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灰窑田史前遗址人类髌骨的形态变异
1
作者 叶梓琪 何安益 +1 位作者 梁优 李法军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72,共14页
距今约7000~6000年的广西灰窑田遗址是顶蛳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其所出人类遗骸为探讨岭南地区史前时期渔猎-采集型人群的肢体活动方式、活动强度以及两性劳动分工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样本。髌骨作为膝关节的重要组成,其形态变异特... 距今约7000~6000年的广西灰窑田遗址是顶蛳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其所出人类遗骸为探讨岭南地区史前时期渔猎-采集型人群的肢体活动方式、活动强度以及两性劳动分工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样本。髌骨作为膝关节的重要组成,其形态变异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个体膝关节的活动程度与特点。本文采用三维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该遗址出土的43例人类髌骨进行分析,从侧别对称性、性别二态性以及年龄差异性等三个方面考察了髌骨的大小和形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该遗址古人类髌骨发育存在明显的左侧优势,髌尖呈右偏趋势。男性髌骨尺寸较大,但两性髌骨形态未见显著差异。该遗址个体髌骨形态随年龄增长呈现出与股四头肌力量增强、屈伸运动强度与频率增加相关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窑田遗址 史前人类 髌骨 形态学
下载PDF
考古遗址中食用家犬遗存的判断方法
2
作者 武钰娟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考古遗址中的食用家犬遗存主要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辨别。首先,从遗址中出土的家犬骨骼本身出发,利用完整度、表面痕迹、年龄结构等指标加以判断,尤其重视能反映料理行为的切割痕、划痕、灼烧痕和敲砸痕。其次,从家犬骨骼出土的考古背... 考古遗址中的食用家犬遗存主要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辨别。首先,从遗址中出土的家犬骨骼本身出发,利用完整度、表面痕迹、年龄结构等指标加以判断,尤其重视能反映料理行为的切割痕、划痕、灼烧痕和敲砸痕。其次,从家犬骨骼出土的考古背景来考虑,与其他可食用的动、植物共存的家犬,以及被放置在炊煮或存放食品的遗存中的狗骨,都有可能体现该遗址的家犬是肉食资源。除此之外,作为祭肉的狗、被制作成骨器的狗骨,残留在石器上的犬类DNA和保留在墓葬腹土中的人犬共患寄生虫,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家犬的食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犬 肉食资源 动物考古 史前
下载PDF
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研究的科学问题
3
作者 侯光良 侯广彦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研究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前沿与焦点,这与人类对于世界屋脊的极端高寒缺氧环境的适应密不可分。目前关于高原早期人类活动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原最早人类活动时间与地点、史前人类在高原的进军与扩散历程、高原早期... 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研究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前沿与焦点,这与人类对于世界屋脊的极端高寒缺氧环境的适应密不可分。目前关于高原早期人类活动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原最早人类活动时间与地点、史前人类在高原的进军与扩散历程、高原早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极端环境与人类活动、高原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过程、人类在高原的定居历程与高原新石器聚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但目前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史前 人类活动
下载PDF
Neem(Azadirachta indica): Prehistory to contemporary medicinal uses to humankind 被引量:5
4
作者 Venugopalan Santhosh Kumar Visweswaran Navaratnam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7期505-514,共10页
The divine tree neem(Azadirachta indica)is mainly cultivated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Neem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by humankind to treat various ailments before the availability ofwritten records which recorded the... The divine tree neem(Azadirachta indica)is mainly cultivated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Neem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by humankind to treat various ailments before the availability ofwritten records which recorded the beginning of history.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stimatesthat 80%of the population living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relies exclusively on traditionalmedicine for their primary health care.More than half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still relies entirely on plants for medicines,and plants supply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most traditionalmedical products.The review shows the neem has been used by humankind to treat variousailments from prehistory to contempor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ADIRACHTA INDICA Palm leaf MANUSCRIPTS prehistory
下载PDF
Archaeological Mineralogy and the Dawn of Gemmology:Prehistoric(7th-5th Millennium BC)Gem Minerals and Gold from the Balkans(South-East Europe) 被引量:1
5
作者 Ruslan I.Kostov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5-35,共11页
The territory of the Balkan Peninsula in SE Europe is reviewed, from the point of gemmology, as the cradle of gem and decorative minerals and metals in European prehistory. During the local Neolithic period (end of 7 ... The territory of the Balkan Peninsula in SE Europe is reviewed, from the point of gemmology, as the cradle of gem and decorative minerals and metals in European prehistory. During the local Neolithic period (end of 7 th -6 th millennium BC), as material for tools or for beads, nephrite (with the earliest known Balkan nephrite culture), jadeite-omphacite and quartz (different varieties) were introduced to make pendants and idols. Large quantities of copper and gold artifacts are known since the Chalcolithic period (5 th millennium BC)(unique for the region;the largest in number of gold artifacts is the Varna I Chalcolithic necropolis in Bulgaria). The gemmological materials in the Balkans are known for malachite, antigorite serpentinite, turquoise, rock crystal, carnelian, jasper, jet and obsidian. In the Varna I necropolis (mid 5 th millennium BC) are recorded the first known complex faceted carnelian beads with 32 facets, as well as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emmological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such as faceting, tumbling, annealing, miniatur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As pigments for pottery, cinnabar, graphite and gold were used in different prehistoric sites. The earliest salt production in the Balkans is known from sites in Romania and Bulgaria, and because of its trade, salt is positively linked to a population rich with prestigious goods. The introduced possible Chalcolithic weight unit “van”(2 carats) is supposed to be the earliest known in prehistoric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ARCHAEOLOGY gemmology European prehistory nephrite GOLD Balkan Bulgaria south-east EUROPE
下载PDF
Climate Change in the Nile Delta from Prehistoric to the Modern Era and Their Impact on Soil and Vegetation in Some Archaeological Sites 被引量:2
6
作者 Mosalam Shaltout Mohamed Azzazi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10期632-642,共11页
Since the time of the rainy Holocene, there have been periods of consecutive rain and drought on Egypt. Study of carbon 14 in the long-lived coniferous tree rings could see activity in the sun (spots and solar flares... Since the time of the rainy Holocene, there have been periods of consecutive rain and drought on Egypt. Study of carbon 14 in the long-lived coniferous tree rings could see activity in the sun (spots and solar flares) during eleven years cycle, as well as knowledge of possible flooding of the Nile and the periods of increase and decrease of the extent necessary to meet the soil around Lake Qarun in Fayoum-Egypt. From historical records in ancient Egypt and Muslim countries, the possible link between periods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sunspots on the solar disc for several years and is known to inch lower level and role of the minimum level of Mandour creeping ice on Southern Europe to the Mediterranean Sea, and the offset of the drought in North Africa and the Sahel region of Africa during the last thousand years. Analyzed pollen fossils of the overlapped layers of soil in two areas of the Delta were Avaris in Sharkiya Province and Mendes in Dakahliya Province. The study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due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emonstrated by the analysis of soil pH, increased electrical connectivity also, the evidence of sulfates and chlorides indicate high salinity of Mendes and Avaris. Also the analysis of fossil pollen of successive layers of soil for both regions resulted in findings of fossil pollen of the species Chenopodiaceae by 51.2%, in Mendes, while, 7% in the Avaris. This is strong evidence of the existence conditions of salt in Mendes than Avaris archaeological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wet habitat PALAEOECOLOGY PALYNOLOGY prehistory predynasty Avaris Sharkiya and Mendes DakahliyaProvince.
下载PDF
中国史前人类的头骨变形
7
作者 何嘉宁 冉智宇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5-589,共15页
头骨变形是一种具有广泛时空分布的古老文化习俗,可能与身份等级标记、美学、宗教等多方面有关,同时也是古代社会育婴行为的结果。中国史前人类的头骨变形线索最早见于旧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以后发展为普遍的文化习俗,存在额枕-环状... 头骨变形是一种具有广泛时空分布的古老文化习俗,可能与身份等级标记、美学、宗教等多方面有关,同时也是古代社会育婴行为的结果。中国史前人类的头骨变形线索最早见于旧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以后发展为普遍的文化习俗,存在额枕-环状变形和枕部变形两个本地起源的体系。额枕-环状变形发源于东北北部地区,具有强烈的外观展示性,所需技术复杂,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出现的有意识头骨变形习俗之一,并可延续至历史时期;其起源可能与东北地区独特的资源地理环境以及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采集渔猎社会复杂性的发展,如性别分工、等级分化等存在关联。枕部变形的地理分布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其对外观改造较弱,技术相对简单,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普遍流行;最初出现可能与北方农业社会的育婴实践有关,并逐渐演变为文化习俗。枕部变形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衰落并在青铜时代以后基本消失,这一过程应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文化发展历程,尤其是中国新石器末期传统文化核心区衰落的史前文化格局重大变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 生物人类学 解剖学 头骨变形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中的艺术与美术之界定与探源
8
作者 王海龙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132-141,共10页
艺术起源是一个学术领域长期探讨的课题。西方学界自古希腊起对艺术探源研究的结论就莫衷一是。文艺复兴以后西方艺术大师辈出,哲学和美学界对艺术学的研究盛况空前,对艺术起源的研究也走向深入。18世纪后,启蒙学者创造出“美术”新术... 艺术起源是一个学术领域长期探讨的课题。西方学界自古希腊起对艺术探源研究的结论就莫衷一是。文艺复兴以后西方艺术大师辈出,哲学和美学界对艺术学的研究盛况空前,对艺术起源的研究也走向深入。18世纪后,启蒙学者创造出“美术”新术语界定艺术与美术新畛域,但在艺术实践和理论探讨中,二者交叉和重合的现象依然存在。现代人类学发展为艺术探源做出了杰出贡献,通过考古学史前学的研究和田野工作对当代原始部族文明的平行研究,证实艺术起源于上古人类活动的视觉记录和文明传承的需要,史前艺术实践活动是人类体质、心智及群体互动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人类进化和文明塑型中贡献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艺术 美术 文明探源 视觉书写 史前学
下载PDF
《习近平用典》中出自《道德经》的典故英译研究——以伽达默尔解释学为视角
9
作者 刘晶 袁菲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3-99,共7页
通过梳理伽达默尔解释学翻译理论以及该理论对《道德经》英译的实践研究,运用理解的历史性、效果历史和视域融合理论,分析了《习近平用典》第一辑中《道德经》英译。指出新的历史时期,解释学理论指导下典籍的英译应遵循词汇、句法、语... 通过梳理伽达默尔解释学翻译理论以及该理论对《道德经》英译的实践研究,运用理解的历史性、效果历史和视域融合理论,分析了《习近平用典》第一辑中《道德经》英译。指出新的历史时期,解释学理论指导下典籍的英译应遵循词汇、句法、语义层面的翻译策略:选取具有时代性的词语、采用简单句型、增加政治文化语义内涵等翻译策略来更准确传达习近平同志用典中所蕴含的治国理政思想,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解释学 理解的历史性 效果历史 视域融合 《习近平用典》 《道德经》
下载PDF
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史前遗址2009年调查试掘报告 被引量:41
10
作者 仪明洁 高星 +1 位作者 张晓凌 孙永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4-136,共13页
2009年6月—7月,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区调查、试掘了6处遗址,获得一批石制品、动物骨骼残片、火塘等材料。石制品多数个体较小,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细石核、细石叶等。通过对比出土材料及部分遗址测年数据判断,6处遗址的年代... 2009年6月—7月,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区调查、试掘了6处遗址,获得一批石制品、动物骨骼残片、火塘等材料。石制品多数个体较小,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细石核、细石叶等。通过对比出土材料及部分遗址测年数据判断,6处遗址的年代处于13ka BP左右的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此次调查试掘,丰富了该区域人类活动的证据,对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古人类的适应生存过程及技术交流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遗址 青藏高原边缘地区 调查试掘
下载PDF
湖北郧西白龙洞遗址骨化石表面痕迹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武仙竹 李禹阶 +1 位作者 裴树文 吴秀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3-1033,共11页
湖北省郧西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属于中更新世早期,发掘出表面带有痕迹的骨化石标本。使用肉眼裸视观察法、低倍显微观察法、高倍显微观察法、三维扫描数字模型技术等多种观测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鉴定出痕迹种类包括人工改造痕迹和其他动... 湖北省郧西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属于中更新世早期,发掘出表面带有痕迹的骨化石标本。使用肉眼裸视观察法、低倍显微观察法、高倍显微观察法、三维扫描数字模型技术等多种观测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鉴定出痕迹种类包括人工改造痕迹和其他动物改造痕迹。人工改造痕迹包括锤击痕迹、切割痕迹、砍斫痕迹、戳刺痕迹等,其中锤击痕迹主要出现在骨器表面(用于骨器制造),其他痕迹则出现在多种骨骼部位的残片上(可能由狩猎、屠宰、分割和剥皮行为产生)。动物改造痕迹包括食肉目动物啃咬痕、偶蹄目动物踩踏痕、啮齿目动物啃咬痕等。其中制造啃咬痕的啮齿目动物中,可能包括有豪猪、竹鼠和鼠科动物等。人工改造痕迹的研究对认识当时人行为模式提供了具体证据,如当时人对洞穴占据使用形式、骨质工具制造与使用、狩猎与分食行为(狩猎工具与剥皮技巧)等。本研究对其他动物改造痕迹也作了必要分析,如豪猪与鼠科动物的不同啃啮形态等。该遗址研究、鉴定出的多种痕迹标本,以及多种鉴定、分析方法的使用等,显示出古人类遗址中痕迹标本的复杂性,以及多种研究方法的必要性。三维扫描数字模型技术,是国内在该领域研究方法中的首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现象 骨化石 古人类 行为模式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史前聚落的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钱耀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7-420,共4页
在考察聚落要素形态特征及中国史前聚落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自然环境因素对聚落要素形态特征 ,以及微观环境因素对聚落类型及其平面形态、宏观环境因素对聚落区域特征及其发展道路与特点的影响作用 ,比较客观地说明了自然环境因素在史... 在考察聚落要素形态特征及中国史前聚落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自然环境因素对聚落要素形态特征 ,以及微观环境因素对聚落类型及其平面形态、宏观环境因素对聚落区域特征及其发展道路与特点的影响作用 ,比较客观地说明了自然环境因素在史前聚落形成与发展乃至中国古代文明起源过程中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聚落 自然环境因素 中国 形态特征 发展道路 房屋 建筑 古代文
下载PDF
邳州梁王城遗址2006~2007年考古发掘收获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留根 周润垦 +1 位作者 原丰 井浩然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8,I0002-I0004,共8页
邳州梁王城遗址是一处文化堆积及文化内涵丰富的遗址,2006~2007年的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发现了史前制陶作坊,为研究大汶口文化提供了新材料;发现了带有殉马、殉牛坑的西周墓地,填补了苏北商周考古空白;大型夯土台基的发现揭示了梁王城... 邳州梁王城遗址是一处文化堆积及文化内涵丰富的遗址,2006~2007年的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发现了史前制陶作坊,为研究大汶口文化提供了新材料;发现了带有殉马、殉牛坑的西周墓地,填补了苏北商周考古空白;大型夯土台基的发现揭示了梁王城平面布局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王城遗址 史前 西周 文化堆积
下载PDF
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兼论中国东部史前复杂社会的上层交流网 被引量:54
14
作者 李新伟 《东南文化》 2004年第3期66-72,共7页
凌家滩玉版和负八角星纹双猪首翅鸟与良渚文化玉琮、玉璧,红山文化勾云形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牙璧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这些中国史前时代最重要的玉器都是当时天圆地方盖天宇宙观的产物。
关键词 史前 玉器 宇宙观
下载PDF
江南海岸线变迁的考古地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林 高蒙河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17,共7页
地理学通常是利用地理要素进行海岸线变迁研究,但大量考古遗址的发现为海岸线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运用地理学和考古学交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史前长江口南岸岸线的变迁,得出了距今7000年以来海岸线缓慢东扩,但基本稳定等初步认识。
关键词 江南海岸 史前 变迁 规律
下载PDF
苏北海岸线变迁的考古地理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志岩 孙林 高蒙河 《南方文物》 2006年第4期77-82,共6页
地理学通常是利用地理要素进行海岸线变迁研究,但大量考古遗址的发现为海岸线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本文运用地理学和考古学交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史前苏北海岸线的变迁,得出了距今七千年以来海岸线缓慢东扩,但基本稳定,偶有波动... 地理学通常是利用地理要素进行海岸线变迁研究,但大量考古遗址的发现为海岸线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本文运用地理学和考古学交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史前苏北海岸线的变迁,得出了距今七千年以来海岸线缓慢东扩,但基本稳定,偶有波动等初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海岸线 史前 变迁 规律
下载PDF
中国史前石锛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7
作者 肖宇 钱耀鹏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石锛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磨制石器,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特征显著。关于中国史前石锛的研究,已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并初步构建起一套学术话语体系,但也存在某些尚待审视的研究缺陷。文章全面回顾中国史前石锛的认知历程,结合学术背景分析... 石锛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磨制石器,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特征显著。关于中国史前石锛的研究,已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并初步构建起一套学术话语体系,但也存在某些尚待审视的研究缺陷。文章全面回顾中国史前石锛的认知历程,结合学术背景分析石锛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从形态研究、概念运用和功能分析三方面对已有的认知结果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史前石锛研究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锛 史前 研究述评 形态与功能
下载PDF
科学学在中国前史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碧晖 符志良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9-584,共6页
论述科学学在中国体制化前的有关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提出对中国科学发展途径看法的代表人物以及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等对科学的组织推动作用,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后对科学论的研究。
关键词 科学学 中国前史 科学发展途径 科学论
下载PDF
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稻作农业的产生、发展和扩散 被引量:19
19
作者 栾丰实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7,共7页
地处黄淮下游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偏早时期是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的旱作农业区。随着与南方地区文化交流的增强,至迟在北辛文化时期稻作已传入海岱地区,然后循着东、西两路由南向北不断地扩散和发展。到龙山文化时期,海岱地区的南部和... 地处黄淮下游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偏早时期是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的旱作农业区。随着与南方地区文化交流的增强,至迟在北辛文化时期稻作已传入海岱地区,然后循着东、西两路由南向北不断地扩散和发展。到龙山文化时期,海岱地区的南部和东部沿海一带,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稻作农业经济。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基点,稻作农业还渡海传播和扩散到了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地区,并进一步向日本列岛扩散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岱地区 史前时期 稻作农业 发展与扩散
下载PDF
史前广谱经济与稻作农业 被引量:12
20
作者 裴安平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共11页
以食用各种水生动物和小粒型植物果实为主的广谱经济,以往学界都认为它是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重要特点。但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已有的考古发现与本文的研究表明,直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广谱经济都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并为稻作的... 以食用各种水生动物和小粒型植物果实为主的广谱经济,以往学界都认为它是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重要特点。但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已有的考古发现与本文的研究表明,直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广谱经济都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并为稻作的起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人地关系不断紧张,自然食物的来源日趋减少,广谱经济的原有地位才最终被稻作农业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 广谱经济 稻作农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