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延髓内含前-原脑啡肽mRNA、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神经元的分布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良为 张建华 +1 位作者 饶志仁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6-260,共5页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大鼠延髓内含前-原脑啡肽(PPE)mRNA和甲硫氨酸-脑啡肽(M-ENK)与亮氨酸-脑啡肽(L-ENK)免疫反应神经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含PPEmRNA的神经元胞体,多数分布在孤束核、腹外侧区以及两者之间的网状结...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大鼠延髓内含前-原脑啡肽(PPE)mRNA和甲硫氨酸-脑啡肽(M-ENK)与亮氨酸-脑啡肽(L-ENK)免疫反应神经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含PPEmRNA的神经元胞体,多数分布在孤束核、腹外侧区以及两者之间的网状结构等形成的一条从背内侧到腹外侧区的弧形带内。M-ENK与L-ENK样免疫反应阳性结构(神经元胞体、纤维和终末)也主要密集分布在该带内。本结果对ENK(M-ENK和L-ENK)参与延髓内脏功能活动的调控过程,提供了进一步的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原脑啡肽 mrna 原位杂交 延髓 亮氨酸 神经元
下载PDF
电针可增强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崇斌 李晓艳 +1 位作者 朱燕华 许绍芬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4年第3期21-28,共8页
本文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结合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对电针后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PPE)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的观察。PPEmRNA探针以半抗原的地高辛标记。电针10小时之后,PPEmRNA阳性信号的强度和神经元... 本文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结合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对电针后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PPE)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的观察。PPEmRNA探针以半抗原的地高辛标记。电针10小时之后,PPEmRNA阳性信号的强度和神经元内合PPEmRNA的面积在许多与痛和镇痛有关的核团明显增加,如尾核,伏核,视前区,中脑的脚间核,导水管周围灰质,黑质,红核等。表明电针促进了PPEmRNA在大鼠脑内的表达。这可能是针刺具有累积和长期效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啡肽原 mrna 电针 原位杂交组化
下载PDF
外周炎性刺激条件下大鼠脊髓背角PPE mRNA及L-ENK样品和μ阿片受体样阳性结构的变化
3
作者 王亚云 武胜昔 +1 位作者 李云庆 施际武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63-68,共6页
以鹿角菜胶(CAR)注射到大鼠一侧后爪的足底皮下作为伤害性刺激模型,分别于CAR刺激后6、12h和1、3d处死动物,对照组动物仅将盐水注入一侧后爪足底皮下,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前原脑啡肽(PPE)mRNA... 以鹿角菜胶(CAR)注射到大鼠一侧后爪的足底皮下作为伤害性刺激模型,分别于CAR刺激后6、12h和1、3d处死动物,对照组动物仅将盐水注入一侧后爪足底皮下,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前原脑啡肽(PPE)mRNA阳性神经元、亮氨酸脑啡肽(L-ENK)和μ阿片受体(MOR)样阳性结构在大鼠脊髓背角(SDH)的分布和变化。对照组大鼠SDH内可见到大量PPEmRNA阳性神经元,这些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Ⅰ、Ⅱ层和Ⅴ、Ⅵ层,CAR刺激后6h,刺激侧SDH中PPEmRN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12h和1d达到最高水平,3d时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L-ENK样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分布于正常大鼠SDH的Ⅰ、Ⅱ层,CAR刺激后1d,L-ENK样阳性结构在刺激侧SDH中的密度略有升高,3d后下降直至低于正常水平。MOR阳性胞体和纤维主要分布于SDH的Ⅱ层,CAR刺激后1d,刺激侧Ⅱ层中MOR阳性结构明显增加,并持续到刺激后3d。上述结果提示阿片类物质在伤害性信息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伤害性刺激 PPE mrna L-ENK Μ阿片受体 大鼠
下载PDF
鼠尾伤害性刺激与颧髎穴电针后弓状核-导水管周围灰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的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及与Fos蛋白共存
4
作者 笪翠娣 范斌 周敬修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0-133,144,共5页
成年SD大鼠分成对照、尾部电流所致伤害性刺激、面部颧髎穴电针三组,分别观察弓状核、中脑中央灰质和延髓头端腹内侧区原位杂交后在神经元中首脑啡肽联原(PPE)mRNA的表达与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痛刺激后上述各部位的PPEmRNA在神... 成年SD大鼠分成对照、尾部电流所致伤害性刺激、面部颧髎穴电针三组,分别观察弓状核、中脑中央灰质和延髓头端腹内侧区原位杂交后在神经元中首脑啡肽联原(PPE)mRNA的表达与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痛刺激后上述各部位的PPEmRNA在神经元内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但当颧髎穴电针时表达更明显,细胞数也较多。尤其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更显著,而在对照动物仅在面神经核等与运动有关核团出现表达,在PPEmRNA与Fos免疫组化相结合实验中.痛组与针刺组动物中皆可观察到一定比例数神经元的共存,及单独Fos和单独EnkmRNA阳性神经元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啡肽原mrna c-fos 尾痛刺激 颧髎穴电针 弓状核-中央灰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
下载PDF
反复注射吗啡使大鼠脑内前强啡肽原mRNA和κ受体mRNA表达增强
5
作者 王晓民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3-29,共7页
为探讨急性吗啡耐受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观察了急性吗啡耐受对大鼠脑内与奖赏系统有关核团中前脑啡肽原、前强啡肽原和κ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24只雄性Wistar大鼠连续注射6次硫酸吗啡(6.25m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 为探讨急性吗啡耐受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观察了急性吗啡耐受对大鼠脑内与奖赏系统有关核团中前脑啡肽原、前强啡肽原和κ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24只雄性Wistar大鼠连续注射6次硫酸吗啡(6.25m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1ml/kg),每两次注射间期为2h。在最后一次注射后30min,断头取检测样品:全脑(除去皮层,小脑和低位脑干)、伏核、尾壳核、黑质。用灵敏的液相杂交RNA酶保护分析法检测mRNA水平(pgmRNA/μg总RNA)。结果显示:大鼠急性吗啡耐受时中枢神经系统强啡肽和κ受体基因mRNA增加(即基因表达增强),但不影响脑啡肽基因表达。以上结果提示强啡肽-κ受体系统可能参与了急性吗啡耐受的形成。此外,尾壳核前强啡肽基因表达增强、黑质κ受体表达减弱,提示多次吗啡注射影响了脑内与奖赏系统有关核团中强啡肽-κ受体系统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受体 mrna 前强啡肽原 急性 吗啡耐受
下载PDF
用原位杂交组化方法探测肾上腺中合成前脑啡肽原的mRNA
6
作者 余承思 陆振山 欧可群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78-82,146,共6页
取经Zambonis’固定液固定的豚鼠肾上腺作冰冻切片.切片经预杂交后,用含生物素标记的前脑啡肽原A(PPA)的cDNA探针的杂交液孵育,然后孵于链霉抗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溶液中,用DAB呈色.结果:约90%的肾上腺髓质细胞呈阳性反应,阳... 取经Zambonis’固定液固定的豚鼠肾上腺作冰冻切片.切片经预杂交后,用含生物素标记的前脑啡肽原A(PPA)的cDNA探针的杂交液孵育,然后孵于链霉抗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溶液中,用DAB呈色.结果:约90%的肾上腺髓质细胞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产物位于细胞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前脑啡肽原 A mrna 原位杂交组化
下载PDF
实验性癫癎时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对内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任今鹏 黄志农 程介士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阐明在癫发作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和内阿片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青霉素致及海马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阻断剂MK-801(5-methy1-10,11-dihydro-5... 目的阐明在癫发作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和内阿片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青霉素致及海马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阻断剂MK-801(5-methy1-10,11-dihydro-5H-dibenzo[a,d]cycloheptan-5,10-iminemaleate)和非NMDA受体阻断剂DNQX(6,7-dinitroquinoxaline-2,3-dione)后,大鼠海马内前脑啡肽原和前强啡肽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在青霉素致4h后,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前脑啡肽原mRNA和海马CA3区、齿状回前强啡肽原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在青霉素致前分别在海马内微量注射MK801(6μg)和DNQX(4μg),则在减弱发作的同时,海马内前脑啡肽原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而前强啡肽原mRNA的表达继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内阿片肽 氨基酸受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