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常行为敏感的学生行为时序建模及心理健康预测方法
1
作者 贾熹滨 魏心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9-947,共9页
为了对学生异常行为的早期感知及校园行为时序建模,提出一种异常行为敏感的学生行为时序建模及心理健康预测(student behavioral temporal modeling sensitive to abnormal behavior for mental health prediction, SBTM-SABMHP)方法,... 为了对学生异常行为的早期感知及校园行为时序建模,提出一种异常行为敏感的学生行为时序建模及心理健康预测(student behavioral temporal modeling sensitive to abnormal behavior for mental health prediction, SBTM-SABMHP)方法,利用移动设备收集的加速器、声音传感器及移动热点(wireless fidelity, WI-FI)等多种行为感知数据,构建异质信息网络,对学生当前行为模式进行建模。同时,为实现对学生历史行为时序数据的建模,建立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异常行为敏感的门控模块,有效融合学生长短期行为,并对学生行为时序建模,实现心理健康预测。在公共数据集StudentLife上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多种学生心理健康预测基线方法相比,该方法在4个评价指标上都取得了最佳性能,证明了该模型在学生心理健康预测任务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行为建模 异质信息网络 注意力机制 门控机制 教育数据挖掘 心理健康预测
下载PDF
基于热线数据的心理健康风险探赜与治理策略——以广东省12355热线为例
2
作者 李凌鸥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年第4期63-75,共13页
文章基于广东省12355青少年心理热线的海量数据,选取中小学生样本近4万例,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展示了三种类型心理求助的差异性、平台回应机制,并借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文章基于广东省12355青少年心理热线的海量数据,选取中小学生样本近4万例,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展示了三种类型心理求助的差异性、平台回应机制,并借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显示,来电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失调和心理高危情况;热线数据变量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个体、家庭、环境三大因素均显著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发现,初中生及非在校生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学业压力是触发心理问题的主因;男生和女生在不同维度上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心理求助量持续上升,但现有配套资源与支持难以满足需求;热线来电存在时空分布的内在规律及不均衡性。因此,应加强数据要素应用,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人工服务,使社会治理更精准化;缩小城乡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使公共服务更现代化。这三个策略能够提升“依据数据治理”的成效,从源头做好风险控制,让12355热线成为心理健康工作的“预警器”和“安全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热线 数据治理 心理健康 风险预测 中小学生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基于南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汪芳 管河山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6-88,共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探讨了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而后就南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状况展开探讨,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就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论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探讨了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而后就南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状况展开探讨,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就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论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日益突出,需要寻找合理的解决途径。通过研究分析,对南华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预测
下载PDF
中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成绩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金德敏 金泽勤 李祚山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110-114,共5页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重庆的1 760名中学新生进行测试,探讨中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成绩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中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主要包括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和身体症状,其中恐怖倾向最明显,检...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重庆的1 760名中学新生进行测试,探讨中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成绩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中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主要包括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和身体症状,其中恐怖倾向最明显,检出率高达28.73%;初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高一新生,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孤独倾向外,高一新生在各内容量表上的性别差异都比初一新生明显;中学新生的成绩与学习焦虑显著呈负相关,孤独倾向和学习焦虑对初、高中新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据此,本研究提出相应的针对中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新生 心理健康 检出率 性别差异 学习成绩 预测作用
下载PDF
大学生生活应激源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宪华 金敏 郑林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5期775-778,共4页
目的:考察大学生生活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生活应激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提供实证依据。方法:2016年11月,采用生活应激源问卷和简式心理症状量表对2013-2016级1497学生施测,采用SPSS 21.0进行描... 目的:考察大学生生活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生活应激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提供实证依据。方法:2016年11月,采用生活应激源问卷和简式心理症状量表对2013-2016级1497学生施测,采用SPSS 21.0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并采用AMOS 18.0构建预测模型。结果:生活应激源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r=0.65,P〈0.001),生活应激源总分与强迫症状(r=0.57,P〈0.001)、恐惧症状(r=0.51,P〈0.001)、人际敏感(r=0.57,P〈0.001)、敌对冲动(r=0.50,P〈0.001)、焦虑症状(r=0.58,P〈0.001),心理健康总分与挫折刺激(r=0.57,P〈0.001)、内心冲突(r=0.54,P〈0.001)、生活变故(r=0.56,P〈0.001)、外部压力(r=0.53,P〈0.001)、自我强加(r=0.58,P〈0.001)之间均呈正相关;生活应激源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理想(各项拟合指标均在0.97以上,RMSEA小于0.06),生活应激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F=25.14,P〈0.001),其直接效应达到0.72。结论:大学生生活应激源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生活应激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应激源 心理健康 预测模型 大学生
下载PDF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lifestyle behavior,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hinese college freshman:A cross-sectional survey 被引量:2
6
作者 Chenchen Gao Yumei Sun +6 位作者 Feifei Zhang Fang Zhou Chaoqun Dong Ziwei Ke Qingyan Wang Yeqin Yang Hongyu S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1年第3期347-353,I0008,共8页
Objectives: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 had exposure to unhealthy lifestyle behaviors that correlate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Regarding to the modifiable lifestyle behaviors factors,this study i... Objectives: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 had exposure to unhealthy lifestyle behaviors that correlate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Regarding to the modifiable lifestyle behaviors factor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ion of multiple lifestyle behaviors,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a sample of Chinese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Methods:Cross-sectional data were extracted from Residents eHealth app of health lifestyle behaviors survey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2019.Anxiety,depression,eating regular meals,consumption of snacks in-between meals,consumption of fruit,dessert and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smoking and secondhand smoke exposure,consuming alcohol,physical activity,sedentary time were assessed by self-report.Socio-demographic including age,gender,education,family income,religion,and health condition were captured.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of multiple lifestyle behaviors,anxiety and depression.Results:Totally 1,017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 preval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from mild to severe) were 40.3% and 45.3%,respectively.In multivariable analyses,religion (believe in Buddhism,OR =2.438,95%CI:1.097-5.421;believe in Christian,OR =5.886,95%CI:1.604-21.597),gender (Female,OR =1.405,95%CI:1.001-1.971),secondhand smoke exposure (OR =1.089,95%CI:1.001-1.184),and eating regular meals (OR =0.513,95%C1:0.346-0.759) were associated with anxiety.Family income (OR =0.732,95%CI:0.596-0.898),eating regular meals (OR =0.641,95%CI:0.415-0.990),frequency of breakfast (OR =0.813,95%CI:0.690-0.959),with a chronic disease (OR =1.902,95%CI:1.335-2.712),and consumption of nocturnal snack (OR =1.337,95%CI:1.108-1.612) were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early lifestyle behavior intervention,especially modifying diet patterns considering the background of religion,health condition,and social-economic status in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XIETY Depression DIET Economic status EXERCISE mental health 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 students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预测研究
7
作者 程俊俊 冯占春 《信息技术》 2022年第6期1-5,11,共6页
为了准确描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变化特点,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预测。首先采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数据,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心理健康风险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依据聚类结果构建评判矩阵... 为了准确描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变化特点,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预测。首先采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数据,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心理健康风险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依据聚类结果构建评判矩阵,得到相应权重,最后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有效预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数据,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 风险预测 准则函数
下载PDF
高职护生死亡焦虑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关联分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士来 黄春颖 +2 位作者 纪小凤 胡少芬 辛惠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8期52-55,共4页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死亡焦虑现状,分析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CSMHS)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便利取样2020年3月至6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共1553名,运用CCSMHS、死亡焦虑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死亡焦虑现状,分析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CSMHS)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便利取样2020年3月至6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共1553名,运用CCSMHS、死亡焦虑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心理健康状况预测高职护生死亡焦虑的价值。结果高职护生死亡焦虑得分为(43.72±14.40)分。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否高职护生死亡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就业压力、敏感、幻觉妄想为高职护生高死亡焦虑的危险因素(OR>1,P<0.05),自杀意图、自伤行为是高死亡焦虑的保护因素(OR<1,P<0.05)。就业压力、敏感、幻觉妄想对高死亡焦虑有预测价值,其中就业压力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615。结论高职护生存在高死亡焦虑情况较为严重,就业压力、敏感、幻觉妄想维度得分高的学生较易出现高死亡焦虑,同时重点关注自杀意图、自伤行为维度得分高的学生对死亡焦虑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 护生 死亡焦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