌水量多因素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主控因素,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卷积长短... 为提高矿井涌水量预测精度,解决矿井涌水量预测无法及时响应动态变化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模态分解和深度学习的矿井涌水量多因素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主控因素,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对高、低频模态分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对比不同时序预测模型,变分模态分解可以有效捕捉时序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提供了更加准确的长期时序数据预测能力;经过鲸鱼优化、贝叶斯优化算法对不同频率模态分量的处理,有效降低了高频部分的无序性、复杂性并优化了较为线性、缓慢的低频部分;验证了矿井涌水量时序预测中的变分模态深度学习组合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预测精度满足生产需求。该理论丰富了矿井涌水量时序预测方法,对煤矿水害预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解 深度学习 时间序列 多因素序列降维 矿井涌水量预测
下载PDF
煤矿充水因素评价及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崔耀明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含水层、老窖水以及采空区积水等水源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威胁。以山西省某煤矿为例,分析充水因素,并对采用富水系数比拟法对涌水量进行预测,有利于煤矿防治水工作开展,对井下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矿井充水因素 涌水量预测 水文地质条件
下载PDF
内蒙古母杜柴登煤矿3^(-1)煤充水条件及矿井涌水量预测
8
作者 李本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9期40-43,共4页
母杜柴登煤矿矿井涌水量大,且属于高矿化度水,面临着大量疏排矿井涌水和矿井水地面处理的压力。在分析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认为开采3^(-1)煤层时,矿井水来源于3^(-1)煤顶板─直罗组底界砂岩含水层,包括直罗组底部中、粗粒... 母杜柴登煤矿矿井涌水量大,且属于高矿化度水,面临着大量疏排矿井涌水和矿井水地面处理的压力。在分析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认为开采3^(-1)煤层时,矿井水来源于3^(-1)煤顶板─直罗组底界砂岩含水层,包括直罗组底部中、粗粒砂岩含水层和3^(-1)煤顶板延安组三段砂岩含水层。运用大井法和达西定律计算的30209工作面涌水量分别为931m^(3)/h、919m^(3)/h,与实际接近。研究可为工作面侧向注浆封堵(含水层改造)、帷幕截流减量的可行性和减量程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防治 充水条件分析 矿井涌水量预测 母杜柴登煤矿
下载PDF
基于SSA-CG-Attention模型的多因素采煤工作面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丁莹莹 尹尚先 +6 位作者 连会青 刘伟 李启兴 祁荣荣 卜昌森 夏向学 李书乾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矿井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对确保矿山安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基于钻孔水位和微震能量数据与涌水量的强关联性,选择其作为多因素特征变量,提出SSA-CG-Attention多因素矿井工作... 矿井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对确保矿山安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基于钻孔水位和微震能量数据与涌水量的强关联性,选择其作为多因素特征变量,提出SSA-CG-Attention多因素矿井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在门控循环单元(GatedRecurrentUnit,GRU)提取时序特征的基础上,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CNN)融合形成新的网络结构提取数据的有效非线性局部特征,并且加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在预测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输入元素上,提高模型的准确性。最后通过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模型参数,避免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将提出的模型分别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LSTM、GRU单因素涌水量预测模型以及MLP、SLP、SVR、LSTM、GRU、SSA-LSTM、SSA-GRU多因素涌水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SA算法以最少迭代次数快速寻优,避免了局部最优解的缺陷;SSA-CG-Attention多因素涌水量预测模型整体预测指标绝对误差(E_(MA))、均方根误差(E_(RMS))以及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_(MAP))分别为5.24 m^(3)/h、7.25 m^(3)/h、6%,指标方差和为8.90。相较于其他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相较于单因素涌水量预测模型,多因素涌水量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更加稳定。研究结果为矿井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对矿井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及防控有着借鉴与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量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多因素预测 微震能量
下载PDF
隧道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兴波 李俊 +2 位作者 李雁冰 魏祥 黄晓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6-174,184,共10页
预测隧道涌水量对于保障隧道施工安全、进度、洞室稳定和人身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预测方法,但是存在不同适用条件,根据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选取恰当的方法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对解析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数值法、随... 预测隧道涌水量对于保障隧道施工安全、进度、洞室稳定和人身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预测方法,但是存在不同适用条件,根据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选取恰当的方法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对解析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数值法、随机性数学模型预测法等多种涌水量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了当前涌水量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向。结果表明:解析公式法应用简单,但结果偏差较大;经验公式法源于工程案例总结,适用于相似条件下隧道涌水量预测;数值法通过数学模型模拟,可以解决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涌水量预测,但对勘察设计阶段获取的水文地质参数提出更高的要求;随机性数学模型方法需要大量数据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其他方法主要依赖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同位素分析法等手段,通过科学分析来识别并判断地下水量及其流动通道的地质特征,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和详尽的地下勘探结果作为依据。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涌水量预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涌水量预测 经验公式预测 解析公式预测 数值法预测 随机性数学模型预测 复杂地质条件
下载PDF
基于降雨量数据的程潮铁矿涌水量时序性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明星 任高峰 +3 位作者 吴文博 鲁习奎 李吉民 张聪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219,共8页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必然形成大范围的地表塌陷区,所分布的导水裂隙将导致大量的地表降水向下渗透,引起巷道涌水量骤增,程潮铁矿现已进入-500 m开采水平,大气降雨与崩落法开采所引发的裂隙持续动态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因...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必然形成大范围的地表塌陷区,所分布的导水裂隙将导致大量的地表降水向下渗透,引起巷道涌水量骤增,程潮铁矿现已进入-500 m开采水平,大气降雨与崩落法开采所引发的裂隙持续动态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因此,为科学准确地预测井下涌水量,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以降雨量为输入数据的涌水量灰色GM(1,2)时序性预测模型。以程潮铁矿2019—2021年的降雨量、涌水量实际数据为训练样本,充分考虑崩落法开采对上覆岩体的持续影响,引入时序性系数K对模型进行优化,最终建立的灰色GM(1,2)时序性预测模型与传统的GM(1,2)预测模型相比,预测精度平均提高了7.79%。运用该模型对2022年的涌水量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其旱、雨两季的预测精度分别为93.51%、93.58%,预测效果较好。研究成果是通过地表降雨量数据直接预测矿山井下涌水量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涌水量预测 灰色系统理论 GM(1 2)模型 时序性系数
下载PDF
基于CEEMDAN和改进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工作面涌水量预测研究
12
作者 丁莹莹 尹尚先 +4 位作者 连会青 卜昌森 刘伟 夏向学 周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为提高采煤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准确度,收集大量工作面涌水量观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将涌水量稳定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考虑在内,提出1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完全自适应模态分解算法(CEEMDAN)和改进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工作面涌水量预... 为提高采煤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准确度,收集大量工作面涌水量观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将涌水量稳定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考虑在内,提出1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完全自适应模态分解算法(CEEMDAN)和改进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CEEMDAN处理涌水量数据,构建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并行级联而成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对工作面涌水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与真实数据相差更小,平均绝对误差为6.36 m 3/h,均方根误差为10.6 m 3/h,模型拟合系数为0.95,更适用于工作面涌水量预测。研究结果可为矿井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量预测 时间序列预测 混合模型 经验模态分解 麻雀搜索算法
下载PDF
煤矿充水因素评价及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文华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88-189,223,共3页
为真实掌握煤矿的涌水量和充水条件,在对煤矿水文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充水条件和充水因素进行评价,得出煤矿的充水通道主要为导水裂隙带,基于层次分析得出通道条件的权重因子为0.2667最大,为该煤矿的充水的首要条件;在对煤矿历年涌... 为真实掌握煤矿的涌水量和充水条件,在对煤矿水文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充水条件和充水因素进行评价,得出煤矿的充水通道主要为导水裂隙带,基于层次分析得出通道条件的权重因子为0.2667最大,为该煤矿的充水的首要条件;在对煤矿历年涌水量观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大井法对涌水量进行预测,综合分析最终得出该煤矿正常涌水量为462 m^(3)/h,最大涌水量为693 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量预测 通道条件 水文地质 导水裂隙带 大井法
下载PDF
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比较及算法选择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月娥 张伟锋 +1 位作者 张金平 程小勇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4期25-30,共6页
隧道涌水是隧道建设及后期运营中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准确预测涌水量大小将为隧道设计及施工提供关键参数,因此隧道涌水量预测尤为重要。通过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中的解析法(包括裘布依公式、古德曼公式等),结合数值模拟方法,以隧道导... 隧道涌水是隧道建设及后期运营中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准确预测涌水量大小将为隧道设计及施工提供关键参数,因此隧道涌水量预测尤为重要。通过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中的解析法(包括裘布依公式、古德曼公式等),结合数值模拟方法,以隧道导水断层为研究重点,对地处莲花山断裂带鸿图特长隧道典型段落(K91+634~K93+512)的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同时,利用已开挖段实测涌水量数值,将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各计算方法的适配性,并优化计算算法。研究表明,裘布依承压含水层公式预测与实际涌水量最为接近,鸿图特长隧道典型段落(K91+634~K93+512)的预测最大涌水量为119000 m 3/d,是极限情况下的涌水量预测,为设计施工开挖提供了可靠地水文地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涌水量预测 地下水动力学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MRI流入血管空间灌注成像直方图特征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复发的研究
15
作者 陈超凡 陈斌 +4 位作者 杨胜娇 肖静 邱若薇 许乙凯 吴元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668-673,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MRI的流入血管空间灌注成像(iVASO)技术,计算获取小动脉脑血容量(CBVa)直方图相关特征,分析其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01—2021-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5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MRI图... 目的探究基于MRI的流入血管空间灌注成像(iVASO)技术,计算获取小动脉脑血容量(CBVa)直方图相关特征,分析其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01—2021-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5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MRI图像,提取iVASO数据,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非复发组(n=27)、复发组(n=23)。使用Matlab软件处理iVASO数据后计算获得CBVa的直方图参数,包括平均值(CBVa mean)、中位值(CBVa median)、众数(CBVa majority)、最大值(CBVa max)、最小值(CBVa min)、偏度(skewness)、峰度(kurtosis),第10(CBVa 10)、20(CBVa 20)、25(CBVa 25)、30(CBVa 30)、40(CBVa 40)、60(CBVa 60)、70(CBVa 70)、75(CBVa 75)、80(CBVa 80)及90(CBVa 90)百分位数。比较2组各参数,构建预测回归方程式,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非复发组CBVa mean、CBVa median、CBVa max、CBVa 20、CBVa 25、CBVa 30、CBVa 40、CBVa 60、CBVa 70、CBVa 75、CBVa 80、CBVa 90均显著低于复发组(P<0.05),2组间CBVa min、CBVa majority、skewness、kurtosis及CBVa 1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BVa median在鉴别非复发组与复发组中的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均为0.853,当以1.0435×10^(-3) mL/100 mL截断值时,灵敏度为55.6%,特异度为100.0%。基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CBVa median构建回归方程式。结论iVASO技术通过获取CBVa直方图特征,可作为一个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预测工具,CBVa median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脑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流入血管空间灌注成像(iVASO) 小动脉血容量(CBVa) 直方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内蒙古某锰矿水文地质特征及涌水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陶然 张泽润 《中国锰业》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研究区大地构造属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大陆边缘增生和碰撞过渡区。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格根敖包组和第四系,格根敖包组为一套沉积碎屑岩,含有不连续的裂隙水;第四系为全新统冲洪积黄褐色亚砂土,多为弱含水层... 研究区大地构造属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大陆边缘增生和碰撞过渡区。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格根敖包组和第四系,格根敖包组为一套沉积碎屑岩,含有不连续的裂隙水;第四系为全新统冲洪积黄褐色亚砂土,多为弱含水层或透水不含水层。矿区内无地表水体,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径流方向大致为由西向东。矿区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及富水性受节理裂隙及断裂构造的控制,变化很大。矿坑涌水量的估算采用“大井法”计算所得,计算参数为抽水试验所得。“大井法”计算矿坑最大涌水量为322.53 m^(3)/d,可以作为矿山开采设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乌珠穆沁旗 锰矿 水文地质 涌水量预测
下载PDF
广西河池某矿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海豫 夏源 邓忠 《地下水》 2024年第4期6-9,共4页
以广西河池某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大井法和修正后大井法公式对矿区涌水量进行预测对比。结果表明:含水岩组之间水力联系密切,断层破碎带裂隙水发育明显,岩溶破碎带对矿床开采... 以广西河池某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大井法和修正后大井法公式对矿区涌水量进行预测对比。结果表明:含水岩组之间水力联系密切,断层破碎带裂隙水发育明显,岩溶破碎带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大。矿区北、东以及西部为隔水边界,南部为透水边界。地下水径流赋存运移于岩溶裂隙、断层破碎带及岩溶管道中,汇流集中于北东、北西径流带进行排泄。水文地质比拟法的矿区平水期、枯水期及丰水期涌水量分别为18364.72 m^(3)/d、15 893.31 m^(3)/d、79 794.11 m^(3)/d;大井法用裘布依公式预测结平水期、枯水期及丰水期涌水量分别为23 108.90 m^(3)/d、21 044.15 m^(3)/d、27 418.04 m^(3)/d;修正后的大井法平水期、枯水期及丰水期涌水量分别为16 028.25 m^(3)/d、15 421.58 m^(3)/d、23 485.05 m^(3)/d。研究表明水文地质比拟法和修正后大井法公式预测结果更准确合理,符合预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涌水量预测 大井法 水文比拟法
下载PDF
机器学习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预测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晓露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47,共6页
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污水处理厂进水预测方法,并对影响进水情况的有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污水处理厂的日进水量及化学需氧量。利用位于国内南方和北方的两个典型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试... 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污水处理厂进水预测方法,并对影响进水情况的有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污水处理厂的日进水量及化学需氧量。利用位于国内南方和北方的两个典型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精度良好,与实际数据偏差保持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进水预测 短期预测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巴拉素井田煤层富水性分区及水量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刚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07,共8页
针对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北区内巴拉素煤矿2号煤层水的特殊赋存运移形式,通过理论分析、计算预测、模拟实验等方法,对其水资源量、富水性分区及矿井涌水量进行研究,探索了研究区内2号煤层水特征;根据影响富水煤层的煤层厚度、煤心采取率... 针对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北区内巴拉素煤矿2号煤层水的特殊赋存运移形式,通过理论分析、计算预测、模拟实验等方法,对其水资源量、富水性分区及矿井涌水量进行研究,探索了研究区内2号煤层水特征;根据影响富水煤层的煤层厚度、煤心采取率、煤层孔隙度、煤层顶板含水层厚度及底板隔水层厚度5项主控指标,结合ArcGIS软件和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区2号煤层进行富水性预测分区,并对不同工况条件的井下掘进(含井筒、巷道)、回采工作面涌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估算的研究区2号煤层水静储量约0.665亿m^(3),动态补给水量约362m^(3)/h,煤层水整体呈衰减趋势;2号煤层富水性分为相对强、较强、中等、较弱和弱5类富水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横北区 富水煤层 水资源量估算 富水性分区 涌水量预测
下载PDF
矿井初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晋铭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为提高煤炭开采安全系数,降低井下涌水影响,结合已有地质条件及探测钻孔资料,对山西某煤矿3901综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9号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发育高度,与顶板含水层连通强开,预测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及最大... 为提高煤炭开采安全系数,降低井下涌水影响,结合已有地质条件及探测钻孔资料,对山西某煤矿3901综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9号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发育高度,与顶板含水层连通强开,预测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将预测结果与采面回采期间实际涌水量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实际涌水量与预测最大涌水量较接近,以预测最大涌水量为依据配备排水设备、构建排水系统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涌水量预测 导水裂隙 水文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