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reduced conjunctive belief rule base
1
作者 ZHANG Ziwei GUO Qisheng +3 位作者 DONG Zhiming LIU Hongxiang GAO Ang QI Pengc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5期1161-1172,共12页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rule premise combination explo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mplete conjunctive belief rule base(BRB),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to reduce the conjunctive ...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rule premise combination explo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mplete conjunctive belief rule base(BRB),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to reduce the conjunctive BRB.The reasoning method based on reduced conjunctive BRB is designed with the help of the conversion technology from conjunctive BRB to disjunctive BRB.Finally,the operational miss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reduced conjunctive belief rule base(BRB) orthogonal design evidence reasoning(er)
下载PDF
《庄子·内篇》“VP_(1)而VP_(2)”“NP之VP”结构研究
2
作者 黄昌杰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连词“而”是一个高频虚词,当它连接两个动词性词语VP_(1)、VP_(2)时,用法较为复杂。根据两个VP之间的句法语义关系,《庄子·内篇》中的“VP_(1)而VP_(2)”结构可以分析为四种类型:连谓、偏正、联合、紧缩。“NP之VP”结构在《内篇... 连词“而”是一个高频虚词,当它连接两个动词性词语VP_(1)、VP_(2)时,用法较为复杂。根据两个VP之间的句法语义关系,《庄子·内篇》中的“VP_(1)而VP_(2)”结构可以分析为四种类型:连谓、偏正、联合、紧缩。“NP之VP”结构在《内篇》中的出现频率也比较高。结构助词“之”置于主谓结构“NP+VP”中间,形成体词性偏正结构“NP之VP”,相当于现代汉语“NP的VP”。该结构在句法上只能分布于主、宾位;在语义上不具有独立性,是谓语核心动词的论元成分;在语用上具有指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VP_(1)而VP_(2)” “NP之VP” 连词 “而” 结构助词 “之”
下载PDF
从模糊语言学看After词性的模糊性
3
作者 马登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After一词既可充当连词也可充当介词,但它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连词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介词。本文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after与纯连词when及与纯介词by在句法功能上的比较,分析说明了after一词在词性上的模糊性,并指出after的词... After一词既可充当连词也可充当介词,但它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连词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介词。本文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after与纯连词when及与纯介词by在句法功能上的比较,分析说明了after一词在词性上的模糊性,并指出after的词性属于以连词与介词为两端的词性轴的中间领域。本文同时还指出,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特征之一,用多值逻辑分析语言中的一些现象对外语教学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学 AFTer 词性 连词 介词 词性轴 英语
下载PDF
论“除非”的功能及其句式演变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丽珍 雷冬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34-240,共7页
"除非"具有介词和连词两种功能,前者相当于"除了……(以)外",后者引出假设复句中假设实现的充要条件。"除非……不"和"除非……才"两种句式是来源于同一底层结构的否定和肯定式,是"除非&q... "除非"具有介词和连词两种功能,前者相当于"除了……(以)外",后者引出假设复句中假设实现的充要条件。"除非……不"和"除非……才"两种句式是来源于同一底层结构的否定和肯定式,是"除非"众多句式中的一部分。从句式的历时演变来看,两种句式中的"除非"所具有的连词功能是一致的,并不像有的学者所说前者中的"除非"相当于"除了",后者相当于"只有",也不如有人所说两者都相当于"除了"或者都相当于"只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非 介词 连词 句式演变
下载PDF
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跟”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炜 和丹丹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5,共7页
通过对十种口语程度较高的北京话材料进行历时的考察和分析,可以确定北京话中表达与事范畴相与关系和指涉关系的介词"跟"是在清中叶以后产生的,连词"跟"则在清代晚期逐步产生。"跟"的相关用法一经产生,... 通过对十种口语程度较高的北京话材料进行历时的考察和分析,可以确定北京话中表达与事范畴相与关系和指涉关系的介词"跟"是在清中叶以后产生的,连词"跟"则在清代晚期逐步产生。"跟"的相关用法一经产生,即成为北京话中的强势介词和连词。"跟"、"和"、"同"、"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生和使用的年代不同,语法功能不同,使用地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跟” 介词 连词
下载PDF
河南确山方言中“给”的语法化机制考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春卉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5,共8页
河南确山方言中的"给"可以兼作动词、介词与连词,其语法功能比普通话复杂得多。"给"先是在动词"给予"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为、替、帮"义,后来随着"受益"意味的逐步弱化,它又开始引介... 河南确山方言中的"给"可以兼作动词、介词与连词,其语法功能比普通话复杂得多。"给"先是在动词"给予"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为、替、帮"义,后来随着"受益"意味的逐步弱化,它又开始引介动作的接收者、协同者以及比较对象或关系对方,表示"向"、"对"、"跟",而当两对象之间的主从关系不明显或无关紧要时,"给"进一步向连词发展。"给"的语法化过程跟古汉语中的"与"具有较大一致性。另外,确山方言"给"的语法功能与常德方言的"跟"大致相同,但二者的语法化过程有很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连词 语法化 确山方言 “给”“与”“跟”
下载PDF
金文“以”字用法初探 被引量:9
7
作者 武振玉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共3页
"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不但出现频率高,且用法复杂。然其发展的轨迹尚未被完全揭示,特别是由动词到介词的发展过程还有不明之处,这主要是因为在传世文献中"以"的动词用例相对较少,且一直不被注意。甲骨文、金... "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不但出现频率高,且用法复杂。然其发展的轨迹尚未被完全揭示,特别是由动词到介词的发展过程还有不明之处,这主要是因为在传世文献中"以"的动词用例相对较少,且一直不被注意。甲骨文、金文为我们提供了"以"字的早期用例,对其进行调查探讨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以"字的早期应用情况,且可为探明该字的引申虚化过程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文 动词 介词 连词
下载PDF
论叠加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姝 王光全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9,共8页
从语法化的角度看,汉语史上介词和连词的形式由小变大,表示同一语法意义的介词和连词也不断增多,这两个现象令人不解。本文提出一种叠加结构假说,由于单音介词叠加,使介词的音节数目增加——由单音变双音,由双音变三音;某些连词也经历... 从语法化的角度看,汉语史上介词和连词的形式由小变大,表示同一语法意义的介词和连词也不断增多,这两个现象令人不解。本文提出一种叠加结构假说,由于单音介词叠加,使介词的音节数目增加——由单音变双音,由双音变三音;某些连词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同时,叠加不断产出的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增加了同义介词和连词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 介词 连词
下载PDF
也论殷墟甲骨刻辞中“暨”的词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玉金 《殷都学刊》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杨逢彬认为 ,甲骨文中的“暨”都是动词 ,意义是加上、附加。本文不同意杨文的观点 ,认为甲骨文中的“暨”不但有动词用法 。
关键词 甲骨文 动词 介词 连词
下载PDF
两周金文“及”字用法试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武振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154,共4页
“及”是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兼类词,它兼有动词、介词、连词三种词性,探讨其词义演变规律对了解汉语实词虚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而探明其早期应用情况尤其如此。两周金文所代表的正是古代汉语早期的情况,其中“及”字的应用很具代... “及”是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兼类词,它兼有动词、介词、连词三种词性,探讨其词义演变规律对了解汉语实词虚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而探明其早期应用情况尤其如此。两周金文所代表的正是古代汉语早期的情况,其中“及”字的应用很具代表性:一是其三种词性并现,二是在出现时间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层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 动词 介词 连词
下载PDF
试论古汉语中的单纯连接词“是以”——兼与结果连词“是以”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萍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9,共7页
古汉语中"是以"并非都是由前宾语"是"与介词"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凝固而成的连词,在此之前已经有成熟的连词"是以1",它是指示代词"是"+连词"以"粘合而成的。其功能是连接前... 古汉语中"是以"并非都是由前宾语"是"与介词"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凝固而成的连词,在此之前已经有成熟的连词"是以1",它是指示代词"是"+连词"以"粘合而成的。其功能是连接前后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句子,表示一种归纳或演绎推理,我们可称之为"单纯连接词";而后由介宾短语词汇化形成的"是以2"则是结果连词,隐含结果句与原因句之间的依赖关系,原因句是结果句的充分条件。"是以1"是简单连词,"是以2"是复杂连词。"是以1"只能位于第二小句句首,"是以2"以位于第二小句句首为主,也可移至第二小句主语之后。随着"以"的介词功能发达,"是以1"逐渐消亡,其功能由"是故"承担,"是以2"产生并发展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以1 是以2 连词 “指示代词+连词”短语介宾短语
下载PDF
试析“搁”的语法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顺成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70,共12页
放置义动词"搁"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已演化出多功能介词和假设连词用法,并进一步语法化为进行体标记。处所介词经由放置义动词重新分析而来,时间、工具、对象、被动等介词用法和体标记用法来自于处所介词的隐喻或功能扩... 放置义动词"搁"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已演化出多功能介词和假设连词用法,并进一步语法化为进行体标记。处所介词经由放置义动词重新分析而来,时间、工具、对象、被动等介词用法和体标记用法来自于处所介词的隐喻或功能扩展,连词用法则来源于依据介词的进一步语法化。其介词化、连词化、体标记化的路径和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搁"语法化的语义条件为语义相宜、泛化和感染,句法条件为连动句、处置式、话题句和非现实句,语用条件为口语中的高频使用和北京(东北)话强势方言的类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搁” 放置义动词 介词 连词 体标记 语法化
下载PDF
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方有国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5-149,共5页
语法学者对古汉语主谓间的“而”字有多种解释 ,虽都有一定道理 ,但都存在不足。从历史发展看 ,这种“而”原是个复指代词 ,在上古汉语右行结构和复指淡化的作用下 ,逐渐变成单纯的不承载任何意义的连词。由于“主 +而 +谓”可以使用于... 语法学者对古汉语主谓间的“而”字有多种解释 ,虽都有一定道理 ,但都存在不足。从历史发展看 ,这种“而”原是个复指代词 ,在上古汉语右行结构和复指淡化的作用下 ,逐渐变成单纯的不承载任何意义的连词。由于“主 +而 +谓”可以使用于多种句法位置 ,一部分“而”分化为假设、转折、承接等连词 ,也有一部分仍是单纯连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谓间 "而"字 复指代词 功能分化 连词
下载PDF
试析《论语》中“而”的用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黎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论语》是虚词“而”较集中出现的儒家经典文献 ,本文在对该文献中出现的“而”分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将战国时期“而”作为虚词的典型用法进行逐例剖析 ,试图为研究虚词“而”
关键词 《论语》 代词 连词 语气词
下载PDF
转折连词“然”和“然而”的形成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雪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6,共5页
一般认为转折连词"然而"由"然"和"而"两个同义转折连词复合而成,还有观点认为转折连词"然"产生于"然而"、"虽然"之后。考察转折连词"然"和"然而"的... 一般认为转折连词"然而"由"然"和"而"两个同义转折连词复合而成,还有观点认为转折连词"然"产生于"然而"、"虽然"之后。考察转折连词"然"和"然而"的形成时间及来源,转折连词"然"的产生不晚于"然而";先秦存在大量"然(代词)+而(连词)"这个跨层组合的语言事实,根据关联向对复合连词结构制约的规律,可见转折连词"然而"不是并列式复合词,其来源只可能是前面所述的跨层组合"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然而” “然” 转折连词 关联向
下载PDF
古汉语“因”的语法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鹏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因”是古汉语比较常用的一个词,最早用为动词,后逐渐演变为介词、副词和连词。和其它的虚词一样,“因”也经历了由实词逐渐演变为虚词的过程。本文以历时的语言分析为基点结合共时的语言描写,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出发兼及词汇的语义功能... “因”是古汉语比较常用的一个词,最早用为动词,后逐渐演变为介词、副词和连词。和其它的虚词一样,“因”也经历了由实词逐渐演变为虚词的过程。本文以历时的语言分析为基点结合共时的语言描写,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出发兼及词汇的语义功能,粗浅地论述了“因”的这一语法化历程,并粗略地分析了它的一些语法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 语法化 介词 副词 连词
下载PDF
开远方言中“挨”的介词功能与连词功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雨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0-64,共5页
在云南开远方言中,"挨"既具有动词的意义与功能,还具有复杂、多样的虚词意义与功能。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挨"的介词意义与功能;2、"挨"的连词意义与功能;3、"挨"构成的处置句和被动句;4... 在云南开远方言中,"挨"既具有动词的意义与功能,还具有复杂、多样的虚词意义与功能。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挨"的介词意义与功能;2、"挨"的连词意义与功能;3、"挨"构成的处置句和被动句;4、结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远方言 “挨”介词 连词
下载PDF
《庄子》中“而”字用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本龙 梁姣程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73-177,共5页
先秦散文《庄子》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上古汉语用词的特点,其中的"而"字主要用作连词,亦用作助词和代词。用作连词主要连接词与短语、短语和短语,可表达并列、承接等10种语法意义。其余还有由"而"组成的"而况&quo... 先秦散文《庄子》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上古汉语用词的特点,其中的"而"字主要用作连词,亦用作助词和代词。用作连词主要连接词与短语、短语和短语,可表达并列、承接等10种语法意义。其余还有由"而"组成的"而况""而今""然而""俄而"等几个复音词。《庄子》中"而"的一些用法非常特殊,一些用法已经逐渐消失,一些还沿用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代词 助词 连词 复音词
下载PDF
《抱朴子内篇》中连词“而”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1-73,共3页
《抱朴子内篇》是东晋葛洪所著的一部重要道教典籍,保留了较多的魏晋口语成分。连词"而"在《抱朴子内篇》中共1 082例,有的地方单独用为连词,有的地方跟其他词组成"而"字词组做连词,还有的地方与其他连词或副词搭... 《抱朴子内篇》是东晋葛洪所著的一部重要道教典籍,保留了较多的魏晋口语成分。连词"而"在《抱朴子内篇》中共1 082例,有的地方单独用为连词,有的地方跟其他词组成"而"字词组做连词,还有的地方与其他连词或副词搭配使用,组成关联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朴子内篇》 连词 “而”
下载PDF
《论语》中连词“而”的用法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书杰 《殷都学刊》 2011年第4期102-106,共5页
《论语》中的"而"绝大多数是连词。作为连词"而",最基本的语法功能是连接两项述语成分。"而"字所连接的前后成分之间具有多种语义关系,这些语义关系是由上下文决定的,不是"而"来承担的。
关键词 《论语》 连词 语义关系 语法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